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何谓文化》读书推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何谓文化》读书推介

谈到文化让我很快想到了班级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餐饮文化、影视文化等。很多事物都可以和文化搭配在一起,那么什么是文化呢?这里向大家推介余秋雨先生所著的《何谓文化》。

余秋雨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贾平凹先生评余秋雨“余秋雨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余光中先生评余秋雨“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我最初读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是《晨雨初听》,觉得不错,散文中带着理性的思考。于是又读了他的《文化苦旅》,再到这本《何谓文化》。由于自己在读书方面贮存的比较少,很难将作者的思路、意图、更深层次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去解释,所以尽量多的用书中的语言和大家共同分享。打个比方,我读这样的书就像一个不总做高考题的学生却要解决一道压轴题一样,即使手中握着答案也是一脸茫然。也像是只养了几盆花的我,一旦来到百花盛开的花坛,只惊叹于花的美丽,却不知花的名字、习性、产地,就权当一饱眼福吧。

《何谓文化》一书分为四个部分对于文化问题做了回答。第一部分学理的回答,主要是作者在海内外的一些演讲,内容讲得严密、干净、周致;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主要是一些已经离世的文化巨匠巴金、黄佐临、张培恒、谢晋等,几乎用全部生命揭示了文化的深层奥秘以及作者与这些文化巨匠之间的友谊与交流;第三部分大地的回答,是文化遗迹的见证,是散布在各处的文化遗址的介绍

及作者撰写的碑文;第四部分古典的回答,作者将有关文化的经典文本《心经》、《离骚》、《逍遥游》、《赤壁赋》翻译成了当代散文,看一看古人是如何看待精神天地的。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学理的回答。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琢磨,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定义它,这就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他在这里所说的“浮士德”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格,而是指德意志民族的集体人格,也就是德意志文化的象征:这种集体人格早就存在,歌德只是把它表现出罢了。余秋雨先生定义的文化为: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余秋雨先生认为,在中国自觉的把文化看成是集体人格的是鲁迅。他把中国人的集体人格称作“国民性”。他的作品《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事新编》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因此,直到今天鲁迅远远高出于中国现代的其他作家。按照余秋雨先生的定义,我们可以试着理解在班级管理中所出现的“象师性”。是班级文化的一种体现,形成了班级的整体人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班风。

文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余秋雨的回答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歌德说“人类凭着聪明,划出了一条条界线,最后用爱,把它们全部推倒”。儒家说“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与人为善”,“止于至善”。都把爱和善良看成是最高德行。

中国文化的特性又是什么呢?余秋雨将中国文化概括为三个“道”。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作者认为这是中国人精神凝聚的理由,又是中国人在地球上的一个重大建树。

说了中国文化的建树,作者也谈了它的弊病。认为中国文化的第一个弱项是疏于公共空间,第二个弱项是疏于实证意识,第三个弱项是疏于法制观念。作者

都进行了相应的论述。之后作者谈了近三十年的进步。第一,由于三十年来“注重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的成功实践,比较充分地普及了“民生文化”。第二,由于改革开放,文化视野开拓,比较有效地普及了“多元文化”。第三,由于一次次全民救灾的行动,在中国史无前例地普及了“生命文化”。在作者看来,全中国上上下下从心底呼喊出“生命第一”的声音,这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文化转型。有了生命第一的观念,人性、人道的命题都可以一一确立,大爱、大善的行为也可以进一步发扬直逼文化的最终目标。这是中国文化从精神上站立起来的最重要标志。作者也谈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隐忧。这里指介绍一下第一个隐忧,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作者认为任何文化的生命力都在于创新,而不是怀古。他说很遗憾,打开我们的电视、报纸、书刊,很少有一个创新思维引起广泛关注,永远在大做文章的还是一千年前的枭雄心机、七百年前的宫门是非,以及古人之夺、古墓之争、老戏重拍。本来,做一点这种事情也未尝不可。但是,在文化判断力不高的现代中国,社会关注是一种集体运动,传播热点是一种心理召唤,倚重于此必然麻木于彼。几年下来,广大民众心中增添了很多历史累赘,却没有提升创新的敏感度,这不是好事。复古文化在极度自信的背后隐藏着极度的不自信。因为这股风潮降低了中国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文化进行平等对话的可能,只是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自产自销,自迷自醉。更让人警惕的是,这几年的复古文化有一个重点,那就是违背作者前面讲过的“爱和善良”原则,竭力宣扬中国文化中的阴谋、权术、诡计,并把它们统统称为“中国智慧”、“制胜良策”。相反,复古文化从来不去揭示中华大地上千家万户间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的悠久生态,这实在是对中国文化的曲解。这种曲解,已经伤害到了民族的文明素质,伤害到了后代的人格建设,也伤害到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在利玛窦说一文中,作者介绍了利玛窦说:虽然中国人有装备精良的陆军和海军,很容易征服临近的国家,但他们的皇上和人民都从来没有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在这方面他们与欧洲人很不相同......对于成吉思汗的大范围征服,利玛窦认为,当时中华文明的主体部分也是“被征服者”,而不是“征服者”。余秋雨先生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文明的本性决定的。中华文明的主体是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很不相同。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大多具有生存空间上的拓展性、侵犯性、

无边界性。它们的出发点和终点,此岸和彼岸,是无羁的,不确定的。相反,中国农耕文明的基本意识是故土自守,热土难离。它建立精良军队的目的,全都在于集权的安慰和边境的防守。农耕文明的“后土观念”、“故乡情节”,上升为杜甫所说的“立国自有疆”的领土自律。结果,中国历代朝野,压根儿对“占领远方”不感兴趣。漫长的历史,沉淀了稳定的民族心理。中华文明的内部,为了争权夺利发生过的大量的血腥争斗;但是对外,基本以和平自守的方式相处。中华文明作为一个庞大种族在几千年间形成的精神惯性,早已把和平、非攻、拒绝远征等原则,变成不可动摇的“文化契约”,根植于千家万户每个人的心间。如果离开了基本事实,离开了历史文化,离开了集体心理,伪造出“中国威胁论”,不断起哄,只是一种被利玛窦神父早就否定过的幻觉,是学术的悲哀,良知的坟墓。

上面所讲述的只是《何谓文化》的点滴,更为众多的论点,论据,论证还需净心捧读。以上内容不当之处,请您多多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