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经验: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分配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分配原理
1.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计算单位,将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若干个作业或工序。
每个作业或工序都有自己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2. 每个作业或工序的成本都要与相应的产品数量进行配比,以确定产品成本。
这样,不同的产品将会有不同的成本,因为它们所需的作业或工序的数量是不同的。
3. 作业成本法要求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作业或工序中,以便准确计算产品成本。
这样,每个作业或工序的成本就包括了相应的制造费用。
4. 作业成本法还要求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分配到各个作业或工序中。
这样,每个作业或工序的成本就包括了相应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
总之,作业成本法通过将制造过程分解为若干个作业或工序,将制造费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或工序中,从而计算产品的成本。
- 1 -。
作业成本法
第二节 作业成本计算
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举例
【例9-1】华夏公司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
技术工艺过程较为简单,生产批量较大来自乙产品技术工艺过程较为复杂,生产批量较小。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产量(件)
10 000
4 000
直接人工工时(小时)
22 000
7 000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
14
12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
(二)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 动态追踪,根据各项作业费用的消耗情况,将间接成本和辅助 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
(一)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 执行的任务或活动。 执行任何一项作业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资源是指作业耗 费的人工、能源和实物资产(车床和厂房等)。任何一项产品 的形成都要消耗一定的作业。作业是连接资源和产品的纽带, 它在消耗资源的同时生产出产品。
三、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一)成本计算分为两个阶段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服 务或顾客)消耗作业”。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作业成本法把成 本计算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作业执行中耗费的资源分配(包括追溯和间接 分配)到作业,计算作业的成本; 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计算的作业成本分配(包括追溯和 动因分配)到各有关成本对象(产品或服务)
第二节 作业成本计算
一、作业成本的计算原理
第二节 作业成本计算
一、作业成本的计算原理
(三)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资源成本借助于资源成本动因分配到各项作业。资源成本动 因和作业成本之间要存在因果关系。 (四)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在确定了作业成本之后,根据作业成本动因计算单位作业成 本,再根据作业量计算成本对象应负担的作业成本 单位作业成本=本期作业成本库归集总成本/作业量 作业量的计量单位即作业成本动因有三类:业务动因、持续 动因和强度动因。
作业成本法知识点总结
作业成本法知识点总结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成本的方法,它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产品的情况。
本文将就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计算成本的方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定义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成本的方法,它适用于生产企业中存在多种产品的情况。
该方法通过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作业过程,分别计算每个作业过程的成本,并将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中,以确定最终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独立的作业过程,并分别核算每个作业过程的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1. 多种产品生产:当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时,作业成本法适用于计算每种产品的成本。
2. 生产过程可分解: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各个独立的作业过程,并且每个作业过程可以直接计算成本的情况。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步骤1. 划分作业过程:首先需要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独立的作业过程,每个作业过程都能够独立计算成本。
2. 核算作业过程的成本:针对每个作业过程,需要核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
3. 分配作业成本:将核算出的作业过程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上,确定最终产品的成本。
四、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1. 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生产某一产品的原材料成本。
核算直接材料成本时,需要考虑原材料的使用量和单价,以及原材料的损耗和废品率等因素。
2. 直接人工成本核算: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某一产品的人工成本。
核算直接人工成本时,需要考虑用工时间和单位工资标准,以及劳动效率和效益等因素。
3. 制造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是指生产过程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外的其他费用,如制造设备折旧、管理人员工资、生产车间水电费等。
核算制造费用时,需要考虑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和分配标准等因素。
五、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方法1.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直接材料成本按照实际使用量分配到最终产品上,即用于生产某一产品的原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的成本分配方法,也是一种本质上的产品成本法。
它适用于生产作业或服务活动的成本核算,能够使管理层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和变动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并且能够帮助管理层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本文将对作业成本法的原理进行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应用进行分析。
一、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作业成本法是根据作业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配的方法。
作业是特定的生产任务或服务活动,例如生产一种产品、完成一项工程或提供一项服务等。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包括三个核心概念:作业成本卡、间接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汇总。
1. 作业成本卡作业成本卡是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工具,用于记录与特定作业相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作业成本卡将每个作业的成本细分至每个成本项目,以便于管理层对每个作业的成本核算和控制。
2. 间接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法要求将间接成本与各个作业进行合理分配。
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特定作业相关联的成本,例如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通过适当的分配基础,可以确保间接成本能够合理地分配给各个作业,从而真实反映各个作业真实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要求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汇总,以便于管理层对企业的总体成本结构有清晰的了解。
作业成本汇总还可以帮助管理层评估各个作业的盈利能力,并作出相关经营决策。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产业。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案例:某制造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某制造企业生产了多种不同的产品,并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该企业采用作业成本卡的方式,对每个作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进行详细记录和核算。
企业还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进行了合理的分配。
通过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得以了解每个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并可以评估每个产品的盈利状况。
有些产品可能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效率低下或者优化制度不完善导致成本较高,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_简介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_简介作业成本法的出现及其在不同企业的试用,为解决这一需要提供了一个途径。
作业成本法的出现及其在不同企业的试用,为解决这一需要提供了一个途径。
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什么是作业成本法,欢迎阅读。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一般指ABC成本法现代管理学将ABC成本法定义为“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
ABC 成本法是根据事物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点与一般,从而有区别地采取管理方式的一种定量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简介ABC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
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ABC成本法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杰出的会计大师、美国人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
科勒教授在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帐户、作业会计等概念。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Staubus)教授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Activity Costing and Input Output Accounting)中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
作业成本法原理
传统成本法
按照产品或部门分配成本,更简单但可能导致成本 扭曲。
作业成本法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1
成本控制
通过作业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并制定成本控制策略。
2
绩效评估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用于评估业务部门或员工的绩效。
3
决策支持
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信息可以用于制定决策和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作业成本法的 帮助管理者了解不同作业的成本构成。 • 有利于制定定价策略和优化资源利用。
缺点
• 需要较多的数据收集和处理。 • 难以应用于复杂和多元化的生产过程。 • 成本分配可能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
按照作业或活动分配成本,更精确地反映实际成本。
作业成本法原理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和分配成本的方法,通过将成本与特定的作业或 活动相关联,帮助企业掌握成本构成和效益。
作业成本法的定义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分配给特定作业或活动的方法,以便更准确地确定 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它基于作业的特性和资源消耗进行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直接成本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
作业成本法在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1
产品定价
根据作业成本计算确定产品定价,确保盈利能力。
2
生产效率
通过作业成本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改进机会,提高生产效率。
3
产品定位
通过作业成本计算,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确定适合的市场定位。
间接成本
间接制造费用和间接人工成 本。
成本分配
通过计算作业费率和将间接 成本分配给各个作业来确定 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 ——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1.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相关联,以便更好地理解成本的构成并进行成本控制。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就是对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说明和指导。
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的:1)成本驱动:作业成本法强调成本的驱动因素是生产活动,而非期间或产品。
2)成本积累:作业成本法要求将成本与作业或活动相关联,进行逐步累积。
3)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法通过成本分配,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或活动中,以便更好地衡量各项活动的成本。
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的主要内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对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作业成本法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2)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法:详细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包括成本驱动、成本积累和成本分配的具体实施步骤。
3)作业成本法与其他管理会计方法的比较:对作业成本法与其他管理会计方法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的意义和作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对于实施作业成本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指导企业正确使用作业成本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明确了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步骤,可以指导企业正确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2)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理解成本构成,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3)促进企业持续改进: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持续改进。
5.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的实施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作业成本法的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加强对作业成本法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1. 引言1.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分析和计算生产过程中各个作业的成本。
根据作业成本法,成本被分配到不同的生产作业中,以便更好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状况。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原理是将总成本按照作业的不同特性进行分配,并直接与生产作业相关联,以便进一步分析和管理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情况,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被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生产作业相关联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而间接成本则是不能直接与具体生产作业直接相关的成本,如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成本。
通过将这两种成本分别分配到各个生产作业中,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分配和计算各个生产作业的成本,为企业提供重要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具。
通过深入理解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原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1.2 作业成本法的价值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对成本进行分配和追踪,帮助企业有效控制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企业合理分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企业了解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制定更加科学的生产计划和决策。
通过对成本的详细分析和跟踪,企业可以深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构成,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成本,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符合经济效益和效率原则。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波动和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保证企业生产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如何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成本法,成本法是计算会计价值的一种会计原则,其原理是会计价值只能使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支出历来采用实际付出的成本的形式来评估的。
成本法的目的在于确定和认定会计权益的价值,以便为进行财务报告和准确地实施管理决策提供一致性和公正性。
成本法基本原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把企业的总成本分类分析,计算出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具体成本,并按必要形式组织在一起,以便为控制及调整生产活动提供经济有效的决策依据。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成本法是由货币价值来测算投资项目财务性能的一种会计方法。
它是通过衡量投资项目所偿还的投资成本,以及当前以货币单位衡量的现金收益,来对其投资价值进行评估。
主要原理是:首先,企业应以投资资金的成本为基础,计算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利润和现金流,然后计算出投资的净现值(NPV),再根据此净现值来确定该投资是否有效,从而决定是否要进行投资。
为什么需要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原理的意义:生产作业成本法旨在通过权衡产品和过程成本,优化管理决策,提高企业效率。
它借助于商业账户,以强调单个生产过程的各项成本,以便分析销售价格,控制成本并估算利润。
2)关键原则:生产作业成本法的关键原则是将所有相关成本根据它们是可分摊成本或不可分摊成本进行分类。
可分摊成本指的是可以根据生产单位数量或金额来摊销的成本,而不可分摊成本则指不能根据生产单位数量或金额来摊销的成本,例如固定成本。
3)流程逻辑:生产作业成本法的流程逻辑很简单:要计算出生产每个单位的作业成本,首先要计算出可分摊成本和不可分摊成本,然后再计算出生产每个单位所需的成本。
怎么进一步推进完成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报销上限:为了减少作业成本法应用中的过度报销,建议对报销金额设立上限。
例如,某企业允许每工时报销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0元。
2、强化考核制度:为了确保作业成本法的正确执行,建议企业定期对报销情况、监督效果、工作流程等实施严格的内部考核机制。
《作业成本法原理》课件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复杂性和市场竞 争的加剧,作业成本法逐渐受到广泛 欢迎和应用,成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 和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资源的活动或工作。它是连接资源和产品的桥梁,是成本计算和管理的最小单元。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是分配成本的标准。常见的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用于将 资源分配到作业中,作业动因用于将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或服务中。
资源动因
资源动因是指作业中消耗资源的 比例或数量,是确定资源消耗的 关键因素。
确认作业
作业
是指企业中为了完成某一目标或任务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
作业分类
根据作业的性质和特点,将作业分为直接作业和间接作业,直接 作业是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作业,而间接作业则是与多个产
品或服务相关的作业。
作业动因
作业动因是指作业中消耗资源的比例或数量,是确定作业 消耗的关键因素。
04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 用
应用场景
间接费用占比重较大的企业
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分配间接费用,提高 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生产流程复杂的企业
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好地反映生产流程中的资源 消耗和成本动因,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
需要精细化管理的企业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成本管理。
05
作业成本法的前景展望
技术发展对作业成本法的影响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更精确地追踪和计量资源消耗,提高作 业成本法的实施效果。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运用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能够处理海量数据,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更全面地 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产品成本和决策分析的管理会计方法。
其原理是将制造企业的成本分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并通过将这些成本分配给产品,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制定定价策略、进行投资决策等。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分类:按照作业的类型将成本分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成本包括产品制造中直接使用的原材料的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人力资源成本;制造费用是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外的其他制造成本。
2. 成本分配: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分配给各个作业,即将这些成本与特定的作业相关联。
成本分配可以通过直接分配和间接分配两种方式进行。
直接分配是指将成本直接与作业相关联,例如将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分配给特定的作业;间接分配是指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基数分配给各个作业,例如按照直接劳动力的工时或直接材料的数量来分配制造费用。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以下方面的分析:1. 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追踪和分析各个作业的成本,并查找成本的来源和成本控制的瓶颈。
通过分析作业的成本结构和变动情况,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2. 定价决策: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产品的成本,并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来制定定价策略。
通过了解各个作业的成本构成和利润情况,企业可以决定是否调整产品的定价,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利润。
3. 投资决策: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投资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从而进行投资决策。
通过评估投资项目的作业成本和相应的预期收益,企业可以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并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原理
作业成本法(Job Costing)是一种根据实际作业组织和管理来进行财务成本核算的一种重要成本核算方法,即:根据不同作业的性质和规模,分类组织作业,把每种作业的相关费用和财务收支记入作业编号,以便按作业计算总成本和每一部分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1)划分作业:根据企业的生产运营现状,从事贸易或工程建设等方面,划出多个作业,并且每个作业都具有比较明确、确定的费用。
(2)分配费用:把每个作业的相关费用按照比例、拆分或全分配到每个作业。
(3)计算作业成本:根据设定的管理措施,将技术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作业支出与每个作业相关的费用相加,最终计算出单个作业的成本。
(4)成本收缩:在计算出每个作业的成本后,根据作业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积极探索可以收缩作业成本的措施,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5)成本比较:可以根据作业成本的计算结果,把不同作业的成本进行比较,以及比较相同作业在不同时期的成本,从而掌握企业的成本状况,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参考和帮助。
- 1 -。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部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1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
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基本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根据这一原则,作业成本计算按如下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确认作业、主要作业、作业中心,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以资源动因为基础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作业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了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是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组成部分。
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作业类型一般有:起动准备、购货订单、材料采购、物料处理、设备维修、质量控制、生产计划、工程处理、动力消耗、存货移动、装运发货、管理协调等。
作业引发资源的耗用,而资源动因是作业消耗资源的原因或方式,因此,间接费用应当根据资源动因归集到代表不同作业的作业成本库中。
由于生产经营的范围扩大、复杂性提高,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作业也大量增加,为每项作业单独设置成本库往往并不可行。
于是,将有共同资源动因的作业确认为同质作业,将同质作业引发的成本归集到同质作业成本库中以合并分配。
按同质作业成本库归集间接费用不但提高了作业成本计算的可操作性,而且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信息成本。
第二步,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产品消耗作业,产品的产量、生产批次及种类等决定作业的耗用量,作业动因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例如,起动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是起动准备次数,质量检验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检验小时。
明确了作业动因,就可以将归集在各个作业成本库中的间费用按各最终产品消耗的作业动因量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出产品的各项作业成本,进而确定最终产品的成本。
成本计算程序如下图所示: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区别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其一,以作业为基本的成本计算对象,并将其作为汇总其他成本(如:产品成本、责任中心成本)的基石;其二,注重间接计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设置多样化作业成本库,并采用多样化成本动因作为成本分配标准,使成本归集明细化,从而提高成本的可归属性;其三,关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一、作业成本法原理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管理会计中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也叫做作业订单成本法。
该方法是根据生产作业的特点,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生产作业或订单中,以便更好地掌握不同作业的成本情况。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原理是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根据作业或订单的不同,分配到相应的作业或订单上,从而得出每个作业或订单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作业或订单为成本分配的基本单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以作业或订单为成本分配的基本单位,即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的作业或订单,对每个作业或订单进行成本核算。
这样可以更精确地掌握不同作业或订单的成本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2.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配作业成本法根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不同特点,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分配。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具体作业或订单相关联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而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与具体作业或订单相关联的成本,如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成本,需要通过合理的分配基础来分配到各个作业或订单上。
3. 作业成本的追踪和控制作业成本法的原理还包括对作业成本的追踪和控制。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能够更清晰地跟踪不同作业或订单的成本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1. 优点(1)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企业。
由于各个作业或订单都可以独立核算成本,因此对于生产不同品种、规格的产品,可以更为方便、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2)有利于成本控制(3)有利于管理决策作业成本法为企业提供了不同作业或订单的成本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企业的生产调度、产品定价、库存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科学决策。
2. 局限性(1)成本分配依赖于合理的分配基础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合理的分配基础,而有时候难以找到合适的分配基础。
通俗理解作业成本法
通俗理解作业成本法一、什么是作业成本法1.1 作业成本法的定义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用于计算和分配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它通过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或生产活动上,帮助企业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1.2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原理是将企业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以便准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这种方法通过跟踪和记录每个作业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从而提供作业成本的详细信息。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是作业,也称为成本对象,它可以是产品、项目或服务。
二、作业成本法的主要步骤2.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步骤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1. 识别成本对象:确定需要计算成本的作业或活动,可以是产品、项目或服务。
2. 确定成本池:将相关的成本归入成本池,例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3. 计算成本驱动因素:确定用于分配成本的驱动因素,例如直接材料的重量、直接人工的工时等。
4. 分配直接成本:将直接成本直接分配给成本对象,例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
5. 分配间接成本:使用成本驱动因素将间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例如制造费用。
6. 计算作业成本: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相加,得到每个作业的总成本。
7. 分析作业成本: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和解释,评估成本效益和效率。
2.2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作业成本法有以下优势: - 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每个作业的详细成本信息,帮助企业了解成本构成,有助于成本控制和决策。
- 可追溯性强:作业成本法能够追踪和记录每个作业的成本来源,使成本计算更加准确。
-适用于复杂生产过程:作业成本法适用于复杂的生产过程,可以对不同的作业进行精确的成本分配。
然而,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成本分配难度:作业成本法需要确定合适的成本驱动因素,并进行成本分配,这可能会涉及到主观判断和估计,存在一定的难度。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doc 36页)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doc 36页)作业成本法原理与应用模型第一部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1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
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基本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根据这一原则,作业成本计算按如下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确认作业、主要作业、作业中心,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以资源动因为基础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作业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了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是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组成部分。
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作业类型一般有:起动准备、购货订单、材料采购、物料处理、设备维修、质量控制、生产计划、工程处理、动力消耗、存货移动、装运发货、管理协调等。
作业引发资源的耗用,而资源动因是作业消耗资源的原因或方式,因此,间接费用应当根据资源动因归集到代表不同作业的作业成本库中。
由于生产经营的范围扩大、复杂性提高,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作业也大量增加,为每项作业单独设置成本库往往并不可行。
于是,将有共同资源动因的作业确认为同质作业,将同质作业引发的成本归集到同质作业成本库中以合并分配。
按同质作业成本库归集间接费用不但提高了作业成本计算的可操作性,而且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信息成本。
第二步,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产品消耗作业,产品的产量、生产批次及种类等决定作业的耗用量,作业动因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例如,起动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是起动准备次数,质量检验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检验小时。
明确了作业动因,就可以将归集在各个作业成本库中的间费用按各最终产品消耗的作业动因量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出产品的各项作业成本,进而确定最终产品的成本。
成本计算程序如下图所示: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区别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其一,以作业为基本的成本计算对象,并将其作为汇总其他成本间接计作业成作业成作业成作业成产 品第第作业动资源动(如:从根源上对成本进行控制,支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续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原理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原理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即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认为,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组成的,企业每进行一项作业都要耗用一定的资源;而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提供的服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作业来完成。
因而,产品的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总和。
在计算成本时,首先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
不同目的,有不同的成本。
比如,为了进行战略性盈利分析,人们会计算和使用企业在全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即价值链成本。
价值链成本是指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营销、配送和售后服务耗用作业成本的总和。
价值链成本的计算,首先是将企业发生的全部资源耗费分配到价值链的一系列作业上,然后再将各项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
又如,为了进行短期的战术盈利分析,决策是否接受某一项产品订单等,则需要计算经营成本。
产品的经营成本一般包括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项作业的成本,而不包括产品设计、开发等成本。
再如,企业为了对外提供财务报告,则应按对外报告的要求,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
我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