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第三课时PPT课件
《岳阳楼记》课件(共24张PPT)
二、翻译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第五段
曾经
古时品德 高尚的人
或许不同 于(以上) 两种心情。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思想(感情心思)
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
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中做官就担忧百姓
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楼,名胜古迹
岳阳楼的前世今生
始建于三国
多次重新修建
唐
代
明代
宋 代
至今保存完整
清代
一人,万世师表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 正。北宋诗人,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有《范 文正公集》传世。
内
选入教材的作品有:
容
《渔家傲。秋思》
《苏幕遮》
《岳阳楼记》
一文,千古名篇
学习目标:
或: 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 长烟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顺利 2)北通巫峡 通向
一、检查预习: 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 (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内
3)后天下之乐而乐 容 (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多:大多。会:聚集。 得无异乎?
看到自然景物而引 发的情感,怎能不 有所不同呢?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 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 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 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 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 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 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 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 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 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 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 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 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27张PPT)(共27张PPT)《岳阳楼记》范仲淹“江南三大名楼”诗文名句连连看课前导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滕王阁(南昌)黄鹤楼(武汉)岳阳楼(岳阳)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到第二年同“俱”,全、皆规模同“嘱”,嘱托全文释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増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壮丽景象详尽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泛指文人全文释义代词,那水势浩大的样子宽阔无边如此......那么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全文释义第2段参考译文: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在这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之水,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景象变化万千,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啊,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如此,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人们,大多在这里汇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一段话开头引起下文冲向天空隐没在阴云中桅杆倒下,船桨断折迫近昏暗说坏话凄凉冷落的样子全文释义离开常考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有时)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商人和旅客不能赶路,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猛虎吼叫猿猴哀啼。
《岳阳楼记》第三课时ppt课件
范仲淹的生平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军 事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自幼刻苦好学,曾于应天书院求学,后历任县令、 通判、知州等地方官职,因治水有功而得到宋仁宗的赏识,官至参知政事。
《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
范仲淹因治水有功被调至京城,但因 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任人唯亲 ,上书反对,触怒了吕夷简,被贬到 陕西邠州。
豁达胸襟
作者在文中展现了自己豁达的 胸襟和宽广的胸怀,使读者感 受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04
《岳阳楼记》的影响与评价
后人对《岳阳楼记》的评价
文学价值
后人对《岳阳楼记》的文学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语言优 美、意境深远,是古代散文的杰出代表。
思想意义
该文所表达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文 人墨客,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
文章语言精炼,用词精准,寥寥数语便能生动描绘 出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情感。
音韵和谐
文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 美的享受。
修辞丰富
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夸张等 ,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艺术手法
80%
寓情于景
作者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使 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作 者的情感。
文学创作启示
该文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启 示,许多文学家从中汲取灵感,形成 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
关于《岳阳楼记》的问题与思考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 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 感?
《岳阳楼记》中的“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体 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 度?
请分析《岳阳楼记》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 观。
统编版九年级上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53张PPT)
作者简介
范仲淹出身贫寒,幼年丧
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自幼孤贫 庆历新政 几起几落 军中一范 先忧后乐
勤学苦读 政治革新 百折不挠 西贼破胆 心系天下
范仲淹,出身贫寒,幼年丧父,经发奋 苦读,26岁中进士。因敢于直言强谏,久不 被重用。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 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卓立功勋,使西 夏多年不敢入侵。当时边境上流传歌谣: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军 中也流传:“小范老子,胸中自有十万雄 兵。”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 朝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因力主改革遭保 守派反对,于庆历五年(1045)贬官邓州。后 来还做过杭州、青州太守。死后谥号文正。 有《范文正公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降浩职远浩汤汤,横无际 涯;朝晖夕阴,气调象的人万千诗。人此则岳阳
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
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壮丽 景象
能 没有
聚集
17
译文2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它衔着
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从清晨到傍晚,有时湖上洒满阳光,有时又是一片昏暗, 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色,前人 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此地)北面 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湘尽头,被降职远调的官员和不得 志的诗人多聚集在这里,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能没有 不同吗?
25
注释:
为…… 哎! 忧虑 探求 因为
或许
位居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
朝廷异 以己二悲者之;为居,庙何堂哉之?高不则忧以其物民喜;,处不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48张PPT)
有议论、抒情成分。
叙事:《桃花源记》
写景: 《小石潭记》
状物:《核舟记》
言志:《岳阳楼记》
作
者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
简
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
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
介
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
岳阳楼记
北宋 . 范仲淹
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目标
品析课文叙事、写景、抒情、 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感受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中
国
四
四大名楼,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的总称,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
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山西永济鹳雀楼。
大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
名
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
一唱一和
其 喜洋洋 者矣。
哪有尽头 高兴得意的样子
一起 持,执
面对
文段大意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 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香 气馥郁,青葱繁茂。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浮动的波光像跳动的金子, 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 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那真是 快乐高兴极了。
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藤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 的岳阳楼作记,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 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课件(共49张PPT)
昏暗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
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离开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有时
全
璧,圆形正中有孔 的玉。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
答,此乐何极! 哪有穷尽。何:怎么。极:穷尽。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 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 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4.总结第三段所描写的画面,并分析其渲染的气氛。
淫雨霏霏
浊浪排空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4.总结第三段所描写的画面,并分析其渲染的气氛。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表示委婉语气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言现象
【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
《岳阳楼记》课件(共42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50.渔歌互答: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互答,一唱一和。 51.何极:哪有穷尽。何:怎么。极:穷尽。 52.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53.宠辱偕(xié)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偕:一起。宠:荣耀。辱:屈辱。 54.把酒临风:端酒面对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临,面对。 55.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文学常识
➤记:一种不定体.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写出来都可以叫记。
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另一类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
然生发出情理,卒章显志。
叙事:《桃花源记》
说明:《核舟记》
写景:《小石潭记》
言志:《岳阳楼记》
读准字音
谪(zhé) 衔(xián) 霏霏(fēi) 楫(jí)摧 岸芷(zhǐ) 嗟(jiē)夫(fú)
15.胜状,胜景,好景色。 17.吞,吞没。
20.际涯:边。(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21.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2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此,这。则,就。大观,雄伟景象。 23.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的。 24.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25.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极,尽。 26.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27.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多:大多。会,聚集。于,在。此,这里。
12.以,用来,连词。 13.记,记述。
予观夫14巴陵胜状15,在洞庭一湖。衔16远山,吞17长江,浩浩汤汤18,横19无际涯20,朝晖夕阴21,气象
岳阳楼记课件(共22张PPT)
任务一:反复诵读文本,感受作者语气语调。 1.请同学们诵读课文,划出语气词及相关提示性语句,想象自己 就是范仲淹,把握各段的语气、语调,完成下面这张表格。
疑问 悲伤 喜悦
感慨
任务二:赏读写景段落,感受迁客骚人之“异”
1.岳阳楼前的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登楼 观景的迁客骚人,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请选择第 二、三、四段中最有感觉的词句,读一读,品一品。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岳阳楼记》预习安排:
1.根据你学习文言文的经验,结合课下注释,你弄 清了本文中的哪些词语的意思?请列举出来。 2.你有哪些不懂的词句?(重点关注没有课下注释 的词语) 3.阅读《范仲淹——岳阳楼头吹笛人》。 4.读完题3中提及的文章,你对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 景有了哪些了解? 5.你对文章还存在哪些疑问?
是源于诗人有恢弘的想象力,“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他 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加上他的才气,都必不可少。
是源于他想借此劝勉朋友,“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他想把这样恒定的心态 传递给面对外界阴晴不定的政治形势而心 绪不宁的朋友。
我认为是源于
,“
”(文中相关语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任务三:品读抒情议论句,探究古仁人之“异”
2.请同学们结合下面材料,探究作者写古仁人之心的用意何在?
【材料1】
公元1015年,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进士及第,二人政治志趣相投,成为终身好友。庆历二 年(1042年),二人曾在西北泾州合力守城,在不利条件下将西夏军击退。1043年,滕子京被 诬陷贪污公款,范仲淹积极为其辩护。1044年,滕子京在岳州期间,迁建岳州学宫、兴水利、 重修岳阳楼,并写信邀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范仲淹深知重修楼宇必然花费颇多,担心有人 会再次借机弹劾滕子京,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对滕子京政绩给予肯定和颂扬。1047年, 滕子京因治理巴陵郡有功,调任江南重镇苏州知州,这也算是朝廷对他的最后肯定。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 岳阳楼记 课件(共45张ppt).ppt
1.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政绩是什么?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 么?这一背景说明了什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第1段开头,“越明年”中的“越”与今天相比,词义有什么变化? “越”在这里的含义是 ;今义是跨过,跳过,词义发
啊!如果没有这种 人,我同谁一道呢?时间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1.“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和前文“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中的“异”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平”中的“异”,是指观赏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 骚人”不同的感触,境遇不同的人观景心情也有差别。“古仁人 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是指“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 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 第3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阴雨连绵、风大浪高、天色晦暗、 阴森恐怖。
2. “迁客骚人”在风雨天登楼观景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迁客骚人”在阴雨天登楼观景,引发他们“去国怀乡”之慨,“忧 谗畏讥”之叹,“感极而悲”之情,抒发了迁客骚人的悲伤之情。
第三段内容梳理
(1)这段写的是怎样的景色? 写的是阴天阴森恐怖的景色。
4.“微斯人,吾谁与归?”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中哪个字是词类活用现象?
6.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有怎样 的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被赋
予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在 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理想而奋斗。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 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40张PPT)
明媚 “郁郁青青”“皓”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有 何目的?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与“古仁人之心” 作对比,引出下文,突出全文的主旨。
”二者“的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又是什么? 不同点:一喜一悲。 相同点:以物喜,以己悲。
整体感知
1.利用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结合语境,扫清 阅读障碍。 2.熟读课文,把握停顿节奏,读出感情,读 熟 内容。
作记缘由
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记叙 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洞庭湖全景:“衔远山,吞长 描写 本
江……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文
岳 阳
巴陵胜状 览物情异
(过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表 达
写作背景
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在庆历三年被贬至岳州,虽励
精图治,政通人和,重修岳阳楼。滕子京请范仲淹为 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 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可在庆历六年恢弘壮美的岳阳楼重建
落成之日时,云“落其成,待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 数声而已”。可见他心绪不佳,而此时又被贬谪在邓 州的范仲淹在收到好友《求记书》后,在肯定好友政 绩的同时,其实是在以 个人旷达的心胸抱负安慰好友。
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 流急,既绘声、又绘形。
气象万千: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
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
——炼字
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中的作用: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承上启下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 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读一读 品一品
儒家学说: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陆 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
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朝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中山:
天下为公
毛泽东:
粪土当年万户侯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成语 政通人和 浩浩汤汤 一碧万顷 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百废具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理解:微斯人,吾谁与归?
• 1翻译: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倒装句式
• 2“斯人”指谁? 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 。
• 3本句表达了什么? 表达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坚定不移的志向。
阅读第五段合作探究:
1.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2.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第三教时
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迁客骚人
览(登斯物楼之也)去情国,怀乡得,忧无谗异畏讥乎(?悲)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迁客骚人
览(登斯物楼之也)心情旷,神怡得,宠无辱异偕忘乎(?喜)
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阅读第五段:
1.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 之乐而乐”——先忧后乐
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 句话? 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表现了范仲淹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 教育的意义。
朗读课文第五段,并根据课文注释翻译。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 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居庙堂之高 指朝廷
“进亦忧,退亦忧”
Hale Waihona Puke 也蕴涵着作者对古仁人的钦敬和
向往之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两句话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 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集中 展示。当然也包含了对自己的鞭 策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意味。
• 本文对偶句(骈句):
• 衔远山 ——吞长江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微斯人 没有 吾谁与归 归依 心:这里指思想感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第五段译文:
唉!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 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 主担扰。这样,进朝廷做官也担扰,退处江湖也担扰。既然这 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 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啊!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找出本段的对偶句,分析其含义。
此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借古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表明了自己的博大胸襟:不因外
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这同时也是对朋友滕子京的慰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这两组对偶句具体表现了古仁人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以
以
物
喜衬
己
为自己
托
悲
古仁人的思想情感
不
以 忧其民 忧其君
物 喜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引
为天下
不
以
己 悲
出
作者的政治抱负
24
拓展延伸
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 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 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 后人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教育。回望中 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 数不胜数。
文本探究
1、本段围绕什么展开议论? 古仁人之心
2、“古仁人”指什么人?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古仁人之心” 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以物喜……忧其
君” 3、“二者之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者之为”: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和高尚情操的句子: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