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上《看月亮》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看月亮苏教版

观察目的: 1、经过一段时间对月亮的观察,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
2、培育学生的连续观察的能力和记录观察结果的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育学生的意志力和对科学执著的态度。
观察难点:1、观察的时间长,学生简单失掉兴趣。
2、学生比较熟习月亮,因此学生观察月亮的主观努力不够激烈。
观察时间:一个月观察过程设计:一、由“二十七号的月亮”导入,激发观察兴趣。
(“二十七号的月亮”指阴历 2019/05/27 的月亮,这是一弯细细的在拂晓时和金星一同升起的月亮,两天后消逝,数天后变为新月。
)1、二十五日部署观察任务:回家观察月亮,为上课做准备。
(大多数学生以为一到夜晚就能看到月亮,但是到了夜晚,天空中没有出现月亮。
)2、于是次日清晨,月亮成了大家讨论的话题。
教师:“谈谈你们昨晚看到的月亮。
”“昨夜晚我没有看到月亮。
”“没有?昨夜晚是阴天吗?”“不是,还有星星呢!” “但是为何没有看到月亮呢?有人看到月亮了吗?”这时候,有个学生说:“今日清晨,我看到了细细的月亮。
”其余学生一同反响:“哦?当真?”老师趁便要求:“明日清晨大家一同来看一看吧!”“好!”3、二十七日清晨的讲堂活动:⑴、组织学生讲话:说一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的月亮,月亮是什么形状?⑵、指引学生谈一谈:此次看到的月亮和过去看到的月亮有何不一样?(学生就像首次看到月亮似的,对月亮充满了好奇。
因为过去学生看到的月亮都是满月、半月、新月等,但素来没有在清晨这么认真地看过这样淡淡的月亮。
自然学生也没有想过各样月亮的后边存在着什么规律。
)⑶、让第一天就看到月亮的学生说一说: 26 日清晨的月亮和 27 日的有什么不一样?(使学生关怀此后月亮的形状如何变化。
)4、28 日和 29 日,学生在伙伴的呼唤下投入到新的观察中。
(学生观察28日的月亮和 29 日的月亮的行为是学生自己学习的需要。
学生经过几日的观察看到月亮逐渐变细,,展望到月亮将会消逝。
)二、向老师打电话报告,保持观察兴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看月亮》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看月亮》教学设计教学目的⑴能够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⑵连续长期的观察月相,养成实事求是观察记录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制作月相盒的材料,记录纸、月相日记表等。
学生准备:课前观察月相变化情况,要求记录下每天观察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月亮的变化等,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猜一猜⑴猜谜语:“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
”(打一天体)⑵学生思考后报告:月亮。
⑶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月亮。
(板书)二、研究月亮的各种各样形状⑴动手画月亮。
师:大家说说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你们画出月亮的样子。
(条件允许的学校,教师可以给每组准备10张24开的白纸,发给学生画月相的纸尽量做到大小雷同,能在纸上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
这样可以方便比较、排序和发现规律。
)学生画月亮。
师:一眨眼工夫,一个个月亮在我们手中诞生了!哎呀,画得多美呀!谁拿自己画的月亮到上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呢?⑵组织交流。
(老师可相机介绍不同的月相所出现的不同时间。
)生:我画的月亮是一个圆月,这是月半的月亮,很亮很亮的。
生:我画的也是圆圆的月亮,不过,我的月亮上有许多环形山。
生:我画的月亮是姜黄色的,很细很细,弯弯的,像一只小船,荡漾在银河里。
(这是月初或月底时看到的月亮)生:我画的月亮只有半个,还有一半我们看不见了。
(这是初八左右或二十二左右的时候看到的月亮)⑶研究月相。
师:我们面前出现了这么多的月亮,同组小朋友相互看看,这些月亮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画出这么多不同形状的月亮,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学生分组把10个不同的月亮排起来,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有不同的意见)揭示学生:尽可能按时间排。
师生交流,得出正确的月相排列方法。
(可能会出现右蛾初月在前还是左蛾初月在前的争论,这个留在后面通过实际观察,给月亮做日记来解决)⑷制作月相盒。
老师介绍制作方法:在一个圆形的盒子上开8个圆形的观察孔,盒盖的内部悬挂一只乒乓球,在盒上斜插入一支电筒,就可以从每个观察孔观察到模拟的月相的变化,就像天空中的月亮的形状一样。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看月亮

4、看月亮一、设计理念古往今来,月亮牵挂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
人们常赞誉伟人与日月同辉,是因为太阳和月亮是我们看到的最亮的天体。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光。
随着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的变化,我们看到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此为月相。
月亮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直充满着神秘和幻想,学生非常想了解有关月亮的神秘。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因为学生熟悉月亮,所以观察月亮的主观努力会不够强烈,如果观察的时间很长,学生会失去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对月亮充满兴趣,就必须让孩子亲自去关注研究的对象,发现问题,以及怀着自己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去观察月亮。
这个过程的本身要比“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更为重要。
检查学生有没有坚持观察月亮的手段就是月相日记。
在交流的时候比一比谁的月相日记更完整更准确。
(观察时间、地点、月亮所在方位、观察的心情和感受、月相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2、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3、能设计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
三、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提前一天布置观察任务:晚上观察月亮,为上课做准备。
2、第二天:组织学生讨论月亮,让学生知道今天早上可以看到月亮。
3、第三天:(1)组织学生发言:说一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的月亮,月亮是什么形状?(2)引导学生谈一谈:这次看到的月亮和以往看到的月亮有何不同?(3)让第一天就看到月亮的学生说一说:昨天早晨的月亮和前天的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关心今后月亮的形状如何变化。
4、第四天和第五天:学生在伙伴的召唤下投入到新的观察中。
(二)保持兴趣1、第五天早上,发动学生:“我们看一看谁先观察到月亮,下次谁观察到月亮就给老师家打电话或告诉生活老师。
”2、在学生发现太阳落山后,挂在西边的天空淡淡的月亮后,组织学生观察月亮。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看月亮教案与反思

4.看月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前进学校史爱东【教学目标】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2.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3.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能够克服恐惧感,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月相仪。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2.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3.今天我们来学习看月亮。
(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要达到目标,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9-10页的内容。
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并记录月相变化的规律。
四、看一看(先学)1.生认真地看书自学,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师巡视,指导实验。
2.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
五、检测自学效果1.汇报、交流、2.小结: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3.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六、总结应用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板书设计】4.看月亮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
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素材积累】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
上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旧把他打入了地狱。
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旧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
最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看月亮》教案——第1课时

《看月亮》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月相形成原因。
2.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3.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行的。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学生的好奇心,观察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实验、交流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下面我们欣赏美丽的图画。
这是什么画面?生:月亮。
师:对就是月亮,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月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新课学习师:把你记忆中的月亮画出来吧!添加学生课前完成‘导学’作业中的典型成果。
师:关于月亮你知道些什么?(形状、颜色……)生:月亮本身不发光,是球形的,只有半个球面反射太阳光。
月亮又被称为“月球”。
师:很好,对于月亮,你还知道那些知识,月亮的光从哪里来?生:月亮自己不能发光,它的光芒来自太阳。
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
那么月亮从哪里升起,哪边落下?生:月亮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师:你见过这些形状的月亮吗 ?出示峨眉月,弦月,满月图像。
师:是不是天上有三个太阳呢?生:不是。
师:为什么天上只有一个月亮我们看到的月亮却是不同的?生:月亮只有一个,由于我们在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月亮被太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有时多,有时少而造成的。
师:月相就是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课件演示峨眉月,弦月,满月图像。
学生观察月相。
师:是不是每天都能见到这些形状的月亮?生:不是。
分别出示峨眉月,弦月,学生观察记录。
师出示满月的出现时间。
师:这样的月亮,你们在什么时候看到?生:中秋节。
师:同学们真聪明。
农历每个月的十五、十六都有满月出现。
课件演示月相变化图和不同月相的月亮出没时刻表。
学生观察记录。
师:你能总结月相变化规律吗?生: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看月亮》教学设计2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看月亮》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看月亮》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月亮的观察和探究能力;2. 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形状、表面特征和运行规律;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1. 月亮的形状与表面特征;2. 月亮与地球的运行关系;3. 月亮的光亮变化。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幅月亮图片或唤起学生对月亮的先前认知,引发学生对月亮的兴趣。
二、呈现(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月亮的形状和表面特征,让学生观察、描述和绘画月亮的形状和特征。
三、探究(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验器材包,包括一个小球和一个手电筒。
2.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扮演地球、月亮和太阳的角色,利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和月亮,观察月亮在地球上的不同时刻的表面亮度和形状变化。
3.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总结月亮的光亮变化规律。
四、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实验观察结果,讨论并总结月亮的形状、表面特征和光亮变化规律。
2. 教师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五、拓展(5分钟)1. 让学生绘制太阳系的简图,包括太阳、地球和月亮的相对位置,并解释月亮的运行规律。
六、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段文字描述月亮的光亮变化的材料,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释其中的现象。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找一幅关于月亮的图片,写一段描述月亮形状、表面特征和光亮变化的文章。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看月亮》教学设计精选2篇(二)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暗箱的原理和作用。
2. 掌握使用暗箱实验的方法。
3. 发现并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暗箱的原理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暗箱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1. 《神秘的暗箱》教材。
【精选】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看月亮》苏教版

第五课《看月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紧紧围绕课程标准中要求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而设计。
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画出记忆中的月亮,调动学生头脑中关于月亮形状的认知,教材呈现了四幅典型的月亮形状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展示。
第二个活动是看月相盒中的月亮,让学生能够通过月相盒看到月亮形状的变化,补充头脑中对于月亮形状的认知,同时初步建立月亮形状变化的全过程。
第三个活动是夜晚实际观察月亮,了解月亮是如何移动的,与太阳位置的移动实现关联。
第四个活动,通过了解望远镜发明前后人们对月亮的认识的变化,知道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并由此鼓励学生用望远镜去看真实的月亮,培养观察天空中的星体的兴趣,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目的。
二、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月亮以及月相盒模型,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通过观察月亮位置的变化,知道月亮也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
愿意观察月亮,感受月相变化的神奇。
通过阅读人类观察月亮的科学史,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画记忆中的月亮、看月相盒中的月亮以及观测实际的月亮,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难点:能够观测月亮的移动,知道月亮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
四、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月相盒、简易望远镜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小朋友们,知道我们今天坐在这儿要研究什么吗?(出示月亮图片)2.对,是月亮。
今天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看月亮。
(出示板书看月亮)(二)画出记忆中的月亮1.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小朋友都见到过月亮,你能描述一下他的样子?2.请小朋友把你们记忆中的月亮画下来。
3.老师拍照上传学生画作。
4.仔细观察,小朋友们画的月亮有什么不一样呢?5.我们发现:小朋友们画的月亮形状都不一样。
6.月亮的形状在科学上我们称它为月相。
(三)探索实践,看月相盒中月亮1.为什么我们小朋友看到的月相都不一样呢?到底谁是正确的呢?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要想知道答案,我们可以怎么做?今天,我们就通过模拟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教学设计-1.4看月亮 苏教版

《看月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白天和黑夜”单元的第4课。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月相的成因,构建出有关月相和月球的运动规律,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和观察月相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由以下几个活动构成,一是挖掘学生对于月相的前概念和以有经验,激发学生对研究月相的兴趣;二是利用月相盒模拟并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三是指导学生学生制定观察月相的计划和方案。
在本课观察实践中,主要通过学生以往的经验来画出他记忆中的月相,通过月相盒的观察整个时间周期内的月相变化规律,所以应该让学生把记忆中和观察到的月相图及时地记录下来,以便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
教学理念: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因此本课的研究问题是学生经常看见的但又不会去刻意去关注的日常现象—月相变化,根据生本理念,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让学生画出记忆中月亮的形状,并让学生对所画的月相进行排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欲望。
当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科学事实发生冲突和矛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利用月相盒来观察模拟月相变化的全过程,使得学生能够对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重新进行一次建构,建立和丰富月相的科学概念。
最后由课堂上的探索延伸至课外,制定和实施观察月相的方案和计划,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月相的变化。
2、能够长期坚持观察月相并做好观察记录知识与技能1、能够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2、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知道月亮的运动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长期收集数据的重要性。
2、意识到坚持性在科学观察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能够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分组实验材料:月相图片、月相盒、小手电、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引出月相问题,激发探究兴趣1、出示图片(清晨的月相图)提问: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2、出示图片(傍晚的月相图)提问:你们从这张图片中又能看到了些什么?3、讨论:为什么我们能看到月亮?我看到哪些形状的月亮?4、讲述: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光,我们把看到的月亮的样子称为月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看月亮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3、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观察月相变化的规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通过你的观察,你对月亮了解有多少呢?
2、提问:你知道月亮是从哪里升起的吗?
二、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
1、了解月相的概念。
(1)提问;在你的印象中,你还记得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吗?
(2)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为什么我们画的月亮的形状会不一样呢?(分小组讨论)
(4)展示七种不同月相形状,让学生排排序。
(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排的顺序不给予肯定的答案。
)
(5)小结月相的概念: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叫做月相。
2、做实验:观察模拟月相盒内的月相变化。
(1)向学生介绍月相盒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材料有:小电筒,乒乓球,圆形的盒子;制作月相盒: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在一个圆形的盒子上开8个圆形的观察孔,盒盖的内部悬挂一只乒乓球,在盒上斜插入一支电筒,就可以从每个观察孔观察到模拟的月相的变化,就像天空中的月亮的形状一样。
)(2)让学生从不同的方位观察月相盒中的月球,并说出观察到的月相形状。
(3)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4)实验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5)预测今晚的月亮会是什么形状的?
(让学生了解到月出的时刻每日约迟50分钟,每日能看到月亮的时间都是不同的。
)
3、概括月相变化的规律。
(1)交流月相日记,让学生讨论并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2)指导观察月相变化的规律图,认识各个时候的月相名称。
(3)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再回到新月(呈周期性变化)
(4)再次给前面七种不同的月相形状排排序,然后给予正确的排列顺序。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探究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给月相记日记,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