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模式下如何编写好初中历史的导学案
先学后教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 教学后记 供学生记载先学时的问题及课堂学习后的 反思;供老师课后写教学反思。
❖ 栏目设置可根据学科特点自行安排,不拘一格。 ❖ 《导学案》每课一张,5号字,A4纸打印,标题、
3
2.《导学案》栏目设置与作用
❖ 学习课题 点明本节课所学内容与范围。
❖ 学习目标 列出本课时学习目标(重、难点可标 上符号或文字)。学习目标要十分明确具体,可 操作、可测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渗透即可。
❖ 课前诊断 供学生课前复习用。内容来源两方面: 一是与本节课所学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二是上 节课所学知识。起铺垫、巩固和温故知新之作用。 二至三道题。学生课前用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 (1)编写教案化。教案的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 么和如何讲,它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 “教”;《导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 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 “学”。编写《导学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 探究的过程,他不是教案的翻版,不是教案的 条框详细化或浓缩化。
17
❖ (2)编写习题化。有的老师在设计《导学案》 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的编织成一个个的习题, 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认为这就是“导学案”。 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导学案”进行教学,必定会 造成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 械的寻找答案,课堂教学要么成为师生对答案的 过程,要么成为试卷讲评课。
19
❖ (3)有探索性。就是指《导学案》设计的问题是 真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通 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等 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解决的问题。要把问题导学 贯穿《导学案》和课堂教学的始终。
构建“学案导学 自主合作”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构建“学案导学自主合作”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我国中小学大都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
因此,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于是,我探索了以“四型五步”教学模式为基点的“学案导学、自主合作”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教学是以学案为依托,极力倡导主体先行(先学后导),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率。
一、编制学案的基本思路与要求紧扣《历史课程标准》,遵循《历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对每个章节内容的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和细化。
备研组教师对全册教材熟化,通读教材,研读课标,挖掘编者意图,形成全书的线索,绘制系统知识树。
备研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组成员就一周内要讲的内容进行全员提前备课,备课中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并确定好导学案编制人,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
通过集体研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再进行集体研讨定稿。
导学案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前言,包括课文标题、编写人、课程标准重难点阐释。
第二部分——自主学习,包括知识体系导学提纲、导学检测。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包括知识记忆、小组合作探究。
第四部分——巩固提升,当堂检测(包括中考知识链接)。
第五部分——教学反思。
二、“学案导学、自主合作”的历史教学模式的实施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2.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依据导学案,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学习教材,通过思考完成导学案问题,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标注。
3.合作交流,成果展示。
在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浅谈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
初中历史导学案是一种帮助学生预习历史知识和概念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下面我将从准备工作、导学案的设计和导学案的实施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是准备工作。
在进行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准备。
这包括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了解习题和案例研究等教学资源的情况。
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其次是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应该符合教学目标,布置合适的习题和案例分析,以便学生在预习时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
导学案的设计应该有层次感,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概念到深入理解,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
导学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意识。
最后是导学案的实施。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导学案,比如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开展小组讨论、进行案例分析等。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资源,独立思考问题。
教师还需要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为了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产生,适合学生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的学习方式也在逐渐地形成。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针对我校学生的底子薄,自学能力差,接受式学习已成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特点,要是完全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而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中心环节,也是课改的实践过程。
因此课堂教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几年的逐步探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历史课堂,我有收获也有困惑。
下面就一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导学案的一些收获与思考。
1导学案设计主备: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学案编号:cl—17年段:班级:小组:姓名: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课前预习学案【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知道聂耳的主要成就。
3.了解西安事变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依次阅读教材三目的内容,分别回答下列2个问题:【共同探究】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产生了什么恶劣后果?2.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开始,蒋介石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还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2010·江苏连云港)“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2.(2010·江苏无锡)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
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a.局部抗战阶段b.全面抗战阶段c.局部反攻阶段d.大反攻阶段3.(2010·山东日照)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
初中历史先学后教教案
初中历史先学后教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 掌握古代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古代文明交流的重要性。
2. 掌握古代文明交流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教学难点:
1. 理解古代文明交流对各个文明的影响。
2. 分析古代文明交流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准备:
1. 教材:历史教科书、图片资料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准备板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各大文明的地理位置,并询问他们知道的古代文明。
二、学习(30分钟)
1.介绍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情况。
2.讨论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如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
三、巩固(10分钟)
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讨论古代文明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四、拓展(10分钟)
请学生阅读相关故事或历史文献,了解古代文明交流的案例和故事。
五、总结(5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古代文明交流对世界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拓展了他们的历史视野,培养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帮助他们建立全面的历史认识。
“先学后教”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
浅谈“先学后教”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51《“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校本化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先学后教、异质合作、启想议知”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开展将近三年的时间,作为科任教师在教学与管理过程当中,针对新课改后的情况作如下的总结:“先学后教”模式要求学生要事先根据教师分发的导学案预习相关的内容,并做好预习笔记。
但由于我校外来工子女较多,加上初中又没有晚自习,家长晚上很多都是在加班工作很少能顾及到孩子的学习,再加上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真正能在上课之前就很好完成课前预习工作的学生较少。
所谓“先学后教”就是要学生先学然后再是老师教。
若这个环节无法得到落实,那么课堂也就无法按预想的进行了。
历史学科在我校一周2节课,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基本的史实和培养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较高中的历史学习相对还是较为简单的。
于是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将每科的知识脉络设计成预习提纲,让学生在课内先根据提纲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预习。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会出现学生的预习速度不一的情况,在实践的课堂上我们采用增加任务办法。
速度快的同学要加一个在书本上做出预习笔记的工作,表面上看来有点重复,但是一方面对于速度快的同学可以通过做书本上的预习笔记加强记忆,毕竟初中历史中考是开卷考试,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拼的是学生的速度和准确率,故“贝多芬”的方式还是很适合历史学科的。
另一方面也不会打击速度慢的同学的积极性,能有效平衡。
接下来是展示环节的设计,按照“先学后教”模式的理想状态下应该是学生为了能在小组评价中获胜往往都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新课改的模式就是要学生能大胆地展示自己,但由于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习惯都较差,所以课堂上经常出现“精英展示”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小组内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评价机制,用为小组赢得加双倍分数的诱惑来“骗”学生上钩。
如何编写初中历史导学案
如何编写初中历史导学案一、导学案的基本概念导学案即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更不是教,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自主学习;“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
导学案主要包括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的设计,在课上合作探究的内容,以及课后作业。
主要体现形式是引导性的问题、层次化的试题、知识的提纲和表演活动的准备等。
编排顺序要与教师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一致。
因此,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
二、导学案的误区导学案是教案的复制的误区。
导学案与传统的教案相比有本质上的区别,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导学案的制定是基于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
而传统的教案是从教师的“教”出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强调的只是传授的结果而非学生“学”的过程。
三、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怎么样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怎么设计。
不要还是站在以传授知识为本的角度,老是考虑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得成。
学生学得会,掌握得住,才是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不能认为自己讲完了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2、探究性原则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一开始设计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
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互动讨论”积极参与,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发掘。
(3)要讨论的问题一定是本课时很重要的,教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个过程来加深学生印象的。
总之,要特别注意这种编制需体现出老师的授课意图来。
3、切合学生实际的原则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形式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使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形式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形式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使用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形式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的根本使用顺序1、导入、板书、示标。
(3分钟以内)【目的】让先生总体上晓得本节课的学习义务和目的要求。
【步骤】(1)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2)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留意事项】(1)指定目的要精确,例如,这节课要理解什么,了解什么,掌握什么,看法什么,会运用什么知识处理那些成绩等。
(2)交代目的时,语速要慢,让先生了解并能记住学习要求。
2、先生自学前的指点。
(1分钟左右)【目的】让先生晓得在多长工夫内,自学什么,怎样自学,必需到达什么要求,届时怎样检测自学效果等。
【步骤】(1)布置自学义务;(2)指点自学的办法;(3)明白自学的要求【留意事项】(1)明白自学内容。
让先生晓得学什么。
有的教材内容单一,布置一次自学。
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状况分几次中学。
每一次自学前都要交代清楚从哪里学到哪里。
(2)教给先生自学的办法。
例如看书,是独立围绕考虑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边处理疑问。
(3)明白的提出自学要求。
即用多长工夫,到达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先学。
(10分钟左右)【目的】(1)让先生依照教员的指点,本人却阅读、考虑,本人处理所遇到的成绩,对一时不能处理的成绩提出质疑。
经过让先生亲身入手、动眼、动口、动脑,品味取得晓得的愉悦,使先生成为先生的主题,锤炼先生的自学才能,经过质疑答辩,培育先生发现成绩的才能。
(2)经过口答、笔答、板演等方式,反省叙说自学的效果,充沛暴露先生自学中存在的成绩,并归类整理,确定教的内容、方式。
【步骤】(1)先生自学(2)完成检测性练习【留意事项】(1)先生自学时,教员督察一定要仔细,千万不能走过场。
有的先生能够没有自学习气,或不擅长自学,或盲目性不高,但教员不能听任。
对自学仔细的先生要给予表扬。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学历史学案教学模式初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学历史学案教学模式初探深河中学陈继新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新授课中应用的基本程序。
(一)、先学。
(二)、温故而知新。
(三)、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显示学习目标和重点。
(四)、后教(五)、当堂完成课堂练习与作业(六)、巩固本课,预习新课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案教学模式的具体流程。
(一)、先学。
所谓先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课本进行自学。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一方面学生必须认真自学,掌握基本的知识,并找出自己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普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以便为后教提供真实的素材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先学的目的: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自学掌握基本的知识,并找出自己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具体做法:首先,明确下节课所要学习的课程,教师将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一般在课堂结束之际,也可以在课后,但最好是在所要学习的课程的前一天)。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要求和指导的自学的方法去阅读课本,自主探究基本的历史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案中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的知识结构或问题。
知识结构或问题的自学教师课向学生交代清楚从哪里哪页那段中寻找答案,统一在第二天早上上交。
其次,教师对学生所完成的学案进行批阅,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确定本节课将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及方法。
再次,课前将学案发回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解决一些他们自行能解决的问题,做好上课的准备。
(二)、温故而知新也就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提问,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
目的:检查旧知、导入新课。
具体做法:每张新学案的开头都有2-4道难度不一的,教师提前准备好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不同能力来检测难易不同的问题,检测时间5分钟左右,可覆盖不同层次的学生。
之后教师利用旧知识中的与新授课有关的知识来导入新课。
(三)、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显示学习目标和重点。
初中历史先学后教的教案
初中历史先学后教的教案
科目:历史年级:初中
课题:先学后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先学后教”理念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2. 掌握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学重点:
1. “先学后教”理念的具体内容;
2. 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先学后教”。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2. 课堂活动设计、示范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介绍“先学后教”理念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发学生对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10分钟)
教师对“先学后教”理念进行详细解释,介绍其实施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示范(15分钟)
教师结合具体的历史内容和教材,示范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先学后教”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实践(15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小组活动或个人学习实践,体验“先学后教”理念的实际效果,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5.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点,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先学后教”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历史导学案如何编写和使用
历史导学案如何编写和使用一、导学案的编写传统历史教案教学存在极大的缺陷,改革也就成为必然,传统历史教案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历史教学的单向性,即老师垄断课堂,只考虑教师怎样把课本知识灌输到学生大脑中,顶多就是想办法怎样把内容讲的动听一点罢了。
但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体现不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课堂教学的主体应由老师变成学生自身,这是新课改理念的最大变化。
其次,传统的历史考试强调的是历史课本基础知识的简单再现,于是老师主要是强制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背诵,学生的所谓“能力”就是记忆里的比拼, 很难对某一问题进行独立思维。
但是在新课改下,主要强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展示能力的培养。
这样,原有的教案式教学就不能满足这一需要了。
导学案就是在这样的窘境中运用而生。
什么是导学案,其实很简单,导学案就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反映教学内容的纸质文案。
它是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要依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下一节课中根据此导学案进行学习效果展示。
这样一来导学案在自主学习中就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向导。
因此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展示效果,设计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就成为高中历史新课改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备课包括很多方面的,但是唯独没有备导学案的,但新课改要求使用导学案,于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去设计高效实用的导学案?即该如何将导学案设计的完美呢?(一)设计导学案要遵循的原则首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教材是按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思想科技文化史等分专题分单元的形式编排的,这样有利于导学案按课时安排来编写。
有利于调控所学的知识量,使授课有针对性、计划性,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课堂效益的提高也有很大好处。
其次,要遵循导学案的层次化。
历史课 导学案
历史课导学案
历史导学案模板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历史发展的脉络。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学习内容
1. 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景
2. 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3. 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三、学习方法
1. 阅读教材,了解基本史实。
2. 收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3. 结合实际,分析历史事件对现实的影响。
4. 与同学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四、学习过程
1. 预习阶段:提前阅读教材,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 课堂学习: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课后复习: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4. 作业与练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学习效果评估
1. 课堂表现: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2. 作业完成情况:作业完成认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 考试成绩: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现出扎实的历史基础。
浅谈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是历史学科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导学案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编写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指导文档,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支撑和依托。
下面将从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导学案的教学应用以及导学案教学的效果和反思等方面进行浅谈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
一、初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原则1. 针对性原则初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应该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针对具体的历史知识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使导学案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使之能够切实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和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以求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
在编写导学案时,教师应该多方面考虑,不断完善和调整导学案的内容和形式,以便更好地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
初中历史导学案在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导学案的教学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导学案的导入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导学案可以作为教学的引导性工具,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学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中的问题、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导入引导,使之更加生动有趣,切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2. 导学案的知识点拓展在教学过程中,导学案可以作为教学的延伸工具,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教师可以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导学案可以通过提出拓展性的问题、设计探究性的任务、设置拓展性的学习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历史课堂导学案的编写及运用
历史课堂导学案的编写及运用龙镇农场中学武凤彦我校在2013年开始学习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下学期再开学之初,我校即全面铺开这种模式,又在管局开展的课堂教学大赛中加入了“导学案”这一辅助教学手段,在学习、尝试、运用了一段时间后,我有了一定的做法和模式,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导,也希望这一方法不断完善,更好的应用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政史组教师都是积极上进,努力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的教师,在我们教研时,经常讨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模式的个个环节,及平时上课的效果,如何改进。
如今在教学中加入”导学案”,针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和网上的一些编写模式,还有平时的运用与摸索,经过讨论我确定了自己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学案的编写和课堂实施的具体操作过程,下面我就叙述一下自己在历史课堂中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的基本程序:一、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的编写要以教案为依据,教案又主要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要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又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它一般可以分为四个主体部分:(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要达到的基本要求,确定学习目标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体现循序渐进和知识性与思想性以及能力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在学习目标中还应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作为学生自主探究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在课堂中我们也出示“学习目标”,但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的印象不够深,持续时间也不长久,因此,目标在导学案中体现,对学生有提示作用。
(2)知识构成: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两部分。
①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基本史实概念的识记、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历史的基础,其主要包括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材料的应用分析归纳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充分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
导学案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导学案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引言导学案教学法是一种在国内较新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理念是通过先导理解、再深刻理解、最终探究,引导学生从零基础走向深入学习。
中学历史教学在采用导学案教学法时,需要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形式,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导学案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
导学案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相对灵活多变,以下为其中几种应用模式:1. 知识先导模式在学习新知识时,首先通过导入前置知识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全球化》这一课程时,可以先通过讨论“全球化是什么”、“全球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同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 案例探究模式根据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设计案例研究课程,通过寻找事件或人物的背景、成因、过程和影响等课题,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学习方法。
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时,可以通过分析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等因素,分析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发生的背景等探讨其根本原因,并进一步分析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互动体验模式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把知识转化成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体验与感受,通过体验切身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古代社会文化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考察遗址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了解古代文化。
同时,在学习《明史》时,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模拟实验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体验历史。
二、导学案教学法的优势1. 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导学案教学法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通过模拟实验、组织小组讨论等形式,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活跃。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教学法在历史课程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
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份具有指导性、启发性、参考性的导学案,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学情制定导学案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已经开始成型,但仍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
因此,在制定导学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二、突出教材重点
导学案的制定需要突出教材重点,明确历史知识的主题和核心,以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制定导学案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
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突出历史思维
在导学案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现实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五、注重反馈与评价
在学生学习结束后,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
通过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等,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
总之,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并结合教材主题和历史思维,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完善和优化历史导学案,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面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学后教”模式下如何编写好初中历史
的导学案
摘要:学案导学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怎么做效果才好呢?首先必须研读教材、明确目标,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其次要正确地理解和实践;再次寻找学生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最后设计有效的评价。
这样学案导学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才会比较客观合理。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案导学先学后教
提高导学案的质量需要我们理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设计,艺术性地实施,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初中历史。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怎么点燃‘火药’。
”编写好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
如何编写好初中历史导学案?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中学历史导学案教学的前提是编写好导学案。
那么怎样才能编写好导学案呢?
一、要研读教材、明确目标,有效把握教学内容
“编写好导学案来自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研读教材、了解学情是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也是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1.明确目标,把握教学方向。
教学中我们要牢固树立三维目标意识,为每一节课制定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编写好导学案的前提。
2.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内涵。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理念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载体,纵观现在一些效益低下的课堂教学,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领会编者意图,没有把握教材内涵。
所以研读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3.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情。
学生是被教的主体。
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编写好导学案至关重要。
一方面,由于我校地处山区,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有的学生比较活跃,课堂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后进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
因此,导学案设置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导学案设计效果不怎么理想。
可见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
这就是教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例如我在设计《丝绸之路》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丝绸之路”,教学难度比较大。
如果按照课本内容设计,则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
为了设计好这课的导学案,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与难点,
准备有针对性地设计。
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比如:准备好的视频,让学生观摩学习,看了视频后设计相应问题,这些问题以导学案形式呈现,结果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由此可见,认真编写好导学案十分重要。
导学案以问题形式呈现能令学生投入,参与问题的思考,这样上课内容丰富,现实。
课堂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学生。
二、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
在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
我们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
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
为此,有必要重新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
新课程下的教材不应是学生和教师学习、教育的唯一工具,而是教师放飞设想的起点和创造性教学的载体,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火把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泉眼。
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打好基础。
因此,要做到这两点:(1)真正钻研教材,不断创新;(2)在教学中要很好地把握教材难易的“度”。
三、要引导学生寻找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激发探
究欲望
为什么探究活动激发不起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一部分原因归于老师在设计活动时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应该说没有顾及不出彩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态度。
我们一旦擅自提高他们原有的知识和探究能力要求,那么探究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
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兴趣和接受度,毕竟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探究的实践者,设计出与他们实际能力相符的活动方案,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导学案的教学还要注意有效评价
有效评价要求评价主体和评价的方式是多元的(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集体评价和个别评价,等等),是发展性的,是为了真实地促进学生学习与探索的。
有效的评价不仅强调及时,还强调真实,不能夸大其词,既要有正面的肯定与表扬,又要有实事求是的负面的否定与批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对同学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相互评价,学会比较客观地评价自我,比较公正地评价他人。
对学生的回答特别是创造性的见解,要及时给予肯定,表示赞赏,并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科学学习看重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你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收获,你从中学到哪些,这些对你今后的发展将会产生多大影响。
这种激励性的评价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是进一步探究的信心和决
心。
总之,学案导学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以学生为主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加快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才能,有效优化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教育要给国民自信力.
[2]霍益萍.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定位.
[3]张人红.课程教材教法.
[4]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得方法与范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的“读史谈丛”.
[5]“学术综述”栏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