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陕西专版) [散文阅读]
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窗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
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普惠库、长生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动产担保,它的设立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旧契交付抵押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典权存续期间典权人不向出典人支付租金,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通货偏于紧缩,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几乎消费领域、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而且赊买赊卖所涉及人员的关系也异常复杂,触及官家和私人各层面。
从其实际效果看,解决了军需、赈济了贫民、加强了流通、满足了财政,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发起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货币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货币币材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涌现出诸如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便钱、交子、钱引、见钱公据、关子和会子等大量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陕西专版)[文言文阅读一]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陕西专版)[文言文阅读一]](https://img.taocdn.com/s3/m/3824ab88bceb19e8b9f6ba04.png)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陕西专版)8课时作业(八)[文言文阅读一][时间:45分钟分值: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9分)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年十二丧父,孝思.过礼,事叔父耽甚谨。
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秀才,五府交命,皆不就。
太原郭奕见之曰:“此今日之颜子也。
”与王沈俱被曹爽辟。
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
”及爽败,沈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
”祜曰:“此非始虑所及。
”其先识不伐.如此。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寻遭母忧,长兄发又卒,毁慕寝顿十余年。
文帝为大将军,辟祜,未就,公车征拜中书侍郎,俄迁给事中、黄门郎。
时高贵乡公(曹髦)好属文,在位者多献诗赋,汝南和逌以忤意见斥,祜在其间,不得而亲疏,有识尚焉。
钟会有宠而忌,祜亦惮之。
及会诛,拜相国从事中郎,与荀勖共掌机密。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
后吴将夏详、邵等来降,二儿之父亦率其属与俱。
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
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寝疾,求入朝。
中诏申谕,扶疾引见,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
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
寻卒,时年五十八。
帝素服哭之,甚哀。
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
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
其仁德所感如此。
(选自《晋书·羊祜传》卷三十四)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思.过礼思:怀念B.以兄霸之子妻.之妻:嫁给C.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含详细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解析版)(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2015年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陕西⾼三联考语⽂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须将⾃⼰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认真填涂在相应的题号下,不得涂改。
4. ⾮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效。
5.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寻找暗物质 云凡 绝⼤多数天⽂学家均接受这样⼀个令他们困惑的事实: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我们能够看到的。
宇宙中的暗物质⽐构成我们普通世界的原⼦物质多得多。
在阅读这段⽂字时,每秒将有100万暗物质粒⼦穿过你的⼩指。
⼈们却看不到它们,因为它们不发射任何光,它们不带电荷,与原⼦物质的相互作⽤很少。
暗物质没有电磁场,这也就意味着⼏乎⽆法借助任何常规科学测量设备探测到它们的存在。
但⼈们知道它们是存在的,因为如果它们不存在,就⽆法解释宇宙的结构。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
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
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厘⽶5×10-30克。
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这个值⼩100倍。
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谁最先发现了暗物质呢?20世纪30年代,瑞⼠天⽂学家茨威基发表了⼀个惊⼈的⾔论: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以下,⽽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
茨威基⾸先发现了暗物质的存在,但当时许多⼈并不相信茨威基的结果。
万物之间存在万有引⼒,太阳系的⼋⼤⾏星围绕太阳旋转,越往外其转动的速度越低。
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些星系中的恒星运⾏速度时就发现,越往外,围绕中⼼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是和内圈恒星的速度差不多。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一卷(含详细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解析版)(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江苏专版)[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江苏专版)[实用类文本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680713e5172ded630b1cb6ca.png)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苏专版)15课时作业(十五)[实用类文本阅读][时间:45分钟分值:5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8分)回望钱学森卞毓方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
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
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遴选出来的。
笔者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莫如说是艺术品。
无论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
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唯美的人格。
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积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的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
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对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如下的几句老实话,“我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八十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
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中的天才学子!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画等号。
钱学森的天才是不容置疑的。
麻省理工的学子对他佩服不已。
有一回,钱学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长的算式,有个学生问了另一个与此题无关、但也十分难的问题,钱学森起初不予理会,继续在黑板上写算式。
“光是能在脑中装进那么多东西,就已经够惊人了,”一位叫哈维格的学生回忆,“但是更令我们惊叹的是,他转过身来,把另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解答出来!他怎么能够一边在黑板上计算一个冗长的算式,而同时又解决另一个同样繁复的问题?真令我大惑不解!”天才绝对出自勤奋。
钱学森的一位校友回忆:“一个假日的一大早,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整栋楼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得特别响。
高考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5陕西专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专〕15课时作业(十五)[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时间是:45分钟分值:73分],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语文·1.按要求扩写以下句子。
要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字。
(6分)腾空而起的焰火,荣耀夺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不同角度续写两句结论性的话,不超过50字。
(4分)人们喜欢留神中充满思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以“初春的雪〞为描写中心,运用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意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生动形象的话。
(word版)2015年高考陕西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答案(新课标I 解析版)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Ⅰ)解析语文1.C[“蹿(cuān)红”“奢靡(mí)”“宁(nìnɡ)剩毋缺”“集腋成裘”]2.A(①“日前”,几天前,前些天;“近期”,指近来的一段时期,往往指从现在开始的将来一段不长的时期。
②“自愿”,代表一种心情,自己愿意而没有强迫地去做的,如:自愿的行动;“志愿”,代表一种愿望,一种明显高于“自愿”的愿望。
③“一贯”是形容词,意识是思想、作风等从不改变,一般做定语,如“这是他的一贯看法”“我们一贯认为”;“一直”是副词,只能做状语。
④“追求”,用积极的行动达到某种目的,如追求财富荣耀,也特指追求异性,偏重在于求,求所得。
“追逐”,追赶,例如追逐嬉戏;也指追求,如追逐名利,偏重逐,要追赶上某个东西。
)3.B(“一饭千金”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见《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与漂母典故。
)4.【答案】C【解析】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
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近几年,越来越爱考查近义词成语三个一组的辨析,这也告诉了我们下一届考生的复习方向和内容,要多关注近义词成语的辨析。
5.【答案】B【解题思路】A错在状语位置不当,“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从现在起到年底”这个状语是修饰动词“承办”的,而不是修饰动词“宣布”的,所以修饰语要紧跟着被修饰语,正确说法应该是“国家大剧院宣布从现在起到年底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C选项错在句式杂糅,“面对”是主动的,“引起”不能是“人们”主动发出的,“人们”只能是“引起”的宾语,是被动的,因此前后矛盾、杂糅,所以应该改成“这类形象引起人们的深深思索”。
D 错在偷换主语,“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这句话的主语应该是“《食品安全法》”,而前一句的主语是“国家”,前后两句话主语不一致应该补全主语,没有补全主语则是犯了偷换主语的问题。
2015届高考语文(新课标-专用)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答案

高考复习方案| 新课标语文·湖北省专用参考答案课时作业(一)1.C[解析] A项,chì,zhóu,zhà/chà。
B项,jìn,gài/kǎi,zhì。
C项,méng,dī,cù。
D项,chéng,qǐ/jī,shuò。
2.B[解析] A项,xù,qìnɡ/qìn,niè。
B项,quán,nà,pì。
C项,chán,xuè/xiě,sù。
D项,chí,pō,quàn/juàn。
3.C[解析] A项,tāo,tāo,tāo,dǎo。
B项,dùn,dùn,tún,dùn。
C项,均读chán。
D项,línɡ,līn,línɡ,línɡ。
4.B[解析] B项,piān/biǎn,dìng/diàn,zhuī/chuí。
A项,zhì,dǎo/dào,jué。
C项,tà,mǒ/mò,bó。
D项,bì/pì,xuè/xiè,qiè。
5.C[解析] A项,bāo/bō,bì,chuānɡ。
B项,bènɡ,jū,lóu/lòu。
C项,hàn,qián,hè。
D项,chàn,zhān/zhàn,tà。
6.B[解析] A项,“夹.道(jiá)”应读“夹.道(jiā)”;C项,“拓.片(tuò)”应读“拓.片(tà)”;D项,“横.财(héng)”应读“横.财(hèn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版解析)

绝密★启封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版解析)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第1卷l至3页,第II卷4至6页,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1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1卷共3大题,9小题。
每小题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暂时zàn 埋怨mái 谆谆告诫zhūn 引吭高歌hángB.豆豉chǐ踝骨huái 踉踉跄跄cāng 按图索骥jìC.梗概gěn 删改shān 炊烟袅袅niǎo 明眸皓齿móuD.搁浅gē解剖pōu 鬼鬼祟崇suì不屑一顾xiè【答案】D【解析】A项mái应为mán ;B项cāng应为qiàng;C项gěn应为gěng试题分析:本题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多义字和形声字.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答案】A【解析】B项“驰”应为“弛";C项“循”应为“寻”;D项“蜚”应为“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 对点练15-2 Word版含解析.do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自毁英名秋风①如果不是周围的住户们嫌噪音影响休息提意见,老板会让我们干到九点就下班?不过老实说,还没挨到那时间,人早就累得拿不动瓦刀了。
一下班,只想倒头就睡,哪顾得上别的。
②我却还有一段路要赶。
在这座城市里,我已混了将近二十个年头。
刚开始,我只是个搬砖筛沙的小工,但现在,我却是个手掂电钻和吊线锤的老技工。
我结了婚,有了孩子,虽说租住的房子狭小偏远了一点,但难道说我就永远在这里找不到一块理想的立足之地了?③骑上摩托,就往家赶。
街灯虽已亮了,但光线还是有点昏暗。
好在路熟,就骑得飞快。
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给女儿辅导功课,好早早打发她去睡觉。
可是突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画面:刚才路过那个汽车站,站牌下是不是站着一个人?当然是个姑娘——她难道不知道已经没车了?想着,我调转车头,往回骑去。
大老远就喊道:“姑娘,别等了,早没车了,天太晚,快走吧。
”④骑了没几步,又一想,不行,天这么晚了,把那么年轻漂亮的一个外地姑娘孤零零扔在那儿怎么行。
想着,又返身折回,说:“妹子,没车了,你要去哪儿,我送你行不行?”但不管我说什么,她就是不动。
我们身边好半天也不过一个人,只有一辆辆轿车飞驰而过。
我一看没法,只有走了。
⑤但走了没几步,我的心却又一动:这太危险,不行。
因为我突然想起电视里的报道:这里已经发生过好几起抢劫案了。
想着,又折回她面前说:“姑娘你就信我一回好不好。
我也是顺路的,举手之劳,不费事的。
”姑娘大概也看出了我的诚意,便小心翼翼地说出了她要去的区域。
我一听,嘴里只说:“正好顺路。
”心里却暗暗叫苦:这一拐至少要多跑五六十里路呢……⑥一路走着聊着,才知道姑娘是进城做保姆来了。
我便说起我第一次进城的事。
那时我刚初中毕业,来城已半个多月了,却找不到活儿,钱早花完了,三天没饭吃,就饿昏在路边。
一个好心的大爷看见了,便给我买馍吃,还领我到工地找活儿。
我到现在还记得:大爷的馍真甜真香啊!⑦说着,我的手机不停地响着。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全国卷1复习过程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全国卷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C.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这三个近义的成语,都有考虑谋划的意思,关键是要把握这几个成语的根本区别,然后再根据语境来判断选择。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
深:周详;思:思考;熟:细致审慎;虑:考虑。
对这三个成语,要去同求异:老谋深算,侧重人办事精明老练;深谋远虑,强调的考虑的长远;深思熟虑,强调的是反复考虑权衡利弊。
由此,再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做题时,可以从自己最能确定的语句入手,采用排除的办法来解答本题。
第①句横线后有一冒号,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解释,因此应抓住后句中的“想方设法”一词,应用老谋深算;第②句强调吴医生又是沟通,又是否定,又是决定,可谓是考虑周密,此句当用深思熟虑;第③句,有“早在上个世纪末”“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不可不谓想得远,此句当用深谋远虑。
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综合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纪念抗曰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最新-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陕西专版) 精品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陕西专版)1课时作业(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时间:45分钟分值: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文艺创作与批评之间的最健康的关系状态应该是辩证的对立统一。
文艺批评立足于文艺创作的基础之上,而文艺创作在文艺批评的指导下不断提升。
如果过分对立,针尖对麦芒,冲突不断,无情鞭挞,对创作者和批评者都是伤害;如果过分统一,一团和气,没有了交锋与争鸣,文艺批评也就基本失去了它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
创作与批评的健康互动,取决于文艺创作者的胸怀。
在研讨会上,评论家们争先恐后地表达对被讨论作品的溢美之词,往往只在结束时,轻描淡写地提一两点微不足道、无关痛痒的缺憾,而且这种缺憾往往可以套用在任何一部作品之上,可谓放之四海皆准。
倘若真有评论家尖锐地提出批评的话,作品作者往往会冷眼相对甚至当场争执反驳,更有甚者怒发冲冠、恶语中伤。
这当然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有关,可是更重要的是文艺创作者若不虚怀若谷,便会一叶障目。
对文艺批评,文艺创作者应该具有一颗真诚、宽容、大度之心,能真正听得进各种不同的见解和言论,同时也需要自我反省的勇气,越是意见相左的,越要琢磨其缘由。
成功的途径之一,就是听取多方意见,综合判断执行。
对于文艺批评,文艺创作者若能以大气风度笑纳回应,相信必定会推动其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文艺的真正繁荣。
创作与批评的健康互动,取决于文艺批评者的立场与素质。
所谓立场,就是摆正文艺批评者与文艺创作者之间的位置。
很多批评家自认为是裁判,而创作者是运动员,常常摆出手握生杀大权、高人一等的姿态,甚至为了哗众取宠,对作品指手画脚,鸡蛋里挑骨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其实文艺批评者固然有着很大的发言权,但作品的最终评判还是广大读者,所以文艺批评者应把握严肃认真、与人为善的职业立场,认清文艺批评者是与作家、艺术家之间的平等对话,目标是为了共同探索真理;应尊重文艺家的劳动,因为尊重文艺家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从事的文艺事业。
2015陕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考试试题库

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2、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完整)2015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精校版),推荐文档.docx

2015 年高考全国卷 1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 精校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2015年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1-3 题(9 分.毎小题 3 分〉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
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动产担保,它的设立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其实际效果看,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货币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涌现出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异地凭该票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2015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精校版),推荐文档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 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 .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 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 会子等信用工具。
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 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 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 “钱
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
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
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
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 4)题( 25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
但他坚定地表示: “
,
。”
( 2)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一联,写了到达
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中“
,
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两句,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
C.宣和末 /高丽入贡使者 /所过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 /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 /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宰 相谓其所论 /同苏轼奏 / 贬蕲州安置 /
2015高考语文模拟题与解析_2015年陕西高考语文模拟题与解析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共70 分)甲必考题(共45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 3 题。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在孔子时代,所谓“诗”通常指的是“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而“诗”的涵义要远远大于我们今天的文体概念,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首” 。
因此,《诗经》称得上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
从总体上看,“兴”“观”“群”“怨”说充分体现了孔子诗学强调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道德伦理相统一的特色。
其中的“兴”和“怨”偏重创作者主体情感意志的抒发。
“兴”是指眼前景物或者人事对主观情感的触动生发,“怨”则是不满情绪的宣泄。
“观”与“群”取自不同的视角,主要关注诗的作用和意义。
“观”是俯视或置身局外的观察;“群”则关涉人与人之间的共处、互动与交流等诸多方面,是社会、心理、伦理及情感等各种关系的多维聚合。
汉代孔安国将其解释为“群居相切磋” 。
孔安国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人若在社会丛林里生存,就一定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磨合、切磋制约的关系。
宋代朱熹则将“群”注为“和而不流”。
朱熹关注到了“群”的另一面,即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又不苛求自己与别人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与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意义相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陕西专版)5课时作业(五)[散文阅读][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林清玄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
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
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
你打桨,我撑篙,吆一声过小桥。
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
”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
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田里的人们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
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
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划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
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长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
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
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也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
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
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因此它缺少实际的生活气息。
B.荷花给人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
C.荷花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所以诗人喜欢用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
D.第四段引用采莲的童谣,其作用是歌颂采莲的欢乐景象和莲农的浪漫而诗意的生活。
E.作者思想认识经历了由单纯欣赏到体会莲农生活艰辛,称赞劳动创造美的变化过程。
2.莲子收获的季节是莲农最辛苦的时候,这种辛苦具体体现在哪些劳作中?(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题目“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有什么深刻含意?(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却又说“种莲人用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
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5分)水之经典肖复兴①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得是。
但在我看来,极富个性、最值得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
②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
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长流不懈的生命活力。
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③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
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④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理。
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
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的多变纷纭,一辈子只当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两千多年。
⑤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
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
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之水。
⑥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
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澄透明、纤尘不染,让人如同看到教堂里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里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让人懂得并真切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透彻的净.,就在这里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⑦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枝沉木、水藻水锦,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幽深、清洌。
因为它的洗涤,所有这一切,都显得比本身还要清纯与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塑了自己一番。
尘世沾惹的市侩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
⑧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童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
⑨看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
在现实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便会蹉跎生命;沉迷现实而背弃心灵、抛掷精神、亵渎纯洁,不懂得一点点现实永远不会给予,而只有艺术才能焕发和唤回的浪漫与童话的情怀,便会麻木了生命而只剩下一个蝉蜕一样的空壳。
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
⑩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人总是矛盾着、跌撞着,顾此失彼而永远找不到连接两者之间的直线或弧线。
大概这正是人类永远苦恼困惑的原因。
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
⑪谁也无法离开水,纵使我们可以离开摩天大楼、豪华别墅,可以放弃汽车电话、电视电影,抛下各种欲望,我们无法离开水。
只是要看我们需要的究竟是哪一种水。
我们选择着水,水也在选择着我们。
⑫九寨沟和都江堰是水之经典。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都江堰的水滋养生命,九寨沟的水塑造灵魂,它们都极具个性,堪称“水之经典”。
B.文章写都江堰的水和九寨沟的水,既有生动形象的描绘,又有独到深刻的思考。
C.第④⑤两段承上启下,强调了正是李冰父子将难以治理的水化为造福人类的生命之水。
D.文章开篇句不加标点,一气呵成,语势强烈,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水的喜爱之情。
E.老子所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作者笔下九寨沟之水的特点。
6.文章第④⑥两段中的加点词语“现实”和“净”有什么丰富的含义?(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对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作了怎样的高度概括性评价?这两处水给了人们什么启迪?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说九寨沟的水可以把虬枝沉木等洗涤得清纯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