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2)

合集下载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45)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45)

.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 )A.冷漠阶段B.疏远阶段C.终止阶段D.分离阶段2.提出公平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弗罗姆C.亚当斯D.费斯汀格3.决策后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在两个备择物之间作一个选择,决策之后便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决策者试图________两个项目之间评价的差距。

( )A.缩小B.平衡C.扩大D.忽略4.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是正直的+3分,友好的+2分,有忍耐力的+1分,而对他的印象总分是+2分,那么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 )A.累加模式B.平均模式C.累计模式D.加权平均模式5.小徐这次考试成绩不好,他的朋友安慰他说:“没关系,主要是这次考试太难了。

”这种归因是把失败归因为( )A.运气B.能力C.努力D.任务难度6.习得无助现象的归因与________有着密切关系。

( )A.可以控制的结果B.不可能控制的结果C.问题的原因D.问题本身7.由某种行为的诱发而产生一系列行为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为( )A.行为稳定性B.连锁反应C.行为链D.行为习惯8.个体之间的感染行为中主要传递的是( )A.思想B.动作C.意志D.情绪9.一个喝醉酒的人,摔倒在路边无法爬起,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意帮助他,以下原因哪种是最有可能的?( )A.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B.旁观者对他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C.我们比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

D.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10.想吃肉又怕发胖所引起的冲突,属于________型冲突。

( )A.接近—接近B.接近—回避C.回避—回避D.双重接近—回避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1)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1)

.浙江省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符号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其思想由他学生整理成一书。

2.人际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修茨认为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即包容的需要、和。

3.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有功能理论、和。

4.影响自我表现的主要因素有情景因素,和。

5.相应推论理论由和于1956年提出的。

6.贝姆于年提出了理论。

7.群体理论注重于群体施加于个人身上的压力,代表人物是和等人。

8.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和。

9.相等理论属于的变式,该理论认为人们往往是以代价和的相等来衡量人际关系的。

10.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有二种,即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需要层次论属人际关系理论中的( )。

A.人际特质理论B.人际激励理论C.人际交往理论D.期望理论2.“睡眠者效应”是指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

A.增强B.减弱C.不变D.波动3.教师期望导致学生行为的改变,这是印象形成中( )所致的结果。

A.晕轮效应B.定型C.新近效应D.自我实现预言4.在实体的特异性和一致性低,而一贯性高这种条件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 )。

A.外在原因B.偶然环境C.内在原因D.情景因素5.在沙赫特和辛格的实验中,最为愤怒存在于( )条件中。

A.肾上腺素—告知—愤怒B.肾上腺素—忽略—愤怒C.安慰剂—愤怒D.肾上腺素—忽略—欣快6.自我控制属于自我结构中的( )成份。

A.认知B.情感C.评价D.意志7.智力较差,较多自卑感的人容易遵从,这是( )的观点。

A.群体理论B.个性理论C.归因理论D.认知理论8.义务献血而不留姓名,这属于( )。

A.利己行为B.意志行动C.利他行为D.理智行为9.交往对象的接触背后紧跟着奖励,以引起对方喜爱,这一过程可用( )来解释。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4)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4)

.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A.19世纪末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2.“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说明了态度成分中哪一因素对态度的重要作用?()A.认知成分B.行为成分C.情感成分D.意志成分3.小张明知街的左边在施工,却还是从街的左边走路去上班,结果被砖头砸到。

这时小张可能产生认知失调,其认知失调的原因在于()A.自愿选择B.承诺C.责任感D.预期的消极后果4.一般认为,德国人一丝不苟,有科学头脑;美国人开放进取,讲究物质享受;英国人彬彬有礼,绅士文雅。

这是人际印象中的()A.优先效应B.新近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5.“把成功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

”这是自我知觉中的()A.显著性偏见B.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C.自我服务偏见D.行为中心偏见6.减轻或消除某些不愉快的刺激,这是一种()A.惩罚B.消极的强化C.积极的强化D.厌恶形式的强化7.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他人相同的行为,这种现象属于()A.遵从B.模仿C.感染D.独立8.以下哪种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A.以帮助他人为目的B.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C.自愿性D.利他者可能会有损失9.双方关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

这是_________理论的观点。

()A.强化B.相互作用C.得失D.相等10.“权威解决法”是一种特殊的()A.让步B.价值判断C.仲裁D.人际冲突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夫妻关系是法律关系,不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

()2.私下保留的态度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0)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0)

.浙江自考试题2005年10月人际关系心理学答案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B3.A4.C5. A6.D7.A8.C9.C 10.A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 √6.×7.√8.×9.×1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小题1分,共20分)1、冷漠、疏远2、链式、Y式3、学习、归因4、丰满人性、个人潜能或特性5、规范6、自我奖赏7、失调8、隐含9、折扣原则10、小、低11、社会责任规范、回报规范12、情景因素、个人物质因素13、协商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答:所谓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

2、答: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3、答: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

4、答:社会两难情景指的是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一种情景。

5、答:合作是指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的现象。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答: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分)这里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第一、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1分)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份构成的;(1分)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分)2、答: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1分)态度具有如下功能:(1)顺应功能;(1分)(2)认识功能;(1分)(3)防御功能;(1分)(4)调节功能。

(1分)3、答:(1)生活环境告诉我们,只有认为是“漂亮”的人才值得爱;(1分)(2)同漂亮的人在一起,人们常常觉得荣耀和光彩;(1分)(3)我们传统上认为,漂亮的人还具有其他方面好的品质,并且我们非常自然地把一些好的品质加到漂亮者的身上;(1分)(4)爱美是人的天性。

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_浙江省4月自考试卷

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_浙江省4月自考试卷

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_浙江省2009年4月自考试卷浙江省2009年4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2.在非正式群体中,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是( )A.单线型B.流言型C.偶然型D.集中型3.由P-O-X构成态度三角关系的理论,是______理论。

( )A.平衡B.功能C.一致性D.学习4.按照不足阻碍研究,在儿童教育方面,______的教育态度比较好。

( )A.严厉的B.打骂的C.温和的D.威胁的5.在脸部表情中,人们对于辨认表示______的脸部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 )A.快乐B.悲哀C.安全D.危险6.一个人对消极事件作出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归因,决定消极事件对______的影响。

( )A.情绪B.自尊C.智力D.意志7.人们记录的行为至少应保持______才能发挥作用。

( )A.四天B.五天C.一星期D.两星期8.时尚的特点不仅仅是时间性强,而且还在于它的变化方向的( )A.新、奇、特B.稳、快、新C.快、怪、奇D.新、准、特9.紧急事态发生时,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的现象我们称为( )A.情景的模糊性B.榜样的作用C.情景效应D.旁观者效应10.“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在人际关系中属于______因素。

( )A.个人特质B.类似性C.情景D.互补性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 )2.霍桑实验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作用。

2020年7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7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其提出者是( )A.米德B.康波C.戈夫曼D.霍曼斯2.“今天外边下雨”和“我有一把伞”这两者之间属于( )A.认知失调B.认知无关C.认知协调D.认知相关3.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有( )A.利益冲突B.参照群体的认同C.不恰当的认同观念D.个性特征4.凯利在他的因果归因模型中提出了( )A.折扣原则B.协变原则C.不变原则D.渐变原则5.习得无助与归因有着密切的关系,会导致长期无助的归因是( )A.外在的归因B.内在的归因C.普遍的归因D.稳定的归因6.心理学家霍妮根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把人们相互作用形成的人际关系分成三种类型,其中逊顺型的特征是( )A.朝向他人B.疏离他人1C.对抗他人D.超越他人7.在利他行为中,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出于( )A.责任心B.类似性C.吸引力D.亲密关系8.对人先贬后扬要比一成不变地讲好话更吸引人、讨人喜欢,这一观点属于( )A.强化理论B.相等理论C.得失理论D.相互作用论9.最不利于合作的影响因素是( )A.回报B.群体规模C.个人倾向性D.威胁10.身边的陌生顾客对商品的赞誉远比售货员的拼命推销更让我们相信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沟通者的( )A.权威性B.类似性C.睡眠者效应D.好感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

( )2.霍桑实验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3.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有时会无缘无故产生。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

.浙江省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

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另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

2.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人际吸引理论包括强化理论、__________、得失理论和__________等。

4.群体中的个人行为分成二大类:即遵从与__________ ,后者包括两种形式:①__________ 和②非模仿。

5.促进革新和变化的冲突是一种__________。

6.__________和戴维斯于1956年提出了相应推论理论,决定该理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非共同效果和__________。

7.印象形成过程中包含着三个成分,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__________,认知的主体,即__________,以及交往的情景。

8.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认知无关,二类是__________,还有一类是__________。

9.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成分。

10.莱维特提出的四种沟通网络模式是__________、轮式传递、__________和Y式传递。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想摘玫瑰花又怕刺,这是一种( )冲突。

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双重接近—回避2.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 )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B.互补性因素C.类似性因素D.个人特质因素3.勇敢的男人具有吸引力,这是其( )所致。

A.个性品质B.才华C.能力D.气质4.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由于求助者的( )导致。

A.依赖性B.亲密关系C.类似性D.责任5.对一个已经给定的动作直接强化,这是一种( )A.负强化B.消极的强化C.积极的强化D.厌恶形式的强化6.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相互联系,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是印象形成的( )的特点。

2018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 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 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因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稳定)、(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 虚伪)。

二、选择题1、“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人际交往中属于( C )因素。

A、个人特质B、类似C、情景D、互补2、双方关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

这是( C )理论的观点。

A、强化B、对比C、得失D、相等3、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D )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B、互补性因素C、类似性因素D、个人特质因素4、交往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D )起着重要作用。

A、中期B、后期C、中后期D、初期5、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是(B )。

A、道德水平B、情感因素C、相互信赖D、个人魅力6、心理学上人际吸引属于( C)的研究领域。

A、社会价值观B、伦理道德C、人际知觉D、情绪情感7、人际吸引理论中的强化观点强调我们对周围世界评价时的( A)反应。

A、情绪反应B、认知反应C、价值反应D、自我反应8、人际关系中的第一印象的作用属于(D )的心理反应。

A、延迟反应B、相仿作用C、因果效应D、首因效应9、“你注意听我讲话,我也重视你的意见”,这是人际关系中的( C)。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二、选择题1、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2、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本身具有社会性3、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4、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5、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6、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交往,社会环境的形成因素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7、网际关系具有许多新特点: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0、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11、文献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图象资料、有声资料(录音带等)、电子资料、实物资料12、人际关系评估法包括: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13、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14、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 )A.19世纪末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2.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呈一种藤式的沟通传递,这样的交往模式是( )A.流言型B.单线型C.偶然型D.集中型3.态度能促使个体把活动指向有助于达到自己目的的事物上去,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关系。

这是态度的( )A.顺应功能B.认识功能C.防御功能D.调节功能4.“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爱聊天”,这种评判属于态度的(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5.如果说某个陌生人是“英俊的、爱说话的、报复性强的、凶恶的”,我们对他所形成的印象中,后两个特征的影响更大,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 )A.累加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加权累加模式16.以下行为属于非言语沟通中的副语言的是( )A.点头、微笑B.喷嚏、咳嗽C.蹲坐、皱眉D.使用口红、深呼吸7.下列属于自我知觉偏见的是( )A.行为中心偏见B.显著性偏见C.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D.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8.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通常被称为( )A.时尚B.感染C.社会风气D.社会舆论9.“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属于( )A.社会致弱作用B.社会干扰作用C.社会惰化D.社会助长10.我们听说某人是悲观的,就会认为他是缺乏幽默感、不大交往的,这符合印象形成中的( )A.一致性B.评估性C.中心特质D.隐含的个性理论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5)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5)

.浙江省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其创立者是哈佛大学教授()A.霍桑B.梅奥C.纽科姆D.米德2.在莱维特提出的沟通网络模式中,如果要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应该采用的交往模式是()A.圆形传递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3.下列理论属于人际激励理论的是()A.社会交换理论B.场合交往论C.归因理论D.T组理论4.心理学中最早使用“态度”这一概念的是()A.斯宾塞B.奥尔波特C.洛开奇D.巴克5.一个有着外在不稳定归因倾向的学生,往往会把考试失败归因于()A.能力B.任务难度C.努力D.运气6.人们使用自我障碍策略是为了()A.避免失败B.保护自尊C.正确归因D.降低焦虑7.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提出的人际吸引理论是()A.强化理论B.相互作用论C.得失理论D.相等理论8.在一场球赛中,双方球员的人际关系属于()A.生活型B.劳动型C.活动型D.竞争型9.利他行为最主要的特征是()A.有益于他人B.不期望任何形式的回报C.自觉自愿D.具有自我牺牲性10.“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属于()A.社会致弱作用B.社会干扰作用C.社会惰化D.社会助长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儿童的人际关系以垂直关系为主。

()2.在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实验法。

()3.根据隐含的个性理论,如果我们知道了某个人是热心的,就会认为他是活跃的、交友广泛的、好心肠的。

()4.大多数的定型都是积极的,对我们加工社会信息相当有用。

()5.根据期望理论,一个人的期望值越高,对他的激励水平也越强。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真题课程代码:0329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全部真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局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 A 〕5-142A.业缘关系B.亲缘关系C.地缘关系D.血缘关系2.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D 〕1-7A.血缘关系B.亲缘关系C.地缘关系D.利益关系3.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C 〕1-8A.人际关系的历史性B.人际关系的客观性C.人际关系的社会性D.人际关系的感情性4.原本和谐的夫妻关系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由和谐→矛盾→分居→离异的变化。

这种情形属于〔B 〕1-12A.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特点的表现B.人际关系的变动性特点的表现C.人际关系的感情性特点的表现D.网际关系的新特点的表现5.以下既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又是评估人际关系的方法是〔 A 〕1-27A.社会测量法B.社会调查法C.人物推定法D.统计法6.所谓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在以下研究方法中实际上也属于一种观察法的是〔 B 〕1-26A.文献法B.实验法C.参照测量法D.社会调查法7.提出“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这一观点的是〔 C 〕2-32A.梅奥B.马斯洛C.马克思D.赫茨伯格8.马克思的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的观点出自〔 B 〕2-34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德意志意识形态》C.《(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9.马斯洛的“七种需要理论〞出自于〔 D 〕2-41A.《科学心理学》B.《存在心理学探究》C.《人性能到达的境地》D.《动机与个性》1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被称为“制造性的需要〞指的是〔 C 〕2-41A.认识与理解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完成的需要D.追求完美的需要11.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B 〕2-53A.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乔治B.加拿大的精神病医生伯恩内博士C.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D.美国学者雅各布·莫雷诺12.以下属于人际关系形成的先决条件是〔 D 〕3-74A.相互接触B.相互补充C.相互悦纳D.人的生产13.人际交换理论把人际交往看作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用以解释人际吸引行为的产生和延续。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6)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6)

.浙江省2006年10月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人际关系心理学答案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2.C3.D4.B5.C6.B7.A8.C9.C 10.A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情感成分行为成分2. 单线型流线型3. 沟通内容沟通对象4. 优先效应新适效应5. 海德通俗心理学6. 确定目标选择目标7. 风度礼仪生活行为8. 依赖性类似性9. 真诚虚伪10. 社会两难情景囚徒两难情景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要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

把正反两方面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这就是全面宣传法。

2.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我们所形成的过程。

3.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者任务,一个刺激越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利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面影响反应。

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这种现象称为显著性偏见。

4.人际吸引又称为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5.人际冲突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即人际关系是有社会关系决定的。

(1分)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任何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1分)(2)第二,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1分)(3)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9)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9)

.浙江省2007年1月自学考试试题人际关系心理学答案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文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A3、C4、A5、D6、B7、C8、C9、B 10、C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改变重要性2、印象管理3、自我控制4、公正世界的假设5、体验6、内心接受7、融合8、学习者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

2、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

3、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

4、合作是指相对软件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的现象。

5、自我服务偏见即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特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何为习得无助?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哪些不良影响?答:(1)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为习得无助。

(2分)(2)习得无助的不良影响在于对人的动机方面(1分)、认知方面(1分)和情绪方面(1分)(适当展开1—2分)2、简述时尚现象的特点。

答:时尚现象的特点有:包含的内容很广(1分);表现的方式独特(1分);变化的速度很快(1分);受崇拜对象影响(1分);时尚的象征作用(1分);时尚的层次高低错落(1分)。

(适当展开1分)3、简述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答:(1)旁观者效应(1分)(2)情景的模糊性(1分)(3)榜样人物的作用(1分)(4)求助者的特点(4分):①依赖性②亲密关系和吸引力③类似性④责任4、简述冲突的形式。

2020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一、填空题1、(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人际的非言语沟通包括三种:脸部表情、(目光接触)和(身体语言)。

3、人们对于辨认表示(危险)的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4、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开始的,他提出了(通俗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归因。

5、相应推论理论主要是由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

6、相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的归因是通过(非共同效果)和社会赞许这两个因素来完成的。

7、(凯利)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因果归因模型。

8、韦纳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

9、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一是决定(控制源),二是决定(稳定性)。

10、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提出来的,他把人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

11、控制源理论认为,(内控者—外控者)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

12、对人的归因偏见主要有三种:行为中心偏见、(显著性偏见)和(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13、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他的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14、从归因理论来看,在冲突中,对冲突行为的(归因)可能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二、选择题1、人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有六种基本的情绪,包括( A )。

A、快乐、悲哀、惊奇、恐惧、愤怒和厌恶B、快乐、悲哀、恐惧、厌恶和鄙视C、不满、悲哀、快乐、惊奇、恐惧、厌恶D、不满、悲哀、恐惧、厌恶和鄙视2、在脸部表情中,人们对于辨认表示( C )的脸部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A、快乐B、悲哀C、危险D、安全3、当我们持续地注视着某人,无论他干什么都保持这种目光接触时,这个人通常会感到(D )A、高兴B、沉默C、平静D、紧张4、有些人一说谎经常会频繁地搓手或摸着身体的其他部位,我们这是通过他的()来辨别其内在心理状态。

( C )A、脸部表情B、目光接触C、身体语言D、语调5、一般来说,与一个角色相反的行为同与角色一致的行为相比,前者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有关内在心理倾向性的信息。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40)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40)

.浙江省2010年7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罗姆B.马斯洛C.亚当斯D.修茨2.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的态度功能是()A.顺应功能B.认识功能C.防御功能D.调节功能3.认知失调理论是五十年代由______提出的。

()A.海德B.罗杰斯C.费斯汀格D.科尔伯格4.“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这种观点体现了个体的()A.自我障碍B.自我实现的预言C.习得无助D.自我服务偏见5.认为情绪的发生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观点的提出者是()A.坎农-巴德B.詹姆斯C.沙赫特和辛格D.阿特金森6.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强化的主要方式?()A.积极的强化B.消极的强化C.中性的强化D.厌恶形式的强化7.我们喜欢让我们感到情感满足,心情愉快的人是因为()A.强化B.相互作用C.得失理论D.吸引8.当很多人在场时,个体的利他行为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9.提出利他行为的模仿理论的学者是()A.威尔逊B.洛伦茨C.拉塔内D.班杜拉10.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对于交往结果满意的程度可以用______表示。

()A.抱负水平B.比较水平C.预期价值D.效用-价值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是注意-交流-融合。

()2.将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是集中型的沟通传递。

()3.态度具有社会性、稳定性、相对性。

()4.自我表现是个体有意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

()5.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反应,而根据特殊的信息作出归因。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0)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0)

.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人际关系恶化的三个过程为:第一,__________阶段;第二,疏远阶段;第三,__________阶段。

2.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__________和__________自己外在形象的理论。

3.人际关系就其结构来说,可以分为生活型、__________型、休息型、__________型和活动型。

4.态度具有__________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和__________功能。

5.认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认知无关,二是认知__________ ,三是认知__________ 。

6.印象形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印象形成的一致性、__________、中心特质的作用、__________的个性理论四个方面。

7.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__________问题的一种__________。

8.人际印象是指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__________的整体印象__________。

9.时尚的特点有:第一,包含的__________很广;第二,表现的__________独特等。

10.冲突的管理和解决策略:一是威胁的作用;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霍曼斯提出了()理论。

A.社会交换B.人际关系C.需要D.冲突2.人们都认为“北方人豪爽、上海人精明”,属于()。

A.优先效应B.新近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3.因果归因模型是由()提出的。

A.琼斯和戴维斯B.凯利C.韦纳D.罗特4.成功与失败理论认为任务难度属于()因素。

A.内在B.可控C.不稳定D.不可控5.有意地追求与他人相同的行为属于()。

A.遵从B.模仿C.感染D.从众6.想吃肉又怕发胖引起的冲突,属于()型冲突。

2024年秋10月《医学心理学》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2024年秋10月《医学心理学》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2024年秋10月《医学心理学》全国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班级讨论中,小明善于思考和创新,但是他的同桌小李则不愿探索,因循守旧,这体现了两人性格上哪方面特征的差异?______A.对现实的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2、在某记忆测试中,被试服了感冒药出现嗜睡副作用从而影响最后成绩,导致被试出现测验误差的原因是______。

A.特殊需要B.应试动机C.测验焦虑D.生理状态3、青少年期经常被称之为狂风暴雨期,这主要是指这个时期的个体______。

A.身体发育很快,迅速成熟B.认知全面和均衡发展C.情绪体验敏感而不稳定D.人格、世界观趋于成熟4、一名学生考试失利,因害怕回家被父母责罚,从而离家出走。

这属于应激反应中的______。

A.消除应激源B.回避C.改善情绪D.改变应激源5、儿童期是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其中人格、情感和意志发展的重要时期为______。

A.0~1岁B.1~3岁C.3~7岁D.7~12岁6、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兔子半途而废,乌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体现了性格的______。

A.意志特征B.情绪特征C.理智特征D.态度特征7、遇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构思不同凡俗的人,是具备了创造力的______。

A.独特性B.流畅性C.复杂性D.变通性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认知过程的是______。

A.注意B.思维C.想象D.知觉9、下列关于人际沟通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当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足够明确清晰时,可以避免产生沟通障碍B.在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的角色不断相互转换C.在电话沟通中,只是一方说,另一方认真听,也可能会阻碍沟通的顺利进行D.面对面沟通的影响力要大于间接的沟通方式10、下列心理应激中可能会给个体健康带来消极影响的是______。

A.生活日复一日,毫无变化B.主动看紧张刺激的侦探片或恐怖片C.主动参加一些冒险活动D.在不同的部门间展开竞赛活动11、小王在得知自己胃癌晚期后,积极配合治疗,希望能够通过配合治疗延长生存时间,好多陪陪自己的女儿和妻子,此时小王所处的阶段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浙江省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2.关于遵从有两种主要理论:一个是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

3.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__________,(2)承担义务,(3)__________,(4)习惯形成。

4.__________和辛格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即生理上的激起和__________。

5.琼斯和戴维斯于1956年提出了__________,决定该理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和社会赞许性。

6.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累加模式、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减少失调的方法有__________、增加认知和__________。

8.认知对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态度的__________;一是关于态度的__________。

9.戴维斯发现非正式群体的四种交往模式是单线型、__________、偶然型和__________。

10.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其一是__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__,其三是行为成分。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际吸引的大小和奖罚有相应关系,这可用( )来解释。

A.强化理论
B.相互作用论
C.得失理论
D.相等理论
2.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这是( )所起的作用。

A.社会责任规范
B.道德规范
C.互惠规范
D.行为规范
3.服从信息性压力的个体更有可能产生( )。

A.公开服从
B.认同
C.内心接受
D.模仿
4.要更大程度地提高自我控制,就要改变影响行为的( )。

A.行为和结果
B.线索和结果
C.动机和结果
D.线索和目的
5.人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因素,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这是一种
( ) A.自我服务偏见 B.显著性偏见
C.一致性反应不足偏见
D.行为者与观察者偏见
6.把事件归因于运气属于( )。

A.外在归因
B.潜在归因
C.内在归因
D.个人归因
7.对一个人形成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有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他的其他特质的判断,这是一种( )。

A.光环效应
B.新近效应
C.优先效应
D.首因效应
8.“今天外边下雨”和“我有一把伞”之间的关系是( )。

A.认知无关
B.认知失调
C.认知协调
D.认知同步
9.态度能促进个体心理冲突的解决,这是其( )。

A.顺应功能
B.防御功能
C.调节功能
D.认识功能
10.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的交往模式是( )模式。

A.Y式传递
B.圆形传递
C.链式传递
D.轮式传递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零—总和”冲突指双方的得益和损失加起来为1。

( )
2.消极心境必然会阻碍利他行为。

( )
3.感染是在压力的条件下产生的。

( )
4.自言自语可控制我们的行为。

( )
5.习得无助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

( )
6.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

( )
7.大部分定型对印象形成都是消极的影响。

( )
8.认知失调理论主要涉及的是行动与态度之间的不一致性。

( )
9.间接经验是态度形成的重要源泉。

( )
10.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从社会心理学中脱胎而出。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控制源理论
2.人际印象
3.登门拜访法
4.社会交换理论
5.人际关系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印象形成的特点。

2.简述影响认知失调程度的因素。

3.简述态度转变的强化理论。

4.简述人际关系结构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