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道教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论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一直是古代中国哲学家、科学家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起源和生成机制有着独特的见解,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宇宙生成论。
这些宇宙生成论不仅在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也对后世的科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对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不同类型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儒家宇宙生成论儒家对宇宙生成的认识主要体现在《易经》中,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学经典之一,从《易经》的世界观中可以看出儒家对宇宙生成的理解。
易经认为宇宙生成的原初状态是一种无极而太极、混沌初开的宇宙原始状态,这是宇宙生成的起源。
儒家宇宙生成论强调宇宙生成的本源是一种「太极」的状态,太极是宇宙生成的最初状态,也是一切事物生成的根本。
儒家对宇宙生成的理解还包括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认为宇宙生成的过程是阴阳之气相互交融、五行相生相克的不断演化过程,从而形成了世界万物。
儒家宇宙生成论强调宇宙的生成过程是由原初状态向有序状态的过渡,提出了一种从混沌到有序的宇宙生成观念,这对于后世中国的宇宙观念和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宇宙生成论强调宇宙生成的过程是由无为而治的状态,认为宇宙生成的过程是一种自然、无为、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
道家还提出了一种宇宙生成的观念,认为宇宙生成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规律、自然演化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在这种自然规律的支配下发生、演化的。
墨家宇宙生成论强调宇宙生成的概念是一种人伦、政治的支配,提出了一种政治观和社会观,这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儒家宇宙生成论强调宇宙生成的本源是一种「太极」状态,道家宇宙生成论强调宇宙生成的根源是「道」,墨家宇宙生成论强调宇宙生成的根源是「兼爱」,法家宇宙生成论强调宇宙生成的根源是「法治」。
这些宇宙生成论不仅在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也对后世的科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中国古代对于宇宙的生成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天人合一说、混沌初开说、两仪开辟说、三才成形说、五行生成说、阴阳交融说、道生一说等。
1. 天人合一说天人合一说是中国古代产生最早、最为广泛的宇宙生成论之一。
据此说,天地万物都是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相合而成的。
先天之气是宇宙的起源神秘力量,它聚变于一体即形成了宇宙的本体;后天之气则是宇宙中的各种自然现象、物质,是宇宙的表象。
因此,中国古代将宇宙称为“天人合一”的“天人之际”。
2. 混沌初开说混沌初开说是中国古代另一种宇宙生成论。
据此说,宇宙在“混沌”状态中,形成了大量气体,物质形态十分简单。
后来,在天地之间产生了一种神秘力量,类似于“创世神话”中的神,这种力量将混沌状态的宇宙一分为二,其间形成了鸟、兽、鱼、虫、植物等各种生物,逐渐形成了宇宙天地。
3. 两仪开辟说两仪开辟说是中国古代道家的宇宙生成论之一。
据此说,宇宙是由两极之间的转化而成的。
这两极是“有”和“无”,“阳”和“阴”,两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由于两仪之间的转化,形成了天地万物的运转。
4. 三才成形说三才成形说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论之一。
据此说,宇宙是由三种基本物质——“阴”、“阳”、“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而成的。
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概念,气则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元。
在宇宙形成初期,阴、阳、气三者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天地万物。
5. 五行生成说6. 阴阳交融说7. 道生一说道生一说是道家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论之一。
据此说,宇宙是由“道”产生的。
道是一个最基本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在宇宙形成初期,道逐渐演化出五行、八卦、阴阳等各种形态,形成了宇宙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物质。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对于宇宙生成的论述是多种多样的,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多元性和开放性。
这些宇宙生成论不仅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也对现代科学研究中对宇宙生成和演化的理解有启示作用。
道家思想与“天人、宇宙”学说
道家思想与“天人、宇宙”学说中国文化思想,对于宇宙的定义是汉代道家《淮南子》中提出的:“上下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
”宇是代表空间,宙代表时间。
人类对于宇宙世界与人生的来源,无论古今中外,都具有好奇、怀疑,要想寻求答案的要求,于是世界人类的文化,便有宗教、哲学的建立,对于这些疑案,各自构成一套理论的体系。
在大体上,不外有神造论,自然说,物理自然论等几个原则。
再由这几个大原则,产生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有神论、有因无因、唯心唯物等等许多支离差别的理论。
这些属于后世所谓宗教,或哲学的学说,现在正在自然科学的祭坛上斗法,欲知后事如何,且听将来分解。
我们的立场,只是说明道家原始的宇宙世间的观念和理论的基础而已。
道家对于原始宇宙世界的学术思想,也便是原来中国自己的文化思想。
在周、秦以前,不用宇宙的名称,只有天地的观念,便足以代表后来宇宙的含义,道家的思想,认为天地未开以前,只是一种混沌的状态,既不管有主宰无主宰的事,也不问是前因或为后果。
这个混沌,既不能叫它为物,也不能叫它为精神,正如老子所说:“无状之状,无名之名。
”在《易经》学系,原始理论科学的阴阳家们,认为这个混沌,便是阴阳未分,混合状态的现象,后来根据八卦的法则,叫他为一画未生以前,六凿(六爻)未动之初。
在儒、道未分家的理念上,叫它为天地未判之先,在老子,便叫它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老子所谓的混成,并不是纯粹的物理作用,只是说物的作用,正在孕育含混在其当中,经过相当时期,这个混沌便分开阴阳,就有天地的开始了。
所以我们过去五六十年前,在旧式文学中,有少年必读的一本书《幼学琼林》,劈头一句,便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等到混沌初开,形成乾坤的天地以后,这个地与天的情形,便如鸡蛋一样而存在,地球像鸡蛋的蛋黄,地球的大气层与太虚,像鸡蛋的蛋清,天在这个地球的鸡蛋外壳以外。
早在三千年以前,道家思想就认为地球和天体一样,都是生命的有机体,认为人身便是一个小宇宙。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宇宙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存在,他们通过古代宇宙生成论来探索宇宙的起源和运转规律。
在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的生成有许多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比如天地生成说、阴阳五行说、道教太极说等等。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探讨这些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天地生成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生成论,它认为宇宙的产生始于一种由天地两极力量的相互作用。
在天地生成说中,天地具有男女之分,男为阳,女为阴。
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天地之间的婚配,便是宇宙生成的原因。
天地生成说在古代中国的儒家、道家和墨家等思想体系中都有所体现,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儒家的天人感应说。
在儒家经典《尚书》中,就有“天命以子,民死无忧”的说法,意为天命之下,百姓无忧死亡。
这种说法表明了天地的生成是有序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与天地之间的亲密关系。
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另一种重要的宇宙生成论。
阴阳五行说认为宇宙的生成是由阴阳之气和五行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在阴阳五行说中,阴阳是宇宙生成的两种基本力量,而五行则是宇宙生成的五种基本物质。
阴阳五行说在古代中国的道教和中医学等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在道教思想中,阴阳五行被视为宇宙生成的基本原理,而在中医学中,阴阳五行被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阴阳五行说的思想对于古代中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道教太极说是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中的另一种类型。
道教太极说认为宇宙生成于一种始于太极的原始状态。
在道教太极说中,太极被视为宇宙生成的起点,而它包含了阴阳两极的力量。
道教太极说在中国古代的宗教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的武术和气功中也有所体现。
在中国武术中,太极拳被视为极具内外兼修的拳术,而在气功中,太极功法被用来修炼人体内的气血。
道教太极说在中国古代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文化中都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涵盖了对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不同理解和观点。
下面就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主要类型进行介绍。
1. 大一统论
大一统论认为宇宙始于“元气”或“众生”,宇宙万物皆源自这一原始力量。
根据太
极思想,太极是“是非之辩之始,推移之主宰”,是宇宙的起源和动力。
以《易经》为代
表的“八卦”理论,将宇宙万物归纳为八个符号,分别代表了各种万物的属性和演化规律。
大一统论强调宇宙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性,具有整体观念。
2. 五行论
五行论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宇宙生成论,认为宇宙万物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即金、木、水、火、土。
这五行之间存在相生和相克的关系,通过相生相克的作用产生了宇宙的
起源和演化。
五行理论的核心是“相生相克”,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发展都是由于这种
相互关系的作用而形成的。
4. 化生论
化生论是指宇宙生成和演化是通过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生物的生成而实现的。
古代中国
的化生论主要包括精液生成论和气化生论。
精液生成论认为宇宙的演化是由于物质的混合
和变化所引起的,强调了宇宙的物质本性。
气化生论则认为宇宙是由气体的生成和演化所
形成的,强调了宇宙的能量本质。
5. 道家宇宙观
道家的宇宙观主要表现为“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认为宇宙的生成和演化是自然而
然的过程,是随着道的法则的运行而实现的。
道家强调宇宙的自然性和无为的原则,认为
人应当顺应自然而不加干预,达到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是道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道家宇宙起源的概念可以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经》中的一段经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个经文表达了宇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个始于虚无的道,从道的无妄中产生出一,一产生出二,二产生出三,三产生出万物。
在这个观念中,道被认为是宇宙的根源和本质,是万物存在的基础。
道家宇宙观强调着万物的变化和流动,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尽的变化和循环的过程。
在《道德经》中,老子写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句话表明了道家对于宇宙的描述,将宇宙视为阴阳的交融和平衡。
阴阳是宇宙中两个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力量,阴阳的平衡和交融是宇宙存在和运行的基本规律。
道家宇宙观的核心思想是“道”,这个概念既是宇宙的根源也是宇宙的本质。
道是无形无物的,同时又包含着无尽的可能性。
道家认为,宇宙的发展和演变都是按照道的自然规律进行的,人类应该顺应这种规律,摒弃私欲和功利的追求,与道合而为一。
只有与道合一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道家宇宙观还强调了宇宙的无穷无尽和无限的性质。
道家认为宇宙是无穷无尽的,没有起始和终结的边界。
宇宙中的万物都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变化中存在和发展的。
此外,道家宇宙观还与宇宙的整体性和和谐性密切相关。
道家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万物相互联结,相互依存。
在宇宙中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只有各个存在之间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宇宙的健康和发展。
总结起来,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认为道是宇宙的起源和本质,宇宙是一个无尽的变化和循环的流动过程。
这种观点强调了宇宙的无限性和整体性,提倡人类与道合一,顺应宇宙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正的幸福。
通过对于道家宇宙起源和宇宙观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从而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为。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一、道家宇宙生成论
道家宇宙生成论主要代表为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庄子》。
道德经中提到了宇
宙的起源与生成,认为宇宙的根源是无限无极的道,宇宙发展和生成的法则是由道的运动
和变化而产生的。
庄子的《庄子》中则描绘了一个梦幻世界,认为宇宙的生成是由于上帝
天尚握焉,而形成的无限秘境。
二、儒家宇宙生成论
儒家宇宙生成论主要代表为《尚书》和《礼记》。
《尚书》中记载了太初无极的宇宙
生成说,认为宇宙起初是虚无缥渺的,通过天地之气的适应相互调和下,宇宙才慢慢形成。
《礼记》中则提到了宇宙生成的仪式和礼节,认为通过一系列的祭祀仪式,能够使宇宙生
成的力量得到传承和继承。
三、墨家宇宙生成论
墨家宇宙生成论主要代表为墨子的《墨子》。
墨子认为宇宙的生成是由于万物之间的
斗争和战争,只有通过爱和光明的力量,才能使宇宙战争结束,恢复和平与宁静。
四、阴阳五行宇宙生成论
阴阳五行宇宙生成论主要出自于《易经》和《黄帝内经》。
阴阳五行宇宙生成论认为
宇宙的生成是由于阴阳两大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和斗争,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和流转。
宇宙的变化和演化是依据阴阳五行的性质和规律来进行的,通过这种相互关系,宇宙才得
以生成并运行。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对于宇宙的生成和演化的理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宇宙生成论的类型主要包括了天地生成论、阴阳五行生成论和道家的宇宙生成论等。
天地生成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于宇宙生成的一种解释。
根据这种理论,天地是最初生成的,其他万物都是由天地生成的。
在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文献中,如《易经》和《尚书》中都有关于天地生成的说明。
天地生成论认为天地是始于虚无,自然发生万物,形成了宇宙的一切。
古代哲学家们认为,天地生成是宇宙生成的根本原因,其它一切事物都是由天地生成的。
这种理论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宇宙生成的认识和探索。
阴阳五行生成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于宇宙生成的另一种解释。
这种宇宙生成论包括了阴阳五行的理论。
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和两种基本力量——阴阳组成的。
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由这五种基本元素和两种基本力量组成,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也是由这些基本元素和基本力量的作用而产生的。
古代哲学家们根据这种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化是由于这五种基本元素和两种基本力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这种理论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宇宙万物生成和演化的认识和探索。
道家的宇宙生成论是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另一种类型。
这种宇宙生成论是由道家学派的哲学家们提出的。
道家认为,宇宙的生成和演化是由“道”所决定的。
道家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成和演化的根本原因,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化都是由“道”决定和引导的。
古代道家哲学家们认为,要达到宇宙整体的生成和演化,就要顺应“道”的规律和运行方式,而不是以局部的现象和表象加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化。
这种理论对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研究和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研究和探索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于宇宙生成和演化的理论思考和探索,也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内涵和外延。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在其哲学体系中,关于宇宙起源和宇宙观的思考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道家对于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本质存在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下面将从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两个方面展开介绍。
首先,道家对于宇宙的起源持有一种独特的观点。
在道家哲学中,认为宇宙的起源是由于道的存在。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之根源,是无处不在的存在。
道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而是一种无形无物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力量。
宇宙是无限无边的,其中包含着无数的万物,而这些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
道家的宇宙起源观念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宇宙起源观念存在明显的不同,它注重的是宇宙万物的成长和演化,强调宇宙的无限性和摄生之道。
其次,道家对于宇宙的本质有着独特的看法。
道家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宇宙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都融入了道的本质。
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道家强调宇宙的和谐与自然之美,倡导人与自然相融合,追求内外合一的境界。
在道家宇宙观中,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的,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追求自然之道,以达到身心灵的和谐与健康。
道家的宇宙观强调宇宙的自然与无为,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道家哲学中,人类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
道家重视个体的修养和自我发展,强调通过修身养性、悟道达道来更好地和谐于宇宙之道。
在道家的宇宙观中,追求道是人类最高的追求,达到了与宇宙的和谐,也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总而言之,道家对于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本质的思考是建立在对道的理解和追求上的。
道家认为宇宙的起源源于道,宇宙万物都融入了道的本质,而宇宙的本质是和谐统一的。
道家的宇宙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主张人类应与自然顺应、回归自然,通过修养身心、悟道达道来实现人生的和谐与最高境界。
道家的宇宙观对于人类的哲学思考和生活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道家宇宙起源道家宇宙起源的概念源自于《道德经》。
在道家哲学中,宇宙的起源是一个无始无终、永恒不变的过程。
道家认为,世界最初是一片混沌和虚无,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这种状态被称为“太极”,也就是“无极而太极”。
太极产生了两个相互对立的原始力量——阴和阳。
阴代表着黑暗、冷静、柔软等负面属性,而阳则代表着光明、热情、硬朗等正面属性。
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了万物。
在道家哲学中,人们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阴阳两种原始力量所组成的。
这种观点被称为“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在宇宙中所有事物都有对立面和相互依存之处。
道家哲学认为,万物的存在都是由道所创造的。
这里所说的“道”指代着一种普遍存在并支配着整个世界的力量。
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达了道家哲学中宇宙起源的观点。
道家宇宙观道家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其中包含了万物。
在这个空间中,所有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并且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特征。
道家宇宙观认为,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原始力量所组成的。
这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切事物。
在道家哲学中,人们将这种力量称为“气”。
在道家哲学中,人们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平衡。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阴阳两种原始力量之间的平衡上,还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己之间的平衡。
道家哲学认为,人们应该尽可能地遵循自然规律,并且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世界能够保持平衡。
总结道家哲学中对于宇宙起源和宇宙观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在道家哲学中,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永恒不变的过程。
道家认为,世界最初是一片混沌和虚无,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太极产生了两个相互对立的原始力量——阴和阳。
阴阳两种原始力量相互作用,形成了万物。
在道家哲学中,人们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平衡。
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并且尽可能地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才能够保证整个世界能够保持平衡。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起源
道家宇宙起源的概念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有所不同。
在道家看来,宇宙最初是一片混沌状态,即没有天、地、人、神等这些区分的存在,而只有一团无限广阔、混沌无序、目不窥视的混沌元气。
这个混沌元气并非物质的存在,而是一种无形无质的玄妙能量。
此时无处可逃避,无处可借助的元气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这些变化就是阴阳分化的开始。
阴阳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生互克的关系,阴阳正是在互生互克中,不断演化发展。
在混沌元气分化的同时,便形成了太极的概念,太极为阴阳分化的两个极端,分别代表着阴与阳两种力量。
阴与阳是永不停止、永不相背、相生相克的两个极端。
道家宇宙观
道家的宇宙观即整个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的观察角度。
道家普遍认为宇宙是由混沌而来,其发展和运转是以阴阳互生互克为基础。
在宇宙的观念中,道家认为宇宙由天、地和人类三个不同维度构成。
天是阴阳分化的结果,它包括了太阳、月亮、星辰等自然现象;地指的是地球,它由自然要素、物质要素和生命要素组成;人类则是整个宇宙中最复杂的存在,人不仅有身体和精
神,也有心灵和灵魂,是宇宙中最为灵活的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神仙、魔鬼等玄妙存在。
另外,道家认为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
客观世界中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具有阴阳双方的成分,都是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
总之,道家宇宙观认为世间万物是一体的,天地人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无论哪个存在都不可割裂于整个宇宙的生命之体,落实着阴阳相生相克、无极而太极的哲学思想。
道家的宇宙生成观:“道”起源论和“元气”起源论
道家的宇宙生成观:“道”起源论和“元气”起源论文/华阳洙泗“道”起源论和“元气”起源论是道家宇宙生成论的核心思想。
道家认为“道”不仅是宇宙的起源也是宇宙万物必须遵循的法则。
老子率先提出“道”生宇宙万物的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论及“道”起源论的代表性论断。
宇宙起源于“气”的思想经由战国时期的稷下道家的《管子》而表现出来,到汉代用元气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已经成为当时宇宙生成论的主流。
宇宙起源(资料图)《管子》:“凡物之精,化则为生。
下生五谷,上为列星。
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是故民气,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
”王充亦宣称:“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淮南子》则于卷三《天文训》阐述了其宇宙生成思想,《淮南子·天文训》:“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zhú),故曰太昭。
道始于虚霩(kuò),虚霩生宇宙。
宇宙生气,气有涯垠。
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认为在天地未形成之前,是一个无形无象,迷茫混沌的世界,这种状态叫“太昭”,道便存在于空虚辽阔的“虚霩”之中。
由于道的运动,虚霩发展为宇宙万物。
天地万物(资料图)《淮南子》这种宇宙发生模式,基本上继承先秦道家“道→气→物”的模式,但也有所发展,即在道气之间加进了“虚霩”、“宇宙”两个变化阶段。
道教继承了汉代黄老道,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
道教史上,谈到以气为本体的宇宙生成论思想时,大家说得较多的是《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河上公将《淮南子》的宇宙生成论思想“道→虚霩→宇宙→气→天地”简化为了“道→气→天地→万物”。
不过,在这一简化中又将“道”和“气”互释互训,从而极大地凸现了其以“气”为本体的宇宙生成论思想。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是道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道家认为宇宙起源于道,宇宙观主要以道为核心,强调宇宙的无限循环和自然规律。
道家宇宙起源的核心概念是“道”。
在道家哲学中,道是宇宙的根源和本质,是无限的、无形的存在。
道不仅是宇宙的起源,也是一切事物的源头。
道家认为宇宙的起源并非是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而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
根据道家的观点,宇宙的起源源自于混沌和无为。
混沌即无形无象,一切未分化的原初状态。
无为即没有目的和动机的行动。
宇宙在混沌中自然而然地开始分化和运动,并且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进行变化和发展。
道家宇宙观强调宇宙的无限循环和自然规律。
道家认为宇宙是一个永恒存在的整体,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过程。
宇宙的循环包括无限的生成、养育、死亡和再生成。
宇宙的循环过程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进行,即道。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和普遍真理,是一切事物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动力。
道家宇宙观还包含着对人类行为的指导和价值观的思考。
道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鼓励人们追求无为而治,即通过顺应自然规律来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由。
道家认为人类应当顺应宇宙的循环和变化,与大道相合,达到无我境界。
在道家观念中,人类应当遵循自然的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通过消解自我和培养自然的本能来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综上所述,道家宇宙起源和宇宙观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
道家认为宇宙起源于道,强调宇宙的无限循环和自然规律。
宇宙从混沌和无为中开始分化和运动,并按照道进行变化和发展。
道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和普遍真理。
道家宇宙观对人类行为提供了指导,鼓励人们追求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规律,与大道相合,达到无我境界。
通过消解自我和培养自然的本能,人们可以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老子宇宙论
老子宇宙论先秦时代,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思想的黄金时代。
但各家所讨论的问题,都集中于人生修养和政治方术,很少涉及到宇宙的问题。
只有道家,除研究人生、政治的问题外,进而探讨宇宙各种问题。
老子在这方面谈得很多,很深,自成体系,因而宇宙论可谓是老子思想的基础。
老子以此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道学哲学家认为:道是宇宙间一切物质和生命之源,自然法则之化身。
道,就是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万物所生的总原理。
这就是老子伟大的发现。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当然和天地万物不同。
天地万物是事物,可称之为“有”;道不是事物,是形而上的存在,只可称之为“无”。
但道能创生天地万物,又可称之为“有”。
但兼有“有”和“无”,说得清楚一点,“无’是道体,“有”是道用。
但体必先于用,所以”“无”的层次,要较“有”为高。
老子也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就是道。
不过这个“无”,是对具体事物的“有”而言,并不是等于零。
道是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怎么能等于零呢?如果等于零,怎么能创生万物?道既不是实体,又不是空无所有,那以它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老子说他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其实,道只不过超出现象界而已,它不是我们的感官所能琢磨认识的,所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
它是一种“唯恍唯惚”存在状态,所谓的“有物混成”,也就是指道体的浑融状态。
正因为它虚空浑融,才能尽稽万物之理,才能化生宇宙万物,如果有常操,怎么能成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呢?道是既超越时间,也超越空间而存在。
它虽创生万物,自己本身却丝毫无损,并且这种创生能力永不止息,无所不至。
所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就是了。
道既是一种超乎时空的形上存在,当然不能依知觉去证验,也无法用言事去称说,所以老子书开宗明义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虽很不得已地把它解析一番,也难以清清楚楚地说出它究竟是什么,并且还恐怕越解析,离题越远呢!因此,对道真正的体认,还在于个人的心领神悟。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主要包括三种:混沌宇宙生成论、灵气宇宙生成论和审美宇宙生成论。
一、混沌宇宙生成论混沌宇宙生成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混沌的原初状态。
这种理论主要源于道家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
根据这种观点,宇宙的起源是由无尽的混沌状态中突然出现的“太一”或“至一”所引起的。
太一被认为是宇宙的根本力量,它既是宇宙的源头,也是万物的本质。
在太一的作用下,宇宙从混沌状态逐渐生成出一切事物。
混沌宇宙生成论也有一些其他的变种学说,比如《周易》中的“卦象生成论”,认为宇宙元素的生成和万物变化都可以通过代表各种属性的卦象来解释。
灵气宇宙生成论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和宇宙观念。
这种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无形的“灵气”或“活力”。
根据这种观点,灵气在宇宙中无处不在,负责着一切事物的生成和变化。
宇宙中的万物都是由灵气的运动和变化而产生的。
在《尚书·洪范》中就有记载:“大道至简,天地阴阳交感,山川明灵,贤圣明德,万类归仁。
”这种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充满了灵气,它们之间互相交感,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
审美宇宙生成论是古代中国私家流派中的一种理论,主要由文人学士或艺术家提出。
这种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审美的力量。
根据这种观点,审美经验和艺术创造是宇宙生成和变化的动力源泉。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李后主挽歌》中写道:“羲和下视,云气浮动。
圣人陟降,考验监察。
五行八作,九宫始兴。
庙堂器物,旁参而他。
孔殷遗庙,继体声来。
”这表明了他对宇宙生成和艺术审美之间密切关系的观念。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可以分为自然生成论和神话生成论两种。
一、自然生成论
自然生成论是指通过观察自然规律而形成的宇宙生成理论。
古代中国一些哲学家和学者通过观察天象和自然界的变化,总结出了一些关于宇宙生成的思想和理论。
1.天人合一论:古代哲学家认为天体的运行和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
他们认为宇宙的生成是通过万物生养的过程,天空中的星辰也是受到万物生命力的影响。
2.阴阳五行论:古代中国哲学家认为宇宙生成是由阴阳和五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阴阳是宇宙中的两个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五行则代表了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
他们认为宇宙生成的过程是阴阳和五行相互作用的结果。
3.道家宇宙观:道家哲学家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们认为宇宙的生成是由一个无形而虚无的“道”通过自然而然地发展演化而来,万物的诞生也是符合道的规律。
二、神话生成论
神话生成论是指古代中国民间传说和宗教信仰中关于宇宙生成的神话和传说。
古代中国人相信宇宙的生成与神灵的力量以及神话中的各类神仙有关。
1.盘古开天辟地:据中国传说,盘古是创世神,在一片混沌之中,他用斧头把天地分开,形成了天和地。
他的身体化作了山川、江河、星辰等自然界的各种物体。
2.女娲补天:根据中国神话,女娲是宇宙的创造者之一。
在一次大洪水之后,女娲用五彩石修补了天空,创造了人类,并且通过自己的身体来繁衍后代。
3.第三洞天:中国神话中有一种说法认为宇宙生成于第三洞天。
洞天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通过修炼和提高自己的境界,神仙们最终达到了第三洞天,从而创造了宇宙。
《道家智慧》第9讲宇宙.ppt
银 河 系
距地球3000万光年的星系 距地球1000万光年的星系
距地球1500光年的星云 距地球270万光年的星云
宇 宙 大 爆 炸 模 拟 图
★科学家对150亿年前大爆炸的证明:
第一种证明:宇宙澎胀 ▲1916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1924年,俄国弗里德曼,爱因斯坦方程; ▲1927年,乔治·勒梅特提出宇宙始于一个宇宙蛋的 大爆炸,爆炸后空间膨胀,宇宙蛋的碎片形成星体 ; ▲1929年,哈勃发现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都表现红移 ▲伽莫夫提出一个热大爆炸的宇宙模型 ; ▲ 1989年以来美国发射了多颗宇宙背 景探测卫星,证明宇宙中确实存在着 温度约2.7K的背景辐射;
这个巨型黑洞位于大熊座星系中央,与地球的距离约 为127亿光年。据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罗格-鲁曼尼表示,科 学家们初步确定这个黑洞的年龄约为127亿岁,也就是说, 它在“大爆炸”之后10亿年内就已经形成了。
所谓“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
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是爱因斯坦最先提出了黑洞概念,根据广义相对 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 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 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 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 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 星表面。 等恒星的半径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 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 被捕获了。到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
大爆炸理论得出的三点结论: ▲宇宙不是永恒的,它在时间上是有限的 ▲宇宙在空间上也是有限的 ▲宇宙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三、老子“道”的宇宙观与当代宇宙生成论的 相互对应
(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宇宙 从无到有的创生 ☆霍金 (“宇宙创生于无”的宇宙解 ) ☆古斯(爆胀宇宙模型 ) ☆霍伊尔(稳恒态宇宙模型)
宇宙生成论
宇宙生成论《有物混成》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宇宙生成论在公元前四百多年的《老子》中已有出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早在先秦时古人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先秦道家的《老子》和《庄子》等著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家思想不断分化、传播,特别是以《管子》四篇(《心术》上、下、《白心》、《内业》)为代表的翟下道家的“精气”说将老子的宇宙论思想向纵深度发展,翟下道家不仅讲“水本原”、“精气”说,还讲“静因之道”的反映论。
另外,在《太一生水》中也表现了道家的宇宙论思想。
从而演化出具有强烈道家色彩的宣夜说、混天说。
[1]我国古代讨论宇宙结构的三大学派—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中,只有宣夜说以鲜明的立场阐述了宇宙的无限性,但是由于儒家的阻挠,这个学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宣夜说是我国历史最有卓见的宇宙无限论思想。
与浑天说、盖天说的西方古代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将天体看作一个坚硬的球壳部不同,宣夜说认为大道演化的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充满着气体,所有天体都在气体中漂浮运动。
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是由它们各自的特性决定的,绝没有坚硬的天球或本轮来束缚它们。
宣夜说打破了固体天球的观念,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并且进一步认为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的。
这些看法与现代天文学的结论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是非常难得的。
此说相传出自殷代。
《长庐子》认为日月星辰也是由气组成的,只不过是发光的气。
《列子天瑞》云:“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人们熟知的道家成语故事“杞人忧天”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据《列子·天瑞》篇记载,有位杞国人听说日月星辰是在天空飘浮的,便“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劝杞人的人,提出了“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即不但天空充满气体,连日月星辰也是气体,只不过是发光的气体。
后来的宣夜说学者还提出地体会坏,天地也会坏,但是用不着担忧。
道家与道教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论
道家与道教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论
谭苑芳
【期刊名称】《贵州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中国道家与道教思想中,自老子始就对宇宙的形成过程进行了丰富的探索.道家与道教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论有道的"道生一"理论,道教的"元气论"、"混沌说"、"老子创世说",以及受<周易>"太极"学说影响后的理论等.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谭苑芳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58
【相关文献】
1.简论古希腊哲学中宇宙生成论思想
2.朱子哲学体系中的道家、道教思想渊源
3.先秦道家宇宙生成论中的神话话语
4.道家道教思想对李白创作的影响——以《古风》五十九首为例
5.陈抟易学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教理论|想知道宇宙是怎么生成的?不妨来看看道教的解答
道教理论|想知道宇宙是怎么生成的?不妨来看看道教的解答关于宇宙是如何生成的这一问题,几千年来国内外均有不同的解答。
不论是创世说、大爆炸说,还是其他诸家的观点,反复推敲之后都会发现有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
那么,在道教看来,我们的宇宙又是如何诞生的呢?道教认为,宇宙是由“道”演化而形成的。
道教《常清静经》中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道生万物,这是道教最基本的宇宙生成观。
由此可以推论出,天地万物都是含有道性的。
而道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所以在任何宇宙生成说都被现代科学所颠破时,唯有道教的宇宙生成观越来越得到现代人的认可。
道书曾描述说:宇宙最初是处于混混沌沌、无始无终的状态。
万物混为一体,生命归于一炁,一切万有在幽邃弥漫中没有显著的个体区别。
无边无际,无内无外,无矛盾,无混杂,无生灭,无是非,无清浊高低,无四维上下。
鸿蒙自转,万类沉寂,韬光涵悔,智慧不发。
唯存一点灵光慧照本体,托依玄黄炁机隐显渺溟。
神凝炁聚,虚静自然。
被誉为“小道藏”的《云芨七签》一书中,还把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阶段分为三个时期,即混元时期、混洞时期和混沌时期。
注:《云笈七签》被称作“小道藏”混元时期:一切存在由原始本炁所主宰。
万有沉寂,着根于未始之渊,无形无象,运转于玄珠之秘。
原始祖炁畅行于大道之本源,至真至纯,含朴不化。
这个时期对应于有形的思维中,即是十二个时辰中的子时,潜隐着生化宇宙星辰的先机。
混洞时期:依灵宝真炁为源泉。
万有沉寂,着根于胎养之际,无形无象,运转于灵寂之显。
灵宝祖炁畅行于大道之沉潜,至真至纯,含朴不化。
这个时期对应于有形的思维中,即是十二个时辰中的丑时,伏藏着生化大地山河的端倪。
混沌时期:为太上元炁做执行。
万有沉寂,着根于生发之际,无形无象,运转于未显之表。
太上祖炁畅行于大道之待形,至真至纯,含朴未化。
这个时期对应有形的思维中,即是十二个时辰中的寅时,氤氲着生化灵体生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