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

合集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综述在正文开始之前,请注意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脑出血: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动脉破裂出血而引起的严重疾病。

现在开始正文。

一、背景介绍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它通常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的小动脉破裂出血。

这种情况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

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综述非常有必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长期的高血压,这会导致脑内动脉的损伤和血管壁的脆性增加。

血压的升高会使动脉壁的纤维素增多,并使血管壁的弹性减弱,从而增加了动脉破裂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和程度。

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

严重的出血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四、诊断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程度,并帮助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决策。

五、治疗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减少脑水肿等,而手术治疗则包括血凝塞栓、开颅术等。

六、并发症及预后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脑水肿、脑梗死、再出血等。

并且,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较高。

七、预防方法由于高血压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病因,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非常重要。

这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锻炼、低盐低脂饮食等。

以上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综述,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的研究报告、临床指南和图片等。

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获取。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脑出血: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动脉破裂出血而引起的严重疾病。

高血压脑出血分级标准

高血压脑出血分级标准

高血压脑出血分级标准
一、出血量
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量是分级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出血量越大,病情越严重。

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可以将高血压脑出血分为小量出血、中量出血和大出血。

小量出血通常指出血量在10毫升以下,中量出血在10-30毫升之间,大出血在30毫升以上。

二、出血部位
出血部位也是高血压脑出血分级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出血部位会对脑组织造成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基底节区、脑叶、小脑等部位的出血较为常见。

基底节区出血通常比较严重,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脑叶和小脑出血通常症状较轻,但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三、症状轻重
症状轻重也是高血压脑出血分级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症状轻者可能仅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轻微症状,而症状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严重症状。

根据症状的轻重,可以将高血压脑出血分为轻症、中症和重症三个等级。

四、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是高血压脑出血分级标准的最后一个方面。

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症状轻重等因素,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出血量越大、出血部位越重要、症状越重,预后越差。

同时,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预后。

总之,高血压脑出血分级标准包括出血量、出血部位、症状轻重和预后评估四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为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指导。

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护理

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护理

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护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疾病,如果不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可能引发脑出血,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以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一、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病人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掌握自身状况。

护理人员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为患者测量血压,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同时,要密切关注血压的波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二、合理控制饮食高血压病人应该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以帮助控制血压。

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关的饮食建议,如减少盐的摄入量、限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等。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饮食的均衡,避免过度饮食或饥饿状态对血压的不利影响。

三、规律锻炼身体适当的锻炼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可以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帮助控制血压。

锻炼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或剧烈的运动,以免加重血压负荷。

四、减轻精神压力高血压病人常常面临较大的精神压力,而过度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该引导患者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学习放松技巧、进行瑜伽或冥想等。

同时,还要提醒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五、规律用药高血压病人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血压,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对患者进行药物管理,包括监测用药效果、观察不良反应、提醒患者按时预约复诊等。

同时,还要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六、定期复诊和检查高血压病人需要定期复诊和检查,以确保血压的控制和病情的稳定。

护理人员可以提醒患者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复诊,并伴随患者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压测量、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同时,在复诊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患者,并与医生合作做好后续的护理工作。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措施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这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护理措施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病情,促进康复。

护理措施1. 早期护理在患者脑出血后的早期,应当采取以下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以及神经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病情评估:及时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情况等,并记录相关数据以备查。

•液体管理:根据医嘱监测患者的液体入量和出量,保持水电解负平衡以减轻脑水肿。

•血压管理: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并根据医嘱进行调整,以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内。

•休息与安静: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促进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2. 中期护理在患者脑出血中期,应当采取以下护理措施:•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采取合适的体位,以减少颅内压和促进脑血流。

•吸痰护理:定时进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口服能力和医嘱,给予适宜的饮食,保证营养需求。

•尿液管理:定时监测尿量和尿质,保持尿液通畅,预防尿潴留。

•皮肤护理:定时更换患者的体位,注意身体各部位的皮肤清洁,预防压疮的发生。

3. 康复护理在患者脑出血康复阶段,应当采取以下护理措施:•生活能力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定期复查:根据医嘱,定期进行各项检查,如神经影像学、血液检查等,判断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出院后,定期随访患者,了解康复情况和用药情况,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和问题。

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护士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并根据医嘱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早期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病情评估、液体管理、血压管理等。

中期护理主要包括体位护理、吸痰护理、饮食护理、尿液管理、皮肤护理等。

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




微、出血量少(小于10ml)者。3)对出血原因诊断不清,疑为血管畸形、动脉 瘤者,宜行手术探查,进一步明确。4)手术清除血肿对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价尚 不肯定,理论上讲是有意义的,但在临床方面还不能完全证实。5)脑干出血通 常较少考虑直径手术,可采用立体定向穿刺治疗,入并发脑室出血,出现脑积水 可根据情况行脑室外引流或分流术。 手术治疗方法 1)开颅清除血肿 传统的做法分为皮骨瓣成形开颅及钻孔扩大骨窗法。皮骨瓣 成形开颅清除血肿多需全身麻醉,手术创伤大,增加患者负担,现已很少应用。 微创小骨窗法,由于创伤小,且可做到快速清除血肿、止血满意,所以特别适应 于壳核或出血部位不深、术前病情分级在II、III级者。此外,小脑半球出血也可 采用,以期达到迅速减压的目的。 2)穿刺吸除血肿 随着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诊治手段的改进,穿 刺吸除血肿由于创伤小,操作简便,目前已日益受到瞩目,并被广泛采用。穿刺 吸除血肿适用于各种部位出血,特别是深部出血,如丘脑出血、脑实质出血伴脑 室出血,故只用当无活动出血时方可进行。 3)神经内镜清除血肿 由于其具有微创特点,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4)脑室穿刺外引流 主要针对脑室内出现。
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
高血压脑出血有其特别的好发部位,据大宗
病历统计,55%在壳核(外囊区),15%在 脑叶皮质下白质内,10%在丘脑,10%中桥 脑,10%在小脑半球。而发生在延髓及中脑 者极为少见。有时血肿扩大可破入脑室内, 但一般不会穿破大脑皮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 血。
高血压脑出血诊断

高血压脑出血一般可依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发病 年龄多在中年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寒冷季节 发病较多。常突然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偏 瘫及意识障碍,即应考虑脑出血。为确定出血部位 和血肿大小,需进行特殊检查,以往多采用脑血管 造影,近年来由于CT扫描的应用,使脑出血的诊断, 更准确、安全和简便。CT检查能清楚显示出血部位、 血肿大小、出血扩展方向及脑水肿范围,给治疗方 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ppt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ppt课件

护理目标设定与优先级排序
设定明确的护理目标,如控制血压、 预防再出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对护理目 标进行优先级排序,确保重要护理措 施得到优先执行。
家属沟通与健康教育
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及护理计划, 取得家属理解和配合。
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 事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医疗技术,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等功能。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影像等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辅助医 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策略
加强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减轻焦虑和恐 惧情绪。
心理干预与情绪调节技巧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关心、安慰和支持,增 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 积极乐观的心态。
家属配合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过 程,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药物治疗管理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合理的药物 治疗方案。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03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护理评估内容与方法
评估内容
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度、语 言表达能力等。
评估方法
采用系统观察、体格检查、神经功能评估等手段,全面了解 患者病情。
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
01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年龄、性别 、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计划。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课件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课件
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甚至死亡。
诊断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可确诊,CT检查可显示出血部位和出 血量,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2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适应 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01
02
03
04
出血量大,病情进展迅 速,颅内压升高或脑疝 风险高。
患者年龄较轻,身体状 况较好,能够耐受手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课件
• 高血压性脑出血概述 •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适应症
与禁忌症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并发症 及防治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康复与护理
01
高血压性脑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由于长期高 血压导致脑实质内的小血管破裂 ,引发的脑内出血。
出血位置较深,如脑干、 丘脑等重要区域。
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 明显。
禁忌症
患者年龄过大,身体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
患者存在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肺、肝、肾等功 能不全。
出血量较小,病情较轻,可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控制。 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无法进行气管插管麻醉。
手术时机选择
1
对于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 手术治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是一种微创手术 治疗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技术精确定 位血肿位置,使用吸引器将血肿抽出。
详细描述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创伤较小,恢复 较快,适用于血肿量较小、病情较轻 的患者。该手术需要使用立体定向仪 进行定位,操作较为复杂。
04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并发 症及防治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基 底节区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 血等。

高血压脑出血的血压控制标准

高血压脑出血的血压控制标准

高血压脑出血的血压控制标准
高血压脑出血的血压控制标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因素。

一般来说,脑出血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范围一般是舒张压在140mmHg以内,舒张压在90mmHg以内。

具体来说,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血压的控制目标为
160/90mmHg。

当患者血压大于220mmHg时,需要积极使用静脉降压药物降压,使收缩压控制在160mmHg左右。

在进行降压治疗的过程中,要观察患者血压波动情况,每15分钟进行一次血压测量。

同时,还需要注意,降压不能过快,要保证脑灌注压高于
60\~80mmHg,否则可能导致脑组织灌注不足,缺血缺氧,不利于患者后期的康复。

此外,对于年龄小于65岁的患者,理想血压是小于130/80,但应该大于120/70;对于年龄大于等于65岁的患者,理想血压是小于140/90。

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科普知识

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科普知识

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科普知识脑出血是一种以颅内压力增高和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脑部疾病,该病常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并且男性比女性多发。

而脑出血主要发病原因是高血压,尤其是脑动脉硬化和颅内血管畸形,少数患者也可因颅内肿瘤、炎症、创伤等引起。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骤,且病情凶险,如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之后抢救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当,则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死亡。

高血压脑出血一般在患者发病之后的2至4小时内进行抢救是最佳的时间,时间紧迫,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除了在发病之后要做好紧急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对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也非常重要。

因此为了提升人们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认知,本文就对高血压脑出血来做具体的科普知识分析,以提升大家对这种疾病的了解,从而做好日常的预防及紧急情况下的妥善处理。

一、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脑出血的病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即没有明确病因;另一类是继发性,即明确的病因。

继发性脑出血,也称外伤性脑出血,是由其他疾病或原因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

常见的继发性脑出血有:①颅内肿瘤:常可压迫脑内血管,使血管失去弹性而破裂出血;②血管畸形:由血管畸形引起的脑血管破裂,是成人脑溢血最常见的原因;③动脉炎:原发性或继发性动脉炎均可使动脉壁结构破坏而引起出血者;④血液病:如镰状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均可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引起脑溢血;⑤动静脉畸形造成血管壁薄弱,在血压增高时易破裂出血;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其明确的病因首先就具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其次患者出现急性的血压升高,或者血压骤然升高导致出现高血压颅内出血。

另外还有慢性病血压升高,患者由于高血压的长期存在,导致脑血管出现了退行性病变,从而引起高血压脑出血。

二、脑出血的病理特征脑出血患者的病理改变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出血性以及缺血性。

出血性主要是由于患者脑实质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这多为点状出血,而脑组织本身就有一定的自发性修复能力,因此这类出血患者的症状一般较轻,且预后良好。

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一、概述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指具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的患者突然发生基底核区、丘脑、脑室、小脑及脑干等部位的脑实质出血,并排除外伤、血管结构异常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血液性疾病、系统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脑出血。

HICH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较高的特点。

HICH的防治需要急诊科、影像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及康复科等多学科的合作。

2015年,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国内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1],对指导和规范我国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ICH)的诊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5年来,随着大量多学科的研究进展和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发表,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将共识升级为指南将有助于国内各级医疗单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制定决策。

本指南主要针对我国SICH 中最常见、诊治争议较多的HICH进行介绍[2,3],并参照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 SICH指南的证据级别予以推荐。

推荐级别:Ⅰ级为应当实施,Ⅱa级为实施是适当的,Ⅱb级为可以考虑,Ⅲ级为无益或有害;证据级别:A级为多中心或多项随机对照试验,B级为单中心单项随机对照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试验,C级为专家意见,病例研究。

二.急救处理和神经影像学检查(一)院前急救HICH早期进展迅速,容易出现神经功能恶化,规范的院前急救对预后至关重要[4]。

院前处理的关键是迅速判断疑似HICH的患者,急救人员应首先获取患者的主要病史信息,包括症状发作的时间、既往病史、药物史及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等。

若患者有突发头痛、呕吐、意识状态下降、肢体运动障碍、失语等表现,特别是伴有原发性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时,应高度怀疑卒中。

高血压脑出血处理原则

高血压脑出血处理原则

高血压脑出血处理原则1. 引言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长期患有高血压病而导致的脑内出血病变。

它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神经外科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健康。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处理,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和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损伤和并发症。

2. 处理原则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处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原则:2.1 快速诊断与评估在急诊情况下,快速准确地诊断和评估患者的情况至关重要。

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主诉和既往疾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等;•辅助检查,如头颅CT扫描、脑部MRI等。

2.2 稳定生命体征在确认高血压脑出血后,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维持通畅的气道和呼吸道,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及时纠正异常;•给予充分的液体支持,保证患者的循环稳定。

2.3 降低颅内压高血压脑出血会导致颅内压增高,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

因此,降低颅内压是处理原则之一:•卧床休息,保持头部抬高30度左右;•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和解痉药物,以减少脑组织代谢;•控制合并症状,如发热、抽搐等。

2.4 防治脑水肿高血压脑出血后常伴有脑水肿,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障碍。

因此,防治脑水肿是处理原则之一:•使用渗透性利尿剂(如甘露醇)以减少脑组织水肿;•考虑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以增加尿量;•控制合并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2.5 防治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后常伴有一系列并发症,如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等。

因此,防治并发症是处理原则之一:•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行脑室内引流术以减轻脑积水;•适当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以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

2.6 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早期进行康复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进行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综合性康复训练;•定期随访和评估康复效果,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防课件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防课件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高血压性脑出血? 2. 谁容易得高血压性脑出血? 3. 何时进行预防? 4. 如何进行预防? 5. 哪些资源可以帮助预防?
什么是高血压性脑出血?
什么是高血压性脑出血?
定义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于长期高血压造成血管破裂 ,导致脑组织出血的疾病。
这类出血严重影响脑功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甚至死亡。
何时进行预防?
何时进行预防?
定期体检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血压 监测。
早期发现高血压,及时干预有助于预防脑出血。
何时进行预防?
控制血压
遵医嘱定期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 内。
血压控制不佳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原因。
何时进行预防?
健康生活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 健康。
知识是预防和管理高血压的重要工具。
哪些资源可以帮助预防? 支持团体
加入高血压患者支持小组,互相交流经验与感受 。
社会支持可以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和遵医行为。
谢谢观看
什么是高血压性脑出血?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突发头痛、意识模糊、肢体无力、 语言障碍等。
早期识别症状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风险。
什么是高血压性脑出血? 发病机制
高血压导致血管壁变厚、变脆,增加破裂风险。
其他因素如动脉硬化、吸烟、酗酒也会加重病情 。
谁容易得高血压性脑出血?
谁容易得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危人群
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减轻精神 压力。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整体健康。
哪些资源可以帮助预防?
哪些资源可以帮助预防? 医疗资源
定期就医,咨询专业医生,获取高血压管理建议 。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现状及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现状及进展
高压氧治疗
通过高压氧舱进行治疗,改善脑部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
康复治疗
通过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等手段,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和语言能力的恢复。
03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1 2
抗高血压药物
研究显示,抗高血压药物在脑出血急性期和恢复 期均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减轻脑 水肿,降低再出血风险。
血肿压迫脑组织可导致偏瘫、失语、 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
02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现状
药物治疗
降压药
主要用于降低血压,预防再次出血。常用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β 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抗凝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常用的抗凝药包括华 法林、肝素等。
溶栓药
05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与 护理
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
健康饮食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原则,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类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 等,以增强体质。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减少脑出血 的风险。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饮酒量,以降低对 血管的损害。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将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重要方向。
新型药物治疗
研究开发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另一重要方向, 如靶向药物、细胞治疗等。
康复治疗技术的创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等,提高康复治疗的 效率和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和家庭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

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

概念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

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

高血压性脑出血即是在这样的病理基础上,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它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其中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其它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

因此,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其特别的好发部位,据大宗病例统计,55%在壳核(外囊)区,15%在脑叶皮层下白质内,10%在丘脑,10%中桥脑,10%在小脑半球。

而发生于延髓或中脑者极为少见。

有时血肿扩大可破入脑室内,但一般不会穿破大脑皮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理方面,血肿造成周围脑组织受压、缺血、脑梗塞、坏死、同时伴以严重脑水肿,易由此发生急剧的颅内压增高与脑疝。

高血压脑出血不等同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脑出血又称脑溢血,系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引起大块性出血所言,约80%发生于大脑半球,以底节区为主,其余20%发生于脑干和小脑。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主要因素,还可由先天性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瘤、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血友病等)、感染、药物(如抗凝及溶栓剂等)、外伤及中毒等所致。

病因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先天高血压脑出血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血液病、脑外伤、抗凝或溶血栓治疗、淀粉样血管病等引起的脑出血。

根据病因分类如下。

1.根据血管病理常见有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脑动静脉畸形(AVM)、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脑膜动静脉畸形、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等。

2.根据血流动力学有高血压和偏头痛。

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3.其他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

4.原因不明如特发性脑出血。

[1]临床特点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

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

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

出血量少时,血肿可以自行吸收消散,症状逐渐缓解。

症状壳核、基底节区出血壳核、基底节区出血是最常见的高血压脑出血的部位,多损及内囊,病人常头颅示意图有头和眼转向出血病灶侧,呈"凝视病灶"状和"三偏"症状,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出血对侧的肢体发生瘫痪,早期瘫痪侧肢体肌张力、腱反射降低或消失,以后逐渐转高,上肢呈屈曲内收,下肢伸展强直,腱反射转为亢进,可出现踝阵挛,病理反射阳性,为典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偏瘫。

出血灶对侧偏身的感觉减退,针刺肢体、面部时无反应或反应较另一侧迟钝。

如病人神志清楚配合检查时还可发现病灶对侧同向偏盲。

若血肿破入侧脑室,甚至充填整个侧脑室即为侧脑室铸型,其预后不良。

脑桥出血脑桥出血常突然起病,在数分钟内进入深度昏迷,病情危重。

脑桥出血往往先自一侧脑桥开始,迅即波及两侧,出现双侧肢体瘫痪。

大多数呈弛缓性,少数为痉挛性或呈去皮质强直,双侧病理反射阳性。

两侧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为其特征性体征。

部分病人可出现中枢性高热、不规则呼吸、呼吸困难,常在1~2 天内死亡。

小脑出血轻型病人起病时神志清楚,常诉一侧后枕部剧烈头痛和眩晕,呕吐频繁,发音含糊,眼球震颤。

肢体常无瘫痪,但病变侧肢体出现共济失调。

当血肿逐渐增大破入第四脑室,可引起急性脑积水。

严重时出现枕骨大孔疝,病人突然昏迷,呼吸不规则甚至停止,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诊断根据高血压病史及临床特点,一般不难作出临床诊断。

脑CT、磁共振扫描对诊断最有帮助,不仅可以早期确诊,而且能够精确了解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波及范围、有无脑室穿破以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情况。

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寒冷季节发病较多。

常突然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偏瘫及意识障碍,即应考虑脑出血。

作一次CT 检查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这是高血压脑出血诊断上的重大进展。

新近使用的磁共振检查也能帮助脑出血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的诊断。

脑梗塞脑梗塞多休息时发病,可有短暂缺血发作史,多无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或脑膜刺激征。

小量出血与脑梗塞相似,重症脑梗塞又可出现明显颅压增高甚至脑疝,CT扫描在低密度中有高密度影,小量出血腰穿有帮助。

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病为一过性头痛、呕吐、抽搐或意识障碍,无明确神经系统局灶体征,以血压增高和眼底变化为主要表现,脑脊液清晰,压力增高。

其他本病还需要注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糖尿病性昏迷、肝性昏迷、尿毒症、急性酒精中毒、低血糖、药物中毒、CO中毒等鉴别。

常见部位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部位有大脑基底节出血(也叫内囊出血)、桥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等。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现将其特征分述如下:?内囊出血内囊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其最典型的表现为“三偏征”,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具体的来说,偏瘫:即出血病灶的对侧肢体发生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即出血病灶的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偏盲:即出血病灶的对侧视野缺损。

?脑叶出血脑叶出血表现为大脑各脑叶内的出血。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临床有不同的表现。

一般除突然起病、头痛、昏迷外,常有相应脑叶的症状。

如额叶、颞叶出血常出现精神症状;额叶、顶叶出血常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枕叶出血常出现偏盲等症状。

桥脑出血常突然起病,头痛、呕吐,数分钟内进入昏迷状态。

出血往往自一侧开始,很快影响到对侧,出现两侧面部及四肢瘫痪,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瞳孔,为其特征性症状。

另外,桥脑出血常阻断丘脑下部对体温的正常调节而使体温上升,呈持续高热状态。

双侧桥脑出血病情常极危重,由于脑干呼吸中枢的影响,常常早期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不规则,有些病人可很快死亡。

但一侧桥脑出血,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小脑出血小脑出血大多数小脑出血发生在一侧小脑半球,可导致急性颅内压升高,脑干受压,甚至发生脑疝。

凡高血压病人突然发生一侧后枕部剧痛、频繁呕吐、严重眩晕、瞳孔缩小、意识障碍逐步加重,无明显瘫痪者必须警惕小脑出血的可能。

?脑室出血脑室出血多数脑室出血是由于大脑基底节处出血后破入到侧脑室,以致血液充满整个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所造成的,原发性脑室出血少见。

另外,小脑出血和桥脑出血也可破入到第四脑室,这种情况极为严重。

意识往往在起病后1~2小时内陷入深度昏迷,出现四肢抽搐发作或四肢瘫痪,如血压下降、体温升高则病势危重。

?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应在非手术治疗未能奏效而出血尚未引起原发高血压脑出血或继发的致命损害时才有价值。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的发生和发展,改善脑循环,促进受压脑组织的及早恢复。

总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是有选择性的,出血较少的,可以采取内科治疗,血肿较大时,如外囊或内囊区血肿体积达到20毫升以上,及时开颅手术或行脑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血肿,常有助于解除脑受压,促进恢复。

脑立体定向血肿吸除术定位精确,手术损伤小,尤其适应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血肿清除。

起病特急,短时间内病情即趋恶化,病人已呈昏迷,去脑强直状态者,手术治疗有时也难以取得效果。

非手术治疗包括绝对卧床、镇静与稳定血压,应用脱水药、止血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疗法,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病人应细致护理,及时防治肺炎、胃出血等并发症,术后仍需内科方面的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多在出血后20-30 分钟即停止,止血药物的使用并无确切疗效。

内科治疗适应于以下情况,(1)出血量较小者。

一般认为壳核出血或大脑皮质下出血小于30ml 或血肿直径在3cm以下可进行内科治疗。

(2)出血后意识一直清楚或仅嗜睡者。

(3)发病后即陷入深昏迷,或病情已发展至晚期,昏迷不宜手术治疗。

(4) 患者年龄大大,且有心、肺及肾脏疾患,或有严重糖尿病者。

内科治疗的死亡率较高,为50-90。

Cushing 于1903 年最早采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由于效果极差,一度冷却下来。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脑出血多主张进行内科治疗,较少采取手术治疗。

近年来,由于 CT 检查的应用,对脑出血手术病例进行合理选择,术中应用显微技术清除血肿和双极电凝止血,从而使手术更加精细准确,将损伤减少至最低程度。

并采取了早期手术,即发病后24 至48 小时内手术。

甚至提出超早期手术,在脑出血后7 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尽早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不仅能达到救命目的,而且有利于促进脑功能恢复,减轻残废,有人总结近5 年文献报告的929 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死亡率为2-28%,功能恢复率达63-89%。

近来在脑出血的治疗中又采用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如施行颅骨钻孔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以促进血块液化,然后予以抽吸。

此法简便易行,疗效肯定。

另外还开展了cT 导向脑立体定向清除血肿及CT 定位,应用内窥镜进行血肿清除等方法。

这些治疗方式不仅损伤小,且疗效亦好,病人乐于接受。

随着新的诊疗方法不断涌现,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将不断获得改善。

护理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改变,每半小时测一次,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有血肿腔引流的病人应观察引流量颜色,引流袋每24小时更换一次。

3:观察肢体活动情况。

4:特别注意血压情况,血压超过21/13kPa(160/100mmHg)应给予降压处理,血压下降应注意补充液体入量,注意有无心脏合并症及消化道出血等。

5:不能进食者术后3-5天开如鼻饲,严密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特别用激素患者,应注意有无腹胀、血下降、肠鸣音亢进。

消化道出血者可鼻饲止血药。

6:保证各种药物按时输入。

7:其它同术前护理[2]。

预防高血压病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控制血压,并避免剧烈变动、饱餐、剧烈活高血压脑出血动、用力排便、性交等可能诱发血压升高的因素。

如出现剧烈的后侧头痛或项部痛、运动感觉障碍、眩晕或晕厥、鼻出血、视物模糊等可能是脑出血前兆,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