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2)》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课时统计(2)
1.师提问:平均数的意义和特点是什么?
师小结:求平均数的实质就是将几个数在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变为相等。
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引导回答: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要运用这组数据的总数除以总份数。
3.出示具体实例求平均数。
(1)课件展示:
学生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课件出示第97页例5的表格。
提问:求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上一组求平均数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独立算出数据的平均数。
视频展示学生作业。
小结:求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上一组相同的都是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得到平均数,不同的是这里的总数和总份数都要先算出来,再求平均数。
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98页第5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
)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1.教学时,应多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计算比较繁琐,要训练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统计》二课时教案
《统计》二课时教案《《统计》二课时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一课时统计(一)教学内容:统计(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教学准备:相关挂图、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1、电脑出示统计表(1):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电脑出示统计表(2)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最新整理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第二课时).docx
最新整理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第二课时)(一)教学设计课题统计(第二课时)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96~P98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能力目标:使学生深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把解决问题和统计知识综合进来,巩固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1、会用正字法收集信息和整理数据。
2、掌握“以一当二”的表示方法,会画条形统计图。
3、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统计图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第一步:情景导入1、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乐羊羊,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将由我们五只小羊带领同学们度过快乐的一天。
出发之前,我们想先了解一下你们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好让我们好好地给你们准备一下。
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帮助我知道呢?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反馈答案:可以用统计的方法。
1、通过五羊录音的播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早饭吃好对正处在长身体的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这样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突出数学来源于生活。
第二步: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练习二十二第一题:播放录音:哎哟,吃得好饱哦,我们一起出去逛逛吧!哇~~好多车子哦,阿如你看!有小汽车、面包车和大客车呢!我们一起来统计一下他们分别有多少辆吧!1、2、3、4……小汽车一共有12辆,面包车也有8辆呢!但是……大客车比小汽车少8辆哦!学生讨论2分钟。
(一格表示多少?画的时候要画在相应的图上面)2、教科书第96页练习二十二第二题:播放录音:阿意,天气好热呀,不如我们进商场里面坐坐,凉快凉快吧?咦?快看,电视机正播放这个月的天气预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未来的一个月天气将会怎样吧!未来的一个月……晴天有12天,晴转多云有8天阴天有6天,还有4天雪天,天气好好哦,我们赶快把这些数据画成统计图告诉老师,让老师开心一下吧!学生讨论并填涂统计图学生画图,展示好的作品。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图表示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应用。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将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绘制这两种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简单的统计方法。
但是,对于绘制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绘制统计图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分析数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绘制这两种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绘制这两种统计图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利用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绘制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统计图模板、数据材料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复习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然后,教师提出本课时的问题: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两种统计图的特点。
《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统计》第二课时《迎新年》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提出问题。
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一格代表2的统计方法,用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难点: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教学准备:媒体课件、一个沙包和玩沙包的场地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统计扔沙包比赛的统计表;学生:四人小组准备图形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若干个)教学方法:整节课主要采用观察、活动、讨论等教学方法,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重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参与统计师:小朋友,新年快到了,你想怎样庆祝元旦呢?二年级的同学正在开新年晚会,想去看看吗?(出示多媒体)师:新年晚会上二年级的同学们都在做什么?能发现哪些数学知识呢?请同学们仔细数一数,指名说。
学生观察后回答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拉小提琴,有的在看节目,还有的在搭积木,扔沙包。
学生自主数并回答:拉小提琴的同学有2位,唱歌有8位同学,跳舞有5位同学。
师:能发现哪些数学知识呢?请同学们仔细数一数,指名说。
师:我们先来看表演的同学,请你完成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你能告诉我们参加演出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吗?唱歌的比跳舞的多多少人?请用算式回答。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学习小组的同学每人提出一个问题,并请小组的同学回答。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元旦晚会的情境只是起导入的作用,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所以教师应及时引导抽象出数学知识和条件。
及时复习统计表。
学生完全可以自主、独立完成。
只是要提醒应仔细地数一数。
]二、搭积木活动,复习图形知识师:看了新年音乐会,小朋友们一定也特别想参加元旦庆祝活动,就让我们首先玩搭积木游戏吧。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统计的方法,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
本课时内容是对统计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旨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但是,学生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收集的方法不够规范,数据整理的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统计的方法,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统计的方法,培养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统计的方法,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统计的方法,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统计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来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学PPT,包括教学内容、情境图片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引出本课的主题——统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计》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提高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其绘制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数据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其绘制方法,并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统计学的兴趣,提高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条形统计图模板、实物道具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条形统计图模板、画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情况,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你们觉得用什么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会更清晰呢?”从而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了解其绘制步骤,如确定坐标轴、画直条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份条形统计图模板和相应的数据。
四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第2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书P110——113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教具准备:一张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过渡语: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几张可爱的照片,让大家猜猜这些照片里出现的小女孩你们认识吗?)师:出示四(3)一名学生的3张相片,让学生观察这个学生的生长过程有些什么变化,并猜猜她是谁?生1:我通过观察,知道这个小女孩已经长高啦!生2:我知道这个小女孩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就会会长高的。
(二)、讲授新课:(过渡语:作为妈妈的一定非常关心疼爱自己的小孩,帮她拍下难忘可爱的照片,可以经常欣赏、回味一下!下面陈东的妈妈也很有心思,她记录了陈东0~10的身高。
)如下表:(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1、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2、观察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小组合作完成折线统计图吗?(1)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陈东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小组合作完成‘陈东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的坐标,让学生知道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能找到首格,知道表示什么?(3)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动手画图。
(4)师指导个别学生。
3.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1)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解决以下问题:陈东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
)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A:小明115厘米时几岁?B:5岁半时陈东身高大约多少?C: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陈东5岁半时的身高。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品课)
《统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感知到感悟的学习过程,学会运用折线统计图知识分析数据,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学会利用统计图作判断和决策时,一定要注意统一统计标准,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而轻易做出判断。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敢于质疑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懂得要在统计标准统一的情况下分析统计图,作出科学、准确的统计学判断。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四、教法与学法:1、“设疑探究法”组织教学;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一)前置统计图练习,复习热身【设计目的】课前布置折线统计图练习,复习相关统计图知识,为新课作知识铺垫。
(二)设疑引题,小组探究新知识1、设疑---课件引题:今年全国约有699万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加入你是一名毕业的大学生,你会到以下哪家公司应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关心时事、努力学习的情感;开门见山点题,引导探究交流】2、指导观察,汇报所得【设计意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经历发现知识,验证知识的过程,最后感悟与掌握】3、师生交流,归纳引导引导学生归纳结论:虽然B公司薪酬统计图走势平缓,但是他的薪金增长较快,因此到B公司应聘。
4、二次设疑,知识点题为什么有的同学愿意到A公司应聘?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设计意图:充分交流讨论,总结知识】5、引导点题,掌握知识(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透过表象看标准,统一标准细分析(2)板书:统一纵轴标准(三)巩固训练,思维发散1、操作课件,呈现练习(解决69页练习十一第2小题)让学生感知“局部的差异”与“整体的相似”产生的误差。
【设计意图:感知折线统计图标准差异的各种数学案例,增强学生思维灵活性,思维发散,巩固和强化新知识】2、操作课件,呈现习题(分析两家服装店的营业状况)让学生感知横轴标准不同的折现统计图表象间的差异。
【设计意图:思维发散,巩固和强化新知,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操作课件,呈现习题(分析两家服装店的营业状况)让学生感知纵轴第一格不同时折现统计图表象间的差异。
人教数学六年级《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第四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8—69页例2及练习第2题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折线统计图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和分析有关统计图中的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2、引导分析统计图有关数据时,要让学生经历全过程,从而认识到要进行数据分析时注意标准的统一,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3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
三、重、难点:综合运用已学知识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作出正确判断和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出示统计图。
复习月份陈明想去应聘,你有什么好建议?(1)这是什么统计图?(2)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3)陈明想去应聘,你有什么好建议?[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适当地回忆,激活旧知,有助于后续学习的顺畅。
]二、讨论互动、探索新知,明确标准不统一。
例2下面分别是[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习, 学生进一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在讨论环节里,当学生出现不同观点的时候,有的学生认为A 公司上升得快,所以去A 公司,有的学生认为没有数据,不一定是A 公司的工资高,应该看数据来分析,这时教师不过早作评价,而是把问题交回学生,让学生思维的碰撞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对信息的认识从片面走向全面、从表面走向实质。
] (二)横轴标准不统一 2、 哪个服装店销售量上升得快?为什么?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3、 你发现什么?两幅统计图反映的衬衫销售情况是一样的。
但初看时感三、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金精火眼闯关活动”花江镇永睦小学110120130140150160170A 服装店销售衬衫的情况统计图2013年4月制0一二三四五六日单位:件120110145135140155165110120130140150160170B 服装店销售衬衫的情况统计图2013年4月制一二三四五六日单位:件120110145135140155165你发现什么?要注意统一标准(横轴),才能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计》第二课时——《条形统计图》群英小学孙文琴指导教师魏彩仙【教学内容】教材第109~111页【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例题中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数据,条形统计图的每一个格要代表五个单位。
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如根据统计图标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出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的过程。
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可以用1格表示5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教学难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教学准备】统计表、统计图【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师: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
大家看看图片上有什么车?学情预设:回答图片上有什么车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内容。
二、新课探究1、第一次动态统计师:今天我们的任务是统计轿车、面包车、客车和货车这四种车,它们各开过去多少辆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摇头说数不清楚,有的请老师再放一遍,有点说放慢一点。
设计意图:制作一段车子行驶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接触动态统计。
同时老师直接点明“轿车、面包车、客车和货车”以及各有多少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统计这四种车辆每一种通过的数量。
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统计的又快又准确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1)请老师放4遍,我一遍统计一种车辆的数据;(2)我们4人合作,一人统计一种车辆的数据;(3)请老师放慢一点。
师:由于时间有限,放4遍时间比较长。
有小朋友提到4人一组合作,那我们就把这个任务分到大组去。
我们正好四个小组,一个小组统计一种车辆的数据。
记住自己要统计的车子的颜色和形状。
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数据呢?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正”字统计法、打勾、画等设计意图:让学生实际统计,在实践中发现:由于车速较快,种类较多,一个人统计会手忙脚乱又记不准确,于是产生合作的想法,并讨论出动态统计的方法:统计动态出现的事物,先分好类,然后出现一个就统计一个。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计》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本课时主要教学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学生在画条形统计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2.难点: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和分析数据。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准备相关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
3.准备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让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统计图,引导学生了解统计图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统计图吗?统计图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统计图表示数据。
3.操练(10分钟)每组学生绘制自己选择的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在绘制过程中,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统计图,让学生分析并说出其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在分析数据方面的优势。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画法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调查的概念,了解调查和统计的关系。
2.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并用统计图表展示调查结果。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统计,培养学生的对现实生活更加关注和积极思考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调查的概念。
2.统计图表的绘制。
难点:1.能够正确使用统计图表展示调查结果。
2.学生之间如何协作进行调查并整理数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调查”和“统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问题,如“班级里大家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3. 调查准备(15分钟)•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如何进行调查,列出调查问题并准备调查问卷。
4. 调查进行(20分钟)•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调查并记录数据。
5. 数据整理(10分钟)•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整理数据,准备绘制统计图表。
6. 统计图表绘制(20分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绘制柱状图或饼图展示调查结果。
7. 分析与讨论(10分钟)•学生观察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讨论调查结果,找出有趣的现象。
四、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当天课堂所学内容,强调调查和统计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推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热爱进行一个小小的调查,并用统计图表展示结果。
六、板书设计•调查与统计•调查问题•统计图表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对调查和统计这一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本第96~98页练习二十二二、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提出问题。
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复习简单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准确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五、教具准备:水彩笔尺子练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统计图?生:条形统计图提出要求:今天继续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并把我们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1、投影出示课本第96页情景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举手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生:在停车场里有小汽车12辆、面包车8辆、大客车4辆。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大客车有多少辆?(2)小汽车和面包车一共有多少辆?(3)小汽车比面包车多多少辆?(4)面包车比小汽车少多少辆?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了解小学解决问题的题目必须有条件和问题,为学生以后更好地解答应用题做好准备。
)在此基础上,师生重点解决问题。
1、用实物投影出示统计表、统计图。
师:在填写统计表的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吗?生:先求出大客车有多少辆?在学生的质疑下,知道了要先求出大客车有几辆,再完成统计表的填写。
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的制作。
并提示学生:这张统计图中一个格子代表2辆车。
制作完成统计图后,让学生上台展示并回答问题。
学生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同桌之间互问互答,再全班回答。
统计 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8页:第四单元《统计》例2,练习十一第2题。
二、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2.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到在运用统计图进行比较和判断时,一定要注意统一标准,才不致发生误判。
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铺垫标准不统一出示:中山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折线图。
师:这是什么统计图?它的优点是什么?(能反映事物的具体数目;能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师:中山哪几天的PM2.5的值变化最大?为什么?(越陡就变化越大)师:如果我想比较一下中山和广州的PM2.5的情况,有什么方法?为什么?(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二)自主探索,发现各种标准不统一1、纵轴的标准不统一(1)出示公司A和公司B的月薪情况统计图:你想应聘哪一家公司?为什么?(小组讨论)(2)演示具体数据,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谁想改变主意?说说你的理由。
)生:①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
②数据呈现后,发现纵轴上标准不统一,不能直观判断。
(追问:为什么?)(3)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出现?标准不统一。
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明显。
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4)怎样比较才正确?提出建议。
方法一:比较两图的数据。
方法二:统一标准,调整A或B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
方法三: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统一标准)小结: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板书:统一标准)2、“局部的差异”与“整体的相似”产生的误差。
公司老板决定选一个气候宜人的地方开服装店,你觉得这个地方的天气符合老板的要求吗?(出示:课本练习十一第2题)(1)初看这幅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为什么?确定吗?(2)月平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3)为什么有这种判断上的误差?(第一格为20摄氏度,而以后每格表示1摄氏度,这样突出、放大了“局部的差异”,而略去了“整体的相似”,即每月气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这个重要的信息被淡化了,从而造成我们判断上的误差。
最新北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二)》教学设计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第2课时统计(二)教学内容:各统计图的特征知识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收集统计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理所学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3、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三种统计图的特征知识教学难点:树立统计意识,丰富统计方法,积累生活经验。
教法:知识点的串讲与总结学法:独立思考交流心得教学准备:PPT或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
(1)在某一路口收集各种车辆10分钟通过的数量。
(调查计数法)(2)收集珍惜动物的种类。
(上网查资料)(3)研究黄豆发芽率。
(做实验得到数据)(4)调查本班学生喜欢的颜色。
(询问他人调查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子并说明自己的调查方法,通过全班学生的交流,丰富学生收集数据的方法。
二、出示教材第83页第4题图,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怎样整理六(1)班家庭成员人数的调查结果?可以画条形统计图,并提出一些问题。
(2)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月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好处?(3)假如小芳买课外书用了20元钱,那么小芳的零花钱共有多少元?(4)除了上面的扇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你还学了哪些统计图?举例说明并总结各统计图的特点。
三、结合实例,说说自己对平均数的理解,并收集生活中应用平均数的例子。
(计算班级学生某学科的平均分)四、总结让学生理解学习统计的目的不只是单纯地计算统计量的多少,也不是制成统计图,更重要的是根据数据来解决问题、描述现象、预测趋势。
这些要让学生来说出。
布置作业:学生根据全班分组的身高资料作一张统计图板书设计:统计与概率收集数据的方法:查阅资料、询问他人、调查、实验等。
统计的重要目的:根据数据解决问题、描述现象、预测趋势。
课后反思:学生每日提醒~~~~~~~~~~~~~~~~~~~~~~~~~~~~~~~~励志名言:1、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教学 目标 31 . 知识与技能。 ( )进一步了解 画单式折线统计 图的一般 1 步骤 。 ( )进一步掌握绘制单式折线统计 图的方 2 法 ,能准确熟 练地根据给 出的数据在方格纸上 画单式折线统计图。 32过 程 与方 法 。 . () 1让学生经历 收集 、 整理 、 描述 、 分析数据 的全 过 程 。 ( )在学 习过程 中引导学生体会根据实际 2 情况进行灵活变化 。 33 -情感 、 态度与价值观 。 () 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 、 思考的过程 。 时 问 周 一 周 刷 周 阴 周 置 ( )在学 习过程 中引导学生体会根 据实际 2 7 0 1 0 5 人 数 6 0 10 90 O 情况进行 灵活变化 。 () 3在学 习过程 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准 确 、 么 ? 袁 2某商场 2 0 0 9年各 季度 空调销售情况统计 合理 、 简明 、 美观 。 ( 注意 : 描点要找准数据 , 看清横轴 、 纵轴进 季 度 第 一 第 l 第 = 第 网 _ _ 三 4 教 学 重 点 行描点 。连线一定要用尺 画直; 注数据 , 要标 在 明确 画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以及 原 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 写上数据 ,不要写在折 ,拿 l5 ( 、 1 2 了E J 口 5 5 则, 能根据实 际情况 准确地画 出准确 、 理 、 合 简 线 E。 ) 书 板 c. 明、 美观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 感受折线统计 图在 教 师根据 你们 总结 的步骤 画一遍 , 你们 学 生按小组进行操作 ,互相说说 自己了解 生活中的价值 。 5 教 学 难 点 改 N , I问 周 … 周 二 阁 三 周 四 周 五 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与运用 , 发展统计观念 。 方 , 一改 。 6教具准备 d谁 想把你画好的图 数 量 . 让同学看一看 。 : 二 l 未完成的统计图 、 教学课件 。 组 随机 7教学形式 ( )交流作品 ,欣赏折线统计 图并分析数 的情 况 和 发 现 的 问 题 。 内成 员 加 以 补充 。 4 进行环保教育 。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自 主探索和教师指导 据 、 解决 问题 : a . 看来 同学们 已经会 画折线统计 图了 , 84总 结 - 相结合的形式。 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 你们有什么收获? 谁想 8 教 学 过 程 你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能 8 展示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 . 1 导人新课 : 提 出什么 问题? 对学生提 出的问题可在班内交 说说 。 ( () 1同学们 , 你们 收集 到生活 中的折线统计 流解 答 ) 图了吗? , 好 拿出来在组 内说说你是从哪收集到 b重点解决书 中的三个问题 : . 的, 并说说从图中获得 了哪些信息? 陈东 几岁到几岁长得 最快? ( 师先让学 生
画图没不晶 表某学生周集旧活料情统 的有有对显一 。 小学一收废生塑袋况计 的 地 _ 3
, 然后小结 : 有两种方法 , 一是看图 , 找出折线 中线段最长 、坡度最大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 的 那段 时间 ,二是通过计算所给数据 的差值得 出 结果 。长 了多少厘米? 学生说出后还需问是怎 ) ( 么 发 现 的? ) 陈东身高 l 5厘米 时几岁 ? 1 陈东 5岁半时身高大约是多少? c一师 : 还能根 据折线 图推测 出陈东 身高 你 的发展趋势吗?如果他 以后每年 的身高一直统 计下去的话 , 怎么样 的呢?( 又是 男孩从幼儿阶 段 开始平 均 每年 可增 高 7 9厘米 ,最 多 可达 - 1 ~ 2厘米 , O1 一般在 2 ~ 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 ) 32 83巩固练习, _ 拓展应用 : 通过 刚才 的合作学 习,你们 已经掌握了画 折线统计 图的方法 ,也能从图 中获得想知道的 信息, 这是你们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 那现在我们 就用 学习到 的知 识来解决生活 中遇 到的问题 , 好 吗? () 1完成书 中 P 1 1 1的做一做 ; 学生 独立完成 ,师 组织学生进行 评析 、 交 流。 () 眼金睛。 2火 () 3 同学们掌握的很扎实。课前 , 老师 收集 了一些生活 中的数据 ,并 制成了统计表 , 出示 ( 三张统计表 , 如下 ) 下面就请 大家拿 出画有横轴 和纵轴的方格纸 ,选择 自己感兴趣 的统计 内容 制一幅折线统计图 ,然后对 照 自己所画 的统计 图说说了解到哪些情况 , 发现 了些什么 问题 , 准 备提出哪些建议或解决 哪些数学 问题。 表 1某校 图书室第三周学生借 书情 况统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第七 单元 的《 统计》 10页例 2 第 1 及后面 的练习 。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及 四年级上 学期的学习 , 已经掌 握了收集 、 整理 、 描述 、 分析 数据 的基本 方法 , 会用统计表 ( 单式和复 式 ) 和 单式 、 复式条形统计 图来表示统计结果 , 并能根 据统计图表解决 简单 的实际问题 ;了解了统计 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建立 了统计 的观 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折线统计 图的。 这节课的教学又是在学生学 习例 1 初 步 , 了解 了折线统计 图的特点 的基础上 安排 的 , 目 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感 受折线统计 图的特点 , 学 会根据所 给的数据补充制作折线统计 图 ,能根 据统计 图解决问题 ,根据数据 的变化进行合理
科l I I 教 文 化
科
《 统计》 第二课 时教学设 计
南 杰
( 丹 江 市景 福 小 学 , 牡 黑龙 江 牡 丹 江 17 0 ) 5 0 0
摘 要: 从八 个方面具体 阐述《 统计》 第二课 时的教 学设计和教 学过程。 关键词 :统计》 教学设计 ; 学过程 《 ; 教
1教 学 内容
() 2 同学们 , 请坐好 。现在谁想到前面与 同 学交流。看谁 最勇敢 。 () 3 那你知道折线统计 图有什么特点吗? ( ) 这就是折线统计 图的特点。 4 对, 同学们 , 你们通过查报纸 、上 网搜索 、看课 外读 物等方 法, 收集到 了许多折线统计图 , 这说明折线统计 图在我们 的生活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那 你想不 想动手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呢? 这节课 , 我们就 起来研究如何画折线统计图。板书。 82自主探究 , - 学习例 2: () : 1师 同学们 , 你们 知道 自己从 出生 到现 在每年的身高是多少吗? 没关系 , 你们的妈 妈肯 定会帮你们记录下来了。陈东也有个细心 的妈 妈, 他妈妈把他从 出生 到 1 岁 的身高都记 录了 O 下来 , 我们一起来 看看 吧。 师出示 P 1 2的 ( 1 0例 统计 表 ) a. 请学生观 察 : 陈东从 出生 到 l 岁的身高 0 有什 么 变化 ? b师 : . 要清晰地反映出陈东身 高变 化情况 , 应该绘制什么样 的统计 图更好呢? 对, 陈东就想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 , 你们能 帮帮她 吗 () 2 多媒体 出示例题 中未完成的统计图。 你们再看 , 这个地方 , 为什么是折线而不是 直线 呢。( 是的 , 我们画 5 0以下的刻度 用不上 , 会 占地方 , 以我们就可 以把 5 所 0以下的刻度隐 藏起来 , 用折线表示。 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 意选择正确而合理的刻度。 ) () 3 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 a . 那好 , 现在就打开 书 l0页独立完成 吧。 1 注意画图时用铅笔 , 连线 时用格 尺。 有困难 的同 学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 也可以问老 师。 h画完了吗 ?谁能说说 画的时候应注意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