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纾和林纾的翻译

合集下载

读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的几点启示

读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的几点启示

读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的几点启示作者:张茜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3期摘要:林纾作为一名伟大的翻译家,对于我国翻译事业和引进西学所做的贡献不言而喻。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曾对他各个时期的翻译作品做出过评价,其中著名的有钱钟书所著的《林纾的翻译》。

笔者在阅读《林纾的翻译》之后,从四个方面总结归纳了从中获得的启示,包括翻译的目的和动机、译作的风格、翻译的评价和译者的责任,通过本文展示给同仁们,以加深大家对林纾及其翻译思想的理解和领悟。

关键词:林纾;翻译目的和动机;翻译风格和评价;译者责任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林纾的地位不可忽视。

他是唯一一位不懂外文而又译作颇丰的翻译家。

林纾到72岁逝世为止,共翻译了12个国家(其中包括英、法、美、德、日、瑞士、希腊、挪威、比利时、西班牙、丹麦)的101名作家的180多种作品,共计1200万字。

他所译作品中大部分是小说,成为我国最早介绍西方文学的人,他的贡献无法估量。

尽管有学者对林纾能不能被称作“翻译家”持质疑的态度,例如王秀云在《是翻译还是整理——质疑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写道:“他的翻译不能叫做转译……把一个完全不懂外文、只会用文言写作的人称作‘翻译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这种看法很不公正,换个角度来看,在林纾的翻译过程中也存在三种语言:英语、转述者的语言、林纾的文言译语;而最后两种语言可以看做是语内翻译,都是汉语,但是林纾所做的工作不是记录,而是将转述者的语言译作具有自己风格的译文。

所以说,林纾作为一个翻译家的身份是不容质疑的,他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

读完钱钟书的《林纾的翻译》之后,笔者对于林纾本人、对于翻译也有了更深的体会,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在本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翻译的目的和动机;译作的风格;翻译的评价;译者的责任。

一、翻译的目的和动机林纾本人很少专门来写关于翻译理论的文章,但是他的翻译理论可以在他译作里的序、跋以及像《译叹》、《译林叙》的文章里体现出来。

浅析林纾之翻译选材

浅析林纾之翻译选材

浅析林纾之翻译选材作者:范荣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0期摘; 要:林纾的翻译在晚清翻译运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林译的数量还是其影响力都堪称晚清翻译史上的奇迹。

对林纾翻译的研究多集中在其翻译策略或翻译手段的选择,其实林纾对翻译作品体裁的选择也是全面研究晚清翻译运动不可缺少的内容。

林纾对小说这一体裁的执着受制于内外动力的驱使,这样的选择虽然局限了当时国民对西方文学的全面解读,但却使得其顺利进入晚清读者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晚清翻译运动的兴起。

关键词:林纾;翻译选材;内外合力作者简介:范荣(1976-),女,汉族,重庆市人,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文化、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21.引言作为晚清小说翻译运动中杰出的翻译家代表,林纾以其巨大的译本数量及广泛的译作影响堪称第一人。

据统计,晚清纯文学作品的译本大约为300-400种左右,而林纾的作品即使以最保守的计算也有180种之多。

基于林纾对晚清翻译运动的杰出贡献,后世学者对其译作研究颇多。

然而,学者们大多关注其“归化”的翻译策略及“删、减、改”的翻译手段,而鲜有讨论在翻译过程中林纾为何对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执着的选择和偏爱。

众所周知,林纾的翻译发生在晚晴这一“翻译之社会功能高于文学功能”的特殊时期,因此,探讨林纾及当时整个晚晴译界何以将“开启民智”这一重任施以小说——这一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中国史家轻视的文学体裁是完善对林译小说甚至整个晚清翻译运动研究的有益尝试。

2.林纾之翻译选材1897年是林纾人生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位完全不识外文的落第举人与魏翰、陈家麟等曾经留学海外的才子开始合作翻译了域外小说,而且凭借引起巨大社会反响、造成“洛阳一时纸贵”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让自己奇迹般地走上了自己辉煌且短暂的翻译生涯。

浅析林纾和林纾的翻译

浅析林纾和林纾的翻译

东西方文化关系课程论文:浅析林纾及林纾的翻译学号:A0839001 :杰浅析林纾及林纾的翻译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从古到今,无论是西方还是,翻译思想及理论层出不穷,关于翻译的标准也不一而言。

就翻译本身而言,一般的翻译人员无需有复杂的翻译思想,只要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境外作品,用通达、符合本民族文化的要求的语言描述即可。

无论是西方还是,翻译活动千百年间从未停止,但是翻译这门职业并未获得世人应有的尊敬,也并未承认他在文化交流中应有的价值。

若单从翻译学科的角度讲,原作与译作的等值、可译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中争论的焦点,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发展,近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各持己见。

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这样描述翻译:什么是翻译,在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将原作在文本里的表达的含义通过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但林纾的翻译若只单从翻译学科的角度看,是不能够用翻译标准来衡量其成功或失败的。

林纾的翻译与他所在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

所以只能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林纾个人和林纾的翻译。

林纾的翻译活动前后可大抵分为两个时期,辛亥革命之前,与辛亥革命之后。

林纾生活的年代是中国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社会本身处在变革的年代,且自身政治腐败,经济科技十分落后,面临着外国列强的经济文化的双重侵略。

林纾作为一个受过封建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思想中有进步的东西,也有落后的东西。

《闽中新乐府》是林纾公开发行的第一本诗集,诗文通俗易懂,号召民众反帝救国,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教育方式十分不满,因林纾生活贫苦,在他的作品里很多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疾苦,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林纾鲜明的民族思想。

与维新派不同的是,他不但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看到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和昏庸。

这也是后来林纾从事翻译的思想基础。

林纾本应该是一个极其成功的翻译家,翻译阶段前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后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林纾笔锋渐老,且坚持自己的古文章法,为当时文化潮流所不容。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描述极为贴切:“一个老手或能手不肯或不能再费心卖力,只倚仗积累的一点熟练来搪塞敷衍。

齿牙吐慧艳似雪,文采照人清如秋——浅论林纾的译作及其文学史意义

齿牙吐慧艳似雪,文采照人清如秋——浅论林纾的译作及其文学史意义

齿牙吐慧艳似雪,文采照人清如秋——浅论林纾的译作及其文学史意义【内容提要】林纾是中国翻译史上的开拓者,其译作推动了中国的文化现代性和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的进程。

林译小说好似一扇洞开的窗牖,国人第一次从此洞悉西方世界的文化与人一辈子。

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整整一代人,中国新文化的诞生,林纾实乃其前驱。

【关键词】林纾;林译小说;文学史意义每次重读林纾,笔者都为琴南先生博瞻秀美的文字功夫所慑服倾倒。

林译小说好似一扇洞开的窗牖,晚清国人第一从那个地址看见西方的文化与人一辈子。

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整整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坦承,对西方文化之爱好,实从林译小说始;中国小说现代叙事话语之成形,林译小说实有开拓之功。

中国小说作为“文学之上乘”地位之奠立,梁启超的力倡自然功莫大焉,然林译小说恰为梁氏言论之最有力支撑——若是没有大量的林译小说向人们展现小说本身的丰硕美感,仅靠梁氏等数量有限而美感不足的政论文式的“政治小说”、“科学小说”,实难想象现代小说真的会在暂短时刻完全征服传统文人,由“小道”、“下流”跃升为“上乘”,致使传统小说观念全然改变。

中国新文化的诞生,林纾实乃其前驱。

林纾涉足译界极为偶然,译作之畅销也在意料之外。

时逢林纾母亲归天,接踵妻子复又病故,林纾伤感寡欢之际,结识了留法归来、时为船政学堂法文教习的王寿昌。

王寿昌不但中文造诣很高,且精通法文。

英雄相识,王寿昌等几位老友力邀纾一同译书。

于是,林、王来到石鼓山,林铺纸于几,全神贯注,王那么手捧法文原著逐字逐句绘声绘色,但见林纾落笔如飞,口搁笔止,此种翻译方式别具一格,并非是机械地记下口译,而是运笔写出“信、达、雅”的文言,虽有中西观念、风俗的不同,但林纾极聪慧的天资,立刻能将原作的情感和魅力表达出来。

由于林纾的中国文译作晓畅通顺、温文尔雅,其译笔妙语连珠,郁于情感,署笔名冷红生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刻本一经问世,旋得国人推崇备至,以致一时“洛阳纸贵”,林译小说遂不胫而走。

林纾与翻译PPT课件

林纾与翻译PPT课件
7
时代背景:
晚清时期清政府腐败及帝国主义的入侵,民族危机使 得立志改革的先进者看到了小说的影响力。小说成为 他们宣传政治思想以及唤醒、教育民众的工具。
晚清时期的小说翻译是一项新兴而较随意的事业,译者 也就根据时局和表达需要而对原作较为随意地进行删 节、添加或改写。
8
林纾的翻译作品大多也是小说翻译,顺应了当时的翻译 风潮。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林纾的翻译目的包括两 个:政治和文化。
9
翻译思想
林纾提出注重翻译的目的与功能,既强调译品要能达到预期目标 和效果,要求译作能够完成肩负的任务。(林纾的翻译目的是爱 国,其译作中就能看出倡导兴办实业来实现“实业救国”的理论)
林纾过分注重其译作中救国思想的宣扬,对原作进行删减和增加, 导致一定程度上对原作的不忠实。
林纾翻译中的“讹”:一种是不通西文和粗心大意的“讹”。另 一种是明知故犯,创新性的“讹”。第一种“讹”对译文产生荒 唐或有害的效果,第二种“讹”则给译文带来了活力。在林纾众 多的译文作品中,有一些确实是其滥砍滥伐后的作品,有一些也 出现不相关的增加的内容,但其创新性地为原文修枝剪叶,省略 了大量与情节发展不相关的,冗长的人物描写分析,再进行润色 补充,就大大增强了译文的活力。
10
翻译理论:
忠实论:基本上遵循了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认为翻译
只能“如其所言”,忠实于原作思想。 例如:林纾在翻译中能做到因据人口译而有差错和删改外,林纾
一般都能将作者原名列出,书中人名地名绝不改动一音,尤显难 能可贵。 林译的人名、书名,如大卫·科波菲尔、耐儿、罗密欧、《鲁滨逊 漂流记》,《伊索寓言》至今仍在使用。
12
: 比较论 林纾指出中外文学共同的表现,即小说的题材、情节
、人物可以不同,但其间所反映表现的情感是相同的。在林纾看 来,不管东方西方、中国外国,小说(文学)所传达的情感形式 虽有不同,却都具有“共心”的一面。

浅谈《林纾的翻译》

浅谈《林纾的翻译》

浅谈《林纾的翻译》作者:王晓锐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09期【摘要】钱钟书是中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大家,其一生建树颇多,在译学方面也拥有杰出造诣。

本文通过浅析《林纾的翻译》一文,对钱钟书“化”、“讹”、“诱”三个主要翻译观点进行解读,且对其间接提出的译者所应具备的部分素质进行挖掘、借鉴。

【关键词】《林纾的翻译》化讹诱译者素质钱钟书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化史上名震国际的大学者。

他既晓畅中国古经典籍,又精通多种语言与学术,著有《围城》、《管锥编》等重要作品,被盛誉为“文化昆仑”。

其实,关于译学的研究仅是钱钟书巍峨学识中的冰山一角,却在我国译学界熠熠生辉,影响巨大。

钱钟书所作《林纾的翻译》一文,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他的翻译思想。

在该文章之初,钱钟书便巧妙引用了《说文解字》中的一段关于翻译的训诂来展开下文。

“囮,译也。

从‘口’,‘化’声。

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

”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譌”、“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

钱钟书利用这段丰富的意蕴,将翻译的最高境界“化”,难于避免的毛病“讹”以及所起的作用“诱”,都一一展示出来了。

第一点是“化”。

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但同时,他又指出,“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

换言之,钱钟书只把“化”作为译者理应追求的翻译的最高境界,而非必须实现,且由于主客观因素,根本也不可能实现。

第二点是“讹”。

由于“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

”因此,译文在意义和口吻上总有失真之处,这就是“讹”。

在该文章中,钱钟书还进一步指明了“讹”的类别。

读《林纾的翻译》——从异化角度看林纾的翻译策略及对文本的选择

读《林纾的翻译》——从异化角度看林纾的翻译策略及对文本的选择
科技信息.
人 文 社科
读《 柿纾的 翻i》 圣
从 异 化 角度 看 林 纾 的翻 译 策 略及 对 文 本 的选 择
巢湖 学院 大学 外语教 学部 江淑婧 邓新 梅
[ 摘 要 ] 努 蒂 的 异 化 理 论 不 是 一种 翻 译 策略 , 在 译 文 中表 迭 的 对 外 语 文 本 和 外 国文 化 的 一 种 道 德 态度 。翻 译 策略 的 选 择 、 语 韦 是 外
文 本 的 选择 都 可 能 产 生 异 化 的 效 果 。他 提 倡 异 化 的 目的之 一 是 可 以彰 显 文化 他 者 的 差 异 , 目标 语 文 化 见 证 不 同的 价 值 观 。本 文将 让 运 用 韦 努 蒂 的 异 化 理 论 来 阐释 林 纾翻 译 作 品 的 主 题 、 采 用 的翻 译 策略 以及 文 本 选 择 中的 异 化 和 归化 痕 迹 。 所

引 言
“ 异化 ” 乎是 个很容 易引发 争论 的词 。郭建 中( 9 95 ) 为 , 似 19 :7 认 18 9 7至 19 9 7的十年问 , 中国翻译 界的四个热点问题之一就是归化与异 化之争 。 近十年 的归化 和异化 之争中 , 在 人们每每引用韦努蒂的理论来 支持 自己的观点 。fri in oeg z g和 d met aig ni o sct 是韦努 蒂(9 5 在《 i n 19 ) 译者 隐形史 》 书中首次使用的术语 , 一 其理论在 2 世纪之交才引入 中国。 1 韦 努蒂的异化观既强调译 语形 式 的选择 , 也强调原文文本 的选 择 , 而且认 为这两个方面只要有一个 方面是抵抗 目标语文化价值观的就属于 异化 实践” 。韦努 蒂提倡 异化 的 目的之一是 可以彰显文化他者 的差异 , 目 让 标语 文化 见证不 同的价值 观。我国 9 0年代 的归化和异化之争与韦努蒂 没有渊源关 系 , 这从 时间的先后 就可看 出。 韦努蒂的理论一踏人 中国就 发生了异化。因为论 战者多只是借用韦努蒂的名字和术语而 已, 所表达 的意思则是本土的 , 翻译方法的讨论 。 文将运用韦努蒂的异化理论 是 本 来 浅谈 林 纾 的 翻译 作 品 中 的异 化 和 归 化 现 象 及 其 背 景 。 二 、 努 蒂异 化 理 论 的 简 述 韦 韦 努 蒂 的 异 化 翻 译 观 的雏 形 最 早 见 于 他 19 9 2年 编 的 一 部 论 文 集 《 反思翻译》 的序言 中 , 他没有 直接使用 “ 但 异化 ”他 的异化观用 “ , 抵抗 式 翻译 ” 一 术语 来 表 达 的 。 他 对 其 的 定 义 是 : 抗 目标 语 中 的 主 流 文 这 抵 化价值 观 , 反对为归化而追求的通顺。他认为 , 在追求通顺的过程 中, 译 者不可避免地会 在翻译 巾导入 目标语 的主流语言文化价值观 ,译 文会 因 为这 些 杂质 的 掺入 而 被 归化 , 者 的 身 份 因 而 变 得 模 糊 。 文 就 成 了 他 译 个掺 杂 了 目标 语 语 言 价值 观 杂 质 的 杂 合 体 了 。 可 是 译 文 的读 者 却 被 这种 “ 觉 ” 欺 骗 , 以 为 原 文 就 是 如 此 , 不 知 译 者 在 对 原 文 进 行 归 幻 所 误 却

林纾和他的翻译

林纾和他的翻译
——林译《滑稽外史》
“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 事实。我自己就是读了他的翻译而增加学习外国语文的兴趣 的。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那两小箱《林译小说丛书》是我十一 二岁时的大发现,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 人。我把林译里哈葛德、欧文、司各特、迭更司的作品津津 不厌地阅览。假如我当时学习英文有什么自己意识到的动机, 其中之一就是有一天能够痛痛快快地读遍哈葛德以及旁人的 探险小说。我这一次发现自己宁可读林纾的译文,不乐意读 哈葛德的原文。理由很简单:林纾的中文文笔比哈葛德的英 文文笔高明得多。”
那格……始笑而终哭,哭声似带讴歌。曰:“嗟乎! 吾来十五年, 楼中咸谓我如名花之鲜妍。”——歌时,顿其左足,曰:“嗟夫天!” 又顿其右足,曰:“嗟夫天!十五年中未被人轻贱。竟有骚狐奔我前, 辱我令我肝肠颤!”
——林译 那格女士先狂笑而后嘤然以泣,为状至辛楚动人。疾呼曰:“十 五年来吾为此楼上下增光匪少。邀天之佑。”——言及此,力顿其左 足,复力顿其右足,顿且言曰:“吾未尝一日遭辱。胡意今日为此婢 所卖!其用心诡鄙极矣!其行事实玷吾侪,知礼义者无勿耻之。吾憎 之贱之,然而吾心伤矣!吾心滋伤矣!”
《剑底鸳鸯》,英司各特著,林纾、魏易合译(1907) 《神枢鬼藏录》[12],阿瑟毛利森(Arthur Morrison)原著。林纾、魏易合 译 《旅行述异》,英国华盛顿·欧文,林纾、魏易合译 《大食故宫余载》即《阿尔罕伯拉》,英国华盛顿·欧文,林纾、魏易合译 《空谷佳人》,英国博兰克巴勒著,林纾、魏易合译(1907) 《双孝子喋血酬恩记》,英国大隈克司蒂穆雷著,林纾、魏易合译 《孤星泪》,法国嚣俄(雨果)著,林纾、魏易合译(1907) 《旅行述异》,英国华盛顿·欧文,林纾、魏易合译(1907) 《爱国二童子传》,法国沛那,林纾、李世中合译(1907) 《花因》,几拉德原著,林纾、魏易合译(1907) 《藕孔避兵录》,菲利浦斯•奥本海姆原著,林纾、魏易合译 《孝女耐儿传》,即《老古玩店》,英国狄更斯,林纾、魏易合译(1908) 《贼史》,即《孤雏泪》英国狄更斯,林纾、魏易合译 《块肉余生录》,即《大卫·科波菲尔》,英国狄更斯,林纾、魏易合译 《块肉余生述后编》,英国狄更斯,林纾、魏易合译(1908) 《夏洛克奇案开场》,即推理小说《福尔摩斯》中的《血字的研究》,英柯 南达利著。

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

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

语言新探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程攀西南大学摘要:林纾是近代重要的翻译家,其译作对我国近现代翻译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林译作品在广受褒誉的同时,译作中的大量误译也受到质疑和诟病。

林纾在翻译时常常增添或删减原作内容,有学者认为林纾不懂外文且翻译“落纸如飞”,从而信手增删以至于减损了作品的情味;也有学者认为林纾此举使林译作品别具一格,令这些独具特色的译本广受读者欢迎。

林译作品中的确存在大量的误译,这其中的相当部分都是译者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当时国情而作出的调整。

这些误译可视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再创作,赋予了译文新的审美价值与实用性。

关键词:林纾;误译;再创作翻译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可以称之为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

关于翻译的关注核心应当是文本风格和文学性,还是语言的语义功能,这个争论直至今日也未尝有定论。

从文学的角度看,文学作品自然应当以美学功能为首,翻译文学亦不例外。

一般来讲,两种语言的结构和习惯用法是不尽相同的,翻译时也就难以寻求两种语言的完全对等。

这样一来,译者必定也就根据各种因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转换与再创作。

林纾在翻译时,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林译作品必然会与原作文本有出入,这是误译的一种情况。

至于林纾翻译时有意为之的改写和创作,则是误译的另一种情况,这也值得探究和关注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林纾误译的原因首先,林纾翻译中的大量误译与他不通外文且翻译极快速有一定关联。

林纾并不通外文,他的所有翻译工作都是和他人合作:通晓外文的人向林纾口述翻译,再由林纾落笔成文。

“他不懂得任何的外语,他的译书,乃由一个懂得原文的译者,口译给他听,他便依据了口译者的话写成了中文。

”①在此过程中,原文本经过口译者已是第一道语言的转换;林纾根据口述再写成中文,这又是第二道转换。

经过这两道程序后,译文与原文除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差别外,还难免多添了林纾主观上的些许改动。

同时,林纾翻译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快到“往往口译者尚未说完,他的译文已写完毕。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作者:董梓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9期摘要:钱钟书作为中国20世纪国学大师对东西方古典文化和主流学术思想都有这深刻的见解。

本文从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着手介绍了其“化境”翻译观极其影响。

关键词:钱钟书化境诱讹化钱钟书作为中国20世纪以睿智和博学著称的国学大师,不仅深谙中国古典文化,而且对西方主流学术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见解。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钱钟书的影响从学术界、知识界逐步扩大到大众文化领域,并在国内外形成了“钱学”这一文化现象。

本文从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着手介绍了其“化境”翻译观极其影响。

一、钱钟书小传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

十岁在无锡东林小学就读,十三岁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

他读书过目不忘,幼年时读了许多古代小说,并能流畅无碍的背出其中章节。

1929年,十九岁的钱钟书被破格录取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数学仅得15分,但国文和英文成绩突出。

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至1938年在欧洲留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围城》;翌年出版《谈艺录》。

1949年后,在清华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学研究。

1998年,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二、“化境”翻译观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林纾的翻译》——钱钟书1、“化境”“化境”是钱钟书1964 年在一篇谈论翻译的文章《林纾的翻译》中提出的翻译主张,颠覆了以“信”为基本的传统翻译主张,开创了以追求“美”为标准的现代翻译理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先生的翻译思想,也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2、“化境”在《林纾的翻译》中的体现文章开始,钱钟书叙述了许慎在《说文解字•诂林》的一节中关于翻译的话:囮,译也。

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角度看林纾、严复和鲁迅的翻译[权威资料]

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角度看林纾、严复和鲁迅的翻译[权威资料]

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角度看林纾、严复和鲁迅的翻译摘要林纾、严复和鲁迅都是著名的翻译家,他们的翻译为他们的时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们的翻译方法也带来了极大的争议。

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分析这三位翻译家翻译的背景、原因、联系与区别,可以指导当下的翻译研究。

关键词归化翻译异化翻译一、归化(domesticating)和异化(foreignizing)翻译理论的探讨归化和异化的讨论来源于直译和意译,不少学者常常把它们放在一块来讨论。

王东风在“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一文中也提出,“归化和异化可看成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直译与意译。

…如果说直译和意译是语言层次的讨论,那么,归化和异化则是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

也就是说,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靶心是意义和形式的得失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之争的靶心则是处在意义和形式得失漩涡中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的得失问题。

”(王东风,2002:24-25)。

这就是说,直译和意译比较偏重“形式”上的自由与不自由,而归化和异化关注更多的则是有关文化的问题,及是否要保持原作洋味儿的问题。

归化/异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学者L.VENUTI(文努迪)所提出的,而这一术语又直接来源于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 (施莱尔马赫)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

Schleiermacher着重探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异化),另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归化)。

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本民族的方式,用流畅地道的目标语去表现外来的作品,以源语或原文作者文化为归宿,译者在这类翻译中称之为隐形,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就被掩盖,目的语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文化价值观,原文的陌生化已被淡化,译作由此而变得透明;异化则相反,认为既然是翻译,就得译出外国的味儿,应保留原文中的语言方式,输入新的表达法,并以目的语或译文作者文化为归宿。

浅析林纾之翻译选材

浅析林纾之翻译选材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浅析林纾之翻译选材范荣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学院摘 要:林纾的翻译在晚清翻译运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林译的数量还是其影响力都堪称晚清翻译史上的奇迹。

对林纾翻译的研究多集中在其翻译策略或翻译手段的选择,其实林纾对翻译作品体裁的选择也是全面研究晚清翻译运动不可缺少的内容。

林纾对小说这一体裁的执着受制于内外动力的驱使,这样的选择虽然局限了当时国民对西方文学的全面解读,但却使得其顺利进入晚清读者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晚清翻译运动的兴起。

关键词:林纾;翻译选材;内外合力作者简介:范荣(1976-),女,汉族,重庆市人,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文化、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122-021.引言作为晚清小说翻译运动中杰出的翻译家代表,林纾以其巨大的译本数量及广泛的译作影响堪称第一人。

据统计,晚清纯文学作品的译本大约为300-400种左右,而林纾的作品即使以最保守的计算也有180种之多。

基于林纾对晚清翻译运动的杰出贡献,后世学者对其译作研究颇多。

然而,学者们大多关注其“归化”的翻译策略及“删、减、改”的翻译手段,而鲜有讨论在翻译过程中林纾为何对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执着的选择和偏爱。

众所周知,林纾的翻译发生在晚晴这一“翻译之社会功能高于文学功能”的特殊时期,因此,探讨林纾及当时整个晚晴译界何以将“开启民智”这一重任施以小说——这一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中国史家轻视的文学体裁是完善对林译小说甚至整个晚清翻译运动研究的有益尝试。

2.林纾之翻译选材1897年是林纾人生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位完全不识外文的落第举人与魏翰、陈家麟等曾经留学海外的才子开始合作翻译了域外小说,而且凭借引起巨大社会反响、造成“洛阳一时纸贵”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让自己奇迹般地走上了自己辉煌且短暂的翻译生涯。

浅谈林纾林译小说的贡献及影响(最新整理)

浅谈林纾林译小说的贡献及影响(最新整理)

浅谈林纾林译小说的贡献及影响摘要:林纾及其小说一直以来是中国文坛和翻译史上的热点话题,对他的译作争议也颇大.持肯定和否定态度的人争论不已。

本文就林纾小说的地位和影响来探讨他的翻译在当代的可取之处。

关键词:林纾;林译小说;思想观念;近代文学;贡献及影响一、引言作为一名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林纾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这是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热点话题。

尽管在“五四”以后,评论家对其翻译时有诟病,但作为一名不懂翻译源语的古文大家,林译小说在当时能成为“畅销书”,就足以证明其独特性及存在的合理性。

他的翻译活动都是经由通晓外语的朋友述说情节,在做出记录之后,加工润色,然后译出。

虽然他翻译的作品后世评价不一,以现在的翻译理论与标准来衡量林译小说,其翻译的忠实程度和技巧确实值得商榷,但是总的说来,他给后世留下的大量的介绍西方的作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当今在翻译时他的翻译思想还是值得借鉴的。

二、林纾其人及林译小说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自号冷红生,晚年称补柳翁、践卓翁,福建闽县人。

林纾幼年家境贫寒,靠母亲、姐姐做女工度日。

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家境较贫寒。

林纾自幼好学,酷爱读书,但脾气暴躁、固执。

林译小说运用古文,且全部采用合译的形式,即在别人的口头翻译合作下,“耳受手追,声已笔止。

”他以极好的古文修养,娴熟的表达技巧和流畅的文笔,形成了他独特的译文风格。

第一部林译小说是1899年出版的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小说译成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以后著名的如《黑奴吁天录》等。

林纾一生共译出11个国家中98位小说家的163部作品。

三、林译小说的贡献林纾的翻译思想受到不少人的争议,有的人说他的翻译漏洞百出,错误随处可见。

那么,林纾的翻译在当代到底还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书中写道:“重温了大部分林译,发现都值得重读,尽管漏译误译随处都是。

我试试同一作品后处的——无疑也比较‘忠实’的——一本来读,譬如孟德斯鸠和狄更斯的小说,就觉得宁可读原文。

浅谈林纾的文学翻译

浅谈林纾的文学翻译
国文 学 的 动 机 , 以归 纳 为 以 几 点 : 可 F 首 先 , 纡 翻 译 外 围 小 说 , 为 了顺 应 当 林 是
的文学观念 , 并为中国作家提供创作上的借鉴。 他大量的介绍外国小说, 对司各特、 狄更斯等人 的作品推崇备至 , 比如他称赞《 撒克逊劫后英雄 略》 有七妙 , 《 说 块肉余 生述 》 笔如下 棋 , 称 着 堪 “ 国手” 颇有要人们学习的意思。同时 , , 林纾在 翻译过程中还拿外国小说与 中国古典作品进行 比较研究 ,例如他把哈葛德的 《 斐洲烟水愁缄 录》 史记 ・ 与《 大宛传》 相比, 把狄更斯 的《 孝女耐 儿传》 红楼梦》 与《 相比 , 从而让读者不只看到了
பைடு நூலகம்
作家的作品 。将对林纾文学翻译的动机、 特点和重要性进行 简要地介绍。 关键 词 : 纾 ; 学翻 译 ; 林 文 小说 十 九世纪末 , 小说这 种长期被认 为是“ 雕 虫小技” 的文学体裁成为了中国当时最具活力 , 最受人瞩 目的体裁之一。l9 8 9年 , 林纾 翻译 了 法国小仲马的《 巴黎茶花女遗事》 从而掀起 了 , 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文学翻译高潮。 林 纾 (8 2 12 ) 我 国近 代 著名 的文 学 15 ~ 9 4是 翻译家, 也是我国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最多、 最集 中 的 人 。 二 十多 年 的 翻译 生 涯 中 , 一 共译 书 在 他 10多 种 , lo 8 达 0 0万字 以 上 , 中绝 大 部 分 为 其 小 说 , 括 了英 、 、 、 、 囊 法 美 俄 日本 、 比利 时 、 腊 、 希 瑞 士 、 班 牙 、 威 等 l 国家 9 西 挪 1个 0多位 作 家 的 作品 , 世人称之为“ 林译小说”在我国文学 翻译 , 史 上 具 有 巨大 的 影 响 。 林 纾的 泽作极大的开阔 了近 代中国人的 眼界 , 不仅改变 了中国人民对外 国文学的看法 , 而 且 促进 了 中 国文 学 的革 新 。关 于 林纾 翻译 外

译论|钱钟书《林纾的翻译》

译论|钱钟书《林纾的翻译》

译论|钱钟书《林纾的翻译》本文转自:珞源国学汉代文字学者许慎有一节关于翻译的训诂,义蕴颇为丰富。

《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

从‘口’,‘化’声。

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

”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譌”、“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

“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manifold meaning),把翻译能起的作用、难于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示出来了。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象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象经过翻译似的。

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

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

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

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

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Traduttore traditore)。

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释赞宁《高僧传三集》卷三《译经篇·论》:“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这个比喻使我们想起堂·吉诃德说阅读译本就象从反面来看花毯(es como quien mira los tapices flamencos por el reves)。

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

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

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作者:程攀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4期摘要:林纾是近代重要的翻译家,其译作对我国近现代翻译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林译作品在广受褒誉的同时,译作中的大量误译也受到质疑和诟病。

林纾在翻译时常常增添或删减原作内容,有学者认为林纾不懂外文且翻译“落纸如飞”,从而信手增删以至于减损了作品的情味;也有学者认为林纾此举使林译作品别具一格,令这些独具特色的译本广受读者欢迎。

林译作品中的确存在大量的误译,这其中的相当部分都是译者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当时国情而作出的调整。

这些误译可视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再创作,赋予了译文新的审美价值与实用性。

关键词:林纾;误译;再创作翻译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可以称之为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

关于翻译的关注核心应当是文本风格和文学性,还是语言的语义功能,这个争论直至今日也未尝有定论。

从文学的角度看,文学作品自然应当以美学功能为首,翻译文学亦不例外。

一般来讲,两种语言的结构和习惯用法是不尽相同的,翻译时也就难以寻求两种语言的完全对等。

这样一来,译者必定也就根据各种因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转换与再创作。

林纾在翻译时,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林译作品必然会与原作文本有出入,这是误译的一种情况。

至于林纾翻译时有意为之的改写和创作,则是误译的另一种情况,这也值得探究和关注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林纾误译的原因首先,林纾翻译中的大量误译与他不通外文且翻译极快速有一定关联。

林纾并不通外文,他的所有翻译工作都是和他人合作:通晓外文的人向林纾口述翻译,再由林纾落笔成文。

“他不懂得任何的外语,他的译书,乃由一个懂得原文的译者,口译给他听,他便依据了口译者的话写成了中文。

”(1)在此过程中,原文本经过口译者已是第一道语言的转换;林纾根据口述再写成中文,这又是第二道转换。

经过这两道程序后,译文与原文除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差别外,还难免多添了林纾主观上的些许改动。

同时,林纾翻译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快到“往往口译者尚未说完,他的译文已写完毕。

林纾小说翻译研究

林纾小说翻译研究

林纾小说翻译研究【摘要】:本文是对林纾翻译小说的研究。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一百多年来林纾研究的成果,尤其是林纾小说翻译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林纾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林译的操纵因素、林译的成功原因、林译的贡献以及林译的不足和缺陷。

本文没有单单从文化角度或者语言角度来讨论林纾的小说翻译。

有关操纵林译的因素,采用了勒费维尔(AndreLefevere)的操纵理论进行描述;有关林纾小说翻译的忠实性方面,主要从语言角度加以阐释。

本文重点考察1981年北京商务印书馆重印的“十大林译小说”的翻译,兼及其林纾的其他一些翻译小说。

本文对林纾的小说翻译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林纾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林译小说产生的历史原因,探索了林译成功的原因和不足。

本文共分九章。

绪论部分介绍林纾译作的总数、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方法。

简单介绍了艾蒂安·多雷(EtienneDolet)、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lexanderFraserTytler)1、道安、玄奘、徐光启和严复的传统译论,雅各布森(RomanJakobson)、卡特福德(JohnCatford)、奈达(EugeneA.Nida)对翻译的定义,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marEven-Zohar)和吉迪恩·图里(GideonToury)创立的多元系统理论以及勒费维尔的操纵理论。

如果从中外传统译论的“忠实”角度来看林纾的小说翻译,那么林纾的小说翻译问题很多;如果采用勒费维尔的操纵理论分析林纾的小说翻译,许多文化方面的问题虽然可以迎刃而解,但无法说明林纾小说翻译中存在的语言方面的问题。

因此,本文采用了综合研究法,既不忽略对林纾小说翻译文化层面的分析,也不忽略对林纾小说翻译语言层面的探究。

尽管已有不少学者对林译作了许多研究,不过不少论文常常局限于一两部译著的研究,即使是一些研究林纾的专著,对林纾翻译小说的研究只是在某个章节中作一些探讨,因而缺乏系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方文化关系
课程论文:浅析林纾及林纾的翻译
学号:A0839001 姓名:陈杰
浅析林纾及林纾的翻译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从古到今,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翻译思想及理论层出不穷,关于翻译的标准也不一而言。

就翻译
本身而言,一般的翻译人员无需有复杂的翻译思想,只要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境外作品,用通达、符合本民族文化的要求的语言描述即可。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翻译活动千百年间从未停止,但是翻译这门职业并未获得世人应有的尊敬,也并未承认他在文化交流中应有的价值。

若单从翻译学科的角度讲,原作与译作的等值、可译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中争论的焦点,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发展,近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各持己见。

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
中这样描述翻译:什么是翻译,在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将原作在文本里的表达的含义通过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但林纾的翻译若只单从翻译学科的角度看,是不能够用翻译标准来衡量其成功或失败的。

林纾的翻译与他所在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

所以只能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林纾个人和林纾的翻译。

林纾的翻译活动前后可大抵分为两个时期,辛亥革命之前,与辛亥革命之后。

林纾生活的年代是中国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社会本身处在变革的年代,且自身政治腐败,经济科技十分落后,面临着外国列强的经济文化的双重侵略。

林纾作为一个受过封建
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思想中有进步的东西,也有落后的东西。

《闽中新乐府》是林纾公开发行的第一本诗集,诗文通俗易懂,号召民众反帝救国,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教育方式十分不满,因林纾生活贫苦,在他的作品里很多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疾苦,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林纾鲜明的民族思想。

与维新派不同的是,他不但主
张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看到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和昏庸。

这也是后来林纾从事翻译的思想基础。

林纾本应该是一个极其成功的翻译家,翻译阶段前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后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林纾笔锋渐老,且坚持自己的古文章法,为当时文化潮流所不容。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描述极为贴切:“一个老手或能手不肯或不能再费心卖力,只倚仗积累的一点熟练来搪塞敷衍。

前期的翻译使我们想象出一个精神饱满而又集中的林纾,兴高采烈,随时随地准备
表演一下他的写作技巧。

后期翻译所产生的印象是,一个困倦的老人机械地以疲乏的手指驱使着退了锋的秃笔,要达到“一时千言”的目标,他对所译的作品不再,也不甚感觉兴趣,除非是博取稿费的兴趣”但是,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林纾仍可作为近代翻译中重要的人物,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功不可没,他前期翻译作品对于当时的时代和人群,有重要启蒙意义。

下面分两部分简要说说林纾的翻译及其翻译成就。

一,翻译活动本身作为一个文化交流媒介,在不同文本对象,
不同时期,不同翻译目的含有不同功能,不同翻译家有不同翻译
理论。

林纾的翻译目的可以简要描述如下:他的翻译活动不以语
言或者翻译文本本身为目的,林纾的翻译目的在当时文化和历史背景下,是以呼吁民族放弃偏见,寻找中西文化相通之处,积极向西方学习,宣传西方自由民主思想为目的。

林纾对西方小说的翻译完全处于非文学的目的与动机,提倡翻译西方小说是为了传播和输入在
当时看来是代表着先进的西方知识和文化,作为文学作品的小说只是作为达到这一目的的一个载体。

林纾的翻译目的
在翻译《黑奴吁天录》中体现尤为明显,他认为该书能惊醒国人亡国绝种的危机感,激起国人的爱国之心,增强其自强意识并起而挽救民族的危亡,该书也是林纾翻译小说中的佳作。

林纾的翻译使得大量外国小说介绍到中国,意义不可低估,郑振铎先生在《林琴南先生》中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这个时候,还以为中国的不及人处,不过是腐败的政治组织而已,至于中国人的文学却是世界上最高的最美丽的,到了林先生介绍了不少的
西洋文学作品进来,且以为史各德(司各特)的文字不下于太史公,于是大家才知道欧美亦有所谓文学,亦有所谓可与我国的太
史公相比肩的作家”
除此之外,林纾也关注个人发展,对于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在当时的境况下,林纾作为一个受过圭寸建正统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于西方自由民主的认同,非常难能可贵。

林纾在妻子亡故后与人合作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反响热烈,“一时洛阳纸贵,风行海内外”人们认识到外国人也有与国人类似的情感,也有忠贞重情义的女子,让中国人认识到国外的生活及社交,这对于开拓国人思想、眼界,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另外一部林纾所译言情小说:英国作家哈葛德的《迦茵小传》,这个作品的原作在英国文学史上并无地位,但经过林纾的翻译,却在中国年轻人的心中占据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在林纾的翻译目的,或者说林纾本身的翻译行为,在
辛亥革命之前,也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对于国民思想开放,让国人接受西方民主自由的观念,接受西方的文化,有很重要的作用,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写:“林琴南译的小说在当时是很流行的,那也是我所嗜好的一种读物。

我最初读的是Haggard的《迦茵小传》。

那女主人公的迦茵是怎样的引起了我深厚的同情,诱出了我大量的眼泪呦。


二,林纾的翻译艺术
在翻译史上,林纾是最为特殊的一位,他不同外文,为其他很多翻译家所不齿。

但经林纾翻译的作品,数量之多,影响之大,使之当之无愧授予翻译家这一称号。

郑振铎在《林琴南先生》一文中写道“林琴南先生的翻译,据我所知道的,自他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起,至最近的翻译止,成书的共有一百五十六种,其中一笔三十二种是已经出版的,有十种则散见于第六卷至第十一卷的小说月报而未有见单刻本,尚有十四种则为原稿,还存于商务印书馆未付印。

”除了郑振铎先生的统计,其他统计比这个数据还要多些,由数量可见,林纾实在可以是一位兢兢业业的翻译家。

关于意译还是直译的问题,林纾的翻译则不能用直译或者意译来解释,林纾的翻译是一种从新创作,由于不通原文,他只能根据口译者的叙述从新刻画,从新创作。

但是对于原文的地名和人物名称,由于不能重新创作在翻译中予以保留,完全忠实于原作,按照读音翻译相应汉语,这对于不懂外文的林纾,也是难能可贵的。

这是他的翻译最与众不同之处,也是让他大放异彩之处,下面简要总结如下:
1,林纾的翻译小说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古文功底,他的文言译本有时比英文原作更为出彩。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说: “林译除狄更斯、欧文以外,前期的那几本哈葛德的小说也颇有他们的特色。

我这一次发现自己宁可读林纾的译本,不乐意读哈葛德的原文。

理由很简单:林纾的中文文笔比哈葛德的英文文笔高明得多。

哈葛得的原文很笨重,对话更呆蠢板滞,尤其是冒险小说里的对话,把古代英语与现代英语杂拌在一起。

”林纾的翻译小说语言优美,得益于他深厚的语言功底,对于古文的精湛的驾驭能力,成就了他独到的翻译艺术,并且就林纾个人而言,他倒更愿意别人称赞他的古文而非翻译小说,由此可见,林纾的翻
译和他深厚的古文功底是不能分开的。

2,林纾的翻译小说有其自身的语言魅力和艺术魅力。

林纾虽然在翻译过程中不通西文,但是他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学家敏锐地从口译者的口述中感受到原作的独特魅力,再用其独特的语言表述,形成他自己独到的翻译小说,所以从林纾的案例可以看出,对于翻译本身而言,尤其是文学作品,单对外文的理解是远远不
够。

翻译者本人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素养尤其重要。

比如,林纾在翻译狄更斯的《滑稽外史》中原文只是平淡的怒骂,但是经林纾笔下改写,人物对话形象幽默,形象跃然纸上,更添了原著的幽默和生动。

但林纾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的改动并非随意,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在翻译时,碰见他心目中认为是原作的败笔或弱笔,不免手痒难熬,抢过作者
的笔代他去写”非常贴切。

林纾的改写之所以能成功,在于林纾对于原文的领悟和理解,抓住原文的主要精髓,同样是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中:“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化为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的入‘化境’’ 林纾的翻译用“化境”描述最为恰当,且林纾的古文精炼传神,他的翻译作品独特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