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表时间:2011-07-08T17:27:23.56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年第24期供稿作者:杨守亮[导读] 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新世纪的突出特点是创新。河南省罗山县周党高中杨守亮

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新世纪的突出特点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可见在数学思维中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创造型人才。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因此,中学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激发创新兴趣

创造动机即直接推动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对人的创造行为起着导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数学源于生活,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教师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毅力,富于挑战性。老师要让学生从学习的成就中体验出快乐,要让学生从答对一个问题、完成好一次作业、取得一个较好的学习成绩中获得满足感。

因此,我们要善于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地肯定与表扬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兴趣。

二、创设创新情景

现代教育论指出,从本质上说,问题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没有问题,很难引起学生们的求知欲,也就不会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欲望,从而促使其学习动机的形成,促进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周忠昌在《创造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有利于创造的风气,不仅会促进求知欲滋长旺盛,激发探索异常解决办法的强烈兴趣,而且还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因此,学校教育要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搞好校园环境布置,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中,并感受到整个校园都渗透着浓浓的科技创新氛围。例如,在教室长廊上挂古今中外科学家画像和名言,利用黑板报、小报等定期摘录科学家的名言,引导学生将科学家的名言摘录在自己的日记本扉页上,可激发起他们献身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还可举办有关科技知识讲座、开展科普知识竞赛、撰写科普文章、组织科技制作比赛等等,消除学生对创造发明的神秘感,使之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增强创新的意识

三、培养合作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如果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而且增强了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也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新异事物具有进行探究的强烈心向,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通过小组学习等形式,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尝试探索,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心理学理论认为:“创造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适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条件是要实现和保障学生的心理环境。”因此,我们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消极的听众;学生是主动的求知者,而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努力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四、探究创新模式

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究选修课、必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课的内涵,不断探索创新模式,让学生在创造性教学中学会创造。

(一)进行创造性课堂设计。对各门学科和各种活动课,要进行专门的课堂设计,突出创新的特点与目标。

(二)开设创造训练课。依据创造学的原理和方法,要编出专门的教材,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技法。

(三)开展创造性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创造发明活动,并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让学生设计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出成果。

(四)实践创造教育理论。要以创造教育理论为依据,让学生走向社会,引导他们敢想、敢做,努力成为创造的主人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任重而道远,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的创新,新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会出现更多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求实创新、大胆改革,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