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概念、诊断及治疗
原发性骨质疏松ppt课件
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主要症状为疼痛、身形变矮和骨 折。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复杂, 涉及遗传、内分泌、营养、生活方式 等多种因素。
病理生理
骨组织的形成和吸收失衡,导致骨量 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降低骨 强度和韧性。
流行病学与危害
流行病学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全球范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 病率逐年上升。
原发性骨质疏松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原发性骨质疏松概述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症状与诊断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预防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案例分析
01 原发性骨质疏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 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 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易发生骨折 。
应的预防措施。
其他预防措施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影响骨骼健康,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骨 质疏松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卧床或者久坐,保持适当的体 重等都有助于骨骼健康。
05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案例分 析
典型案例介绍
01
02
03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家族史、生 活习惯等。
呼吸困难
骨质疏松严重时,会导 致胸廓畸形,影响呼吸 功能,出现呼吸困难。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主要依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当骨密度低于正常值时即可诊 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
诊断流程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如骨密度检测、X光检查 、血液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章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第一节骨质疏松的定义与流行病学1、骨质疏松的定义骨质疏松症研究领域的变化,首先出现在对骨质疏松定义的修订。
2002年美国医学权威机构NIH(国立卫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正式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降低致使机体罹患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取决于骨矿含量和骨质量。
骨质疏松症又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多在轻微外力导致骨折后才被发现。
它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的身体健康,由此导致的骨折等并发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2、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绝经后女性人数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及其合并骨折已成为全球的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仅以对健康威胁最大,保健费用耗费最高的髋部骨折人数为例,1990年全球估算达130-170万,预测到2050年将超过600万而其中51%发生在亚洲。
本世纪中叶,中国正进入老年高峰期,预期骨质疏松症患者将近2亿,我们将面临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的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有8400万,占总人口的6.6%。
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已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跃居第七位。
自八十年代开始,国外医学界掀起了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的热潮,并且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将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和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塞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二节病因与发病机制产生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就是骨吸收作用与骨形成作用失衡,大量的骨吸收作用使骨量减少、质量下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根据其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其骨形成和骨吸收均增高,但骨吸收的速度大于骨形成,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指标皆增高,主要与绝经后雌激素的缺乏有关;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多见于65~70岁以上人群,其体内反映骨形成和骨形成的生化指标正常或降低,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主要与年龄老化有关。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针对高风险人群,采取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地诺单抗等)、生活方式干预(如增加钙和维生素D摄入、进行适量运动等)等措施降低骨折风险。
采用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措施控制疼痛。
疼痛管理
通过康复锻炼、辅助器具使用、生活环境优化等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改善
02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脆性骨折
03
指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X线平片:可观察骨皮质厚薄及骨小梁形态判断骨质疏松最简易的方法,缺点是灵敏度差,一般在骨量丢失30%以上时,X线才能有阳性所见。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主要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流程、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更加符合当前临床实际和患者需求。
更新内容
本次更新有助于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减少漏诊和误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意义
发展趋势
未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化治疗,包括基于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发展。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应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测、预防和治疗也将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指南汇集了国内外最新的临床证据和专家意见,有助于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规范的诊疗和管理,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辨证分型用药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辨证分型用药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为特征并且与增龄相关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在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内分泌因素、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免疫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多见于绝经后妇女或老年男性。
临床表现(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坐起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或驼背。
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
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其它部位亦可发生骨折。
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西药治疗1、双膦酸盐类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促进其凋亡,从而抑制骨吸收。
双膦酸盐类药物总体安全性较好,需要关注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一过性'流感样'症状、长期应用存在下颌骨坏死及非典型骨折等风险,并应注意肌酐清除率<35 ml/min的患者慎用或禁用。
2、地舒单抗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特异性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减少破骨细胞形成、功能及存活,抑制骨吸收。
3、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甲状旁腺素间歇小剂量应用可增加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
目前国内仅有重组人甲状旁腺素氨基端1~34活性片段。
4、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传统药物包括骨化三醇及阿法骨化醇,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改善低骨量人群肌肉功能、减少跌倒风险。
5、降钙素类通过减少破骨细胞活性及数量,抑制骨吸收,增加腰椎骨密度;还可缓解骨痛,适用于骨质疏松及其骨折导致的骨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定义和分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将其定义为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依据病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股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本指南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更新要点1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治疗难度大(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1A)简述: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是由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而在受到低能量外力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
“低能量外力”相当于人体从站立高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产生的作用力。
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同于普通创伤性骨折,具有以下特点: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将发生急性、进行性骨丢失,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症骨重建异常、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同一部位及其他部位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及固定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内外固定物稳定性差,固定物或植入物易松动,易发生植骨吸收多见于老年人群,常合并其他系统基础疾病,全身状况差, 麻醉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多诊断更新要点1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首选X线检查,必要时可行CT、MRE E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骨折情况并行鉴别诊断(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2B)简述: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也可以判断骨质疏松的情况,对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一、概述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密度和骨质量。
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病死率。
二、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包括:(一)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二)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见继发性骨质疏松部分)。
三、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一)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二)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
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骨质疏松症分类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原发性骨质疏松 老年骨质疏松症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疾病 •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药物
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中国)
• 骨质疏松症患者已达6944万人,低骨量患 者2亿1千万
• 50岁妇女总患病率20.7%,男性14.4% • 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折的患病率15%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 )
• 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 平。能阻止骨丢失,增加骨密度,明显降低椎体骨折 发生率,对于髋部骨折无临床证据。
• 只用于女性患者,少数患者服药期间会出现潮热和下 肢痉挛症状。潮热症状严重的围绝经期妇女暂时不宜 使用。
➢ 有静脉栓塞病史,有血栓倾向者,长期卧床和久坐期 间禁用。
BMD低于同性骨峰值 T值≥-1.0 -2.5<T值<-1.0
T值 -2.5 T值 -2.5 +骨折
T值用于表示绝经后妇女和大于50岁男性骨密度水平。对于儿童、 绝经前妇女以及年龄小于50岁男性,其骨密度水平建议使用Z值表示
临床上常见的方法
临床上常见的方法: 单光子骨密度测量仪(SPA) 单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SXA) 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DEXA) 定量CT(QCT) 定量超声骨质测量仪 骨形态定量学检查 生化检查等
• 被摄取后,阿仑膦酸钠通过抑制褶皱边缘形成 和破骨细胞活性,来减少骨转换和骨丢失。
阿仑膦酸钠 抑制破骨细胞褶皱边缘的形成
阿仑膦酸钠组
对照组
封接区
J Clin Invest. 1991;88:2095.
褶皱边缘 黄色横线 = 1 um
双膦酸盐类临床应用
• 阿仑膦酸钠:70mg/d,每周一次 • 依替膦酸钠: 0.2,一日2次 • 伊班膦酸钠:3mg,三月一次静脉输注 • 利噻膦酸钠:35mg,每周一次 • 唑来磷酸注射液:5mg,每年一次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一、概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该病症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两型,I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高转换型,主要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II型为老年骨质疏松症,为低转换型,由于年龄的老化,雌激素和性激素分泌减少,骨吸收增加,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该病症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诊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习惯、药物使用等多种因素。
治疗的目标是减缓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手段,包括钙剂、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药物等。
同时,对于已经发生骨折的患者,还需要进行骨折治疗,包括复位、固定、康复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是减少骨折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和重要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从而易于发生骨折。
这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发生的生理过程,也可因多种因素导致骨代谢失衡而加速发展。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
骨质疏松症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骨折后的康复过程漫长且痛苦,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PPT课件
其他骨密度检测方法包括单光子吸收法(SPA)、单能X线吸收法(SXA) 和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骨组织形态学检查
骨组织形态学检查是通过观察骨 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来诊断原发 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骨活检和显
诊断技术
骨密度检测、骨代谢标志物检测等诊断技术的更新与改进。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预防策略
制定更有效的预防策略,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跨学科合作
加强骨科、内分泌科、老年科等相关学科的合作,共同推进骨质疏 松症的研究和治疗。
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与预防意识
微镜下观察。
骨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通 过取一小块骨组织进行显微镜下 观察,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骨质疏
松程度和骨折风险。
显微镜下观察可以通过观察骨小 梁数量、形态和结构的变化,评
估骨质疏松程度和骨折风险。
其他相关检测方法
其他相关检测方法包括血液生化指标 检测、尿液生化指标检测和遗传学检 测等。
遗传学检测可以通过分析基因突变位 点,评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遗传风 险。
康复治疗原则
通过康复训练,提高肌肉 力量,改善关节功能,增 强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 险。
康复治疗方法
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 按摩等。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运动
适量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跳舞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解读
指南更新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定期更新原发 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 。
培训和教育
加强临床医生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骨质疏松症的认 知和治疗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
国际合作
01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开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骨形 成与骨吸收的失衡,导致骨量减少和 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身形变化、骨 折等。
诊断标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依据骨密度检测和相关临床表 现,同时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评 估。
非药物治疗手段缺
乏
非药物治疗手段如运动、饮食调 整等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 缺乏科学指导和普及。
患者依从性问题
由于治疗周期长、药物副作用等 因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不高, 影响治疗效果。
预防措施的普及和推广
预防意识不强
公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度不高,预防意识相对较弱。
健康管理措施不完善
目前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筛查、健康档案建立等健康管理 措施尚不完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制定和推 广这一指南对于提高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的发布和影响
发布
该指南由国内外的骨科学、内分泌学和老年医学专家共同制定,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最终得以发布 。
影响
该指南发布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它不仅为医生提供了实用的临床指导,还提高了患者和公 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该指南对于推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减少医疗支出具有积极的影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指南
大量临床试验对新型药物进行了验证,证实了其在提高骨密 度、降低骨折风险等方面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可靠 的用药依据。
基础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研究
随着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更多与疾病相 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为疾病的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 率呈上升趋势。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原 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存 在差异。
性别差异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尤 其是绝经后女性。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复杂,与遗 传、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 关。
发病机制
内分泌疾病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能与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有关, 需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
03 治疗与管理
基础治疗
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 足够的钙、磷、维生素 D等营养素,以维持骨
骼健康。
运动锻炼
进行适量的负重运动, 如散步、慢跑、举重等, 有助于增强骨骼密度。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以降低对骨骼的不良影
定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 治疗骨质疏松症。
注意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4 最新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近年来,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新药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双膦酸盐类药物、RANKL抑制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 调节剂等新型药物的研发,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防治骨质疏松药物
基础 抑制骨吸收 促进骨形成
补充剂
药物
药物
其它 药物
钙剂 双膦酸盐 PTH
活性维生素D
维生素D 降钙素 SERMs
维生素K 锶盐
雌激素
中药等
S E R M elective strogen eceptor odulator
Agonist
Bone
CVS
Antagonist
Breast Uterus
临床危险因素评估(谁需要测BMD)
因素
年龄:女65岁以上;男70岁以上 低体重 50岁后骨折史 骨质疏松家族史 成年后性激素水平低下 营养(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 吸烟、过量饮酒 缺乏体力活动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
有()
基础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营养、运动、阳光等)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维生素D)
药物治疗
一般措施
• 尽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 充足的营养及饮食钙摄入 • 适当负重体育运动 •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避免酗酒等
锻炼身体
减少饮酒、含咖啡因饮料
戒烟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标
• 缓解症状 • 减少骨量丢失 • 提高骨密度
谁该治疗?
50岁后 骨折危 骨折 险因素
骨密度
治疗
目的
正常
基础措施 预防OP
低下 / 骨松 基础措施 预防OP、
( T -1) 药物治疗 首次骨折
基础措施 预防
药物治疗 再次骨折
谁需要治疗?(国际专家共识)
绝经后骨折
骨密度
有
骨质疏松:T -2.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疗ppt课件
治疗
治疗方案及原则
危险因素评估
不可控制因素
人种 (白种、黄种人危
可控制因素
低体重
险高于黑人)
老龄 女性绝经 母系家族史
性激素低下
吸烟、过度饮酒、咖啡 及碳酸饮料 体力活动缺乏 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和应 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临床诊疗指南》思路
早期识别与筛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危险因素评估
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
治疗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临床表现
• 疼痛 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 • 脊柱变形 严重者身高缩短和驼背 • 骨折 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为 常见部位
腰背疼痛的临床意义
• 腰背疼痛和功能障碍提示椎体骨折的可 能 • 突然加重的腰背疼痛及功能障碍提示新 发椎体骨折的可能 • 腰背疼痛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放射学 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椎体骨折
椎体
30
20
髋部 腕部
10 50 60 年龄(岁) 70 80
Wasnich RD, Osteoporos Int 1997;7 Suppl 3:68-72
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情况
40 每1000 男性年发生数量
椎体 髋部
20
腕部
0 50 60 年龄 (岁) 70 80
Wasnich RD, Osteoporos Int 1997;7 Suppl 3:68-72
1. 2. 3.
Ho et al. Maturitas 1999: 32; 171-8 Ling et al. J Bone Mineral Res 2000: 15; 2019-25 Lau et al. Calcif Tiss Int 1998: 63; 1-4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一、概述(一)定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1]。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二)分类骨质疏松症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1]。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本指南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三)流行病学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
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2]。
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
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
国内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8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3]。
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研究显示,1990—1992年,50岁以上髋部骨折发生率男性为83人/10万人,女性为80人/10万人[2];2002—2006年,此发生率增长为男性129人/10万人,女性229人/10万人,分别增加了1.61倍和2.76倍[4,5]。
据估计,2015年我国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次数约为269万例次,2035年预计约为483万例次,到2050年预计约达599万例次[6]。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据统计骨质疏松性骨折比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乳腺癌还要常见。
松质骨电镜照片
正常骨骼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主要取决于骨峰值和骨丢失速率。有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本质上是一种多基因疾病,许多基因不同基因型与青年期骨峰值及/或绝经后骨密度值呈一定程度相关。
由于夜间血钙维持依赖于骨钙释放,因此睡前加服一次钙剂(或奶制品)更有意义。
2 雷诺昔酚
属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乳腺和子宫发挥拮抗雌激素样作用,而在骨骼发挥类雌激素样作用,因此能够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但不会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雷诺昔芬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常用剂量为60mg/片,每日一片,由于此药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对于有深静脉血栓史或危险性患者,禁用此类药物。
除了下述药物治疗外,加强患者骨质疏松症知识的教育也非常重要!可以参看我们在线的另一专题《骨质疏松症和临床营养学新进展》。
骨质疏松的防治药物主要包括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两大类。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包括钙剂、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双膦酸盐维生素D和其衍生物等。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和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维生素K、锶盐等。
1 钙剂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1000mg,孕妇和哺乳妇女为1000-1500mg。我国人群实际平均钙摄入量为
400-600mg/天。城市人口摄入量高于农村,但均低于推荐钙摄入量。钙含量是指钙剂中所含元素钙的量。具体如下:碳酸钙
40%、氯化钙 27%、磷酸氢钙 23.3%、枸橼酸钙 21.1%、乳酸钙 13%、葡萄糖酸钙 9%。钙剂分次服用比单次服用吸收率高,因进食时胃酸分泌多,以餐后服钙吸收较好。
6 其它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
氟是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在骨骼中形成氟磷灰石能抵抗破骨细胞骨吸收。但由于氟制剂可能使得新形成的骨骼脆性增加,因此骨折危险性并不降低,目前此类药物的应用有限 。
甲状旁腺素氨基端片段目前已经在欧美国家上市,小剂量间歇应用是较好的骨形成促进剂,能够很好地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但不适合于高钙血症和具有骨肉瘤风险的患者。维生素K制剂是新型的骨形成促进剂,锶盐被认为既有促进骨形成,又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目前这些药物尚处于研发中。
人工合成的鳗鱼降钙素类似物为依降钙素,商品名为益钙宁(Ecalcitonin),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有10U和20U两种,每次10U,每周2次或每次20U,每周1次,肌肉注射。
4 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为焦膦酸盐类似物,它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减少骨质破坏,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效果。由于结构不同,双膦酸盐作用强度各有差异目前羟乙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已被许多国家批准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其它多种双膦酸盐正在研制中[7]。羟乙膦酸钠是第一代的双膦酸盐类药物,由于治疗量可能影响骨骼矿化,因此建议采用间歇、周期疗法阿仑膦酸钠可显著增加骨量、降低骨折风险。阿仑膦酸钠适用于绝经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和伴有骨折者,对男性患者及糖皮质激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也有效。常用剂量是70mg/天,阿仑膦酸钠主要不良反应是腹胀、烧心和上腹不适等上消化道症状,严重不良反应有食道溃疡、食道炎,发生率约万分之一。因此患者一定要用200毫升以上清水送服药物,不能咬碎或吮服,服药后30分钟内不能平躺,可采取坐位或立位,以减少药物对食道的刺激。一旦病人有明显的食道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想一想,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指标是什么呢?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白人妇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分为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及严重骨质疏松症。正常为骨密度(BMD)或骨矿含量(BMC)在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平均骨量的1个标准差(1SD)之内,骨量减少为BMD或BMC低于同性别青年人1SD到2.5SD之间;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低于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平均骨量的2.5SD以上;严重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低于同性别正常青年人骨量平均值2.5SD以上,且伴有1个或1个以上骨折。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参照此标准。
一、骨骼的结构、成分、功能及代谢
正常人体有206块骨,骨与关节共同构成骨骼,成为人体的支架。骨骼结构上分为皮质骨和松质骨。骨组织成分上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骨骼主要包括四种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和衬里细胞。骨骼发挥着重要的保护、支撑、运动、贮存和造血功能 。
参与骨骼代谢最重要的激素有哪些?都是如何调节骨的代谢的?
阿法维生素D3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商品名有:霜叶红、药友立庆、盖诺真,阿法D3和萌格旺等。钙三醇的商品名为罗盖全。日本学者报告阿法D3每日0.5微克 0.75微克、1微克三种不同剂量防治骨质疏松症,则剂量愈大,效果愈好,但剂量愈大引起高钙血症的机会也相对多些。国内一般日服0.25微克、0.375微克或0.5微克,观察到可以减轻骨痛,预防骨丢失和轻度增加骨量的作用。
病因 雌激素减少 年龄老化
钙摄入量 重要 十分重要
1,25双羟维生素D 降低 降低
肠钙吸收 减少 减少
甲状旁腺素 减低或正常 升高
骨量丢失 松质骨>皮质骨 松质骨=皮质骨
骨折部位 腰椎、尺桡骨远端 股骨、腰椎、尺桡骨远端
四、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3 降钙素
降钙素是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由32个氨基酸构成的单链多肽激素,它可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上的降钙素受体,短期作用是:快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可见破骨细胞缩小、出现皱褶、活性降低。长期应用可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减少破骨细胞数量,从而抑制骨吸收。此类药物还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目前上市的降钙素包括:鲑鱼降钙素,商品名为密盖息(Macalcic),有肌肉注射和鼻喷两种剂型,肌肉注射有每支50IU或100IU(国际单位)两种,国内多采用每次50IU,每周3-4次,病情严重者也可每次100IU,每周3-4次。另一种剂型为鼻喷剂,每日剂量100-200IU。
新型的双膦酸盐制剂,如艾苯膦酸钠、利噻膦酸钠等药物,正在研发中,近期有望上市使用。
5 维生素D制剂
人体维生素D来自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途径。维生素D首先在肝脏线粒体25-羟化酶作用下转为25-羟维生素D,它在肾脏近端小管阿法(α)羟化酶作用下成为生物活性最强的1,25双羟维生素D,又称钙三醇。不同年龄人群维生素D的需要量不同。儿童需要量为500-700国际单位/天,成年人为400国际单位或接近400国际单位。促进小肠和肾小管对钙的吸收,使血钙保持在正常生理范围,维持身体的钙平衡。维持骨骼健康,调节神经和肌肉的功能,增强免疫机制。
吸烟、过量饮酒及饮用富含咖啡因的饮料;早绝经、多次分娩及哺乳;偏食、身材瘦小;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和抗癫痫药物;罹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疾患;长期患慢性肝肾和胃肠道疾患;长期制动等,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三、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常见临床症状包括不同程度、不同部位骨骼及关节疼痛,常伴有肢体乏力、抽筋、活动困难或受限制。一些患者有身材变矮、脊柱畸形、弯腰驼背,反复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常见体征是脊柱弯曲变形,患者多处于前倾体状。椎体压痛多见于胸腰椎、髋关节外侧及胸廓,压痛局部常有叩击痛。如骨折愈合欠佳,可有肢体弯曲畸形、身体协调性下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骨质疏松症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前者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后者是继发于一定病因的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型及特点如下:
类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年龄 50-70岁 >70岁
性别 女:男=6-8:1 女:男=2:1
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出现严重骨骼畸形时,患者应该积极到骨科就诊,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以及骨骼功能的恢复。
鼓励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和锻炼方式,戒烟、戒酒,停用或减少影响骨骼代谢的药物剂量,增加身体的协调性,避免摔跤等非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
病例讨论
病例摘要: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定量CT(Q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骨超声技术不但能够反映骨密度,还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骨强度近年来,还发展了核磁共振、显微CT等方法,检测更精确,能够反映骨密度和骨质量,但由于价格较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五、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概念、诊断及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李梅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治疗药物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是随着绝经、年龄老化而逐渐发生的一种常见疾病,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尽早认识本疾病的临床特点,积极进行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骨组织不停进行着骨转换,即骨重建过程,骨重建是指包括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动态代谢过程。参与骨骼代谢最重要的激素包括:甲状旁腺素、降钙素、1,25双羟维生素D;胰岛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也在骨骼代谢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