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儿歌
大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

大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篇一: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一、设计意图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放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谈的乐趣;利用图书、绘本及其他方式,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儿歌《小星星》。
小班幼儿的语言正处在语言的感知理解阶段,儿歌《小星星》以其语言浅显、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特点深受这个年龄段幼儿的喜欢,因此将其作为此次活动的教材。
此次活动为了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给幼儿营造愉快的活动氛围,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读儿歌,并且在此次活动中,让幼儿理解简短文学作品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从中获得审美感受。
二、活动目标1.在情境中,自然学习儿歌,感受儿歌带来的乐趣;2.理解儿歌的内容,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响亮地朗诵儿歌;3.在音乐中,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1.ppt课件;2.音乐《小星星》;四、活动重、难点1.重点:通过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做一做等活动理解儿歌内容,学说儿歌;2.难点: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响亮地朗诵儿歌和回答问题。
五、活动过程(一)听一听播放儿歌《小星星》在音乐声中,老师与幼儿一同做拍手或手腕转动的动作,引导幼儿有序入座稳定情绪。
师:小朋友,小朋友。
幼:诶诶诶。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师将双手举过头顶,张开五指,转动手腕)。
幼:我就跟你这种做(幼儿模仿教师将双手举过头顶,张开五指,转动手腕)。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师将双手举起,与肩平行,张开五指,转动手腕)。
幼:我就跟你这种做(幼儿模仿教师将双手举起,与肩平行,张开五指,转动手腕)。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师将双手垂放在腿侧,张开五指,转动手腕)。
大班语言儿歌教案20篇

大班语言儿歌教案20篇《大班语言儿歌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语言儿歌教案20篇!(1)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过新年》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有节奏地念唱儿歌,感受儿歌中表现出的过新年的欢快气氛。
2、用轮流的方式和同伴一起围绕"过新年"的话题进行交流。
3、了解新年的特殊意义,体验新年给人带来的欢快。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
2、表现儿歌相关内容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围绕"过新年"展开讨论。
教师:你喜欢过新年吗?为什么?二、引导幼儿谈论过新年。
1、教师:过新年,要做哪些事情?2、引导幼儿和同伴交流。
3、把幼儿说到的内容的相关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4、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把没有说到的内容补充出来。
三、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练习儿歌。
1、教师示范,边指着图片边念着儿歌或播放教学CD。
2、带领幼儿练习儿歌。
3、引导幼儿学习边拍手,边有节奏的念儿歌。
四、引导幼儿丰富而歌表演的形式。
启发幼儿理解儿歌中的几个动词的含义,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办"、"贴"、"包"、"下"的具体含义,并用动作表现。
师幼共同用拍手打节奏与做动作相结合的方式,有节奏的念儿歌。
五、教师启发幼儿进行谈话活动。
教师:请你和同伴说一说除了儿歌中提到的,你了解到的过新年方式还有哪些?引导幼儿以欢乐的情绪迎接新年的到来。
教师:你想怎么样过新年?教学反思这节课结束,孩子们都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了解了"过新年"的风俗,在延伸环节更是让幼儿的激情得以释放到极致。
今后就让幼儿在课堂上能说,有看、有动(操作)。
(2)大班教案《感恩祖国感恩党》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能够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大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

大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大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大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范文大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1教学内容:《相反国》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初步理解反义词感受儿歌的诙谐、趣味性。
2、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中的反义词进行游戏。
3、在游戏中不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
教学重点:通过儿歌初步理解反义词感受儿歌的诙谐、趣味性。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中的'反义词进行游戏。
教学准备:1、幼儿用书。
2、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师生问好2、谈话引题二、基本部分1、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请幼儿观察图片,理解画面内容。
(1)幼儿交流画面内容。
(2)幼儿初步理解“相反”的含义。
教师:你们在图片中发现什么有趣的事谁来说一说(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帮助幼儿初步初步理解“相反”含义)。
(3)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2、幼儿学习儿歌:相反国。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幼儿边看图边听。
(2)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学习儿歌两遍。
(3)用动作辅助的方式朗诵儿歌。
3、游戏:相反国里说相反。
(1)教师提出要求,引发幼儿游戏兴趣。
(2)请个别幼儿说一个词,其他幼儿接相反的词。
三、结束部分1、小结课情。
2、回家寻找相反的物品。
教案评析:这是一个选材较好的特色童谣,利用多媒体课件,孩子在说说、听听、学学中,生动趣味的高密度练习中,学会了有节奏地念童谣,知道了一些反义词。
游戏设计进一步促进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活动选材大胆却合适,形式简单却生动,教具高效新颖,引导为主却无痕。
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落实,师幼有效互动以及教师教育机智的美。
大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活动目的:1、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不同动物的尾巴特征。
2、对问答式的儿歌感兴趣,并能尝试仿编儿歌。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幼儿园大班语言儿歌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语言儿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儿歌乐园》中的《小星星》儿歌。
详细内容包括:儿歌歌词的学习、节奏感知、儿歌表演以及相关词汇拓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练掌握儿歌《小星星》,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3. 通过儿歌学习,激发幼儿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儿歌的节奏感知和表演。
重点:儿歌歌词的学习和词汇拓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星星卡片、黑板、星星头饰。
学具:儿歌教材、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头戴星星头饰,带领幼儿唱《小星星》,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星星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星星的特点。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小星星》的歌词。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钢琴伴奏,示范演唱《小星星》,讲解歌词中的节奏和音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跟随教师钢琴伴奏,集体演唱《小星星》。
(2)教师挑选部分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点评。
5. 词汇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闪闪”、“亮亮”等词汇描述星星,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边:儿歌《小星星》歌词。
2. 黑板右边:星星卡片、词汇拓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表演《小星星》儿歌,并尝试用新学的词汇描述星星。
2. 答案:根据幼儿的表演和描述,家长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情景引入,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小星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并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夜晚的星空,了解更多的天文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5. 词汇拓展的引导方法6.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儿歌《小星星》的节奏感知和表演,这是教学的难点。
幼儿园大班的语言儿歌教案

幼儿园大班的语言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认识儿歌中出现的生词和事物。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语言艺术的热爱,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儿歌名称:《小星星》2. 儿歌内容:天上的星星眨眼睛,地上的孩子唱歌谣。
闪闪闪闪小星星,我们一起笑哈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小星星》这首儿歌。
2.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儿歌中的意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儿歌课件、星星贴纸、录音机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坐好,播放《小星星》的课件,让幼儿初步熟悉儿歌的旋律和内容。
2. 新课教学:a.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儿歌,边唱边用手势表示星星的动作。
b. 解释儿歌中的生词和事物,如“星星”、“眨眼睛”等。
c. 让幼儿跟着录音机学唱儿歌,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节奏。
3. 练习环节:a. 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练习唱儿歌,互相鼓励。
b.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儿歌表演。
4. 巩固环节:a. 教师用星星贴纸作为奖励,贴在表现优秀的幼儿额头上。
b. 让幼儿拿着星星贴纸,一起唱儿歌。
5. 总结与拓展:a.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对儿歌的理解和感受。
b. 鼓励幼儿自己创作类似的儿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唱儿歌,分享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观察法、问答法和作品展示法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幼儿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发音准确性以及儿歌演唱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是否能正确理解儿歌内容、是否能跟上节奏演唱等。
3. 通过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是否能与家长共同完成课后作业、是否能在家中主动演唱儿歌等。
七、教学反馈:1. 课后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大班语言儿歌教案12篇

大班语言儿歌教案12篇这是大班语言儿歌教案12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儿歌清明教案反思一、设计思路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
于是我们班从一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幼儿对年代久远,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一无所知到饶有兴趣。
慢慢的我开始尝试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的认识与想像。
本次教学活动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加上音乐的力量,使幼儿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清明》所带给我们的意境。
二、活动目标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三、活动准备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四、活动过程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2、按节奏吟诵《清明》(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
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大班语言教案《儿歌》

大班语言教案《儿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快乐语文》第四章《儿歌》。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儿歌的特点,学习四首不同主题的儿歌,分别是《小星星》、《捉泥鳅》、《小兔子乖乖》和《我是一个粉刷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儿歌的特点,掌握四首儿歌的基本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儿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儿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歌的特点及四首儿歌的基本内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儿歌的节奏感和押韵特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四首儿歌的歌词、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小星星》儿歌,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唱,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 讲解儿歌特点(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四首儿歌,引导学生了解儿歌的押韵、节奏感、简洁明了等特点。
3. 学习四首儿歌(15分钟)教师分别对四首儿歌进行讲解,让学生跟读、模仿,并注意纠正发音。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挑选一首儿歌,如《捉泥鳅》,分析歌词中的押韵和节奏感,并进行示范演唱。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儿歌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儿歌特点:押韵、节奏感、简洁明了。
2. 四首儿歌:《小星星》、《捉泥鳅》、《小兔子乖乖》和《我是一个粉刷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朗读和演唱练习。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字确认,教师检查并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收集更多儿歌,进行家庭分享,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可推荐相关儿歌书籍和音频资料,方便学生课后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讲解儿歌特点3. 学习四首儿歌4. 例题讲解5. 随堂练习6. 展示与评价7.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播放儿歌动画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儿歌的魅力。
大班语言教案《儿歌》

大班语言教案《儿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快乐语文》第四章《儿歌》部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儿歌的特点、儿歌的押韵规律以及几首经典的儿歌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歌的特点,能够区分儿歌与其他类型的诗歌。
2. 使学生掌握儿歌的押韵规律,能够创作简单的儿歌。
3. 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歌的押韵规律。
教学重点:儿歌的特点及其与其他类型诗歌的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儿歌音频、儿歌卡片。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首活泼有趣的儿歌,引导学生模仿歌词中的动作,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 教学新课(1)展示PPT,讲解儿歌的特点,如押韵、短小、生动等。
(2)出示几首经典儿歌,引导学生发现儿歌的押韵规律。
(3)带领学生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3. 例题讲解(1)出示一首儿歌,分析其押韵规律。
(2)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儿歌。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画纸上用彩泥创作儿歌插画。
(2)分组进行儿歌创作比赛,评选出最佳创意奖。
(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儿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儿歌的特点押韵短小生动2. 儿歌押韵规律AABABBABC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创作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儿歌。
2. 答案示例:春天到,草儿绿,花儿笑。
鸟儿叫,风儿吹,太阳照。
小朋友们快快来,一起玩耍多快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儿歌的特点和押韵规律。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尝试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儿歌,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儿歌创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儿歌的押韵规律。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大班语言儿歌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儿歌活动教案1.1 活动背景:儿歌是幼儿喜爱的文学形式,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1.2 活动意义:通过演唱、朗诵和动作表演儿歌,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1.3 活动准备:选择适合大班幼儿的儿歌,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动作道具等。
二、知识点讲解2.1 儿歌的特点:简短的词语、重复的句子结构、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富有生动的画面感。
2.2 儿歌的学习方法:通过演唱、朗诵、动作表演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3 儿歌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的语言节奏感、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3.1 儿歌选择:《小星星》、《小燕子》、《两只老虎》等适合大班幼儿的儿歌。
3.2 教学内容安排:每节课学习一首儿歌,包括歌词学习、节奏朗读、动作表演等环节。
3.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展示、故事导入、互动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儿歌的特点,学会一首新的儿歌。
4.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4.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合作意识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儿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发音。
5.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儿歌的节奏和韵律,能够熟练演唱和动作表演。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儿歌书籍、音乐播放设备、动作道具、图片等。
6.1.1 选择适合大班幼儿的儿歌书籍,包含丰富多样的儿歌。
6.1.2 确保音乐播放设备功能正常,能够清晰播放儿歌音乐。
6.1.3 准备与儿歌内容相关的动作道具,如星星贴纸、小燕子翅膀等。
6.1.4 准备与儿歌主题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
七、教学过程7.1 教学步骤设计:7.1.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或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儿歌

大班语言教案儿歌教案标题:大班语言教案-儿歌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儿歌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儿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儿歌:选择适合大班学生的简单、明快、易于理解的儿歌,如《小兔子乖乖》、《小星星》等。
2. 歌词:将儿歌的歌词准备好,并配有相关的图片或手势动作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准备:1. 儿歌录音或音乐播放设备。
2. 相关的图片或手势动作卡片。
3. 学生的学习笔记本和彩色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学生一起回顾之前学过的儿歌,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自己喜欢的儿歌,让他们感受到儿歌的乐趣和重要性。
正式教学:2. 播放选定的儿歌,让学生先听一遍,让他们尽可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3. 与学生一起反复听歌,逐句解释歌词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模仿发音和语调。
4. 使用图片或手势动作卡片,让学生参与到歌曲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词和记忆歌曲。
5. 分小组让学生互相合唱,加强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6. 引导学生用彩色笔在学习笔记本上画出歌词中的关键词,以帮助他们记忆和理解歌曲。
巩固练习:7. 让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创编活动,鼓励他们根据学过的儿歌的曲调和韵律,编写自己的歌词,并进行表演。
8.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唱儿歌,并邀请他们在下节课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评估与反馈:9.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10. 对学生的歌唱技巧、发音准确性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并给予个别指导和反馈。
拓展活动:11. 邀请学生在家与家人分享学过的儿歌,鼓励他们与家人一起唱歌,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能够通过儿歌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通过与学生互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此外,通过小组活动和个别指导,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发展。
大班语言课儿歌教案6篇

大班语言课儿歌教案6篇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案的系统性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大班语言课儿歌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语言课儿歌教案篇1活动目标:1、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学唱歌曲《蔬菜歌》,唱准音乐旋律。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蔬菜名称替换歌词。
3、在歌唱过程中感受演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茄子图片、图谱。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你们都见过哪些蔬菜呀?它是什么颜色?长得怎么样?2、你见过茄子吗?它是什么颜色的?长得怎么样?3、它里面又是什么颜色的呢?教师切开茄子请幼儿看看。
二、感受歌曲旋律今天,茄子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茄子唱了些什么?提问:①你听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唱的?(幼儿与教师一起演唱)②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这首歌曲听起来感觉怎么样?茄子在夸奖自己很高兴,很快乐,我们演唱的时候也要用快乐的、好听的声音演唱。
三、学习新歌1、教师与幼儿轻轻地完整唱一遍。
2、幼儿演唱。
3、根据图片的提示演唱歌曲,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正确的演唱。
4、演唱、分男女进行演唱。
四、创编歌曲1、还有许多蔬菜也想来唱歌?它会怎样唱?2、出示相应的蔬菜图片。
3、幼儿创编。
4、完整演唱幼儿创编的歌曲。
歌词:紫茄子,两头圆,好像一只小小船,轻轻剥开看一看,露出一个白肚皮。
大班语言课儿歌教案篇2活动目标:《1、会唱歌曲《种瓜》,并唱准休止拍。
2、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劳动的快乐情绪,3、初步懂得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收的道理,萌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1、图谱2、音乐视频《种瓜》,音频活动指导:1、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得籽儿多,个个黑脸膛。
(西瓜)(2)师:西瓜好不好吃呀,你们想来种瓜吗?我们一起看一看视频里的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一、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趣味性。
2.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喜爱,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儿歌《小毛驴》课件2.铅笔、橡皮、画纸3.小卡片4.奖励贴纸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儿歌《小毛驴》,引导幼儿倾听,并提问:这首儿歌的名字是什么?你们听到了什么?2.学习儿歌教师带领幼儿逐句学习儿歌,注意引导幼儿模仿儿歌中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读儿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3.情境体验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儿歌中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体验儿歌中的情感。
教师邀请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4.活动延伸教师将儿歌中的角色制成小卡片,让幼儿自由组合,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儿歌中的故事,如绘画、表演等。
5.小组合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方式表现儿歌中的故事。
小组内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6.展示分享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教师对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奖励贴纸。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将儿歌分享给家人,感受家庭亲子互动的乐趣。
四、活动反思1.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关注了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给予个别指导。
2.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3.教师在活动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合作能力。
4.教师在活动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喜爱,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五、活动案例1.幼儿A在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能主动参与儿歌的学习和表演。
3.幼儿C在活动中对儿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主动向家长分享所学儿歌。
六、活动评价1.幼儿对儿歌的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参与活动。
3.活动延伸部分让幼儿有了更多的创作空间,提高了幼儿的创造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儿歌《小毛驴》的歌词和节奏。
培养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儿歌内容的能力。
引导幼儿通过合作创作,提升表达和创新能力。
大班语言儿歌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儿歌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认识儿歌中出现的动物形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训练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同情心。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动物头饰、图片、儿歌乐谱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基本部分:(1)教师向幼儿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字,并简要介绍动物的特点。
(2)教师教授儿歌的歌词,让幼儿跟着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儿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3. 拓展部分: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儿歌接龙游戏,增强幼儿的记忆力。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价幼儿在唱歌过程中的音准和节奏感。
3. 观察幼儿在表演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陪伴幼儿一起唱歌、表演,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动物主题墙饰,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3. 教学活动:开展动物故事分享活动,让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故事。
六、教学内容1. 儿歌《小猪佩奇》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小猪佩奇及其家庭成员。
2. 学习儿歌中的动作,如摇摆、跳跃等,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 通过儿歌学习,培养幼儿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唱儿歌,做动作,引导幼儿跟随学习。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做动作,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3. 游戏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儿歌接龙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小猪佩奇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它们。
2. 学习儿歌:教师教授儿歌歌词,让幼儿跟着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动作学习:教师示范儿歌中的动作,让幼儿跟着学做,加强节奏感。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40篇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40篇今日我为您分享40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主要内容为通过感受不同的声音,增强对声音的敏感性,并尝试利用嗓音模拟多种声音,理解诗歌三段分别表达的内容与含义,了解祖国与家乡最值得骄傲的事。
以下是由我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模板”,仅供参考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学会说儿歌。
2.能运用手偶胆表演儿歌。
3.体验说儿歌的乐趣。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会说儿歌。
难点:能运用手偶胆表演儿歌。
教学准备:1.电脑模型一个,教师教具小老鼠、花猫手偶各一个。
2.儿歌示意图一幅。
3. 幼儿学具小老鼠、花猫手偶各16个。
教学过程: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谈话:教师出示电脑模型,“小朋友,这是一台电脑,那你们知道电脑都有什么用吗?”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电脑有很多用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是我们生活的好手,小朋友是不是都喜欢玩电脑呀? 幼儿回答老师:“有只可爱的小老鼠,它也喜欢玩电脑,可是它在玩电脑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事情,你们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小朋友听。
”二.幼儿学说儿歌1.教师演示教具,说儿歌,提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老鼠到底要在电脑上找什么?为什么小老鼠逃跑了呢?请小朋友再听一遍。
”2.出示儿歌示意图,幼儿看图欣赏儿歌,并回答问题。
(教师边指图边示范)教师教幼儿叠词:蹦蹦跳跳、咔嗒咔嗒,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加深幼儿对词汇的进一步理解。
教师:小老鼠看见花猫会怎么样呢?(害怕)教师:小老鼠害怕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吓一跳)3. 幼儿看示意图与老师学说儿歌。
a.老师点声,小朋友小点声,与幼儿一起说儿歌.b. 幼儿看简易图自由练习说儿歌,教师指导。
(“老师看哪个小朋友最先记住儿歌内容。
”)c.幼儿分组到前面说儿歌。
幼儿园大班语言儿歌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儿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儿歌》,详细内容为《小星星》儿歌的学习与赏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读《小星星》儿歌,理解儿歌的歌词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合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儿歌的喜爱,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歌歌词的理解与记忆。
2. 教学重点:朗读儿歌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星星挂图、钢琴、卡片。
2. 学具:儿歌教材、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小星星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星星的形状和颜色。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星星特点。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星星》儿歌。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朗读《小星星》儿歌,引导幼儿注意歌词的节奏和韵律。
(2)逐句解释儿歌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3)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加强记忆。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播放钢琴伴奏,幼儿集体朗读《小星星》儿歌。
(2)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4. 巩固拓展(5分钟)(1)教师出示卡片,引导幼儿用卡片上的词语造句。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分享自己的句子。
(2)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儿歌的喜爱。
六、板书设计1. 《小星星》儿歌歌词。
2. 星星形状、颜色图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将《小星星》儿歌歌词抄写在本子上,并尝试用画笔为歌词配图。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小星星》儿歌。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加强对个别幼儿的指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创作的歌词配图,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儿歌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儿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快乐儿歌》,详细内容包括《小星星》、《两只老虎》、《大西瓜》三首儿歌,通过学习这些儿歌,让幼儿感受语言韵律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三首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地朗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儿歌挂图、录音机、磁带、卡片。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唱《小星星》,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儿歌《两只老虎》。
2. 教学新课(15分钟)(1)教师出示儿歌挂图,带领幼儿朗读《大西瓜》。
(2)教师讲解儿歌内容,引导幼儿理解儿歌的意义。
(3)教师分组带领幼儿进行朗读比赛,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首儿歌,如《小星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提示,自主朗读儿歌。
(2)教师随机抽取幼儿进行朗读展示,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小星星2. 两只老虎3. 大西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本节课学习的三首儿歌。
答案: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读三首儿歌,并能够向家长简单介绍儿歌内容。
2. 家长评价:家长在幼儿展示完毕后,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在评价表中签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 是否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3. 是否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良好品质。
幼儿园大班的语言儿歌教案

幼儿园大班的语言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幼儿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儿歌学习,培养幼儿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多方面的语言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会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第一首儿歌:《小星星》教学重点:学习儿歌中的押韵词语,如“星星、亮晶晶、天空”等。
2. 第二首儿歌:《小猪佩奇》教学重点:学习儿歌中的形容词和动词,如“可爱、跳跃、玩耍”等。
3. 第三首儿歌:《小兔子乖乖》教学重点:学习儿歌中的反义词,如“高、低、快、慢”等。
4. 第四首儿歌:《拔萝卜》教学重点:学习儿歌中的动词和副词,如“拔、跑、跳、高兴”等。
5. 第五首儿歌:《捉迷藏》教学重点:学习儿歌中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等。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教唱儿歌,让幼儿跟随模仿。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一起唱儿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3. 游戏法:通过捉迷藏等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儿歌中的方位词。
4. 情景表演法:设置相应的情景,让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教学儿歌:《小星星》、《小猪佩奇》、《小兔子乖乖》、《拔萝卜》、《捉迷藏》。
3. 练习环节:让幼儿分组进行儿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环节:设置相应的情景,让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儿歌的学习兴趣。
2. 评价幼儿在儿歌演唱和情景表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儿歌学习情况。
4. 定期进行测试,检查幼儿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资源:1. 儿歌课件:包含儿歌歌词、图片、动画等。
2. 儿歌音频:用于播放儿歌,让幼儿跟随学唱。
大班语言儿歌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儿歌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认识儿歌中出现的动物形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表演能力,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儿歌图册、小动物手偶、音乐播放设备。
2. 经验准备:幼儿有听过儿歌,认识一些动物的经验。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儿歌,认识儿歌中的动物形象。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出示小动物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引出活动主题。
2. 歌唱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儿歌,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表演部分:教师邀请幼儿用手偶表演儿歌中的情节,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4. 结束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儿歌内容,让幼儿表达对儿歌的理解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学习和成长。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动物主题展览,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交流,提高对动物的认知。
六、教学内容1. 儿歌《小熊爬山》的学习,让幼儿感受爬山的乐趣。
2. 儿歌《小鱼游泳》的学习,让幼儿体验游泳的快乐。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和动作表演,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2. 游戏法:教师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儿歌并体验乐趣。
八、活动步骤1. 教师向幼儿介绍儿歌《小熊爬山》,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儿歌内容。
2. 教师示范演唱儿歌,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3. 教师教授儿歌中的动作,让幼儿边唱边表演。
4. 进行“小熊爬山”游戏,幼儿扮演小熊,体验爬山的乐趣。
5. 教师向幼儿介绍儿歌《小鱼游泳》,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儿歌内容。
6. 教师示范演唱儿歌,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7. 教师教授儿歌中的动作,让幼儿边唱边表演。
幼儿园大班的语言儿歌教案

幼儿园大班的语言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了解儿歌中描述的事物和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节奏感,让幼儿能够跟上节奏演唱儿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儿歌名称:《小星星》2. 儿歌内容:闪烁的星星,照亮了我的心,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小星星》儿歌,掌握儿歌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唱出儿歌中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儿歌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星星贴纸。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幼儿自由活动,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跳跃、舞蹈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引入儿歌(5分钟):向幼儿介绍儿歌《小星星》,让幼儿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
3. 学习儿歌(10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儿歌歌词,注意发音准确,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朗读。
b. 教师教唱儿歌,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c. 教师可以将儿歌分成几个部分,逐段教唱,让幼儿逐步掌握儿歌的演唱技巧。
4. 实践演唱(5分钟):让幼儿分组演唱儿歌,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
5. 总结与奖励(5分钟):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奖励星星贴纸。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唱儿歌,加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演唱和朗读活动。
2. 评价幼儿对儿歌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准确地唱出儿歌的歌词。
3.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能够跟上节奏演唱儿歌,保持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儿歌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进一步巩固儿歌的歌词和旋律。
2. 邀请家长参加幼儿的儿歌表演,加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儿歌
活动目标
1、感知我国民间儿歌“颠倒歌”的特点。
2、体验将一件正常事情说颠倒的感觉。
活动准备
中华文化:“颠颠倒”,录音机;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教师示范念儿歌《颠颠倒》,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
运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中华文化:“颠颠倒”画面内容,教
师示范念儿歌《颠颠倒》,“你们为什么笑呀?”
二、欣赏儿歌《颠颠倒》,感受相反事的幽默感。
——老师再次念儿歌《颠颠倒》,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老师哪里念错了?引导幼儿回忆并用儿歌中语句讲述。
——集体用《颠颠倒》儿歌中的语句连起来完整讲述。
——引导幼儿认识我国民间儿歌“颠倒歌”的特点,体会“颠倒歌”把事情倒过来说的幽默感。
师:你们把正常事情倒过来说时有什么感觉?引导
幼儿体会有趣,学习词语“幽默”。
——请幼儿说说这些事不颠倒应当是什么样的,引
导幼儿把对的说一说。
引导幼儿逐句倒过来说一说。
——鼓励幼儿独自试着把整首《颠颠倒》儿歌内容倒过来说一说。
——集体念倒过来的儿歌内容。
三、启发幼儿迁徙经验,自由想象创编新的颠倒歌。
师:你还知道哪些颠倒的有趣的事情?引导幼儿根
据经验进行自由创编。
幼儿交流。
组织幼儿把刚才自由创编的语句连起来编成新的《颠颠倒》儿歌。
四、玩“说相反”游戏。
告知幼儿今天是“相反日”,请大家做一件与平常
不一样的事情(教师适当提示一下),如:
(1)将自己或好朋友的名字倒过来念。
(2)教师说短句,幼儿将短句反过来说。
(3)教师或个别幼儿做一个动作,其他幼儿做与其相反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