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既是一种认定公民行为的评价规范
刑法的特点
刑法的特点刑法的特点,是指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所具有的自身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是刑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存在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研究刑法的逻辑起点,刑法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这些特点引出的。
关于刑法有哪些特点,理论上有不同的看法。
笔者认为,刑法的特点应当包括以下四点。
(一)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法律与道德不同,道德是依靠人的内心信念保障实施,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任何法律都有强制性,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但是,所有这些强制,都不及刑法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这种强制方法严厉。
因为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剥夺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限制或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而且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
像这样严厉的强制性,是任何其他法律所没有的。
比如,行政处罚中的行政拘留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5天,刑罚中比较轻的拘役最低为1个月,有期徒刑最低为6个月。
因此,可以说,刑罚权是和平时期最具有暴力性的国家权力。
刑法的这一特点是最为显著的,也是刑法其他特点的基础,或者说其他特点是这一特点派生出来的。
(二)刑法的保障性刑法的制裁方法最为严厉,这就使得刑法实际上成为其他法律、政策的保障,没有刑法作后盾、作保证,其他部门法往往难以得到彻底贯彻实施。
刑法是国家其他法律、政策得以实施的保障力量,有的学者将这一特点称为“保障性”。
也有的人将刑法称为“后盾法”。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比如,我国古代就有“出礼入刑”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礼有二层含义。
一是抽象的精神原则。
可归纳为“亲亲”与“尊尊”两个方面。
“亲亲”,即要求在家族范围内,按自己身份行事,不能以下凌上,以疏压亲。
而且“亲亲父为首”,全体亲族成员都应以父家长为中心;“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贱都应恪守名分。
而且“尊尊君为首”,一切臣民都应以君主为中心。
在“亲亲”、“尊尊”两大原则下,又形成了“忠”、“孝”、“义”等具体精神规范。
刑法的名词解释
刑法的名词解释刑法是一门研究和规范刑罚的法律学科,主要包括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和法定刑等方面的规定。
下面是对刑法中常见名词的解释。
1. 刑法刑法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规范公民行为的一种法律体系,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刑事犯罪刑事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给社会带来危害,破坏社会秩序和治安,需要由国家通过刑罚予以惩处的行为。
3. 构成要件构成要件是刑事犯罪定罪的法律要件,包括行为要件、结果要件、主观要件等。
只有当这些要件齐全并符合法定条件时,才能认定某个行为是刑事犯罪。
4.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即犯罪分子需承担法律规定的刑罚或法律制裁的责任。
5. 法定刑法定刑是指由刑法规定的具体刑罚种类和刑罚幅度,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来决定所适用的刑罚。
6. 真实刑真实刑是指最终判决确定的实际执行的刑罚,是根据法定刑和犯罪事实的具体情况而确定的刑罚量刑。
7. 缓刑缓刑是指法院在判决被告人犯罪后,暂不执行刑罚并对被告人进行一定期限的监督、教育和改造,如果缓刑考验期内被告人表现好,可以免除刑罚。
8. 假释假释是指在服刑一定期限后,对罪犯根据其表现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
9. 累犯累犯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再次犯罪被判刑的人,通常会受到更重的刑罚。
10. 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审判的法律程序,包括犯罪调查、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环节。
11. 公诉人公诉人是刑事诉讼中由检察机关指定的代表国家起诉犯罪行为的法律人员,负责举证、辩论等。
12. 辩护人辩护人是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或被告人家属委托,担任辩护工作的法律人员,负责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
13. 刑罚执行刑罚执行是指在判决确定后,通过监狱或其他刑罚执行机构对犯罪分子按照法定刑的规定进行刑罚的实施。
14. 刑满释放刑满释放是指服刑期满后,被判刑罚的人根据法定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在监狱和刑罚执行机构的监督下获得自由。
高铭暄《刑法学》(第6版)配套题库-刑法概说【圣才出品】
第一章刑法概说一、概念题1.刑法(人大2007年研)答:刑法是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
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
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
2.单行刑法(中山大学2013年研)答:单行刑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刑法规定进行部分补充、修改或废除部分刑法规定的单行规范性法律文件。
1979年旧刑法实施之后、1997年新刑法实施之前,立法机关一共颁布过二十四个单行刑法。
新刑法实施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一个单行刑法,即《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3.论理解释(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论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论理解释又分为当然解释、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当然解释是指刑法规定虽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规范目的、事物属性和形式逻辑,将该事项当然包含在该规范适用范围之内的解释。
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作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限制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作狭于字面意思的解释。
4.当然解释(武大2004年研)答:当然解释是指刑法规定虽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规范目的、事物属性和形式逻辑,将该事项当然包含在该规范适用范围之内的解释。
如刑法典第五十条第一款前段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据此,没有满2年的不得减为无期徒刑。
二、简答题1.简述刑法学及其研究对象。
答:(1)刑法学概念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2)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应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论“互殴型”治安案件中正当防卫的适用
论“互殴型”治安案件中正当防卫的适用刘蓝璟【摘要】正当防卫的本质特征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制止,属于正当合法的行为,不仅适用于刑事案件,也适用于治安案件。
正当防卫适用于治安案件的办理既有法律依据,也具有理论根据。
但是,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刑法的规定只能作为认定正当防卫的法律依据,做出不予处罚决定的依据,应当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其正式解释的相关规定。
由于治安案件中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结果较为轻微,其构成要件不完全等同于刑法理论关于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前提要件、时间要件、对象要件、主观要件等四个要件,不包括限度要件。
对于“互殴型”治安案件,不能因为双方均有攻击对方的行为并造成轻微伤害结果,就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按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调解或者给予治安处罚,这种和稀泥式的处理方式,无疑将挫伤人民群众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
因此,可从起因、行为方式、主观意图、言语内容等方面综合分析后,准确判断其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期刊名称】《知与行》【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治安案件;正当防卫;适用【作者】刘蓝璟【作者单位】[1]广州大学法学院,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0殴打他人、故意伤害治安案件属于常见的多发性案件。
据不完全统计,在公安机关办理的治安案件中,此类案件大约占10%~20%的比例。
而在这类案件中,双方均有攻击对方的行为,因其案情复杂,通常双方又各执一词,往往成为办案机关难以处理的棘手案件(以下简称“互殴型”治安案件)。
执法实践中,一些办案机关为了图方便和敷衍了事,仅仅对当事人攻击对方的事实或者损伤结果进行简单的认定,而对案件起因、客观环境、行为人主观意图等细节不作详细调查,有的甚至连基本案情都没有调查清楚,就一律先进行调解处理。
如果双方不同意调解或者调解后反悔的,办案机关往往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简单做法,对双方同时给予治安处罚。
刑法学试题答案
刑法学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C3. C4. B5. A6. D7. A8. C9. D10. D11. A12. A13. C14. B15. B16. D17. C18. D19. B20. C21. D22. A23. D24. a25. C26. C27. B28. B29. B30. D31. A32. C33. D34. D二、多项选择题1. ABC2. ABCD3. ACD4. BC5. ABCD6. ACD7. BCD8. BC9. BC10. ABCD11. ACD12. ABCD13. ABCD14. ABCD15. AB16. BC17. ABD18. AB19. AD20. ABCD21. BCD22. ABCD23. ABCD24. ABCD25. ABC26. BCD27. AB28. ABCD29. ABC30. ABCD31. ABC32. ACD三、名词解释1.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定罪判刑必须以现行法律明文规定为准,对于现行法律没有明文加以规定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2. 刑法的空间效力,指刑法对地域和人的效力,即解决刑事管辖权的问题。
3. 犯罪,指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行为4. 犯罪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一种心理态度。
5. 结合犯,是指两个以上独立罪名的不同犯罪行为,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结合而成一种新罪的犯罪形态6. 假想防卫,指行为人对事实发生了错误的认识,对实际并不存在而只是臆想中的所谓“不法侵害”实行“正当防卫”以致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7. 法定情节,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
8. 非刑罚处理方法,是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刑罚以外的其他处理方法的总称。
9.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10. 一般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
刑法考试重点归纳
刑法考试重点归纳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的特点:刑法的阶级性;刑法规定何种行为是犯罪,以及应处以何等刑罚的法律;刑法与非刑法的区别;刑法是应用刑罚方法同犯罪作斗争的法律;制裁严厉;调整范围广泛;刑法是规定何种行为是犯罪,以及应处以何等刑罚的法律,使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决定的;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1刑法典2单行刑法3附属刑法规范;即非刑事法规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狭义刑法:刑法典刑法的性质1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而其他法律规定的都是一般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2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刑法所谓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相当广泛;3一般部门法对一般违法行为也适用强制方法,但其严厉程度轻于刑法所规定的刑罚;4刑法具有补充性,即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社会关系时,才由刑法保护;只有当一般部门法还不足以抑制某种危害行为时,才能适用刑法;5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即其他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和保护的合法权益,也都借助于刑法的调整和保护;刑法的功能一行为规制功能:即通过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对公民的行为进行规范、制约的功能;二社会保护功能:指刑法对社会关系的维护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国家、团体、社会、个人均享有各种权利,不同主体根据自己的权利与其他主体发生联系,形成有序的社会关系;对于破坏这种关系的人予以刑法上的制裁,从而保证社会关系的良好运作,便是刑法的一个重要功能;三人权保障功能:保护没有犯罪的人不受刑法追究以及犯了罪的人不受法外追究,从对国家的刑事追究权力予以适当限制,以保障公民合法权利不受国家非法侵犯的作用;刑法的基本原则定义:刑法本身所特有的,贯穿全部刑法规范,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而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法则或标准一、罪刑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必须有法律预先加以明文规定的原则;简言之,“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排斥习惯法,禁止溯及既往,禁止适用类推,禁止法外刑和不定期性二、适用刑法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法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定罪,量刑,行刑上一律平等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法的效力空间效力: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原则时间效力:从旧且从轻原则犯罪的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简言之: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犯罪;犯罪行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必须是行为而不是思想,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情节必须严重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违反的是刑法不是政策,行为已达触犯刑法程度三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一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二犯罪客观方面;犯罪活动在客观上的外在表现;三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四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也称罪过形式;刑事责任基于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追究,犯罪人依法承担的以否定评价与谴责为内容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行为时具有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年龄,精神障碍,生理缺陷完全刑事责任能力:16岁以上,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而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承担完全刑事责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14~16,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又聋又哑或者盲人;承担刑事责任时应从宽处罚;八种处罚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XX、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无刑事责任能力:小于14,在行为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精神病人;不构成犯罪,也不承担刑事责任;过生日转天算年满不满14周岁概不追究刑事责任教唆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叫间接正犯不叫共同犯罪Ps:已满14不满18都可以减轻处罚醉酒分生理醉酒和病理醉酒,生理醉酒负刑事责任老师在精神障碍那块讲了好久,不知道是不是重点;;4-8章116-125页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犯罪主体对于正确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也具有重要意义;重点据说是简答,名词解释,案例什么的都在这里出第七章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对其行为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l 首先,犯罪主观方面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l 其次,犯罪主观方面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l 再次,犯罪主观方面对正确量刑也具有重要意义;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犯罪故意是一种心理态度,故意犯罪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的犯罪行为,前者是后者主观基础犯罪故意因素:其一,认识因素,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其二,意志因素,即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对人的行动起支配作用,并且决定着结果的发生;故意中的意志区分为以下两种形态:希望;希望是指行为人追求某一目的的实现——直接故意;放任是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结果持一种纵容的态度——间接故意;希望是对结果积极追求的心理态度,放任则是对某种结果有意地纵容其发生;在意志方面:希望的犯意明显而坚决,放任的犯意模糊而随意;直接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对认识的程度不同,又有两种:一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二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注意:虽然规定犯罪故意是对于危害社会结果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态度,但危害社会结果并非是所有犯罪的构成要素;因此,直接故意具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对危害结果的直接故意,即结果故意;结果犯二是对危害行为的直接故意;即行为故意;行为犯,不一定要知道结果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不包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纵容的态度;如果没有发生危害结果,就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是认定间接故意的必要条件犯罪故意三种情形一是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了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如甲为放火烧乙的房屋而放任了将睡在房中的乙烧死;二是为追求某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一危害结果发生,如甲为打一野兔而置可能误中正在附近采摘果实的某乙于不顾,并开枪击中某乙致死;三是突发性犯罪中不计后果放任某种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某甲因违法犯罪被某乙当场抓获,为挣脱逃跑,某甲掏出匕首向某乙刺去,致某乙心脏被刺破伤重而死;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区别直接故意包括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与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两种心理态度;而间接故意只能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其次,二者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发生所持的心理态度不同;直接故意表现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间接故意在表现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两者区别的关键就在于意志因素的不同;犯罪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犯罪过失的种类:一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是一种无认识的过失,行为人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没有预见的原因并非行为人不能预见,而是在应当预见的前提下由于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如果行为人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就会预见进而避免危害结果;应当预见是前提,没有预见是事实,疏忽大意是原因;疏忽大意过失的意志因素:反对危害结果发生或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属于消极因素,司法机关不需要证明这一点,只要证明了疏忽大意的认识因素,没有证据表明行为人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就可以确定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能够预见,不可预见的不在此列,应当预见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虽已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相区别的显着标志;轻信所预见的危害结果能够避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轻信能够避免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主观能力;二是不当地估计了现实存在的客观条件对避免危害结果的作用;轻信能够避免又表明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这便是过于自信过失的意志因素;这种意志因素也是不需要司法机关积极证明的因素;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1、从本质上说,间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对合法权益的积极蔑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所反映的是对合法权益消极不保护的态度;2、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3、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行为,主观上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有采取避免危害结果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事实上也采取了避免结果的措施;4、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这说明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所造成的损害结果,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不可抗力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行为在客观上造成损害结果的情形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主观上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目的即是对危害结果的追求或希望,其内容就是危害结果;是在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决意通过犯罪行为对某种危害结果所持的希望或追求的心理态度;对发生危害结果,就是犯罪目的的内容;间接故意犯与过失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存在犯罪目的;犯罪动机是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间接故意犯与过失犯不存在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联系:二者都是行为人通过犯罪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观心理活动,都反映行为人的某种需要与主观恶性程度,它们所反映的需要有时甚至是一致的;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和基础,犯罪目的源于犯罪动机,犯罪动机促使犯罪目的的形成;犯罪动机表明行为人为什么要犯罪的内心起因,推动犯罪的实施;犯罪目的则反映行为人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追求,对犯罪确定目标与侵害程度起引导作用;区别:1、顺序上,动机在前,目的在后;2、内容、性质、作用上看,机动比较抽象,目的比较具体,对犯罪起引导方向的作用;3、一般是一罪一犯罪目的,而一罪可有不同的犯罪动机;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个或者不同的犯罪目的,一种犯罪目的也可以为多种犯罪动机所引起;4、目的有时候既影响定罪,也影响量刑,动机之影响量刑,与定罪无关;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一、认识错误: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实施同犯罪相关的行为时,对其行为的事实情况和法律意义的认识与现实不一致;可以分为两类:①是关于行为的法律评价的错误;②是关于行为的事实情况的认识错误;二、法律认识错误:行为人行为时对行为的实施情况有正确认识,但对其行为的性质及法律后果所作的主观评价与刑法规范的评价不相符合;这种错误是由于行为人不知法律或者误解法律所造成的;包括三种情形:一假想的犯罪即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并非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而行为人误认为其行为构成了犯罪;二假想的非罪即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而行为人却误认为其行为不构犯罪;三假想的他罪与他刑即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但对其行为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当被判处何种刑罚,存在不正确的理解;三、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发生的真实情况在刑法评价上有重大差别;一客体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它通常是由于对象认识错误引起;二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误甲为乙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所认识的行为对象与其行为实际侵害的对象不相一致;如以人为兽三行为实际性质错误:行为人由于对某种客观事实产生误解,而导致其对自己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具有危害社会性质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不符;如假想防卫;四手段错误:又称方法错误、工具错误,是指行为人实际采用的犯罪手段或工具,与其预想的手段或工具在性质或作用上不符,从而未能发生预期的危害结果的情形;五打击错误:指行为人对自己意欲侵害的某一对象实施侵害行为,由于失误而导致其实际侵害的对象与其本欲侵害的对象不一致;六因果关系错误:行为人预期的危害结果已经发生,但其因果关系的发展进程与行为人所预见的不相一致;又可分为两类:①行为人的行为已经引起预期的危害结果发生,但其间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进程与行为人所预见的有所不同; ②行为人以为自己当初的行为造成了预期的危害结果,进而实施第二个行为,实际上是由第二个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犯罪客观方面下面就不是第七章了;;;;挑着背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犯罪客观方面在犯罪构成理论的四个方面要件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它既是连接犯罪主体与犯罪客体的纽带,又是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客观依据;研究犯罪的客观方面,对于正确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一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二有助于区分此罪与彼罪三有助于区分犯罪完成与未完成形态四有助于正确认定犯罪的主观方面五有助于正确量刑危害行为,是指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包括:1人在睡梦中或者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2人在不可抗力下的举动;3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举动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不作为的义务来源: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不作为可分为纯正的不作为,如遗弃罪;另一种是既可以由不作为形式实现也可以由作为形式实现的犯罪,如故意杀人罪;危害行为在犯罪构成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正确认识危害行为,对于定罪量刑都有重要的意义;危害结果的含义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事实;它具体包括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属于构成要件的结果和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通常为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事实;危害结果并非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它只是某些犯罪即结果犯的构成要件;追究刑事责任条件:行为人实施了危害行为,造成了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具备主观上的罪过时间、地点、方法对于定罪量刑的意义,这应该是那道非典期间抢劫了蒜肠案件的答案,注意的是非典期间,公共场合,持刀排除犯罪行为:虽然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似乎符合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依法排除犯罪的行为;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一起因条件必须要有不法侵害的发生和存在;1.不法侵害,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对某种权益或权利的侵袭和损害;2.应当包括犯罪行为;3.不法侵害应当是人的违法行为,而且仅限于自然人的行为;4.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把实际上并非不法侵害的行为误认为是不法侵害,因而错误地实行所谓的防卫,造成他人无辜损害的情形特点:其一,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其二,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防卫意图,误认为自己是对不法侵害人实行的正当防卫;其三,行为人的“防卫”行为客观上对无辜者造成了损害,具有社会危害性;二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尚未结束;1.不法侵害正在进行;2.不法侵害尚未结束;防卫不适时:1、事前防卫,不法侵害尚未到来, ;2、事后防卫,侵害行为已经结果或已被制止的情况下;三对象条件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不法侵害人始终是正当防卫所指向的直接目标;第三人不可能成为防卫行为所直接指向的目标,这就是正当防卫的对象限制条件;四主观条件也即正当防卫的目的;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注意2点:1、防卫挑拨2、相互斗殴五限度条件指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这一条件是决定防卫行为是正当还是过当的关键;所谓必要限度,是指防卫人的防卫行为正好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没有对他人造成不应有的重大损害;防卫过当的例外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XX、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迫不得已而采用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利益的行为;那个把自己和杀人者妹妹调换位置的女青年属于紧急避险,但是仍然承担了刑事责任,因为她避险过当紧急避险成立条件:紧急状态的现实性,即某种合法权益在客观上遇到了正在发生的危险,使其处于现实的危险状态中的一种事实状态;二主观条件:只能是出于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损害这一正当目的;。
九年级法律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法律知识点总结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基础。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九年级法律知识点的总结。
1. 法律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性和强制力的规范,用于引导和调整人们的行为。
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普遍性、平等性、强制性、保护性等。
2. 法律的分类法律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多个领域。
各个领域的法律在保障社会秩序和维护公民权益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
3. 宪法和基本权利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权力机构的组织形式。
宪法还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4. 刑法知识点刑法是规范国家公民行为的法律,涉及到刑事犯罪的认定和处罚。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刑法中一些基本的犯罪类型,如盗窃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等。
5. 民法知识点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包括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等。
九年级学生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民法规定,如合同的成立与解除条件、物权的取得方式、婚姻的基本规定等。
6.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行为的法律,保障公民对行政机关的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法涉及到公民对行政行为的司法救济。
九年级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7. 经济法和合同法经济法是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涉及到市场秩序、合同关系、公司法等。
合同法是民法中的一个分支,规定了合同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规则。
8. 劳动法和劳动关系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涉及到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工作时间等。
九年级学生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劳动法知识,如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条件、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等。
总结起来,九年级法律知识点主要包括宪法和基本权利、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劳动法等多个领域。
通过了解这些法律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同时,法律知识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秩序和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论刑法上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的分离
论刑法上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的分离王永茜*【摘要】摘要:行为规范以一般公众为约束对象,用以指引公民行动;裁判规范以司法人员为约束对象,目的是指导司法人员的裁判活动。
虽然以法官为规范对象的刑法典(裁判规范)显然隐含了立法机关对行为人的行为所持的特定否定评价,这一点是得到公认的,但是仅仅因为二者之间有这种暗含的关系,就将刑法作为裁判规范的一面和作为行为规范的一面不加区分地混合在一起的做法,给刑法理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的分离之所以在大陆法系被学界长期忽视,有其深刻的原因。
声音的“部分”隔离,使得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的分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可能性。
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的分离可以应用到刑法中,解决我国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尤其是,有利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期刊名称】清华法学【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16【关键词】裁判规范行为规范分离应用目次一、问题产生的始末二、二重性视角下的刑法规范三、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分离的可能性四、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分离的应用五、结论一、问题产生的始末一般认为,根据规范对象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划分为行为规范(或行为规则)和裁判规范(或裁判规则):行为规范以一般公众为约束对象,用以指引公民行动;裁判规范以司法人员为约束对象,目的是指导司法人员的裁判活动。
虽然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的划分标准在理论上并不统一,但是关于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的分离却不是一个晚近才提出的概念。
并且,除刑法外,其他的规范法学学科(例如民法)也在讨论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的相互关系问题,在分类上可能比刑法更加细致。
*例如,将民法上的行为规范进一步区分为典型意义上的行为规范(可称“显性行为规范”),是指令或禁止一定行为的规范,即强制规范;以及仅具有消极性质的行为规范(消极行为规范)。
参见朱庆育:“私法自治与民法规范:凯尔森规范理论的修正性运用”,《中外法学》2012年第3期,第462~483页。
刑法笔记缩小版
刑法笔记(一)刑法的定义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若——则”的条文结构;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李斯特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张明楷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高铭暄刑法是规定犯罪、刑罚与保安处分的法律规范——林山田刑法是规定犯罪、偏差行为及其法律效果的法律规范——蔡墩铭若——则”的条文结构解析“若……”为犯罪的法律要件,表明成立犯罪的条件;“则……”为犯罪的法律效果,限定刑罚或保安处分的种类和程度。
刑法条文是刑法规范的载体,刑法规范体现于刑法条文。
宾丁:违反刑法规范的行为是适用刑法的条件。
评价规范:从刑法的观点判断某个行为是否违法、是否应当受到法的非难。
意思决定规范:命令人民在行为时作出服从刑法的意思决定。
范是行为规范刑法规刑法规范对公民的行为提出符合法秩序的义务要求,违反这些义务要求,将招致刑事制裁的法律后果;刑法规范为公民提供法安全的保障,只要根据刑法规范的禁令或者命令,不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可以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和安全公法:公权力与私权利的互动公法法理的核心在于通过法律制约权力。
告诉乃论的政策考量:——犯罪轻微、危害不大;——犯罪人、被害人关系亲密,被害人自主决定是否控诉有利于促进社区和谐;——保护被害人名誉或利益。
辩诉交易的三赢安排:——检察官免去败诉的风险;——被告人免去获重罪与重刑的危险;——法官大人减轻了案件久拖不决的麻烦——控辩审三方各得其所、皆大欢喜!例外6:监狱的私营化习惯法与判例法不能实现法律的安全和自由。
现代刑法不采用习惯法与判例法。
习惯法与判例法及其传统。
5、刑法是司法法立法法的规制对象是立法机关及其立法活动,其指导原理是合宪性;行政法的规制对象是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行为;其指导原理是合目的性与有效性司法法的规制对象是司法机关及其司法活动。
其指导原理则是法的安定性。
(四)刑法的内涵特性宾丁:刑法不具有广泛的法益保护体系,只是局限于特定的依据°应受处罚性±范畴而选定的重点。
2021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4)
2021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4)2021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4)1.侵犯他人民主权利的犯罪有()。
A.破坏选举罪B.杀人罪C.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D.非法管制罪参考答案:AC2.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A.惩罚犯罪B.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C.通过对罪犯适用刑罚以警戒社会上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了犯罪的道路D.教育人民群众,以增强其法制观念参考答案:BC3.甲将自家祖传的珍贵文物卖给外国人乙,甲的行为()。
A.构成犯罪B.应以窃运珍贵文件出口罪论处C.应以走私罪论处D.应以投机倒把罪论处参考答案:AB4.以下属于犯罪客体的是()。
A.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关系B.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C.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参考答案:ABD5.司法监督的主体是.()。
A.法院B.政法委C.法制办D.检察院参考答案:AD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能够成为犯罪的主体的有()。
A.国家机关B.任何自然人C.中国共产的常设机构D.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参考答案:ACD7.犯罪的特征有()。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阶级性D.应受刑罚处罚性答案: BCD8.抢劫罪的犯罪特点是()。
A.当着财产所有者的面非法夺取财物B.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C.采取欺骗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D.犯罪分子的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参考答案:ABD题69.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的制裁包括()。
A.判处徒刑B.没收财产C.剥夺政治权利D.罚款参考答案:ABC10.不能适用假释的罪犯有()。
A.累犯B.无期徒刑犯C.有期徒刑犯D.因杀人、强奸、抢劫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参考答案:AD11.衡量公民行为能力有无的标志是()。
A.是否达到一定年龄B.是否具有本国国籍C.神智是否正常D.是否具有权利能力参考答案:AC12.下列犯罪中,主观方面可以由过失构成的有()。
A.贪污罪B.介绍贿赂罪C.玩忽职守罪D.泻露国家机密罪参考答案:CD13.新《刑法》规定渎职罪包括()。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中的体现。 3、试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及在我国刑法 立法中的体现。 4、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与司法适用。
深度思考题 1、罪刑法定原则对于保护公民人权的意义? 2、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于预防犯罪的作用? 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3、实现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正确进行 刑法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1)尽量探求立法原意。 (2)当立法原意难以探究或者根据文义可能 得出多种解释结论时,可以对刑法规范作目的 解释,即从考虑刑法规范的设立目的在于惩罚 什么行为、保护什么权益的角度出发作出解释 。 (3)注意语境解释,将刑法用语与其上下文 、其他法条乃至整个法律文本结合起来解释。 (4)进行扩大解释,反对类推解释。 “2001肖永灵案件”
国家还要制定法律? “保护社会生活条件是法律的实质性目 的”——[德]耶林
平等原则的理论根据
平等是人类的理想和愿望 平等是法律的目标,没有平等就没有公正 犯罪是对平等的侵犯,刑法是对不平等的恢
复
适用刑法平等与区别对待:
平等原则不否认区别对待。 区别对待正是正确适用平等原则。 如未成年人、累犯、共同犯罪主犯等。
四、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 1、禁止类推——
龚建平案(主体最后以93条第4种国家工作人员认定) 电子淫秽信息是否淫秽物品(司法解释)
2、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3、排斥习惯法 4、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5、严格解释等原则
五、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要求:罪刑法定化 ,罪刑实定化 ,罪刑明确化。 (一)罪之法定,即犯罪的法定化。 1、对犯罪概念的规定。 13条 2、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 14、15、16、17、 18条 3、对具体犯罪的规定。
浅谈刑法的机能
浅谈刑法的机能(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011级张丽贵阳550001)[摘要]刑法的机能,亦称刑法的功能,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实际或可能发挥的功效和作用。
理论界对现代刑法的机能有不同的归纳和抽象。
有二机能说、三机能说、四机能说。
但一般认为刑法的机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质机能,另一是基本机能。
刑法的本质机能是刑法规范具有统治阶级的工具的机能。
刑法的基本机能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保护法益机能,二是保障人权机能,三是维护秩序机能,四是行为规制机能。
刑法的本质机能和基本机能,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克制,但又能够互相协调的关系。
[关键词] 刑法的机能;本质机能;基本机能;1. 刑法机能的历史渊源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也就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付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刑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意志的反应。
马克思主义认为,刑法有其发展的历史,但并非永恒存在,到了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国家即将消亡,刑法也随之消亡。
这一现象大量的历史事实所证明。
从历史上看,刑法主要是国家统治的工具,可以说是为法官裁制的指南,或者对国民威胁的武器。
刑法的机能随着刑法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中世纪的刑法是封建专制的刑法,其特色是:以刑讯为手段的罪刑擅断主义、以死刑或身体刑为中心的刑罚的残酷性、基于身份的处罚待遇的不平等、在神权支配下的宗教性。
这些特色显示,当时刑法的机能只能是维护神权与封建专制的统治,在那里人权丝毫得不到保障。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至l6、17世纪在西欧出现一批启蒙思想家。
他们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抨击中世纪擅断的、残酷的、身份的、神学的刑法,鼓吹理性主义,为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鸣锣开道。
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以自由为指导思想,力图以法律限制国家的刑罚权,使之成为个人自由的保障。
刑法学原理
【案例】张顺发购买假币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1年2月张顺发在乘火车赴重庆时购假币1万元,到达后 几度用假币购物找零换取真币。案发后检察院以其持有、使 用假币罪提起公诉。法院审理认为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有误以 购买假币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张顺发持有、使用假币的先行行为是购买假币,购买是主 行为持有使用是从行为,属于刑法中事后不可罚行为,就如 盗窃后的销赃行为不再单独处罚一样。变更指控罪名正确。 购买是既遂,购买后是否使用等只是量刑时考虑的情节,故 最后的量刑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2、对国外犯的适用原则
(1)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犯罪——属人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原则上适用我国刑法, 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2)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权益的犯罪—— 保护主义(所犯之罪必须侵犯了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所犯之罪按 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所犯之罪按照犯罪地的法 律也受处罚) (3)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普遍管辖主义 (适用该原则的犯罪必须是危害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管辖国应是 有关公约的缔约国或参加国;管辖国的国内刑法也规定该行为是犯罪; 犯罪人出现在管辖国的领域内) 3、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承认 (1)一般情况——积极承认和消极承认。 (2)我国情况——消极承认。即外国确定的刑事判决不制约本国刑罚 权的实现。不管外国确定的是有罪判决还是无罪判决,对同一行为本国 可行使审判权,但对外国判决及刑罚执行的事实给予考虑。换言之,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 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进行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 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背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刑法背书知识点总结归纳刑法是规范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律法规之一,是保障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的重要法律。
学习刑法不仅有助于了解社会法律规范,更有助于自身的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养的提高。
下面将对刑法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一、刑法基本概念1. 刑法的概念刑法是监管行为的规范,是国家制定的一部特定的法律,用来约束公民的行为,保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
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了规范和处罚。
2. 刑法的功能刑法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范犯罪,二是惩罚犯罪行为,三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四是维护社会秩序,五是促进社会发展。
3. 刑法的体系结构刑法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总则、特则、附则和刑事责任主体。
总则规定了犯罪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的基本原则;特则规定了各种犯罪的种类和其构成要件;附则规定了刑法的适用和适用范围;刑事责任主体规定了犯罪主体的种类和构成要件。
二、犯罪和犯罪构成1. 犯罪和犯罪构成的基本概念犯罪是指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具有违法行为和过错行为的基本构成要件;犯罪构成是指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和行为要件。
2. 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故意、过失、累犯、毁灭证据等要件;故意是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是指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意识到其行为违法,具有明显的违法目的和明确的犯罪计划;过失是指犯罪行为人未能预见其行为的违法性,但是应当预见和防范的一种无心犯罪行为。
3. 犯罪的成立条件犯罪的成立条件主要包括犯罪事实、主观过错和法定后果三个要件。
犯罪事实是指违法行为的客观条件,包括违法行为的实施动机、实施方式和实施结果;主观过错是指犯罪行为人主观上的有意违法行为;法定后果是指犯罪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
4. 犯罪的种类犯罪的种类主要包括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贪污罪、受贿罪等多种类型的犯罪行为。
法律的基本内容
法律的基本内容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工具,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约束力。
它由一系列的规则和原则组成,涵盖诸多领域,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本文将介绍法律的基本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特点和作用。
一、法律的定义和特点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具有强制力的规则和原则。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法律适用于所有国民,遵守法律是每个人的义务。
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社会活动中都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行为准则。
2. 法律的约束力:法律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强制力,违法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法律的约束力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
3. 法律的权威性:法律是国家权力的表现,代表了国家的意志和公共利益。
遵守法律是对国家权威的尊重和信任。
二、法律的主要内容法律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刑法、劳动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简要介绍几个常见的法律主题:1. 刑法:刑法是调整公民行为的一种法律规范,它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认定和相应的刑罚。
刑法的主要目的是惩罚罪犯,保护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2. 民法:民法是调整个人和组织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它涵盖了婚姻家庭、财产权益、合同关系等多个方面,保护个人权益和社会和谐。
3. 行政法:行政法是管理国家行政机构活动的一种法律规范。
它规定了政府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范围和行政手续等,保证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 劳动法:劳动法是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规范。
它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5.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保护创新者知识产权的一种法律规范。
它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促进创新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三、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规范了人们的行为,防止了社会混乱和自私行为的滋生。
它通过制定法律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 保护人权和自由:法律保障了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例如人身安全、言论自由和财产权等。
2013年刑法冲刺试题
1、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组织卖淫的人招募、运送人员是协助组织卖淫的行为,将比招募、运送人员的行为性质更为恶劣的行为(如为组织卖淫的人充当打手)认定为“其它”协助组织卖淫的行为,属于当然解释B 第50 条前段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 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据此,缓期执行期间未满2 年的,不得减为无期徒刑,这一结论属于反对解释C 任何解释方法得出的结论,都必须符合刑法的目的,都不能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所以,尽管扩大解释方法被允许,但按照扩大解释方法得出的结论可能错误D 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
但如果文理解释的结论合理,则没有必要采取论理解释的方法;如果文理解释的结论不合理或者产生多种结论,则必须进行论理解释【答案】ABCD【解析】一般情况下,先采用文理解释,在文理解释得出的结论不合理或者产生多种结论时,则应进行论理解释。
反对解释是指根据刑法条文的正面表述,推导其反面含义的解释技巧。
B选项属于反对解释。
2、对于现行刑法第116条的“汽车”一次,学理上往往解释包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拉机,这一解释属于()A 历史解释B 当然解释 C限制解释 D扩张解释【答案】D【解析】汽车解释为包括大型拖拉机,显然超出了字面含义,是一种扩大的解释。
3、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其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同时也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的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必须具有合理性: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答案】ACD【解析】凡是刑法,必须是立法者通过立法的方式所表现的,这个法律只有立法机关有权制定,在中国指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没有权利规定犯罪和刑罚的。
刑法学精讲讲义及练习题
刑法精讲讲义第一章刑法概说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与体系一、刑法的概念与分类1.刑法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立法史:1979.7.1通过,1980.1.1施行;1997年3月新刑法典通过。
修订的指导思想:制定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保持刑法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对原来笼统的规定尽量做出具体的规定。
至今共通过6个刑法修正案。
3.法律体系地位:独立部门法;刑事法(民事法);实体法(程序法);公法(私法)4.广义的刑法与狭义的刑法: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二、刑法的性质与任务(一)刑法的性质规制内容的特定性、法益保护的广泛性、制裁手段的严厉性、部门法律的补充性、其他法律的保障性。
注意:刑法的谦抑性与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
(二)刑法的任务刑法的任务为保护法益,保护的方法是禁止和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
刑法的机能:(1)行为规制机能(评价机能与决定机能)。
(2)法益保护机能。
(3)自由保障机能。
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宪章”,又是“犯罪人的大宪章”(李斯特语)。
三、刑法的体系与解释(一)刑法体系编、章、节、条、款、项、段。
注意但书:当同一条款的后段要对前段内容做出相反、例外、限制或补充规定时,往往使用“但是”一词予以表示,“但是”开始的这段文字称为“但书”(但书前的内容称为“本文”)。
1.非正式的刑法解释与正式的刑法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2.刑法解释的方法: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
扩大解释(341“销售”)、缩小解释(111“情报”)、当然解释(二次以上)、反对解释(死缓减刑)、补正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3.目的解释。
任何解释方法所得出的结论都必须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扩大解释方法本身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但其解释结论可能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抵触。
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一)思想基础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学第五章犯罪构成
第二节 犯罪客体
• 一、犯罪客体概念 • 1、犯罪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 、 的利益(社会关系)。 的利益(社会关系)。 • 2、含义:( )犯罪客体表现为法益 :(1)犯罪客体表现为法益; 、含义:( (2)犯罪客体必须是刑法所保护的法益 ) 3)犯罪客体必须是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利益。 侵犯的利益 (3)犯罪客体必须是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利益。 实际侵害,造成危险) (实际侵害,造成危险) • 二、犯罪客体分类 • 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 1、一般客体: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法益整体。 、一般客体: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法益整体。 法益整体: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整体) 9 (法益整体: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整体)
• 3、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 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积极地、正面地表明成立 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积极地、 是指积极地 犯罪必须具备的要素。 犯罪必须具备的要素。 • 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否定犯罪性的构成要件要 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否定犯罪性的构成要件要 素。 • 如第389条第3款: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 如第389条第3 389条第 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 如第201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 如第201 201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 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 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 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有第一款行为 有第一款行为, 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 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 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 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任; 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任;…”6
刑法学各章简答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刑法学各章简答论述题及答案汇总第一章一、XXX1.简述刑法的任务。
答:《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我们可以将刑法的任务概括为保护法益,保护的方法是禁止和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
2.简述论理解释的主要种类。
答:(1)扩大解释。
(2)缩小解释。
(3)当然解释。
(4)反对解释。
(5)补正解释。
(6)体系解释。
(7)历史解释。
(8)比较解释。
二、论述题1.论述刑法的性质。
答: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而其他法律规定的是一般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这种特定性,使刑法成为特殊的法律。
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
刑法则保护人身的、经济的、财产的、婚姻家庭的、社会秩序等许多方面的法益(法所保护的利益)。
但它同时具有不完整性。
首先,刑法并不是将所有侵害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而只是将其中部分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其次,即使是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但由于刑事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立法机关也可能不将其规定为犯罪;最后,成文刑法总是具有局限性,一些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也可能被遗漏。
一般部门法对一般违法行为也适用强制方法,这些强制方法的严厉程度远不如刑罚,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可以自行和解。
刑法规定的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刑法具有补充性,即只有当普通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法益时,才由刑法保护;只有当普通部门法还不足以抑止某种危害行为时,才由刑法禁止。
由于其他法律在不能充分保护法益时需要刑法保护,刑法的制裁方法又最为严厉,这就使得刑法实际上成为其他法律的保障。
这既是刑法与其他法律的联系所在,也是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既是一种认定公民行为的评价规范
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行为危害某一社会形态中某种社会关系及其表现出来的利益形式的属性,在我国,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行为危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以及体现这些社会关系的国
家和人民利益的特征。
行为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着轻微没有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的,国家没有必要规定为犯罪用刑罚加以制裁,因此,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它揭示了国家将某种行为规定为犯罪的原因,阐明了犯罪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我国刑法第13条具体规定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各个方面的表现:(1)对我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危害;(2)对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危害;(3)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危害;(4)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危害;(5)对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财产的危害;(6)对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危害;(7)对社会秩序包括治安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等的危害;(8)对国家国防利益、军事利益的危害;(9)对国家机关公务活动秩序和公务活动廉洁性的危害。
一个行为危害上述任一方面的具体社会关系,都必然构成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整体的侵害,都表明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有的表现为实际的危害结
果,有的表现为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现实危险,有的表现为物质性的危害结构,如侵犯财产的犯罪和侵犯人身的犯罪是对被害人财产和人身的危害,有的表现为精神性的危害,如刑法第246条规定的侮辱罪、诽谤罪的社会危害性主要表现为对被害人人格、尊严的贬低。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是一个纯粹的事实概念,这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否定的社会政治评价。
因此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只是指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客观危害,而且也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是行为的客观危害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的统一。
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因素法律教\育网或变量很多,一般主伙,这些因素或变理主要有:
1.行为侵犯的客体,行为侵犯的客体是指行为侵犯了什么样的社会关系,这是决定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首要因素。
侵犯的社会关系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关系越重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越严重。
2.行为的手段、方法以及时间、地点,如行为的手段是否凶狠、残酷、行为是否采用暴力方法、是否使用危害器具、是否在法律禁止的时间、地点实施行为等,都与待业的社会危害性直接相关,甚至会决定社会危害性的有无。
3.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如行为是否造成了现实的危害结果、造成的危害结果的种类和程度等,这些因素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直接相关,在结果中,如果行为没有造成现实的危害结果,或者造成的危害结果十分轻微,就不能认为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4.行为人的个人情况,如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犯罪责任能力、是
否具有法律规定的特殊身份或特定职责,是初犯还是累犯等。
5.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行为是出于故意还是出于过失,有没有经过预谋、是否出于特定的目的、动机是否卑劣等主观心理因素,直接决定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从而制约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
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从广义上讲,只要行为人有意识地实施了可能对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损害的行为,就应当认为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一定都是犯罪行为。
其中,只有触犯刑律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才是现代刑法意义上的犯罪。
在罪刑法定原则支配下,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
在我国刑法是,刑事违法不仅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规定,而且也包括违反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单行刑事犯罪法律的规定和行政、经济法律中规定的刑事责任条款。
同时,不仅是指违反刑法分则性规范的规定,而且也包括违反刑法总则性规范的规定。
例如,违反刑法总则关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共同犯罪的规定等。
刑事违法性既是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也是划分犯罪行为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基本界限,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只讲社会危害性而不讲刑事违法性,就会导致罪刑擅断主义。
但是,如果只讲刑事违法性而不讲社会危害性,也会掩盖犯罪的社会政治相质,陷入法律形式主义中。
应当看到,一方面,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基础,另一方面,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体现。
一个
行为一旦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一般也就表明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体现了刑法的限制和保障机能。
只有当一个行为既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也违反刑法规范,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具有刑事违法性,才能被认定为犯罪。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任何具有行为能力的人实施了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
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承担受国家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
犯罪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犯罪的概念包含刑罚的要求。
我国刑法第13条明确地将应受刑罚惩罚这一特征写进了犯罪定义,表明应受刑法惩罚性是我国刑罚规定的犯罪的一个基本特征。
一个行为如果不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则不能认定为犯罪。
行为应当不应当受刑罚与需要不需要进行刑事惩法律教\育网罚是两个范畴的问题。
应当不应当受刑事惩罚解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
而需要不需要进行刑事惩罚则是在行为构成犯罪、应当受刑事惩罚的前提下,对具体案件的具体行为人是否实际给予刑事惩罚的问题。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缺一不可的基本特征。
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反映了犯罪与社会的关系,说明了国家将一定行为规定为犯罪并以刑罚惩罚的理由,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内容。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
揭示了犯罪与刑法的关系,反映了罪刑法定原则中罪刑法定的基本要求。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决定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而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则反过来说明和体现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因此,我们认为,犯罪的科学、完整和简约的定义应当是刑法规定应当受刑罚惩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