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两种定义上课讲义
第二讲 形而上学方法总论
第二讲形而上学方法总论“形上学”中“形上”两字源于《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所以,我把形上学定义为探究天道真理之学问,包括西方的哲学和宗教,中国的儒道,印度的各种外道和佛教。
用七大缘起四种曼荼罗的构架,能给各自以精确定位。
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它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可以用四曼的框架来精确说明。
2.1总论先讲第一章总论,就是用七大缘起图给以上各类形上学作一个总体定位。
第一个问题,四种曼荼罗和四种对立。
每种学问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第一大点就要说明全部形上学要解决的所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
法界当中本具四种曼荼罗,由于众生迷惑才丢失这种曼荼罗的境界,落入了差别对立的境界。
曼荼罗的境界是智的境界,差别对立的境界是识的境界。
落入了识,就从四种曼荼罗进入了四种对立,这就是形上学要解决的问题。
借助形上学的各种方法,把四种对立重新解决,重新还原为当初圆融无碍的曼荼罗境界。
这就是形而上学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要达到的最后目标。
第一小点,何为四种曼荼罗?曼荼罗的境界就是智所证的境界。
对于曼荼罗的说明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东密第四十八代祖师权田雷斧大阿阇黎之《密教纲要》中转识成智一章,对曼荼罗做了这样的说明是:“何谓大三法羯曼荼罗?地狱也,饿鬼也,畜生也,修罗也,人也,天也,是谓‘六凡’。
声闻也,缘觉也,菩萨也,佛也,斯为‘四圣’。
合之则为‘十法界’。
总此十法界之有情,曰‘大曼荼罗’,‘以其能显六大之所成也,故与以‘大’名也。
”因其系能显了“六大”之所成,所以用大来命名。
“总十法界中之山河、草木、国土、器具等非情之物,曰‘三昧耶曼荼罗’。
‘三昧耶’者,平等之义;非情之事物,虽相相分别,而示其性之融合无碍,是谓‘平等曼荼罗’”。
三昧曼就是物质界的集合,所有的物质都可以被概括进此曼之中。
下面是法曼。
“总十法界之有情、非情,其音声、音语、风林、河水等等之声,及色尘之文字曰‘法曼荼罗’。
何以故?六尘为教体故;在于六尘上所诠表者皆‘法曼荼罗’也。
形而上学定义
形而上学定义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哲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学科之一。
它研究的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和本质,关注的是人类思维和认识能力无法直接触及的领域。
形而上学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宇宙、人类、意识、道德、价值等一系列超越物质的概念和现象。
它试图揭示宇宙的本源、人类的本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道德和价值的基础等问题。
与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不同,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证明的,因此形而上学的思考是抽象的、推理的、哲学的。
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存在的问题。
形而上学认为存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所有的事物都存在于某种形式中。
形而上学试图探索存在的本质和形式,研究存在的各种属性和关系。
形而上学认为存在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还包括非物质的存在,如意识、精神等。
形而上学追问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探索存在与现实的联系和关系。
除了存在问题,形而上学还关注着人与世界的关系。
形而上学认为人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体,具有思考、认识、选择和创造的能力。
人通过思考和认识世界,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寻求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形而上学研究人类的本质、意识和自由意志等问题,试图揭示人类存在的真相和价值。
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进行的。
形而上学家使用逻辑和理性思维来分析和探索问题,通过思维实验和推理来得出结论。
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不同于实证科学的实验和观察,而是依靠思考和推理来达到认识和理解的目的。
形而上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人类的思维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形而上学的思考能够拓宽人类的思维边界,超越物质世界的限制,使人们能够思考更深层次、更基础的问题。
形而上学的研究成果也对其他学科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
形而上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学术追求,更是一种对人类存在和意义的思考。
形而上学试图回答一些永恒的问题,如宇宙的起源、人类的本质、意识的本质等。
形而上学的研究使人们能够超越日常的琐事和物质的追求,思考更深刻、更宏大的问题,拓宽人类的思维和认识的边界。
形而上学白话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白话是什么意思形而上学白话是什么意思: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1词语定义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对称。
用来说明“道”(形而上)与“器”(形而下)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
2哲学范畴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这些存在的。
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恒的存在,故万万不可认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维。
人的精神思想意识,均属于形而下的“器”,甚至于人建模创造的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概念,也只是接近真理而并非真理,是形而下的“器”,我们所能说所能想的,均不离“器”的范畴,“道”是说不出想不出的,说出想出即变质离道远矣。
3形而下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儒家哲学中指有形质的或已成形的东西,与表示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的“形而上”对称。
来说明“道”(形而上)与“器”(形而下)的关系,即是法则、规律、道理和器物的关系。
4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
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
人的认识和认识的积累与提萃,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分。
形而上是对具体的客体的抽象和超越,也可以叫哲学;形而下是以具体的客体为基础的研究,也可以叫科学。
王金林讲座《形而上学是什么?〉
王金林讲座《形而上学是什么?〉metaphysics的核心是ontology,存在论/本体论。
这是Heidegger一直强调的,而中国人最难figure out的。
“本体论”这一译法中有太多中国化解释,如中哲的体—用。
1987后,随着《存在与时间》汉译出,将ontology译为存在论。
存在:汉语语境中会想到“实存”。
这就遮蔽了其真正维度。
古汉语中无有being、to be、sein,有的是“……者,……也”的结构。
——王师此后不断提“我们在场的同学哪天有人搞出个‘者也学’来,拿到西方去他们也要晕菜”,好萌~~~(>_<)存在论的原始经验我们只能看见我们的语言给我们划出的界限。
——维特根斯坦一种文化只能看见一种文化中的东西。
将ontology译为[本体论]:是将ontology引向一条典型的形而上学之路,已经对之作了解释。
本体论——世界万事万物的根据将ontology译为[存在论]:台湾将ontology一致译为[存有论]。
大陆另译[是论]:俞宣孟等~~但读起来全篇是“是”,难读顺。
今:两个译法使用混乱,说明学界对ontology的理解/领会并未固定。
近百年是:欧洲天命展开为全人类的命运。
——Heidegger言当下人类的境遇ontology对人类当下处境息息相关。
流俗的形而上学概念的两种语境:1、(中国的划分)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的形而上学(“在那一类让我们非常不爽的课上我们会遇见。
旁边和它对照的总是?”众人大笑:“辩证法!”>_<)。
它的形成和Hegel→Engles→Stalin有关。
2、(西哲学科划分的一种)在哲学分类中,作为哲学的一门学科的形而上学。
①形而上学(本体论:关于存在[是]的问题) 是——实义V. e.g.human being;虚指,系V.②认识论(知识论)epistemology:关于认识的问题③价值论:involve伦理学(道德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美学……④逻辑学⑤部门哲学:研究各领域的前提、条件等科学哲学、宗教哲学……形而上学:若讨论本体、存在,就一定要involve:你怎么知道的?故常和认识论联系在一起。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概念1.词义来源:英文Metaphysics,希腊文ta meta ta physica,拉丁文metaphysica该词原为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该著作系亚里士多德死后200多年由古希腊罗得岛的安德罗尼柯把他专讲事物本质、神、灵魂、意志自由等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著作编集成册,排在研究事物具体形态变化的《物理学》(physica)一书之后,并名之为《物理学之后诸卷》。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
笛卡尔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是根据《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明治时期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而来。
2.地位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面是至高无上的,是第一哲学。
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
当然一些概念被后来人推翻并完善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是不可动摇的,至今起着重要作用。
正因为这些观念,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相上,认为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
所以,这门科学是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
这就是形而上学。
几千年以来,形而上学的演变史几乎等同与哲学的发展史。
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
3.涵义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研究超自然的哲学。
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形而上学论纲
形而上学论纲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哲学分支之一。
形而上学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开始流行,它主要关注宇宙、存在、真理和知识等最大的和最基本的问题。
它以《列子》为最早的文献,以其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著作为其最重要的文献,但最终归纳为亚里士多德对形而上学最重要的著作《形而上学论纲》,即“论首先原理”。
二、形而上学的定义形而上学的定义可以由三部分来说明:第一,形而上学通常被认为是有关实体的知识,是一种以存在为中心的学说,主要涉及宇宙中的超自然或不可见的实体以及它们之间和我们之间的关系;第二,形而上学主要研究实体,它不关心某种动机或某种行动方式,它是一种不会改变存在的思维;第三,形而上学的研究是一种绝对的,因为它研究的是实体本身,而不是某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三、论首先原理论首先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最重要的著作,他在此阐明了形而上学的首要原则,也是它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可以分为两类:万物和他自己将之称之为“大原理”的最高原理。
大原理指的是宇宙最高的智慧,它就是一切存在的原因,它控制着宇宙存在的各种方式,是宇宙最大的真理,也是本质和智慧的来源。
因此,亚里士多德将它称为“大原理”,以表达对它特殊的尊重。
其次,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存在有其普遍原则:即原则性运动,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的变化:即事物的内在出现,变量,变换等等;二是存在的本质:存在的质量或数量。
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存在的本质和规律,这些规律都受到大原理的限制。
四、形而上学的意义形而上学的最重要的意义是解决宇宙的最终问题。
它不仅仅能够帮助我们明白宇宙的本质,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明白宇宙的规律。
它更重要的是,形而上学是一种思考,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存在的本质不只是物质,它也可能是抽象的或超自然的。
它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宇宙的规律,即有关万物的存在的本质规律,它们的相互关系等等。
《形而上学》教案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教案授课老师:余友辉第一讲:序言一、“形而上学”析义1、英文“metaphysics”亚里士多德这本书英文名Metaphysics,但此名非取自亚里士多德本人。
它实际上是亚里士多德相关主题的一个讲稿,在亚里士多德去世人由人编辑成书,编辑者给予了它这个名字。
Metaphysics源自于希腊文“μετάυυσικά”,由两个词构成,meta是“在……之后”或“超……之外”的意思。
由此,西方人理解编辑者所以给予它这个名字有两种方式:其一,这本书的内容是在编辑完物理学之后编辑的,它的主题不属于物理学,也不属于任何一门具体科学,所以简单名之为“物理学之后”,我国老一辈学者也曾这样翻译《物理学之后诸篇》;其二,这个名字有编辑者的深意:它的主题不属于物理学,而且超越物理学主题之上,是最根本的、基础性的。
不管如何,亚里士多德自己没有使用Metaphysics这个词,他谈及这个主题时经常使用的是词“第一哲学”(fist philosophy)和“神学”(theology)。
2、对Metaphysics的中文翻译用“形而上学”翻译Metaphysics,比较适当,取自《周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上的道与Metaphysics的研究主题具有相通性。
什么是形而上的道?在西方人思维中,形而上学研究的形而上的东西,是超出感觉经验之外的本质性的东西。
它是先天的,即不出于经验归纳的;但与之同时,这个不同于经验归纳的道又必须能够反过来解释经验,形成所谓哲学的“一”与“多”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探讨了他之前的所有哲学家的形而上学思考,并认为这些思考往往都不能解决“一”与“多”的关系问题。
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体系就试图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3、形而上学与机械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常谈到的与辩证唯物主义相区别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特征形而上学,只是西方形而上学的一种延伸意思。
由于西方形而上学探究那个不从经验而来最后又能解释经验的不变的存在,所以当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本原看作是机械性的无法自动的惰性事物时,与强调物质自动的辩证唯物主义相比,就具有了形而上学的那种特性。
形而上学概念
形而上学概念从严格意义上说,所谓形而上学是指仅从思维运动形式去研究客观世界的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法。
作为一种特殊的形而上学,它虽然也以一定的内容来阐明宇宙万物的本质和根源,但主要却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理解世界的。
这里,我们不妨以“形而上学”的创始人笛卡尔的名言来概括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凡事都需要进行不断的追问,只要持续不断地努力,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形而上学的创始人笛卡尔认为,如果人们坚持对外部事物不断的追问,那么,随着不断追问次数的增加,人们的认识必将达到真理。
从哲学史角度看,西方哲学史上的许多思想家都从某种程度上具有形而上学的思想倾向。
例如,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中所表述的就是如何把握绝对存在物及其相关现象的知识体系。
亚里士多德还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正确认识事物,只能在于充分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或事物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知识论是希腊化时代形而上学的代表,他关于世界是物质的和运动变化的见解,构成了古希腊哲学的基础。
《周易·系辞下》中有一段话:“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意思是说,《周易》这本书把自然现象和人事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因此才能包罗万象,与天地并列。
因此,它才可以说是符合天地自然规律的大经典。
它高于天地万物之上,所以能弥补天地之间的缺陷;它是宏观、整体,俯察一切,而又明白它的发展过程。
所以,它才能够推究天地之道;它的视野高远宽广,它所探究的领域无所不包,包罗万象。
它这样就把自然现象和人事结合起来,从而揭示了天地之间的各种奥秘,才能够知晓幽明兴亡的道理,才能够探究到事物变化的原因,并由此预测未来的命运。
它把现象同它的本质联系起来,再回到现象去研究本质,这样才能知道死生存亡的原因。
形而上学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引自《国外哲学大辞典》,该词原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意为“物理学之后”。
从13世纪起,被作为哲学名词,用于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的学问,或用作哲学的别称,其意一般多指建立一个观念体系以对实在的性质作出判断,或以一种方法去把握所知的实在的性质。
在德国黑格尔提出唯心辩证法以后,它又被用以指非辩证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哲学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对世界或事物存在的基本哲学观点,也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形式。
那么,究竟什么是形而上学?
简单而论,所谓形而上学就是指人们基于对人与世界存在的抽象性、一般性和普适性认识论体系。
形而上学理论的基本特性,是以语言、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抽象性;而关于事物存在的研究,是一种广义地、普遍的一般性研究;其理论的适用性,表现为对一切事物存在的普适性。
也可以这么说,形而上学理论体系,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关于一切事物存在的、真理性的“大一统理论”,即“放之四海而皆真”,与中国传统哲学的“道”具有相似性。
形而上学-五分钟演讲
形而上学的来源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meta
在…之后或 超出
physics
物理学
形而上学的来源 《Metaphysics》
《物理学后编》
"being as being"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中文译名的由来
形而上学中文 译名的由来?
形而上学中文译名的由来
形而上学谓之
形而下学谓之
易 经
道
器
பைடு நூலகம்念二:片面、孤立、静止的 思维方式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区别
辩证法
形而上学
黑格尔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区别
唯物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 承认矛盾
形而上学
孤立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片面的观点 否认矛盾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区别
人能群,彼不能群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 备变。
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 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 矛盾性。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区别
人们从生到死都是彼此 孤立、互不相干的 。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 不变,道亦不变。
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 盾。
先有
? 还是先有 ?
形而上学
蛋 鸡
鸡 蛋
唯物辩证法
对立
统一
刻舟求剑
练习
以下成语,俗语中,属于形而上 学的有?
滴水穿石 物极必反
断章取义
墨守成规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形而上学
大 纲
形而上学的两个概念 概念一:对世界本质的看法
• 形而上学来源 • 形而上学中文译名的由来
概念二:片面、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
•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区别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形而上学的两种定义
形而上学的概念黑格尔认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位移)。
两种意思总述简单来说就是只看到片面就决定总体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研究超自然的哲学。
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
科学理性所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
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既在字面意义上相近,在实际意义上也很符合,属于经典的翻译。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下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下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
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
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第一种形而上学可以理解为:对“终极实在”的研究。
对于初学者而言,这个定义似乎很难理解,而且也提供不了什么实际的内容,但是请相信,这个定义是能反映其内涵和外延的最好的定义了。
这一点,只要明白了形而上学的内涵和外延,才会明白。
下面详细解释这一定义。
先打个比方,一把直尺插进水里,你的眼睛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
高二哲学第六框框辩证法形而上学PPT课件
---这个学生就是“德国哲学界之王” 黑格尔(1770--1831), 辩证法理论 体系的创立者。
第1页/共21页
⒈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概念理解 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在辩论中揭露对手论断中的矛盾并取得胜 利的艺术。(后来人们用这种艺术来研究整个世界,才使它成为哲学世界观和方 法论)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
第19页/共21页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原理的理解运用能力,在设题手法上属于演绎类。根 〖五到据 原答号空案是间此 理在站〗前:.类 ,探四①测题 进次前月无四的行球人次等套完飞无,船人路整是实飞在,科验船新基实质首学础验基先的上是础引“上必表起神不的舟须述断质”量明 ,变五变。号确 在,③成质量 这从功变发“变 样的射神过的与的舟程前”。理质提五论变和号基到基辩础空。间础证②实上关“验室神,系,舟再” 再结合材料加以分析,便不会疏漏。前四次无人飞船 试验是量变的过程,是产生由无人到载人飞船这一质 变的基础前提,完成了第一步,还要发展“空间试验 室”“空间站”,最后“探测月球甚至火星”,这一 步一步的发展,恰恰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状态:总是从 量变到质变,再从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不断循环往 复的过程。
新一届党中央和政府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提出了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从哲学上看,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的辩 证法哲理是:
①矛盾的观点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④树立正 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A①②
B①②③④
A
C②③
形而上学doc
这个很难解释啊,大体上大白话就是这样解释的:1,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
很多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根本原因不是找不到对行而上学的解释,而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叫“形而上学”这么一个古怪名字?为什么不叫“学下而行”或者“下学行而”或者别的什么?因此我们必须解释“行而上学”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写过一本书叫“physics” ,这个词现在翻译为“物理学” ,古代中国刚接触西方文化的时候把它翻译为“形学” ,意思是“关于物体(形)的科学” 。
后来亚里斯多德把他的一些思想写成一本书,叫“metaphysics” ,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或之上)的科学” 。
当时中国译为“形而上学” ,意思是“形学之上的科学” 。
这本“形而上学”的哲学观点就是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因此后来就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来表示孤立、静止、片面的哲学观点。
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特点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
“形而上学”作为哲学名词有两种涵义:(1)从黑格尔开始,把它当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来使用,但真正揭露其本质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指一种研究感官不可达到的东西即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
这一用法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著作中即已出现,至今仍流行于西方哲学家之间。
近代唯心主义者(如马赫主义者)常用“形而上学”一词来攻击唯物主义,说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超感觉、超经验的虚构。
在哲学史上,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形而上学有时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有时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
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最方便的例子就是,文学。文学便是基于人类的,形而上的天性上的。
读好小说,你不是总会想着,原来人总是…………之类的么
形而上学,有两个含义
1.
先打个比方,一把直尺插进水里,你的眼睛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但是,你关于直尺的知识与你的光学知识告诉你:直尺不是弯的,是直的,你之所以看见它是弯的,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什么是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一对儿,这是《易经》里的说法,《易经.系传》里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这一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即使没有深入解读,乍从字面看,也会给人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其实这是讲真正的处世之道,这是古人经历漫长的岁月洗礼后,给我们留下的无上法门,大国文化,恢弘格局,从中可见一斑,没有隽永的历史,确实很难提炼出来这样的精品。
“形而上”是指万物在成形以前的情况,老子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里的“无”不是指没有,而是指无法被我们认知,其实就是指的“形而上”,“上”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个时间概念,可以理解为“前”,“形而上”,就是万物在我们可以捕捉到它的任何形态之前,因为我们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经过认真体会,又觉得有这么一个东西,所以就用“形而上”来代表它的存在方式。
因此“形而上”就是“无”,而“无”法体会的状态,就是“道”的形态,按佛家讲,它是“离言绝待”的,“离言”就是超越语言的表达极限,“绝待”就是绝对,它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象长与短,高与低,好与坏等等,这都是相待而立的概念,但“形而上”的“道”却不是这样,它是绝对的,是超越一切相对性的。
后来西方哲学传入中国,象黑格尔的辨证法,就是讲事物之间的相对性,按中国文化来分,那就要向下一些了,他们还没有深入到“形而上”的层次,所以看到一切都是变化的,但变化的只是现象,变化的表面现象背后那个不变的东西,他们还没有触及到,所以才提出辨证法,即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存在于对立和统一之间,这就是典型的“形而下者谓之器”了。
事物一旦成形,就必然落入一种局限内,之前的灵动性,已经消失了,就象是水,水的灵动性是人尽皆知的,所谓“水无常形”嘛,正因为“水无常形”,所以才可以做到无所不形,随方则方,就圆则圆,无拘无束,任运自然,但水一旦结成冰就完了,再想让它灵动,它就灵动不起来了,冻成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除非再融为水,否则就无法随意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而上学的概念
黑格尔认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位移)。
两种意思
总述
简单来说就是只看到片面就决定总体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研究超自然的哲学。
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
科学理性所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
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既在字面意义上相近,在实际意义上也很符合,属于经典的翻译。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下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下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
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
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第一种
形而上学可以理解为:对“终极实在”的研究。
对于初学者而言,这个定义似乎很难理解,而且也提供不了什么实际的内容,但是请相信,这个定义是能反映其内涵和外延的最好的定义了。
这一点,只要明白了形而上学的内涵和外延,才会明白。
下面详细解释这一定义。
先打个比方,一把直尺插进水里,你的眼睛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
但是,你关于直尺的知识与你的光学知识告诉你:直尺不是弯的,是直的,你之所以看见它是弯的,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这就是你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因为,我们可以想,当我们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否也是像那把直尺一样,不是把它的本质正确地呈现给了我们、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而对它的本质一无所知或有所误解?所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世界的本质。
对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回答,比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本质是某种观念、精神,世界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等等。
这个就叫做“本体论”,也就是狭义上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还有它广义上的含义。
既然说,形而上学的任务是研究世界本质的,那么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如果说有能力,那么,应该用什么办法去研究?
对于前一个问题,有人回答说:“我们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
”(可知论)有人说:“我们没有这个能力。
”(不可知论)对于后一个问题,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理性的逻辑推演去认识世
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
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
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
而开头给出的形而上学的定义,指的就是这个。
“实在”指的是事物被现象掩盖了的本质(其实没有不被掩盖的本质,这种说法本来就欠妥,此处这么用乃是便于理解),人们通过一个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
但是人类的认识是发展的,许多过去认识到的“实在”被新的科学发现证明也只是现象,因此人们必须思考,一个事物存不存在终极的实在。
有认为存在终极实在的,即世界的原理事先已有定论的;也有认为认识是不断发展,不存在终极实在的。
此外,如果存在终极实在,人类能不能掌握这个终极实在也是一个问题。
如果掌握了,就等于掌握了宇宙根本规律,算命等就具有了科学性。
因此,简而言之,大概可以这样认为,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本质的学问。
它是高于物理学的,物理学研究现象及规律,而形而上学研究其存在及实质。
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著作里,“形而上学”,还有另外一个意义。
先说个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即是,非即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鸡,就是先有蛋。
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呢?从而陷入了无穷的循环之中。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意为鸡不一定从来都是孵化出来的;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也不一定从来都是鸡生出来的。
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
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因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鸡和蛋是进化而来的这只是依据,并非问题的答案,题目要求是分先后,也就是时间顺序。
如果解决问题找不到答案,就可以弄一种模棱两可的说法,然后以之为真理的话,那么世界上所有的无赖都是先知了。
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鸡和蛋作为一种存在,鸡生蛋,蛋成鸡,交替出现这是一种存在形式。
在时间轴上,鸡和蛋的形态一直在变化,如果把当今存在的鸡和蛋的形态作为标准,则
先进化为现代形态者为先。
而卵生比鸡的出现更早,也就是说鸡在还未成为鸡之前就在下蛋。
所以是先有蛋,后有鸡。
如果以鸡和蛋的原始状态作为依据,那么鸡和蛋是处在一种循环之中,按照时间轴一直追溯到原核细胞分裂的时段,甚至追溯到生物产生的阶段,再甚至追溯到物质能量的来源,此题依旧难以找到答案。
但是利用形而上学的方式可以阶段性的研究鸡和蛋在每一时刻的存在形式。
而马哲只是在非此即彼的推理逻辑上来反对这种逻辑,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传统的那种思维方式,叫做“知性思维”,也可以叫做“形式逻辑思维”,即定式思维,用这种思维考虑问题,就不可避免会陷入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的两难处境、得出自相矛盾的、混乱的答案。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四个著名的二律背反(也就是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特征就是:他的两个相反的答案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指出这个问题。
他把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人类的理性不可以认识客观世界。
黑格尔则反对康德的不可知的观点,他提出,如果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就不会陷入矛盾、混乱。
这就是辩证法。
(然而辩证法仍然没有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与辩证法相对的那种“知性思维”,则被恩格斯叫做“形而上学”。
列宁、毛泽东,也沿用了这个用法,所以,中国的政治课本上,对“形而上学”的解释,依然是第二种解释。
然而,学术界使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时,一般是采取第一个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