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超声的临床应用
超声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超声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体会目的探讨超声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肝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采用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观察小肝癌的超声表现。
结果68例患者中47例低回声病灶,15例等回声病灶,6例强回声病灶;彩超对于直径在0.5~1.0cm 者检出率为71.4%;直径在1.1~2.0cm下检出率为92.3%;对于直径在2.1~3.0下检出率ewing97.1%,显著高于灰阶超声检出率(P<0.05)。
结论小肝癌患者早期采用超声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检出率,能够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标签:超声;小肝癌;诊断;应用效果小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它又被成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该疾病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
这种疾病具有体积小、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发生转移可能性小等特点,多数患者确诊后均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得到确诊。
近年来,随着我国乙肝人群及其化學致癌物质的影响,其发生率也出现上升趋势。
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污染的水质、营养过剩等均和小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
目前,临床上对于小肝癌尚缺乏理想的诊断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患者诊断,但是临床误诊率或漏诊率较高[1]。
近年来,超声在小肝癌患者中广为使用,且效果理想,为了探讨超声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肝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肝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为39~78岁,平均年龄为(55.7±3.1)岁,入选患者均符合我国小肝癌临床诊断标准,即:单个癌结最大直径不超过3cm;多个癌节数不超过2个,最大总直径应该小于3cm。
患者中,7例病灶在0.5~1cm,26例病灶直径在1.1~2.0cm;35例在2.1~3.0cm;57例单个癌结节,11例2个癌结节。
[最新]肝脏超声造影应用指南
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一、适应证1.肝脏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s, FLLs)的定性诊断,如:(1)常规超声检查或体检时偶然发现的病变。
(2)慢性肝炎、肝硬化,常规超声筛查时发现的病变。
(3)有恶性肿瘤病史,定期超声随访中发现的病变。
(4)肝内脉管(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胆管)内的栓塞物,不能明确其性质。
(5)复杂性囊肿或囊实性肿物。
2.常规超声疑似存在病变,或者其它影像检查发现病变但常规超声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CEUS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并进一步做出定性诊断,或在CEUS 引导下进行组织活检、介入治疗。
3.对移植肝,CEUS用于全面评估受体和供肝血管的解剖和通畅程度,以及随访中肝内出现的异常病变。
4.肝外伤(详见「腹部实质性器官创伤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5.肝脏肿瘤消融治疗中CEUS的应用:(1)治疗前明确肿瘤性质、大小、位置、数目及血供状况。
(2)治疗中引导定位。
常规超声上病灶显示不清或边界模糊、肿瘤残留或局部复发难以与原先的消融灶区分时,可采用CEUS引导靶向穿刺,以达到精准的治疗。
(3)治疗结束后即刻或次日判定消融是否有效,以确定是否需要补充治疗。
(4)随访中判定肿瘤的局部治疗效果。
6.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局部放疗、注药治疗及靶向治疗等疗效的评价。
二、检查前准备1.造影剂制备及注射要求参见总论。
2.建立患者周围静脉通道。
3.了解受检者临床资料(病史、实验室和其它影像学检查)和检查目的,判断是否适合CEUS检查,排除禁忌症(见总论);并获得知情同意。
三、检查方法按下列顺序分3个步骤:1.常规超声检查2.造影条件设置:进入造影检查模式,调节成像条件(方法参见总论)。
3.实施造影:探头切面置于感兴趣区,目标病灶尽可能位于图像中间。
经肘前静脉团注造影剂(参见总论),声诺维®常规推荐用量为2.4ml,对肥胖或严重肝硬化、脂肪肝患者,可相应增量至4.8ml。
腹部脏器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 (三)原发性肝癌
肝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下缘角变钝,包膜不光滑,局部表面隆起, 肝内光点增粗不均匀,相应的实质区见异常实质性肿块,边界较清, 形态不规则,内部呈强弱不均匀回声,大结节呈混合性较高回声,内 见不规则低回声区,小结节呈较低不均匀回声,肿块周边有声晕,可 见半环状动静脉彩色血流信号。直接征象因肿块的内部回声类型不同 可分为高回声型、低回声型、等回声型、混合回声型、弥漫型。
2.多囊肝:属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常合并其
它器官多囊病变,肝体积增大,形态失常,
包膜欠光滑,表面呈波浪状改变,肝实质内
弥漫布满数十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囊性无回
声区,分布不规则、不均匀,囊壁薄、光滑,
囊内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肿块周边及内
部未见异常彩色血流信号。
15
局灶性肝病变的超声诊断
16
局灶性肝病变的超声诊断
40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一、肾囊肿 肾囊肿声像图:在肾实质区出现边界清楚的圆形
无回声暗区,局部外凸,囊壁光滑,后方回声增 强,可见侧壁声影,常单发或多发。 二、多囊肾 双肾轮廓增大,形态失常,表面不光滑,包膜凹 凸不平,肾内正常结构消失,实质内见散在大小 不等类圆形囊性液性暗区,互不相通,囊性暗区 内及其间隙见散在点团状强回声,肾窦不完整, 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双肾血管减少。 婴儿多囊肾声像图可不出现肾囊肿图像,只是全 肾增大,肾实质回声光点增多。
型胆囊结石包括充满型结石、小结石型、 泥沙型结石、胆囊颈部结石、胆囊壁内 结石。
25
胆道系统的超声诊断
26
胆道系统的超声诊断
(四)肝外胆管结石 1.胆管一般扩张,管壁增厚,回声增
强; 2.胆管腔内见强回声光团; 3.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
肝脏超声检测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训背景肝脏超声检测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经济的肝脏疾病诊断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肝脏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及临床应用,提高对肝脏疾病的诊断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1)肝脏解剖生理:了解肝脏的位置、形态、大小、功能等基本知识。
(2)肝脏超声检测原理:掌握超声波在肝脏组织中的传播特性,了解肝脏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
(3)肝脏超声检测技术:学习肝脏超声检测的操作技巧,包括探头选择、检查部位、扫描方式等。
(4)肝脏超声诊断标准:了解肝脏超声诊断的分级标准,掌握肝脏疾病的基本诊断方法。
2. 实践操作(1)肝脏超声设备操作:熟悉肝脏超声检测设备的操作流程,包括探头连接、图像采集、参数设置等。
(2)肝脏超声检查:在实际操作中,按照规范流程进行肝脏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边缘、回声等特征。
(3)图像分析:对采集到的肝脏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肝脏是否存在异常,并给出初步诊断。
(4)临床案例分析:结合临床病例,分析肝脏超声检测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通过课堂讲授、资料查阅等方式,掌握了肝脏超声检测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
2. 实践操作阶段(1)设备操作:在指导下,熟练掌握了肝脏超声检测设备的操作流程,能够独立完成图像采集和参数设置。
(2)肝脏超声检查:在指导下,按照规范流程进行肝脏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边缘、回声等特征。
(3)图像分析:通过分析采集到的肝脏超声图像,能够初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异常,并给出初步诊断。
(4)临床案例分析:结合临床病例,深入分析了肝脏超声检测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四、实训收获1. 理论水平提高通过本次实训,对肝脏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及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
2. 实践能力增强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肝脏超声检测的操作技巧,提高了肝脏疾病的诊断能力。
超声在肝胆外科的应用
超声在肝胆外科的应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超声在肝胆外科的应用超声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高频声波的反射来形成人体内部器官的影像。
在肝胆外科领域,超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一系列肝胆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声在肝胆外科的应用。
一、超声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肝脏超声检查肝脏超声检查是诊断肝脏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和血流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肝脏是否出现异常变化,如肿瘤、脂肪肝、囊肿等。
2. 肝脏病变的定位和鉴别诊断肝脏的病变往往需要进行定位和鉴别诊断,超声可以准确地显示肝脏内的病变,并与正常组织进行对比,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性质和范围,如肝癌、转移瘤、良性肿瘤等。
3. 肝门区结构的显示肝门区是肝脏重要的结构之一,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肝门区的结构和血流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肝门区是否存在异常,如胆道结石、胆囊炎等。
二、超声在胆管胰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胆囊结石和胰腺炎的诊断胆囊结石和胰腺炎是常见的胆管胰腺疾病,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胆囊和胰腺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结石或炎症,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3. 胰腺肿瘤的鉴别诊断胰腺肿瘤是一类恶性肿瘤,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胰腺内的异常结构,并与正常组织进行对比,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胰腺肿瘤,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三、超声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1. 腹壁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在肝胆手术中,有时需要进行肝脏穿刺或取活检,超声引导下的腹壁穿刺可以准确地定位肝脏病变,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血管,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超声辅助下的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或胆囊炎的常见手术,超声可以准确地显示胆囊和周围组织的情况,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和操作,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3. 肝脏肿瘤的定位和切除对于肝脏肿瘤的手术治疗,超声可以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帮助医生确定手术部位和切除范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
肝脏探查术中术中超声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肝脏探查术中术中超声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究术中超声在肝脏探查术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方法:对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肝脏探查的3例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手术中应用术中超声,将术中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两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结果:经超声检查后3例患者中有2例为肝脏肿瘤、1例为肝脏囊肿,术中超声检查的结果经临床手术得以证实,两者完全符合,术中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100%。
结论:术中超声在肝脏探查术中可以精准地判断疾病类型,灵敏度高,精确定位病灶的位置,为医生及时调整手术策略提供依据,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关键词】肝脏探查术;术中超声;应用;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6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1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物质水平得以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着较大程度的改变。
生活方式和饮食逐渐脱离原生状态,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随之逐年上升,肝脏疾病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超声技术在各个层级的医院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超声在疾病探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超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我院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肝脏探查术中术中超声的应用及临床价值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肝脏探查的3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
其中2例男性,1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别为48岁、38岁、65岁。
平均年龄为50岁。
在患者中排除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患者、在研究进行前6个月内接受过腹部手术患者、患有手术禁忌症患者、精神意识障碍患者。
患者及其家属均在详细了解本次研究进行的条件后由患者签署或其家属代为签署参与同意书。
3例患者的自身条件均符合本次研究进行的要求。
1.2 方法对3例患者先进行术前超声检查,选用PHILIPS彩超HD6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为凸形,频率为3.5MHz。
腹部脏器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二)慢性肝炎声像图表现
1.肝脏轻度肿大,形态饱满; 2.肝下缘角变钝,表面尚光滑; 3.肝脏回声增强增粗,呈点状或条状
高回声带,分布欠均匀,血管走向尚清 晰;
4.部分患者伴有脾肿大。
ppt课件
6
弥漫性肝病的超声诊断
★ (三)肝硬化 1.早期肝轻度肿大,晚期常缩小,肝表面不平整不
光滑,呈锯齿状,下缘角变钝; 2.肝实质回声光点增强增粗,呈弥漫性,回声不均
5.弥漫型:肝实质内回声强弱不等,呈不规则斑片状分布或弥漫性小
结节状改变,声像图表现肿瘤境界不清,轮廓不明显,有时酷似肝硬
化表现,但弥漫性肝癌常表现肝肿大,门静脉管壁回声明显增强,管
腔内充满低回声,往往考虑门静脉栓子形成,彩色血流紧贴管壁内呈
不规则线状。
ppt课件
17
继发征象:癌栓形成、肝门周围淋巴结肿大、腹水。
腹部脏器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1
肝脏的解剖
肝脏解剖学分区将肝分成5叶8
段;
5叶即肝左外侧叶、左内侧叶、
尾状叶、右前叶、右后叶;
8段即左外叶上段、左外叶下段、
左内叶上段、左内叶下段、右前
叶上段、右前叶下段、右后叶上
段、右后叶下段ppt课。件
2
探查的仪器及方法
(一)仪器:宜选用高分辨率的实时超 声显像仪,一般使用线阵或凸阵探头, 探头频率成人3.5MHz,小儿选择5MHz。
16
局灶性肝病变的超声诊断
★ (三)原发性肝癌
肝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下缘角变钝,包膜不光滑,局部表面隆起, 肝内光点增粗不均匀,相应的实质区见异常实质性肿块,边界较清, 形态不规则,内部呈强弱不均匀回声,大结节呈混合性较高回声,内 见不规则低回声区,小结节呈较低不均匀回声,肿块周边有声晕,可 见半环状动静脉彩色血流信号。直接征象因肿块的内部回声类型不同 可分为高回声型、低回声型、等回声型、混合回声型、弥漫型。
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董丙田;黄枢【摘要】Chronic viral hepatitis is a common liver disease in China, which is very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and liver fibrosis is an important pathological chang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Liver fibrosis and some early liver cirrhosis can be reversed after treatment. Therefore, timely and accurate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trol the progression, treat and improve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s a new ultrasonic diagnosis technology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n-invasive, real-time, easy operation, and more importantly, it can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hardness of tissue. Obtained tissue hardness inform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The understanding of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liver diseases should be improved to make it widely used in clinical.%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而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的重要病理改变,肝纤维化及部分早期肝硬化经过治疗可被逆转.因此,及时准确诊断肝纤维化对控制肝脏疾病进展、治疗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超声诊断新技术,具有无创、实时、操作简便等优点,更重要的是能定性和定量分析组织的硬度,获得的组织硬度信息对肝脏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应提高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疾病应用的认识,使之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9(025)005【总页数】5页(P1002-1006)【关键词】弹性成像;超声检查;肝脏硬度;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作者】董丙田;黄枢【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超声医学科, 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超声医学科, 福建厦门 3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人体不同组织的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获取组织的弹性信息可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超声引导下肝组织自动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 该病如果显示骨软骨 体的 数量较多 , 会有诊 断意义 , 就 但手 术病 理 检查提示 , 滑膜有软骨化生改变则为确诊 依据 。X线平 片优 点是 检查方 便、 快捷 、 经济 , 可对本 病得 出较为 明确的诊 断 , 但 缺点是具有 密度分 辨率 不高和组 织相互
tss JBo eJitS r ,9 9, : 1 oi. n on ugAm 1 4 31 6 9.
2次 穿刺成功 结论 : 声引导下肝 穿可 超
为肝 病 的诊 断 治 疗提 供 安 全 快捷 的方 法 。
状 强回声 带 , 但均 未见 明显 出血 ; 2例 出
现穿刺部位局部疼痛 , 1例 出现 右 肩 部 疼 痛。
图 】 穿刺 引导 线
本 组 穿 刺 所 取 组 织 大 多光 滑 完 好 , 少
疾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 还可用于调整治
疗 方 案 和 评 估 病 情 及 预 后 … 。超 声 引 导
下肝穿操作简便 , 于掌握 , 易 成功率高 、 取 材满意率高 、 术后并 发症少 而轻 , 较盲 穿 和半盲穿法更 安全, 为肝病的诊断治疗 提
供 了安 全 快捷 的方 法 。
参 考 文 献
荧 光 屏 上 监 视 穿 刺 针 沿 引 导 线 快 速 进 入 肝脏 2 0~2 r 处 时 , 压 活 检 枪 扳 机 , 5m a 按 效 的补 充 方法 。
自然 压迫止血 , 不易造成包膜下及腹 膜 内
出血 ; 后 利 用 B超 即 时 监 视 肝 脏 及 腹 术
部情况 , 肝穿活检路径 上的条状 强回声带
探 头 扫 查初 步选 定 右 腋 中线 第 8~ 9肋 问 或 腋 前 线第 9~1 间 隙 为 穿刺 点 , 后 0肋 然
肝脏超声ppt课件
肝脏超声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肝癌治疗监测
对于肝癌患者,超声可以实 时监测肿瘤的大小、位置及 血流情况,为手术切除、介 入治疗等提供依据。
肝硬化治疗评估
对于肝硬化患者,超声可以 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及门静 脉高压状态,为治疗方案的 选择提供参考。
胆道疾病治疗监测
对于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 疾病,超声可以监测胆囊的 排空功能及结石的位置,为 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肝脏实质回声
超声可以检测肝脏实质的回声强度、均匀度及肝实质的细 微结构,对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 值。
血管血流
超声可以检测肝脏血管的血流状态,如门静脉、肝静脉、 肝动脉的血流方向、流速等,有助于判断肝脏功能及血流 动力学状态。
胆道系统
超声可以观察胆囊、胆管的结构及功能状态,对胆囊炎、 胆结石、胆道肿瘤等疾病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ERA
肝脏超声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肝脏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 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高频声波 显示肝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状 态。
原理
肝脏超声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 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计算 机处理形成图像,用于诊断肝脏 疾病。
肝脏超声的应用范围
肝脏形态学检查
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 、包膜等,判断是否存在肝脏
图像记录
对异常部位进行详细记录,并 保存图像。
正常肝脏超声图像
01
02
03
04
肝脏轮廓清晰,边缘平 滑。
肝实质回声均匀,呈细 小点状回声。
肝静脉和门静脉显示清 晰,无扩张。
胆囊和胆道显示正常。
异常肝脏超声图像
01
02
03
04
肝脏形态异常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通过使用超声波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和
器官功能。
它具有操作简单、无放射线损伤、无创伤等优势,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声检查在内科领域的应用中,可以用于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超声检查可以
通过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包括心室的收缩功能、心脏的腔
隙大小等。
超声检查还可以用于检测心脏瓣膜的形态和功能,诊断心脏瓣膜的狭窄或关闭
不全等疾病。
超声检查在外科领域的应用中,可以用于观察肝脏、胰腺、胆囊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肝脏超声检查可以用于评估肝脏大小、肝脏的血流情况,检测肝脏病变等。
胰腺超声检查
可以用于观察胰腺的大小、形态,评估胰腺的功能状态,诊断胰腺炎等疾病。
胆囊超声检
查可以用于观察胆囊的结构和形态,检测胆囊内结石等病变。
超声在肝胆外科的应用
超声在肝胆外科的应用
超声在肝胆外科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1. 肝脏疾病诊断:超声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肝脏的大小、形状、结构和血流情况,从而诊断肝脏疾病,如肝脂肪变性、肝囊肿、肝炎、肝纤维化和肝肿瘤等。
2. 胆囊疾病诊断:超声可以检查胆囊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是否有结石或炎症。
这对于胆囊炎、胆石症等胆囊疾病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3. 胆道疾病诊断:超声可以评估胆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胆管是否有扩张、胆石是否阻塞胆管等。
这对于胆道梗阻、胆管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规划至关重要。
4. 指导手术操作:超声可以实时引导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如腹腔镜手术中的组织定位和穿刺,以及开腹手术中的病灶定位等。
这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术后监测:超声可以用于术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检查手术区域是否有积液、血肿等并发症,评估手术效果以及指导后续治疗计划。
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在肝胆外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指导手术操作并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
肝脏超声造影指南2012版
肝脏超声造影指南2012版
摘要:
一、肝脏超声造影技术简介
二、2012版肝脏超声造影指南的主要内容
三、肝脏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
四、肝脏超声造影的注意事项
五、结论
正文:
肝脏超声造影技术是一种无创、安全、便捷的检查方法,通过对肝脏进行超声检查,以观察肝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012版肝脏超声造影指南旨在规范和推广肝脏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肝脏超声造影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检查流程、图像分析、诊断标准和临床应用等。
其中,适应症主要包括肝脏占位性病变、肝硬化、脂肪肝等;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心肺疾病、对造影剂过敏等。
肝脏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肝脏疾病的筛查、诊断、疗效评估和随访等。
在临床实践中,肝脏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发现肝脏病变,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然而,肝脏超声造影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检查前需要禁食,避免肠道积气影响检查效果;其次,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感,如恶心、呕吐等,需要患者配合呼吸、放松身体;最后,检查后需要多喝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总之,2012版肝脏超声造影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方法和诊断标准,有助于提高肝脏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诊断准确率。
超声检查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超声检查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超声检查是临床上经常会使用到一种检查手段,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或者做过超声检查。
但是也有一些人对超声检查并不是很了解,那么超声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有哪些呢?1.超声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有哪些?1.检查人体内各实质性器官的形态、大小、边界以及内部回声情况。
通过超声检查还可以准确的测量人体内肝脏器官、肾脏器官、胰腺器官、子宫和卵巢等的径线值,了解各器官的形态是否正常,边缘是否光滑。
利用各器官内部回声光点的粗细程度、密集程度、亮度和分布情况,来判断各种疾病。
2.检查人体内一些囊性器官的功能、形态是否正常,像胆囊、膀胱以及胆道等。
3.检查心脏功能、血管结构、血液流动情况是否正常,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判断病人是否得有先天性心脏疾病、后天性心脏疾病、血管畸形疾病等。
4.检查人体内各脏器官是否发生局部性病变。
5.检查人体内是否存在积液,像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并初步的估计积液量。
6.超声检查不仅可以检查各种疾病,同时还可以辅助穿刺、活检和导管的插入。
做超声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1.病人在做胆囊部位的超声检查时,在做检查前8到12小时不可以吃任何的东西,要保持空腹的状态,并且检查前最好不要吃像鸡蛋、牛奶等这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
2.在做胰腺部位的超声检查时,同样需要保持空腹状态8到12小时,不但不可以吃任何的东西,就连水也不可以喝。
3.做胃肠部位超声检查时,也需要空腹8到12小时,去医院做检查前可以自行准备两瓶矿泉水,医生通知喝水时,再将其喝掉。
4.在做膀胱部位的超声检查时,一定要让膀胱保持在高度充盈的状态,这样呈现出的图像更加的清晰,更加方便于医生的观察,并且检查结果也要更加的准确,所以,在做检查前一定要提前喝足水。
如何判断膀胱是否充盈时,只要自己感觉尿意非常明显,有种憋得慌,马上憋不住的感觉时便可以做超声检查了。
5.在做前列腺超声检查时,同样需要让前泪腺保持充盈的状态。
但是不必像膀胱部位的超声检查一样,让膀胱保持高度充盈的状态,只需要适量充盈便可。
肝脏超声检查_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肝脏超声检查_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检测技术是各种肝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二维实时超声显像主要用于肝脏形态的变化,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则用于肝脏血管病变与血流动力学检查。
超声检查显示肝脏的病变图像,属于声学物理的性质变化。
同一病变,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超声图像表现不同;而不同病变,其声学物理性质相似,超声图像的表现可能相同。
因此超声不能提示病理解剖学的诊断。
小部分肝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测不能鉴别良、恶性,如弥漫性肝硬化与弥漫性肝癌。
有些肝内小结节则难以区别为炎性或肿瘤。
必要时可在超声定位下行肝脏介入性活检或其他检查。
临床医生对超声检查提示的结果,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所见,全面饿饭年息后确定诊断。
[适应症]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形成。
2.膈下积液或脓肿。
3.肝内液性病变,如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病及肝脓肿形成期。
4.脂肪肝。
5.肝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6.肝内明显的血管异常,如淤血肝、门静脉异常病变、动脉瘤。
7.肝先天性异常。
8.血吸虫性肝病。
9.肝外伤出血。
[检查方法]1.使用常规检查实时B型超声仪,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
观察肝血管血流状态需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
肝硬化、腹部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 后检查。
2.受检查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亦可取左右侧卧位或坐位。
平静均匀呼吸,但测量肝肋下斜径与左叶的长度和厚度时,深呼吸后屏气。
3.检查肝脏大小、位置,常规观察以下4组切面(1)自右侧第五肋间隙开始,测量肝脏上界,沿肋间隙自右锁骨中线至腋中线依次向下至肝下缘,显示肝脏、但你、门静脉主干至门静脉右干和分支的长轴与下腔静脉。
(2)肝右下缘至横膈间的肝区探测右肝静脉长轴,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腹部正中线两侧与其平行的矢状切面或斜切面,显示尾状叶、肝段下腔静脉;胆囊长轴、胆总管。
(3)剑突下矢状切面腹主动脉前,测量肝左叶长度和厚度;探头置于左肋缘下,声束朝向左肩、左季肋部方向,显示左外叶、左侧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定义:1994年第十届国际消化会议制定小肝癌的标准为《2cm。
• 声像图表现: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多半有完整的声晕,有后方回声增强。 内部回声以低回声型多见,其次为等回声型,高回声型,混合回声型。肿块 的回声表现与肿块的直径相关。
• 彩色多普勒:周边及内部可见到高阻动脉血流频谱。此点有鉴别意义!
• 脓肿形成期:边界清楚的无回声,周边有较厚的壁,内部回声根据液化的不 同而不同
• 脓肿吸收期:脓肿内无回声明显变小,可见到斑片状或索条状高回声。
注意:每一次的超声检查只反映肝脓肿在形成、吸收、瘢痕过程中的某一个阶 段的声像图。因病理变化不同,声像图表现也不同,复杂化,应随访。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声像图表现: 1.高回声型:圆形或椭圆形的高回声团,呈浮 雕样,直径小于2cm多表现为高回声型。 2.低回声型:圆形或椭圆形的均匀低回声团, 周边可见高回声环绕。“周边裂隙征”瘤周有 不规则的小等号回声。
肝囊肿:
声像图表现:以肝右叶多见,圆形或卵圆形的无回声区,囊壁呈菲薄的均一
的高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可单发,也可多发。肝囊肿合并感染、出血,一 般见于体积较大的囊肿,囊腔内可出现漂浮的弥漫的点状低回声,囊壁增厚, 边缘不规则。
• 声像图表现:根据病理过程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
• 早期(炎症期):肝脏内出现边界欠清晰的低回声区----内部出现点状、片状高 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
2.肝脏的局灶性疾病: 3.肝脏弥漫性病变 4.肝脏外伤、破裂、血肿等 5.肝血管疾病 血管瘤、门静脉高压、 6.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7.肝脏超声介入性诊断和治疗 8肝脏术中超声 9.肝移植后的监护
• 肝左叶较薄,边缘锐利,肝右叶较厚,边缘较钝。肝包膜为厚薄均一的、纤 细光滑的线状强回声。
• 肝实质的回声为强度相似、粗细相近、分布均匀的微小、点状回声组成。
• 肝内的管状结构可清晰显示肝静脉、门静脉、肝左右管。正常管状结构管腔 呈无回声,管道的长轴断面呈平行的高回声线。
• 脂肪肝:常见的肝脏异常,由于过量饮酒、肥 胖、蛋白质缺乏、糖尿病、药物毒性等引起的 肝细胞的脂肪堆积。
• 肝硬化: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变性、纤 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的结节状再生,导致假小 叶形成,随后肝脏质地变硬。以门脉性肝硬化 最常见、坏死后性和胆汁源性肝硬化
• 肝雪吸虫病:
• 淤血肝:右心衰使肝脏淤血肿大
• 声像图表现:肝体积均匀性增大,各径线值都 超过正常。肝脏轮廓模糊,肝实质回声增强, 脂肪越多,回声越强,严重的存在明显的声衰 减。
• 分为弥漫型和局灶型:弥漫型脂肪肝:肝实质 回声弥漫性增强,又称“明亮肝”,伴有声衰 减,肝内的一处或多处低回声区,为正常的肝 组织。局限型:肝内一叶或多个叶段回声增强, 或多个回声增强区,其余肝组织为正常回声。
3.混合回声型:多见于直径大于5cm以上的血管 瘤,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回声、低回声、无回 声,高回声包膜不完整
声像图表现:
根据肿块形态回声分为:
1.巨块型:边界比较清晰,形态比较规则的,外周有声晕,内部回声以混合回声 多见。“结中结”现象,多个肿块融合,边界不规则。
此型容易肝破裂出血,一般不伴有肝硬化。
肝左叶
门静脉
门静脉左支
肝静脉
肝静脉
脂肪肝
脂肪肝
脂肪肝
肝前积液
肝硬化
肝硬化结节
肝硬化
肝硬化结节
腹腔积液
腹腔积液
肝脓肿
肝脓肿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
肝ca
肝ca
肝ca
肝ca
↘ 小肝Ca
肝Ca右房栓子
门脉癌栓
肝硬化
肝Ca
声为主,边界清,周边有声晕. 2.)门静脉癌栓: 3.)肝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容易脱落至心、肺、脑导致栓塞,引起猝死。
继发征象: 2.肝内、肝外挤压挤压征象:
肝包膜的局限性隆起、肝内血管压迫征 肝内血管绕行征、肝内胆管扩张 右侧膈肌抬高、压迫邻近的组织。
• 彩色多普勒:
肿块区有丰富的血流信号,为高速高阻动脉血流频谱。周边血管可见绕行、挤 压现象。
• 门脉高压征: 1.脾肿大:多为中度或重度肿大,脾静脉扩张,血管走向迂曲,脾实质回声无 明显变化。
2.门静脉及其侧支:出现迂曲、扩张及重新开放。 3.腹水: 4.其他:胆囊壁均匀性水肿。
肝囊性病变:
1.肝囊肿 2.多囊肿 3.肝脓肿 肝实性病变:
良性:1.肝血管瘤 2.肝局灶性结节型增生
恶性:肝癌
2.结节型:肿块为多发性,大小在2—5cm之间.声像图表现为结节状不均匀高回声或 低回声,常伴有肝硬化.
3.弥漫型:肿块数目多,大小不一,肿块一般为低回声,外周没有包膜及声晕.伴有肝 硬化,与肝硬化结节不易区分.
继发征象: 1.肝内转移: 1.)卫星癌结节:巨块型肝癌附近的肝组织出现直径在2cm左右的小结节,以低回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 超声医学是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实时性,能够连续动态的观察 病变,结合Doppler技术,检测血流流量、方向,判断器官的病理生理受损程
度。对于人体的心血管、腹部、泌尿、妇产、神经骨骼肌肉等方面均有独特 的诊断优势,而且超声具有无创性、可移动性、使超声迅速普及。
1.了解肝脏的大小、形态、位置、肝脏 的生理性变异、或病理性肿大、缩小。
• 声像图表现:肝硬化早期肝脏肿大,形态正常, 后期各径线值均小于正常,肝缘变钝,门脉性 肝硬化肝表面呈锯齿状。肝实质早期表现增强、 增粗,后期分布不均匀,并能观察到3mm---15mm肝再生结节,结节呈圆形或形态不规则 的低回声。
• 门静脉:血管扭曲,走向失常,左支失状部向 右移位。严重时出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门静脉主干消失,周围出现点状、网状血流信 号。
• 声像图表现: 1.结节型:最多见,肝内多个结节,内部回声 多样化,2cm以下以低回声高回声为主。 此型多见于肺、胃、乳腺癌的转移。
2合回声,液化坏死多见。
3.侵润型:胆囊、胃、食管的直接侵润,在原 发癌与肝脏毗邻可见不规则块影,边界模糊不 清,内部回声以低回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