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酸碱性、常见的酸碱

合集下载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质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质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质化学物质的酸碱性质是指其在溶液中具有酸性或碱性的特性。

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物质,对于化学的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酸碱的定义、性质、测试方法等方面对化学物质的酸碱性质进行探讨。

一、酸和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通常具有酸味和腐蚀性。

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苦味和腐蚀性。

常见的酸包括盐酸、硫酸,而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二、酸碱的性质1. 酸的性质酸具有以下特性:(1) 酸和金属反应能产生氢气;(2) 酸和碱反应可以中和产生盐和水;(3) 酸能够腐蚀金属,并与金属发生反应。

2. 碱的性质碱具有以下特性:(1) 碱和酸发生反应可以中和产生盐和水;(2) 碱能够中和酸性溶液,并增加pH值;(3) 碱能够与油脂等物质起化学反应,具有脱脂和清洁的作用。

三、酸碱性质的测试方法1. pH值测试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它的取值范围从0到14,其中7表示中性,小于7表示酸性,大于7表示碱性。

pH值可以通过pH试纸、pH计等仪器设备进行测试。

2. 酸碱指示剂测试酸碱指示剂可以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红色转蓝色,pH检测范围为8.2-10.0)、甲基橙(红色转黄色,pH检测范围为3.1-4.4)等。

3. 中和反应测试将酸溶液和碱溶液以1:1的比例混合,观察其是否能够完全中和,并测定中和后的溶液的pH值。

如果能够中和,且pH值为7,则说明酸和碱化合产生了盐和水。

四、常见1. 酸性物质常见的酸性物质有硫酸、盐酸、硝酸等。

这些酸性物质具有腐蚀性,可以与碱中和反应,产生相应的盐和水。

2. 碱性物质常见的碱性物质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

这些碱性物质可以中和酸,增加溶液的pH值。

3. 中性物质常见的中性物质有水、乙醇等。

这些物质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其pH值为中性,为7。

五、酸碱性质的应用酸碱性质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酸碱性是化学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常常用来描述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相对浓度的特性。

在化学领域,科学家通过测定物质的酸碱性来研究物质的特性和反应行为。

本文将介绍酸碱性的定义、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以及常见的酸碱性物质。

一、酸碱性的定义酸碱性是指物质在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

根据布朗斯特德(Bronsted)理论,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氢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出OH-(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根据这个理论,酸和碱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被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二、测定酸碱性的方法1. pH酸度计:pH酸度计是最常用的测定酸碱性的方法之一。

pH酸度计通过测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根据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或电极的电势变化来确定酸碱度的大小。

pH值越小,表明溶液越酸性;pH 值越大,表明溶液越碱性;pH值为7时,表明溶液为中性。

2.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定酸碱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通过逐滴加入滴定剂来确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

通过滴定剂的反应滴定计算出溶液的浓度,从而得出酸碱度的大小。

三、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反应中改变颜色的物质。

它们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发生颜色变化,可以帮助人们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1. 酚酞:酚酞呈现红色,可以用于测定碱的滴定终点。

2. 酚酞溴酸:酚酞溴酸呈现黄色,可以用于测定酸的滴定终点。

3. 甲基橙:甲基橙呈现橙色,可以用于测定弱酸和弱碱的滴定终点。

四、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 酸性物质:硫酸、盐酸、醋酸等都是常见的酸性物质。

它们在溶液中能够释放出H+离子,使溶液呈酸性。

2. 碱性物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都是常见的碱性物质。

它们在溶液中能够释放出OH-离子,使溶液呈碱性。

总结:酸碱性是描述化学物质酸碱特性的重要性质。

测定酸碱性的方法包括pH酸度计和酸碱滴定法,酸碱指示剂可以帮助判断溶液酸碱性。

酸碱中常见物质的强弱与酸碱度知识点总结

酸碱中常见物质的强弱与酸碱度知识点总结

酸碱中常见物质的强弱与酸碱度知识点总结酸碱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化学性质,了解酸碱的强弱以及酸碱度的概念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酸碱的定义、常见物质的强弱以及酸碱度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为读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酸碱的定义酸和碱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物质。

酸具有酸性将指标红色变红(红茶汤、草莓、苹果、柠檬等均含有酸性,柠檬含有柠檬酸,苹果含有酒石酸) ,可以与碱反应;碱具有碱性,将指标蓝色变红(洗衣粉,肥皂液,苏打粉,软饮料等均含有碱性,软饮料里的碳酸氢钠) ,可以与酸反应。

在酸碱中,酸质子(H+),而碱质子(OH-)。

二、常见物质的强弱1. 酸的强弱酸的强弱可以通过酸的电离程度来判断。

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酸就越强。

常见的强酸包括盐酸(HCl)、硫酸(H2SO4)和硝酸(HNO3)等。

这些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大量的H+离子。

相反,弱酸的电离程度较小,如乙酸(CH3COOH)和柠檬酸(C6H8O7)等。

2. 碱的强弱碱的强弱同样可以通过电离程度来判断。

强碱的电离程度较高,产生大量的OH-离子。

常见的强碱包括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2)等。

弱碱的电离程度较小,如氨水(NH3)和碳酸氢钠(NaHCO3)等。

三、酸碱度的表示方式酸碱度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

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

pH值的取值范围是由0到14,值越小表示酸性强度越大,值越大表示碱性强度越大,而7表示中性。

当溶液的pH值小于7时,说明溶液为酸性;当溶液的pH值大于7时,说明溶液为碱性;当溶液的pH 值等于7时,说明溶液为中性。

四、判断酸碱的方法了解酸碱的强弱和酸碱度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方法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质:1. 酸碱指示剂测试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

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和溴酚蓝等。

将指示剂加入待测试的溶液中,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性物质的鉴别与分类

酸碱性物质的鉴别与分类

酸碱性物质的鉴别与分类酸碱性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类物质,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鉴别和分类酸碱性物质,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本文将对酸碱性物质的鉴别与分类进行详细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酸碱性物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酸是一类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它在水溶液中呈酸性。

常见的酸包括盐酸、硫酸等。

酸的性质包括滋味酸、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等。

2. 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碱是一类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它在水溶液中呈碱性。

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碱的性质包括滋味苦、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够中和酸等。

二、酸碱性物质的鉴别方法为了鉴别不同物质的酸碱性,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指示剂法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酸碱性物质的pH值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

常用的指示剂包括酚酞、甲基橙、溴酚蓝等。

通过将指示剂滴在待测溶液上,我们可以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

2. 酸碱指示纸法酸碱指示纸是用酸碱指示剂涂在滤纸或纸条上制成的,可以方便快捷地鉴别物质的酸碱性。

将酸碱指示纸蘸在待测溶液中,根据纸的颜色变化就可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3. 酸碱中和反应法将待测酸碱性物质与已知酸碱性物质进行反应,根据反应结果来判断待测物质的酸碱性。

比如,如果待测物质与酸反应产生气泡,就可以判断其为碱性物质。

三、酸碱性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酸碱性质和化学组成,我们可以将酸碱性物质进行分类。

1. 酸的分类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两类。

强酸指的是能够完全离解产生H+离子的酸,如盐酸、硫酸等;弱酸指的是只能部分离解产生H+离子的酸,如乙酸、啤酒中的酒石酸等。

2. 碱的分类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两类。

强碱指的是能够完全离解产生OH-离子的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弱碱指的是只能部分离解产生OH-离子的碱,如氨水、苏打水等。

物质的酸碱性(新)

物质的酸碱性(新)

溶液的酸性是由于其中含有一类特殊的 物质——酸。
食醋——醋酸,胃液——盐酸,柠檬、柑橘 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
那么,什么是酸?
盐酸的电离: HCl = H+ + Cl-
H+
H+
H+
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 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几种酸的电离方程式:
盐酸: HCI === H +
身边的科学:
你参加过卫生清理工作吗? 用湿布擦沾有油污的瓷砖,容易擦干净吗? 沾有油污的瓷砖、玻璃你如何把它擦干净? 知识加油站
某些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可以作洗涤剂。如洗洁精、洗发水、 肥皂等
怎样判断物 质的酸碱性 呢?
石蕊
稀 硫 酸
稀 盐 酸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氢 氧 化 钙 溶 液
pH数值越低,酸性越强; pH数值越高,碱性越强; pH数值等于7的物质呈中性。
想一想
1、酸溶液加水,PH值怎么变? 酸溶液稀释,PH值增大,但仍小于7 2、碱溶液加水,PH值怎么变? 碱溶液稀释,PH值变小,但仍大于7 3、用湿润的PH试纸测溶液,PH值变大还 是变小? 不一定。 酸溶液稀释,PH值增大,但仍小于7 碱溶液稀释,PH值变小,但仍大于7
考考你
石蕊溶液能够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但是它能不能反映物质酸碱性的
强弱呢?
四、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测定 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方法: 使用pH试纸
pH试纸:
酸性增强
中 性
碱性增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测定
pH范围:0~14 之间
碱性 酸性 pH 数值 越小, 酸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越强 中 性 pH 数值 越大, 碱性 越强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及检验方法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及检验方法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及检验方法简介: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了解物质的酸碱性质以及相应的检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质及其酸碱性质,并探讨了如何进行简单有效的检验。

一、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1. 酸性物质酸性物质是指在水中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常见的酸性物质包括盐酸(HCl)、硫酸(H2SO4)和醋酸(CH3COOH)等。

酸性物质具有以下特点:1) 酸性物质呈酸味,能够腐蚀金属。

2) 酸性物质能够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2. 碱性物质碱性物质是指在水中能够产生氢氧离子(OH-)的物质。

常见的碱性物质包括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铝(Al(OH)3)和氨水(NH3·H2O)等。

碱性物质具有以下特点:1) 碱性物质呈苦味,具有滑润感。

2) 碱性物质能够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3. 中性物质中性物质是指在水中既不产生氢离子也不产生氢氧离子的物质。

常见的中性物质包括水(H2O)和食盐(NaCl)等。

中性物质具有以下特点:1) 中性物质没有酸味或碱味。

2) 中性物质不会与酸或碱发生反应。

二、常见物质酸碱性质的检验方法1. 纸张试纸法纸张试纸法是最简单常见的酸碱性质检验方法。

试纸通常使用的颜色指示剂有酸性指示剂和碱性指示剂,如红色和蓝色。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 将试纸蘸湿,然后放入待检测的溶液中。

2) 根据试纸颜色的变化,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质。

红色试纸在酸性溶液中变红,蓝色试纸在碱性溶液中变蓝。

2. 酸碱指示剂法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酸碱溶液的pH值改变自身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蓝和酚酞等。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 取少量待检测溶液放入试管中。

2) 将适量的酸碱指示剂加入试管中。

3) 根据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颜色变红表示为酸性,颜色变蓝或紫表示为碱性。

3.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适用于需要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浓度的情况。

常用的滴定试剂有盐酸和氢氧化钠。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与酸碱反应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与酸碱反应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与酸碱反应酸碱性是描述化学物质在水溶液中是否能够产生酸性或碱性的性质。

酸碱反应是指酸性与碱性物质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化学物质的酸碱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酸碱反应。

一、酸碱性的定义和测定酸碱性是指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常用pH值来表示。

pH值的范围从0到14,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数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7表示中性。

pH还可以用指示剂、pH试纸等方法进行测定。

二、酸碱性的影响因素1. 溶解度:溶解度大的物质更容易在水溶液中离解,形成更多的离子,表现出更强的酸碱性。

2. 分子结构:具有酸性氢原子的化合物,如酸类物质,能够释放出氢离子,表现出酸性。

而含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碱类物质,能够接受氢离子,表现出碱性。

3. 浓度:溶液中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的浓度越高,其酸碱性越强。

三、常见的酸碱反应1.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在一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HCl(盐酸) + NaOH(氢氧化钠)→ NaCl(氯化钠)+H2O(水)2. 酸与碳酸盐的反应:酸与碳酸盐类物质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

例如:2HCl(盐酸) + Na2CO3(碳酸钠)→ 2NaCl(氯化钠)+H2O(水)+ CO2(二氧化碳)3. 酸与金属的反应: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例如:2HCl(盐酸) + 2Na(钠)→ 2NaCl(氯化钠)+ H2(氢气)四、应用与意义酸碱性与酸碱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酸碱中和反应可用于处理废水,将废水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中和掉,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2. 食品加工中,酸碱反应用于调味或者改变食材的特性,例如腌制酸黄瓜、酸奶发酵等。

3.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总结:化学物质的酸碱性和酸碱反应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酸碱性通过pH值来衡量,各种因素会影响酸碱性的强弱。

酸碱反应包括酸与碱的中和反应,酸与碳酸盐的反应,以及酸与金属的反应等。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及其判定方法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及其判定方法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及其判定方法化学物质的酸碱性是指其在溶液中所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的性质。

了解和判定化学物质的酸碱性对于化学实验、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化学物质的酸碱性及其判定方法展开论述。

一、化学物质的酸碱性的定义与表达方式酸碱性定义:酸和碱是指在溶液中可互相转化的两种类型的物质。

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

酸碱性表达方式:1. pH值: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

中性溶液的pH值为7。

2. 颜色变化:某些酸碱指示剂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苯酚红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

3. 气体的排放:某些物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会释放出特定的气体。

例如,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二、化学物质酸碱性的判定方法1. pH试纸法:将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根据试纸颜色与标准色卡进行比较,即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 酸碱指示剂法: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到待测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以判断酸碱性。

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金黄色素等。

3. 中性化反应法: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滴定待测溶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或pH值的变化来判断酸碱性。

滴定终点为达到中性的点。

4. 气体排放法:将待测溶液与酸或碱反应,观察是否排放气体。

如待测溶液与酸反应产生气泡,则溶液为碱性;与碱反应产生气泡,则溶液为酸性。

三、化学物质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 酸性物质:硫酸、盐酸、硝酸、醋酸等。

2. 碱性物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等。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化学试剂的标签、酸碱指示剂、pH试纸以及滴定等方法来判断化学物质的酸碱性。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来准确判定化学物质的酸碱性,以保证生产质量和安全。

总结:化学物质的酸碱性是指其在溶液中所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的性质。

我们可以通过pH值、颜色变化、气体排放等方式来判定化学物质的酸碱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酸碱性、常见的酸碱一、物质的变化1.下面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 B.粉碎废纸 C.切割玻璃 D.燃放烟花3.诗歌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以下事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将海水变成石油 B.制造出具有记忆功能的合金材料C.培育出转基因食品 D.航天技术有望实现人类到太空旅游5.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发光 C.铁生锈 D.自行车爆胎6.自来水的净化主要包括以下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7.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作“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

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8.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受热沸腾 B.木材变成木炭 C.汽油挥发 D.试管破裂9.目前,某些科研机构研发了以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为原料通过氢化、催化体系等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此项技术有助于丰富民用航空业的燃油来源 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地沟油”流入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 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10.湖北竞赛家用铜器表面常出现绿色物质,进行下列处理:①用砂纸打磨后表面出现光亮的红色;②浸泡在食醋中,表面也会慢慢出现红色;③在酒精灯上灼烧,表面变黑;④经③处理后又放在食醋中浸泡,表面又出现红色。

其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请分析归纳:(1)酒精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酒精具有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地曾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

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1)根据上表信息,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质的酸碱性1.夏季是水果盛产的季节。

水果内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多汁、酸甜,深受人们再爱。

下列出现的几种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A. 苹果pH≈4.9B. 葡萄pH≈4.2C. 柠檬pH≈2.1D. 猕猴桃pH≈6.52.如图为小乐“在室温下配制碳酸钠饱和溶液并测定其pH”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 取固体碳酸钠B. 加水溶解C. 蘸取溶液D. 触及湿润的pH试纸3.“河长制”是兰溪市政府治理环境的一大措施,而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采集到的水样中酸性最强的是( )A. 工厂排放的废水:pH=4.3B. 兰湖水:pH=6.5C. 兰江水:pH=6.0D. 芝堰水库水:pH=7.34.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A. 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B.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沾在置于洁净表而皿的pH试纸上,根据试纸呈现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C.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D. 用蒸馏水冲洗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5.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置,它们的pH 值会( )A. 前者不变后者变大B. 前者变小后者变大C. 两者都变小D. 两者都不变6.下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范围1~3 4~5 6~7 8~10 11~14A. 由红变紫B. 由蓝变绿C. 由绿变橙D. 由蓝变紫7.向盛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体现溶液的pH变化情况的是()A. B. C. D.8.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A. 偏高B. 偏低C. 相等D. 无法确定9.如图中X、Y、Z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pH。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X是稀盐酸B. Y是水C. Z是石灰水D. 无法确定X、Y、Z10.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趋于正常。

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A. B. C. D.11.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盐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B. 万寿菊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C. 遇到pH=10的溶液,大红花汁会变成粉红色D. 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12.物质的酸碱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________,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色。

(2)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________7.13.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测定A、B两块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分别取土样各2克,加入蒸馏水溶解后得到土样的澄清液,用pH试纸测定结果如下:A农田土样的澄清液pH=6.5,B农田土样的澄清液pH=7.1。

根据测定结果判断:A农田的土壤显________性,B农田的土壤显________性。

14.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量错误之处是________,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5.“花的颜色有红的、蓝的、紫的等。

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据此,小科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中,喇叭花很快变成了蓝色;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厨房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

请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1)小科选用的调味品最有可能是________(选填“食醋”、“酱油”或“黄酒”)。

(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仅用喇叭花不能鉴别的一组是(选填字母)。

A. HCl、NaOHB. HCl、NaClC. NaOH、NaClD. H2O、NaCl16.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17.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

在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

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________色;(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18.小明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后,根据探究活动的提示,在家中自制紫甘蓝汁酸碱指示剂。

小明找到了如下用品:废塑料盒、捣蒜用的杵、筷子、纱布、白酒、紫甘蓝,并用这些用品完成了实验:第一步:制紫甘蓝汁:①将紫甘蓝在废塑料盒中捣烂,加入白酒浸泡一段时间;②将①中得到的不溶物与液体分离,(写具体做法),得到了自制的紫甘蓝汁;第二步:小明欲用制得的紫甘蓝汁测出家中炉具清洁剂和厕所清洁剂的酸碱性,先上网查得下列资料(如表所示)。

第三步:小明取少量厕所清洁剂放入废塑料盒中,加入紫甘蓝汁,发现溶液变为红色,得出厕所清洁剂显________性;小明认为紫甘蓝汁可以替代实验室中的石蕊溶液做酸碱指示剂。

19.氨水(NH 3·H 2O)也是常见的碱,是由NH 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氨水很不稳定,容易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NH 3。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NH 3·H 2O 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有________、 。

(2)打开装有氨水的试剂瓶后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 。

(3)写出NH 3·H 2O 与稀H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将一片有酚酞的干燥纸条和一片有酚酞的湿润纸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NH 3中,现象是: 。

(5)NH 3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跟O 2反应,反应过程可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各物质未配平)。

请分析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H 3与O 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三、常见的酸和碱1.碳酸钠俗名纯碱,向纯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下列关于纯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纯碱属于碱 B .纯碱属于酸 C .纯碱溶液呈碱性 D .纯碱溶液呈酸性2.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水、白醋、澄清石灰水(碱性),只用一种指示剂就能简单区分它们,这种指示剂是( )A. 蓝色石蕊试纸B. 红色石蕊试纸C. 无色酚酞试液D. 紫色石蕊试液3.用酒精浸泡木槿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绿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木槿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B. 能使木槿花的溶液显绿色的一定是碱C. 将氯化钠溶液滴入木槿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D. 木槿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4.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 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时趋于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