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一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动手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动手做》教学设计教材简介《动手做》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中小学三年级(二年级起推荐)科学活动教材,共三册。
该教材以“动手实验、发现科学规律、领悟科学思想”为宗旨,旨在以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建立科学观念和自主创新能力。
本文将围绕教材《动手做》第二册,设计一堂兼顾实践与理论的生物科学课程。
教学目标本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学生通过实操活动,了解生态系统中种繁族衍的环节和变化过程。
2.帮助学生理解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食物链、食物网、生态平衡等。
3.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前准备1.教师将课堂安排学生成小组,并要求学生认真切割一张10cm×10cm的正方形,同时准备一块平滑的木板(可以在木板上贴一张白纸)。
2.教师询问学生,「什么是能量?」、「它能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吗?」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让学生预估该问题的答案,并将这些问题作为课前调研。
实践环节1.教师将小组的学生分为三类,分别命名为“植物”、“草食动物”、“食肉动物”。
2.将学生所切割的正方形纸板按如下顺序“粘”在木板上:植物纸板,草食动物纸板,食肉动物纸板。
3.让“植物”组小组成员依次用他们预先备好的黏土制作相关植物模型,如一棵树、一朵花等。
设计植物样本时,让他们思考并表述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
4.小组“草食动物”成员观察并描述植物样本的特征和形状,然后根据其推断出吃这些植物的动物的口感和适食部位。
此时,指导学生理解“食物链”的概念。
5.“食肉动物”小组成员根据草食动物推断出的内容,制作相关动物模型并描述它们的外表特征、食性和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与食肉动物化石相关的观点。
6.教师请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自然流动方向,如何才能形成生态平衡等内容。
课后思考课后要求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实例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动手做(一)3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动手做(一)3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使用比较法解决问题;2.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了解比较法的应用范围;4.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比较法是什么;2.运用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过程;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比较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数学是一门美妙的科学,它可以帮助我们生活中解决很多问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比较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二)、讲授(25分钟)1.比较法是什么?比较法,就是把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在不同方面找出它们的优劣之处,从而确定优胜劣汰,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个蛋糕的口感和味道,来判断哪个更好吃;或者通过比较两条鱼的大小和重量,来判断哪条更肥美。
2.运用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找出需要比较的事物;•第二步:列出比较的标准,比如大小、长度、质量等;•第三步:根据比较标准进行比较,找出优劣之处。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比较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提供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尝试用比较法解决。
例如:比较两辆车的速度,找出哪个更快;比较两个水果的口感,找出哪个更甜。
(三)、练习(15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较法,老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进行比较。
例如:老师出示两个不同颜色的球,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轻重等;再比如老师出示两把不同的剪刀,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和形状。
(四)、巩固(10分钟)老师出示各种颜色、大小、形状的水果和蔬菜,让学生把它们进行分类,并根据比较法,找出它们之间的优劣和特点。
(五)、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记录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比较法来解决它们的问题,然后写下来,明天可以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比较法的知识和相关的实例,使学生了解比较法的使用方法和应用范围。
劳动课《简易手工制作》教案
劳动课《简易手工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简易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介绍。
2. 制作简易手工制品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一个简易手工制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简易手工制品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简易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演示操作:老师对一个简易手工制品的制作过程进行演示,并解释每个步骤的关键点。
4. 学生实践: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简易手工制品进
行制作,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并互相帮助。
5. 提示与指导:老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确保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6. 展示和总结:学生完成制作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
并进行简单的总结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制作过程,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3. 对学生的成品进行评价,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五、教学资源
1. 简易手工制品的图片或实物。
2. 简易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3. 学生分组的名单和小组分工表。
以上是《劳动课《简易手工制作》教案》的内容。
希望能够帮
助到你!。
《动手做一》教学设计5篇
《动手做一》教学设计5篇《动手做》是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的面积(一)”的第三课时。
下面是WTT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动手做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动手做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
2、能力目标:会用三角板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概括、语言表达等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对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其认知水平还处于形式水平阶段,所以我把重点定为: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时,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往往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所以我认为教学难点是:会用三角板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教法学法:在教学中,好的教、学法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采用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融观摩、操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体验对平形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探究,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让本节课所授的知识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准备了多媒体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剪刀,三角板,尺子等教具与学具。
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并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我将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为4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出示万能阿曼接到求助电话的情境。
通过学生熟悉的卡通形像,以及有趣的故事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活动一:做桌面我出示活动要求,问学生你们愿不愿意和阿曼一起帮忙解决这个困难?好,让我们来动手做一做。
板书课题:动手做。
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
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3.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学生常用的玩具材料(如积木、纸牌、橡皮筋等);2.准备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3.准备一些活动道具和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Step 1:激发兴趣(10分钟)在开头的时候,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或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你们都喜欢玩什么游戏?”“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自己动手做过一些东西?”等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并与之进行关联。
Step 2:动手做(30分钟)在本步骤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动手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玩具或手工作品。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但又不太复杂的项目,如制作纸飞机、折纸、橡皮筋飞机等等。
扩展活动时,可以对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尝试更复杂的项目。
Step 3:游戏互动(30分钟)在这一步骤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并为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比如,可以设计“积木大赛”、“拼图比赛”、“抓橡皮筋”等等,通过游戏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Step 4:总结分享(10分钟)在活动结束前,老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制作的作品或参与游戏的心得体会。
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Step 5:巩固延伸(20分钟)在整个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比如推荐一些优秀的DIY教学视频、书籍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堂具有趣味性和创造性的课程,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折一折、做一做》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学习折纸的基本方法,如折叠、剪切等。
2.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简单的折纸活动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平面图形的特征理解和区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折纸活动,使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平面图形,加深对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通过折纸活动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平面图形。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3.利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更好地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4.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折纸材料,如彩纸、剪刀等。
2.准备平面图形的模板,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3.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4.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折纸作品,引导学生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折一折、做一做》。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折纸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折叠、剪切等。
动手实践一年级手工教案
动手实践一年级手工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意思维。
二、教学准备1.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颜料、刷子等;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3.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每个学生桌上都有足够的工具和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常用的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经验。
2. 学习新知(1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图片,并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教师可以示范一遍,然后让学生跟着做。
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了制作过程。
3. 分组实践(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让他们一起制作一个手工作品。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主题,例如制作动物,水果或者花朵。
4. 创意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完成后,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成员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想象力。
5. 结束(5分钟)在课堂结束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手工制作的实践。
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家庭作业,例如制作一个纸质的小礼物送给家人或朋友。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作品的质量来评价每个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激发他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动力。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将手工制作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例如语文、数学或科学。
可以设计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手工制作任务,促进跨学科学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践,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也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以上是一份动手实践一年级手工教案,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到您,祝您教学愉快!。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动手做》( 一)教学设计
动手做(一)
题目动手做(一)主备人吴凤梅
教学
目标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
1、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可以怎么折?
2、学生说一说后自己动手试一试。
3、把长方形、、圆和三角形的纸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可以怎么折?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后自己动手剪一剪、比一比。
活动二:利用分好的图形拼图
1.教师出示下面的图:
2.利用上面剪出的图形试着拼一拼这些图形,说一说是由什么图形拼出来的。
3.你还能拼出别的图形吗?(以小组为单位)
4.教师出示:教科书上的“王冠”图,先说一说象什么,再剪下附页的两个长方形,沿虚线剪开拼出更多的图形。
活动三:折纸游戏
1.用正方形的纸折出纸飞机。
2.有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
3.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四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剪下,进行拼图。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动手做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动手做教学设计(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数学动手做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动手做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四单元动手做(二)42页-----43页教学目标: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认识七巧板的结构,会用七巧板拼图形。
教学难点:能把七巧板还原成正方形,并能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和想象的图形。
教学准备:七巧板一副,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介绍七巧板,认识平行四边形。
1、激趣引入师:小朋友喜不喜欢拼图玩具?(可能有说喜欢或不喜欢)师:老师这个拼图玩具也许你会喜欢的。
师出示拼好的剪影,观察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怎么拼出来的再出示七巧板。
师:认识吗(如果认识,让其介绍)。
2、初步感知七巧板的结构师:你知道为什么叫“七巧板”吗?(学生回答:不能,老师指导:七巧板由7块板组成的。
)师:对,“七巧板”就是七巧板拼成的。
介绍七巧板:小朋友,你们好,我叫七巧板,别小看我,我已经有2000多岁了,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有个叫黄泊思的人把我发明出来了,最早我叫“燕几图”后来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等。
因为我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图形组成的,现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为我的各种拼图能开发儿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许多国家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我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啦!师:你认识“七巧板”中的这些图形吗?说一说。
(学生发言)师:那这个“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呢?学生: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电脑出示平行四边形,学生认识。
师:一副七巧板由三种图形组成的,那它是由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呢?学生开书填在42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二年级数学上册《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教学参考】教学内容:玩一玩,做一做教学目标:1、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评议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具准备:图片、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a)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
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
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1)分组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1、练一练:超级小司机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2、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升国旗、缆车你还知道哪些?3、小结: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馈。
转一转,发现了什么?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小结。
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活动三、做一做,竹蜻蜓1、介绍竹蜻蜓。
演示玩法。
b)放飞竹蜻蜓。
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一、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四、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玩一玩,做一做平移旋转课后反思:。
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动动手做一做:在春天里播种》教学设计1
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动动手做一做:在春天里播种》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动动手做一做:在春天里播种》是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第二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在春天里播种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责任心。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播种前的准备、播种的过程、播种后的护理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责任心还在培养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播种的基本过程,掌握播种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责任心。
3.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播种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责任心。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动手播种,让学生体验播种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观察教学法: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花盆、铲子等。
2.材料:春天的图片、种子生长的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2.呈现(5分钟)展示种子生长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播种的过程,讲解播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亲手播种。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播种的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播种的经历,交流播种的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播种的过程和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播种后应该如何护理植物?如何让植物健康生长?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折一折、做一做》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感知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本章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感知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感知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动手操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折纸材料,如彩纸、剪刀等。
2.准备几何图形模板,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折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折纸活动,我们可以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通过折纸活动感知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几何图形模板,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这些图形。
然后,教师演示如何折叠这些图形,边演示边讲解折纸的步骤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折纸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几何图形进行折叠。
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 -完整获奖版
折一折,做一做(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七里中心小学朱军【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6~27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剪纸的全过程。
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剪出一些简单的剪纸。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纸作品、剪刀、彩纸、尺子。
学具:彩纸、剪刀、尺子【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黑板上出示一个小女孩的脸。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我们来玩一个贴眼睛的游戏。
请一位学生到前面来玩,用红领巾遮住眼睛,在原地转两圈,再将一只眼睛贴在小女孩的脸上。
预设:学生将眼睛贴的位置不对。
师:要是眼睛长这样,好看吗?(微笑)预设:不好看。
师:眼睛要怎样才好看呢?预设:左右对齐,左右对称。
(因教材没有给出对称轴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里只要把大体意思表述出来即可,顺其自然。
)过渡:看来,我们身体上还藏着许多秘密,许多有趣的事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完成几个有趣的任务。
(出示课题:折一折,做一做)二、折一折,做一做1.观察剪纸(1)出示教师剪好的一件衣服这是朱老师昨天晚上在家里剪好的一件衣服,好看吗?(好看)(2)请你仔细观察这件衣服,它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特点呢?(一样)2.学习折纸师: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对折)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对折的动作,其他学生跟着他一起折纸。
师小结:折纸最基本的方法是对折法,把纸对折,要对齐。
3.学习剪纸(1)讨论如何剪师:这样的图形,你会做吗?小组讨论,说一说怎样才能做这样的图形。
汇报:先对折,接着画出来,最后再剪出来。
师:画的时候是画一整件衣服吗?怎么剪?预测:画半件衣服,沿着铅笔线剪。
(2)学生自己动手剪“T恤衫”师:听明白了这个过程吗?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做。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四单元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a.判断以下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b.尝试折叠以下图形,观察折叠后的形状,并与同伴交流折叠心得。
2.提高作业:请学生自主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运用折叠方法制作出来。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示:可以从生活中的物品、动物、建筑等方面获取灵感,设计出富有创意的轴对称图形。
4.强调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两部分完全相同,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折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2.学生在折叠过程中,观察、讨论并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折叠方法。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折叠成果,分享在折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4.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善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
3.通过折纸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拓展作业:请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以图片或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并在下一节课与同学分享。通过这个任务,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素养。
4.家长参与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个家庭作业,共同折叠一个轴对称图形,并讨论折叠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这样的亲子活动有助于增进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同时也能让孩子在家庭氛围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动手做一做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动手做一做》教学设计孙倩教学目标:1、从伊琳娜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理解郎之万“动手做一做”的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2、学会用普通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重点:理解科学家郎之万“动手做一做”的用意,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小马过河》一课中的小马最后通过自己试一试然后通过了小河,今天我们再说一个动手试一试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字词检测:问题如果金鱼道理鱼缸盛满怎么错误正确听懂装满动手科学家试一试哈哈大笑2、合作读课文。
要求:同桌轮读,互相检查、互相评价自读情况,还要互相帮助。
3、指名读。
按自然段指名读,适当指导难读的字音和长句子的停顿。
4、再读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感悟理解。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课文发生了什么事,从伊琳娜和其他小朋友的不同回答切入课文学习。
出示挂图:这就是伊琳娜做实验的情景及结果。
妈妈为什么要让伊琳娜自己动手做,而不直接告诉她正确答案?预设:(1)妈妈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2)妈妈想让女儿自己找答案。
(3)妈妈想告诉女儿,遇到问题要自己动手找答案。
2、小组合作学习。
郎之万为什么告诉大家一个错误的结论?3、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预设:(1)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要自己动手去实践。
(2)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自己去验证。
(3)要他们从小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能光想,还要大胆求证,这才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4、指导学生读出伊琳娜质问的语气,指导学生读出郎之万哈哈大笑的语气。
小学二年级《动手做做看》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二年级《动手做做看》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二年级《动手做做看》的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一只杯子里装满了水,我在上面放上一张纸,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撒出来。
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出示课题《动手做做看》。
二、自由读课文质疑。
1、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了吗?动手做了吗?读读课文,看看伊琳娜是怎样做的。
2、提出不懂的生字词或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1)字词:鳞(l0n):鱼类、爬行动物或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由角质组成。
哄(h%ng)骗(pi4n):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2)理解难句:“我不是哄你们。
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这是科学家朗志万的话,意思是朗志万不是真的哄骗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不要轻易地相信权威,凡事要亲自动手做一做,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二年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三、再读课文,小组讨论:1、默读思考(1)课文中哪部分写了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2)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3)伊琳娜是怎么说的。
(4)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这句话吗?2、汇报:课文(第1-3自然段)科学家提出为什么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的问题。
(第4-5自然段)写了伊琳娜亲自动手做实验,发现科学家的话是错的。
(第6-7自然段)写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明白了他这样做的目的。
3、学了“动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本文通过写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我们不要轻信权威,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想,多动手做。
2、小学二年级《动手做做看》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具准备:1.本课生字卡片。
2.制作powerpoint(注意:全部用楷体字)读一读,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哪个字?慢漫(1)老爷爷( )地走。
(2)水满了,从鱼缸里( )出来。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4.2动手做(一)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4.2动手做(一)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题:4.2 动手做(一)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间:1 小时授课目标:1. 能使用各种物品和材料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
2. 发现事物中固定的模式和规律。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教会学生认识各种材料和物品。
2. 建立学生的常模意识。
3. 发挥学生动手的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材料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2. 学生的操作技巧和动手能力。
3.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规律感悟。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实物展示。
2. 各种材料和工具。
3. 班级黑板和彩色粉笔。
教学内容:一、教师引入1. 讲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动手做——随机制作。
2. 引导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事物,如动物、植物、自然景物等。
3. 用课件展示各种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认识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二、自由制作环节1. 随机分配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进行自由制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创作出有趣的东西。
2. 要求学生注意安全,小心使用工具,独立完成制作任务。
3. 教师巡视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三、分享展示环节1. 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作品拿出来,让他们交流分享和欣赏。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让他们从中发掘到事物中固定的模式和规律。
3. 欣赏并表扬出色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成就。
四、教师点评1.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出色的创意和创新。
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3.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勇于尝试和创新,不断开拓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寻找各种有趣的材料和工具,尝试制作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2. 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和卫生,积极动手、发挥想象力。
3. 布置作业的同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4《动手做(三)》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4《动手做(三)》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手工技能,如折纸、剪纸等;b.能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b.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c.促进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目标a.从手工制作中感受到美,提高审美能力;b.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a.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b.教具:折纸纸、剪刀、胶水、颜料、笔、纸板等;c.手工制作辅助工具:折纸书、剪纸书等。
2.教学环境教室内应该布置好相关教学图案和作品,以及填数表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向学生展示手工制作的一些美丽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兴趣。
2.讲解在此环节,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以及手工制作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然后,教师向学生讲解本节课要制作的手工作品——“卡通人物立体小书”,并演示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3.操作在此环节中,教师应该首先简单讲解本节课要制作的手工作品的制作方法以及制作流程,然后将学生分为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制作。
4.巩固在学生制作结束后,教师需对学生的手工作品进行比较、评价,强调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并通过一些小活动,巩固学生的手工智能、空间智能等方面的知识。
5.作业在本节课结束后,布置相关的手工制作作业,例如:“制作一个垃圾桶”等,以巩固学生对制作过程和技能的掌握。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技能,而且还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创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此次活动也为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锻炼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加强与学生沟通和互动,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自己动手做手工教案
我们自己动手做手工教案手工艺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人们更加渴望通过手工艺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手工艺在教育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引入手工艺课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做手工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设计一堂手工课的教案,以及一些简单的手工艺项目,帮助学生们通过动手做手工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设计一堂手工课的教案。
设计一堂手工课的教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手工课教案设计示例:主题,制作折纸飞机。
年龄,6-8岁。
时间,60分钟。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根据指导制作折纸飞机。
2. 学生能够了解折纸飞机的原理和飞行规律。
3. 学生能够通过制作折纸飞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折纸飞机的原理和飞行规律。
2. 演示如何制作折纸飞机。
3. 学生动手制作折纸飞机。
4.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折纸飞机,并进行飞行比赛。
教学步骤:1. 介绍折纸飞机的原理和飞行规律,让学生了解折纸飞机的基本知识。
2. 演示如何制作折纸飞机,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制作。
3. 学生动手制作折纸飞机,老师在一旁指导和帮助学生。
4.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折纸飞机,并进行飞行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折纸飞机的飞行乐趣。
5. 总结本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制作心得和体会。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制作折纸飞机,还能够通过动手制作和比赛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简单的手工艺项目。
除了设计教案,还可以分享一些简单的手工艺项目,让学生们在课后可以继续动手做手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 制作纸板玩具,利用废旧纸板和彩色纸张,可以制作各种有趣的玩具,如飞机、火车、动物等。
2. 制作手工绘画,利用各种颜色的纸张和彩笔,可以制作各种手工绘画,如折纸画、剪纸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动手做一做教学目标:
1.从伊琳娜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理解郎之万“动手做一做”的
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9 个生字。
理解科学家郎之万“动手做一做” 的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教具准备:班班通课件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当中哪些同学养过鱼?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
把一个本子里装满水,再放入一些东西,水会怎么样?
预设:一定会流出来。
老师告诉你们,如果放里一条鱼就不会溢出来。
著名的科学家郎之万也是这么说的,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板书:郎之万说不漫水预设:
1)水被鱼喝了,不会流出来。
2)水藏到鱼鳃里了,不会流出来。
3)因为鱼有鳞,不会流出来。
4)水还会流出来。
曾3 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的女儿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吗?
2.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六》,去读一读《动手做一做》一课,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板书:动手做一做)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读课文。
要求:同桌轮读,互相检查、互相评价自读情况,还要互相帮助。
3.检查识字。
4.指名读。
按自然段指名读,适当指导难读的字音和长句子的停顿。
5.再读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感悟理解。
1.教师引导学习。
谁能告诉老师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板书:水漫)
伊琳娜是怎样得到正确答案的?
板书:伊琳娜做)
出示课件:这就是伊琳娜做实验的情景及结果。
妈妈为什么要让伊琳娜自己动手做,而不直接告诉她正确答
案?
2.小组合作学习。
郎之万为什么告诉大家一个错误的结论,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3.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能光想,还要大胆求证,这才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四、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你的收获这么大,我想伊琳娜的收获会更大。
想象一下,
当她再次遇到郎之万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为本课续编一个故事。
先在小组中把你编的故事讲一讲,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看谁编的最合理,最吸引人。
五、拓展阅读。
历史上还有好多人对权威所得出的结论表示质疑并通过实验
加以证实的事例,请同学们读一读《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再次体会自己动手的重要性。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要向伊琳娜学习。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动手去实践。
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是我们成功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