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0例,其中急救护理改革前26例,改革后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改革前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急救护理改革前的26例患者(对照组):治愈9例、明显好转14例、死亡3例,抢救有效率88.5%;改革后的34例患者(观察组):治愈15例、明显好转18例、死亡1例,抢救有效率9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通过加强心理疏导、控制患者饮食、持续心电监护等护理措施,配合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梗;心律失常;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常合并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心室颤动或心源性休克,病情危急死亡率高,是心脏猝死的主要诱因。因此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非常重要。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0例,现将急救与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45-77岁,平均(56.12±10.34)岁,体重(63±10)kg。所有AMI患者均符合AMI诊断标准[1]。其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23例,室上性心律失常20例,持续性心室颤动17例。将2009年实施急救护理改革前的2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急性心梗常规护理;改革后的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改革后的急性心梗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改革后护理方法:

1.2.1 心理疏导: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常伴有濒死感,患者极度焦虑和恐惧。因此在积极配合抢救的同时,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使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病情,消除心理压力,更好的配合治疗。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应该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保持清醒头脑,做出正确决策,增加患者及家属对医生的信任度[2]。

1.2.2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迅速吸氧,卧床休息,尽早建立静脉通道;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休息对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性;对于便秘的患者可视情况应用缓泻剂,并尽力协助患者床上排便,不怕脏,不怕累;每天定时给患者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严格控制患者治疗期间的饮食,以低盐、低脂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避免过饱,并注意补充维生素。

1.2.3 持续心电监护:心电监护是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后的必备措施,梗死后48h内是心律失常发作的高峰期。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监护机上的心电图及血压变化,维持心率在60~100次/min,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1.2.4 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抢救能否成功,正确用药至关重要。对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立即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对窦性心动过缓合并低血压的患者,可立即给予阿托品0.5-1.0mg静脉推注;对于胺碘酮的静脉给药方式,以上肢肘静脉为首选,尽量避免远端静脉给药。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救护理改革前的26例患者(对照组):治愈9例、明显好转14例、死亡3例,抢救有效率88.5%;改革后的34例患者(观察组):治愈15例、明显好转18例、死亡1例,抢救有效率9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3]。因此及时抢救和护理是治疗的关键。由于心肌供血突然中断,交感神经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心肌,使心率加快。同时因缺血而损伤的心肌细胞易与周围的正常心肌细胞形成局部电流反折,导致了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在我国护理实践不断进步的大形势下,我院自2009年起开始实施急救护理改革。通过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实证为根本的循证护理,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临床技能和个人素质。始终将患者的生命利益与实际情况放在第一位,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全新的态度和高超的技艺给与患者最佳的护理。研究发现,急救护理改革后的3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加强心理疏导、控制患者饮食、持续心电监护等护理措施,同时配合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抢救有效率高达97.1%,明显高于改革前88.5%的有效率。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时,护理人员的技术和经验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心理疏导、控制患者饮食、持续心电监护等护理措施,配合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述娜,朱玉坤,吴国丽.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作用对比[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148~149.

[2]周艳.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7(3):11-12.

[3]谢丹.3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1):2967-29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