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1节《压强》导学案

合集下载

《压强》导学案

《压强》导学案

既定学案创新案例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洛城一中宋全友葛孚浩《压强》导学案一、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强的概念、单位、公式;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会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工合作的探究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二)预习内容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压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吗?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4、什么是压强?单位是什么?表达式是什么?5、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6、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三)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二、课内探究学案(一)明确学习目标(请四人一组交流“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小组内汇总起来,写到黑板上)(二)合作探究探究一:压力问题1、当你用手推墙壁时,手对墙壁有压力,这个压力是由你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吗?问题2、当你从滑梯上下滑时,你对滑梯的压力是由你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吗?压力与重力的大小相等吗?右图中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问题3、当你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你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你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吗?压力与重力的大小相当吗?总结:1、压力一定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吗?2、当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时,压力与重力的大小一定相当吗?3、什么情况下,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并大小相等?探究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1、猜想与假设:①用右手食指轻压圆珠笔的笔尖,体验食指的感觉;②用再大一些的力压圆珠笔的笔尖,体验食指的感觉;③用和②中同样大的力压圆珠笔的笔尖,体验食指的感觉;根据你的体验,结合日常生活,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制定探究方案①当一个物理量的影响因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要采用方法进行探究;②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保持不变;③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保持不变;3、利用以下器材进行探究,写出探究的步骤,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器材:海绵、带盖的矿泉水瓶、水步骤: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4、分析与论证:由实验现象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小组展示并交流。

第1节 压强学习设计

第1节 压强学习设计

初二年级物理学科第九章第1节压强学习技能目标:1.知道压强的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作用与于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利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活动,设计出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选择器材,自主设计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学习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学习难点:应用压强的概念说明生活实例教学过程:力的种类很多,今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种——压力并且要掌握其效果与什么有关压力练习:请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10N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放在斜面上对斜面压力50N 物体对房顶的压力20牛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归纳:压力作用在接触面上,压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

1.压力:叫做压力①压力方向:②压力作用点:③压力大小:具体分析(见右图)④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

⑤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练习: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区别:①定义不同: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是由于物体间的挤压形变而产生的,施力物体是施加压力作用的物体,受力物体是被压的物体;②作用点不同: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压力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③方向不同: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承面,由于物体支承面有不同方向,所以压力也有不同方向。

联系:都属于力,具有力的三要素;可以用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表示;有相同的单位:N。

压强(1)观察:分别给气球、铁丝、橡皮泥施加压力,提问:鼓起的气球为什么会变瘪?笔直的铁丝为什么会弯曲?橡皮泥为什么会留下印痕?(2)给桌子、黑板施加压力,看不出桌子、黑板发生的形变,思考:是不是这时的压力没有效果?1、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用两手指用力夹住铅笔两手指感觉一样吗?如果用力再大一点每手指的感觉有变化吗?通过刚才小实验你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2)、猜想:压力作用效果可能跟等因素有关第一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的关系,需控制不变,而要改变,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优秀导学案 章节合集(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优秀导学案 章节合集(含答案解析)

第一节 压强一、课程实施标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压力。

2、理解压强的概念,能应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3、了解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难点:正确区分压力和重力。

三、知识要点 1.压力茫茫的雪地中的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一个陷下去了,而另一个却没有。

【答案】两个人与雪之间的受力面积不一样,前者与雪之间的受力面积大,后者与雪之间的受力面积小。

(1)__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通过实验,压强的方法、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2)方向:总是________于接触面并指向__________。

试画出下图中物体对墙面或斜面产生的压力。

图中的物体均保持静止。

【答案】垂直;垂直;受力物体(3)作用点:____ ____。

(4)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木块的重力为G,所受作用力为F,在图中支持面MN所受的压力有多大?【答案】受力物体中心;与外压力相同;F=G;F压=F+G;F压=F【答案】当于在重心上)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的用口器把皮肤刺破,重重的骆驼却不会深陷沙中,这是为什么?【答案】蚊子口器与皮肤之间受力面积非常小,所以轻而易举的可以刺破皮肤;骆驼体重虽然很大,但是它的脚掌与沙之间的受力面积也很大,所以骆驼不会深陷沙中。

2.压强压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不仅跟_______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__有关。

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甲图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海面上;乙图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在其放上一个砝码。

注意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显示了压力作用的效果。

归纳总结:当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上述实验采用了__________法,注意:形变材料同一。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学习重点:压强概念以及固体压强的计算学习难点: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压强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一)、压强:1、定义:叫压强,压强的公式是;单位是,也叫,简称符号。

2、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受到的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改变压强的方法你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吗?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强的方法有:二、经典例题:(1)易错点例题: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1)按上图进行试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体现在哪里?(2)乙步骤中,为什么要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你会发现什么?你的结论是什么?(3)丁步骤中,将小桌倒放的目的是什么?你会得到怎样的结论?(4)本探究用到的研究方法是什么?(2)重点例题:一位质量为50Kg的同学,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为200平方厘米(g取10N/Kg)求:1、这位同学对地面的压力;2、这位同学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3、这位同学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

三、课内练习配套练习 1-10题四、形成性测试1.下列事例, 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火车铁轨铺在枕木上B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C .菜刀经常磨一磨才好用D .书包带宽一些背在身上会舒服2.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B.重力越大,压力就越大C .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D.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3.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便于产生较大压强的是( )A.骆驼长有宽大的脚掌B.啄木鸟的嘴坚硬细长C.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D.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4.一个人站在地面上, 他对地面的压强接近于 ( )A .10 PaB .100 PaC .1000 PaD .10000 Pa5.一台质量为6t 的履带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为3×104Pa ,拖拉机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多大?(g 取10N/kg)6.水平地面上重100N 的课桌,桌面规格是40cm ×60cm, 每条桌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cm 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是7.如图所示,仔细观察订书机,它的结构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压强知识? 试列举出来。

【学案】9.1压强 导学案

【学案】9.1压强   导学案

9.1压强学习目标:1、学会压强的概念2、掌握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学习过程:一、自学阅读1、自学课本P29—P30“想想议议”和“探究”部分。

方法提示: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图9.1—3的甲、乙;乙、丙。

2、自学检测:通过自学,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因素有关。

课本P29-30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对比说明压力相同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和____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1、压力:大小:物体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证明)方向:和接触面垂直,且和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作图:请记住下列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2、压力的作用效果小组讨论:如何改变压力大小,如何改变受力面积,由甲图和丙图你能知道:由甲图和乙图你能知道:你想到本实验用什么研究方法了吗?你知道本实验中受力面积是什么吗?他和物体的接触面积一点相同吗?3、压强自学课本P30压强部分,要求: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分析例题。

自学检测(1)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压强,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

变形后F=______,S=______。

(3)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G物(自然平放).(4)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自然平放时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不是物体的底面积)。

(5)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砖的重量约20N,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3m2,计算砖对地面的压强。

第九章 压强系统复习导学案

第九章   压强系统复习导学案

第九章 压强第一课时 固体压强【中考要求】1、掌握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

2、能应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结构】【典型例题】1. 请画出右图中物块A 对斜面的压力及A 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2.把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先后放在软泡沫塑料的表面上,出现三种不同情况,如图所示,比较三种不同情况下泡沫塑料表面的压痕,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1)甲图和乙图表明,在_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_______;(2)乙图和丙图表明,在_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_______。

3.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4.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m2,请根据图13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1)小王同学的重力;(2)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3)小王同学背着重力为40N 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5、小刚的妈妈买了一箱牛奶,放在地板上,箱与地板的接触面积是0.025m2,箱和牛奶总质量是5kg ,箱中每小袋牛奶的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221ml 、227g ”字样。

(g=10N/kg )试求:⑴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⑵这箱牛奶对地板的压强是多少Pa ?图13【能力生在】1.请画出右图中物块A 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此有关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_______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比较_____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_____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下列事例能减小压强的是( )4、下面图中的做法,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5、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 、B ,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6、站在地面上的小明想让自己对地面的压强变为最小,他应该( )A.抬起一只脚B.走动C.坐在地面上D.平躺在地面上 7.如图2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8、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 )A .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B .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C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D .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9.如图8所示,甲、乙两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压强教学设计15篇

压强教学设计15篇

压强教学设计15篇压强教学设计1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的理解1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单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课件1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

二、引入课题:出示课件2思考:图中的茶杯对桌面,图钉对墙面,木块对斜面是否有作用力?方向如何?认识压力。

出示课件3-4理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一)压力:杯子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并指向接触面。

3、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

4、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事不等于重力,但与重力有关;有时与重力无关。

(二)压强1、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实验:用两手指挤压使用过的铅笔或圆珠笔。

出示课件:5—6手指受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用力后这种感觉有何变化?2、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压强的学习。

课题:第九章《压强》复习导学案

课题:第九章《压强》复习导学案

F 课题:第九章《 压强》复习【学习目标】 1.知道压力和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实际问题;3.探究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4.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识梳理】 一、压力1.定义: 叫做压力。

2.压力的三要素:(1)压力的大小:(指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的关系) (2)压力的作用点:(3)压力的方向: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 。

二、压强 1.意义: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

2.定义: 叫做压强。

3.压强的计算公式: 。

4.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用公式 进行计算。

5.压强的单位: 1Pa = N/m 26.增大压强的方法: 、 、 。

7.减小压强的方法: 、 、 。

三、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 作用且具有 性。

2.液体压强的探究工具: 。

3.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 有关系。

4.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

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和 。

四、气体的压强1.大气压的存在:历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日常生活中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实有 、 等。

2.大气压的测定:最早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

3.1标准大气压等于 Pa ,相当于 cm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4.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2)阴天大气压比晴天 ,夏天大气压比冬天 。

5.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 ;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 。

应用实例有 。

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

应用有 。

【合作探究】1.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__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寄语:多掌握一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便使我多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本领。

第九章第1节《压强》导学案
导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导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导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学法指导: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一、预习导读:(学生独立完成)
1、压强的概念:。

2、压强的计算公式:
3、公式对应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二、教学过程(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完成)
【探究一】压力
所画的压力的示意图有什么共同点?
总结:叫做压力
压力不是重力,也不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上图①),水平面所受的压力才等于物块的重力。

【探究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汽车在沙地里容易陷下去,而比汽车重的坦克却陷不下去,为什么压力的产生的效果会不同了?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
结论:对比步骤甲、乙可知,当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对比步骤乙、丙可知,当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符号:_____,单位:______.
计算公式: P=
例:一个重500牛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已知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 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练习:一辆坦克重30吨(3×105N),每条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2.5m2,若坦克停在水平路面上,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三、今天我的收获:
S
F
四、自测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压力
B.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C.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有的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
D.压力与重力无关
2、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手指受到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两手指受到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C.两手指受到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D.两手指受到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3.站在地面上的小明想让自己对地面的压强变为最小,他应该()
A.抬起一只脚 B.走动 C.坐在地面上 D.平躺在地面上
4.站在地面上的小明想让自己对地面的压强变为最小,他应该()
A.抬起一只脚 B.走动 C.坐在地面上 D.平躺在地面上
5.如图:一个图丁帽的面积是0.8cm2,图顶尖的面积是5×10-8m2,手指对钉帽的
压力是20N,手对图丁帽的压强和图钉尖对墙的压强各是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