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4:第一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x
合集下载
第一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共22张PPT)
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
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 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1)材料一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尊敬的人”指的是谁?(1分) (2)据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体现了什么 精神?(4分)
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
题)
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
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 的发展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在孔子看来,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是
A.礼
B.仁
C.过犹不及 D.和而不同
3.符合孔子对君子的要求的是
①君子要将仁与礼、言与行完美统一
②君子喻于义
③君子要独善其身,也要兼济天下
④君子忧道不忧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 处有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将“过” 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影响比较
◆ 1.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 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1)材料一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尊敬的人”指的是谁?(1分) (2)据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体现了什么 精神?(4分)
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
题)
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
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 的发展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在孔子看来,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是
A.礼
B.仁
C.过犹不及 D.和而不同
3.符合孔子对君子的要求的是
①君子要将仁与礼、言与行完美统一
②君子喻于义
③君子要独善其身,也要兼济天下
④君子忧道不忧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 处有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将“过” 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影响比较
◆ 1.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 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共15张 PPT)
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
康熙在南巡北归途中专程到曲
阜,祭拜孔子。
在孔庙,康熙向孔子像行
三跪九叩大礼,并在祝文中称
颂孔子:“仰惟先师,……圣
集大成。开万世之文明,树百
王之仪范。”
从孔庙出来,康熙又来到
孔林,谒孔子墓。
.
。片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 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共15张 PPT)
郑 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 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共15张 PPT)
学…… 鲁鲁
孔子适郑,与弟
子相失,孔子独立
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
曰:“用东…门有…人,
…累累若丧家之狗
。” 子贡以实告孔
子。孔播子…欣然…笑曰
北魏孝文在帝中4华92 民文圣族尼的父“共元同成文宗 化130”7 与大“成共至圣同文心宣理王”
北的周形静成帝 和580发展邹过国公程中,明起世了宗最153重0 要至、圣最先巨师大作
隋用文的帝是58孔1 子。先师尼父 清世祖 1645 —大—成张至岱圣文年宣先师
唐太宗 628
先圣
清世祖 1657 至圣先师
注:便据汉尺来算。一尺=23.1CM。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 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共15张 PPT)
孔子生平节选——在鲁岁月
3岁:父卒。母携其移居曲阜阙里,“贫且贱”。
19—21岁:娶妻生子。为小吏,先后管理仓库和畜牧。
30岁:贯通“六经” ,开始收徒讲学。 34岁: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学
51岁:为中都宰,卓有政绩。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20张PPT)
二、承礼启仁道中庸——孔子的儒家思想
3.教育成就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武则天封之为隆道公,唐玄宗晋升之为文宣王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 子路做事鲁莽,所以限制他。
但完整的历史本身,绝非等于片断的史料。
艺者七十有二人。 二、承礼启仁道中庸——孔子的儒家思想
——《史记·孔子世家》
小人虽个附人和:、苟同他人的观点,但不能够政与他治人:真正
中 保君持子和睦和的而关不系同。,
政宽则民慢,
小人同而不和
庸
民慢则纠之以猛
二、承礼启仁道中庸——孔子的儒家思想
仁
伦理观
中 庸
方法论
礼
政治观
三、万世师表为楷模——孔子的教育活动
教育思想及贡献 有教无类 首创私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 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杏坛讲学图》
主要弟子家庭情况表
弟子姓名 国 别 家庭情况 孟懿子 鲁国 贵 族 南宫敬叔 鲁 国 贵 族 子 贡 卫国 商 人 公 皙 哀 齐 国 清寒之家 子 路 鲁国 野 人 冉伯牛 鲁国 贱 人
三、万世师表为楷模——孔子的教育活动
3.教育思想及贡献 因材施教
孔子:应该先问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思考:仁与礼的关系怎样?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礼:等级规范;仁:人际关系
礼 √ 仁 Χ ——矛盾激化 礼 Χ 仁 √ ——模糊上下尊卑
礼仁关系: “互为表里” “礼中有仁,仁中有礼” 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
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
2.对世界:
的画像,以此滋长启蒙精神的滋长。他 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
3.教育成就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武则天封之为隆道公,唐玄宗晋升之为文宣王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 子路做事鲁莽,所以限制他。
但完整的历史本身,绝非等于片断的史料。
艺者七十有二人。 二、承礼启仁道中庸——孔子的儒家思想
——《史记·孔子世家》
小人虽个附人和:、苟同他人的观点,但不能够政与他治人:真正
中 保君持子和睦和的而关不系同。,
政宽则民慢,
小人同而不和
庸
民慢则纠之以猛
二、承礼启仁道中庸——孔子的儒家思想
仁
伦理观
中 庸
方法论
礼
政治观
三、万世师表为楷模——孔子的教育活动
教育思想及贡献 有教无类 首创私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 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杏坛讲学图》
主要弟子家庭情况表
弟子姓名 国 别 家庭情况 孟懿子 鲁国 贵 族 南宫敬叔 鲁 国 贵 族 子 贡 卫国 商 人 公 皙 哀 齐 国 清寒之家 子 路 鲁国 野 人 冉伯牛 鲁国 贱 人
三、万世师表为楷模——孔子的教育活动
3.教育思想及贡献 因材施教
孔子:应该先问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思考:仁与礼的关系怎样?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礼:等级规范;仁:人际关系
礼 √ 仁 Χ ——矛盾激化 礼 Χ 仁 √ ——模糊上下尊卑
礼仁关系: “互为表里” “礼中有仁,仁中有礼” 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
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
2.对世界:
的画像,以此滋长启蒙精神的滋长。他 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
人教版选修四 第二单元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共57张PPT)
接连出现了两件对孔子不利的事情。一是由于夹谷 之会的失利,加之担心鲁国的强盛,齐景公接受大 夫黎祖的献计,派人给鲁国送来美女与骏马。鲁定 公与季孙氏欣然接受后,沉醉于女乐中,三月不理 朝政,不见孔子。二是鲁公郊祭,按惯例,仪式结 束后,要把祭肉分给大臣,每次都有孔子一份,但 这次却有意没有给孔子,使孔子感到愤懑。失意的 孔子于是决定辞去职务,离开鲁国,希望到其他诸 侯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民族崇奉公德,压抑私欲,强调义务,蔑视权利,以及安 贫乐道,因循保守的社会心理特征。
如果说“礼”是儒学的表层结构的话,那么“仁”就是 它的思想核心。主要涉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是内向 性的追求。
“人而不仁,如礼何?” “克己复礼,为仁”
儒家学说是以“仁”释“礼”,“仁”、
“礼”合一,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 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 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 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 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 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 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 镳了。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 《书》《礼》《易》《乐》《春秋》等典 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仁”的表现:
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对于统治阶级: “内圣外王”
——仁政、“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 视,是有进步意义的。)
对于普通人: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认识:
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将和谐 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
体的内在自觉,再由个体自觉推广至整个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 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共15张ppt)
•
2、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 勤劳的 双手创 造出来 的,培 养学生 爱护环 境的意 识。
•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 娜和渔 夫的勤 劳、淳 朴和善 良,学 习他们 宁可自 己受苦 也要帮 助他人 的美德 。
•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 、心理 的描写 ,表现 人物品 质的写 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 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论语》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
No
受不亲,Imag礼e 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 也。”
•
12.西方园林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虽然 也模仿 自然、 崇尚画 意,却 有自己 理解, 这说明 民族间 的文化 交流与 借鉴往 往不是 全盘照 搬的。
69岁:有心从政不被用。继续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子孔鲤卒。
70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 71岁: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请求鲁国出兵讨伐,没
有得到支持。 72岁:卫国政变,子路被害。 73岁:四月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
2.
•
1、通过自主阅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引导学 生抓住 课文的 重点词 语。
三跪九叩大礼,并在祝文中称
颂孔子:“仰惟先师,……圣
集大成。开万世之文明,树百
王之仪范。”
从孔庙出来,康熙又来到
孔林,谒孔子墓。
.
。片刻
后,康熙重新回到孔子墓前,
恭恭敬敬地行了一跪三叩礼。
No Image
“仁,亲也。从人,从二。”
历史选修四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课件
这种两重性作用于孔子以 后的悠悠岁月,造成中华民族 崇奉公德,压抑私欲,强调义 务,蔑视权利,以及安贫乐道, 因循保守的社会心理特征。
⑶中庸之道 ①中庸的含义 A.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B.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 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②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A.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B.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历史选修四 第 1课儒家文化 创始人孔子
单元二 古代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孔子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孔子生平介绍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公元前 551年——公元前479年), 享年73岁。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 母。生活十分贫困。
“吾少而贫,故多能鄙事。”
2.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
组成部分
①对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本
A.儒家的“民本”思想成为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 追求民主之路的桥梁 B.儒家的“义利之辨”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 发展的道德支柱 C.儒家的“忠孝”观念为近代日本的国家和企业 服务 D.儒家的“中庸”概念用来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 ……
国家)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 重视,是有进步意义的。)
⑵“仁”的思 想 爱人(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 ①含义: 美德) ②地位: 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③表现: 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 ——民本思想 对于普通人: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宽以待
③对越南:儒学在秦汉时期即已传入越南 越南儒、释、道三教合一或三教融合的色 彩比中国浓厚得多,越南人称之为“三教同 源” ④对欧洲:明清以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 《论语》被译成拉丁文、英文等,欧洲启蒙 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高中历史选修《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体育。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 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进行
有针对性的教育。
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认 为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学习 的知识要不断得到运用和巩固
。
孔子的主要思想
仁
孔子认为仁是人与人之 间的基本关系和道德准 则,主张爱人、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义
孔子认为义是行为的准 则,主张以义为先,以
礼为节。
04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总结词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教育应该平等地面向所有人 ,不论其出身、地位或贫富状况。
总结词
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对教育的垄断,让更多 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详细描述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以推动社会 进步。他主张“学而优则仕”,鼓励学生们通过学习进入 仕途,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详细描述
孔子周游列国,广收门徒,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阶层和地 区,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孔子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总结词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 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总结词
孔子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做人的 根本。
详细描述
孔子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 考和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还提 倡“温故而知新”,鼓励学生复习旧知识,从中 获得新的理解和启示。
儒家文化创始人
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对 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
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
教育家
孔子不仅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开 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促
进了教育公平。
政治家
孔子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曾担 任鲁国大司寇,提出“仁政”思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 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进行
有针对性的教育。
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认 为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学习 的知识要不断得到运用和巩固
。
孔子的主要思想
仁
孔子认为仁是人与人之 间的基本关系和道德准 则,主张爱人、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义
孔子认为义是行为的准 则,主张以义为先,以
礼为节。
04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总结词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教育应该平等地面向所有人 ,不论其出身、地位或贫富状况。
总结词
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对教育的垄断,让更多 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详细描述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以推动社会 进步。他主张“学而优则仕”,鼓励学生们通过学习进入 仕途,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详细描述
孔子周游列国,广收门徒,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阶层和地 区,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孔子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总结词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 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总结词
孔子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做人的 根本。
详细描述
孔子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 考和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还提 倡“温故而知新”,鼓励学生复习旧知识,从中 获得新的理解和启示。
儒家文化创始人
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对 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
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
教育家
孔子不仅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开 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促
进了教育公平。
政治家
孔子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曾担 任鲁国大司寇,提出“仁政”思
高中历史选修四人教版《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共34张PPT)
情景探究
问题四
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却未被采纳? 孔子的“仁”的主张不符合统治者需要, 不适应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时代特征。
周游列国
情景探究 献身文教
从此孔子专心献身文教事业,整理出《诗》《书》 《礼》《易》《乐》《春秋》等典籍。
情景探究
孔子这样概括自己一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前551——前449) (前427——前347) (前384——前322)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 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
之首。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 孔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 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
情景探究
仁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厩焚。子退,曰: “伤人乎?”不问马。
节用而爱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情景探究
问题一 孔子主张的“仁”具有什么含义?如何评价?
厩焚。子退,曰:
“伤人乎?”不问 马。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 美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
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说:一年有四季,
一生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 读书也要配合生命和季节的阶段。
夏天读庄子, 秋天看老子, 冬天读孟子, 春天读孔子,
让人通体舒畅; 品万物枯荣; 养浩然正气。 人生充满希望;
孔子究竟有哪些思想?如此风靡世界说明了什么?
人教版选修4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共24张PPT)
思想家孔子
“中庸” 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
恰如其分 过犹不及 和而不同
中 庸
仁 哲学概念 礼
伦理概念
政治概念
思想家孔子
重义轻利
见利思义 罕言利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多面孔子
至圣先师
改革家
文革中“孔老二”
儒家创始人
西方哲人、智者形象
孔子国民化 孔子国际化形象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人教版选修四 历史
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和理想的大同社会; 他,影响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甚至影响至亚洲、欧洲……
多面孔子
儒家创始人 至圣先师
改革家
文革中“孔老二”
西方哲人、智者形象
孔子国民化
孔子国际化形象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多面看
孔子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孔子先世是宋国贵族,因避内乱而移居鲁国,此后 孔氏便在鲁国陬邑定居。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66岁 时娶了不到20颜徵在,就是孔子的母亲。夫妻俩希 望能有个儿子,便到附近的尼丘山祈祷,果然如愿, 因此他的父母给他取名为孔丘,字仲尼。
孔子的一生
桓魋挑衅
卫国
匡城受困
鲁国
被嘲丧家犬
郑国
陈国
蔡国
绝粮七日
55岁离开鲁国
64岁重返卫国 68岁回到鲁国
楚国
孔子的一生
幼年时 30岁以前 30—51岁 51—55岁 55—68岁 68—73岁
生活清贫 自学礼乐 收徒授业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历史现场
从考古材料确定最早的铁器当出现于春秋时代。如在长沙龙 洞坡墓、六合程桥东周墓、长沙识字岭314号墓、常德德山 12号墓出土有十多件铁制工具,数量少,器类简单,形制薄 小,说明当时铁器是作为珍品随葬的。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第一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二、孔子的学说
孔子的教育思想: 1. 有教无类;2.学习要实事
孔子的教育思想:
求是;3.学习要温习,要有恒 心;4.要学思结合;5.要坚持
真理;
其它——因材施教等
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1、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精神的最好体现。在家庭观念上,日本人也特别强调「孝」道。
• 儒学对新加坡的影响
•
儒家思想在新加坡影响很大,在修己爱人、诚信谦和、廉政
公平、高度文明等方面,都表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中、
小学教育方面的影响更大。
• 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
自古以来,韩国对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研究十分突出,
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二、孔子的学说
孔子的哲学 政治思想:
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核心: 1.“仁”和“礼”,“仁者 爱人”和“克已复礼”; 2. “为政以德”,以德治国
1:子曰:“仁者爱人。”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惠。……”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 ppt
这段名言,用简单的几名话概括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 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 世;四十岁时已经成为智者;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 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打破常规。 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 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二)克己复礼
孔子讲的“克已复礼”,是说做人要克 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 合“礼”的要 求。
1、认为没有“礼”,就无法分辩君臣、上下、 长幼之序(“礼”指周礼) 2、为维护礼,提出“正名”的主张
[1\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2\于个人:非 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孔子的学说
孔子的代表著作主要有:
《诗》、《书》、《礼》 《易》、《乐》、《春秋》
二、儒家思想
(一)仁者爱人
1、仁的含义:爱人 [三层内容:1\爱自己的亲人;2\爱他人;3\统治实行仁 政] 2、认为要实现“仁”,就要遵守“忠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 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 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孔子以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 之道。
东亚文化 的渊源
全球第一 所孔子学院 在韩国汉城 正式揭牌.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非 洲 首 家 孔 子 学 院 将 落 户 肯 尼 亚
台湾“永远的孔子”文物大 展
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 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讨论)
1、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 2、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 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 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 3、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 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人教版选修四 第二单元 第一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共86张PPT)
孔子对中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 奠定古代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 成为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 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 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江阴文庙
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
• 有教无类 • 温故知新 • 学思结合 • 谦虚好学
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 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孔子的教育思想
• 有教无类 • 温故知新 • 学思结合 • 谦虚好学 • 因材施教
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与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
——日本“实业之父”涩泽荣一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故予称孔子为东洋之大圣人。孔子之道, 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 究孔子者,岁炽日烈,或翻译《论语》,或叙述孔子之传 记,及孔子之教义。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 与《新约全书》竞胜,孔子之声望,已与释迦、基督颉颃。 故予叉目孔子为世界之大圣人也。
• 有教无类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 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怠。”
——《论语》
孔子的教育思想
• 有教无类 • 温故知新 • 学思结合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
•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论语》
为政以德,以德治民
一、孔子的生活时代与生平 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课件
主题2 孔子思想的影响 【史料研析】 材料一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同“拱”,环绕的意思)之。
——《论语》 (1)据材料一,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这些观 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 提示:(1)观点:仁,礼,仁政。原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兼并战争不断,儒家学派观点不适合富国强兵的需要,必然遭到统治 者的冷落。
“仁者爱人”
体现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有利于缓和社 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中庸思想
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强调和谐完美,有利 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类别
教 育 思 想
思想主张
评价
“有教无类”
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贵族垄断文 化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推广
“成人”“君 子”
培养博学明礼的高素质人才
因材施教
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
2.局限性:维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带有一定的保守性和落 后性。
【深化点拨】孔子思想地位及影响 1.孔子的思想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 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汉代开始,几乎所有的封建统治者都 尊崇孔子思想,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 想。 2.以仁、礼、中庸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内涵,经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中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和 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化点拨】孔子核心思想的“新”“旧”色彩 (1)春秋时期的伦理观念和伦理思想,新旧杂陈,相互更替,体现了 “过渡时期”的特点,孔子的思想也具有这种鲜明特色。 (2)“仁”是春秋时期产生的一种新的思潮,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伦理关 系认识的升华,是道德认识史上的重大发展,就其理论构想的“仁” 的社会状态,是进步的。但却以“礼”作为外在规范和表现,体现了 鲜明的守旧色彩。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课件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孔子生平介绍
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 479年(春秋末年) 鲁国人 今 山东曲阜。
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 世界文化名人
2、奋斗人生
自学礼乐 创办私学,收徒讲学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二、承前启后 ——开创儒家思想 1、产生背景
“天下无道久矣。”: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礼坏乐崩;
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的 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钱穆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 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 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的儒家思想一定程度 上阻碍了社会进步。
三、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杏坛讲学图
1、创办私学 2、教育思想 (1)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2)教育目的 “成人”、“君子” (3)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 六经
“周礼尽在鲁。”
春秋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新旧交替。经济上井田 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 关系出现新变化,周礼秩序受到猛烈冲击,人际关系 紧张。孔子承担起继承文化传统、改善人际关系的社 会道义,提出以复礼和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2、核心内容:
仁、礼、中庸
⑴“礼”的思想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①含义: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制度、准则, “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 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②礼的实践:
克己复礼
不知礼,无以立也。 ——孔子
对社会: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 对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 社会规范制度。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 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儒家的“义利之辨”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的道德支柱
C.儒家的“忠孝”观念为近代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服务 D.儒家的“中庸”概念用来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
……
2007.8
ZDH
12
②对韩国:韩国受儒学影响最深
A.孔子在韩国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每年都举行 盛大的“释奠大祭”纪念孔子诞辰
B.韩国有儒教学会、儒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在20多所 大学里还设有专门研究儒教的学科,80%的人信奉儒 教或受过儒教的熏陶
C.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挖掘儒教的精髓,把传 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
2007.8
ZDH
13
③对越南:儒学在秦汉时期即已传入越南
越南儒、释、道三教合一或三教融合的色彩比中国 浓厚得多,越南人称之为“三教同源”
④对欧洲:明清以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论语》 被译成拉丁文、英文等,欧洲启蒙思想家 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②教育: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 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 发展下来。
2007.8
ZDH
11
2.对亚洲: 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
组成部分
①对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本
A.儒家的“民本”思想成为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追求 民主之路的桥梁
2007.8
ZDH
14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为政》
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品质?
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 完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 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第二单元
古代东西方的先哲
桐庐中学 张栋海 2007.8
2007.8
ZDH
1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弗兰西斯·培根(英 国)
柏拉图(古希腊)
孔 子(中国)
(前551-前479) (前427-前347) (前384-前322)
哥白尼(波 兰)
托马斯(意大利)
(1220027.86-1274)
(1473-Z1D H543)
② 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 受到猛烈冲击,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
2.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
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核心内容:(礼、仁、中庸)
⑴“礼”的思想
2007.8
ZDH
6
①含义:“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 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②地位: 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立国立身的基础 ③方法: “克己复礼”(个人、社会) ④评价: 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 最基本的教材
2.思考:教材P23"学思之窗"?
2007.8ZDH10四、儒学对后世的影响 图
1.对中国:
①政治: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 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 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②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A.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B.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2007.8
ZDH
9
三、古代大教育家
1.孔子的教育成就
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 教育的局面
②教育目标: 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 成“君子”
③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④教学内容: 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是我国
激教训中,体会到孔子这一思想的深刻性。
2007.8
对于普通人: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 主
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 稳定社会秩序。)
⑤意义(积极、消极)
2007.8
ZDH
8
思考:仁与礼的关系怎样?
“互为表里”
⑶中庸之道 材
①中庸的含义
A.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B.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
⑵“仁”的思 想①含义: 爱人(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②地位: 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③方法:“忠恕”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07.8
ZDH
“忠”
7
④表现:
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
原因和目的
2007.8
ZDH
16
探究: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它是 不讲原则吗?是墙头草两边倒吗?
“中庸” 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 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 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 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 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 至少我们可以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偏
1.孔子生平介绍
2.追求礼乐的一生 材
①立志学习礼乐(刻苦自学,成为…儒士?) ②创办私学,收徒讲学 ③从政失败(中都宰、司寇) ④周游列国(思考:教材P21资料回放?) ⑤整理典籍(“六经”)
思考:孔子的政治主张为何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
2007.8
ZDH
5
二、开创儒家思想
1.产生背景 材
①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 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经济、政治、思想)
(1561-1626)2
3
(1694-1778) 伏尔泰(法国)
(1809-1882) 达尔文(英国)
ZDH
(1642-1778) 牛 顿(英国)
(1764-1804) 康 德(法国)
2007.8
单元二 古代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孔子
2007.8
ZDH
4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2007.8
ZDH
15
阅读下列材料: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请回答: (1)概括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C.儒家的“忠孝”观念为近代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服务 D.儒家的“中庸”概念用来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
……
2007.8
ZDH
12
②对韩国:韩国受儒学影响最深
A.孔子在韩国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每年都举行 盛大的“释奠大祭”纪念孔子诞辰
B.韩国有儒教学会、儒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在20多所 大学里还设有专门研究儒教的学科,80%的人信奉儒 教或受过儒教的熏陶
C.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挖掘儒教的精髓,把传 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
2007.8
ZDH
13
③对越南:儒学在秦汉时期即已传入越南
越南儒、释、道三教合一或三教融合的色彩比中国 浓厚得多,越南人称之为“三教同源”
④对欧洲:明清以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论语》 被译成拉丁文、英文等,欧洲启蒙思想家 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②教育: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 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 发展下来。
2007.8
ZDH
11
2.对亚洲: 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
组成部分
①对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本
A.儒家的“民本”思想成为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追求 民主之路的桥梁
2007.8
ZDH
14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为政》
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品质?
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 完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 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第二单元
古代东西方的先哲
桐庐中学 张栋海 2007.8
2007.8
ZDH
1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弗兰西斯·培根(英 国)
柏拉图(古希腊)
孔 子(中国)
(前551-前479) (前427-前347) (前384-前322)
哥白尼(波 兰)
托马斯(意大利)
(1220027.86-1274)
(1473-Z1D H543)
② 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 受到猛烈冲击,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
2.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
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核心内容:(礼、仁、中庸)
⑴“礼”的思想
2007.8
ZDH
6
①含义:“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 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②地位: 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立国立身的基础 ③方法: “克己复礼”(个人、社会) ④评价: 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 最基本的教材
2.思考:教材P23"学思之窗"?
2007.8ZDH10四、儒学对后世的影响 图
1.对中国:
①政治: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 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 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②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A.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B.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2007.8
ZDH
9
三、古代大教育家
1.孔子的教育成就
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 教育的局面
②教育目标: 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 成“君子”
③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④教学内容: 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是我国
激教训中,体会到孔子这一思想的深刻性。
2007.8
对于普通人: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 主
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 稳定社会秩序。)
⑤意义(积极、消极)
2007.8
ZDH
8
思考:仁与礼的关系怎样?
“互为表里”
⑶中庸之道 材
①中庸的含义
A.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B.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
⑵“仁”的思 想①含义: 爱人(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②地位: 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③方法:“忠恕”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07.8
ZDH
“忠”
7
④表现:
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
原因和目的
2007.8
ZDH
16
探究: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它是 不讲原则吗?是墙头草两边倒吗?
“中庸” 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 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 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 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 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 至少我们可以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偏
1.孔子生平介绍
2.追求礼乐的一生 材
①立志学习礼乐(刻苦自学,成为…儒士?) ②创办私学,收徒讲学 ③从政失败(中都宰、司寇) ④周游列国(思考:教材P21资料回放?) ⑤整理典籍(“六经”)
思考:孔子的政治主张为何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
2007.8
ZDH
5
二、开创儒家思想
1.产生背景 材
①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 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经济、政治、思想)
(1561-1626)2
3
(1694-1778) 伏尔泰(法国)
(1809-1882) 达尔文(英国)
ZDH
(1642-1778) 牛 顿(英国)
(1764-1804) 康 德(法国)
2007.8
单元二 古代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孔子
2007.8
ZDH
4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2007.8
ZDH
15
阅读下列材料: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请回答: (1)概括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