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时间—事件表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

⾼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中历史的学习需要有⼀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梳理,⼀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历史的学习也是⾮常帮助的。

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整理⾼中必修三历史必考知识点专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荀⼦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后三教合⼀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孔⼦与⽼⼦(⼀)孔⼦1、⽣平著述:春秋鲁国⼈,“三家⼀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 B、“礼”(“克⼰复礼”) C、“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神⽽远之”③教育思想: “有教⽆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发扬光⼤,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整理孔⼦⾔⾏为《论语》,尊孔⼦为圣⼈,历世景仰。

(⼆)⽼⼦:1、⽣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盾对⽴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为⽽治”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化产⽣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产⼒发展和社会⼤变⾰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时代,造成思想和⾔论的空前⾃由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批⼈才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招揽⼈才(⼆)儒家:孟⼦和荀⼦1、孟⼦A仁政学说 B性善说 C义利观:养浩然之⽓;先义后利、舍⽣取义;②历史地位:A《孟⼦》成为四书之⼀ B他被称为“亚圣”2、荀⼦①荀⼦的思想:A“天⾏有常”、“制天命⽽⽤之” B、性恶论 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②荀⼦思想的历史地位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家1、墨⼦:墨家学派的创始⼈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攻③尚贤、尚同尚⼒、节⽤、节俭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业者的利益②战国⼀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四)道家1、庄⼦与道家2、庄⼦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不相胜”(天命观)(五)法家1、韩⾮与《韩⾮⼦》2、韩⾮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新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①在当时适应了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革命派的准备。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 ____兴__中__会____,走上了革 命道路 组织上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 阶级革命政党 ____中__国__同__盟__会____,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 ___恢__复__中__华_____,创立民国, 思 提出 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想 三民 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 上 主义 __民__族___、 __民__权___、__民__生___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答案】“第一枪”: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第一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第一 回”: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和赌博陋习。
【要点总结】 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成功”。 ①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②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 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做了明确的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③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主 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进步 影响
政治 层面
思想 层面
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推 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 ____君__主__专__制____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传播了 ___民__主__共__和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社会 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 ____社__会__风__俗____等方面发生 进步 层面 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 影响 经济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 ___民__族__资__本__主__义______的发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8课辛亥革命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8课辛亥革命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3.预备立宪 (1)过程(连线)
(2)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认知升华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不断加剧,革命形势的高涨,迫使清政府
实行预备立宪以求挽救统治,但最终却加速了自身的覆亡。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__中__华__民__国__临__时__政__府__在南京成立,__孙__中__山__ 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
1.清末“新政”
2.孙中山的革命斗争
(1)成立兴中会: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
(2)创建同盟会
成立 纲领
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建 提出“__驱__除__鞑__虏__,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思想
(3)组织反清起义: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
情境再现
2.《清帝逊位诏书》中说:“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材料中 的“民军起事”指的是中国近代的哪一历史事件? 提示 武昌起义。
思维点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民主的精神,具 有历史进步性;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因人设法的色彩, 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易错点拨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层面。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 制度,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 深蒂固。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高三历史时间知识点梳理

高三历史时间知识点梳理

高三历史时间知识点梳理一、秦朝(221年前-206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成立秦朝,结束了战国时期。

二、汉朝(前206年-220年)
刘邦建立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三、三国时代(220年-280年)
三国魏、蜀、吴相争,蜀汉最先被灭。

四、隋朝(581年-618年)
隋文帝统一南北,恢复了大一统的局面。

五、唐朝(618年-907年)
唐太宗贞观之治,唐朝达到鼎盛时期。

六、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南汉、南唐、吴越、南吴、荆南、南楚、闽、后蜀、前蜀、吴。

七、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靖康之耻,丧失北方土地。

南宋(1127年-1279年):与金朝抗争,最后被元朝所灭。

八、元朝(1271年-1368年)
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民族政权。

九、明朝(1368年-1644年)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成祖洪武年间国力强盛。

十、清朝(1644年-1912年)
满族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十一、近代时期(1840年-1949年)
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以上是对中国历史中一些重要时间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历史知识的学习需要掌握时间与事件的关系,深入理解历史演变的整体脉络,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面对当下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②人人平等 ③自由权利 ④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Q1:哪一条规定最能体现防止袁世凯专权的目的? Q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位?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①列强支持袁世凯;②袁世凯威胁利诱; ③孙中山妥协退让;
清政府
施压
软弱妥协
革命党人
袁世凯
攻 陷政 汉治 口讹
、诈 汉 阳
孙中山的革命行动:
建立革命团体:
建立革命政党、提出革命纲领:
组织武装起义:
三民主义
材料一 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如果满人始终执迷,仍 然要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视的! 材料二 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材料三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社会改变经济组织,核定地价,其 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 民所共享。 ——孙中山: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
1906-1911年:预备立宪
鉴于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所以确定先从官制入手次第更张, 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
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
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D )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六单元整合6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六单元整合6
-6-
单元整合
三、邓小平理论
1.形成与发展历程 (1)发端: ①1978年底,邓小平发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 ②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 (2)初步形成: ①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
-1-
单元整合
-2-
单元整合
一、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 (1)提出:1905年,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不久,他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 (2)内容:民族主义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民权主义就是通过政治革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 2.实践 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 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发展 (1)表现: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和“耕者有 其田”等内容,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影响: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3-
单元整合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形成与发展的历程 (1)发端: ①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章,提出坚持无 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②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 的革命道路。 (2)成熟: ①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 程作了详尽的论述。到抗日战争结束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形成比 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1、2、3 历史时间表

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1、2、3 历史时间表
欧共体成立 互联网产生 滞胀 “混合经济”
1978
1979
20世纪80年代初 1980 1982
1984 1986 1987 1988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7 1999.12.20 21c初
2001
2003 2005 2008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四川) 中美正式建交 《告台湾同胞书》
唐618-907
适 岑参 孟浩然 王维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筒车 南青北白
唐朝中期
节度使 藩镇割据
唐末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中央)

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苏轼 辛弃疾 柳永 李清照
水力高转筒车 五大名窑
北宋960-1127
二程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用于航海
南宋1127-1276
朱熹 陆九渊
1948.9-11 1948.11-1949.1
1949.4.23 1949.9 1949.10.1
1953-1956 1953-1957 1953 1954
1955 1956 1958
1964 1965 20c60s 文革前夕 1966-1976
1970 1971.4 1971.10.25 1972.2 1972秋 1973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 土地公有 冶铜技术
尧舜禹时期
禅让制
夏商周(奴隶社会)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青铜铸造,官府垄断
约BC2070年 夏
禹建立夏朝 《夏小正》
石器锄耕 青铜铸造业繁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
商周时期
星堆青铜礼器
(商朝)原始瓷器、出现织机
封建社会

高中历史必修3 目录

高中历史必修3 目录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6.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提出 三民主义的实践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4. 音乐与影视艺术 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20世纪音乐的发展变化 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17. 毛泽东思想 革命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5.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7. 启蒙运动 理性时代的到来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启蒙运动的扩展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孔子和早期儒学 道家和法家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无为到有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成为正统
3. 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的离经叛道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4.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开眼看世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思想
22. 文学的繁荣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青年的诞生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3. 美术的辉煌 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现代主义美术
18.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伟大的转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19.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册大事年表

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册大事年表

一、世界史大事年表14-15 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6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87- 1488 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1492 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1497-1498 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1519-1522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 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1689 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18世纪 60 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75-1783 北美独立战争1776 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1785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789.7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831,1834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9 世纪 30 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1836-1848 英国宪章运动1844 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1853-1856 克里米亚战争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 美国内战1864 第一国际成立1868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0-1871 普法战争19 世纪 70 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1871 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1871.3-5 巴黎公社19 世纪 7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89 第二国际建立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903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11.7(俄历 10 月 25 日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22.12 苏联成立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31.9.18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1933.3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1937.7.7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1939.9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 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1945.2 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1945.5.8 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1945.9.2 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1945.10 联合国建立1947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1948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50-1953 美国侵略朝鲜战争20 世纪 50 年代初- 70 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1955 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60 非洲有 17 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20 世纪 60 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20 世纪 60 年代初- 1973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1967 欧洲共同体成立1971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1972.2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1973 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20 世纪 80 年代末东欧剧变1991 苏联解体1992 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1993 欧洲联盟建立二奴隶社会(公元前 2070 年到公元前476 年)夏(470 年)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2070 年启称夏后建国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商(554 年)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公元前 1046 年到公元前 221 年)西周( 275 年)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 771 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 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 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高中历史时间轴对照表

高中历史时间轴对照表

高中历史时间轴对照表
以下是一个高中历史时间轴对照表,包括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中国古代史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中国近代史
清朝(1616年-1912年)
+ 晚清(1840年-1912年)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
中国现代史
新中国成立(1949年)
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世界古代史
古希腊(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146年)古罗马(约公元前753年-公元476年)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世界近代史
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16世纪)
宗教改革(16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
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4年)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冷战时期(1947年-1991年)
联合国成立(194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5年)。

(完整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完整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高中历史教材课程目录必修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I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8课罗斯福新政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III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目录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六单元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第2课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改革的后果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课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3课百日维新第4课戊戌政变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第2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第2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1课巴黎和会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第3课华盛顿会议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2课冷战的开始第3课美苏争霸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课朝鲜战争第2课越南战争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第6课两伊战争第7课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课圣雄甘地第3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要事件时间表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要事件时间表整理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900年-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1年5月 三元里抗英 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976年-1978年 左宗棠收复新疆 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中国新疆的阴谋破产1984年9月 黄海海战 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威海战役,“避战保船”全军覆没 1895年-1945年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931年 九一八事变 日军侵略中国东北1932年 一·二八事变蔡廷锴、蒋光鼐 KMT爱国官兵的顽强抵抗1933年 沿长城进犯冯玉祥、吉鸿昌 收复多伦1935 八一宣言战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 陕北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党内合作)1936 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1935年12月9一二·九事变日1936年12月12西安事变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日1937.7.7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开始全面侵华1937.8.13 八一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投降)1937.8.14 《自卫抗战声明书》1937.9 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1937.11 上海失守,威胁南京!1937.12 南京大屠杀1938.5 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失守1937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 正面战场;国民党淞沪会战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抗日以来的首次大捷1938年春 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补 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共产党1937年8月 陕北洛川会议①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一一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后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古代商业的发展4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5开辟新航路6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7第一次工业革命8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6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7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8罗斯福新政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后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六单元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第2课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改革的后果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课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3课百日维新第4课戊戌政变探究活动课三改革成败的机遇与条件附录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第2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第2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们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附录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t己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旷日持久的战争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巴黎和会2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3 华盛顿会议4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3走向世界大战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一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两极格局的形成2冷战的开始3美苏争霸4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2越南战争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4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5南亚次大陆的冲突6两伊战争7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1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3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附录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课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课圣雄甘地第3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5第一单元历史和历史的“重现”第1课历史是什么第2课历史学是什么第3课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第4课历史学有什么社会功能探究活动课一我们身边的历史学第二单元人类起源之谜第1课人从哪里来第2课人类进化的历程第3课寻找人类的祖先第4课人类起源在何方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1课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第2课伊文思的惊人发现第3课克里特文明的“重现”第4课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第1课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第2课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第3课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第4课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第2课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第3课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第4课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第六单元玛雅文明的消失第1课玛雅文明的发现第2课玛雅文明的历史第3课玛雅人的智慧第4课玛雅文明的假说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第1课穆塔帕王国与“黄金国”的传说第2课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第3课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第4课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探究活动课二走进历史博物馆附录一历史读物与网站推荐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大事年表后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6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1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第二单元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1雄伟的金字塔群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1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2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第四单元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1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2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第五单元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1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2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3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2瑰丽的夏宫——颐和园3突显皇权的明孝陵4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第七单元多姿多彩的中国古城和古村落1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2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探究活动课本居住地区人文自然环境的考察和保护建议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1古雅的昆曲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第九单元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1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2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附录后记。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件 新人教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件 新人教必修1
①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②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
经济基础不同
社会主义公有制
行政权力主体不同 全国人民
③198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表现:五个省级自治区的建立
意义:满族足平了等少,数也民保族证自了己祖当国家统作一主和的民愿族望团,结实。现了民
各民族大团结 56个兄弟,56朵花 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宁夏——西夏王陵
广西风光五十六内族蒙兄古弟大草姐原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 汇成一句话
④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A.① ②
B.② ③
C14.、③(④08广东单科)D与.《②中④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3、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 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开始于
A、1949年秋 B、1954年秋 C、1956年底 D、1978年秋 6、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的政协, 其主要职能是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并开始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历史必修三时间-事件表

历史必修三时间-事件表
新古典主义美术
法国拉马克提出早起生物进化思想
美国富尔顿发明轮船(1807年)
浪漫主义文学、美术、音乐
英国法拉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美国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
清后期
19C60、70年代
19C60-90年代
19C90年代初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5年
1911年
19C30年代-19C后半期
1840年前后
1844年
1859年
1867年
19C70、80年代
1895年
19C后半期-20C初
早期维新派出现
洋务运动
内燃机问世
维新变法的发展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
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孙中山在广州起义
戊戌变法
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国同盟会,
阐发“三民主义”理论
李贽(异端)《藏书》《焚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周易外传》《船山遗书》《读通鉴论》
流行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
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
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1517年)
英国播放了世界第一个电视节目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问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1956年
1949年底
1956年春
1964年
1965年
1966年夏
1970年
1977年
1978年
1982年
1983年
1986年3月

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知识总结知识总结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传入: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4)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5)三个代表。

(6)科学发展观。

2、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时期:20世纪初)(1)背景: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与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②鸦片战争以后,各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救国方案,大多数是想在维护或基本保持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改良救国,但均遭失败。

③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

④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2)内容: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辞中提出。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开展民族革命,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开展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开展社会革命,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实现家给人足。

(3)意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它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4)实践: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历史事件进程表(按必修一二三)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历史事件进程表(按必修一二三)

1600年英国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英、印英间的贸易。

1607年英国在北美洲获得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42年牛顿出生(1642-1727年)。

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荷兰。

1652年英荷战争1652-1654;1665-1667;1672-1674。

1687年牛顿撰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10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1705年纽可门等人合作制造出了第一台真正算得上是动力机的大气活塞式蒸汽机,被称为纽可门蒸汽机。

1735年林耐出摆了《自然系统》。

1763年英国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签订《巴黎合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769年韦奇伍德开办的制陶工厂中,对工人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对制陶工序也分得很细,每个工人只完成一道工序。

1769年瓦特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在气缸后加上冷凝器,使蒸汽机的热效率大大提高。

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比设立了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了,并且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

1781年第二届大陆会议指定的《联邦条例》生效。

1782年瓦特又设计出双向汽缸的蒸汽机,使热效率成倍增加。

1782年瓦特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作为蒸汽机和工作机之间的连接,使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纺织机。

1787年9月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新宪法——联邦宪法。

1788年6月21日联邦宪法正式生效。

1789年1月美国举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总统选举,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

1789年3月美国选出第一届国会。

1791年美国批准建立了国家银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905
1916
1900
1946
20世纪60年代20世纪90年代1865
1868
1944
20世纪70年代1993
1990
1999
21世纪
1952
1997
1957
1961
1969 (德)爱因斯坦《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把匀速运动体系的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加速运动参考系——广义相对论(德)普朗克——量子理论
(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互联网问世
互联网向公众开放
(奥地利)孟德尔:遗传单位被命名为基因
(瑞士)弗里德里希:发现DNA
(美)艾弗里:证明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
(美)第一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
国际人类基因组织计划启动
我国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织计划
该计划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
(美)克隆蝌蚪
(英格兰)多莉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
(苏联)“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
(美)“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
(美)第一架航天飞机
原子弹
氢弹
中程运载火箭
1981年4月
1964年10月1967
1964年6月1966
1970
1975
2003
1973
1978
1983
1997
1950
1982
1993
1986
90年代以来2001
1958
1961-1963
文革
1977
20世纪80年代
导弹核武器
“东方红—1”号
返回式遥感卫星
“神州”5号
“南优2号”杂家水稻
巨型计算机研制工作开始
“银河——I”
“银河——III”
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宪法扫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义务教育法
科教兴国
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
“大跃进”+“教育大革命”
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恢复高考
学士-硕士-博士
“双百”提出
反右斗争扩大
样板戏
恢复“双百”
1956 1957 文革1979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