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1.1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2021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1常见地貌类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1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1常见地貌类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一、喀斯特地貌1.形成: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在适当条件下,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3.地表喀斯特地貌(1)溶沟:呈长条状或网格状,地面上下不平,崎岖难行。

(2)洼地:溶沟进一步开展可形成洼地(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3)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

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4.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常常成层分布,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

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石柱。

二、河流地貌1.河流上游的地貌——V形河谷(1)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

(2)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2.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1)河流中下游多发育冲积平原。

(2)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3.地势平缓地区——河曲在地势平缓地区,呈“S〞形弯曲的河道称为河曲。

洪水泛滥时,河水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局部与河道别离,形成牛轭湖。

4.河流河口段——三角洲 河流入海或入湖处多形成三角洲三角洲的形状⎩⎪⎨⎪⎧鸟嘴状——长江三角洲扇形——黄河三角洲鸟趾状——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三、风沙地貌1.定义: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风沙地貌。

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风沙地貌类型(1)风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2)风积地貌新月形沙丘⎩⎪⎨⎪⎧固定沙丘流动沙丘3.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能看到风沙地貌。

四、海岸地貌1.定义: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1)海岸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2)海岸堆积地貌:海滩、沙坝等。

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一、判断题1.地表喀斯特地貌演化顺序一般是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练习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练习含答案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A基础练】一、选择题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的透水性B.岩石的可溶性C.水中所含二氧化碳的多少D.水中所含有机酸、无机酸数量多少右图为广西桂林某地的景观图,完成第2~3题。

2.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C.风力沉积D.波浪沉积3.关于图示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平缓,形似折扇B.高耸尖锐,脊似刀刃C.千沟万壑,植被稀疏D.峰峦叠嶂,青树翠蔓读黄河示意图,完成第4~6题。

4.图中河床剖面呈“V”形的河段是( )A.a B.bC.c D.d5.形成三角洲的地点是( )A.a B.bC.c D.d6.图示b区域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下图为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甲→乙→丙,土壤质地的差异是( )A.甲、乙、丙差别较小B.甲地的土壤颗粒较粗C.乙地多为细颗粒黏土D.丙地土壤水分含量高8.图中水体对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A.增加河流水量B.增加生物种类C.加快地壳下沉D.呈现顶托作用读“某三角洲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搬运B.流水侧蚀C.流水堆积D.流水下蚀10.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B.台湾岛C.上海崇明岛D.喀斯特地貌11.重庆有大小峡谷60余处,地下暗藏溶洞40余处。

形成峡谷和溶洞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①流水侵蚀作用②海浪侵蚀作用③风力侵蚀作用④流水溶蚀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A.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沉淀作用B.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岩石的侵蚀和风化作用C.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沉积作用D.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沉积作用13.下面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A.石柱、峰林、溶蚀洼地B.峰丛、残丘、溶蚀洼地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D.孤峰、溶洞、落水洞二、非选择题14.喀斯特地貌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____________,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解析:第 2 题,读图可知,图中有溶洞,河流分布,是喀 斯特地貌,为流水侵蚀地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 在此山中”描述的为庐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 述的为泰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述的 是玉门关附近的高山,A、B、D 项均为高大的山脉,A、 B、D 项错误。“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描述的为桂林 山水,符合图示景观,C 项正确,A、B、D 项错误。
体,祼露形成河漫 开阔,水流速度放
滩,如河流改道, 慢,搬运能力下
河漫滩废弃,多个 降,堆积而成
河漫滩便连成平原
河流含沙量大, 入海处水下坡度 平缓,加上海水 的顶托作用,河 水流速减慢,泥 沙堆积形成三角 洲
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 强研习•重点难点要突破 重效果•学业测试速达标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地下的景观各有洞天,形态和成因不
同,具体分析如下表。
形成过程
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残峰
水平方向: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
垂直方向:岩溶漏斗→落水洞→地下河
石钟乳从顶部发育 石笋从底部发育
石柱
成因
流水 溶蚀
流水 沉积
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 强研习•重点难点要突破 重效果•学业测试速达标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答案:A 解析:因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岩是石灰岩,石 灰岩是沉积岩,所以先由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后随 地壳运动,在内力作用下不断抬升,地势升高;裸露的石 灰岩层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了石林、溶洞、漏斗、天 坑等喀斯特地貌,所以其地质过程是 A 项。
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 强研习•重点难点要突破 重效果•学业测试速达标
二、河流地貌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地貌 第1节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地貌 第1节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该地貌的岩石为石灰岩,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定该地 貌为地上喀斯特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第2题,石林是由密集林立的锥柱状、锥状和塔状石灰岩体组合成的壮丽 景观。根据图示的地貌形态可以判断该地貌的名称是石林。
8.下列地区最容易形成牛轭湖的是( D )
A.横断山区 B.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 D.呼伦贝尔草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第7题,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虚线圈 内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随着侵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 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 要外力作用是河流凹岸侵蚀。 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河流发生裁弯取直是在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的情况下,凹 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的。根据已学知识,地形平坦的区域河流侧蚀作用强,更 易发育曲流,从而形成牛轭湖。横断山区和黄土高原地区河流落差大,曲流少,不 易形成牛轭湖;塔里木盆地虽然平坦,但是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河流流量较小,不 易形成牛轭湖;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呼伦贝尔高原,地势平坦,东部河流发源于湿润、 半湿润区,水量较充足,河流两岸易被侵蚀,曲流发育,易形成牛轭湖。
解析 第12题,根据材料“河道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往往会引起河流裁 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就废弃了”可知,弯曲的无水流的低地为废弃的曲 流,故图中右下角和甲处各有一个废弃的曲流,共有2个。 第13题,该图是1968年绘制的。甲处陡坎处树龄为10—20年,说明甲处曲流 废弃至少发生在1968年的20年以前,即1948年以前。 第14题,河道陡坎为曾经河床的两岸,在流水的不断侵蚀下,谷坡不断后退, 形成较陡的河岸,后因河道废弃,水位下降甚至干涸,陡坎出露地表。因此 形成河道陡坎的主要作用是流水侵蚀。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9:4.1.1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练习题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9:4.1.1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练习题

课时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一、选择题1.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 )A.峰丛、石林、石笋B.峰林、石柱、石林C.孤峰、残丘、石幔D.峰林、孤峰、残丘2.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②气温越高,越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③降水越多,越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闻名海内外。

读图完成3~4题。

3.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 )A.海岸地貌B.喀斯特地貌C.冰川地貌D.风沙地貌4.关于该地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该地貌可以发展旅游业B.该地貌地形崎岖,交通不便C.该地貌适宜建大型水库D.利用该地貌的山间小盆地可以发展种植业读地表喀斯特发育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地貌的名称正确的是( )A.①是溶沟B.②是残丘C.③是峰丛D.④是峰林6.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D.③①②④7.河流中下游地区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主要是( )A.流水沉积形成的B.流水侵蚀形成的C.流水溶蚀形成的D.湖泊堆积形成的8.读下列两幅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图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上游B.①图河流多U形谷地C.②图河流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D.②图中河流地区常发育牛轭湖9.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①地形平坦,汊流较少②海浪作用明显③沉积物颗粒大④多沙洲、沙岛发育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0.流水搬运能力(M)与流速(v)密切相关。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某河流四个位置的沉积物颗粒组成图,四个地点中,流速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读地中海沿岸某河流中游河谷剖面图,完成11~12题。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四章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四章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学习目标1.了解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的含义和分布。

2.通过景观图、示意图等资料,总结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的特征。

3.能够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异同,能够分析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差异。

4.能够评价不同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地貌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综合思维:能够根据地貌的相关资料分析地貌的特点及成因;不同地貌的演化过程。

人地协调观:分析各种地貌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实地考察地貌,分析典型地貌的形成和变化。

本节要点1.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峰林、洼地、溶洞。

2.河流地貌主要有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曲流。

知识点一喀斯特地貌自主梳理·探新知1.概念:在适当条件下,_可溶性__岩石的物质溶于_水__并被带走,或重新_沉淀__,在地表和_地下__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布: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_广西__、_贵州__、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类型(1)喀斯特_溶蚀__地貌:溶沟和石芽,峰林和孤峰,以及溶斗和地下溶洞。

(2)喀斯特_沉积__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

4.常见喀斯特地貌及景观特点名称形成或景观特点溶沟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_石质__沟槽石芽凸出于溶沟之间的_石脊__峰林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_陡峭__,相对高度可超过100 m,远望如林孤峰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_平原__或岩溶盆地中溶斗 ①又称喀斯特漏斗,口大底小的_圆锥__形洼地;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_天坑__; ②平面轮廓为_圆__形或_椭圆__形,直径一般不足百米,面积由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大的可达几平方千米;③下部常有_落水洞__通往地下,如果通道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就会积水成池钙华 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Ca(HCO 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CO 2大量逸出,导致_CaCO 3__沉积,形成钙华,包括钙华坝、钙华湖溶洞富含CO 2的水在地下沿裂隙流动时,将石灰岩溶解后随水带走形成,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 5.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演化过程:地表可溶性岩石――――――→雨水冲刷溶沟――――――――→进一步发展洼地――――――――→边缘残留岩体峰丛、峰林――――――――→进一步演化孤峰、残丘。

第四章+知识点总结+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知识点总结+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一)喀斯特地貌1、定义: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区: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两大作用:(1)流水侵蚀(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2)流水沉积作用:Ca(HCO3)2===CaCO3↓+CO2↑+H2O(固体沉淀)(地形或者植被气体逸出)(地质活跃例如地热)作用位置类型流水侵蚀作用地表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石芽地下溶洞——天坑、漏斗——落水洞——天生桥流水沉积作用地表钙华地下顶部:石钟乳——石幔(石帘)顶部向下和底部向上——相连:石柱底部:石笋5、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条件(形成条件)岩石可溶性(如石灰岩、白云岩)透水性(岩石孔隙、裂隙大,透水性强)水溶蚀性(水中的酸性物质较多、温度高导致植物有机酸较多)流动性(水量、坡度等)不利影响:对农业:①地形崎岖,耕地少;②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③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对交通:①地表破碎,崎岖不平;②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暗河;③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对生态:①石漠化严重,土壤退化,植被减少;②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

有利影响:①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如山间小盆地发展种植业(坝子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果业和牧业;②地下水丰富;③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利于发展旅游业。

7.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1.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2.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件好。

(一)河流地貌一、河流侵蚀地貌1、侵蚀方式侵蚀类型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作用表现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延伸(变长)河床加深谷底展宽2、侵蚀地貌河段位置/演化时期侵蚀类型河谷形态上游(初期)溯源侵蚀、下蚀V型谷中游(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河谷变宽;下游(后期)以侧蚀为主U型谷(槽型谷)二、河流堆积地貌洪(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在山区,地势陡峭,流速快,河流携带大量碎石沙;当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洪)积扇。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后巩固提升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一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后巩固提升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一

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B的地貌名称是( )A.冲积扇B.河口三角洲C.山脊D.悬崖2.图中河流沉积物从B到A堆积的情况是(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B.由B到A依次是黏土、粉砂、砂、砾石C.由B到A依次是砾石、黏土、粉砂、粗砂D.由B到A依次是砾石、砂、粉砂、黏土3.图中C河段河谷形态及所受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V”形谷、流水侵蚀B.“V”形谷、流水堆积C.“U”形谷、流水搬运D.“U”形谷、冰川侵蚀1题,图中B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泥沙堆积,易形成冲积扇。

第2题,图中河流从B到A受到流水的堆积作用,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因此由B到A依次是颗粒由大到小的砾石、砂、粉砂、黏土。

第3题,图中C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受下蚀作用,河谷呈“V”形。

2.D3.A河迹湖又称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下图①②③④示意某河迹湖的形成过程。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迹湖的演变顺序是①③④②B.a处的堆积作用明显,b处侵蚀作用明显C.该河迹湖肯定位于平原地区D.河流的流向是自c向d5.该河迹湖的作用可能有( )A.阻滞河流泄洪B.适合渔业生产C.扩大了河流航运里程D.扩大灌溉范围4题,牛轭湖形成就是因河道不断弯曲,当河曲越来越弯,水量增加时河流便截弯取直,河流从截弯取直处流动,原有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故A正确;牛轭湖形成初期,河流沿河曲摆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图中a处是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b处是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故B错;牛轭湖多发生在地势平坦地区,受侵蚀和堆积作用影响,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也有河迹湖分布,所以不一定都在平原地区,故C错;本题没有说明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如果是北半球,右岸侵蚀严重,河流流向就有可能是自d向c,D错。

2024版高中地理第4章地貌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版高中地理第4章地貌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
察或观看视
频、图像,
识别3~4种
地貌,描述
其景观的主
要特点。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不同地区的主
要地貌类型及分布。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貌类型、地貌景观特征
及其形成过程。
[地理实践力]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认识地貌类型、描
述地貌景观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2)虎跳峡属于河流________地貌。
【答案】侵蚀
(3)玉门冲积扇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祁连山脉发育的各条河流,由山区进入平原,因地形变得
平缓开阔,流速降低,流水中挟带的物质在开阔地带堆积形成冲积扇。
(4)玉门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分布有什么规律?
【答案】颗粒从扇顶到扇缘由粗变细。
(5)为什么说玉门是一座冲积扇催生的城市?
慢慢堆积形成的。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
用形成的,与之成因相同的是上海崇明岛;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
作用形成的;台湾岛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
成的。
5.重庆有大小峡谷60余处,地下暗藏溶洞40余处。形成峡谷和溶
洞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①流水侵蚀作用
(
②海浪侵蚀作用
其中270多个分布在中国,而广西就占了90个,数量最多,广西是名副
其实的“世界天坑之都”“天坑博物馆”。
小应用:
选取长江流域A虎跳峡(水流汹涌,地势陡峻)、B荆江河段(有“九
曲回肠”之称)、C上海(地形平坦开阔)三个地点,对应选择A、B、C三
个地点可能形成的主要地貌。
【答案】A—③、B—①、C—②。
[小提醒]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中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合格考达标练]一、单项选择题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石灰岩广布,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天坑群。

白洞天坑是当地有名的天坑,底部生长着大量的植被;冒气洞口窄,洞内十分宽敞。

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500米,地下相互连通。

白洞天坑坑内气温与外界气温相近,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18 ℃左右,某季节会出现白洞天坑坑口吸气,冒气洞洞口冒气(白烟)的奇观。

下图示意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的垂直剖面。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乐业县天坑群的主要作用是( B )A.流水堆积B.流水溶蚀C.海浪作用D.风力作用2.冒气洞冒气(白烟)的奇观多出现在( D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第1题,此处为喀斯特天坑,形成其主要作用为流水溶蚀作用,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第2题,由于白洞天坑坑内气温与外界气温相近,冬季时,坑内气温低,气压高;而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在18 ℃左右,洞内气温高,气压低。

白洞天坑的冷空气通过地下岩溶通道进入冒气洞,在冒气洞形成上升气流,受附近地下河影响,空气中水汽充足,当气流流出洞口时遇冷(冬季时,地面气温低于冒气洞内气温),水汽凝结,形成“白烟”,D正确;春秋季节时洞内外温差小,不易形成该现象,A、C错误;夏季时大气温度高,白洞天坑温度高,气流上升,冒气洞内气温低,气流下沉,不会出现冒气洞洞口冒气的奇观。

B 错误。

故选D。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

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A.流水沉积B.风力沉积C.冰川沉积D.海浪沉积4.下列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C )A.峰林B.天坑C.U形谷D.钙华湖[解析]第3题,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

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是石灰岩,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沉积岩。

石灰岩遇二氧化碳和水,形成可溶解的碳酸氢钙,当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水体中溶解的碳酸氢钙分解,导致碳酸钙沉淀,形成钙华。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4.1.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含答案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4.1.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含答案

第四章地貌本章概述〔课标导航〕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 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核心素养〕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野外观察方式、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学法点拨〕本章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常见地貌类型,二是地貌的观察。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同学们要从我们身边不同地貌入手,结合教材中常见地貌类型,说出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四种地貌类型的定义、分布、主要景观,并探究几种常见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通过收集家乡所在地区的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等)以及遥感影像、考察报告、论文等,学会地貌观察的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和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高度、坡度、坡向),进而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事物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

〔生涯规划〕项目专业或大学与本章知识地貌学、地质学相关的专业与本章知识相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关的知名大学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1 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的含义和分布。

2.通过景观图、示意图等资料,总结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的特征。

3.能够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异同,能够分析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差异。

4.能够评价不同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综合思维:能够根据地貌的相关资料分析地貌的特点及成因;不同地貌的演化过程。

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地貌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地理实践力:实地考查地貌,分析典型地貌的形成和变化。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
[2023南通期中]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 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解析] 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
河谷呈现出“V”形;随着河谷的发育,河流的侧蚀越来越强,河谷呈现“U”形。③河谷
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以风成地貌为主。
11. 影响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A.岩石、水文
B.地形、植被
C.土壤、地形
D.气候、植被
[解析] 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影响该地貌发育的主要
因素是岩石的可溶性和流水的侵蚀力;岩溶地貌的发育与地形、植被、气候关系较小。
[解析] 受重力作用大的颗粒物易滚落到锥底,小颗粒物不易滚落而堆积在锥顶。
[2023金陵中学期末]只要两端呈开口状并通光的洞穴就可以被称为穿洞。张家界的 砂岩地貌中共有穿洞5处。天生桥是一种特殊的穿洞地貌,它是继承穿洞发育而成。下 图为穿洞和天生桥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 图中穿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 )
最窄、以下切侵蚀为主,发育最早;①河谷最宽、以侧蚀为主,发育最晚。
6. 形成该河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冰川堆积作用
[解析] 河谷属于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主要有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
冰川侵蚀主要形成峡湾、角峰等地貌,而冰川堆积主要形成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及蛇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基础练知识点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知识点2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贵州南部的罗甸、平塘、惠水一带是喀斯特景观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洞穴密布,暗河纵横,漏斗竖井天坑成群,锥状剑状奇峰无数。

下图为平塘四寨的“天坑”景观图。

据此完成3~4题。

3.形成图中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作用 B.冰川作用C.风力作用 D.海浪作用4.关于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裂隙发育,地表水源丰富B.地表岩石裸露,土层深厚肥沃C.地质景观独特,旅游资源多样D.地形崎岖不平,耕地集中连片知识点3河流侵蚀地貌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成的地貌。

下图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按照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 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6.关于河谷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浅且窄 B.下游—宽且浅C.上游—深且宽 D.下游—宽且深知识点4河流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地区中,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C.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 D.柴达木盆地8.形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堆积 B.植被破坏C.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 D.冰川堆积易错练易错点1不能根据景观图判读地貌特点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路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

如图示意路南石林景观。

据此完成9~10题。

9.由图可知,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10.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 )A.溶沟阶段 B.洼地阶段C.峰丛阶段 D.孤峰阶段易错点2不能根据区域的自然特征进行区域定位歌曲《上海滩》中有歌词“似大江一发不收,转千湾转千滩”,河流“湾”处往往岸陡、浪急、水深,“滩”处往往岸缓、水稳、滩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练习含答案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地貌景观出现在()A.玄武岩分布区B.石灰岩分布区C.大理岩分布区D.花岗岩分布区2.下列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与图示地貌相似的是()A.北美五大湖B.湄公河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的沙丘形河谷2.D1题,由图可知,该图示景观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侵(溶)蚀作用形成的。

第2题,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作用的结果;湄公河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V”形河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

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准河道正中,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道。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实验装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3~5题。

3.实验过程中()A.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后堆积B.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先堆积C.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运得越多D.水流越少、越慢,沙子被搬运得越远4.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A.甲处冲走的沙子最多B.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C.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D.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处多5.该模型模拟的河段主要为()A.河流的上游,常见“V”形峡谷地貌B.乙处适宜发展聚落C.河流中下游,以搬运、堆积作用为主4.D5.C3题,河流的水量越大,搬运能力越强;河流的堆积作用具有分选性,大颗粒先堆积、小颗粒后堆积。

实验过程中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堆积;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运得越多,被搬运得越远。

第4题,河流在凹岸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

乙、丙为凹岸,流速快,侵蚀、搬运沙粒;甲、丁为凸岸,流速慢,堆积沙粒。

第5题,图示实验模拟的河曲,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以堆积作用为主;乙、丙为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适宜建河港;甲、丁为凸岸,流速慢,堆积沙粒,适宜建聚落。

2019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Word

2019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Word

姓名,年级:时间: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一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探究一喀斯特地貌考向1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马来西亚的姆鲁国家公园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园内有全球罕见的“石灰刀石林”,片片尖耸直立的刀山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

岩石根据成因的差异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读图,完成1~2题。

1.“石灰刀石林”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可溶性岩石B.岩浆岩C.变质岩D.沉积岩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石灰刀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故A项正确。

2.姆鲁“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其根本原因是()A.地下水系发育更多B.植被更少,土壤更薄C.地形起伏更大D.气温更高,降雨更多答案D解析喀斯特地貌发育除需要具备石灰岩条件外,还需要较高的气温、降雨条件,姆鲁相对于云南,纬度较低,气温更高,降雨更多,故“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D项正确。

考向2 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和变化读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

3.石林地貌常见于()A.云南省 B.陕西省C.辽宁省 D.江苏省答案A解析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我国石灰岩分布地区主要位于西南地区,故A项正确。

4.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答案D解析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据图可知,丙地侵蚀程度最弱,说明丙处于发育初期;甲地侵蚀程度最强,甲处于发育后期,故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D项正确。

考向3 溶洞的特征及形成读某洞穴景观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示①②③依次为()A.石笋、石钟乳、石柱 B.石钟乳、石柱、石笋C.石钟乳、石笋、石柱 D.石柱、石笋、石钟乳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①处向下生长,为石钟乳;②处向上生长,为石笋;石钟乳和石笋相连形成石柱(③)。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1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1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B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2.影响图中溶洞、地下河发育的外力作用是( A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解析] 图中溶洞、地下河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

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解和冲刷作用形成的。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D )A.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C.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D.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4.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C )A.挪威峡湾B.庐山C.崇明岛D.长江三峡[解析] 第3题,读图可判断出①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形成洪积—冲积平原;②位于河流中下游,为河漫滩平原;③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为三角洲。

第4题,崇明岛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而挪威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庐山属于断块山;长江三峡属于河流侵蚀地貌。

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河曲。

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毁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B )A.云贵高原B.东北平原C.东南丘陵D.塔里木盆地6.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D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解析] 第5题,牛轭湖是地势平缓地区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因此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东北平原,选B。

第6题,牛轭湖形成后,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探究一喀斯特地貌考向1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马来西亚的姆鲁国家公园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

园内有全球罕见的“石灰刀石林”,片片尖耸直立的刀山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

岩石根据成因的差异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读图,完成1~2题。

1.“石灰刀石林”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可溶性岩石B.岩浆岩C.变质岩D.沉积岩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石灰刀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故A项正确。

2.姆鲁“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其根本原因是( )A.地下水系发育更多 B.植被更少,土壤更薄C.地形起伏更大D.气温更高,降雨更多答案 D解析喀斯特地貌发育除需要具备石灰岩条件外,还需要较高的气温、降雨条件,姆鲁相对于云南,纬度较低,气温更高,降雨更多,故“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D项正确。

考向2 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和变化读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

3.石林地貌常见于( )A.云南省 B.陕西省C.辽宁省 D.江苏省答案 A解析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我国石灰岩分布地区主要位于西南地区,故A 项正确。

4.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答案 D解析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据图可知,丙地侵蚀程度最弱,说明丙处于发育初期;甲地侵蚀程度最强,甲处于发育后期,故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D项正确。

考向3 溶洞的特征及形成读某洞穴景观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示①②③依次为( )A.石笋、石钟乳、石柱 B.石钟乳、石柱、石笋C.石钟乳、石笋、石柱 D.石柱、石笋、石钟乳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①处向下生长,为石钟乳;②处向上生长,为石笋;石钟乳和石笋相连形成石柱(③)。

6.图示洞穴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溶蚀 B.流水堆积C.人工开挖 D.开采地下水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洞穴为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形成的。

考向4 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云南省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据此回答7~8题。

7.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 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D.旅游景观更加独特答案 D解析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形成地下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故地表水资源贫乏,A项错误;地形变得崎岖不平,B项错误;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建设,C项错误;喀斯特地貌独特,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景观,有利于发展旅游业,故D项正确。

8.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薄②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③岩层渗水性强,土壤持水性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④土层疏松,钙磷等矿物养分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广布,易被侵蚀,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①正确;地表崎岖,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②正确;岩层渗水性强,多溶洞或地下河,地表水缺乏,土壤保持水分条件差,③错误;土层薄,土壤贫瘠,不适合农作物生长,④错误。

故选A项。

探究二河流地貌考向1 河谷地貌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成的地貌。

下图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按照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 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答案 D解析在河谷发育初期,河谷呈现出“V”形;随着河谷的发育,河谷逐渐加深;随着堆积、侵蚀的加剧,河谷逐渐呈现槽状,故由早到晚的顺序为②①④③,D项正确。

10.关于河谷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浅且窄 B.下游—宽且浅C.上游—深且宽 D.下游—宽且深答案 B解析上游地区河床深且窄,下游地区河床宽且浅。

考向2 河流堆积地貌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A.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B.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扇C.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D.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①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地貌类型为冲积扇;②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③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地貌类型为三角洲。

故D项正确。

12.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①地形平坦,汊流较少②海浪作用明显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④多沙洲、沙岛发育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答案 B解析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汊流较多,①错误;三角洲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浪作用明显,②正确;两者均为河流堆积地貌,土壤肥沃,其分布与气候无必然联系,③错误;三角洲地区多沙洲、沙岛发育,冲积扇无沙洲、沙岛分布,④正确。

故选B项。

考向3 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地貌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据此回答13~14题。

13.聚落名称带“水”多与河流有关,广东有不少乡村聚落名称带“水”。

农业社会时期,决定这些乡村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河流运输能力 B.河流水量C.土壤肥力D.冲积平原面积答案 D解析农业社会,土地面积决定了聚落的发展规模。

1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聚落密集地区,其原因有( )①水资源丰富②土壤肥沃③便捷的内河航运④不易发生自然灾害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面积广阔,水资源充足,土壤肥沃,河运便捷,适宜聚落的发展,成为聚落密集区,①②③正确;易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④错误。

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注:可逆反应)。

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

(1)说出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的可能原因。

(4)部分喀斯特地貌区农业生产面临严重缺水问题,对此请给出开源性建议。

成果展示(1)云、贵、桂等。

(任答两个即可)(2)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释放;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

(3)地下水开采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下渗减少;降水减少;地下河下切侵蚀。

(4)从区外调水;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增雨;修建水库。

2.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地间冲积扇剖面图。

(1)简述黄淮海平原地形特征。

(2)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

(3)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该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有学者研究发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历史上曾有加快的趋势,试分析其成因。

成果展示(1)平原面积广阔,平原上有丘陵、山地分布;地势总体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是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中东部是冲积低平原;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

(2)分布特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沉积厚度逐渐变小。

形成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进入地壳下沉的冲积平原,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减弱,促使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物质以山口为顶点向外逐渐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

(3)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历史上黄河流域人口激增,大规模毁林开荒、开垦草原,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加剧,黄河含沙量日益增加,下游河床抬高,造成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黄河的凌汛也会导致黄河下游决堤,使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加快。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路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

下图示意路南石林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答案 A解析据图可知,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故A项正确。

2.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 )A.溶沟阶段 B.洼地阶段C.峰丛阶段 D.孤峰阶段答案 C解析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峰丛阶段,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形成石林,C项正确;溶沟阶段、洼地阶段是初始阶段,没有形成峰丛,排除A、B两项;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不是峰林,排除D项。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3~4题。

3.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有风化裂隙B.岩石中含有化石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答案 D解析岩石具有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础。

4.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C.流水溶蚀 D.人工雕刻答案 B解析图中a、b、c地貌分别为溶洞中的石钟乳、石笋和石柱,均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读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①贵州②云南③广西④重庆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 D解析根据经纬度,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贵州和广西,①③正确。

6.图示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受流水侵蚀,地表土层流失,岩石裸露)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 )①土层浅薄,山多坡陡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③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答案 C解析该地区土层浅薄,山多坡陡,表层土壤易被侵蚀,①正确;多溶洞、暗河,地表水缺乏,不是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的原因,②错误;气候湿润,降水多,多暴雨,流水侵蚀能力强,③正确。

读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地貌名称为( )A.甲—三角洲,乙—冲积扇B.甲—冲积扇,乙—三角洲C.甲—冲积扇,乙—冲积平原D.甲—冲积平原,乙—三角洲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甲为冲积扇,乙为三角洲。

8.对甲、乙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分布在干旱地区②乙分布在湿润地区③甲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乙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分布与干湿地区无必然联系,①②错误;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三角洲地区一般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处,③④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