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仪案件
思想和政治:湛若水与“大礼议”之关系述略
礼 中 与 皇 帝 相 左 的 杨 廷 和 等 人 。 仅 如 此 。 若 水 在 不 湛
收稿 日期 :0 9 0 — 0 2 0- 5 2
作者简介: 黎业明(9 2 )男 , 16一 , 广西岑溪人 , 深圳大学 国学研究所 副教授 , 从事中国哲学史 、 明代岭南思想史研究 。
争 。 于 这 场 论 争 . 术 界 已 经 进 行 了 相 当 广 泛 的考 对 学 察 分 析 , 得 了 相 当 丰 富 的 研 究 成 果 。 然 而 , 于 当 取 对 时 直 接 参 与 了 这 场 论 争 的湛 若 水 在 论 争 中 的 情 况 .
人 们 基 本 上 是 忽 略 了 。 不 上 什 么 关 注 与 重 视 。 中 谈 其
嘉 靖 元 年 ( 5 2) 月 十 四 日 , 若 水 到 朝 复 翰 12 五 湛 林 院 编 修 职 。 湛 若 水 一 返 朝 复 职 ,便 站 在 杨 廷 和 一 边 , 议 礼 等 问题 上 , 为 杨 廷 和 的 支 持 者 。 当 时 , 在 成 而 在 议 礼 问 题 上 . 持 嘉 靖 皇 帝 的 人 越 来 越 多 。 靖 皇 支 嘉 帝 的态 度 也 越 来 越 强 硬 。 月 二 十 二 日。 为 对 杨 廷 五 作 和等人 的不满 而采取 的疏 远行动 . 靖 皇帝传 旨 : 嘉 经 筵、 日讲 、 奏 三 事 暂 免 。 这 一 做 法 . 大 臣 、 官 向 午 使 讲 皇 帝 面对 、 言 的 机 会 因 而 消 失 。 进 六 月 初 二 日 , 廷 和 等 人 上 疏 , 求 嘉 靖 皇 帝 在 杨 请 经 筵 、 l 、 奏 三 事 暂 免 之 后 , 特 御 文 华 殿 。 见 E讲 午 “ 召 臣 等 , 赐 访 问 。” ( 3 册 ,4 9 4 0 希 望 能 保 持 自 俯 Ⅲ第 8 P 8- 9 ) - 己与皇帝 接触 的机会 。随后 , 若水也上 了一道《 湛 初
明朝十大历史事件
明朝十大历史事件明朝是一个充满政治斗争和重大事件的时代,以下是明朝十大历史事件的简要概述:一、明灭元之战:明朝建立后,为了统一中国,明成祖朱棣于1399年发动了明灭元之战。
这场战争历时数年,最终在1402年攻克了北元首都北京,结束了元朝在中国的统治。
二、胡惟庸案件: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枉法诬贤,擅权枉法”等罪名将左丞相胡惟庸处死,连同其党羽陈宁和涂节等甚至连家人都在其中。
这一案件导致了明朝上下一段时间的恐慌。
三、空印案: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仅因地方上缴纳的税务和文书不相同,在不查明真相的情况下,直接以官员相互勾结的罪名,诛杀了百余位官员。
四、郭恒案:1385年,郭恒因挪用公款涉案金额巨大被诛杀。
这一案件对当时社会经济影响深远。
五、蓝玉案: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发动了蓝玉案,前后共诛杀了15000名开国功臣,开国公李善长和大将王弼皆死于此案。
六、郑和下西洋:在永乐皇帝的命令下,郑和率领大型船队七次下西洋,探索和开发连接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洋路线。
七、土木堡之变:1449年,明朝军队在土木堡败于蒙古军队,导致数十万大军崩溃。
这场败仗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八、东厂、西厂的设立:1477年,为了加强特务统治,明宪宗朱见济设立东厂。
后来,明武宗朱厚照又设立了西厂。
这两个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明朝专制统治的进一步强化。
九、嘉靖大礼议:1529年,嘉靖皇帝为了尊崇自己的生父,发起了大礼议。
这场争论导致了明朝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动荡。
十、李自成起义和明朝灭亡:1628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最终于1644年攻占北京,导致明朝灭亡。
以上是明朝十大历史事件的简要概述,这些事件对明朝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嘉靖“大礼议”与朝鲜王朝之回应
95明代嘉靖“大礼议”与朝鲜王朝之回应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猝死,既未留下子嗣又无同父兄弟。
根据《皇明祖训》“兄终弟及”原则,内阁大学士杨廷和联合皇太后、宦官等势力,以武宗“遗诏”宣布新君人选为孝宗亲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遣官迎取入京,嗣皇帝位,是为世宗。
世宗继位后,杨廷和等议尊孝宗为“皇考”,以新君生父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
世宗不从,借助观政进士张璁等人意见,上本生父母帝、太后尊号,并在“左顺门事件”中逮捕拷讯一批反对派朝臣,其后编成《大礼集议》和《明伦大典》。
嘉靖七年(1528年)七月,世宗追尊祖母为“太皇太后”,生父为“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生母为“章圣慈仁皇太后”,在奉天殿受百官称贺,遣使颁诏天下。
1“大礼议”风波安定后,世宗“自排廷议,定大礼,遂以制作礼乐自任”,2对祭礼进行多方面改革,最终追封生父庙号为睿宗,并在明堂大礼中尊上帝为“皇天上帝”,以睿宗配享。
嘉靖二十年(1541年),太庙失火被毁,世宗借重建太庙之机,将黄修志提 要:明代嘉靖“大礼议”深刻改变了明代政治格局和国家祭祀体系,并引起朝鲜王朝君臣的高度关注。
朝鲜中宗不断遣使庆贺世宗胜利,这有助于缓解其自身的内外危机和王权困境,并促成明鲜关系更为亲密。
与此同时,朝鲜君臣结合本国政争对“大礼议”所做的评论,体现出朝鲜权力结构和士林政治的若干特点。
朝鲜王朝后期,多次出现旁支继承王位的情况,“大礼议”再度成为影响朝鲜政治的历史参照,仁祖“礼讼”几乎是明“大礼议”的朝鲜翻版。
其间,丁若镛等人从礼学角度对“大礼议”做了深入反思。
从“大礼议”角度看,明朝对于朝鲜,既是榜样,又是他者。
关键词:大礼议;朝鲜王朝;士林;王权;礼讼DOI : 10.16758/ki.1004-9371.2018.02.012【东亚历史文化】睿宗正式祔庙,又通过将孝烈皇后祔庙,祧出仁宗,使睿宗成为不祧之宗。
“大礼议”不仅深刻影响了明代政治格局和历史演进,还直接改变了明代国家祭祀体系,激起当时和后世在政治和学术上的不断争论,对明朝最重要的藩属国朝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嘉靖帝把朱棣的庙号改为明成祖,难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改的
嘉靖帝把朱棣的庙号改为明成祖,难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改的本文导读:但作为明朝功业最高的皇帝,永乐帝朱棣却有两个庙号:明太宗、明成祖。
朱棣去世后给上的庙号本来是明太宗,但“明太宗”用了大约一百多年后,嘉靖帝却将朱棣的庙号改成了“明成祖”。
那么嘉靖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刚登基的时候,嘉靖帝为了给亲生父亲兴献王朱祐杬追尊皇帝的身份,与朝廷大臣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就是明朝著名的“大礼议”事件。
经过三年的反复斗争,“大礼议”以嘉靖帝的胜利而告终,兴献王朱祐杬也被正式追尊为皇帝。
因为胜利来得不容易,所以嘉靖帝想办法强调亲生父亲朱祐杬的“皇帝”身份,给朱祐杬上庙号为“明睿宗”,将朱祐杬的陵墓升级为皇陵(明显陵)。
而嘉靖帝最想做的则是将朱祐杬的神主放到只有正式皇帝才能配享的太庙,享受春秋大祭。
但太庙实行的是祧迁制,祧迁制是将时间距离较远的祖宗神主迁入远祖之庙,不享受春秋大祭。
明朝的礼法是九皇帝在太庙享受春秋大祭,多出来的皇帝神主则要迁入远祖之庙(太庙后殿),而当时明朝太庙中的皇帝神主正好是九个。
如果嘉靖帝要把朱祐杬的神主放进太庙,那就得把时间距离较远的皇帝神主请出去。
但庙号为“祖”的皇帝按照礼法是不能祧迁的,所以距离时间最远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神主是不能请出去,那么只能请出明太宗朱棣的神主了。
可是朱棣其实也是开国皇帝,如果他不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作为朱棣子孙的嘉靖帝怎么可能当上皇帝呢?而且朱棣又是明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一手开创了辉煌的“永乐盛世”。
所以嘉靖帝无论如何都不能也不敢把朱棣的神主请出太庙。
但明太宗朱棣的神主不请出太庙,请出其他庙号为“宗”的皇帝便不符合礼法,也不能把朱祐杬的神主放进太庙,这下可把嘉靖帝难住。
不过嘉靖帝是智商很高的皇帝,最后决定把朱棣的庙号由“明太祖”改为“明成祖”,礼法地位与明太祖相等。
改成“明成祖”后,不仅可以把朱棣的神主留在太庙,嘉靖帝还能名正言顺地把亲爹朱祐杬的神主放进去。
只是当年定朱棣的庙号为“明太宗”是为了彰显朱棣为朱元璋正式继承人的合法性,改成“明成祖”反而间接承认了朱棣造反夺位的事实。
浅论明朝中叶的“大礼仪”
浅论明朝中叶的“大礼仪”刘熠璕(渭南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传播系陕西渭南 714000)摘要:大礼仪是明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对于明中叶的“大礼议”事件要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就必须重新认识“大礼仪”事件,必须用大量的史料证明,找出其发生的根源及产生的影响。
对于“大礼议”事件的最终结果也说明了当时矛盾的严重性。
笔者研究发现大礼仪之争在政治上是正德、嘉靖之际中央政府各种权利的一次整合,特别是反映了皇权与阁权、内阁各派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思想上则凸显了当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间的分歧所在;从个人角度看则是杨廷和与明世宗的理念矛盾,“大礼议”是明中叶思想与政治二者之间互动的一个枢纽,对明中后期影响极为深远。
关键词:大礼仪;明世宗;内阁;杨廷和;张璁;王阳明“大礼仪”是明朝中叶的一个重要的事件。
正德十六年(1521)年仅三十一岁的荒淫皇帝明武宗死于“豹房”。
因为无子,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坚持下,由武宗的堂弟,年仅十五岁的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继皇帝位,是为世宗。
根据杨廷和拟定的大行皇帝遗诏,明世宗继位后应以其伯父孝宗为父,孝宗之妻张太后为母,以明武宗为亲兄,颇类世俗的“过继”。
按照这个原则,明世宗只能称其本生父母为皇叔母,而不得继其宗祧。
但世宗一立,即欲尊崇所生。
这一举动招致了杨廷和以及所领导下的内阁的不满。
明世宗因而发动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礼仪”进行反击,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本文从政治,思想,个人三大方面对“大礼议”事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以及对“大礼议”事件产生的影响得到更为深刻的研究。
“大礼议”事件在政治上是正靖之际中央政府各种权利的一次整合,特别是反映了皇权与阁权、内阁各派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思想上则凸显了当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间的分歧所在,是明中叶思想与政治二者之间互动的一个枢纽。
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一、“大礼仪”事件的前时代背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中书省,罢丞相,亲自管理六部庶务,政事冗多,为内阁的产生奠立了一个契机。
左顺门事件——大礼议的转折
左顺门事件——大礼议的转折
李亮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10)002
【摘要】近十多年来,嘉靖朝历史研究成为明史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对大礼议的研究又是嘉靖朝历史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在大礼议复杂而又曲折的争论过程中,发生在嘉靖三年(1524)七月的"左顺门事件"显得格外重要,且成为大礼议的转折点.
【总页数】3页(P199-201)
【作者】李亮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8
【相关文献】
1.洪范经筵的政治性思考——以大礼议后期“汪佃事件”为中心 [J], 廖峰
2.关于"举报门"事件的若干法理思考——伦理实体、科斯、左和右、"重叠共识"与我们的时代 [J], 熊浩
3.浙中王门与嘉靖“大礼议”事件——兼论黄宗明、黄绾的学术生平 [J], 张宏敏
4.“大礼议”事件的影响——明代党争与道德政治方面 [J], 王慎行;王旭;王翔宇;贺明敬
5.“大礼议”事件的政治意义与嘉靖前期的政治局势 [J], 翟爱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朝大礼议事件经过
明朝大礼议事件经过大礼议,是明朝嘉靖年间因明世宗朱厚熜生父称号问题引起的一场政治斗争,发生于明世宗登基不久之时。
当时,世宗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正德旧臣们之间,群臣认为世宗继承了明武宗的帝位,理应以武宗之父孝宗为尊,故要求世宗承认自己是过继给明孝宗,要认孝宗为嗣父,世宗却只认孝宗为伯父,故如此造成了以谁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斗争。
大礼议所反映的皇统问题,实质反映着明朝中期皇帝(皇权)与大臣势力(阁权)的较量。
大礼议历时整整三年(1521年至1524年),世宗一方施加强权压迫获胜而告终。
嘉靖十七年九月,廷议追尊朱祐杬为明睿宗,祔于太庙,并改其陵墓名为显陵。
反对一方的官员被悉数削职致仕。
起因明世宗朱厚熜是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朱祐杬次子。
明宪宗生十四子,长子次子早夭,三子为明孝宗,四子为兴献王。
弘治七年,兴献王前往其封国安陆州就藩,正德二年秋八月,朱厚熜生于兴献王邸。
正德十四年,兴献王薨。
朱厚熜以世子身份居丧并决策封国政务。
正德十六年三月,尚未除服,明武宗特旨令其袭封。
五天后(三月十四日),明武宗驾崩,此时,朱厚熜尚未正式受封。
三月十四日,太监谷大用、张永抵达内阁,称武宗在豹房去世。
然而明武宗无嗣,而明孝宗也无其他皇子在世。
根据皇太后张氏之命,移殡到大殿,并交与内阁大学士讨论由谁继承皇位。
内阁首辅杨廷和举出《皇明祖训》出示,并称:“兄终弟及的祖训,谁能亵渎呢?兴献王的长子,是宪宗的孙子,孝宗的侄子,大行皇帝的堂弟,按伦序应当继承皇位。
”梁储、蒋冕、毛纪等人都赞同,于是命令宦官入内宫启奏皇太后,杨廷和等人在左顺门下等候。
不久,宦官奉遗诏与皇太后懿旨,宣谕群臣,全部按照杨廷和请求办理,皇位之事遂定。
三月十五日,皇太后派定国公徐光祚、寿宁侯张鹤龄、驸马都尉崔元、大学士梁储、礼部尚书毛澄、太监谷大用等前往安陆迎接朱厚熜,到北京即帝位。
三月二十六日徐光祚等抵达安陆。
魏明帝正统诏与明世宗大礼议
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人皆有私心,希冀光宗耀祖,遑论王侯。若是没有诏令明确规定后世之君的举止范围,那以外藩之名即位的帝王,都会妄想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等上皇号,扰乱皇室正统。所以魏明帝此诏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也可说是根据前车之鉴得出的教训,直接从法理上扼杀了后世以诸侯之名即位的君王的私心。
魏明帝即位后不久,考虑到后世皇帝可能无嗣,以防外藩即位后有非礼行为以干正统,特下诏:“礼,王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大宗,则当纂正统而奉公义,何得复顾私亲哉!汉宣继昭帝后,加悼考以皇号。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称引亡秦,或误时朝,既尊恭皇,立庙京都,又宠藩妾,使比长信,叙昭穆于前殿,并四位于东宫,僭差无度,人神弗佑,而非罪师丹忠正之谏,用致丁、傅焚如之祸。自是之后,相踵行之。昔鲁文逆祀,罪由夏父;宋国非度,讥在华元。其令公卿有司,深以前世行事为戒,后嗣万一有由诸侯入奉大统,则当明为人后之义;敢为佞邪导谀时君,妄建非正之号以干于正统,谓考为皇,称妣为后,则股肱大臣,诛之无赦。其书之金策,藏之宗庙,著于令典。”
魏明帝此诏在本朝没有得到实践,却在明朝有了验证。明武宗无嗣,嘉靖帝以皇支继承。即位后嘉靖帝就想尊自己的父母兴献王、兴献王妃为帝、后,遭到了群臣反对,引发了持续多年的著名的“大礼议”之争。虽然嘉靖最后以皇帝的权威优势赢得了这场争斗,但却造成了皇帝与大臣的对立,一些正直的大臣因此获罪甚至死去,还有部分人选择了隐退,同时让一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得以乘机上位。该事件影响了朝廷的稳定,也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若是在有明之初,亦有明君如魏明帝,诏令后世之君不得以私亲乱正统,则嘉靖朝就不会出现这场争斗多年的政治事件,减少对嘉靖帝勤政积极性的消磨,可以延续他早年“中兴时期”的美誉。
大礼议事件
大礼议事件大礼议,是明朝嘉靖年间因明世宗生父称号问题引起的一场政治斗争,发生于明世宗登基不久之时。
当时,世宗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争议和斗争。
大礼议历时整整三年(1521年至1524年),以明世宗朱厚熜一方施加强权压迫获胜而告终。
嘉靖十七年九月,廷议追尊朱祐杬为睿宗,祔于太庙,并改其陵墓名为显陵。
反对一方的官员被悉数削职致仕。
起因明世宗朱厚熜是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朱祐杬次子(长子为朱厚熙,生五日而夭,嘉靖四年追赠岳王,谥怀献)。
明宪宗生十四子,长子次子早夭,三子为明孝宗,四子为兴献王。
弘治七年,兴献王前往其封国安陆州就藩,正德二年秋八月,朱厚熜生于兴献王邸。
正德十四年,兴献王薨。
以世子身份居丧并决策封国政务。
正德十六年三月,尚未除服,明武宗特旨令其袭封。
五天后(三月十四日),明武宗驾崩,此时,朱厚熜尚未正式受封。
三月十四日,太监谷大用、张永抵达内阁,称武宗在豹房去世。
然而明武宗无嗣,而明孝宗也无其他皇子在世。
根据皇太后张氏之命,移殡到大殿,并交与内阁大学士讨论由谁继承皇位。
内阁首辅杨廷和举出《皇明祖训》出示,并称:“兄死弟承的祖训,谁能亵渎呢?兴献王的长子,是宪宗的孙子,孝宗的侄子,大行皇帝的堂弟,按伦序应当继承皇位。
”梁储、蒋冕、毛纪等人都赞同,于是命令宦官入内宫启奏皇太后,杨廷和等人在左顺门下等候。
不久,宦官奉遗诏与皇太后懿旨,宣谕群臣,全部按照杨廷和请求办理,皇位之事遂定。
三月十五日,皇太后派定国公徐光祚、寿宁侯张鹤龄、驸马都尉崔元、大学士梁储、礼部尚书毛澄、太监谷大用等前往安陆迎接朱厚熜,到京师即皇帝位。
三月二十六日徐光祚等抵达安陆。
正德十六年四月初一,朱厚熜拜别其父陵墓,次日辞别母妃启程。
四月廿二,朱厚熜抵京师,止于郊外。
当时朝廷官员就有关于以什么礼仪迎接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的争论。
杨维聪
皇明正德辛巳科状元——杨维聪杨维聪,(1500年-1560),字达甫,号方城,男,固安县人。
正德十六年辛巳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右春坊右中允,嘉靖初年因“大礼议”事件被外放为官,后官至太仆寺卿。
辑有《性理诸家解》三十四卷。
状元及第杨维聪是名成化二十二年丙午科举人杨和的次子。
杨和官至国子监学正的正,平生不务积蓄,唯严于教子。
杨维聪年少聪慧,精通经史子集,博览群书。
《明状元纪事》载,杨维聪幼年随父杨和在长史任上,在塾读书,每当饭时,杨维聪准时赶到,母亲张氏问其为何如此准确,回答说,每当此时总闻耳边有呼声,说状元可以吃饭了。
长大后在京求学,梦中在崇文坊迎金字辛巳状元牌,问之,曰,送与固安杨秀才,觉而自喜。
明正德十四年杨维聪参加乡试,考中第一名,及解元第。
《玉堂丛话》载,正德十五年,固安县大水冲决永定河岸,断桥边出一石碑,题曰:“桥倾天子过,碑出状元来。
”这一年武宗(正德)南巡,从永定河大桥通过。
正是在这一年的二月,杨维聪会试连捷第十名贡士。
礼部按例请于殿试,但是当时正德皇帝南巡未归,当朝内阁首付大臣杨廷和认为“临轩策问,必天子亲御”,因此当年殿试未能按期举行。
明正德十六年,正德皇帝驾崩,嘉靖皇帝即位。
当年五月嘉靖帝在西角门赐策问贡士,中状元。
当时参加殿试的贡士共有三百三十三人,次日放榜,杨维聪得中一甲第一名第一,高中状元,授翰林院编修之职。
明朝状元共八十九人,河北籍仅两名,杨维聪为其一。
“大礼议”之事嘉靖三年,皇帝欲尊生父为皇考,因不合礼节,遭到众大臣反对。
大臣张璁、方献夫等因奉迎嘉靖帝心意而被提拔为学士,杨维聪及同官舒芬等人羞于与张璁、方献夫同列,上书乞求罢归,嘉靖帝不准。
七月二十日,嘉靖帝诏谕礼部,十六日为其父母上册文、昭告天地、宗庙、社稷,群臣哗然。
十五日,状元杨慎等召集群臣再向嘉靖帝进谏,共二百九十九人拜服于左顺门死谏,杨维聪、舒芬等人即在其中。
嘉靖皇帝大怒,杖击四品以下官员若干人,编修王相等十八人俱被廷杖击毙,一百三十四人被投入监狱,何洪伊等六十五人“姑另待罪”。
浅谈“大礼议之争” docx
浅谈“大礼议之争”白泽德大礼仪之争,起于正德十六年,止于嘉靖三年,源于明武宗逝后无嗣,只得由堂弟朱厚熜入继大统,进而引出一场关于皇考,皇伯考的争论,最终以左顺门事件代表着嘉靖的胜利而画上句号。
大礼仪事件,既是礼仪之争,也是一场政治斗争。
既是一场争斗,那便有不同的立场。
在这场争斗中,大臣大致分为三派:以杨廷和为首的反对派,以张璁为首的议礼派和以费宏为代表的平和派(中间派)。
而嘉靖,一位16岁少年,这场争论的发动者,作为议礼派的坚定支持者,或应说张璁是嘉靖的坚定支持者更为妥当。
这是一场礼仪之争。
说大其大,“国有大事,唯祀与戎”,一套繁琐而又庄严的祭祀礼仪,关乎祖宗之法,关乎君主昏贤,关乎多少臣子心中理念,甚至于关乎天下苍生福祸。
说小其小,这只是一位16岁少年不愿认他人为父,不愿见在世的母亲时却要自称为皇侄的合理争论。
然而,规矩早已定下,改变时,从来都不会那么容易。
因为,人类,最害怕矛盾,当脑中的固化理念与现实冲突时,人就会不安,就会恐惧,就会要寻找平衡。
然而,祖宗之法之所以足畏,祖宗之法是旧物,是脑子中已形成的理念,甚至已成为了自己是现在的自己的基础,不尊祖宗之法,即意味着对自己的毁弃;于此上升一个层次,祖宗之法之所以足畏,祖宗之法是旧物,象征着先贤,象征着祖先,更改祖宗之法,即意味对他们的不尊重。
对此,王安石的“三不足”应值得推崇,尤其是在礼仪这方面。
这是一场政治斗争,是正德旧臣与新帝嘉靖之争,是文官集团与皇权之争。
当其为政治斗争之时,便不能就事件本身谁对谁错的角度去看。
朱厚熜的皇帝是从天上砸下来的,自南方而来,在诺大的朝廷之中,孤单一人,要想掌控朝廷,施政做事,势必要寻一些“亲近”自己,支持自己的朝臣。
可以看到,大礼议初期,反对派力量强大。
历经成化、弘治、正德的风风雨雨,60多岁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多次封还嘉靖御批,有些轻视刚刚上位的小皇帝。
聚集在杨廷和身边的朝臣大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朝臣大有“劝谏皇帝”成功而“自豪”的心态。
大 议 礼
大议礼嘉靖皇帝的继位带来了明朝赫赫有名的“大议礼之争”,这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
嘉靖在做皇帝前,一直居住在湖北,因为这里是兴献王的封地。
当朝廷决定让他做皇帝后,就派大臣去迎接他。
在嘉靖从湖北进北京时,就与朝臣们就欢迎仪式的规格发生了争执。
在封建社会,皇帝家族的传承脉络必须特别清晰,嘉靖皇帝既然做了皇帝,就得要求他和前面的皇帝具有直系亲人关系,于是以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为首的群臣认为朱厚熜应该首先过继给已故的明孝宗做儿子,然后再继承皇位。
因此他们便要在北京城外搞一个“皇子过继和太子受封”的仪式,然后让朱厚熜以太子身份走东安门入宫。
但朱厚熜认为诏书上写的是让自己来当皇帝,不是来当太子的,而且朱厚璁为人特别孝顺且认死理,本来他亲生老爹已经死了,自己过继给叔叔也没啥,不过他认为自己就是兴献王的儿子,不是弘治皇帝的儿子,怎么也不肯变通。
在朱厚熜的坚决反对下,张太后和大臣们让步了:先继位再说。
于是,朱厚熜从大明门入宫,随即登基做了皇帝。
三天后,嘉靖皇帝接自己的亲生母亲入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朝臣再次让步。
事情还没有结束。
又过了两天,嘉靖皇帝让大臣们讨论给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加尊号,要追封其为皇帝。
杨廷和等认为,嘉靖既已过继给弘治,就该称弘治为“皇考”,兴献王只能称为“皇叔父”,不可加尊号。
在祭告生父时,还要署名称“侄”。
在封建礼法问题上,众大臣表现的空前团结,反对的奏章压的嘉靖喘不过气来。
就在嘉靖快要让步的时候,进士张璁上了一个奏折,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的批驳了群臣的观点。
这一下皇帝可高兴了,给这位进士加官进爵。
随后,朝臣们就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加尊号,叫议礼派;另一派反对,叫护礼派。
嘉靖皇帝支持前者,使得议礼派队伍不断扩大。
两派之间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终于爆发了“血溅左顺门”事件。
嘉靖三年,1524年,护礼派二百多人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大哭大闹。
嘉靖大怒,派人逮捕了几个领头的,没想到这下让群臣情绪更加激愤,左顺门前出现骚动。
议礼到议征--从林希元看议礼派“以礼立论”政治思想特征
2020年第1期(总第61期)闽台文化研究FU JIAN-TAIW AN CULTURAL RESEARCHNo.1.2020General Serial No.61议礼到议征—从林希元看议礼派“以礼立论”政治思想特征吴舒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210058)摘要:林希元在“大礼议”事件中的作用一直为学界忽视,他不仅是最早与张璁进行“议大礼”的官员,也是张璁、桂萼在议礼前期主要的争取对象。
通过林希元在“嘉靖革新”中的主张和礼仪实践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他归属于议礼派政治阵营的事实。
而林希元在议征安南事件中的积极表现,更是凸显了议礼派“以礼立论”的政治行为特点。
“嘉靖革新”的落幕,象征着以“皇祖之制”为目标的议礼派官员的政治策略的最终失败。
关键词:林希元;议礼派;“大礼议”之争;“嘉靖革新”;议征安南“大礼议”之争是明中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影响深远。
在现有成果中,学界往往多关注议礼 派官员中的核心人物,如张璁、桂萼、霍韬等。
早年如南炳文111、张显清121及邓志峰|3!等学者,都对 张璁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议礼派开创了明后期党争和谄泱的不良风气,对此后的政治生态造 成了不可逆转的恶劣影响。
近年来,学界重新审视了嘉靖前期的改革运动,纠正了先前对议礼 新贵的看法,相关研究可参见罗辉映w、李洵®和田澍[q等人的论著。
然学界先前对于参与议礼的 一般官员都无甚关注,因此对于嘉靖初期的政治革新及礼仪实践的研究并不全面。
林希元,福建同安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
此前学界关于林希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在 泗州救荒的事迹171及其易学思想,对于他在钦州知府任上力谏讨安南一事则鲜有讨论,只有郑永 常《在其研究中提到,嘉靖皇帝对于安南的想法很大程度上受到林希元“安南情结”的影响。
事实上,林希元不仅是最早与张璁进行“议大礼”的官员,而且是张璁、桂萼在议礼前期主 要的争取对象,林希元在“大礼议”事件中的角色值得更多的关注。
大礼议事件名词解释(一)
大礼议事件名词解释(一)大礼议事件名词解释1. 大礼议(Daliyi)•解释:指北宋时期的一场重大政治事件,即“大礼仪”争议。
•例子:公元1037年,北宋朝廷就是否应该向辽国贡献女儿以及称辽国为‘宁王’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纷争,被称为大礼议。
2. 大礼仪(Daliyi)•解释:是指北宋朝廷向辽国宣称的一种统治礼仪,涉及向辽国贡献女儿并称辽国为‘宁王’。
•例子:北宋朝廷在大礼议期间,有一派认为为了维护与辽国的和平关系,应该向辽贡献女儿并称辽国为宁王,从而达到稳定通好的局面。
3. 革职(Gezhi)•解释:是指官职被罢免或革除。
•例子:在大礼议之后,北宋朝廷内部对于大礼仪争议的不同意见引发了极大的冲突,导致了一些高官职位被革职。
4. 文臣(Wencheng)•解释:指在政府中担任文职的官员。
•例子:在大礼议期间,北宋官方在处理大礼仪争议时,文臣们发表了一系列的奏折,表达了他们对于大礼仪行为的不同观点。
5. 武臣(Wuchen)•解释:指在政府中担任武职的官员。
•例子:大礼议引发了北宋朝廷文武官员之间的严重分歧,武臣们对于大礼仪的争议持有不同态度,导致了政府内部的混乱。
6. 大臣(Dachen)•解释:是指国家政府中位阶较高的官员。
•例子:在大礼议中,一些地位较高的大臣对于大礼仪的争议表态积极,他们的言论更容易引起社会上的关注和讨论。
7. 皇帝(Huangdi)•解释: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古代封建王朝的君主。
•例子:在大礼议中,北宋皇帝对于大礼仪争议的态度至关重要,皇帝的决定往往会对朝廷和国家产生重要影响。
8. 宋辽关系(Song Liao Guanxi)•解释:是指北宋和辽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互动。
•例子:大礼议事件引发了北宋和辽国之间的一系列纠纷和冲突,对宋辽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9. 契丹(Qidan)•解释:指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辽国的建立者。
论_大礼议_的核心问题及其影响_吴锐
洪武二十五年(139 2 年)病死 , 溢彭文 , 朱元璋痛心不 已 " 朱元璋并没有就帝位传给其他儿 子 , 而是传 给皇太孙朱允坟 , 维护露文大宗一脉 " 朱允坟即建文帝 "燕 王朱棣用武力抢夺
孝 宗传 之 先 皇 帝 , 特 简 陛 下 , 授 之大 业 "献 王 虽 陛 下 天 性 至 亲 , 然 而所 以 光 临 九 重 , 富 有 四
海 , 子 子孙 孙 万 世 南 面 者 , 皆先 皇 帝 之德 , 孝宗 之 所 贻也 "0 ¼可 以与薛 蕙 的见 解 相互 发 明 "
虽 然 朱 厚熄 曾经 以 回安 陆相 威 胁 , 但 毕竟 是 耍 赖 " 此 时 的 内 阁好 比农 夫 , 世 宗 好 比是 苏 醒 的蛇 , 他 要 咬 人 了 " 以薛 蕙 为例 , / 书奏 , 天子 大 怒 , 下 镇抚 司考 讯 0 !½ 揭 暴 发 户 的短 , 风 险 当然 很 大 " 薛 蕙 被夺 棒 三 月 , 削职 赶 回毫 州 老 家 " 嘉 靖 十 八 年 诏 选 宫 僚 , 吏 部 打 算 任
正 德 十六 年 ( 15 2 1 )三 月 , 武 宗 突 然 病 故 , 无 子 " 慈 寿 皇太 后 与 大 学 士 杨 廷 和 定 策 , 根 据 / 兄 终 弟 及 0的祖 训 和 / 伦 序 0, 以 明宪 宗 之孙 ! 武 宗 叔 父兴 献 王 朱佑 杭 之 子 朱 厚熄 人继 大 统 , 即 明世 宗 , 年 号 嘉 靖 " 所 谓 / 伦 序 0 , 即 亲疏 关 系 , 朱厚 熄 是 武 宗 的堂 弟 " / 伦 序 0是 天然 的 , 也就 是 说 朱 厚熄 得 以登 上 皇帝 宝 座 , 并 非 因为 他 本人 有 什 么 过人 之 处 " 原 来 宪 宗生 十 四子 , 长 子早 疡 , 连 名 字 都 没 有 " 次 子 立 为 皇 太 子 , 早 亮 " 第 三 子 为 孝 宗 , 纪太 后 所 生 " 第 四子 即兴献 王 朱 佑 杭 , 邵 贵 妃 所 生 " 弘 治 七 年 ( 1 4 9 4
嘉靖皇帝尊亲议礼
嘉靖皇帝尊亲议礼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孝亲”是全社会都必须遵守的道德伦理规范。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同时也是全社会讲求孝道的经典,不论是帝王的宫廷,还是州县的学校,《孝经》都是封建士子的必读书之一。
朱厚熜自幼就由父亲讲授《孝经》,对于应该如何孝敬父母、曲尽儿女之情,他的心里十分清楚。
再说,他毕竟是个只有15岁的少年,自从父亲去世以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从来没有分离过,对母亲的思慕和依恋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以至在从安陆州进京的途中他天天都想念母亲,长史袁宗皋不得不常常安慰他。
进京即位后的第三天,朱厚熜对阁臣们说道:“朕继入大统,虽未敢顾预私恩,然母妃远在藩府,朕心实在恋慕,可即写敕遣官奉迎,并宫眷内外员役咸取来京。
”阁臣们知道皇帝思母心切,不敢怠慢,忙由兵、工二部各差郎中一员,沿途整治行装供具,派司礼监太监秦文和内官监太监邵恩等捧笺前去迎接。
那封笺是杨廷和起草的,上面写道:“大统既承,义贵致专于所后,至情攸系,恩当兼尽于本生。
爰展孝怀,庸伸至养。
恭惟母妃殿下,钟祥茂族,媲美先王,性每笃于仁慈,化素彰于俭约。
仰惟圣德,诞育眇躬,属缘伦序之宜,入嗣基图之重。
恭承九庙,日理万机。
虽允慰乎众心,实仰成于慈训。
顾瞻左右,念省问之音疏,徒倚晨昏,眷睽违之地远。
劬劳罔极,慕恋弥深。
特遣近臣,往迎旧邸,共享升平之福,永膺寿考之休”(《明世宗实录》卷1)。
送走了迎接母亲的使臣之后,朱厚熜又向朝臣提出了议父亲兴献王封号的问题。
那是在四月二十七日,即位后的第5天,朱厚熜第一次在西角门朝见群臣,他首先命礼部定议武宗的谥号,接着第二件事就是“命礼部会官议兴献王主祀及封号以闻。
”这本是朱厚熜按照孝道而提出的要求,但是,由于这涉及到宗法文化传统下帝系继承的问题,阁臣和朱厚熜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分歧,最后竟至酿成明代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大礼议。
所谓“孝”,是中国特有的建立于亲子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伦理范畴,它主要是要求子女事亲要“敬”、要“顺”,即要求家庭成员对其家长的恭敬、忠诚与顺从。
明朝“大礼议之争”问题研究
作者: 王帅
作者机构: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出版物刊名: 学理论
页码: 155-15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5期
主题词: 嘉靖 议礼 杨廷和 内阁 皇权
摘要:大礼议,又称“大礼议之争”,是发生在是明代中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事件。
这场争论震惊朝野,卷入人物之多为历史罕见。
这场争论围绕着新即位的嘉靖帝的生父兴献王的封号问题,朝廷上下分为两派:一派以弱冠之年的嘉靖帝为首,辅以中下级官员席书、张璁、桂萼等组成的“议礼派”;另一派以三朝老臣首辅杨廷和为首,辅以乔宇、汪俊等阁臣和言官组成的“护礼派”。
君臣关系如此激烈对峙对抗,这在皇权高度集中,相权逐渐衰微,大臣地位低下的明朝还是第一次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礼仪案件
----明朝中后期最大的礼仪案件
正德十六年四月,朱厚璁登基后的第六天,礼部尚书毛澄突然上书,长篇大论,一般人听听,打打瞌睡也就过去了,可是朱厚璁从第一个字开始就认真地听,听着听着居然站了起来,青筋直冒,恨不得劈了他,为什么呢?这倒不能怪朱皇帝没有风度,换了你,你听到这些话,估计你早就操起板砖上去拍毛先生了。
文章很长,但意思很简单:皇上,我们认为您现在不能叫您的父亲为父亲,母亲为母亲了。
您的亲身父亲该叫叔叔,您的亲身母亲该叫叔母,以后你的爹就是孝宗帝了。
朱皇帝听了就火大了。
“怎么回事,连父母都能随变改吗?”就在皇帝龙颜大怒时,大臣们却认为讲的对。
皇帝大人百般无奈,只好不表态。
礼部芝麻官张璁上书了,说:“皇上您想认谁当爹都行,但首辅杨延绍又说不可以”。
这就是“皇帝很脆弱,大臣很强悍”的真实故事。
嘉靖二年十一月,张璁又上书了,说皇帝与他爹娘的称谓关系不妥,要改。
嘉靖高兴了。
首辅杨延绍闻听此事当场要求辞职,皇帝同意了。
他的儿子杨慎以为是张璁逼的,就带着一批人去围攻张璁,其中六部尚书就有五人。
中央一共就六个部来了五个,他们一边哭一边拍门,说皇上你不留任杨延绍,我们就不走了。
皇上的反应也很快,“统统地抓走”。
大礼仪之争就此结束了,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也开始了他的执政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