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

合集下载

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临床药师指引

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临床药师指引
[2 ] 腹腔给药生物利用度为: 38% ~ 60% 。 滴眼 [3 ] 给药: 可在前房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 口服: 口服 [4 ] 基本不吸收, 生物利用度低于 5% 。 1 . 2 分布 蛋白结合率: 18% ( 终末期肾病 ) 至 55% ( 正常 低蛋白血症患者 ( 烧伤、 终末期肾病等患 肾功能) , [5 ] 者) 为 19% ~ 29% 。肾功能正常者万古霉素表观 分布容积见表 1 。 1 . 3 代谢 无明显代谢。 1 . 4 排泄
表1
万古霉素表观分布容积 表现分布容积( L / kg) 0. 5 ~ 0. 9 0. 5 ~ 0. 9 0. 5 ~ 0. 9 0. 5 ~ 1. 3
患者 新生儿( <1 月) 婴儿 儿童 成人
1 . 4 . 2 肾脏排泄率 静脉途径: 40% ~ 100% [7], 约 80% ~ 90% 万古霉素给药后 24 h 经尿排泄[8]; 口服 [4 ] 途径: 低于 0. 76% 。 1 . 4 . 3 血浆清除半衰期 正常成人血浆清除半衰期 65 岁以上老年人可延长至 12. 1 h, 见表 2。 为 4 ~ 7 h,
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临床药师指引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Mohnarin ) 数据显 resistant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Methicillin示, MRSA) 分离率逐年上升, Staphylococcus aureus, 已成 [1 ] 为医院感染重要的革兰阳性细菌 。 万古霉素作为首个糖肽类抗菌药物, 是具有三 , 重杀菌机制的杀菌剂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改变细 菌 细 胞 膜 的 通 透 性 以 及 阻 止 细 菌 胞 浆 内 RNA 的合成而杀灭细菌, 是治疗 MRSA 感染的首选 药物之一。但由于万古霉素的耳、 肾毒性与其浓度 相关, 故临床应用时需对特定人群进行血药浓度监 测。并且在新生儿、 儿童重症监护室患者、 肥胖者、 重症感染患者等人群中万古霉素的研究表明 , 部分 上述患者沿用常规的万古霉素剂量仍无法达到治疗 所需的理想血药浓度。 因此, 为了进一步优化和规 范万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的使用, 根据患者的病理 有必要时应进行万古霉素 生理情况调整给药方案, 。 血药浓度监测 随着研究对不同人群中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差 异认知的深化, 如何科学、 合理、 个体化地使用万古 霉素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各省市 间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护存在一定差异 , 部分医护 , 人员仍缺乏实际应用经验 严重影响万古霉素疗效 的发挥和不良反应的预防。 本指引基于国内外指 专家共识以及临床研究证据, 制定出万古霉素的 南、 血药浓度监测以及剂量调整方案, 为万古霉素的个 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意见。 1 万古霉素药动学特征 1 . 1 吸收

万古霉素用于严重MRSA感染治疗的监测要点

万古霉素用于严重MRSA感染治疗的监测要点

万古霉素用于严重MRSA感染治疗的监测要点第一部分:针对成人和儿童患者1、对于疑似或确诊的严重MRSA感染患者,推荐个体化给药AUC/MICBMD 靶值应维持在400-600(假设万古霉素MICBMD为lmg∕L)以达到临床疗效并提高患者安全性(A-II)o2、应用AUC/MIC靶值监测时,假定在大多数机构万古霉素MICBMD为lmg/L 或更低,临床医师应谨慎应用AUC作为疑似或确诊严重MRSA感染的监测靶标。

鉴于早期恰当治疗的重要性,万古霉素目标暴露量应在治疗的早期达到,优选在这些情况下,使用贝叶斯反馈的AUC监测是明智的,最初的24〜48h(A-II)o因其不需要稳态万古霉素血清浓度就可实现早期评估是否达到AUC靶值。

3、基于严重MRSA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肾毒性数据,不再推荐仅以谷浓度15〜20mg∕L作为监测靶值(A-II)治疗非MRSA或其他感染的患者时,尚o无足够的证据推荐仅通过谷浓度或AUC指导的万古霉素监测。

4、对于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严重MRSA感染患者,推荐进行万古霉素监测,以达到目标AUC值(假设MICBMD为lmg/L,除非是已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除MRSA感染患者外,也推荐对所有具有肾毒性高风定值大于或小于lmg∕L)o险患者(例如合并应用其他肾毒性药物治疗的危重患者)、肾功能不稳定患者(即恶化或显著改善)以及长疗程的患者进行万古霉素监测(超过3〜5d)。

建议监测的频率应基于临床判断,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例如,患有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应进行频繁或每日监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每周监测1次(BTI)。

5、根据当前国家的万古霉素敏感性监测数据,在大多数经验用药情况下,万古霉素的MIC应当假定为lmg/Lo当MICBMD>lmg∕L时,使用常规剂量达到AUC∕MIC≥400靶值的可能性较低。

高剂量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毒性,应根据临床判断调整治疗方案。

另外,当MICBMD<lmg∕L时,不建议因达到AUC/MIC 目标值而降低剂量。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答案-慢病药学服务模式与人文沟通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答案-慢病药学服务模式与人文沟通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答案慢病药学服务模式与人文沟通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以下与吸入制剂等效性评价相关的是()A.经口吸入制剂仿制药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B.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C.广东省抗骨质疏松药物超药品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D.山东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答案:A2.下列是药物治疗面临的问题的有()A.新药上市,合并多种并发症,药物选择难度大B.病程延长出现药物治疗相关问题,生活质量下降C.高龄、多重用药,用药依从性低D.以上都是答案:D3.中国超说明书用药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A.研究观察主体多为药师B.研究类型及研究方向单一C.药物类别以儿科用药为主D.以上都是答案:D4.以下为慢病管理的政策背景的是()A.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B.关于开展药物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C.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D.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中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专家共识答案:A5.慢病管理是指组织慢性病专业医生、药师、护理、心理及其他相关人员,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延缓慢性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药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

()A.正确B.错误答案:A6.超说明书用药的Micromedex证据分级标准中有效性分级不包括()A.IV级B.I级C.IIa级D.IIb级答案:A7.以下为多学科诊疗团队中药师的作用的是()A.药物重整B.主题遴选C.评价实施D.结果应用转化答案:A8.超说明书用药的Micromedex证据分级标准中证据强度的分级不包括()A.A类B.B类C.D类D.C类答案:C9.超说明书用药的Micromedex证据分级标准中推荐强度的分级不包括()A.I级B.V级C.III级D.IIa级答案:B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以下属于临床药师问诊流程的是()A.自我介绍B.询问药物过敏史C.询问不良反应史D.依从性评估答案:ABCD2.住院医嘱审核常见的问题包括()A.重复用药B.潜在药物相互作用C.给药方法D.用药疗程答案:ABCD3.在用药教育的要点中,应关注以下哪些方面()A.长期用药的依从性B.自我药品管理C.用药期间所需监测的项目D.保持适当的生活方式答案:ABCD4.常见神经系统慢病包括()A.缺血性脑血管疾病B.帕金森病C.阿尔兹海默病D.癫痫答案:ABCD5.以下为人文沟通技巧的是()A.尊重(Respect)B.理解(Understand)C.倾听(Listen)D.表达(Express)答案:ABCD6.药学服务模式(住院)一般包括()A.疾病诊断B.药学查房C.医嘱审核D.药学会诊答案:BCD。

万古霉素指南解读演示文稿

万古霉素指南解读演示文稿

万古霉素指南解读演示文稿万古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其使用指南的解读对临床医生非常重要。

本文稿将对万古霉素使用指南进行解读,并详细介绍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和临床应用。

一、简介:二、指南内容解读:1.适应症:万古霉素适用于由MRSA引起的感染,如肺炎、败血症、骨髓炎等。

对于其他细菌引起的感染,应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给药途径:万古霉素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

对于严重感染或无法口服的患者,静脉注射是首选给药途径。

3.剂量调整:万古霉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调整。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通常需要减少剂量,以避免药物过量积累。

4.疗程:治疗时间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临床反应来决定。

通常情况下,治疗时间为7-14天。

5.调整方案:如果患者的感染病原体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应及时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并进行药敏试验。

三、临床应用解读:1.MRSA感染:万古霉素是一线治疗MRSA感染的药物。

对于轻度感染,可考虑口服给药;对于重度感染或无法口服的患者,静脉注射是首选。

2.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整万古霉素的剂量,以避免药物过量积累。

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来调整剂量。

3.耐药性监测:由于耐药性的出现,应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以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如果病原体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应及时切换至其他合适的抗生素。

四、临床实践建议:1.慎用:在使用万古霉素时应遵循临床实践指南,确保正确使用。

过度使用万古霉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2.药物监测:对于危重患者或服药后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测定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以确保达到治疗的有效浓度。

3.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开始万古霉素治疗之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

总结:万古霉素使用指南的解读对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正确使用万古霉素可以有效治疗MRSA感染,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应遵循指南中的建议,注意剂量调整、疗程管理以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指导,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2020更新版)》解读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2020更新版)》解读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2020更新版)》解读万古霉素是临床常用的糖肽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一线治疗。

万古霉素的治疗窗窄,既往研究显示对其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并降低肾毒性的发生风险。

由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发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牵头制定的《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于2015年9月发布,并经同行评议后发表。

指南内容主要包括万古霉素TDM的适用人群、给药方案、监测指标及目标范围、监测时机等方面。

随着诊疗实践的发展和新证据的出现,指南制定工作组需持续地对指南进行审查,并在必要时开始更新。

因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团队于2019年开始《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的更新工作,旨在对指南推荐意见的内容和推荐强度进行审查及更新,确保并提高指南推荐意见的时效性和质量,同时调查及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进而帮助临床医生、药师等规范、合理地开展万古霉素TDM。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2020更新版)》于2020年12月发表于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期刊,现就该更新版指南推荐意见进行总结和解读,以促进该指南更好的实施推广。

1 更新版指南概述经共识专家组与指导委员会评估,本次指南的更新类型为部分更新,较 2015 版指南有 1 条推荐意见被删除,3条推荐意见发生更改。

更新的指南新纳入了13个临床问题,其中 11个临床问题达成共识形成推荐意见,另有 2个新纳入的临床问题因证据不足未给出推荐意见。

更新版指南的范围为接受间断输注万古霉素的成人与新生儿/儿童,目标人群为医务工作者。

更新版指南沿用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与评估工具(Grades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和推荐意见强度分级。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解读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解读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解读近年来,万古霉素(Vancomycin)作为一种强效抗生素在中国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

然而,随着药物滥用与耐药性问题的不断浮出水面,对于万古霉素的合理使用与监测也变得愈发重要。

为此,中国医药管理局于近期发布了《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合理地使用和监测万古霉素治疗。

该指南从治疗指征、用药剂量、监测方法等多个方面对万古霉素的治疗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说明。

首先,针对万古霉素的适应症,指南明确指出其主要用于对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无法使用其它口服抗生素或需使用静脉抗生素的情况,如血流感染、心内膜炎等。

此外,对于重症疾病患者,指南还推荐联合应用万古霉素与其它抗生素,以提高疗效。

然后,指南详细介绍了万古霉素的用药剂量与给药方法。

万古霉素的剂量应根据肾功能状态和患者体重进行调整。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成年患者,指南建议每日万古霉素的剂量为15-20mg/kg,并分3-4次给药。

而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则要根据肌酐清除率进行剂量调整。

此外,指南还提醒医生们,要注意遵循给药时间间隔,避免剂量过高或过低,以保证疗效和安全性。

监测万古霉素治疗的关键在于药物浓度的监测。

指南中详细列举了不同监测时间点与适宜的血药浓度范围。

在治疗初期,建议监测基础浓度(Trough)以确保药物的疗效;而在治疗稳定期,指南推荐监测峰值浓度(Peak)来调整剂量,同时监测基础浓度以预防潜在的耐药。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监测持续时间的重要性,要求每个监测时间点至少测定两次,以减少测量误差。

除了对治疗与监测进行规范说明外,指南还特别提醒医生们注意患者敏感性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鸣、肌肉乏力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肾损伤等严重副作用。

医生们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耐受性,及时监测相关指标,并根据患者状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作为一项指导临床实践的依据,该指南对于万古霉素的治疗与监测提供了明确准确的指导。

指南解读-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2020年指南

指南解读-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2020年指南

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2020年指南推荐意见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2020年指南推荐意见 (1)万古霉素TDM的适应证 (1)万古霉素TDM的指标 (2)开始进行万古霉素TDM的时间 (3)重复万古霉素TDM的时间 (3)万古霉素剂量优化方案 (3)负荷剂量的应用 (4)新生儿和儿童患者初始经验性万古霉素的剂量方案 (4)肾功能不全者初始经验性万古霉素剂量方案 (5)万古霉素目前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感染的一线用药。

但值得注意的是,万古霉素的治疗窗很窄。

因此,提出了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TDM),以使其临床疗效最大化并降低肾毒性。

为了促进万古霉素治疗的管理,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对2015年了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进行了更新,主要推荐意见如下。

万古霉素TDM的适应证推荐意见1.1:对于危重症、肥胖、烧伤、同时接受肾脏毒性药物治疗以及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推荐进行万古霉素TDM。

(强推荐,证据质量低)【备注:伴随肾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环孢霉素、他克莫司、铂类化合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推荐意见1.2:对于儿童、新生儿和接受肾替代治疗(RRT)的患者,建议进行万古霉素T DM。

(强推荐,证据质量极低)推荐意见1.3:对于肾功能不稳定的患者,建议进行万古霉素TDM。

(强推荐,专家意见)【备注:肾功能不稳定的患者表现为肾功能变化,迅速改善或下降,例如48h内血清肌酐升高0.3 mg/dL (26.5 μmol/L)】推荐意见2.1:对于老年患者(年龄>65岁),推荐进行万古霉素TDM。

(弱推荐,证据质量低)【备注:肾脏清除率通常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老年患者在应用万古霉素之前应对肾功能进行评估。

】推荐意见2.2:对于中度至重度心力衰竭、肾脏清除率增加(ARC)或体重过轻的患者,推荐进行万古霉素TDM。

(弱推荐,证据质量极低)【备注:体重过轻定义为体重指数(BMI)<18.5 kg/m2,ARC患者肌酐清除率为130ml /min /1.73 m2。

万古霉素用药监护

万古霉素用药监护

万古霉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药学监护概述万古霉素,Vancomycin。

别名:凡古霉素、凡可霉素、盐酸万古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其分子式为C66H74ClN9O24。

它是由一种链霉菌产生的、结构复杂的糖肽类抗生素,专一地抑制肽聚糖的生物合成,其半衰期:4~8小时,肾衰竭9天。

适应症万古霉素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由对其他抗生素不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的严重的致命性感染。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作用强,对难辨校状芽孢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等作用也良好。

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极少耐药菌株。

主要用于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青霉素株)、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所致的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如心内膜炎、败血症、伪膜性肠炎等。

不良反应万古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在≥1%的病例中发生)有:注射区域(剧烈)疼痛,或者血栓静脉炎。

罕见的不良反应(<0.1%的病例中发生)包括:过敏反应,中毒性表皮溶解坏死,多形性红斑,红人综合症,二次感染,血小板下降,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耳鸣,眩晕,耳毒性。

耳毒性、肾损害严重,与剂量大小有关。

最近的研究强调,万古霉素可以引发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引起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以及由皮下红斑,瘀斑和紫癜引起的出血。

用量用法:口服(治疗伪膜性肠炎):成人1次0.5g,每6小时1次,(每日量不可超过4g);儿童酌减。

静滴:成人1日2g,分成2~4次给予;儿童1日量为每千克体重40mg,分次给予。

一般将1次量的药物先用 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到适量等渗盐水或葡萄糖输液中,静滴持续时间不少于1小时。

如采取连续滴注给药,则可将1日量药物加到24小时内所用的输液中给予。

注意事项1、本品的结构特殊,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2、通常不作为一线药物应用。

作为一种二线药物,在常用抗菌药物无效或不能应用时(如伪膜性肠炎时)应用。

3、输入速度过快,可产生红斑样或荨麻疹样反应,皮肤发红(称为红人综合征),尤以躯干上部为甚。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万古霉素(vancomycin)已问世半个多世纪了,随着其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该药的认识也日益加深。

近年来在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感染更加引人瞩目,其治疗也颇为棘手。

众所周知,万古霉素至今依然是治疗MRS的首选药物。

但是如何规范合理地应用万古霉素,如何用新近获得的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治疗,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为此,由《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发起,组织国内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学和各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起草和制定《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医师、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本共识共包括药学、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及临床应用三大部分。

药学部分主要阐述了本品药学特点、注射用溶液配制、配制各溶液稳定性、药物PK/PD、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部分介绍了本品抗菌作用机制、药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折点改变及其影响以及当前细菌敏感检测状况;临床应用部分包括在呼吸、血液、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感染,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在新生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及儿童患者在以上各系统感染中应用方法与经验。

药学药学特点美国礼来公司1956年天然产品筛选计划从印度尼西亚婆罗州土壤中发现了一种新放线菌“东方链霉菌”产生的活性成分,其杀菌活性强,几乎可杀灭所有葡萄球菌,且基本不诱导耐药。

该活性成分最初命名为化合物05865,后定名为万古霉素。

1958年美国FDA 批准了其临床使用。

1 化学结构万古霉素为三环糖肽类抗生素,结构复杂,含有一个七肽核心分子式为C66N75C12N9024,分子质量为148 5.74。

现临床应用为高效液相层析技术纯化产品——盐酸万古霉素,在pH3~5酸性环境中本品稳定,其万古霉素B含量不低于95%,发酵中其他杂质<4%,为乳白色冻干粉针,溶解后为透明溶液。

万古霉素中国专家共识的使用介绍

万古霉素中国专家共识的使用介绍
汁消除 • 普通血透与腹透均不能清除
万古霉素作用机制
万古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1
万古霉素: 抑制细菌浆 内RNA合成1
核糖体 (mRNA)
50 50
50
30 30
30
万古霉素:影响 细胞膜的通透性1
[细菌细胞]
万古霉素药物相互作用
不得合用
– 氨茶碱、磷酸地塞米松、苯巴比妥钠以及碱性溶液等碱性药物 – 二甲双胍、曲司氯铵等经肾小管排泄或排泄阳离子药物
肺炎
血流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
其他 • 骨关节感染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儿科
血流感染的经验治疗:成人
感染类型
危及生命的 血流感染 (无明显病灶)
静脉导管相关 血流感染
如免疫功能缺陷
(烧伤或粒细胞缺乏)
治疗推荐
• 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 • 抗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联合第三、四代头孢菌素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 疑MRSA:加用万古霉素 • 疑VRE:加用利奈唑胺
输注速率 5 mg/mL静脉输注至少滴注1h,或最大输注速率应<10mg/min
稳定性
室温(1至30℃)下保存,配制后的溶液应尽早使用,若必须保存,则 可保存于室温、冰箱内,在24小时内使用
万古霉素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
吸收(生物利用度) [A] • 腹腔注射:38% • 口服:几乎不吸收
代谢 [M] • 体内基本不代谢

• 如果存在PRSP风险(如发病前3个月内用过抗生素)



• 对β内酰胺类严重过敏者
• 青霉素MIC≥4mg/ml时
• 经验性抗MRSA治疗耐药肠球菌肺炎的指征:万古霉素仅可用于内酰胺酶阳性、青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 确诊者,但此种情形很少见 PRSP=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标的探讨

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标的探讨

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标的探讨万古霉素(V ancomysin)系从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的杀菌性糖肽类化合物。

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尤其是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的杀菌作用大。

耳毒性与肾毒性是万古霉素的主要毒副作用,发生与血药浓度过高有关。

特别当肾功能下降时,常规剂量可导致血药浓度升高,更易诱发其毒性,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伤。

老年人及儿童用药须要注意。

该药说明书中肾功能正常成年人的推荐剂量为1 g q12 h或0.5 g q8 h,老年人为0.5 g q12 h或1 g q24 h,肾功能不全者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谷浓度范围为5~10 μg/mL,谷浓度>10 μg/mL时为中毒范围。

近年来,考虑到万古霉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较低及金葡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即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有升高趋势,且出现少数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和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等因素,国外由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学会(ASHP)和感染病学会(SIDP)的联合专家组共同制定的《万古霉素治疗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监测实践指南》指出万古霉素的谷浓度应提高到10 μg/mL以上,必要时达到15~20 μg/mL。

在万古霉素的治疗过程当中(包括长期治疗),使谷浓度维持在10 μg/mL以上,是取得临床治疗成功并有效防止耐药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国内针对汉族人临床应用万古霉素方案的研究,有学者撰文《万古霉素治疗细菌性肺炎患者时血药谷浓度与肾毒性相关性研究》指出,对于细菌性肺炎患者,当其谷浓度在10~15 μg/mL时,万古霉素对其肾功能基本无影响;但当谷浓度>15 μg/mL时,万古霉素能明显引起肾功能的下降。

高谷浓度(谷浓度>15 μg/mL)及万古霉素疗程≥14 d均为发生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危险因素。

将谷浓度升至10~15 μg/mL是比较安全的。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院临床药学部对于万古霉素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做出如下归纳:1. 万古霉素是具有一定抗生素后效应(PAE)的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它的杀菌效应与血药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持续时问和抗生素后效应(PAE)有关,采用增大药量来提高杀菌作用是无用的,反而会加重其毒副作用。

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应用相关指南解读

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应用相关指南解读

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应用相关指南解读万古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肺炎、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

对于万古霉素的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应用相关指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应用相关指南进行解读。

首先,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南主要关注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由于万古霉素的疗效与其血药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对于特定患者群体,如肾功能不全患者或年老体弱者,以及疾病严重的患者,建议进行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

指南中还明确了监测的时机和频率,一般建议在给药后1-2小时监测第一次,然后根据需要选择监测的时机和频率。

此外,指南中还强调了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解释和应用,以及针对异常血药浓度的调整剂量建议。

其次,万古霉素治疗的临床应用相关指南主要关注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指南中明确了万古霉素的推荐剂量范围和给药途径选择,一般在成人中推荐每日剂量为1-2克,分2次给药,儿童剂量则根据体重调整。

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如肾功能不全患者或年老体弱者,剂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指南还明确了给药途径的选择,万古霉素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此外,指南还提到了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注意事项。

万古霉素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神经系统反应等,指南中提供了相应的监测和处理建议。

另外,指南还列举了万古霉素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如与环孢菌酮、华法林等药物的相互作用,指南中提供了相应的用药建议和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应用相关指南对于保证万古霉素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临床医生在应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时,应参考相关指南,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掌握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并注意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及处理。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万古霉素的疗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万古霉素(vancomycin)已问世半个多世纪了,随着其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该药的认识也日益加深。

近年来在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感染更加引人瞩目,其治疗也颇为棘手。

众所周知,万古霉素至今依然是治疗MRS的首选药物。

但是如何规范合理地应用万古霉素,如何用新近获得的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治疗,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为此,由《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发起,组织国内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学和各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起草和制定《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医师、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本共识共包括药学、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及临床应用三大部分。

药学部分主要阐述了本品药学特点、注射用溶液配制、配制各溶液稳定性、药物PK/PD、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部分介绍了本品抗菌作用机制、药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折点改变及其影响以及当前细菌敏感检测状况;临床应用部分包括在呼吸、血液、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感染,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在新生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及儿童患者在以上各系统感染中应用方法与经验。

药学药学特点美国礼来公司1956年天然产品筛选计划从印度尼西亚婆罗州土壤中发现了一种新放线菌“东方链霉菌”产生的活性成分,其杀菌活性强,几乎可杀灭所有葡萄球菌,且基本不诱导耐药。

该活性成分最初命名为化合物05865,后定名为万古霉素。

1958年美国FDA批准了其临床使用。

1 化学结构万古霉素为三环糖肽类抗生素,结构复杂,含有一个七肽核心分子式为C66N75C12N9024,分子质量为148 5.74。

现临床应用为高效液相层析技术纯化产品——盐酸万古霉素,在pH3~5酸性环境中本品稳定,其万古霉素B含量不低于95%,发酵中其他杂质<4%,为乳白色冻干粉针,溶解后为透明溶液。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

适用人群
1. 合用肾损害药物的患者、ICU 患者、肥胖患者、烧伤患者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推荐进行万古霉素 TDM。 2. 建议老年患者及合并肝疾病的患者进行万古霉素 TD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
对于一般成人患者,推荐万古霉素目标谷浓度维持在 10 ~ 15 mg/L。
对于严重 MRSA 感染的成人患者,建议万古霉素目标谷浓度维持在 10 ~ 20 mg/L 。
万古霉素谷浓度应该维持在 10mg/L以上以避免 MRSA 对万古霉素耐药。对于非 严重 MRSA 感染的成人患者,万古霉素谷浓度不建议超过 15mg/L。
而对于严重 MRSA 感染的患者( 如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炎和医院获 得性肺炎) ,控制感染非常重要,万古霉素谷浓度可以维持高于 15 mg/L以降低感 染治疗失败率。
《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临床药师指引》:起始谷浓度的监测:为确
保万古霉素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其谷浓度应在第 4 剂给药前的 30min 进行监测。

后续谷浓度的监测
调整剂量后需要再次检测谷浓度,直至患者在新的剂量方案中达到稳态血药浓 度( 至少在第 4 剂时进行测定) 。一旦患者达到目标谷浓度时,除非患者临床指 标发生急剧变化( 如: 肾功能的急剧改变等) ,至少 1 周测定 1次谷浓度。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
重症医学一区 陈一道 2019年10月28日

意义
监测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肾毒性。
万古霉素谷浓度与感染治疗失败率和肾毒性相关性较强。 与万古霉素谷浓度低于 15 mg/L相比,万古霉素谷浓度高于 15 mg/L可以显著降低感 染治疗失败率和增加肾毒性发生率。 万古霉素谷浓度越高,肾毒性发生率越高。 常规不监测峰浓度,因为万古霉素作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监测峰浓度对疗效的 监测意义不大; 并且万古霉素的组织再次分布速度缓慢,导致峰浓度难以监测。

万古霉素在中国:专家共识剂量

万古霉素在中国:专家共识剂量

万古霉素在中国:专家共识剂量在中国,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病。

然而,由于其具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如肾毒性和听力损失,医生在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确保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疗。

为此,中国医生和专家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万古霉素使用的专家共识剂量,以指导临床实践。

只有在其他抗生素无效或禁忌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万古霉素。

这意味着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万古霉素是治疗患者当前感染的最佳选择。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肾功能状况,计算其适当的万古霉素剂量。

这是因为万古霉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更应注意个体化剂量的调整,以避免过量或不足。

第三,医生在给患者使用万古霉素前,应进行基线肾功能检查,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肾功能。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肾毒性反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严重后果。

第四,在使用万古霉素期间,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听力状况,以便发现任何可能出现的听力损失。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第六,医生在开具万古霉素处方时,应告知患者其潜在的副作用,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以降低副作用风险。

医生应积极参与研究和分享万古霉素使用的经验和教训,以不断提高我国万古霉素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万古霉素在中国医生和专家的共识剂量下,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治疗手段。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医生需遵循严格的原则和指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通过这份专家共识,我们期待万古霉素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将更加规范和安全和有效。

在我国,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病。

然而,由于其具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如肾毒性和听力损失,医生在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确保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疗。

为此,中国医生和专家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万古霉素使用的专家共识剂量,以指导临床实践。

我深知,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责任重大。

每一次开出处方,我都必须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确保万古霉素是治疗他们当前感染的最佳选择。

万古霉素治疗成年患者的监测报告

万古霉素治疗成年患者的监测报告
性 等 。从 而 成 为 研 究 最 多 的 抗 生 素 之 一 。 针 对 多 种 患 者 群 体 的 万 古 霉 素 药 动 学 研 究 和 商 品 药 物 的 分 析 方 法 的 建 立 ,使
临床 医师可 以把万 古霉 素的 血浆浓 度精 确地 控制 在一 个相对 狭 窄的 范 围内 ,继 而可 以减 小产 生 肾毒性 和耳 毒性 的风
数 据 表 明 ,万 古 霉 素 在 常 规 剂 量 下 ( 1 如 g,q 2 或 1h 1 mgk ,q 2 ) 乎 不 产 生 肾 毒 性 和 耳 毒 性 ,除 非 /g l h几 5 将 其 与 有 肾毒 性 的 药 物 联 用 或 者 大 剂 量 给 药 。该 报
国 外 医药 抗生 素分 册 2 1年 第3 卷第 2 00 1 期
万古霉素治疗成年 患者 的监测报告
岑娟 编 译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南京 2 0 0 ) 1 0 9
摘 要 :万古霉 素作 为青霉 素 的替换 药物 用于耐 青霉 素 的金黄 色葡 萄球菌 性感染 、耐 甲氧西林 金葡 菌等 的革 兰阳 性 菌感染 。作 为治疗 耐 甲氧西林 金葡菌感 染 的一 线药物 ,万古霉 素 曾引发诸多不 良反应 ,包括 输液相关性 毒性 、肾毒
所 报 道 的 万 古 霉 素 蛋 白 结 合 率 参 差 不 齐 ,大
以来 ,M RS A感 染 病 例 的 持 续 增 长使 得 万 古 霉 素 重 新 成 为治 疗 此 细菌 感 染 的一 线 药 物 。 .
万古霉 素成为数 年来研 究最多 的抗生素 之一 。
针 பைடு நூலகம் 多 种 患者 群 体 的万 古 霉 素 药 动 学 研 究 和 商 品 药 物 的 分 析 方 法 的 建 立 ,使 临 床 医师 可 以把 万 古 霉 素

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临床药师指引.

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临床药师指引.

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临床药师指引(广东省药学会2015年2月6日印发)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数据显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离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革兰阳性细菌[1]。

万古霉素作为首个糖肽类抗菌药物,是具有三重杀菌机制的杀菌剂,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阻止细菌胞浆内RNA的合成而杀灭细菌,是治疗MRSA 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但由于万古霉素的耳、肾毒性与其浓度相关,故临床应用时需对特定人群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并且在新生儿、儿童重症监护室患者、肥胖者、重症感染患者等人群中万古霉素的研究表明,部分上述患者沿用常规的万古霉素剂量仍无法达到治疗所需的理想血药浓度。

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万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的使用,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情况调整给药方案,有必要时应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

随着研究对不同人群中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差异认知的深化,如何科学、合理、个体化地使用万古霉素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各省市间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护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医护人员仍缺乏实际应用经验,严重影响万古霉素疗效的发挥和不良反应的预防。

本指引基于国内外指南、专家共识以及临床研究证据,制定出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以及剂量调整方案,为万古霉素的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意见。

1万古霉素药动学特征1.1吸收腹腔给药生物利用度为:38%~60%[2];滴眼给药:可在前房达到有效治疗浓度[3];口服:口服基本不吸收,生物利用度低于5%[4]。

1.2分布蛋白结合率:18%(终末期肾病)至55%(正常肾功能),低蛋白血症患者(烧伤、终末期肾病等患者)为19%~29% [5]。

肾功能正常者万古霉素表观分布容积见表1。

表1 万古霉素表观分布容积无明显代谢。

1.4排泄1.4.1肾脏清除率:成人:0.048 L•kg-1•h-1;早产新生儿:0.3~1.7 mL•kg-1•min-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SA
Guidelines for best practice of TDM: The US perspectiv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DM
South Africa
Guidelines for best practice of TDM: A developing world perspective
Anti-seizure drugs
(phenytoin, Tegretol, Depakane, phenobarbital)
Simultaneous Workshops
Critical Issues: Guidelines for the best practice of TDM
Simultaneous Workshops
12
循证医学中的证据
主要指临床人体研究的证据,按质量和可靠程 度可分为五级(可靠性依次降低)。 一级: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的Systematic Review(SR〕/Meta-分析。 二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RCT结果。 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 四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 五级:专家意见。
Anti-cancer drugs
Immunosuppressants
Bronchodilators ( caffeine, theophylline )
TDM
Antibiotics
Antidepressants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Anti-HIV drugs - protease Inhibitors,non-NRTIs
药师是抗感染治疗团队 的一员
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医疗TEAM来保 证医疗质量和发挥药师作用
ICT NST
Oncology T PCT RMT
血液科 呼吸科 外科 神经科 肾内科 内分泌------
Drugs commonly measured
Cardiac medications (digoxin)
制定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
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 北医三院药剂科
药学
生产药品的科学
使用药品的科学
药品供应师
药物管理师
药物治疗师
患者看病的问题
患者看病难 享受各种保险的人多了,到医院去看病了。 优质资源少(医院、医生(扎人事件的影响)
百家优质医院(患者和医生共同追求最先进的医疗) 源头是教育的问题(继续教育) 长期处方的问题
Rybak M et,al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of vancomycin in adult patients: A consensus review of the ASHP, IDSA and SIDP Am J Health-Syst Pharm. 2009; 66:82-98 Matsumoto K et.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of vancomycin : a consensus review of JSC and JSTDM. J Infect Chemother 15May 2013
有效性生物医学证据金字塔
☆:整合动物研究、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证据,根据其对临床有效性评价 的指导意义分级(简称新九级)
Produced by:Medical Research Library of Brooklyn /ebm/2100.htm
牛津推荐意见分级(OCEBM)
推荐 意见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证据 级别
1a
描述 基于RCTs的SR(有同质性)
1b
单个RCT研究
1c “全或无”证据(有治疗以前所有患者全都死亡,有 治疗之后又患者能存活。或者在有治疗以前一些患者 死亡,有治疗后无患者死亡)
B
2a
基于队列研究的SR(有同质性)
2b
单个队列研究(包括低质量RCT:如(<80%随访)
陈耀龙Chin J Evid-based Med, 2008, 8(2): 127-133
背景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万古霉素耐药性逐 渐加重,推荐采用更高的血药浓度来应对挑战
美国、日本先后发表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TDM)指南,均 推荐万古霉素谷浓度提高到10-20µg·mL-1 ,严重感染提高至 15-20 µg·mL-1
3a
基于病例对照研究的SR(有同质性)
3b
C
4
D
5
单个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报道(低质量队列研究)
专家意见或评论
2
(牛津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治疗部分)的A、B、C、D可与 GRADE证据等级的高、中、低、极低相对应)
GRADE 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的特点
该标准是强调临床有效性证据为主:
明确定义了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即证据质量指在多大程度 上能够确信疗效评估的正确性;推荐强度指在多大程度上能 够确信遵守推荐意见利大于弊。
统一使用“级别(grade)”代替“证据水平(levels of evidence)”。
推荐意见将根据当前可得证据的3 种结论(肯定,否定,不 确定),简化为强弱两级。
该标准代表了当前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类分级的国际最高水平, 意义和影响重大。包括WHO 和Cochrane 协作网在内的28 个 国际组织、协会已采纳GRADE 标准。
3
患者看病的问题
患者看病贵
有先进医疗的引入 价格影响、 无效的医疗是最昂贵的医疗 过度医疗的问题 知识不足、医患关系、不正之风?药物的联用, 干预标准的变化,特殊医疗等。
4
提高医疗质量
规范 循证(与时俱进) 管理(含临床药学管理) 个体化
5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的 主要理念为,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 ,应用目前能得到的最佳证据,结合自身的 临床经验以及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最恰当、 最经济的诊断和治疗。
Critical Issues: Guidelines for the best practice of TDM
UK
Overview of current published guidelines for TDM
Australia
Guidelines for best practice of TDM: The Australian perspecti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