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苏教版.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教材第 26~ 27 页的内容。

1.通过活动,积累由特殊到一般,寻找数学规律的数学经验。

2.进一步培养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重点: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难点:一面、两面、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以及它所在位置的规律。

课件、 8 个小正方体、教具 (64 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 。

出示一个小方块。

师:看到这个小方块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师: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多少块这样的小方块?(8 块。)

师:如果把这个大正方体涂色,一面涂色、两面涂色、三面涂色分别有多少

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板书课题。 )

1.棱长为 3 的正方体。 ( 课件出示棱长为 3 的正方体。 )

师:把这个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 3 份,再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 3 面涂色、 2 面涂色、 1 面涂色的各有多少个,分别在什么位置?

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的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中。

2.棱长为 4 的正方体。

师:把这个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 4 份,再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上的小正方体才会是三面涂色的? ( 课件显示 ) 闭上眼睛想一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

师: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 ( 课件显示 ) 这个数据可

以通过怎样的计算获得?

师: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呢?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呢?

师:将大正方体剥去“表皮”,剩下的是什么样子?

指出: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中间。

两种算法: 64-8-24- 24=8( 个) 或 2×2×2= 8( 个 ) 。

操作教具,验证学生的发现:

(1)将处在顶层的 4 个顶点上的 4个小正方体从教具中取下,让学生见证“三面涂色”。

(2)将处在非底层的 8 条棱上的 16 个小正方体取下,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

见证“两面涂色”。同时追问:还有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哪里?

(3)取出其中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见证“一面涂

色”。

(4)呈现“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 ( 由 8 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 。

(5)将最底层的小正方体按类归位,验证计数的结果及计算方法。

要求:将正方体的棱长、各种正方体的个数及计算方法填在活动记录表中。

引导:计算所需的数据与原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

3.棱长分别为 5、 6 的正方体。

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中,并在小组内交流。

课件出示学生的活动记录结果,通过课件呈现实物加以验证。引导学生初步

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一般规律。

4.棱长为 n 的正方体。

师:如果正方体的棱长为 n,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两面涂色、一面

涂色和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分别怎样表示?

将一个长 7 厘米、宽 5 厘米、高 4 厘米的长方体木块表面涂色后,切成棱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三面涂色、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木块各有几个?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

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

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

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

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

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

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

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

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

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

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

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

师之意基本一致。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及空间想象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本课的探究规律过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把学生不易理解、无法看见的数学知识转变成直观表象,同时借助动作、

语言建立起表象与数学符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