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的社会学分析
七年级社会学教学学情分析
七年级是初中学生的第一个学年,学生经历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面对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变化。
社会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等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提高他们的社会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对七年级社会学教学学情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学生背景分析七年级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身心发展不平衡,个性也多种多样。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方式各异,有的家庭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有的家庭则更注重学习成绩。
在学习能力方面,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限,对社会学知识的了解也较浅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耐心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对社会学知识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社会观念。
二、教学目标分析在七年级社会学教学中,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授基本的社会学知识,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等内容;二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社会问题,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分析七年级社会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如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等。
这些内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运作机制,又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反思社会现象。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教师需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实际的启示和帮助。
四、教学方法分析在七年级社会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虽然能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但其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社会学理论解析与实例分析
社会学理论解析与实例分析社会学是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旨在揭示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的规律。
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并为我们提供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框架。
本文将解析几种常见的社会学理论,并通过实例分析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的应用。
1.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是社会学最早且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重要性,认为每个社会结构和功能都对整个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实例分析:社会的教育系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功能主义的例子。
这个系统的功能是为了培养和教育下一代,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成员。
教育系统中的不同组成部分,如学校、老师、学生和课程,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来实现这个功能。
例如,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老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来发展自己的潜力。
整个教育系统为社会提供了新一代有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公民,进而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2.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强调人们通过符号和意义的交流来构建社会现实。
它认为人们根据对事物的解释和评估来行动,而这些解释和评估是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中得出的。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关注个体和社会交互的过程,并强调人的意识和行为是通过社会互动中的符号交流而形成的。
实例分析: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婚姻。
婚姻是一种社会交往,通过人们之间的符号和交流来建立和维持。
婚姻的意义和符号因不同的文化、社会和个人而不同,但是人们根据这些符号和意义来行动和对待婚姻。
在婚姻中,夫妻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和角色,并通过这种关系和角色来解释和评估婚姻的意义和价值。
3. 革命理论革命理论是社会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解释了社会变革和社会冲突的本质。
它认为社会冲突是社会变革的动力,社会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课程的社会学分析
?一、异套课程间的地位分等
第
? 是指由不同门类的若干教学科目
三
所组成的任一教育阶段的课程系
节
统。 1、同类异套课程的地位比较
2、异类异套课程的地位比较
课
? 二、同套课程间的地位分等
程
是指任一教育阶段的课程系统
的
中不同课程之间的地位差异。
地
首先表现在国家对学校同套课 程整体结构的框定上。
位
其次,表现在对不同课程的差
目标和角色的影响。
社
2、解释论范式
会
? 代表人物:M。F。D。扬 ? 三个研究领域:一、教育知识的社会构成;二、教师
学
常用教育范畴的社会特征;三、课堂互动过程。
3、新马克思主义范式:阿普尔。研究:对正式课程内容
的
的分析;对隐性课程意义上的教育知识组织化的分析。
研
4、结构主义范式 ? 代表:伯恩斯坦
究
第十章 课程的社会学分析
第
一 节
? 首先,我国开展课程社会学研 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课
第一,为我国教育社会学理论
程
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
社 会
第二,课程社会学研究为我国 当代课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学
理论和方法。
研
? 其次,课程社会学研究具有很
究
强的现实意义,这主要体现在
的
为课程改革提供适当的方法论
节
认可与否。
2、不同国家的同一教学科目的价值取向
不一样。
课
3、社会统治阶层的政治权力在课程法定
程
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对课程计划、教学
的
大纲及教科书的控制上,尤其是对教科 书的编审上。
四年级上册社会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上册社会学工作总结一、前言社会学作为四年级上册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素养和公民意识。
本工作总结将梳理本学期社会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成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社会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基本概念:介绍社会、群体、个体等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和关系。
2. 社会变迁:分析社会发展的历程,让学生了解社会是如何变迁的,以及不同阶段的社会特征。
3. 社会结构:讲解家庭、学校、政府等社会结构,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结构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4. 社会互动:探讨个体之间的交往与互动,让学生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
5. 社会问题:关注当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学期社会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包括: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案例,让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社会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学理论。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体验。
5. 课堂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回答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成果本学期社会学教学取得了以下成果:1. 知识掌握:学生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了较好的掌握。
2. 思考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团队协作: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中,学会了合作和共同解决问题。
4. 社会意识:学生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社会责任感。
5. 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课堂互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
五、总结与展望本学期四年级上册社会学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仍需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 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2. 提高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经”与“权”之间——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的社会学分析
扭 系 瓠 噶 记 哥
在 “ ’ 本" 经 ’ 又 之间 冰 与“
— —
学 校德 育 课 程 内容 的社 会 学 分 析
晋
王
渗
0 0 0
曩程
一
课
学 校 德 育 即 狭 义 的 德 育 。它 是 指 教 育 者 按 照
一
计 。在 实 践 活 动 中 , 经 ” “ ” 当 比 例 适 当 , “ 与 权 应 协
之 厚 ’ 德模不承如 辜 重 “ ~ 育式能受此 经 蔓
、 ,
孬 : ?
江惹 衩 哥 吨 3 3
众 , 是从 事 体 力劳动 者 越 是信 奉 这 个 观点 。两 越
相 对 比 。 条 更 加 容 易 引 起 学 生 的 共 鸣 . 框 架 信 而
只 会 出 现 在 思 想 品 德 课 的 考 查 试 卷 上 。这 样 的 德
常 选 择 联 系 起 来 。换 言 之 , 育 内 容 主 题 过 大 , 德 使
阳在 《 论 可能 生 活 》 一 针‘ 血 地 指 出 , 理 想 化 中 见 “ 的 规 范 要 求 ‘ 正 ’ ‘ 义 凛 然 ’但 是 实 际 上 也 刚 和 大 。 允许在 ‘ 得已 ’ 情况 一 不 的 F做 出 让 步 , ‘ 汉 不 像 好 吃 眼 前 亏 ’ ‘ 不 忍 则 乱 大 谋 … 嘲。 此 处 的 “ 得 . 、小 不
.
( ) 想主 义 不是 生活 的全 部 , 况 理 想化 一 理 何
的 德 育 内容 不 是 理 想 主 义 的 全 部 生 活本 身极 为 丰 富 , 却 理 想 主 义 . 有 现 除 还
的 爱 国热 情 ?此 类 活 动 可 能 会 激 发 学 生 们 短 暂 的
哪些社会学理论对课程的影响,分析其中一种影响
1、功能理论与课程
在功能理论来,学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理解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既有地位。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迪尔凯姆与美国的帕森斯。
帕森斯将学校、班级、家庭视为社会体系,他们享有共同的文化价值标准。
在他看来,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主要是传授的是基本的价值与技能,从而帮助学生进入适当的社会位置。
2、冲突理论与课程
冲突理论针对功能结构主义社会整合的观点,揭示出了社会变迁引发的社会冲突与权力差异。
他们认为,学校课程的实质是支配阶层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的体现。
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马克思与美国的柯林斯,鲍尔斯与金蒂斯。
3、解释理论与课程
解释理论与属于宏观社会学的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不同,它是一种微观的社会学。
其包括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论、民俗方法论等。
这一理论认为,撇开学校教育的实际过程和课程内容去研究教育与社会学的关系,充其量不过是把学校教育作为一个“暗箱”,因而主张对学校课程内容进行研究。
解释理论,尤其是知识社会学,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对课程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功能理论,还是冲突理论或解释理论,都地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的问题而言的,这与我们的国情有本质的区别。
但也不可否认,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去思考隐含在学校背后的种种假设和理论依据。
社会学概论 课程报告
社会学概论一、引言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学科,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社会规律和机制。
社会学概论课程是社会学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以“step by step thinking”的方式,逐步介绍社会学概论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学的定义与起源社会学是一门在19世纪末兴起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
社会学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总体上可以理解为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
社会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启蒙时代,当时的学者们开始思考社会问题,并试图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三、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学涉及的概念很多,本节将介绍几个社会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1.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制度和角色,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框架。
社会结构包括家庭、学校、政府、经济组织等各种社会机构。
2. 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作用和沟通的过程。
社会交往可以通过语言、非语言行为、符号等方式进行。
3.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长期变化。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社会学的理论社会学的理论是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理解的工具。
社会学的理论主要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
1. 宏观理论宏观理论研究社会整体的结构和运行规律,它关注的是社会的大规模变化和影响。
代表性的宏观理论有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理论。
2. 微观理论微观理论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互动,它关注的是个体的意识、心理和行为。
代表性的微观理论有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五、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等。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问题。
六、社会学的应用领域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社会实践和政策制定。
社会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城市规划等。
七、结论社会学概论课程是了解社会学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研究
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研究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较为年轻。
在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社会学从社会学中分化出来后,研究者们开始在社会背景下从不同的角度透视社会与课程的关系。
标签:幼儿园;课程;关系引言:社会学提供社会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思想,社会学研究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社会变迁、人口、社区、教育机构等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的研究指出,课程受社会各种因素影响,并受不同社会观支配。
与学校课程相比较,幼儿园课程似乎较少受社会因素的直接影响和制约,但事实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幼儿园课程。
一.经济与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经济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和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赖以树立起来的基础,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指国民经济的各部门。
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的幼儿园课程,具有生产性功能,既可以产生经济价值。
有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有比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更高的投资回报率(rate of invesment,简称ROI)。
例如,1999年國际经济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i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报告,儿童的早期教育和保育是从投资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
又如,对美国高瞻课程的追踪发现,如果在学前教育投入1美元,日后可为社会回报7.16美元,因为好的早期教育使各级学生的退学率、社会福利开支和犯罪率下降,从而节省了政府开支。
该课程方案是一个很好的经济投资,它优于那些公共的或私人的对社会资源的耗费。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带来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幼儿园课程的差别在我国,优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等原因,各地区学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沿海地区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不发达地区最低。
运用教育社会学理论阐释分析你的教育经历
运用教育社会学理论阐释分析你的教育经历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借助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解析和分析教育现象的学科。
通过运用教育社会学理论,我可以从社会学角度对我的教育经历进行阐释和分析。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社会学的劳动分工理论。
劳动分工理论认为社会由不同职能角色组成,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职责和能力。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职能角色,负责培养和教育新一代,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的劳动分工。
在我的教育经历中,学校和老师扮演着培养者的角色,通过提供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分工所需的能力。
教育社会学还强调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等,它们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我的教育经历中,社会结构显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制度、课程设置、教师权威等都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
比如,学校制度中规定了学生必须按时上课、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等。
这些规定反映了社会结构中对时间管理、纪律和能力评估的需求。
教育社会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学习社会化理论。
学习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通过教育个体可以学习到社会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
在我的教育经历中,学习社会化理论可以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教育能够塑造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我学习到了尊重他人、合作、努力奋进等价值观,并且这些价值观对我至今仍然产生着影响。
此外,教育社会学还强调教育和社会不平等的关系。
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公平现象。
教育是社会地位和机会不平等的传递途径。
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我也感受到了教育不平等的存在。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的缺乏,这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然而,教育社会学通过研究教育不平等,也提供了改善教育公平性的思路和方法,为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平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
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引言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为社会学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对社会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文将对社会学概论课程进行综合总结和分析。
一、课程目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并能够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和理解力。
二、课程内容社会学概论课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社会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介绍社会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学科特点,探讨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介绍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如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讲解各个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社会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应用。
4.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介绍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如家庭、教育、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社会学概论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1. 讲授:教师通过讲授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社会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3. 小组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评估社会学概论课程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小组讨论和期末考试等。
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出勤情况、课堂笔记等,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术表现。
2. 作业:通常有课后阅读和论文写作等,要求学生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与思考
the modernized advancement.啊le author thinks the social
roots
of the
curriculum
"developing
reform
are
our
country social class structure change and the world.Social class structure change curricula
了谢意.
作者签名:三址
日
期:a芝丑:』:!!。
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阕;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country_'statl塔in
directly urges the view in this
change of words power on various
knowledge
curriculum
reform.What's more,the
status
of“developing
country"initiates"the late-development effect"to domain of
中文摘要
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 的一件大事,它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在本文中,笔 者主要借用发展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将当前的课程改革纳 入到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进行社会学分析,并认为近年来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和。后发展国家”地位是引发课程改革的重 要社会根源.其中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直接促使课程改革领域各课程知 识观同话语权的变化;而“后发展国家”地位则引发了课程改革领域 的。后发展效应”.这两方面的因素又共同作用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并内在地决定了我国今后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使其在课程管理上呈 现集权化与分权化并存、在课程内容上呈现城市化与实用化以及不断 强化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社会学分析社会问题的角度与方法
社会学分析社会问题的角度与方法主题:社会学分析社会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引言:社会学是一门关注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的学科,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释,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本教案旨在介绍社会学分析社会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培养他们独立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一、社会学的定义与基本原理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学科。
社会学的基本原理:社会行为受到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和社会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与方法1.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学可以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a) 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社会数据来揭示社会问题的规律和原因。
b) 实地调研法:通过参与观察、访谈等方式,深入社会现场了解社会问题的真实情况。
c) 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实验条件来观察和验证社会问题的因果关系。
三、社会学分析社会问题的角度与方法1. 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强调社会制度和组织的功能,分析社会问题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例如,分析贫富差距问题时可以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考虑,探讨社会结构对于贫困问题的作用。
2. 社会交往角度:关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分析社会问题与社会关系的关系。
例如,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时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社会关系的角度考虑,探讨社会关系对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
3. 文化与意义角度:关注社会共享的符号、价值观和意义,分析社会问题与文化的关系。
例如,分析文化冲突问题时可以从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角度考虑,探讨文化差异对于社会问题的影响。
4. 社会变迁角度:关注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分析社会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例如,分析老龄化问题时可以从社会发展阶段的角度考虑,探讨社会变迁对于老龄化问题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社会学角度解析社会问题选取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通过社会学的角度与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本质和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教师课堂语言的社会学分析
教师课堂语言的社会学分析[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07 更新时间:2006-1-21 教学过程发生在课堂之中,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常常把课堂视为一种自我封闭系统,与社会相隔绝,据此来讨论教与学的艺术。
社会学家则在更广泛的背景中识别课堂,认为若不联系社会环境要素的影响,便不足于解释课堂的实际进程。
[1]毕竟,课堂这一场所既非真空的密室,亦非游离于社会的存在[2]因此,近年来,从社会学视角研究课堂成为了课堂教学研究的又一新取向。
以课堂上所发生的师生言行为研究对象,构建课程社会学的分支的研究经纬的理论从无到有,并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
而其中,又因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使得研究教师课堂教学成为了很多课程社会学家、语言社会学家研究方向。
为了对这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的研究领域有个相对全貌的了解,笔者对之进行了梳理。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教育学关于教师的话语,一直围绕着“教师应当如何?”(ought to)的规范性接近,还是“如何才能成为教师“(如何培养)(becoming a teacher<educating a teacher>)的生成性(教育性)逼近,展开讨论。
[3]而实际上,介于两者之间的模糊地带的教师语言问题并未在教育学科里取得它应有的地位及意义。
这个模糊地带所呈现的往往是多纬度的整合与各交叉学科的融合。
以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并且运用社会学的眼光加以审视,体现了教学现象的复杂性。
正如佐藤学所言,课堂,这是个政治空间。
着眼于知识控制、话语权利等等研究折射出课堂绝不仅仅只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场所。
课堂,自身所承载的内容会逐步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且是多层次的多视角的整合地呈现。
在课程研究领域,由于研究范式的转换,原来的基于心理学与技术学的课程领域话语正受到挑战,甚至是瓦解、终结。
范式的转换使得描述课程的话语,既摆脱了学科内容的话语,也摆脱了心理学与技术学的话语,转向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的话语。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结构变革的社会学分析
2014年4月 第15卷第2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JournalofTianjinNormalUniversity(ElementaryEducationEdition)Apr.2014 Vol.15 No.2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结构变革的社会学分析高 维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结构在不断地发生着变革。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逐步开设体现了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权力有所提升,综合课程的普遍设立也有利于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其课程权力。
但因社会和教育制度、文化以及教育者自身等因素的制约,使“法定”的权力在课程实践中被压抑和虚化。
而各学科课时量的变化也意味着这些学科的地位的变迁。
学科地位及其变化也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产生影响。
关键词:课程结构;义务教育;课程权力;学科地位收稿日期:2014-01-11作者简介:高维,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基金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12YJA880139)。
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
[1](P123)从广义上看,课程结构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纵向结构主要包含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横向结构指不同类别的课程的配合与比例。
[2](P205~235)本文中的课程结构主要指宏观层面的课程计划中不同类型的课程的组织和比例。
在课程理论的视域中,研究者主要考虑如何组织课程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以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课程结构的设置并不仅仅具有工艺学的性质,其中还蕴含着权力和地位的分配关系。
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吴康宁[3]、吴永军[4]、谢维和[5]、和学新[6]、闫引堂[7]、王中男[8]等对课程设置主体、课程知识以及综合课程中蕴含的权力和地位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课程结构的变革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以揭示我国课程结构中蕴含着的权力和地位变迁,期望能够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变革提供参考。
社会学的社会分析问题
社会学的社会分析问题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组织的科学,它关注的是人类在群体中的交互关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社会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并为社会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在社会学中,社会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述、解释和预测来分析社会。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社会分析的问题。
一、社会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社会分析是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其基本概念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交往、社会文化、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等。
其中,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组织中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如家庭、政治、学校和宗教组织等。
社会交往是指人们之间在社会结构中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方式,如语言、礼仪和社会习俗等。
社会文化是指社会组织中形成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如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艺术文化等。
社会秩序是指社会组织中的法律和规则,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保障。
而社会变迁是指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正向的发展趋势,也有负向的衰退和危机。
社会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和文献研究等。
社会调查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手段,它通过采访、问卷和观察等方式来获取社会现象的信息和数据,从而分析社会问题的原因和现状。
数据统计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社会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和特征。
文献研究是一种深入分析社会问题的方法,通过阅读文献来了解社会现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过程,为社会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案例分析。
二、社会分析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社会分析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个体行为、家庭、组织、社会文化、国家和国际关系等。
其中,个体行为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它既包括个人、家庭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也包括组织和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组织是指社会中的各类组织形式,如政府、企业、学校、军队等,它们对社会生活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和国际关系,是研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研究领域,它们的发展和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全球生态和气候的变化。
从社会学角度对课程的分析
从社会学角度对课程的分析教育学二班王冲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开始关注课程的社会性思考,但是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蕴含于课程编制和制约课程的因素等问题的探讨中。
90年代初,对课程进行社会学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学者提出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都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传递,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直接或间接地支配着课程目标、内容、管理、评价等。
课程研究的社会学范式也被一些学者提出,他们认为对课程进行社会学研究可以为课程的编制、决策、接受、评价提供社会学视野。
课程社会学的研究日渐系统化,使我们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课程进行认识和分析。
对于课程的概念,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不同层面上的阐述,教育社会学的学者们也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美国学者艾普尔认为课程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抉择;英国课程论者劳顿从社会学角度把课程界定为社会文化的一种选择;马斯格雷夫则认为,任何社会在学术或者行为方面都有知识的贮存,贮存的性质决定于社会结构。
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社会学学者把课程看成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选择过程,并强调社会对于课程的选择、传递、评价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说课程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选择,它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为了探究社会对于课程的作用,促使了教育社会学的产生,教育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即功能理论、冲突理论、解释社会学,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进行了探讨。
1.结构功能论者对课程的认识结构功能主义来源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学说,涂尔干认为社会学应当关注客观的、实证的社会事实[4]。
他认为教育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即要使出生时的自然人通过教育能成为社会人。
因此,学校课程要有使学生适应他们将来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环境的功能。
美国学者帕森斯发展了涂尔干的理论,他认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社会,寻找到适当的社会位置,而社会又是通过课程来筛选学生的,根据学生的课程成绩和表现,他们被选择进入不同的班级接受不同课程的学习,使他们能适应未来不同的社会职位。
实验报告社会学(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社会互动作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互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大学生社会互动现状;2. 分析社会互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3. 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研究对象:某高校300名大学生;2. 研究工具:(1)社会互动问卷:包括社会支持、社交网络、人际交往等方面;(2)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包括焦虑、抑郁、孤独、人际关系等方面;3.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对研究对象进行社会互动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问卷调查;(2)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社会互动现状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互动存在以下特点:(1)社会支持方面: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得到来自家庭、朋友和同学的支持;(2)社交网络方面:大学生社交网络较为广泛,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3)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
2. 社会互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好;(2)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社交网络越广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好;(3)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人际交往能力越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好。
五、实验结论1. 社会互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 社会支持、社交网络和人际交往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六、实验建议1. 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2. 加强大学生社会互动能力培养,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3.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科目社会学概论学习总结
科目社会学概论学习总结社会学作为一门人文社科学科,主要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等内容。
在本学期的社会学概论课程中,我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的自学,我对社会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且深入思考了其中所涉及的社会问题。
以下是我对本学期社会学概论学习的总结和思考。
首先,在社会学概论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
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互动和社会变迁等。
通过学习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我明白了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和制度,而社会互动则是人们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此外,社会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变迁的规律来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模式。
其次,社会学概论还介绍了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其中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主义等。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关系,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
冲突理论则强调社会中各种不平等和利益冲突的存在,认为社会是由社会阶级和社会利益冲突推动的。
符号互动主义则注重个体在社会中的互动和意义构建。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框架,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
此外,社会学概论还介绍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和实验等。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社会学家收集和分析社会现象和数据。
通过学习这些研究方法,我能够更加客观地观察社会现象、收集社会数据,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提高社会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社会学概论的学习,我对社会学的重要性和研究内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社会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问题、认识社会规律,并为社会发展和问题解决提供参考和建议。
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社会学的相关课程,提高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本学期社会学概论的学习,我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学校课程的社会学分析
学校课程的社会学分析
钟晨音;俞扬
【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34)004
【摘要】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对象,而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则是人们研究课程的基本理论视角.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课程的研究主要在哲学与心理学基础上进行,社会学视野中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课程改革的争议此起彼伏,这与人们对学校课程的不同认识有关.论文从社会学视角对课程的来源、课程的决定、课程的落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大家重新省思自己对学校课程的看法,并建构出对学校课程更深层次的理解.【总页数】5页(P80-84)
【作者】钟晨音;俞扬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1
【相关文献】
1.杂乱有章:辅导机构学校化与学校辅导机构化——兼对校外“辅导热”的社会学分析 [J], 程天君;陈晓陆
2.课程知识的合法性问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社会学分析 [J],
高水红
3.学校课程的社会学分析 [J],
4.在“经”与“权”之间——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的社会学分析 [J], 王晋
5.高校校友捐赠意愿影响因素的教育社会学分析——基于对清华大学校友的调研[J], 钟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学研究课程设计
社会学研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如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2. 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我国社会现象,如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社会阶层等;3. 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和观察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的调查报告;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习社会学的兴趣;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爱弱势群体,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3.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社会学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社会学的基本知识体系,提高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对社会现象有一定的认知,但较为表面,需要引导深入思考。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调查,提高社会学素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社会学基本概念:社会、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互动、社会变迁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导论2. 社会现象分析: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3. 社会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社会研究方法4. 文化与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教材章节:第四章 社会与文化5. 社会问题及解决方案: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教育不平等问题及应对策略;教材章节:第五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社会学基本概念第二周: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第三周:社会研究方法第四周:社会与文化第五周: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章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学领域。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4期第34卷(总第163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 HEJ I A NG NOR MAL UN I V ERSI TY(Social Sciences)No.4,2009General No.163Vol.34学校课程的社会学分析3钟晨音1, 俞 扬2(1.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2.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 要: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对象,而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则是人们研究课程的基本理论视角。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课程的研究主要在哲学与心理学基础上进行,社会学视野中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课程改革的争议此起彼伏,这与人们对学校课程的不同认识有关。
论文从社会学视角对课程的来源、课程的决定、课程的落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大家重新省思自己对学校课程的看法,并建构出对学校课程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学校课程;课程内容;课程决定;课程落实;课程命运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5035(2009)0420080205 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课程”一词出现得很早。
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中的“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但其所谓的“课程”不足以表达近代“课程”所指称的事实。
[1]目前已有的课程定义繁多,而且每一种课程的定义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与认识基础,但我们应该承认,学校课程是伴随着近代学校制度而发展完善起来的。
学校作为一个人为设定的社会机构,它不完全是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总是要通过学校课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这点来看,完全中立价值的学校课程是不存在的。
早在1859年,斯宾塞提出的“何种知识最具价值”(W hat kno wledge is of most worth?)的疑问,被视为教育史上的最终疑问(questi on of questi ons)。
很多人认为,整个课程的研究史便是对此问题的反复思考而已。
然而,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这个疑问至今依然未能得到具有共识的答案,却又引出另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那就是“谁的知识最具价值”(W hose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的疑问成了课程研究的另一主轴。
曾有学者将“何种知识最具价值”的疑问称为课程的“合理性”的问题,而“谁的知识最具价值”的疑问则称为课程的“合法性”的问题。
[2]383-384对于课程这两个终结性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主要是在哲学与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学视野中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的来源、课程的决定、课程的落实、课程的地位等方面,对学校课程进行社会学角度的探讨,希望能够使研究者注意到过去研究视野中所未曾注意的层面,并以此加深对学校课程本质的认识。
一、课程内容的来源:经过选择的社会核心文化在教育社会学视野中,学校课程说到底是一种制度文化,是社会向学校提供的一套“法定知识”。
[3]课程作为社会的一种特定的“制度文化”,从内涵来看,是对与课程相关的各种行动主体在课程领域中的社会行为模式、态度、价值观可能发生制约作用的各种规则和规范形态的总称。
它既包括各种“文字的、正式规定的”符号形态,也包083收稿日期:2009203215作者简介:钟晨音(1974-),男,浙江舟山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俞 扬(1984-),男,浙江临安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研究实习员。
括各种“非文字的、非正式规定的”的隐性形态。
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课程的制定、颁布、实施,引导学生的行为价值取向,并实现对其心理的内化。
由于学校课程是一种“法定知识”的价值定位,所以一般而言,课程的内容是由国家主流意识与社会需求的代言者———课程编写者来加以确定的,因此往往具有十分强烈的人为界定的痕迹。
在阶级社会中,政府和社会成员都有一个愿望,他们希望通过对社会文化的精心选择,为学校提供切当的“法定知识”,来实现社会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按照林顿(Ral ph L int on)的说法,整个社会的文化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即普遍文化、特殊文化以及替代文化。
普遍的文化指的是任何一个社会的健全而成熟的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理念、规范、价值、信仰、习惯以及受约束的情绪反应,这是一种对于世界观点的共同假设,这些假设使得社会的共同生活成为可能;特殊文化指的是在社会的共同理念之外,只由少数人所具有的文化。
这些文化虽然只由少数人所具有,却是与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每个人都知道这些文化的功能。
基本上,特殊文化的产生,是社会知识与任务分工的结果,例如医生的文化;替代文化指的是某些个人的特质,这种特质只能与一些团体分享,而无法与整个社会分享。
普遍的文化加上特殊的文化就构成一个社会的核心文化。
[2]385由于学校课程内容的重要性,所以在对文化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这种文化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而核心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石,有利于社会成员达成共识,因此作为合法的知识,学校课程的来源必然是社会的核心文化。
而且社会统治阶层为了使学校课程切实体现本阶层的价值取向,又要为相应的学生所接受,学校课程所要传递的核心文化,都是经过审慎选择和精心安排的。
人们也认识到,学生的文化来源并不只是局限于学校课程所呈现的社会核心文化,充斥在社会中的各种文化都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产生影响。
在学校课程的提供者看来,这些来自外部的文化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则是消极的。
为了保证学校课程中的社会核心文化传递的有效性,课程的开发者与执行者采取了各种策略。
有的根据社会发展与学生特点,不断地对学校课程所反映的核心文化进行调整,并加强社会核心文化的教学,希望通过学校课程内容的有效传递,抵制其他社会文化对学生的消极影响,这显然是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策略;有的则干脆采用了相互隔离的政策,以免让有争议的文化进入学校的课程中,引起学生的困扰。
虽然人们对以上种种策略的有效性有争议,但从中反应的认识与态度是一致的,那就是社会核心文化应成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效地传递社会核心文化是课程制定者与执行者的重要任务。
二、课程的决定:社会权力的平衡与妥协虽然课程的来源并无多大的争议性,但是课程的决定过程却是充满冲突的,这是因为课程的背后存有许多社会利益。
从社会学角度看,国家及地方教育系统、学校等都会从自己利益的角度出发对课程决定实施不同的影响,以期望课程能体现自己的意愿。
当各方有共识时,课程决定过程会相当顺利;而当冲突产生时,课程决定实际就是国家、地方、学校在发展课程中的权力和控制力量的对比。
一般而言,在集权制下,课程决定权力相对集中,国家是课程发展的主体和决定力量,地方和学校几乎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决策权。
课程发展主要是为“国家意志”服务,满足于“社会控制”的需要。
而在分权体制下,权力分配呈“放射状”态势,即参与课程决策的主体是多元化的,社会各种群体对课程决策都可能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其文化利益和需求在课程中都有可能得到或多或少的反映。
[4]实际上,无论是集权制还是分权制,每种课程决策体系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
课程决策权如果过分集中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国家是课程发展的主体,甚至是惟一的决定力量,地方、学校没有任何的课程决定权,就容易忽视地方差异,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和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而学校本位决策体系在响应学校和学生个别差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因为不同学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课程,会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变得参差不齐。
所以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当我们力图18通过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开始尝试减低课程决定的集权程度,为教育松绑而努力时,有些国家的潮流却是在课程决定中趋向于更大程度的集中。
如美国政府就强调他们有法律的责任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一些基本的课程,并使学生能达到某种最低限度的水准。
为此,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学科标准。
1994年3月,克林顿政府还提请国会审议并通过了《目标2000教育法案》,该项法案的最大的特色便是美国联邦政府首次订定全国性教育标准,这些都表明美国政府正在加强对学校课程的直接控制。
而这种倾向在很多时候被我们忽视了,人们对这两种课程决定方式似乎有一种主观的偏爱。
比如,当我们谈到中央集权式的课程决定体制时,常用的词语便是“由上而下”、“集权控制”,这些词语大都带有一些贬义的意味,而在描述分权式的学校本位的课程决定时,通常用的是“以学校为本位”、“参与式”、“民主式”等带有褒义的词汇。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们过于敏感了,但这种描述背后所带的一种价值倾向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两种课程决定体系,否则必然会矫枉过正。
从现在很多国家课程决定体制的发展趋势可以得出,大多数国家已经认识到课程应该是一个“公众议题”,学校课程的决定不可以由封闭的某一组织或个人来加以控制,政府、课程专家、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社区人士都有权对课程进行诠释、质疑、争论和批判。
课程决定应该是在学校层次、地方层次和国家层次的相互关联的网络中,不断地建构和再建构而成。
各功能团体的代表、家长、教师、学生及政府的代表,在对话中分享和协商各自对课程的看法,并通过持续性的对话和讨论达成共识。
只有经过这样的协商,使各个层面的课程决定权力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与妥协的态势,各个层面的相关利益才可能得到相应的保障,相关人员的课程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才能被激发起来,他们才会主动去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各种问题,形成课程发展的合力。
三、课程的落实:一种社会协商的适应过程课程的落实这一命题的内涵是:作为法定知识的学校课程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进入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并被学生内化为其文化的有机成分。
[5]在这一问题上,以往的观点偏重于忠实观,其基本假定认为:课程知识是教室外的代表社会主流文化的专家创造的,这些专家引导课程改革。
教师的任务是将发展出的课程加以实施,教师与学生是课程改革消极的接受者,只要依据专家的指示,革新就能成功。
事实上课程落实不是由研究者到发展者而至教师,最后到学生的直接的简单移植过程,不同的教师对正式课程会有各种理解和解释,教师不可能完全忠实地执行法定知识的课程内容,教师领会的课程与正式的课程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距离。
课程改革的最终发生地是在学校,[6]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学校或教师总是以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实施课程,并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地进行调整,所以课程的落实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育实践的结果,教师与学生的经验课程也应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