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发酵实验
试验考试复习内容细菌鉴定技术1

【结果】:红色为阳性,若为阴性应再培养4h观察,仍无红色者 为阴性。大肠埃希菌阴性,产气肠杆菌阳性。
-
+
5.枸橼酸盐(或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原理】:当细菌可以利用铵盐作为唯一氮源,同时柠檬酸 盐为惟一碳源时,可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分解柠檬 酸盐为碳酸盐,使培养基变碱,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由绿 色变为深蓝色为阳性,培养基不变色(绿色)为阴性。
接种方法:分区划线法 接种方法:划线法 接种方法:穿刺划线法 接种方法:穿刺法 接种方法:液体接种法
使用器材
接种环 接种针/接种环 接种针 接种针 接种环/接种针
双糖铁培养基
标准管
痢疾杆菌 没产气 KA- - 斜面:K 红色 没产H2S 底层:A 黄色
产H2S
伤寒杆菌 大肠杆菌 KA - + AA+ -
产气
7.动力、吲哚及脲酶(MIU)复合试验
【原理】:培养基为含尿素、蛋白胨的半固体培养基,指示 剂为酚红。具色氨酸酶的细菌能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加 入吲哚试剂后,培养基上层的吲哚会变红;具脲酶的细菌 能分解尿素产氨,使整个培养基变碱呈红色;有动力的细 菌沿穿刺线扩散生长。
气泡,以“⊕”表示。大肠埃希菌分解葡萄糖和乳糖产 酸产气,伤寒沙门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 糖。
2.吲哚试验(靛基质试验)
【原理】:有些细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 的色氨酸产生吲哚,与吲哚试剂形成红色化合物。
【方法】:大肠埃希菌和伤寒沙门菌分别接种于蛋白 胨水培养基中,35ºC18-24h后,加入吲哚试剂数滴, 静置分层,观察结果。
实验八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实验及糖发酵实验

1.培养基(每组的量,由班长分发)
• 灭菌培养皿(淀粉水解):3皿
• 明胶液化培养基: 4支
• 葡萄糖发酵培养基: 3支
• 乳糖发酵培养基: 3支
• 淀粉培养基:
1瓶/2组
2.接种用具
接种环(针),酒精灯,标签纸,试管架
3.实验菌种
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四、实验内容
(2)将接种过和作为对照的6支试管置于37℃恒温培养箱培养 24h。
.
..实ຫໍສະໝຸດ 结果糖发酵实验.五、实验结果
(1)大分子物质水解实验结果
将结果填入下表。“+” 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注意:观察结果时,可打开皿盖,滴加碘液于平板上,轻轻旋转, 使碘液均匀铺满整个平板。如菌苔周围出现无色透明圈,则说明 淀粉已被水解,为阳性。透明圈的大小,说明该菌水解淀粉能力 的强弱,即产生胞外酶活力的高低。(以“+”、“—”表示有 无透明圈)
实 验八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实验 及糖发酵实验
.
一、实验目的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力的 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水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重要作
用 4.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代谢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此使得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开 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更多的机会与途径。人们在微生物的分类 鉴定工作中,常利用其生理生化反应作为重要依据。
的背面分别记下菌名。 (3)将接完种的平板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h。 2. 明胶液化试验 (1)取4支明胶培养基试管,用接种针分别以穿刺接种法接种枯草
各种微生物生化试验方法原理

各种微生物生化试验方法原理通常利用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物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常用于细菌的鉴别。
1、糖类分解产物(1)糖发酵试验(carbohydrate fermentation test)不同种类的细菌对糖的分解利用能力不同,一般以能否分解某种糖,是否产酸产气等现象来鉴别。
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和乳糖,产酸且产气;而伤寒杆菌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且不分解乳糖。
这是因为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等产生甲酸,经甲酸解氢酶的作用生成H2和CO2。
而伤寒杆菌无此酶,故分解葡萄糖只产酸不产气。
(2)VP试验(V oges-Proskauer test)产气杆菌将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两分子丙酮酸脱羧,生成一分子乙酰甲基甲醇。
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二乙酰,二乙酰可与培养液中含胍基的化合物(如蛋白胨中的精氨酸)反应,生成红色的化合物,此为VP试验阳性。
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不生成乙酰甲基甲醇,故VP试验阴性。
(3)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 test)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均属G-短杆菌,且都能分解葡萄糖、乳糖产酸产气,二者不易区别。
但两者所产生的酸类和总酸量不一:大肠杆菌可产生甲酸、乙酸、乳酸、琥珀酸等,而产气杆菌只产生甲酸、乙醇及乙酰甲基甲醇。
故大肠杆菌培养液PH在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产气杆菌培养液PH在5.4以上,加入甲基红后呈桔黄色,为甲基红试验阴性。
(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itrate utilization test)产气杆菌在以枸橼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分解枸橼酸盐产生CO2,并转变为碳酸盐,使培养基由中性变为碱性,含溴麝香草酚蓝(BTB)指示剂的培养基由淡绿色变为深兰色,此为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阳性。
大肠杆菌不能利用枸橼酸盐,故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培养基仍为绿色。
2、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解产物(1)硫化氢试验(hydrogen sulfide test)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甲硫氨酸等)产生H2S,如遇醋酸铅或硫酸亚铁,能生成黑色的硫化物,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糖发酵试验实验结果

糖发酵试验实验结果糖发酵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微生物对糖类物质的发酵能力。
通过观察和测量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质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并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和生理功能。
以下是一项糖发酵试验的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通过糖发酵试验,检测不同糖类物质是否能被微生物发酵,进而判断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和特性。
实验材料:- 不同类型的糖溶液(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微生物培养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等)- 培养基(如琼脂、蔗糖琼脂等)- 实验仪器(如试管、培养皿、培养瓶等)- 显微镜和显微镜玻片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基:将所需的培养基配制好,并均匀地倒入培养皿或培养瓶中,待其凝固。
2. 准备试验物质:将不同类型的糖溶液加热至溶解,并冷却后备用。
3. 接种微生物:将培养物中的微生物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上,以接种的方式引入微生物。
4. 加入糖溶液:在培养皿或培养瓶中,分别加入不同类型的糖溶液,使其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上。
5. 培养微生物:将培养皿或培养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培养微生物。
6. 观察结果:观察培养皿或培养瓶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气泡的产生及颜色变化等现象,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根据对糖发酵试验的观察和记录,可以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 葡萄糖发酵实验:在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迅速开始发酵作用。
观察到培养皿中产生大量气泡,并伴随着酵母菌的生长。
在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可以观察到酵母菌的白色菌落。
此外,培养基的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由无色变为黄色或橙色。
2. 果糖发酵实验:与葡萄糖发酵实验相似,果糖溶液也能被酵母菌迅速发酵。
在培养皿中观察到的现象与葡萄糖发酵实验类似,包括气泡的产生、酵母菌的生长和培养基颜色的变化。
3. 麦芽糖发酵实验:相比于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的发酵速度较慢。
在培养皿中,可以观察到麦芽糖溶液发酵产生少量气泡,并且酵母菌的生长也较为缓慢。
培养基的颜色可能会有轻微的变化。
4. 其他糖类物质的发酵实验:除了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糖溶液进行发酵实验。
实验八 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检测(糖发酵、氨化作用、IMVC、硫化氢试验等)

菌,第三支不接做对照。
▪ 将接种的和做对照的9支试管放置28~30℃培养2~3天。
表1 糖发酵试验结果
试验菌种
发酵特性
供试糖
葡萄糖 蔗糖
乳糖
大肠杆菌
产酸
产气
枯草杆菌
产酸
产气
对照
产酸、产气
注:记录生长情况用符号表示: —:不生长; +:生长差; ++:生长一般; +++:生长良好
观察各管红色石蕊试纸变色及培养液浑浊情况。
表2 好气菌的氨化作用试验结果
检测 工程
接种 菌样
培养液
浑浊程度
红色石蕊试 纸变色程度
土壤颗粒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空白对照
三 IMVC试验及H2S试验
1 目的要求 2 根本原理 3 试验材料 4 操作步骤
1 目的要求
❖ 学习掌握IMVIC试验原理。 ❖ 学习硫化氢试验检测细菌产生硫化氢的原理和方法。 ❖ 学习掌握IMVIC试验及H2S试验在肠道菌鉴定中的方法及意
二 好气氨化作用试验
1 目的要求 2 根本原理 3 试验材料 4 操作步骤
1 目的要求
▪ 了解好气氨化作用的原理。 ▪ 掌握通过氨化作用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 稳固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2 根本原理
不同微生物对含氮有机物分解能力及代谢途 径、最终产物不尽相同,这些特征性生化反响可作 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微生物可分解含氮有机物, 最终产生氨气。以酸碱指示剂试纸检测。
吲哚试验
检测吲哚的产生。 某些细菌可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 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和丙酮酸。对二甲基氨 基苯甲醛遇吲哚形成玫瑰吲哚〔红色〕。 红色者为吲哚试验阳性。
糖发酵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及其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
2. 掌握通过糖发酵试验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3. 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微生物代谢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糖发酵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鉴定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微生物对糖类的代谢能力。
不同微生物对糖类的分解能力存在差异,因此通过观察微生物在糖发酵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和产物,可以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
实验原理如下:1. 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将糖类分解为丙酮酸,并进一步代谢产生有机酸和气体。
2. 有机酸的产生导致培养基pH下降,使指示剂(如溴甲酚紫)发生颜色变化。
3. 气体的产生可通过倒置的小倒管观察。
根据微生物对糖类的分解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产酸不产气- 产酸产气- 不产酸不产气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1. 菌株:大肠杆菌、乳酸菌、枯草杆菌等。
2. 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等。
3. 指示剂:溴甲酚紫。
4. 其他:无菌水、试管、酒精灯、培养箱等。
实验仪器:1. 显微镜2. 烧杯3. 离心机4. 烧瓶5. 培养皿6. 滴定管四、实验方法1. 将不同菌株接种于糖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
2. 观察培养基中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倒置小倒管中气泡的产生情况。
3.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大肠杆菌- 葡萄糖:产酸产气- 乳糖:产酸产气- 麦芽糖:产酸产气大肠杆菌能够分解葡萄糖、乳糖和麦芽糖,产生有机酸和气体,说明其代谢能力强。
2. 乳酸菌- 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乳糖:产酸不产气- 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乳酸菌能够分解葡萄糖、乳糖和麦芽糖,产生有机酸,但不产生气体,说明其代谢能力较弱。
3. 枯草杆菌- 葡萄糖:不产酸不产气- 乳糖:不产酸不产气- 麦芽糖:不产酸不产气枯草杆菌不能分解葡萄糖、乳糖和麦芽糖,说明其代谢能力较差。
六、实验结论1. 糖发酵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生物鉴定方法,可用于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
糖醇类发酵试验

糖醇类发酵试验
1、原理:不同的细菌对各种糖醇的分解能力及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各不同,有的能分解多种糖(醇),有的只能分解1~2种糖(醇) ,有的分解糖(醇)能产酸产气,有的分解糖(醇)只产酸不产气,根据这些特点,可鉴别细菌。
常用的糖醇
单糖:葡萄糖、甘露糖醇、木糖、半乳糖鼠李糖
双糖:乳糖、蔗糖、麦芽糖、蕈糖
三糖:棉子糖
多糖:菊糖、肝糖、淀粉
醇类:甘露醇、山梨醇、肌醇、卫茅醇
2试验方法: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糖发酵管中,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
置36±1.0℃培养1~3天,每天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和记录:
•产酸产气,阳性,以“⊕”表示
•产酸不产气,阳性,以“+”表示
•不产酸产气,阴性,以“-”表示
应用:沙门氏菌可发酵葡萄糖但不发酵乳糖。
大肠埃希菌可发酵葡萄糖及乳糖。
有些菌可发酵同一种糖类,其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尽相同。
如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均可发酵葡萄糖,但前者产酸产气,而后者仅产酸,故可利用此试验来鉴定细菌。
微生物的糖类发酵试验

实验步骤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糖类发酵 试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 pH值、气体产生情况等数据。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发酵曲线, 记录不同时间点的糖消耗量、
气体产生量等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实验材料
糖类、微生物菌种、培养基、 发酵管等
实验步骤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糖类发酵 试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 pH值、气体产生情况等数据。
微生物的糖类发酵试 验
目录
• 引言 • 微生物发酵基础知识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
目录
• 引言 • 微生物发酵基础知识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微生物的糖类发酵试验是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于检测微生物对糖类的发酵能力。
异等,并讨论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探讨优化方案
02
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优化微生物糖类发酵的方案,如调整培养基
成分、控制发酵温度等。
实际应用前景
03
分析微生物糖类发酵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
研究提供参考。
结果讨论
讨论实验误差
01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如温度波动、培养基成分差
异等,并讨论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本实验的意义在于探究微生物的 代谢机制和发酵过程,有助于深 入了解微生物的生态和生理特性。
实验结果可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 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例如在食品 工业、生物能源和生物制药等领
域的应用。
本实验还可作为生物学和生物化 学教学的实验课程,帮助学生了 解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和原理,提
糖发酵试验实验报告

糖发酵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研究糖的发酵过程,了解发酵的原理和条件,掌握发酵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实验原理。
糖的发酵是一种生物化学反应,主要是由酵母菌等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这个过程中,酵母菌利用糖分子来产生能量,同时释放出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的条件主要包括温度、PH值和营养物质等。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白砂糖、酵母粉、温水、试管、试管架、气球。
2. 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和酵母粉。
(2)倒入适量的温水,摇匀使糖和酵母充分溶解。
(3)将试管口套上气球,放置在温暖处静置一段时间。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观察,可以看到气球逐渐膨胀,这是因为在试管中进行了糖的发酵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这表明糖已经被酵母菌发酵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酵母菌利用糖分子进行代谢,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则被气球收集了起来。
四、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糖的发酵过程,并且得出了发酵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糖可以被酵母菌发酵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这不仅增加了我们对发酵原理的理解,同时也为我们掌握发酵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保持适宜的发酵条件。
2.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试管破裂或溅出。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六、实验改进方向。
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尝试改变糖的种类和浓度,观察不同条件下发酵反应的差异。
同时,可以探索不同酵母菌对糖的发酵能力,深入了解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
通过本次糖发酵实验,我们对发酵的原理和条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希望今后能在更多的实验中继续探索,不断完善我们的实验技术,为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十四糖发酵试验

❖ 在作好标识旳葡萄糖发酵鉴定管中相应接入大 肠杆菌、一般变形杆菌,留1支作对照管不接 菌;乳糖发酵鉴定管进行一样操作。
❖ 将接菌旳鉴定管和对照管一起置37C培养 24~48hr.
❖ 观察各管中旳颜色变化及有无气泡。
糖发酵试管
德汉氏小管
发酵培养基: 含蛋白胨、溴 甲酚紫和糖
产酸使培 养基变黄
德汉氏小管中有 气体证明产气
产酸使培 养基变黄
器材
❖ 菌种:大肠杆菌、一 般变形杆菌斜面。
❖ 培养基:葡萄糖发酵 鉴定管和乳糖发酵鉴 定管各3支。
❖ 仪器和其他用具:酒 精灯、接种针等。
多种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管
操作环节
试验十四、糖发酵试验
目旳要求
❖了解糖发酵旳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 旳主要作用
❖掌握经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旳措施
基本原理
❖ 糖发酵是常用旳鉴别微生物旳生化反应,在肠 道细菌旳鉴定上尤为主要。
❖ 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 但不同旳细菌分解糖类物质旳能力不同。
❖ 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类产生有机酸和气体, 有些细菌只产酸而不产气。
作业
❖书P116 成果表
微量多项试验鉴定系统
Micro-ID
Enterotube
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酸并产气;伤寒杆 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一般变形杆 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分解乳糖。
❖发酵培养基具有蛋白胨、指示剂(溴甲酚 紫)、倒置德汉氏小管和不同旳糖类。
❖当发酵产酸时,溴甲)。
❖气体旳产生可由倒置旳德汉氏小管中有无 气泡来证明。
乳糖发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乳糖发酵的原理及其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
2. 掌握通过乳糖发酵试验鉴别细菌的能力。
3. 观察并记录不同细菌对乳糖的发酵情况,以辅助微生物鉴定。
二、实验原理乳糖发酵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生化试验,用于检测细菌是否能够利用乳糖作为碳源和能源。
乳糖是一种二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
当细菌能够分解乳糖时,会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使培养基的pH值下降,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
同时,部分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
实验原理基于以下反应:\[ \text{乳糖} \xrightarrow{\text{酶}} \text{葡萄糖} + \text{半乳糖} \]\[ \text{葡萄糖} \xrightarrow{\text{酶}} \text{丙酮酸} \]\[ \text{丙酮酸} \xrightarrow{\text{酶}} \text{乳酸}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乳糖发酵培养基(含有乳糖、指示剂和蛋白胨)- 标本(疑似细菌菌落)- 洗涤液- 无菌接种环- 酵母菌培养箱- 移液器- 显微镜仪器:- 灭菌器- 酒精灯- 培养皿- 移液管- 试管- 倒置显微镜四、实验方法1. 接种:将疑似细菌菌落用无菌接种环挑取,接种于乳糖发酵培养基平板上。
2. 培养:将接种后的平板放入酵母菌培养箱,于37℃培养24小时。
3. 观察:观察平板上的菌落生长情况,记录是否产生气泡和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照组:对照组为未接种细菌的乳糖发酵培养基平板,培养24小时后,无菌落生长,指示剂颜色无变化。
2. 实验组:实验组为接种疑似细菌的乳糖发酵培养基平板,培养24小时后,部分平板上出现菌落生长,并伴有气泡产生,指示剂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
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接种细菌的乳糖发酵培养基平板上出现菌落生长,并伴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细菌能够利用乳糖作为碳源和能源,分解乳糖产生乳酸和气体。
糖发酵实验报告

糖发酵实验报告这是我进行的一次糖发酵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观察不同种类的糖在酵母菌作用下的发酵产物。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酵母菌的代谢特性,增强对物质转化的认识。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不同种类的糖,将其加入不同的酵母菌培养基中,将培养基与不加糖的对照组放置在恒温摇床上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定期观察发酵的情况,并记录下发酵后产物的种类和数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分别观察到了以下的结果:蔗糖:在培养过程中酵母菌消耗了蔗糖,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乙醇。
蔗糖的分子结构比较复杂,酵母菌需要先将其分解为更小的单糖分子才能够消耗,因此在发酵过程中较为耗时。
葡萄糖:葡萄糖是酵母菌比较容易消耗的糖,发酵过程较为迅速,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乙醇。
这是由于葡萄糖的分子结构较为简单,易于被酵母菌分解消耗。
果糖:果糖是一种单糖,和葡萄糖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因此酵母菌对于果糖的消耗能力也比较强。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类似于葡萄糖的发酵产物。
乳糖: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乳糖的发酵过程比较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乙醇数量较少。
这是由于乳糖只存在于乳制品中,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比较少见,因此酵母菌对于乳糖的代谢能力相对较弱。
麦芽糖:麦芽糖是由麦芽糖酶水解产生的二糖,其分子结构比蔗糖和葡萄糖都要更为简单,因此被酵母菌消耗得比较迅速。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与葡萄糖相似的发酵产物。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种类的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发酵产物。
研究这些发酵产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酵母菌的代谢特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此外,在工业生产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糖来进行发酵,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总之,这次糖发酵实验让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了酵母菌的代谢特性,增强了我们对物质转化的认识。
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的实验和研究,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和糖发酵试验

四、操作步骤
1、淀粉水解试验
溶化三角瓶内的淀粉培养基 → 趁热倒入二块无菌培养皿各内 约15ml → 冷凝后点植法接入普通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15ml 冷凝后点植法接入普通变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 贴好标签 →平板倒置,370C培养24小时 平板倒置, 培养24小时 → 滴加碘液鉴别有无淀粉水解圈
图 糖类发酵试验
三、实验器材
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 大肠杆菌、 杆菌、
葡萄球菌 2、培养基: 培养基: 淀粉培养基 明胶半固体培养基 乳糖发酵培养液 葡萄糖发酵培养液 2、试剂:碘液 试剂: 3、仪器或其他用具:培养箱、水浴锅、接种环、接种针、酒 仪器或其他用具:培养箱、水浴锅、接种环、接种针、 精灯、无菌培养血等。 精灯、无菌培养血等。 2培养血/每组(5人) 培养血/每组(5 (5人 4支试管/每组(5人) 支试管/每组(5 (5人 3支试管/每组(5人) 支试管/每组(5 (5人 3支试管/每组(5人) 支试管/每组(5 (5人
糖类发酵 葡萄糖发酵 乳糖发酵
大肠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对照
六、思考与讨论 六、思考与讨论
1、你怎么解释淀粉酶是胞外酶而非胞内酶? 你怎么解释淀粉酶是胞外酶而非胞内酶? 2 、 接种后的明胶试管也可以在 350C 培养 , 在培养 接种后的明胶试管也可以在35 培养, 后你必须做什么才能证明水解的存在? 后你必须做什么才能证明水解的存在?
四、操作步骤
3、乳糖发酵试验
大肠杆菌、 取三支乳糖蛋白胨培养基 → 分别接入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 分别接入大肠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另一支不接菌为空白对照管→ 另一支不接菌为空白对照管→ 贴好标签 → 370C培养24小时→ 观 培养24小时→ 24小时 察产酸、 察产酸、产气情况
实验13 生物化学鉴定

实验13 生物化学鉴定返回目录一、糖发酵试验【原理】各种细菌所含有的分解糖(苷、醇)的酶类不同,对糖(苷、醇)的分解能力各有差异。
对某一种糖有的细菌不分解,有的分解后仅产酸,有的分解后既产酸又产气,据此可用以鉴别细菌。
【试剂与器材】1.菌种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2.培养基葡萄糖和乳糖发酵管【操作步骤】将大肠埃希菌和伤寒沙门菌分别接种于葡萄糖、乳糖发酵管内,35℃培养18h~24h观察结果。
【结果】观察结果时,首先确定细菌是否生长,若细菌生长则培养基混浊,然后再观察细菌对糖类分解的结果:①不分解糖:培养基颜色与接种前相比无变化,记录时以“一”表示;②分解糖只产酸不产气:培养基中的指示剂(溴甲酚紫)由紫色变为黄色,液体培养基中的倒管未发现气泡;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培养基内未见气泡或琼脂断裂,记录时以“+”表示;③分解糖既产酸又产气:除培养基中的指示剂颜色改变外,液体培养基中的倒管见有气泡;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培养基内出现气泡或琼脂断裂,记录时以“⊕”表示。
本试验大肠埃希菌分解葡萄糖和乳糖产酸又产气“⊕”,伤寒沙门菌分解葡萄糖只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
【注意事项】配制糖发酵管时内装的小倒管在接种细菌前应是无气泡存在的,否则不宜接种细菌。
【思考题】糖发酵试验的原理及其结果判断。
二、甲基红试验【原理】甲基红是一种指示剂,PH在4.5以下时显示红色,PH在6.2以上是为黄色。
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可进一步分解为甲酸、乙酸等酸性物质,使培养基的PH降至4.5以下,此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后培养基呈红色(阳性)。
另一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的酸可以进一步转化为醇、酮等非酸性物质,使培养基的PH在6.2以上,加入甲基红试剂后呈黄色(阴性)。
【试剂与器材】1.菌种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2.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3.试剂甲基红试剂【操作步骤】1. 将大肠埃希菌和产气肠杆菌分别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5℃培养24h,观察结果。
实验六 糖发酵试验

乳糖5 % 蛋白胨0.2 % 氯化钠0.3 % Na2HPO4 • 12H2O0.2 % 0.2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1.2 %(体积分数) 蒸馏水配制, pH7.4
含有碳酸钙的GYP培养基 A组分:葡萄糖1 %,酵母膏1 %,蛋白胨0.5%, 牛肉膏0.2%,NAc • 7H2O0.2 %, 微量元素液0.5%,50mg/ml的吐温-80水溶液1%. B组分:CaCO3 0.5%,琼脂2.5%, 注:1ml微量元素液中含有: MgSO4• 7H2O 40mg, MnSO4• 4H2O 2mg,
FeSO4• 7H2O 2mg,NaCl 2mg.
总量:2000ml
无菌水: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 重要作用 • 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 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 菌鉴定中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 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
– 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并产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 体(如氢、甲烷、二氧化碳等); – 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 酸并产气;伤寒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 普通变形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分解乳糖。 – 酸的产生可利用指示剂来断定。在配制培养基时预先加入溴甲 酚紫[pH5.2(黄色)-6.8(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可使 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 – 气体的产生可由发酵管中倒置的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五、实验结果
• • 结果 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表示产酸产气;“+”表 示产酸不产气;“-”表示不产酸不产气。
菌名
糖类发酵
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 对照 菌
麦芽糖发酵试验的原理

麦芽糖发酵试验的原理麦芽糖发酵试验是一种常见的生化分析试验,用于检测某些微生物的发酵能力和产酸能力。
其原理是利用麦芽糖作为基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产生的酸性产物使培养基酸化,通过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来判断微生物的发酵能力。
麦芽糖是一种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二糖化合物。
在麦芽糖发酵试验中,常用的微生物有某些肠道细菌和酵母菌。
这些微生物具有β-谷氨酰顶酶,能够将麦芽糖水解成两个葡萄糖分子。
而对葡萄糖进行的最终代谢则会产生有机酸,如乳酸、丙酮酸或醋酸等,这些有机酸能够降低培养基的pH值。
在麦芽糖发酵试验中,首先要准备含有麦芽糖的发酵试管或平板。
然后使用无菌的接种环取一定量的试验菌种接种于试管内。
接种后,将试管置于恒温箱中,将培养基进行酸碱指示剂PH指示剂的改进。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菲尔林指示剂(Phenol Red),其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会发生颜色变化。
在麦芽糖发酵试验中,菲尔林指示剂会变成黄色或橙色。
由于微生物产酸的作用,试管中的培养基会逐渐酸化,使指示剂由红色转变为黄色。
对于未产酸的微生物而言,试管中的培养基pH 值在发酵过程中保持中性,由于没有酸的产生,指示剂保持红色。
而对于具有酸性代谢能力的微生物而言,其将麦芽糖代谢为有机酸,导致培养基pH值降低,指示剂由红色变为黄色。
因此,根据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可以通过麦芽糖发酵试验来判断微生物是否具有麦芽糖的发酵能力。
麦芽糖发酵试验可以在临床实验中用于鉴定某些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例如,对于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属于麦芽糖发酵阴性的结果,可以通过该试验与其他生化试验相结合来得出准确的鉴定结果。
同时,麦芽糖发酵试验也可以用于区分某些菌株和种类。
不同的微生物对麦芽糖的发酵能力不同,可以通过这一试验来区分它们。
总结起来,麦芽糖发酵试验通过观察酸碱指示剂在微生物代谢产酸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微生物是否具有麦芽糖的发酵能力。
这一试验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生化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和种类区分等实验和研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绍新
实验六 糖发酵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 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
糖发酵试验是最常用的生化反应【糖发酵实验, IMVIC实验(吲哚、甲基红、伏普、柠檬酸盐实 验)】,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 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们 在分解糖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细菌能分 解某种糖并产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 体(如氢、甲烷、二氧化碳等);有些细菌只产 酸不产气。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 酸并产气;伤寒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不能分解乳糖;枯草芽孢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产 气,不能分解乳糖,普通变形杆菌能分解葡萄糖 产酸、产气,但不能分解乳糖。
五、实验结果
糖类发酵
大肠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对照
葡萄糖发酵
乳糖发酵
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分别用产酸产气、产酸不产气、不产酸不产气 表示
六、思考题
假如某种微生物可以有氧代谢葡萄糖,发 酵试验应该出现什么结果?
产酸产气的鉴定
产酸的判断:指示剂溴甲酚紫(pH5.2为黄 色,pH6.8为紫色),当发酵产酸时,使培 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
产气的判断:倒置的德汉氏小管(有无气泡)
糖发酵试验结果: 右侧为空白对照, 左侧为发酵产酸阳 性,但不产气,中 间为产酸、产气
三、实验器材
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斜面各1支;盛有 葡萄糖发酵培养基的试管和乳糖发酵培养 基的试管各3支(内装有倒置的德汉氏小 管),试管架,接种环等。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编号 用记号笔在各试管上分别标明发酵培养基名称和所接种的菌
名。 2、接种 取盛有葡萄糖发酵培养基的试管3支,按编号1支接种大肠杆
菌,另1支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第3支不接种,作为对照。另 取乳糖发酵培养基试管3支,同样1支接种大肠杆菌,1支接种 枯草芽孢杆菌,第3支不接种,作为对照。 3.将上述已接种的葡萄糖和乳糖发酵试管和对照管置37℃温 室中培养24小时。 4.观察结果,并填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