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中如何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合集下载

20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20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如何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

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建构主义及《数学课程标准》都充分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都有一定的现实起点,随着信息渠道的拓宽、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学生的知识起点同教材编排的逻辑起点很难保持同步。

如何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合理处理教材,调整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更新教学理念,深层估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进入教室。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与调整,做到“以学定教”。

备课中应多一个重要环节——备学生,也就是估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考虑知识内容本身的特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许多内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原型,但也得考虑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差距。

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积累较为丰富的感知,起点往往较高;而有些内容如“素数”、“合数”等数论领域的概念,我们应该关注逻辑起点。

2、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如家长的文化素养、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家庭条件的优劣等等。

重视家庭教育的家庭,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从父母、亲友等处得到新知,使学生的知识准备更加丰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家中有电脑、有较多的课外读物,学生有机会获得更多更深的数学知识,使知识准备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宽广性。

3、考虑社会文化对数学学习产生的影响:社会文化(包括生活环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产生影响。

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概念教学是教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各种概念。

本文将介绍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提供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进行概念教学的指导。

一、建立概念导入在开始概念教学时,教师应通过简短的引言或故事,引出本次概念的背景和重要性。

通过概念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概念的关注度。

二、提供清晰的定义为了帮助学生明确概念的含义,教师应当提供一个简明扼要但准确无误的概念定义。

这个定义应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并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或晦涩的词汇。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例子来解释概念。

三、比较与对比将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与对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特点和内涵。

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以及共同点和差异点,来帮助学生区分和理解概念的实质。

四、提供实例和应用通过提供丰富的实例和应用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教师可以使用真实案例、图表、图像或视频等形式展示,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实例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五、概念图谱概念图谱是一种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工具。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概念图谱,将概念与其属性、特征、例子等相互关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而有机的知识结构。

这样的图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框架。

六、概念演绎概念演绎是一种通过逻辑推理和归纳法来拓展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基本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推理和归纳的方式发现概念的更多特征和属性。

概念演绎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七、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概念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对概念的理解和解释,从而促进彼此的学习。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小组合作的过程和结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结语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概念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

在教学设计中如何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教学设计中如何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教学设计中如何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1.在审视教科书中确定学生的知识起点教科书是我们设计教学目标和判断学生的知识起点的重要依据。

教师在处理教科书时,要理解到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及其作用,预设学生理应掌握的内容,提供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可能,不能仅以教科书作为教学设计的唯一依据,也不能仅仅对教科书作知识层面的理解与把握,而要从育人的角度,充分解读教学内容所蕴涵的丰富育人价值,教师还必须去注重、了解所任教学科在整个学程中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表现上的不同,仔细研读所任教课程各个阶段课程标准,增强对要求呈螺旋上升部分教学内容的研究,做好教学的衔接。

2.细致分析学生的现实起点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中,现有知识和经验具有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所设定的教学起点,要尽量与实际的教学起点吻合。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课标、文本的具体要求对学生的学习逻辑起点有深人的把握。

只有自己站得高,才会把学生带进有效的学习过程。

但是,很多教师对此往往理解不足,思考不深,功夫下得不够。

就说对具体教科书的理解吧,有时只停留在学生差不多的水平上,甚至有时还没有到学生的水平。

因为自己对教科书理解得不到位,造成了对教学起点的定位低。

我们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多是无效劳动而已。

接着便是对学生现实起点的把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握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途径是形成、确立并保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学生体验到实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内部状态,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脑子的学习活动只会带来疲劳。

“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那么学生已经能站在什么高度跳,这就是个教学起点问题。

所以我们在教学准备中必须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从教科书理解上根据起点确定重点,从学情把握上确定教学难点,才能为学生的发展真正形成生长点。

小学概念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起点

小学概念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起点
2 013 年 12 月 第 5 0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D U C ATI ON TE A CHI N G FO RU M
D e c. 2 01 3 N O. 5 O
小学概念教学 中如 何把握 学生 的起点
朱 巧 兰
( 浙 江省 金华 市浦 江县 杭坪镇 中心小学 , 浙江 金华 3 2 2 2 0 0 )
摘要 : 概 念 教 学是 小 学数 学教 学的 重要 内容 之 一 , 在 进行 概 念教 学时 , 我 们要 把握 好 学 生的起 点 , 比如 知识 起 点 , 能 力起 最, 经验 起 点 , 从 起 点 出发 组 织教 学 , 这样 , 才能 让概 念教 学 更有 效 。 关键 词 : 概 念教 学 ; 把握; 起 点 中图分 类 号 : G 6 2 3 . 5 文献 标 志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O 1 3 ) 5 0 - 0 1 9 1 - 0 2

教学 中 , 总有 一部 分教 师不 是 引导 学生 进行 合情 推 理 , 演 绎 出数 学概 念 ,而是 不尊 重学 生 的数 学学 习 的起点 而 直接 把 些 数学 概念灌 输 给学 生 , 让 学生 死记 概念 , 造成 许 多学 生 虽然 能记住数 学概念 , 却不会 灵活应 用 。因为 学生对 数学 概 念 没有 知识 起点 作 为铺 垫 ,没有 学 习这 些数 学概 念 的知 识 准备 。学 生对数 学概念 的掌握 与 内化 , 必需要 建立在 他们 原 有 的数 学水 平基 础之 上 。学 生 只有在 自己 已经拥 有 的认 识 基 础之 上学 习新 的概 念才 是有 效 的。所 以 , 要 想优化 数学 概

概念教学的要点

概念教学的要点

概念教学的要点概念教学是一种针对特定概念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含义、特征、分类、联系和应用。

概念教学是一种基础性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讨论概念教学的要点。

首先,概念教学要注重清晰明确的概念定义。

概念定义是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出简明扼要、准确无误的定义。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对比和分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概念的定义。

其次,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特征和边界。

概念的特征是指概念本质的表现,教学中应该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主要特征。

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出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对比,帮助学生判断概念的边界和范围。

第三,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分类和归类。

分类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分类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根据概念的属性、特征、功能等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分类可以系统地掌握概念的本质和变种。

第四,概念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结构化。

概念教学应该将概念融入到知识结构中,使得学生能够将概念与其他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形成有机的知识网络。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关案例、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际应用和具体运用方式。

第五,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扩展与深化。

概念的扩展与深化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目标,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来理解概念。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六,概念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概念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思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参与,主动思考和提问。

综上所述,概念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概念的含义、特征、分类和应用等。

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策略的研究

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策略的研究

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策略的研究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368-02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下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进入教室。

《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并在这个起点上来设计教学,使每位学生主动投入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中去。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只有很好地了解学生,才能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只有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因此,如何了解、寻找和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对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是由维、哈、蒙、汉四个名族组成的一所乡镇小学。

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牧区,打工子女、农民等家庭。

每年新入学的学生大部分接受过学前教育,其中一少部分学生只接受了学前班一年的学前教育,这类学生的学习起点较高。

有部分学生未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这类学生的学习起点较低。

还有部分学生是跟随爸妈外来的务工人员,他们的学习起点情况不详。

面对我校生源如此复杂的情况,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点,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不是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在教学设计时,只考虑自己怎样去向一群一点也不懂的孩子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就会重复一些劳动,也会使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下降。

走进数学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

但是一到做练习题时就出现很多错误,这是因为学生听课时"不懂装懂"地跟着老师走,老师被教案牵着走。

这就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把握不当,简单的把学生全归类为零点。

学习起点把握不当的表现:1.起点归零许多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把所有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忽视了新时代的学生学习的起点并不是从零开始的,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

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慨 念 , 及 如 何 在 教 学 过 程 中把 握 好 学 生 以 对学 生开 展 阶 段 性 的 小 型 的调 查 问卷 活 程 , 握 学 习方 法 。 以 掌 的学习起点试做简单论述 。 动。 问卷 可 以 采 用计 算 、 选择 、 断 、 判 简述 等 学 生 在 学 习 起 点 上 的 差 异 客 观 存 在 多 种形 式 , 内容 涉及 前 一 阶 段 学 习 的知 识 、 的 , 以 数 学 教 师 在 课 前 做 课 程 设 计 和 备 所 概念 , 及以后 几周即将学到的 新知识 内 以 课时就 应将其充分考虑在 内。 通过 上 面 的 1 学习起 点的概念 学 习 起 点 是 指 学 生 学 习新 的 知 识 内容 时 已经 具 备 的 有 关 知 识 和 技 能 的 基 础 , 以 及对有关知识 的认知水平和 态度等 。 习 学 起 点是 学生 学 习新 的 知 识 内 容所 必须 借 助
的 生 活 经 验 出发 … … 数 学 教 学 活 动 必 须 建 立 在 学 生 认 知 发 展 水 平 和 已 有 的知 识 经 验 基 础 之 上 ” 这 就 需 要 教 师 充 分 了. . 握 学生 的 。 F把 学 习起 点 , 对 学 生 个 体 差 异 , 针 采取 有 效 学 方 法 组 织 开 展 教 学 活 动 , 以达 到 良 好 的教 学 效 果 。 关键 词 : 学习起点 逻辑起 点 现 实起 点 调查 提 高教学效率
的知识储备 , 它分 为 逻 辑 起 点和 现 实 起 点 性 , 莫要 设计 成 考 试试 卷 的 样 式 。 切 两种 。 辑 起 点 是指 学 生 按 照 教 材 学 习 , 逻 应 2. “ 3 提前 作业 ”法 具 有 的 知 识 基 础 , 教 材 编 写 者 为学 生 预 是 布置课后 作业 , 教 师最常 用的巩 固 是 检 设 的 知 识 储 备 标 准 ; 实 起 点 则 指 学 生 通 学 生 知 识 积 累 、 测 学生 学 习状 况 的 方 法 。 现

概念教学中如何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最新教育资料

概念教学中如何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最新教育资料

概念教学中如何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最新教育资料概念教学中如何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上。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

概念是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诸多属性中,抽出特有的、本质的属性概括而成的。

数学概念教学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概念又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如果学生有了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就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和解题技能。

由此可见,小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但又是有一定困难的。

如果教师在教学概念时,能够合理地把握学生概念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使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距离不过于困难,也不过于简单,正好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学生就会有信心、有决心去探究学习掌握数学概念。

一、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起点”,在辞海中解释为:出发点(包括时间、地点或思想认识、行动、水平等)。

学生的学习起点应该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此知识前已有的思想认识、行动、水平。

学生的学习起点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

逻辑起点:是指按照教材的学习进度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的积累,是静态的、封闭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上具有多于教材的知识、技能积累,它的主体是学生,是动态的、开放的。

二、传统的数学教学现状传统的数学教学,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备教材”、“备教法”,不重视“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考虑的是自己该怎么教,而不是考虑学生该怎么学,在教案中很少涉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即使有了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也只是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认为学生应该具有,至于学生是否真正具有,具有多少却很少考虑。

如何把握概念教学设计

如何把握概念教学设计

如何把握概念教学设计概念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概念的传授和学习的设计。

概念是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单元,是学习者理解和认识事物的基础。

因此,把握概念教学设计对于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和丰富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概念教学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进行概念教学设计。

一、概念教学设计的目标概念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概念的正确认知和理解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通过概念教学,学生可以学会辨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概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概念教学设计也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概念教学设计的内容概念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概念的本质、属性、分类和应用等方面。

首先,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概念的核心特征和本质,使其能够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概念的属性和特点,使其能够准确描述和区分不同的概念。

此外,还应向学生说明概念的分类和层次关系,帮助他们建立概念体系。

最后,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概念的应用,使其能够将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问题解决和分析。

三、概念教学设计的方法1. 建立概念图谱:教师可以用图形的方式展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结构。

图谱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概念地图等形式,将概念的主要内容和关系呈现出来。

2. 实例引导法: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或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具体含义和应用场景。

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 问题导入法: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概念,促使其主动思考和发现概念的规律性和普适性。

问题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4. 合作学习法:概念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小组或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互动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概念教学设计的评价概念教学设计的评价应注重对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察。

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城关回小周丽芬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复制”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出现了“形似神散”、“虎头蛇尾”的现象,往往是教师上课开始很让人激动,课中是云里雾里,课后感叹“学生会这样回答真没想到”。

分析原因,其一是我们的教师已习惯于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毫无准备的学生,牵着学生走,而课堂一旦出现生成,教师就无以应对;其二是教师只注重“搬动”,而不重视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即“学习起点”。

把学生带到哪里,首先应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

因此,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一、教学设计要充分研究学生教师设计时,我们常常会这样:让学生“知道装不知道,懂装不懂”。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起点的分析,所设定的学习起点只是教材的逻辑起点而并非是学生的现实起点。

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

1、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的学科,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我们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分析教材,做到真正的理解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要细致研究知识间的种种联系,把握知识的贯通和延伸。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联系,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它们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以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教师准确寻找教学起点的前提,没有系统的教材体系做支撑,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

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由于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高、面积的相等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分析以上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已经对数学的转化思想有了初步的感知——把未知的知识转化成已知的知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利用转化思想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估计猜测学生的认知基础。

数学概念课的五个步骤

数学概念课的五个步骤

数学概念课的五个步骤数学概念课的五个步骤包括:引入概念、解释概念、示例应用、练习实践和总结反思。

首先,引入概念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引入概念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新概念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对新概念进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实例、引述有趣的故事或者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入新的数学概念。

在引入概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了解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引入方式。

其次,解释概念是引入后的第二步。

解释概念需要教师通过简单、直观、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向学生详细解释新概念的定义、特点、性质及其在数学领域中的应用等相关内容。

在解释概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对新概念的准确理解。

第三,示例应用是学习新概念的第三步。

示例应用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例,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概念,并将其应用到数学问题中。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示、分组讨论、板书解析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推理,掌握新概念的应用技巧和解题方法。

在示例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四,练习实践是学习新概念的第四步。

练习实践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和难度的练习题,要求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对新概念的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以及拓展性、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对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练习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总结反思是学习新概念的最后一步。

总结反思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和教训,梳理学习收获和成效。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结讲解、课后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新概念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并检验自己对新概念的掌握程度。

小学概念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起点

小学概念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起点

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2013年12月第50期Dec.2013NO.50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几乎每一册数学教材中都安排了一定的数学概念让学生学习、掌握。

学好数学基本概念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也可以说,它是学生学习所有数学知识的前提。

学生如果对数学概念掌握不好,那么他们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其它内容的。

因为数学所有内容的学习都必需是建立在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上而进行的。

因此,搞好概念教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要研究的课题。

但是在当前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总有一部分教师不是引导学生进行合情推理,演绎出数学概念,而是不尊重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起点而直接把一些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概念,造成许多学生虽然能记住数学概念,却不会灵活应用。

因为学生对数学概念没有知识起点作为铺垫,没有学习这些数学概念的知识准备。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与内化,必需要建立在他们原有的数学水平基础之上。

学生只有在自己已经拥有的认识基础之上学习新的概念才是有效的。

所以,要想优化数学概么?根据思维定式,学生说的还是动物,这也是我预料之中的。

我接着引导:火烧云还非得只像动物吗?学生的思维很快就打开了,他们说出了植物以及其他很多东西。

像这种设计就是从学生的实际考虑,先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然后老师确定自己的教学预设,既发展锻炼了学生,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落实生本高效课堂可从质疑问难着眼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只有“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

因此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创设自主质疑的空间,让他们在质疑问难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表面上也重视学生自主质疑,在教学预设中也有这样的环节,如“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但这样的质疑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而已。

如何把握小学生数学学习起点

如何把握小学生数学学习起点

如何把握小学生数学学习起点摘要: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对从事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情感态度等。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起点分为两类,即:学习的逻辑起点和学习的现实起点。

通俗地讲,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根据学习进度,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

教师要合理地确定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习起点与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距离正好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从而使学生有信心、有决心去探索、去学习。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学习、起点、学生对于同一学习内容来说,有时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要高于学习的逻辑起点,而一小部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会低于学习的逻辑起点。

如何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呢?我通常是在每一次学习新知识之前,布置给学生具体的预习要求:你知道这一部分讲了什么知识?你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要在课堂上与大家共同解决?通过课前预习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优生进行指导,对学困生给予个别补救。

教师只有找准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才能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

那么,如何才能找准学习的现实起点呢?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课堂上要给足学生言语权,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教师才能更加准确地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并发现不同学生起点的高低,从而有效地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的流程才能变成智慧碰撞的过程,学生才会从一次次困惑中破茧而出,由怀疑而探究,由缺憾而追寻。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小学数学的教育,一直处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模式,如何让小学生能够敢于提问甚而善于提问,是我们数学教师需要研究和讨论的。

炼就一双数学的眼睛,从生活情感中挖掘学生的认知起点。

巧用学习起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巧用学习起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巧用学习起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摘要:在小学教育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

因此,提高小学课堂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而巧用学习起点,则是提高小学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本文对巧用学习起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这一主题进行了探析,希望可以为有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些意见与帮助。

关键词:学习起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引言:所谓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就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小学数学教师要巧用学习起点,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师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期待和疑虑。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应和表现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动作和回答问题的表现,大致了解学生们对于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以根据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设计一些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们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期待和疑虑。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练习并提交,从而了解学生对之前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例如,在教授“分数”这一概念时,数学教师可以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

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觉得分数是什么?”或“分数的意义是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接着,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分数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们用分数表示某个图形的部分,或让学生描述分数的意义。

概念教学的基本步骤

概念教学的基本步骤

概念教学的基本步骤概念教学是教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概念。

通过概念教学,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概念教学的基本步骤,并探讨如何有效实施概念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1. 确定学习目标:在进行概念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所要教授的概念以及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明确,有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2. 引入概念:在引入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故事、展示实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对概念的初步认知。

3. 解释概念:在解释概念时,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图表、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师需要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解释概念,并通过具体实例对概念进行说明,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4. 概念运用:在概念运用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练习或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将概念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5. 总结归纳:在概念教学的最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所学概念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概念的关键特征、重要概括等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有效实施概念教学的方法1. 创设情境: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或引入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情境可以是真实的、具体的案例,也可以是虚拟的情景,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和加深理解的作用。

2. 多样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来进行概念教学,例如图书、幻灯片、实物模型等。

不同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媒介理解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概念教学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在小组或团体中,学生可以共同探讨概念,并相互交流、协商。

合作学习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概念理解。

4. 反馈与评估:在概念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听取学生的回答和观点等方式,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教学中如何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内容摘要]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概念又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概念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因此,教学中老师应该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学习起点《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上。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

概念是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诸多属性中,抽出特有的、本质的属性概括而成的。

数学概念教学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概念又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如果学生有了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就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和解题技能。

由此可见,小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但又是有一定困难的。

如果教师在教学概念时,能够合理地把握学生概念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使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距离不过于困难,也不过于简单,正好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学生就会有信心、有决心去探究学习掌握数学概念。

一、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起点”,在辞海中解释为:出发点(包括时间、地点或思想认识、行动、水平等)。

学生的学习起点应该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此知识前已有的思想认识、行动、水平。

学生的学习起点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

逻辑起点:是指按照教材的学习进度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的积累,是静态的、封闭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上具有多于教材的知识、技能积累,它的主体是学生,是动态的、开放的。

二、传统的数学教学现状传统的数学教学,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备教材”、“备教法”,不重视“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考虑的是自己该怎么教,而不是考虑学生该怎么学,在教案中很少涉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即使有了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也只是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认为学生应该具有,至于学生是否真正具有,具有多少却很少考虑。

也就是只考虑了学生“应该的状态”,而忽视了学生“现实的状态”。

然而,由于社会发展的日渐信息化与学习化,学生的学习资源正变得日益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渠道不再仅仅只有教师和教材,他们从父母长辈、课外读物、媒体、网络等学习渠道中可能已经接触了不少的数学信息。

所以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可能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

这些就意味着学生的知识状况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有待了解而且必须了解的未知数。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其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距离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其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学习者已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习者通过学习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如果最近发展区过大,则使学生觉得学习过于困难,失去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反之,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因材施教,每位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中,通过“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三、概念教学中了解、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的策略概念教学不能简单地处理为“看懂----背诵――理解――运用”,概念教学应该讲清概念的来源、形成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小学数学“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中都有概念,而且这些数学概念又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

因此,在概念引入时应让学生形成数学直觉,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1、利用课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接触的人、物都不尽相同,从而他们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

因此,想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在学习某一概念前,教师首先“备教材”,搞清楚学生在学习之前学过那些相关知识,以后还有哪些知识与此相联系,也就是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蕴涵的思想方法德育因素等。

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还要“备学生”,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和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情况怎么样?哪些知识学生能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老师点拨和引导?进行课前问卷调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在概念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卷:对要学的概念你知道它的什么知识?你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它和以前所学的概念有没有联系?对这一概念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在课堂上和大家共同解决?2、利用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符合学生的现实知识水平,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

但每节课前做一个调查,对老师来说有时会没有这个时间,现实条件有时也不允许。

因此老师探索在新课前设计一些和新知有关的尝试练习,如:在“认识三角形”前,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当老师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学生说知道后,老师马上让学生描述(可以画或写)出你心目中的三角形。

这样让学生在课中画(或写)教师就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及时调整课堂的后续教学。

(二)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总希望自己的教学能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知识技能掌握良好,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往往事与愿违,要么将学生看得过于聪颖,容易将问题设计得过难,也就是起点过高,学生难以进入可思维的区域——也就是维果茨基提出的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使大部分学生陷入困境,思维受到阻碍,课堂顿时出现冷场。

这时的课堂就会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要么将学生看得太弱,总觉得他(她)们是孩子,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较低,老师容易将简单的学习内容考虑得过于繁琐,学生觉得老师太罗嗦了,“我早就知道的东西还要讲来讲去”。

这样的两种课堂都会让学生“无话可说”。

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后,合理把握学生学习起点,那么所有的学生也就能站在各自的“起跳点”上,运用自己的跳跃方式“跳一跳”,达到既“摘到果子”,又能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1、剖析生活经验,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许多内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原型,因此,这类概念的课堂教学应该更高于生活中的原型,而不应该只局限于书本上类似于生活原型的知识。

如:《元、角、分的认识》,现在的孩子对于各种纸币面值的认识,根本是小菜一碟,因此,这节课的教学起点应该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这些面值后的计算。

而且把这样的生活场景搬到数学课堂,用枯燥的数学词汇加以描述,学生计算起来也会感到困难,这样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

而有些内容如“素数”、“合数”等数论领域的概念,离生活经验比较遥远,学生相对来说比较陌生,这时老师应该将学习起点放在学生对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理解上。

2、如何区分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概念、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既然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许多内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原型,但课堂教学更高于生活中的原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数学问题,虽然形成了属于学生个人的数学知识,但这些数学知识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

有的知识是正确、清晰的;有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在学生心中可能有的只是一种直觉体验。

如:第一次上《角的认识》这一内容,在导入时可问学生:你知道角吗?学生会说:人民币中有角,桌椅的“脚”,还有“牛角”,这就完全与数学脱节。

学生为什么会回答老师那么多与数学知识脱节的东西?那应该是学生受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影响。

因此,诸如“空间与图形”这类概念的教学老师不应该从生活经验把握学习起点,那样会造成学生学习障碍。

所以,在进行这一内容教学时,可提问:你认识数学中的角吗?学生会说三角板中有“角”,但当老师要学生指出三角板中的角时,学生指出的是角的顶点。

其实,如果老师画一个点,学生肯定知道那不是一个角,可见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是在学生的心里认为“角就是那尖尖的东西”。

学生心里会感觉非常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说三角板上有三个角,而刚才他指的那个怎么不是数学上的“角”呢?因此,接下去的教学老师应该突破学生“角”这一概念的知识的迷茫点。

3、挖掘学生的学习积累,把握学生学习起点学生在学习某一类概念的时候,老师可以挖掘学生学习的积累,在学生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新概念。

这类概念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把握在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比如教学“质因数”这一概念,学生已经分别知道了“质数”“因数”这两个概念,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给“质因数”这一个概念下定义,并让学生举例证明。

一个数学概念只有系统地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才可能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深刻理解,才能构建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

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哪些知识是与本概念密切相联的,本概念与哪些后继概念有着链接……,这种系统意识的树立,将有助于学生对新概念作出经验性材料的储备,同时也推动学生对后继概念的探究。

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起重要作用。

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更谈不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果学生有了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就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和解题技能。

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多问自己:我了解我的学生吗?了解了多少?要如何了解?要准确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基础把握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又该以哪些学生的起点为标准?关注学生的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有了好的起点就有了好的思路,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究、猜想、验证概念的过程,亲近概念,轻松学习概念。

[参考文献][1]周春萍《学习起点,你关注了吗?》《中小学数学》[2]林俊.研读教材.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d].名师备课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3]何文杰《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