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程教案 第十一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案第十一章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代社会心理学任课教师周晓虹教授翟学伟教授朱虹博士
1/ 53
第十一章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1、集群行为及其理论2、群众行为:未经组织的集群行为3、大众行为:分散的集群行为4、信息传播影响的集群行为5、社会运动:社会变革的非制度化尝试
---------------------------------------------------------------最新资料推荐------------------------------------------------------ 第一节集群行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行为集群行为的概念:一般人们的行为处在既定的社会规范的制约之下,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受通常的行为规范所指导、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同时也是难以预测的群体行为方式,这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的集群行为。
当我们论及集群行为时,就像将手伸向一只鼓鼓囊囊的“摸彩袋”。
这只袋子里盛放着各种从表面上看来不但毫不相关甚至大相庭径的现象:从暴乱、骚动、恐慌、狂热、时尚、流言、谣言直至各种社会运动。
3/ 53
集群行为:性质与特征集群行为英文写成 Collective Behavior,又译作“集聚行为”或“聚合行为,也被人译作“集体行为”,在前苏联学界则被译作“集体外行为”或“非集体行为”。
在科尔曼那里,集群行为“包括人们成群向银行去挤兑;剧场里火警之声大作,观众仓惶逃脱;在一部分人中兴起的某种一时的爱好(跳呼拉圈舞和滑板风行一时);群体发财之梦(当年在法国与约翰·劳的密西西比开发公司有关的股票投机狂潮);充满敌忾且又无组织的示威行动;暴乱;群体行为;服饰的流行以及宗教的狂热等。
”
---------------------------------------------------------------最新资料推荐------------------------------------------------------ 有关集群行为的若干经典定义(1)从古斯塔夫·黎朋和西皮奥·西格尔时代起,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家就一直尝试着从理论上对集群行为加以概括:罗伯特·帕克认为,“集群行为是在公共和集体冲动的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换句话说,那是社会互动的结果”。
右图:芝加哥学派的灵魂人物Robert E.Park(1864- 1944)
5/ 53
有关集群行为的若干经典定义(2)N.J.斯梅尔塞将集群行为界定为“在重新规定社会行为的信念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动员”;戴维·波普诺则更为详细地指出,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
” 按照N.斯梅尔塞的观点,集群行为一般具有以下三大特征:(1)集群行为是由某种共同的信念引导的,这类信念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信念,有时它涉及威胁、阴谋等非正常力量;(2)集群行为不是确定的行为,它的制度化程度很低,用布鲁默的话说,集群行为是“一种为了应付不确定的环境而歪曲或形成”的行为;(3)参与集群行为的人认为凭借集群的力量能够重建或恢复正常的社会行为。
---------------------------------------------------------------最新资料推荐------------------------------------------------------ 集群行为的五大条件(1)环境场所。
有些集群行为的产生需要必要的环境场所,反过来说,有些特殊的场合也便于促进人们对某种普遍刺激作出自发的反应,从而产生集群行为。
这种环境场所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便于人们之间的面对面的互动,如广场、体育馆、大厅等等。
除了空间条件外,时间也是集群行为的一个关键性的环境因素。
社会失范。
任何环境或任何场合,只要是一大批人失去了必要的行为规范,就有可能导致集群行为。
例如在失事的车船中,在失火的影剧院或者是突然遭到意外袭击的一群人,他们由于没有想到要应付此类事件,所以没有事先明确的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只能靠自己临时的判断和接受他人的暗示来调整自己的行动。
因此,在这种没有规范指导的情况下极容易产生集群行为。
7/ 53
聚会:集群行为的合适空间场所
---------------------------------------------------------------最新资料推荐------------------------------------------------------ 集群行为的五大条件(2)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
这是比较重要的促成集群行为的社会条件。
因为许多集群行为是危害现存制度的,所以,维护这种制度的机构也自然会努力制止这类行为的发生。
但是,一旦当社会控制机制减弱并且看来将要崩溃时,便为集群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相对剥夺。
当人们实际所有的东西不能达到他们自己认为应该获得的程度时,便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
特别是在一个长期的不断上升的满足和期望之后,突然来一个倒退,这种相对剥夺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因为人们习惯了期待更多的东西。
权力斗争。
一些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策划者,常常会把集群行为作为一种政治策略,这是某些集群行为尤其是以集体暴力为主要形式的集群行为产生的政治条件。
9/ 53
集群行为的理论(1)最早进行这种理论尝试的是古斯塔夫·黎朋,他的着眼点是集群行为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群众(Crowd)。
黎朋将群众视为“一群人的聚合”,而由个人聚合而成的群众具有“完全不同于组成它的个体特征的新特征……”。
“他们已转化为群众这一事实会使他们具有一种集体心理,使他们以一种与他们各自独处时完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思考和行动。
” 黎朋认为群众具有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1)去个性化,即由于置身于许多人中,个人便确信有一种难以克服的力量使自己不能不屈服于本能;(2)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这容易导致群众易受相互间的暗示与感染;(3)失去个人责任感,这容易导致对情欲和行为缺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