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三号线12标车站测量方案-改

合集下载

地铁车站基坑冠梁和第一道支撑技术交底

地铁车站基坑冠梁和第一道支撑技术交底
B、当采用搭接双面焊方式时,要求钢筋焊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5d,且不应小于100mm。搭接接头错开距离为钢筋直径的35d,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面面积的百分比不超过50%。
C、当采用闪光对焊形式时,要求先预热再闪光,保证焊接质量,搭接接头错开距离为钢筋直径的35d,且不应小于500mm钢筋同轴同心,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面面积的百分比不超过50%。
工程名称
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12标明发广场站
工程里程
K30+304.916~K30+484.197
编制单位
12标项目工程部
接受单位
工程项目
明发广场站基坑冠梁和第一道支撑施工
交底时间
交底内容:
四:文明施工
(1)粉尘治理、噪音治理和水浆污染治理三同时。特别是噪音控制,计划分时段施工。尽量在夜间做辅助工作,大型机械设备不起动,以减少扰民。
K30+304.916~K30+484.197
编制单位
12标项目工程部
接受单位
工程项目
明发广场站基坑冠梁和第一道支撑施工
交底时间
交底内容:
表1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网的长度、宽度
±10
尺量检查
2
网眼尺寸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3
骨架的高度、宽度
±5
尺量检查
4
骨架的长度
(7)混凝土浇筑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为C30,混凝土浇筑采用输送泵下料,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捣,每段冠梁留置混凝土抗压试件一组。混凝土浇筑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南京地铁秣周基地出入段接触网打火原因分析及整改方案

南京地铁秣周基地出入段接触网打火原因分析及整改方案

南京地铁秣周基地出入段接触网打火原因分析及整改方案南京地铁三号线秣周基地列车受电弓在经过出入段2152、2162分段绝缘器附近时会发生接触网打火、拉弧现象,有可能会影响运营。

本文从检查受电弓抬升力、检查打火区域接触网磨耗、检查分段绝缘器的受力状况等多角度出发,逐一排查,最终锁定原因并给出整改方案,实地施工后彻底解决打火问题,并作出经验总结。

标签:接触网;打火;整改南京地铁三号线秣周基地列车受电弓在经过出入段2152、2162分段绝缘器附近时会发生接触网打火、拉弧现象,工程师对可能造成的原因进行了分类:一是接触线和电客车受电弓之间力与摩擦的原因。

二是机车过分段时产生的拉弧。

若有异常打火,在受电弓和分段绝缘器导滑板上有烧伤痕迹。

1 检查受电弓的抬升力拉弧打火和空气间隙有关,而受电弓如果抬升力足够的话,会减少空气间隙存在的几率。

工程师在对受电弓检查过程中发现,当受电弓升弓保持力降低时,碳刷条与接触网将无法完好配合,有可能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碳刷条与接触网脱离从而造成拉弧的问题,为验证这一分析将列车的受电弓升弓保持力调整为100 N 和140N,(正常为120±10 N),并进行运行跟踪,现场观察打火现象并无明显改善,因此确定受电弓的抬升力并不是秣周基地出入段接触网打火的主要原因。

2 检查打火区域接触网磨耗接触导线若存在磨耗不均匀的现象,碳滑板在经过有异常磨耗的接触网区段,工作面的形状不太规则且起伏不平,会形成比较深的凹槽,受电弓在运行过程中与接触线相互摩擦时,会出现瞬时离线的现象,在此之间产生的电流就会产生打火的现象。

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打火区域进行反复检查,并未发现异常磨耗。

3 检查分段绝缘器的受力状况对分段绝缘器进行查看,发现有烧损痕迹,对现场布置查看发现,分段绝缘器的位置较为特殊:分段绝缘器设计安装在跨距中心钢轨绝缘节正上方,由此形成分段绝缘器两端的隔离开关电缆较长,粗重的电缆会在接触悬挂上形成集中重量(硬点),一般情况下分段绝缘器安装在装有隔离开关的支柱附近,这样分段绝缘器可以依靠附近的支柱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最大化地减少了外界不稳定因素干扰。

南京地铁三号线D3-TJ07标(TA12标)盾构管片监理细则

南京地铁三号线D3-TJ07标(TA12标)盾构管片监理细则

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12标钢筋混凝土管片生产监理实施细则编制批准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监理D3-TJ07标监理部2011年3月28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监理工作流程 (3)四.监理控制目标值 (4)五.监理措施 (4)5.1 材料和配合比要求 (4)5.2前期准备工作监理 (4)5.3模具检验 (5)5.4钢筋骨架成型的监理 (6)5.5隐蔽工程验收 (7)5.6混凝土浇注监理 (7)5.7 管片养护 (8)5.8 成品检测 (9)5.9 管片修补 (10)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12标,标段起讫里程K28+881.142~K30+854,全长约1973m,包括两站两区间,即大明路站、明发广场站、大明路站~明发广场站盾构区间、明发广场站~绕城公路接头井盾构区间。

线路始于大明路站(含),下穿宁溧路后调头向西,沿麦德龙路到达明发广场站设站。

而后线路先后下穿农花河,至绕城公路北接头井(不含)吊出,完成工程工。

隧道结构为:隧道内径5500mm,外径6200mm,厚度350mm,环宽1200mm,转弯楔形量为37.2mm,衬砌环分为6块,其中一个封顶块、两个邻接块、三个标准块,平面曲线段通过左、右转弯环和标准环的组合进行模拟。

盾构管便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管片混凝土等级为C50,抗渗等级为P10,其中标准环1192环、左转弯环508环、右转弯环486环,管片数量总共为2186环。

二.编制依据✓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钢筋混凝土管片结构图✓监理合同、已经批准的监理规划✓已批准的管片生产《施工组织设计》✓普通硅酸盐水泥检验方法GB175-200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四.监理控制目标值✓管片的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达到合格标准;✓管片生产的进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南京地铁三号线调整环评报批稿(123456)【3】

南京地铁三号线调整环评报批稿(123456)【3】

南京地铁三号线工程调整■■■■对照GB/T50452-2008《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6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结构最大速度响应速度在0.16~0.73mm/s,其中南京城墙等4处文保单位超标,超标量为0.02~0.58mm/s。

中华书局预测值满足《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的要求。

5.5 振动污染防治措施建议5.5 振动污染防治措施5.5.1 振动污染防治的一般性原则为减缓本工程对沿线地面和建筑物的干扰程度,结合预测评价与分析结果,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本次评价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振动防护措施和建议:(1)根据地铁振动的产生机理,在车辆类型、轨道构造、线路条件等方面进行减振设计,将降低轮轨撞击产生的振动源强值,从根本上减轻轨道交通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①车辆振动控制车辆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振源的大小,在车辆构造上进行减振设计对控制轨道交通振动作用重大。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资料,采用弹性车轮可降低振动4~10dB。

在转向架上采取减振措施;减轻簧下质量;采用盘式制动等措施来降低车辆的振动。

因此在本工程车辆选型中,建议除考虑车辆的动力和机械性能外,还应重点考虑其振动防护措施及振动指标,优先选择噪声、振动值低、结构优良的车辆。

②轨道结构振动控制轨道结构振动控制主要包括钢轨及线路形式、扣件类型和道床结构等三方面的内容,现分述如下:a、钢轨及线路形式重轨无缝线路不仅能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和降低车辆运行能耗,而且能减少列车的冲击荷载;因而已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工程正线采用60kg/m重轨无缝线路,在车轮圆整的情况下其振动较短轨线路能降低5~10dB。

b、扣件类型本工程正线、辅助线整体道床,采用DTVⅠ2型弹性分开式扣件;车场线、出入段线碎石道床地段采用国铁弹条Ⅰ型扣件,车辆段内整体道床采用弹条I型分开式扣件。

C、道床结构本工程地下线路减振要求较高地段采用橡胶浮置板道床,特殊减振地段采用钢弹簧浮置板道床。

绘制南京地铁三号线列车运行图

绘制南京地铁三号线列车运行图

绘制南京地铁三号线列车运行图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绘制南京地铁三号线列车运行图摘要列车运行图是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基础,它能直观显示列车在时间、空间上的关系;是列车运行的综合性计划,其将整个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一个整体,将与列车运行相关的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各部门之间协调作业的能力。

其绘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和安全可靠性能。

本文以理论研究为主,充分借鉴和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观点和类比的方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流量大、阶段性高峰明显及变化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站间距离短等特点,进行了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

本文从经济合理的角度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旅客的出行心理、需求及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铁运营设备、设施的潜能,把突发情况对运营的影响降到最低,更好地满足乘客出行及公司长远发展利益。

关键字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图绘制;运行图调整目录1.引言 (1)2.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行车调度 (2)3.1 行车调度调整在地铁运营中的作用 (3)3.1.1 行车调度工作 (3)3.2 行车调度调整的基本原则 (3)3.3 调度调整策略 (4)3.4 实例分析 (5)3.4.1 事件概述 (5)3.4.2 事件分析 (6)4.列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分析 (7)4.1 客流及客流性质 (7)4.1.1 一日内小时客流分布特征 (7)4.1.2 一周内全日客流分布特征 (8)4.2 企业的效益 (8)4.3 旅客旅行时间的消耗 (8)4.4 列车定员 (9)4.5 车站能力及区间通过能力 (9)5.南京地铁三号线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及其描述 (11)5.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概述 (11)5.1.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概念作用 (11)5.1.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总体结构 (12)5.2 南京地铁三号线线路状况 (13)5.3 建立模型 (14)结论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1.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起着越来与重要的作用,它快速、便捷、运量大、占地少等优点。

南京地铁车站勘察报告

南京地铁车站勘察报告

目录1 绪言 (1)1.1工程概况 (1)1.1.1总体概况 (1)1.1.2工点概况 (1)1.2勘察目的与任务 (1)1.2.1勘察目的 (1)1.2.2勘察任务 (2)1.3执行的技术标准与依据 (2)1.3.1国家规范 (2)1.3.2行业规范 (2)1.3.3地方规范 (3)1.3.4其他依据 (3)1.4勘察等级确定 (3)1.4.1工程重要性等级 (3)1.4.2工程安全等级 (3)1.4.3场地等级 (3)1.4.4地基等级 (3)1.4.5勘察等级 (3)1.5 勘察方案布置 (3)1.5.1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3)1.5.2勘探工作布置原则 (3)1.5.3勘探孔平面布置 (4)1.5.4勘探孔深度确定 (4)1.5.5其它说明 (4)1.6勘察工作概况与质量评述 (4)1.6.1钻探 (4)1.6.2取样 (4)1.6.3标准贯入试验 (4)1.6.4重型动探试验 (4)1.6.5旁压试验 (5)1.6.6波速试验 (5)1.6.7室内土工试验 (5)1.6.8 水文专项试验 (5)1.6.9 大地导电率测试、地温测定 (5)1.6.10 热物理、电阻率试验 (5)1.6.11 质量评述 (5)1.7 实际完成勘察工作量 (5)1.7.1野外勘探作业 (5)1.7.2室内试验 (6)1.8 工程测绘 (6)1.8.1 基准点 (6)1.8.2 测量方法和精度 (6)1.8.3 测量成果............................................................................................................................................... 6 2 自然地理与环境.. (7)2.1 地形与地貌 (7)2.2气象与水文 (7)2.2.1 气象 (7)2.2.2 水文 (7)2.3 场地及周边环境条件 (7)2.4邻近重要建(构)筑物 (8)2.5重要地下障碍物 (9)3 区域地质条件 (9)3.1区域地质构造 (9)3.2区域地震历史 (9)3.3区域地震构造 (10)4 工程地质条件 (10)4.1地基土的分布 (10)4.1.1地基土分布简述 (10)4.1.2地基土分层原则与方法、层号含义 (10)4.2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 (11)4.3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 (12)4. 3.1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12)4. 3.2土的压缩指标及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12)4. 3.3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13)4. 3.4土的颗粒组成指标 (13)4. 3.5标贯试验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13)4.3.6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 (14)4.3.7岩石试验指标(范围值、平均值) (14)4.3.8土的基床系数、静止侧压力系数和泊松比室内试验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15)4. 3.9旁压试验指标(平均值) (15)4. 3.10波速测试指标(范围值、平均值) (15)4.4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 (15)4.4.1地基土参数可靠性分析 (15)4.4.2地基土参数的统计 (16)4.4.3地基土参数选用 (16)4.5电阻率与大地导电率 (16)4.5.1室内试验电阻率指标 (16)4.5.2野外测试大地导电率成果 (16)4.6地温 (16)4.7岩土热物理参数 (16)5 水文地质条件 (17)5.1地表水 (17)5.2地下水 (17)5.2.1 地下水类型 (17)5.2.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7)5.2.3 地层渗透性 (17)5.2.4 地下水水位 (18)5.2.5 地下水水质 (18)5.2.6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 (18)5.2.7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19)5.2.8抽水试验成果分析 (19)5.3抗浮设计分析 (19)6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19)6.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分组 (19)6.2 场地类别 (19)6.3饱和砂性土液化判别 (20)6.4抗震地段 (20)6.5软土震陷评价 (20)6.6地震动参数 (20)7工程地质评价 (20)7.1 场地稳定性及工程的适宜性 (20)7.2 岩土层工程地质评价 (20)7.3地基均匀性评价 (21)7.4特殊岩土 (21)7.4.1填土 (21)7.4.2软土 (21)7.4.4强风化岩 (21)7.5不良地质作用 (21)7.6围岩类别、土石分级 (22)7.6.1根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分级 (22)7.6.2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分级 (22)7.7 施工影响、环境评价 (22)8 天然地基分析与评价 (22)8.1 天然地基持力层选择 (23)8.2 承载力设计参数 (23)8.3 沉降验算参数 (23)8.4不均匀沉降处理的工程建议 (23)9 桩基础分析与评价 (23)9.1 桩型选择 (24)9.2 桩基持力层选择 (24)9.3 桩基设计参数 (24)9.4 抗浮设计参数 (24)9.4.1抗浮桩设计参数 (24)9.4.2抗浮锚杆设计参数 (25)9.5 成桩可行性分析 (25)9.5.1成桩可行性分析 (25)9.5.2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25)9.5.3 成桩对周边环境分析 (26)10 车站深基坑分析与评价 (26)10.1深基坑涉及岩土层分析 (26)10.1.1深基坑涉及岩土层 (26)10.1.2岩土层性质分析 (26)10.2基坑围护参数 (27)10.3基坑围护方案建议 (28)10.4 基坑抗浮设计分析 (28)10.4.1施工阶段的临时抗浮设计分析 (28)10.4.2使用阶段的永久抗浮设计分析 (28)10.5基坑抗突涌稳定性分析 (28)10.6基坑降水 (28)10.7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29)11 地铁建设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 (29)11.1 车站基坑开挖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29)11.2 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问题 (29)11.3基坑工程中的环境保护 (29)12 结论与建议 (29)12.1结论 (29)12.2建议 (30)13专项技术报告 (30)14 报告说明 (30)15 附件 (30)南京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D4-XK01标草场门站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南京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D4-XK01标草场门站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勘察编号:11015-S2)1 绪言1.1工程概况1.1.1总体概况为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南京市政府决定建设南京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

南京地铁三号线出口

南京地铁三号线出口

南京地铁三号线道路出口图纸09-11-11 08:20 发表于:《天润城十街区-我的家》分类:未分类当年为了做研究生课题,开始关注南京的地下空间开发,其中重点关注了南京的轨道交通规划,直到后来买了水城的房子,再到现在天天盼着三号线早日开工,期间也经常向一些专家、单位同事询问三号线的进展,最近终于有比较确定的消息了,上周去苏州开会,地铁公司佘总介绍说三号线年后开始施工招标,终于听到了权威的声音,心里也放心了。

下面是最新调整后三号线的线路图以下详细介绍一下三号线的线路,由于资料不是很全,以下提供的信息不包括最新的增加的几个车站(以下资料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所有):一、线路基本走向地铁3号线沿线经过江北的浦口区,江南的下关区、鼓楼区、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雨花台区和江宁(东山)区等重要片区。

线路自北向南依次贯穿市“一城三区”重点规划发展地区。

北段服务跨江客流,南段为连通南站、东山新市区与主城间的客流走廊。

3号线走向为:起于江北浦口区京沪普铁林场站,向东南方向以高架形式跨越朱家河,在AK1+300处由高架转为地下,之后继续向东沿规划中心大道行进,在火炬南路路口设火炬南路站,下穿宁六公路,在规划泰冯路路口设泰冯路站,在泰冯路站3号线与江北轻轨线“十”字换乘。

之后线路穿过南京起重机械总厂厂房,在百润路路口设京新村站,出站后线路向南斜穿地块,在浦珠路与柳洲路路口附近设浦珠路站,之后线路斜穿沿江两个新建楼盘——苏宁威尼斯水城和明发滨江新城过江,浦珠路站距离江边约1000米。

在长江南岸线路接上中央北路,在滨江路口设滨江路站,在中央北路与幕府东路路口设五塘村站。

之后线路继续沿中央北路行进,在和燕路口设干休所站,出站后线路穿汽轮厂宿舍、市纺织公司、小市街部分住宅,在国铁南京站、沪宁城际站房北侧设南京站站,出南京站后线路向东穿越曹后村大片低矮民房,在AK16+150处线路向南转向红山路、从新庄立交桥桥桩之间穿过,在龙蟠路以东、南京林业大学门前设新庄站,出新庄站后线路由龙蟠路转向西,穿越玄武花园城及盛世华庭小区部分2-4层民宅后,经过玄武湖公园,从玄武湖下穿过,出玄武湖后线路经南京市档案馆东侧两栋公教一村5-6层住宅、北京路运动体育学校运动场、北京东路幼儿园。

南京地铁12号线D12-TA01标大胜关大桥同步工程监测方案

南京地铁12号线D12-TA01标大胜关大桥同步工程监测方案

南京地铁12号线D12-TA01标大胜关大桥同步工程监测专项方案南京东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02月15日南京地铁12号线D12-TA01标大胜关大桥同步工程监测专项方案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南京东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02月15日目录1 总体概述 (1)1.1工程概况 (1)1.2工程及水文地质概况 (1)1.3施工工法 (1)2监测依据 (1)3监测重要性及目的 (2)4 监测作业方法 (2)4.1现场安全巡视 (2)4.2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3)4.2.1基准点及监测点布置 (3)4.2.2测点埋设及技术要求 (3)4.2.3监测点位的布置 (3)4.2.4监测方法及数据采集 (4)4.2.5数据处理及分析 (5)4.2.6桥墩侧向位移 (6)4.3监测频率及周期 (6)5 监测工作资源配备 (7)5.1项目人员配置 (7)5.2仪器设备配置 (7)6 监测控制标准及信息反馈、标准制度 (7)6.1监测控制标准 (7)6.2信息反馈制度 (7)7 成果图编制内容 (8)8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8)9 附图 (9)南京地铁12号线D12-TA01标大胜关大桥同步工程监测专项方案1 总体概述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南京地铁12号线生态科技园站至滨江站中的第二期工程。

本工程位于板桥河段,其桥梁里程范围:右线AK18+560.482~AK18+734.482,总长174m,共设1联连续刚构和1联连续梁。

从SBY019号桥墩开始,到SBY025号桥墩结束(不含SBY019和SBY025号桥墩),按照里程前进方向,桥跨布置为:3×25m连续梁、3×33m连续刚构;左线ZAK18+716.846~ZAK18+898.846,总长182m,共设2联连续梁。

从SBZ001号桥墩开始,到SBZ006号桥墩结束(不含SBZ001和SBZ006号桥墩)按照里程前进方向,桥跨布置为:33+50+33m连续梁、2×33m连续梁。

盾构穿越建构筑物保护技术交底

盾构穿越建构筑物保护技术交底

穿越建筑物、管线段盾构推进施工技术交底一、交底范围及目的【京~浦】区间左线里程K8+206.768至K8+300.442盾构推进需穿越建筑物、里程K8+265.022~K8+271.662盾构推进需穿越管线,为防止在掘进过程中因盾构推进导致地面及建筑物、管线发生沉降变形而损坏,确保盾构施工安全、顺利,特进行此交底。

二、交底依据(1)南京地铁三号线TA03标【京~浦】区间施工设计图纸。

(2)南京地铁三号线D3-TA03标段范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报告成果);(3)《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36—2006。

(4)【京新村站~浦珠路站】区间施工组织设计。

(5)【京新村站~浦珠路站】区间盾构推进及管片拼装等施工方案。

(6)【京新村站~浦珠路站】区间建筑物、管线保护方案。

三、工程情况说明【京~浦】区间左线盾构在里程K8+206.768至K8+300.442穿越建筑物(京新社区民房、上海隧道股份大盾构泥浆池)、在里程K8+265.022~K8+271.662穿越管线(φ1600污水管),民房主要为砖房、石棉瓦房,泥浆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φ1600污水管道管底距隧道顶部距离仅有5.89m,隧道顶埋深为12.1m,盾构穿越段地质情况为稍密~中密粉细砂层(长江漫滩地质),地下水位高,易发生流沙、地质坍塌等现象。

四、施工时间计划工序名称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备注 盾构穿越建筑物、管线 2012.10.5 2012.10.15 10天五、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1、盾构机推进(1)盾构推进位置及管片选型穿越建筑物时,隧道左线保护里程为K8+190~K8+315,所对应的环数为1303~1407,其中管线保护里程为K8+255.022~K8+281.662,所对应的环数为1357~1379,该段里程使用管片均为浅埋环。

(2)盾构推进参数控制土仓压力:当土舱内的土压力大于地层土压力和水压力时, 地表将会隆起; 当土舱内的土压力小于地层土压力和水压力时, 地表将会下沉, 因此土舱内的土压力须与地层土压力和水压力平衡。

工程检查整改报告范文

工程检查整改报告范文

自 4 月 27 日至 5 月 28 日,项目监理部根据南京地铁建设有限公司的统一部署,积极按照规定的时间开展了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百日集中整治活动(以下简称为“百日活动”),现就第一阶段“全面动员部署阶段(4 月 25 日一 4 月 30 日)”和第二阶段“承包商自查自纠及监理检查阶段(5 月 1 日一 5 月 31 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全面动员部署阶段(4 月 25 日一 4 月 30 日)在 4 月 27 日参加南京地铁建设有限公司关于开展“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百日集中整治活动”动员会后,项目监理部即组织成立了以项目总监刘建民为组长、安全工程师赵佩玲为副组长、各专业工程师为成员的工作小组。

在 4 月 27 日晚 7:30 由组长组织项目部全体成员召开了“百日活动”宣传暨动员会(见附图 1),明确工作要求和任务分工,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工作部署,具体分工及要求如下:1)由组长或者副组长牵头负责协调、实施和督查等工作,由各专业工程师负责日常的质量安全检查和缺陷及隐患整改的催促、检查验收;2)由组长或者副组长每周四组织质量安全综合专项检查。

在 4 月 29 日制定了“百日活动”工作方案,百日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全面开始启动。

根据工作方案,在 4 月 28 日晚,旁站了施工单位的“百日活动”宣传暨动员会二、承包商自查自纠及监理检查阶段(5 月 1 日一 5 月 29 日)(一)时间节点安排第一阶段 (5 月 1 日一 5 月 15 日):催促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了质量安全自查自纠,并在 5 月 15 日提交了自查自纠报告;第二阶段监理(5 月 16 日一 5 月 29 日):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质量安全检查。

(二)按照工作方案自查自纠的工作内容如下:一)质量自查自纠及整改落实情况1、项目部严格按照质量检查标准,分别组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施工员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现将自检及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①个别综合支架安装间距有偏差②个别管道安装后未及时做好清理工作③个别风管安装后未及时做好清理工作2、处置措施:对所检查出的问题,项目部严格按照“三定”原则,落实整改时间、整改人员及整改措施。

(整理)地铁车站监控量测方案

(整理)地铁车站监控量测方案

南京地铁二号线汉中站基坑和区间隧道施工监测方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二〇〇六年八月一、汉中门车站基坑施工监测方案1.1工程概况汉中门车站位于汉中路南侧,其南侧为汉中门市民广场,北侧为南京中医药大学,车站西端离虎踞路高架桥最近的桥墩约30m。

车站总长度为:161.50米,车站标准段宽度:20.90米。

顶板埋深约2.8~3.6米,基坑开挖深度约20.93~23.1米。

车站西端南北侧在施工阶段各设一个10m×8m的盾构吊出井,东端车站底板设1.9×1.9的电缆过轨通道与l号风道内电缆夹层相界接。

车站东西两端北侧设活动塞风道、风井,在南北两侧共设四个出入口通道。

车站西端地下三层设防淹门一道(与人防隔断门结合),其承载力按秦淮河百年一遇洪水标高11.5m考虑。

汉中门站地形平坦,本场地南侧为汉中门广场。

车站设计为地下三层三跨箱形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岛式站台,站台宽12m,有效站台长度140m。

根据本工程特点,车站土体基坑围扩设计采用间隔布设、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人工挖孔桩,同时利用人工挖孔桩设混凝土圈梁,与主体结构共同参与基坑围护。

车站西端的2、3号出入口由于地质条件好分别采用锚喷支护及土钉支护;位于车站东端的1、4号出入口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桩间距900。

地下二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φ1000人工挖孔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与素砼桩间隔布设(局部地段采用密排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

东端1号风道为地下三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φ1200人工挖孔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

围护结构支撑采用φ609mm 的钢管支撑(壁厚t=12mm),竖向设四道,支撑水平间距为5m。

1.2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情况1.2.1.地形、地貌、地质汉中门站拟建场区隶属于I级阶地地貌单元。

地表以下1.80—4.30米为近期杂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第四系沉积层底板埋深5.10—22.90米,主要为全新世~上更新世沉积粉质粘土和混合土:下部基岩为白垩系“红层”,岩芯为泥质粉砂岩加粉砂质泥岩,软硬相间,属极软岩。

南京地铁三号线实地调查报告PPT课件

南京地铁三号线实地调查报告PPT课件

2021/3/12
13
9、明发广场站:目前无路可通
规划中的地铁站目前无道路前往。
2021/3/12
14
10、大明路站:大明路与卡子门大街交口 已施工
无法停车,道路较窄。围挡看去是空地,不知是否因为树木已经移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1/3/12
15
11、卡子门站 卡子门大街
左图:卡子门大街施工围挡,右图:围挡内施工现场,有树木,但不是树龄很长的大树。
南京三号线地铁沿线各站点实地调查报告与初步建议
2021/3/12
1
(供微群网友讨论)
前言:由黄健翔创建的“南京的梧桐树”微群自3月13日开通,短短
5天人数便上升到1万人,大批网友在微群内表达了对南京梧桐树的关心与 爱护。经过本微群和其他网友的呼吁,南京政府已公开承诺:暂停3号线 沿线站点树木的移植,召开听证会,并主动邀请市民提供移植保养树木的 意见。 对于南京市政府的积极应对,本微群的大多网友表示欣慰与鼓舞,但如何 将保护梧桐树的呼吁落到具体的行动与实施 ,没有实地的调查就没有发言 权。经过本群发起人黄健翔和其他几位管理员的商议,决定委派专人前往 南京,首先对南京地铁三号线沿线各站点的情况进行实地的调查,并制作 一个初步的调查报告,供本群和广大关心南京梧桐树的朋友们集思广益, 为保护南京梧桐树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2021/3/12
4
三、实地调查情况介绍
2021/3/12
5
1、秣周路站:宁高公路与秣周东路交口 已施工
左图为宁高公路上地铁施工单位工程部,右图:秣周东路正对宁国公路角度已经施 工的地铁站点。现场有正在植树的工人,之前周边没有已经成形的大树
2021/3/12

南京地铁杂散电流监测改造方案

南京地铁杂散电流监测改造方案

南京地铁杂散电流监测改造方案一、概述在城市地铁及轻轨等直流电气运输系统中,利用钢轨作为返回线,由于钢轨不可能达到完全对地绝缘,总有一部分电流漏入大地而形成杂散电流。

这种杂散电流可对地铁隧道中的结构钢筋产生电蚀,破坏了结构钢的强度,降低了其使用寿命,杂散电流所造成的腐蚀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由于地铁是一种复杂的地下工程,其结构在施工完成后已定型,经过若干年运营后,要对主体结构因杂散电流腐蚀而进行更换和翻新则是十分艰难的。

所以在地铁正常运行时加强监测和有效判断杂散电流的腐蚀状况是非常必要的,在有杂散电流腐蚀趋势发生时,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护,防止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杂散电流腐蚀本质上属于电化学腐蚀,杂散电流的泄漏是造成地铁系统埋地金属结构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原因,在埋地金属结构的电化学腐蚀检测参数中,金属结构对地电位(极化电位)参数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既可以反映金属结构的腐蚀特性,又可以反映杂散电流的干扰特性。

而轨道电位又是影响金属结构对地电位的主要原因,通过测量和分析钢轨、大地金属结构电位的分布,就可以综合地分析杂散电流干扰状态和发生杂散电流腐蚀的状况。

而轨地过渡电阻和轨道纵向电阻是影响杂散电流泄漏的重要参数,通常杂散电流的泄漏与轨地过渡电阻成反比,与轨道纵向电阻成正比。

因此通过监测埋地金属结构的极化电位、轨道电位、轨地过渡电阻和轨道纵向电阻,能够反映杂散电流腐蚀特性以及造成杂散电流泄漏的原因。

地铁杂散电流综合监测装置就是完成整个地铁沿线各个测量点4个参数的在线实时测量,并把测量得到的结果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传送到中央控制室微机系统中,整个装置为在线24小时自动监测,维修人员只要在中央控制室微机系统中就可以观察到地铁全线埋地金属结构的腐蚀情况,显示或打印数据和趋势曲线,为维修计划提供可靠依据。

中国矿业大学以李威教授(博导)为首的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地铁杂散电流腐蚀监测与防护措施的研究,从地铁杂散电流的泄漏机理,杂散电流在线监测方法和装置,排流保护机理和装置以及单向导通装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应用成果,出版了《地铁杂散电流腐蚀监测和防护技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7项国家专利。

南京地铁三号线秣周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及建筑方案设计

南京地铁三号线秣周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及建筑方案设计

试车线设于段场北侧 与绕 越高速平行布置 ,受 制于段场长度限制。试车线长度为 9 5 0 m ,无法满足 高速试车使用。本线车辆利用正线进 行高速 试车。
段 内设 置 出入 口两 处 , 主 出 入 口位 于 段 场 西 北
有全线轮轴大修中心一处,与检修主厂房合建 。
2 .车辆段规模 根据车辆技术条件 、运行 交路、线路行车数据 和 3号 线 全年 检 修 任 务 量 , 计 算得 出 检修 列 位数 ,
如表 1 。
表 i车辆段 ( 场 )设计规模表
侧 ,出 口道路 下穿绕越 高速桥与清水亭东路连接 , 次入 口位于段场东侧与前庄南路连接 。
图 2秣周车辆段综合楼外立面 效果图
四 、 结 语
地 铁 车辆 段 设 计 是 一 项 重 要 而 又 复 杂 的工 作 ,

对工程 投资和建成后 的运用 效率都有直接影 响,同 时它又 受到城市规划 、地形地貌 、工程地质 、检 修 工 艺和 运营模式等因素 的制 约,在设计时 需根据 具
运 用 作 业 以及 5 、l O号线 车辆 段 的厂 、架 修 任 务 ,3
调机及工程车库 、洗车镟轮库 、生产 办公综合楼等
生产办公房屋组成。
体现建筑 的时代 感 。秣周车辆段 综合楼外立面 效果
见图 2 。
车辆段整体呈东西 向布置 ,段内运用库 、检修
库采用顺接并列式布置 ,运用 库、检修库均为尽端
秣 周车辆 段 ( 列位 ) 林场 停 车场 ( 列位 ) 合 计 ( 列位)
3 2 2 4 5 6
2 .综合楼设计要素
( 1 ) 采 用 中 国传 统 建 筑 通 常 采 用 的 “ 对 称 构

南京地铁三号线12标车站测量方案-改

南京地铁三号线12标车站测量方案-改

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12标施工合同段车站施工测量方案批准人: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编制人:________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地铁三号线D3-TA12标项目部2010-12-181.编制依据及执行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7;《南京地铁工程测量管理办法(二○一〇版)》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国家、其他行业及地方有关规范、强制性标准根据以上规范及本工程施工合同对施工测量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12标,标段起讫里程K28+881.142-K30+854,全长约1973m,包括两站两区间,即大明路站、明发广场站、大明路站~明发广场站区间、明发广场站~绕城公路接头井盾构区间。

线路始于大明路站(含),下穿宁溧路后调头向西,沿麦德龙路到达明发广场站设站。

而后线路先后下穿农花河,至绕城公路北接头井(不含)吊出,完成工程。

车站概述:A. 大明路站大明路站位于宁溧公路(卡子门大街)和大明路的的交叉路口处,受宁溧公路路中高架桥影响,车站靠宁溧公路东侧布置。

大明路站为地下二层配线站(局部为三层),站中心位于卡子门大街与大明路交汇处,站前设两条单渡线和一条停车线。

车站主体建筑面积:20940m²;车站总建筑面积:25290m²。

车站起讫里程为K28+881.142~K29+381.992,站台中心有效里程为K29+302.517,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局部地下三层),带配线的车站,长度为500.85m,标准段净宽18.2m,端头井净宽22.6m,开挖深度为16.9m至23.5m。

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02标端头加固施工方案-图文(精)

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02标端头加固施工方案-图文(精)

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 D3-TA02标盾构进出洞端头加固施工方案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 D3-TA02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一年五月编制:审核:审定: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 D3—TA02标端头加固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 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2‟ 《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32/ J 12—2005;…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4‟南京地铁三号线 D3-TA02标土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5‟南京地铁三号线 D3-TA02标盾构端头加固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 6‟ 《基础处理技术规范》 (DBJ08—40—94 ;… 7‟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理办法汇编(一、 (二 ;2 工程概况2。

1总体概况本标段为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 D3-TA02标包括两站三区间即:林场站~星火路站区间(矿山法、星火路站、星火路站~高新路站区间(盾构法、高新路站、高新路站~泰冯路站区间(盾构法 :本工程平面位臵图见图图 2—1 工程平面位置图2。

2本标段加固情况本区间盾构累计始发、到达 8次,加固端头共 4个, 2个始发端头(星火路站东端头、高新路站东端头 ; 2个到达加固(高新路站西端头,泰冯路站西端头。

3 加固端头情况描述3。

1星火路站东端头地质水文情况⑴端头地质:星火路站所处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1填土及①—2填土层、②—1b2-3 粉质粘土、③—1b2 粉质粘土、④ -1b1-2粉质粘土、⑤ e 残积土、 k2p-2强风化粉砂岩, k2p—3中风化粉砂岩。

⑵端头水文:岗地范围粘性土层地下水贫乏,潜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东侧坳沟范围填土层及②—1b2-3层粉质粘土,该层夹粉土薄层,富水性差。

星火路站东端头地质勘探孔平面布置图28。

1725。

00Q1K3S1Z1427。

00星火路站东端头 S1Z14、 S1K10、 Q1K37、 S1Z9、 Q1K3孔地质断面图3.2高新路站西端头地质水文情况⑴端头地质:高新路站西端头所处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③ -1b2可塑状粉质粘土、④ -1b1—2硬塑—可塑状粉质粘土、⑤ e 残积土、 K2p—2层强风化岩、K2p-3层中风化岩;⑵端头水文:②层粘性土。

联系测量

联系测量

--NASEW V3.0 --星火路车站盾构始发加密控制点** 控制网概况**1. 本成果为按[ 平面]网处理的[ 平差]成果数据库为: F:\加密NJ.OBS2. 控制网中:方向方位平距XY点待定14 0 14 5固定0 0 0 2特类0 0 0 03. 平差前后基本观测量中误差情况:观测值平差前平差后方向误差: 0.000125 0.000131固定误差: 0.00100 0.00105比例误差PPM: 2.00 2.094. ====平差结果====平面网平差后精度如下..........固定误差(米): 0.0010比例误差(ppm): 2.1m(d.mmss): 0.000131最大点位误差= 0.002112米最大点间误差= 0.001932米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1/861005.[方向观测成果表]====================================================================== 测站照准点方向值改正数改正后值备注-----------+-------------------+-----------------+-----------------+------------------+--------------------------- 029 040 0.00000 0.00000 0.00000LC1 36.28166 -0.00003 36.28163040 ZD5 0.00000 0.00000 0.00000029 13.17450 0.00022 13.17472LC1 029 0.00000 0.00000 0.00000ZD2 66.40155 -0.00008 66.40147ZD2 LC1 0.00000 0.00000 0.00000ZD3 169.59440 0.00011 169.59451ZD3 ZD2 0.00000 0.00000 0.00000ZD4 283.21519 0.00025 283.21544ZD4 ZD3 0.00000 0.00000 0.00000ZD5 271.33544 0.00026 271.33570ZD5 ZD4 0.00000 0.00000 0.00000040 58.38055 -0.00003 58.38052====================================================================== 6.[距离观测成果表]====================================================================== 测站照准点距离值改正数改正后值备注-----------+-------------------+------------------+---------------+------------------+--------------------------- 029 040 440.9430 0.0000 440.9430LC1 140.1870 -0.0005 140.1865040 ZD5 298.6894 -0.0012 298.6882029 440.9460 0.0000 440.9460LC1 029 140.1876 -0.0011 140.1865ZD2 127.8632 -0.0007 127.8625ZD2 LC1 127.8616 0.0009 127.8625ZD3 102.6760 0.0004 102.6764ZD3 ZD2 102.6764 0.0000 102.6764ZD4 68.5964 -0.0010 68.5954ZD4 ZD3 68.5957 -0.0003 68.5954ZD5 202.9236 0.0000 202.9236ZD5 ZD4 202.9238 -0.0002 202.9236040 298.6890 -0.0008 298.6882[边长]=2763.759 边数=14 平均边长=197.411====================================================================== 7.====闭合差统计表===================================================== 序号—闭合差—权倒数—限差—--1 -0.00071 7.00 0.00140观测值中误差(m) = [0.000268], 闭合差信息如下--------序号< 1 > 是:闭合方向ZD3 ZD4 ZD5 040 029 LC1 ZD2 ZD3序号—闭合差—权倒数—限差—--2 0.00000 4.00 0.00106观测值中误差(m) = [0.000268], 闭合差信息如下--------序号< 2 > 是:附合无定向导线029 040fd= 0.0070 [s]= 441 [ 1/63043 ]序号—闭合差—权倒数—限差—--3 -0.00071 7.00 0.00140观测值中误差(m) = [0.000268], 闭合差信息如下--------序号< 3> 是:闭合导线ZD3 ZD4 ZD5 040 029 LC1 ZD2 ZD3fx= 0.0047 fy=-0.0035fd= 0.0058 [s]= 1382 [ 1/237013 ]最大误差边=ZD5--040 最大误差方向=029--LC18.==== 平面点位误差统计表====点名------E---------- --F--------- --G----- ---M---LC1 0.0010 0.0009 -30.12 0.0014ZD2 0.0012 0.0010 79.03 0.0016ZD3 0.0016 0.0014 5.58 0.0021ZD4 0.0016 0.0012 41.31 0.0021ZD5 0.0016 0.0010 66.16 0.00199.==== 平面点间误差统计表====P1 P2 Mt-- ----------- Md-- --------d/Md- -------d--029 LC1 0.0010 0.0009 157249 140040 ZD5 0.0016 0.0010 285389 299LC1 ZD2 0.0011 0.0009 143320 128ZD2 ZD3 0.0010 0.0009 119258 103ZD3 ZD4 0.0007 0.0008 86188 69ZD4 ZD5 0.0017 0.0010 205842 20310.[平面点位误差表]====================================================================== 点名长轴短轴长轴方位点位中误差备注LC1 0.001 0.001 30.1225 0.001ZD2 0.001 0.001 79.0257 0.002ZD3 0.002 0.001 5.5838 0.002ZD4 0.002 0.001 41.3137 0.002ZD5 0.002 0.001 66.1638 0.002====================================================================== 11.[平面点间误差表]====================================================================== 点名点名MT MD D/MD T-方位D-距离备注029 LC1 0.0010 0.0009 0 218.0630 140.187040 ZD5 0.0016 0.0010 0 348.2027 298.688LC1 ZD2 0.0011 0.0009 0 104.4645 127.863ZD2 ZD3 0.0010 0.0009 0 94.4630 102.676ZD3 ZD4 0.0007 0.0008 0 198.0825 68.595ZD4 ZD5 0.0017 0.0010 0 289.4222 202.924====================================================================== 12.[控制点成果表]====================================================================== 点名等级标石X Y H 备注029 159718.2130 121325.2110 固定点040 159277.4570 121312.6130 固定点LC1 159607.9080 121238.6947ZD2 159575.2910 121362.3270ZD3 159566.7438 121464.6471ZD4 159501.5577 121443.2904ZD5 159569.9823 121252.2509--NASEW V3.0 --星火路车站盾构始发基线控制点** 控制网概况**1. 本成果为按[ 平面]网处理的[ 平差]成果数据库为: F:\NJ123.OBS2. 控制网中:方向方位平距XY点待定14 0 14 6固定0 0 0 2特类0 0 0 03====控制网观测值和点统计表====属性方向方位平距直高间高XY点H点待定14 0 14 0 0 6 8固定0 0 0 0 0 2 0特类0 0 0 0 0 0 04. 平差前后基本观测量中误差情况:观测值平差前平差后方向误差: 0.000125 0.000185固定误差: 0.00100 0.00148比例误差PPM: 2.00 2.965.====平差结果====平面网平差后精度如下..........固定误差(米): 0.0015比例误差(ppm): 3.0m(d.mmss): 0.000185最大点位误差= 0.001492米最大点间误差= 0.001492米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1/114006.[方向观测成果表]====================================================================== 测站照准点方向值改正数改正后值备注-----------+-----------+---------+---------+-----------+----------------------------------------ZD4 ZD5 0.00000 0.00000 0.00000GS1 104.43192 -0.00007 104.43185GS2 104.43227 -0.00008 104.43219GS3 104.42576 -0.00010 104.42566ZD5 ZD4 0.00000 0.00000 0.00000ZD0 353.52489 -0.00016 353.52473ZD0 ZD5 0.00000 0.00000 0.00000XH1 43.36056 -0.00000 43.36056XH1 ZD0 0.00000 0.00000 0.00000XH2 315.50595 -0.00004 315.50591XH2 XH1 0.00000 0.00000 0.00000GS1 128.31455 0.00002 128.31457GS2 128.32030 0.00002 128.32032GS3 128.28291 0.00003 128.28294====================================================================== 7.[距离观测成果表]====================================================================== 测站照准点距离值改正数改正后值备注-----------+-----------+---------+---------+-----------+--------------------------------------------------------- ZD4 ZD5 202.9226 0.0000 202.9226GS1 46.8521 -0.0008 46.8513GS2 46.8493 -0.0005 46.8488GS3 46.8920 -0.0004 46.8916ZD5 ZD4 202.9238 0.0000 202.9238ZD0 148.3691 0.0014 148.3705ZD0 ZD5 148.3684 0.0021 148.3705XH1 11.2561 -0.0008 11.2553XH1 ZD0 11.2555 -0.0002 11.2553XH2 67.4911 -0.0010 67.4901XH2 XH1 67.4863 0.0038 67.4901GS1 17.4344 0.0007 17.4351GS2 17.4323 0.0006 17.4329GS3 17.4714 0.0007 17.4721[边长]=1053.004 边数=14 平均边长=75.215====================================================================== 8.====闭合差统计表====================================================== 序号—闭合差—权倒数—限差—--1 0.00000 4.00 0.00106观测值中误差(m) = [0.000000], 闭合差信息如下--------序号< 1 > 是:附合无定向导线ZD4 ZD5fd= 0.0011 [s]= 203 [ 1/189378 ]9.[平面点位误差表]====================================================================== 点名长轴短轴长轴方位点位中误差备注---------+---------+---------+---------+---------+----------------------------------------------------------------- ZD0 0.001 0.001 0.3229 0.001XH1 0.001 0.001 -36.3838 0.001XH2 0.001 0.001 48.3144 0.001GS1 0.001 0.001 41.1402 0.001GS2 0.001 0.001 41.1405 0.001GS3 0.001 0.001 41.1345 0.001====================================================================== 10.==== 平面点位误差统计表============================================= 点名--E--- -------F--- ----------G--- ---M---ZD0 0.0011 0.0010 0.32 0.0015XH1 0.0011 0.0010 -36.38 0.0015XH2 0.0011 0.0005 48.31 0.0012GS1 0.0011 0.0005 41.14 0.0013GS2 0.0011 0.0005 41.14 0.0013GS3 0.0011 0.0005 41.13 0.001311.[平面点间误差表]====================================================================== 点名点名MT MD D/MD T-方位D-距离备注---------+---------+-------+-------+-------+---------+---------+--------ZD4 GS1 0.0005 0.0011 41000 34.2540 46.851ZD4 GS2 0.0005 0.0011 41000 34.2543 46.849ZD4 GS3 0.0005 0.0011 41000 34.2518 46.892ZD5 ZD0 0.0011 0.0010 141000 103.3509 148.371ZD0 XH1 0.0001 0.0010 0 327.1115 11.255XH1 XH2 0.0009 0.0010 0 103.0214 67.490XH2 GS1 0.0003 0.0011 15000 51.3359 17.435XH2 GS2 0.0003 0.0011 15000 51.3417 17.433XH2 GS3 0.0003 0.0011 15000 51.3043 17.472====================================================================== 12.==== 平面点间误差统计表============================================= P1 P2 ---Mt-- -----Md-- ---d/Md- --------d--ZD4 GS1 0.0005 0.0011 41257 47ZD4 GS2 0.0005 0.0011 41256 47ZD4 GS3 0.0005 0.0011 41273 47ZD5 ZD0 0.0011 0.0010 141763 148ZD0 XH1 0.0001 0.0010 11447 11XH1 XH2 0.0009 0.0010 68465 67XH2 GS1 0.0003 0.0011 15730 17XH2 GS2 0.0003 0.0011 15729 17XH2 GS3 0.0003 0.0011 15750 1713.[控制点成果表]====================================================================== 点名等级标石X Y H 备注-----------+-----+-------+-----------+-----------+-----------+----------ZD4 159501.5577 121443.2904 固定点ZD5 159569.9823 121252.2509 固定点ZD0 159535.1299 121396.4699XH1 159544.5893 121390.3708XH2 159529.3648 121456.1212GS1 159540.2025 121469.7786GS2 159540.2000 121469.7778GS3 159540.2385 121469.7973====================================================================== --NASEW V3.0 --南京地铁三号线D3-TA02标星火路车站高程联系测量** 控制网概况**1. 本成果为按[ 高程]网处理的[ 平差]成果数据库为: F:\计算软件\新建文~1\山维平~1\11111.OBS2. 控制网中:直高间高H点待定 4 0 3固定0 0 1特类0 0 03.====控制网观测值和点统计表====属性方向方位平距直高间高XY点H点待定0 0 0 4 0 4 3固定0 0 0 0 0 0 1特类0 0 0 0 0 0 04. 平差前后基本观测量中误差情况:观测值平差前平差后直接高差: 0.003000 0.0003985.====平差结果====高程网平差后精度如下..........fixed(M): 0.0004relat(M): 0.0003最大点位误差= 0.000149米最大点间误差= 0.000110米6.[水准测量成果表]====================================================================== 前视点后视点高差值改正数改正后值路线长备注-----------+-----------+---------+---------+---------+---------+--------DT029 BM1 -2.2147 0.0001 -2.2146BM1 DT029 2.2145 0.0001 2.2146左-16.3613 0.0000 -16.3613右-16.4426 0.0000 -16.4426[和]=0 段数=0====================================================================== 7.====闭合差统计表====序号—闭合差—权倒数—限差—--1 -0.00020 0.25 0.00452观测值中误差(m) = [0.000398], 闭合差信息如下--------序号< 1 > 是:闭合高程BM1 DT029 BM18.[高差误差表]================================================================ 点名点名高差中误差高差备注-----------+-----------+---------+---------+--------------------DT029 BM1 0.0001 -2.2146BM1 左0.0001 -16.3613BM1 右0.0001 -16.4426================================================================9.==== 高程点位误差统计表====点名--MH--BM1 0.0001左0.0001右0.000110.==== 高程点间误差统计表====P1 P2 --Mh--DT029 BM1 0.0001BM1 左0.0001BM1 右0.000111.[高程成果表]====================================================================== 点名等级标石H MH 备注---------+-----+-------+-----------+-----------+------------------------DT029 32.4265 固定点BM1 30.2119 0.00010左13.8506 0.00015 车站内左侧点右13.7693 0.00015 车站内左侧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12标施工合同段车站施工测量方案批准人: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编制人:________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地铁三号线D3-TA12标项目部2010-12-181.编制依据及执行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7;《南京地铁工程测量管理办法(二○一〇版)》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国家、其他行业及地方有关规范、强制性标准根据以上规范及本工程施工合同对施工测量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12标,标段起讫里程K28+881.142-K30+854,全长约1973m,包括两站两区间,即大明路站、明发广场站、大明路站~明发广场站区间、明发广场站~绕城公路接头井盾构区间。

线路始于大明路站(含),下穿宁溧路后调头向西,沿麦德龙路到达明发广场站设站。

而后线路先后下穿农花河,至绕城公路北接头井(不含)吊出,完成工程。

车站概述:A. 大明路站大明路站位于宁溧公路(卡子门大街)和大明路的的交叉路口处,受宁溧公路路中高架桥影响,车站靠宁溧公路东侧布置。

大明路站为地下二层配线站(局部为三层),站中心位于卡子门大街与大明路交汇处,站前设两条单渡线和一条停车线。

车站主体建筑面积:20940m²;车站总建筑面积:25290m²。

车站起讫里程为K28+881.142~K29+381.992,站台中心有效里程为K29+302.517,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局部地下三层),带配线的车站,长度为500.85m,标准段净宽18.2m,端头井净宽22.6m,开挖深度为16.9m至23.5m。

B明发广场站明发广场站设计起始里程K30+322.241~K30+502.154,站台中心里程:K30+423.117;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车站外包长度180.5m,顶板覆土2.8m,标准段底板埋深16.34m,车站紧贴农花河且局部位于河堤边缘,与其平行布置。

本站结构设计起始里程K30+322.241~K30+502.154,站台中心里程:K30+423.117;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3.车站施工测量技术方案车站施工测量按服务性质分类可以分为施工控制测量、细部放样测量、竣工测量等作业。

3.1施工控制测量按照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本工程的施工测量首先要进行施工控制测量作业,来控制、指导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必须申报给监理及业主,经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细部放样测量、竣工测量和其它测量等作业。

施工控制测量的内容主要有:接桩与复测,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

3.1.1 接桩本工程的交接桩时间为2010年11月27日,桩点有6个平面控制点(DTⅢ-012、DTIN-101、DTIN-100、DTⅢ-013、DTⅢ-014、DTⅢ-015、)及6个高程控制点(23581、23582、24583、接桩后,我项目部测量人员按有关要求的规定进行复测,并把成果资料上报。

经监理及业主审批,同意后用于本工程施工测量。

3.1.3地面平面控制加密测量所交接桩的平面控制点DTⅢ-013、DTⅢ-014离线路较近,方便施工放样工作,可以直接作为施工平面控制点。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用全站仪在基坑变形范围以外加密平面控制点,我们在明发广场站~绕城公路接头井盾构区间设一条精密附合导线,加密1个点,路线走向为DTⅢ-014—DTⅢ-013—DTⅢ-013.1—DTIN-101—DTⅢ-012。

施测时,以DTⅢ-014、DTⅢ-013两点为起始点,经DTⅢ-013.1一个加密点,再附合到DTIN-101、DTⅢ-012两个终点,共1个测站;DTⅢ-014—DTⅢ-013—DTⅢ-013.1—DTIN-101—DTⅢ-012精密附合导线平差计算成果表附后。

大明路站、大明路站~明发广场站盾构区间,我们计划布设一条精密附合导线,加密5个点,路线走线为DTⅢ-015—DTⅢ-014—DTⅢ-014.1—DTⅢ-014.2—DTⅢ-014.3- DTⅢ-014.4- DTⅢ-012-DTIN-101,观测角宜按左、右角观测。

外业观测完成后利用ESDPS测绘软件进行严密平差,精度评定合格后,成果报监理及业主审批同意后方可作为施工控制网。

附合导线测量的要求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中精密导线测量的各项规定。

3.1.4地面高程控制加密测量由于水准点24583离明发广场站、明发广场站~绕城公路接头井盾构区间较近,方便高程施工放样工作,目前可直接可作为高程施工控制点,待明发广场场地平整完成后,根据施工需要布设2-3精密水准点;水准点23581离大明路站较近,可直接利用进行高程施工放样,以后根据施工需要可埋设2-3精密水准点。

外业观测完成后利用ESDPS软件进行严密平差,成果报监理及业主审批同意后方可作为施工控制网。

3.1.5联系测量3.1.5.1车站底板投点测量利用经业主与监理批准的地面平面控制点以附合导线形式,直接将坐标传递至底板导线点。

在观测条件满足规范要求及通视情况良好的状态下,采用附合导线形式,外业用I级全站仪按精密导线测量的要求进行观测,并进行严密平差,成果经业主与监理批准后才采用。

3.1.5. 2高程传递测量利用经业主与监理批准的高程加密控制点,采用悬吊钢尺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测量,直接将高程传递至底板水准点。

在基坑边悬吊钢尺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时,地上地下安置的两台水准仪应同时读数,并应在检定后的钢尺上悬吊与钢尺检定时相同质量的重锤,将高程传递到基坑底板固定点上。

传递高程时,每次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响应变动仪器高度,三测回测得地上、地下高程点高差的较差应小于3mm,取最后结果的平均数加上钢尺尺长改正数作为最终的结果,成果经业主与监理批准后才采用。

高程传递测量示意图如下:高程传递测量示意图3. 2细部放样测量车站细部放样测量的目的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形状、尺寸大小及高程等,在实地标定出来。

细部放样测量主要有基础施工放样和主体结构施工放样。

3.2.1钻孔咬合桩、立柱桩的施工放样根据施工图纸所给定的钻孔咬合桩、立柱桩的位置,计算其桩中心坐标,采用极坐标法用全站仪和跟踪杆来完成,放样点位误差≤±10mm,在围护桩上测出高程来控制围护桩的深度。

桩位测设完成后要更换控制点进行自检, 然后上报监理进行验桩。

在验桩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3.2.2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测量在挖土过程中,测量人员应该随时抄平,保证按设计标高降每一步土。

在土降到水准仪不能直接读取标尺读数时,就要进行高程传递测量,采用悬吊钢尺的方法把地面上的水准点引测到地下以便使用。

当挖土到离基底设计标高还有30cm时,将采用人工清底并且用水准仪抄平,清理完毕后钉木桩,在木桩上放出垫层顶标高。

3.2.3主体结构中线的定位放样利用经监理及业主批准的地面控制点,用全站仪将主体车站的中线放出,将控制点定在基坑上利于保存的地方。

还应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把标高传递到高于底板设计面处的连续墙上,作好牢固标志。

控制点要经测量组复核,成果经监理检验同意后,方可使用。

当完成第一块底板混凝土筑后,及时埋没永久中线控制点,以后用来控制各结构的位置及标高。

3.2.4车站柱、梁、侧墙的定位放样以车站的中线为控制基线,根据图纸尺寸计算出相关点的坐标、标高,按数据用全站仪放出柱、梁的四个角点以及侧墙内边控制线位置。

用水准仪控制标高。

3.2.5车站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定位放样车站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定位放样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测量,精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方法是以车站的中线为控制基线,将几何图形墨线、红油漆弹画于底模上。

3.2.6站台板、轨顶风道及其预留孔洞、预埋件的定位放样站台板、轨顶风道及其预留孔洞、预埋件的定位放样应使用已调整后的线路中线点和水准点。

站台沿边线模板测设应以线路中线为依据,其间距误差应为“正号”,最大不大于+5 mm。

站台模板高程测设误差宜低于设计高程,最大不小于-5 mm。

3.3竣工测量为了检查主要结构物和建筑物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提供竣工文件所需资料,也为将来运营中的维修工程提供测量控制点,必须进行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主要分为三部分:(1)与相邻标段的平面及高程贯通测量。

(2)按业主要求移交足够数量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并经业主测量队检验合格后验收。

(3)车站结构净空测量和风亭地面建筑物的位置、高度和轮廓测量。

4 .测量复核制度各项测量工作本着“测量工对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程师对测量主管负责,测量主管对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层层负责制原则,测量工作坚持复核制度,确保外业点位正确,内业资料必须由一人计算后另一人进行复核,并且要对测量在岗人员实行岗位负责制。

对地面控制点交桩、地面加密控制网、底板控制点,均要进行多次复核,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地面加密控制点、地下导线及水准点、在施工完第一块底板后、施工至整个车站的1/2处及车站底板完工时,须经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与业主专业测量队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5.测量质量的保证措施1.桩点保护各控制桩点标识清楚,统一编号。

设专人负责保护,每天对所有的桩点巡视一次,一经发现被破坏,立即停止使用,并马上恢复、复测。

定期对桩点进行检测,冬季、雨期缩短检测周期。

2. 测量计算工作的要求依据正确(对原始数据要认真仔细地逐项审阅与校核);方法科学(各项计算要在规定的表格中进行);计算有序(各项计算前后有联系时,前者经校核无误后,后者方可开始);步步校核(各项计算应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进行,结果正确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结果可靠(计算中所用的数据应与观测精度相适应,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应及时合理地删除多余数字,以便提高计算速度,多余数字的删除应遵循“四舍﹑六入﹑五凑偶”的原则)。

3.测量观测的精度要求工程自始至终保持等精度观测,观测人员、记录人员、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路线等基本保持不变。

4.测量放线和验线工作的要求测量放线和验线工作在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必须独立进行,严格依据测量规范进行,测量人员要积极主动,团结协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5.测量班主要职责1)对甲方交付的原始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2)对图纸中的坐标(X,Y)和高程(Z)进行验算;3)对专业施工队测量员的施工测量放线的数据进行验算;4)对专业施工队测量员的放线进行复核,实行二级测量监控;5)依据甲方交付的控制点及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控制点加密;6)监督施工队对控制点的保护,对被破坏的控制点及时﹑准确地进行恢复;7)测量实行二级管理制度(现场测量与项目部测量队、监理),杜绝粗差、减小误差;8) 仪器的管理采用专人专用 , 专人保养 , 专人检校的方法 ;9) 仪器设备和元器件在使用前均经严格的检校 , 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0)测量资料均应经现场检查、室内复核两道程序后方可上报 ;11) 测量资料的储存、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12) 测量人员保持固定 , 保证资料的连续性;13)测量组应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 , 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有关情况和问题 , 并提供有关真实可靠的量测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