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1.1新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1.1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2015年12月11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2015年12月11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国家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版

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附解读)新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并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2015年12月11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doc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2015年12月11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2015年12月11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桂档发(2016)1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桂档发(2016)1号)方案一: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一.总则1.1目的本办法旨在规范企业会计档案的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真实、准确和可审查。
1.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具有会计主体资格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
二.会计档案的建立和归档2.1会计档案的建立2.1.1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该建立会计档案。
2.1.2会计档案的建立包括建立会计凭证档案、账簿档案、财务报表档案等。
2.2会计档案的归档2.2.1会计档案应当按照年度进行归档,每个年度的档案应当进行分文件夹存放。
2.2.2档案归档后,应当制作归档目录,并加盖公章。
三.会计档案的保管3.1会计档案的保管责任3.1.1企业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并明确该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3.1.2保管人员要加强对档案的防火、防水、防盗等安全措施。
3.2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3.2.1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每种档案的保管期限。
3.2.2保管期限届满后,经批准可以进行销毁,销毁过程应当制作销毁记录,并保留至少5年。
四.会计档案的查询和使用4.1会计档案的查询4.1.1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查询会计档案。
4.1.2外部机构需要查询会计档案的,应当出具相应的查询申请,并经过企业批准。
4.2会计档案的使用4.2.1会计档案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使用。
4.2.2使用会计档案的相关人员应当保守商业秘密,不得私自泄露。
五.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5.1会计档案的安全措施5.1.1会计档案室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措施,如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
5.1.2会计档案室应当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5.2会计档案的备份5.2.1会计档案应当定期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应当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5.2.2备份数据的恢复应当经过授权,且有责任人负责。
六.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会计档案建立登记表附件2:会计档案归档目录附件3:会计档案查询申请表附件4:会计档案销毁记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 会计主体资格:指企业依法成立、依法设立独立的会计主体,与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经济组织独立核算、独立核算财务结果的资格。
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保存期限由15年变为30年,总账、明细账的保存期限由15年变为30年,等等,还有很多变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2015年12月11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版)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2015年12月11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2016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2016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第七条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第八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一)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二)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三)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四)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五)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六)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 ?????????? ??? ??? 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2015年12月11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会计档案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确保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便于审计和查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会计档案的管理,2016年颁布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本文将介绍该办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影响。
一、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定义了会计档案的概念,即所有与会计活动有关的书面或电子记录,包括原始凭证、账簿、报表、会计票据等。
这些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的分类、顺序和制度进行管理。
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办法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档案进行划分。
重要的会计档案应当永久保管,如账簿、年度财务报表等;次要的档案应当保管十年,如原始凭证、会计账册等;一般的档案可以保管五年,如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
企业应当根据办法规定的期限对会计档案进行归档和销毁。
三、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了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落实档案保管的安全措施,确保档案的完整无缺。
此外,办法还规定了会计档案的目录、编码和装订要求,以方便档案的检索和使用。
四、会计档案的查询和使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会计档案的查询和使用应当遵守相应的程序和权限。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可以查询和使用会计档案,且必须记录查询和使用的相关信息,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五、会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电子化方式管理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允许企业将原始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并对电子档案的管理提出要求,包括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采取措施防止电子档案被篡改或丢失等。
六、会计档案的备份和灾备为了避免会计档案意外毁损或丢失,办法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档案的备份和灾备工作。
备份应当定期进行,并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灾备则是指建立紧急情况下的档案恢复措施,以确保重要的会计档案不会因意外事件而丢失。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档案的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工作中产生的各类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财务资料等一切与会计工作有关的书面、电子或其他形式的记录。
第三条会计档案的管理应遵循合法、准确、完整、安全、保密的原则,并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条会计档案应当按照主题、时间、文件类型等进行分类,确保档案的整理和检索便捷。
第二章会计档案的组织与保管第五条会计档案的组织和保管由会计部门负责,应当配备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第六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档案管理经验,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第七条会计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收集、整理、登记和入库,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八条会计档案应按照一定的时限进行保管,满期后根据规定进行处理,包括归档、销毁、转交等。
第九条会计档案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防止意外损毁、灭失或被盗窃。
第三章会计档案的利用与归档第十条会计档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查询、展示和复制,但必须符合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
第十一条会计档案必须妥善保管,不得私自调离或外借,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应责任。
第十二条会计档案应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归档,归档后应当制作档案目录,以备后续查询和审计使用。
第十三条对于重要的会计档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备份和存储,以防止重要信息的丢失。
第四章会计档案的清理与销毁第十四条会计档案应按照一定的时限进行清理,清除已经失去确凿证据价值的档案,减少档案的存储压力。
第十五条对于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并制作销毁记录,以备查验。
第五章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附件1:会计档案管理操作流程图附件2:会计档案存档期限表第六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 会计凭证:指用于记录会计交易的书面或电子形式的单据。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年1月1日

发文标题: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发文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文部门: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发文时间:2015-12-11实施时间:2016-1-1法规类型:会计档案管理所属行业:所有行业所属区域:中国阅读人次:1864评论人次:2加入收藏页面功能:12发文内容:《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 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2015年12月11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一)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二) 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三)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四) 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保存期限由15年变为30年,总账、明细账的保存期限由15年变为30年,等等,还有很多变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2015年12月11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2016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2016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篇:详细且正式风格的范本一、背景介绍2016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会计档案的保管和利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二、会计档案的定义与分类1. 会计档案的定义会计档案是指反映企业或个人经济活动的经济业务凭证及其所使用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的集合。
2. 会计档案的分类a. 根据存档的时间范围分类- 年度档案- 存续档案b. 根据档案的用途分类- 会计核算档案- 管理决策档案- 法定报表档案- 税务报表档案三、会计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1. 档案管理的原则a. 法律性原则b. 完整性原则c. 时效性原则2. 档案管理的流程a. 档案的建立与归档b. 档案的检索与利用c. 档案的保管与销毁3. 档案目录与索引的建立a. 档案目录的建立b. 档案索引的建立四、会计档案的保密与安全性要求1. 保密措施的实施a. 严格的权限管理b. 保密措施的培训与意识增强2. 档案的安全管理a. 进出档案室的控制措施b. 档案室的防火、防潮、防鼠害设施附件:会计档案管理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指发布于2016年的相关法规,规范了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 档案目录:指会计档案的分类、名称、编号等要素的记录清单。
- 档案索引:指按照某种规则或标准对会计档案进行描述和索引的方法。
第二篇:简洁且不正式风格的范本一、背景2016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二、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和要求1. 档案的建立与归档- 准备会计文件和凭证- 进行归档并编制档案目录2. 档案的检索与利用- 确定档案使用部门和人员- 要求使用档案的申请和批准流程3. 档案的保管与销毁- 制定档案保管规定- 按规定销毁无效档案三、会计档案的分类与目录- 年度档案- 存续档案- 会计核算档案- 管理决策档案- 法定报表档案- 税务报表档案四、档案管理的原则和流程- 原则:法律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流程:建立与归档、检索与利用、保管与销毁附件:会计档案管理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年发布的法规,规范了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讲主要内容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解读
会计档案整理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解读
修订背景
•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于1984年联合发布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并于1998 年对该办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现行《管理办法》实施10多年以来,对于规 范和加强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促进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等发挥了 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 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会计档案的范围内容、承载形式、管理方式、 应用程度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行《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已经无法适 应新情况和新变化,突出表现在: (一)随着各单位信息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会 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以电子形式产生和传递,并形成大量的电子 会计档案,需要予以规范。 (二)随着经营管理对会计核算多维信息需求的增加,会计档案数量大幅上 升,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成本效率问题,会计档案的保管形式需要进行变革。 (三)随着我国会计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有关档案管理标准的出 台或修订,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利用、销毁、交接等方面的规定,相应 需要进行调整。
。
会计档
,且文件
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 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 要求的才能接收。
九、会记档案的利用
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利用会计档案, ,严禁篡改 和损坏。 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 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 。 会计档案利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 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 。
十、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 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 低保管期限。 两类。 ,此保管期限为最
•
修订的主要内容
• • • (四)结合实际需要完善或修改相关内容 一是延长会计档案移交档案机构(档案工作人员)的期限。 现行《管理办法》要求会计年度终了后,会计档案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一年后应当移交本单 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会计机构的需要应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以及业务主 管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等的检查,通常近三年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需要随时查阅。为减 少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会计机构往往申请推迟档案移交的时间。为此,新《管理办法》规定, “属于当年归档范围的会计资料,一般应当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半年内,由单位会计机构向档案机构 或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移交。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由会计机构临时保管的,应当经档案机构或 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同意,且最多不超过三年。” 二是完善会计档案利用的有关要求。 现行《管理办法》规定,“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实际工作中,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检 查、国家审计部门的审计中或者出于司法需要,会计档案会被借出。因此《新管理办法》规定, “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 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三是明确代理记账中涉及的会计档案管理问题。 近年来,我国会计服务外包发展迅速,很多小企业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因此,《新管理办法》 规定“单位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的,应在签订的书面委托合同中,明确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及相 应责任”。 四是根据会计档案的实际利用情况,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五类改为两大类,删除了三年的 定期保管期限类别,并相应调整了附表中的保管期限。
,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
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
,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
会计报告;
4. 其他会计资料,包括
及其
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不是会计档案归档范围
工资年报,职工工资、奖金及各种 福利审批名册,养老保险缴纳名册,调 整、新增审批表,职工聘用、转正等审 批表、协议书,财务制度,上级指标文 件等均属文书档案。
• •
•
修订的主要内容
• • (一)明确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 现行《管理办法》采用列举的方式,提出了四类应当归档的会计资料,但未 对会计档案的内涵进行界定。列举之外的其他会计资料是否应当归档,缺少 相应的判断标准,导致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存在较大差异或者出现一 些争议。因此,根据《档案法》以及相关制度办法关于档案的表述,修订后 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进行了定 义,规定“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各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接收或形 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 形式的会计资料”。 同时,根据《会计法》,《新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的范围进行了适当调整, 规定会计档案应该包括: (1)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2)会计账簿: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其他辅助性账簿。 (3)财务会计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4)其他会计资料: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3. 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
用电子会计档案,
;
4. 采取有效措施,
5. 建立电子会计档案
;
,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
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6. 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 的会计档案。
七、电子会计档案
单位从 的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
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 可 子会计档案。 ,形成电
八、会计档案的移交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 ,
,再移交单位档案管
理机构保管,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
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
。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
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且
归档时间和责任人
• 归档时间:年终立卷,可暂时保管一
年,移交本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最长不 超过三年)
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
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
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四、单位会计档案管理
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 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 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 档案。
• • • • • • • •
修订的主要内容
• • (三)完善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和要求 会计档案的销毁是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中,销毁鉴定是销毁的前提和基 础。现行《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了会计档案销毁的具体程序,但未明确销毁前的鉴 定工作和有关责任,同时要求“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这在 一定程度上将销毁的最主要责任归于单位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可能发生的 风险和承担的责任,对于已超过最低保管期限且符合销毁条件的会计档案,单位负责 人一般也不愿轻易销毁,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很难有效实施。因此,《新管理办法》增 加了销毁鉴定的程序和要求,规定“各单位应当成立档案鉴定委员会(或小组),定 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销毁意见书。经鉴定, 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 档案,可以进行销毁。” 监销是保证销毁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的一项制度安排。现行《管理办法》规 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销毁会 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 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会计档案销毁属于单位的内部管理事务,由内 部相关部门进行监销已经能够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再由财政 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实际意义不大,也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为此,《新管理 办法》删除了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的规定,同时进一步明确单位内部组织监 销的有关要求,规定“单位档案机构、会计机构、审计机构共同负责组织销毁工作, 并共同派员监销。电子会计档案销毁时,还应当由信息系统管理机构派员监销。”、 “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 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 1、会计档案属于专门档案,具有专业性特点; 它的范围包含: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 报告等专业核算材料(归档范围)。 • 2、在财务会计各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其他文 件材料,如:计划总结等均属文书档案归档 范畴。
三、监督指导部门
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
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
六、管理方法
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子会计档案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
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
档案:
1. 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
;
2. 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受和读
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
七、电子会计档案
• 责任人:会计人员、档案员(档案室存
放)
出纳人员不得 兼管会计档案
归档要求和手续
要求: • 真实准确(密封处理、加经手章) • 齐全完整、保持卷册的封装
手续: • 移交清册
八、会计档案的移交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 ,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 手续。
会计档案
案移交时应当将 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
• •
• • •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具体内容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