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陆游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4.背诵全诗。

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全诗,能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诗句的意思。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三读法”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诗句本身的美,并能通过歌曲进一步感受诗歌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全诗,能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诗句的意思。

2. 理解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通过“三读法”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学习提示陆游的平生志愿是建功立业、收复失地,但长期得不到重用,使他深感希望渺茫,即使起知严州、来京陛辞,也提不起太多兴致,“谁令”一句,自问自悔,奠定了诗作的基调。

颔联和颈联细写诗人一夜未眠,静听春雨,次日清早又遥闻深巷中叫卖杏花之声。

白日漫长,所做之事无非是闲作草书、细乳分茶。

雅则雅矣,却非志士所好。

这两联写得细腻生动,闲适恬静,深为孝宗激赏,但其中的长夜不寐和日中无聊,其实都暗示着诗人的郁闷和惆怅。

最后,诗人只好自我安慰:不必感慨京城的风尘之恶了,还是争取清明之前回到家乡吧。

这既跟开篇两句绾合照应,又和中间四句自然贯通。

诗作中间四句,通过一些日常细节,含蓄自然地传达出等待中的清闲落寞,诵读时要好好体会。

1/ 7一、导入新课梁启超先生曾有诗句“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雨绵绵、杏花繁盛,极尽江南春光明媚深幽之态,连孝宗看后都连声称赞。

雨下着春过,花落时春深,美诗美景,历经流年,总能唤起与表达我们对春天的感受。

而在那个春天,在那句诗中,诗人陆游心里有何种滋味?二、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有着爱国的赤子之心。

【高中语文】《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把握诗人的情感。

3.比较阅读,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在风格上的差异。

【学习重难点】1.体会把握诗人的情感。

2.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在风格上的差异。

【学习方法】诵读、讨论【课时安排】1学时【学习过程】一、导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是时刻盼望着杀敌报国、收复中原,有着终生不渝之爱国情怀的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是善于从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热爱生活的陆游;“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那是深藏爱情悲痛,一生忠贞的陆游。

家国情怀,民族担当,我们看到了陆游的坚定如山,热情奔放,也看到了陆游的闲情雅致,今天,我们来细细品味别样的陆游。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⑴语言构建与运用:理解全诗,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

⑵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

⑶审美鉴赏与创造,有感情地诵读本诗,赏析古典诗词的意蕴之美。

⑷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陆游壮志难酬、无路清缕的悲愤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敕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猜Ta是谁?大宋是盛产文人的时代,猜一猜图片中的人物及下面诗句的出处.分别是:岳飞《满江红写怀》、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孝祥《六州歌头常怀望断》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语猜诗人。

他是历史上最知名的爱国诗人。

他是文学史上诗作最多的诗人。

他一生,都在为国家而忧伤。

他是谁?他就是陆游。

梁启超曾赋诗:诗界T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陆游,用他的一腔爱国热情,用他的一腔深情,在宋代,书写了一篇篇绝世的佳作,至今读来,余味不绝.二、情境任务一:你作为学校文学社的成员,要出一期“走近陆游”的名人专栏,请为专栏设计板块并拟题。

1、佳作赏读(全班诵读)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南大作他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H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2、我心目中的陆游(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欢迎同学们投稿。

为了进一步了解诗人,请大家认真观看陆游一生的轨迹.他的创作记录着他坎坷的一生。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课标依据:(一)目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本课主要涉及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课程目标中的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和鉴赏文学作品几个要求);(二)内容: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学习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本课主要涉及的是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几个部分);(三)实施: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处理好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创设综合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整体把握必修和选修课程,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统整;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方式的转变;(四)评价:全面把握学习任务群特点;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明确必修和选修课程评价的重点和联系;教材分析(一)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单元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本课位于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部分第四首,是该部分所选继《登快阁》后的一首诗,不仅有利于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味,还能发现诗人隐于细节之中的郁闷和惆怅。

(二)本课教学内容的编写思路与结构特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导入是为了体会陆游不同人生阶段的诗歌创作诗歌并介绍创作背景;诗句鉴赏是为了梳理诗歌主要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升华拓展是为了增进学生对陆游的了解,为学习其他诗歌做铺垫;作业布置是为了检测课上所学的关于陆游晚年的生活境遇及抑郁不得志的情怀的相关知识;(三)本课的教材和相关资源的处理的情况:篇目选自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部分第四首,其他资源包括自制PPT、陆游相关的背景材料、配套练习等。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导学案(共五篇)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导学案(共五篇)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把握诗人的情感。

2、进一步熟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3、比较阅读,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在风格上的差异。

4、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重点难点】1、体会把握诗人的情感,进一步熟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比较阅读,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在风格上的差异由诗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一提到“金戈铁马”“气吞胡虏”我们脑海当中首先出现的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形象。

二.质疑解难探究合作(一)朗读诗歌,整体把握1.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大意。

陆游的诗一贯读来雄奇奔放,沉郁悲壮。

而这首诗读来却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2.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轻声跟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从诗歌的题目来看,“春雨初霁”即雨后初晴,本该惬意愉悦,而此诗我们却读出了一种惆怅与悲叹。

3.齐声齐声朗读诗歌并思考,诗人为何而悲叹惆怅(二)背景介绍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

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谁知道,孝宗一席“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附咏自适”之语,让陆翁从头凉到脚,这不明明白白告诉雄心勃勃的陆翁:给你官职,给你俸禄,给我闭嘴;忘记你的恢复之志,游山玩水去吧!让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还想干一番报国大业的陆游大失所望,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由此看来诗歌表达的还是诗人不被重用,壮志难酬的感伤与无奈,而这种情感在全诗当中是如何表现的?(三)解疑合探,品读情感小组讨论:1.诗歌当中有没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有,应该是那几句?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加以分析?2.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语言清新隽永成为广泛传诵的名句,请从分析“小楼”“春雨”“杏花”等意象的角度赏析这两句。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背诵自己喜欢的诗。

了解陆游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体会诗歌意境。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情感。

3、学习诗歌以乐景写哀情以及用典的艺术手法,把握诗歌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体会诗人客居京华的抑郁惆怅、壮志难酬的焦康和悲愤,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激起对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情感,体会诗人情感变化;学习诗歌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陆游生平简介、诗歌创作背景、诗歌朗诵音频等。

设计依据:1、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 2020 年修订)》指出:“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在阅读鉴赏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手法,理解作者表达的深意。

2、教材内容:本单元为“古诗词诵读”单元,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

教学本文,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官场的黑暗,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

3、学生情况: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古典诗歌有所了解,对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积累,但对于艺术手法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因此,设立上述目标。

教学过程【知人论世】人物简介陆游(1125年-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出生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尚书右丞陆佃的孙子。

生平简介陆游生于北宋末,少年即怀爱国之志。

30岁礼部初试第一,因秦桧排斥未得录用。

秦桧死后,34岁以进士入仕,36岁任京官编修实录,升至宝章阁待制,后遭贬谪。

46岁起任夔州通判,48岁投身军旅抗金。

54岁任江西地方官,再遭罢免。

晚年知严州,后被革职,退居家乡。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高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高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具体章节为《临安春雨初霁》。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描绘了临安春雨初霁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分析《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的背景和内容,理解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举例解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人陆游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情感。

(2)学会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举例解释: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如“临安”、“春雨”、“初霁”等)和语言(如“喜”、“叹”、“愁”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诗歌的语言和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学习《临安春雨初霁》,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举例解释:通过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典诗歌,从而提高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赏析《临安春雨初霁》的修辞手法。

举例解释: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赏析《临安春雨初霁》中的修辞手法。

以诗中的“喜”字为例,这个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个字,让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并学会赏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教学重点:体会《临安春雨初霁》的意象和语言特点。

举例解释: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体会《临安春雨初霁》的意象和语言特点。

以诗中的“临安”和“春雨”为例,这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时间和季节,作者通过这两个意象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两个意象,让学生能够体会诗歌的意象和语言特点,并学会运用这些特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教学重点:理解并赏析《临安春雨初霁》的节奏和韵律。

举例解释: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赏析《临安春雨初霁》的节奏和韵律。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开展小组合作研究,选择一个与南宋诗词相关的主题,如“南宋诗词中的自然意象”、“南宋诗词与时代背景的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邀请文学专家或诗人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向专业人士请教,提高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组织学生参观与南宋文化相关的展览,增加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直观感受和认识。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对比学习南宋时期其他诗人的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诗人的作品中感悟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词的朗读与背诵: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临安春雨初霁》,并背诵全诗,掌握诗的韵律和节奏。
举例:通过拆解诗句,分析诗句之间的联系,探讨诗人在起承转合上的巧妙安排。
(4)文化背景的了解: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诗风特点,把握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
举例: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和课后阅读,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期的文学发展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诗词意境的深入理解:学生往往难以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目标:引起学生对《临安春雨初霁》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对春天的雨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古人是如何描绘春雨的?”
展示一些春雨的图片和古风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春雨的意境。
简短介绍《临安春雨初霁》的作者陆游及其创作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诗词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临安春雨初霁》的基本结构、韵律和技巧。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熟读、背诵、分析诗歌,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掌握诗词的基本表达技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临安春雨初霁》,使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词的结构、语言和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2.2 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但对于这首诗的背景、意象和情感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的基本韵律和意象;(2)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3.2 教学难点:(1)诗词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解读;(2)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理感受。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以陆游的生平简介引入,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和敬意。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诗词,理解基本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3 课堂讲解:(1)分析诗词的韵律和意象;(2)解读诗词中的修辞手法;(3)探讨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4.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合作精神。

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4.6 课后作业:(1)背诵诗词;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如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5.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5.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心得体会,给予综合评价。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6.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临安春雨初霁》精讲教案

《临安春雨初霁》精讲教案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一、写作背景陆游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已62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

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

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

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1178)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

“怖惧儿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

淳熙十三年(1186)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名作。

二、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诵读时一般读成“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拍。

要注意语调语气和把握感情基调。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在诵读过程中感知诗歌内容《临安春雨初霁》反映了作者陆游内心世界的另一方面,除了在战场上、幕帐中和夜空下高唱报国之外,偶尔也有惆怅徘徊的时候。

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

唯其抑郁惆怅得苦不堪言,才有更强烈的情怀的喷发。

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年来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

一开头就道“世味年来薄似纱”,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

诗末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

因此,透过原诗的表面,依稀仍可看见一个威武不屈的形象,这个形象才是作者真正的一贯的自己。

【古文今译】近年来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谁乂让我乘马来作客京华?住在小楼上,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次日清早,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茗茶。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第一篇:《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和艺术表达的美。

重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2、领会诗文描绘的大自然之美,以及诗句本身的美。

难点:由诗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1、导入:请大家看这幅画:“杏花春雨江南”(展示图片)云霞一般的杏花,烟雾一样的春雨,如果这时我们身处杭州,身处这幅画中,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一定是很惬意很开心的吧!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古人,就在杏花春雨的杭州,却是一肚子的牢骚和郁闷,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临安春雨初霁》,答案就在这首诗里。

2、朗诵并释义: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些年世态人情淡薄得似纱,可谁让我要骑马客居京城享受这份繁华?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了一夜。

深幽小巷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纸张短小斜放着,闲时写写草书。

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冒起的白色小泡沫,阵阵茶香飘来。

身着白衣,不要感叹会被风尘之色所玷污。

我回家仍会身着它赶上清明。

3、知人论世:如果只看诗的字面意思,我们一定是一头雾水,诗人罗嗦了这么一大堆,究竟他想说什么呀?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陆游其人,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1.陆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在诗坛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整理出资料,一会儿由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讨论用时2分钟,回答问题2分钟)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是老师的准备的资料,大家参考一下(PPT)知道了陆游是个什么人之后,我们还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就是创作背景。

2.陆游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包括大的时代背景和写这首诗时作者的情况。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设计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设计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设计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学生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2.在课堂笔记上誊抄原文,用有色笔批注阅读。

3.写一篇不少于50字的读后感(文学短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点评本首诗歌:(1)这首诗“写了什么(诗歌中选择的意象及其与情感的联系等)”。

(2)这首诗“怎么写的(思路、手法或者语言风格)”。

(3)诗人“为什么写这首诗”。

我们既可以写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情感、观点,又可以写下我们读者阅读后获得的人生启迪。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开学之初学过一首词,叫《鹊桥仙》,大家记得吗?它的作者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

秦观深情款款的婉约词收割了一大波粉丝,其中有一位女粉丝,她是宋神宗时的宰相唐介的孙女。

她痴迷秦观的词,在分娩前的晚上,她甚至梦见了秦观,因秦观字少游,她便与丈夫商量,给儿子取名游,字务观。

这就是陆游名字的来由。

一句话评价:在你印象中,陆游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他的诗文更多的是直白的表达激愤的情绪,今天这首如何?二、学习目标三、知人论世“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爵齿,或流涕痛哭......会秦丞相桧用事,变恢复为和戎......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陆游《跋傅给事帖》四、初读疏通1.指读(纠正字的读音。

)2.批注展示--生、师对前面批注讲解的内容进行点评与补充。

五、品读赏析1.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颔联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仅仅在于刻画春光吗?这两句不仅刻画春光。

“一夜”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陆游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反衬了诗人落寞的情怀,显得含蓄深蕴,与全诗表达的感情一致。

2. 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①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

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第一篇: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疏通这首诗的文意,体会诗中所蕴涵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2.引导学生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3.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二、学习要点1.鉴赏《临安春雨初霁》。

2.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宋诗的鉴赏方法。

三、作者生平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

陆游出生于战乱年代,他出生的第二年赶上靖康之乱,随他的父陆宰离开中原。

他小的时候受父辈们熏陶,关心国事,?很早就立下了击退胡人,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陆游29岁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才得入仕。

他在后来的仕途中又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免职。

但陆游的爱国情怀始终没有改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是最有力的证明。

陆游的生活经历:45岁以前,他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自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被劾罢官;66岁以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

陆游的诗歌创作过程也可分成与之相应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陆诗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其间,他在地处抗金前线的南郑受到紧张、豪迈的军营生活的激发,领悟到应该改变早年专以“藻绘”为工的诗风,而追求奔放的风格。

至此,他的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

最能体现陆诗雄放风格的七古名篇如《金错刀行》、《胡无人》、《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关山月》、《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等都写于入蜀从军以后的十年间,说明陆游诗的主导风格正是在巴山蜀水之间奠定的。

正由于这个原因,陆游把自己的诗集题作《剑南诗稿》。

陆游与江西诗派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师从曾几,又私淑吕本中,受曾、吕二人的影响较深。

杨万里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杨万里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杨万里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杨万里的《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使学生能够:1.理解并领悟杨万里的诗歌创作风格和独特表达方式;2.感受到春天带来的美好和希望,并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情感表达和表演能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和杨万里的创作特点;难点:通过绘画表达对春天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杨万里的《临安春雨初霁》诗歌;2.教具准备:绘画工具(颜料、画笔、画板、纸张等),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教师放映一段关于春天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对春天的向往。

2.教师出示杨万里的《临安春雨初霁》一诗,读一遍诗歌,鼓励学生留意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形象描绘。

步骤二:诗歌理解1.学生集体朗读诗歌一遍,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重点词汇。

2.教师带领学生分小组进行诗歌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和分享彼此的理解。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讨论,梳理杨万里的诗歌创作特点和他对春天的独特表达方式。

步骤三:情感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对春天的感触和情感,鼓励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2.学生使用绘画工具,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选择合适的画板和纸张进行绘画创作。

3.教师引导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形象的表达,以体现出对春天的美好愿望和情感表达。

步骤四:作品分享1.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壁或展示区域上。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学生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作品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

3.学生和教师共同欣赏作品,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增加学生对艺术的体验和欣赏能力。

步骤五: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总结杨万里的诗歌特色和对春天的表达方式。

2.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3.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和鼓励,激发学生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诗人的春天诗歌进行学习和欣赏,拓宽对春天的多样理解。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体味诗人思想感情。

2.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3.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由诗歌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学过一首词叫《鹊桥仙》,它的作者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

秦观深情款款的婉约词收割了一大波粉丝,其中有一位女粉丝,她是宋神宗时的宰相唐介的孙女。

她痴迷秦观的词,在分娩前的晚上,她甚至梦见了秦观,因秦观字少游,她便与丈夫商量,给儿子取名游,字务观。

这就是陆游名字的来由。

二、诵读提示陆游的平生志愿是建功立业、收复失地,但长期得不到重用,使他深感希望渺茫,即使起知严州、来京陛辞,也提不起太多兴致,“谁令”一句,自问自悔,奠定了诗作的基调。

颔联和颈联细写诗人一夜未眠,静听春雨,次日清早又遥闻深巷中叫卖杏花之声。

白日漫长,所做之事无非是闲作草书、细乳分茶。

雅则雅矣,却非志士所好。

这两联写得细腻生动,闲适恬静,深为孝宗激赏,但其中的长夜不寐和日中无聊,其实都暗示着诗人的郁闷和惆怅。

最后,诗人只好自我安慰:不必感慨京城的风尘之恶了,还是争取清明之前回到家乡吧。

这既跟开篇两句绾合照应,又和中间四句自然贯通。

诗作中间四句,通过一些日常细节,含蓄自然地传达出等待中的清闲落寞,诵读时要好好体会。

三、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生于国势危机的时代,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打击,但他坚持自己的恢复中原的志向,至死不忘复国大业。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他诗作鲜明的特色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

他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一等奖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一等奖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一等奖题目: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感受春雨初霁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感知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春雨初霁的形成原因和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春季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春雨初霁的自然景观介绍2. 春雨初霁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3. 探索春雨初霁的魅力和意义三、教学流程:1. 准备阶段:(1)展示春雨初霁的图片或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春雨初霁的自然景观,提问学生对春雨初霁有什么感受和印象。

2. 学习阶段:(1)科学知识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或电子屏幕展示的方式,呈现春雨初霁的形成原因和相关知识,例如: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水蒸气凝结成云、雨后的阳光照射、雾气逐渐消散等。

-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2)感知实践体验:- 选择一个适合的时间和天气条件,带领学生到户外感受春雨初霁的氛围。

- 鼓励学生观察雨后的景色,聆听雨滴与树叶、水面的声音,感受春天的气息和气温的变化。

-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例如写诗、绘画、拍照等,表达对春雨初霁的感受和体验。

3. 总结阶段:(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感受,进行欣赏和分享。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春雨初霁的意义。

例如,春雨初霁代表新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也象征着净化和洗涤。

(3)学生归纳总结学到的知识和经历,并做出相关思考和反思。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和表现情况,如积极回答问题、主动互动、创意和独立思考等。

2. 评价学生通过作品展示和分享中表达出的对春雨初霁的情感和认知。

3. 根据学生完成的问题回答、绘画、诗句等作品,评估他们对春雨初霁形成原因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感受春雨初霁,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2. 组织相关的实地考察活动,例如到公园、农田等地观察春雨初霁现象。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高二学期春季课题《临安春雨初霁》教学目标1.析诗意,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语言,体悟作者闲适背后的深情。

3.学方法,撰写阅读感悟文章。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体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闲适背后的深情。

2.运用阅读鉴赏的方法,撰写阅读感悟文章。

教学难点:1.品味语言,领悟这首诗内在的情感。

2.运用古代诗歌的一些鉴赏的方法,撰写阅读古诗感悟类文章。

教学过程一、学习任务一:诗意知多少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阅读诗歌,读懂作者在诗作文字中所寄寓的内在情感,是我们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

读懂情感,始于我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1.解题“临安春雨初霁”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

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标题直观地交代了此诗创作的地点、时间,也交代了创作时的天气时序,在美丽的杭州的雨后放晴的春光里写就的一首诗,怎不引起我们的好奇和探究呢,这份好奇和探究我们得先关注此诗创作的背景。

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此时的爱国诗人陆游已有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

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

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也是日益见得明白了。

这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

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一心北征、抗金收复中原的素志不合,但迫于“圣命”和生计,只得接受。

赴任之前,先到临安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3.诵读感知听录音范读,形成阅读初印象。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也来有节奏地沉浸式地读一读,注意结合注释去理解此诗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和艺术表达的美。

重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2、领会诗文描绘的大自然之美,以及诗句本身的美。

难点:
由诗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大家看这幅画:“杏花春雨江南”
(展示图片)
云霞一般的杏花,烟雾一样的春雨,如果这时我们身处杭州,身处这幅画中,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一定是很惬意很开心的吧!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古人,就在杏花春雨的杭州,却是一肚子的牢骚和郁闷,为什么会这样呢?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临安春雨初霁》,答案就在这首诗里。

2、朗诵并释义: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些年世态人情淡薄得似纱,可谁让我要骑马客居京城享受这份繁华?
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了一夜。

深幽小巷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纸张短小斜放着,闲时写写草书。

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冒起的白色小泡沫,
阵阵茶香飘来。

身着白衣,不要感叹会被风尘之色所玷污。

我回家仍会身着它赶上清明。

3、知人论世:
如果只看诗的字面意思,我们一定是一头雾水,诗人罗嗦了这么一大堆,究竟他想说什么呀?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陆游其人,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1.陆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在诗坛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整理出资料,一会儿由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讨论用时2分钟,回答问题2分钟)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是老师的准备的资料,大家参考一下(PPT)
知道了陆游是个什么人之后,我们还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就是创作背景。

2.陆游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包括大的时代背景和写这首诗时作者的情况。

请大家看看自己手头的资料和老师幻灯片上的资料,看完后自己再把这首诗默读一遍,思考一下
(2分钟)
4、深入解读:
大家齐读一下首联,3.两小句,陆游一句感慨、一句发问,大家分析一下,他在感慨什么,问什么?(PPT)
答案就在这儿: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诗人一心北征,一雪国耻,可事实是什么?是将军不占空临边,贵族不思北进,厩马肥死弓断弦啊!作者能不痛苦么?他痛苦极了,但是皇帝不痛苦,给了他一个闲职,他现在呆在临安,是既无聊又苦闷,一天比一天难熬。

但诗人不幸诗家幸,4.这首诗的名句是哪句?为什么它会成为名句?(PPT)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图片)
美么?诗句比画还要美。

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

形象而有深致。

另外,我们要注意一个词“一夜”,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他的时间很难熬,我们来看看颈联,5.为了打发时间,他做了那些事情?(PPT)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写写草书,喝喝茶,就是这样打发光阴。

这里说“闲作草”,是用了一个典故。

据说张芝擅
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

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

“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

6.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清茗,我们来看尾联,说说这样的清闲是作者想要的么?(PPT)这看起来极闲适恬静的境界,背后却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
所以才有了最后两句,诗人已然无法忍受这种不能作为的生活,他说:“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回家本非诗人之愿。

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

“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

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5、理解陆游:
除了这首诗,我们还学过陆游的《书愤》、《示儿》、《卜算子·咏梅》等等,7.大家喜欢陆游的诗歌么?为什么?
(学生们发表意见,2分钟)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放翁就是陆游。

他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可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自豪。

同时,在艺术成就上也非常优秀。

他的对仗常常能做到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致雕琢。

刘克庄甚至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

陆游的功力可见一斑。

6、作业设计:
1、熟记整首诗歌,体会诗句之美,以及诗里的思想感情。

2、阅读陆游的其他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幻灯片
2、板书诗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