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动人的北平》高二语文教案5篇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动人的北平》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老舍及其作品背景。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平的风景和特色。
2. 介绍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引导学生关注北平的人文和历史价值。
教学活动:1. 展示北平的风景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北平的美。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北平会被称为“动人的北平”。
3.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
4. 提问学生对北平的人文和历史价值有何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
第二章: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培养学生对作者的兴趣和敬意。
教学内容:1. 作者老舍的生平介绍。
2. 老舍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教学活动:1. 展示老舍的生平介绍,包括其成长经历、文学成就等。
2. 分析老舍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如现实主义、幽默讽刺等。
3. 引导学生讨论老舍的作品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4. 让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作家及其作品,并分享原因。
第三章:文本分析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文本细节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文本第一至第三段的主要内容分析。
2. 人物关系的梳理。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文本第一至第三段,注意理解文本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细节,如人物描写、情节发展等。
3. 讨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
4. 让学生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文本分析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2. 培养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思考和探讨。
教学内容:1. 文本第四至第六段的主要内容分析。
2. 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的探讨。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文本第四至第六段,注意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
2. 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细节,如对话、动作描写等。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激发学生对北平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如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北平的文化特点,如古建筑、传统艺术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北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学生分享他们对北平的了解和印象。
3.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北平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北平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收集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文学作品的北平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感受北平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介绍几篇关于北平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
2. 学生阅读选段,感受作品中的北平形象。
教学活动:1. 教师朗读选段,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北平描写。
2. 学生分享他们对作品中的北平的感受和理解。
3. 小组讨论,学生互相分享对不同作品中的北平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北平的理解和感受。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情况和表达情况。
第三章:北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北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介绍一些北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故宫的灵异事件”、“颐和园的传说”等。
2. 学生听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背景。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述北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2. 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兴趣和感受。
3.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北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收集学生的表演情况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章:北平的美食文化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北平的美食文化。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介绍一些北平的特色美食,如烤鸭、炸酱面、豆汁等。
动人的北平优秀教案
动人的北平优秀教案【篇一:动人的北平优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掌握阅读散文从“形”入手,把握“神”的方法思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赏析文本,体会北平的动人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林语堂特殊的生活经历,理解林语堂对北平复杂而深厚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有人钟情于清新自然、悠然闲适的田园风光,亦有倾心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繁华而现代的都市生活。
你喜欢哪一种生活呢?田园还是都市?(田园。
都市。
两者都要。
)有没有一个地方既有田园风光又有都市风情呢?(有吧)故都北平就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小说家、学者林语堂先生实现他“田园都市”梦想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跟随林语堂先生再次翻开历史的旧照片,一同去欣赏上个世纪初的动人的北平。
二、以“形”读文1、预习要求是画出文中显示文章思路的概括性语句。
学生前后四人组成小组,互相对照自己所画的语句,并补充完整。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顺序依次齐读这些语句。
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概括性语句多出现在哪里?学生找出规律(多出现在段落的开头,且多为判断性语句。
)我们以后在做阅读时就可以通过找概括性语句来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文章内容。
3、学生再次自由诵读这些语句,语速稍慢,让我们以游客的身份感受上个世纪初的北平风貌。
4、读完之后你会发现林语堂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平动人的画面。
你认为北平有哪些动人之处呢?请选出最喜欢的一幅画面,并结合具体语句赏析。
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不同的诵读方式赏读。
比如:第2、3段学生齐读,感受对比、排比的句式以及北平的包容精神。
第5段单个学生诵读,感受北平原滋原味的生活情趣。
第8段单个学生诵读,学生自由品读,感受北平是一个清净的住家的城市。
第10段单个学生诵读,感受北平厚重的历史文化。
第17—20段学生齐读,感受整齐的句式和北平的自由生活氛围。
三、以“神”解文(一)动人的北平1、通过大家的诵读赏析,北平风貌已经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来概括林语堂笔下北平的什么特点动人?(老成、包容、平民化)2、作者花费笔墨修多来描绘的是哪个特点?(包容)3、找出文中具体的段落诵读。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提升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动人的北平》的结构和主题思想。
2.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
3. 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动人的北平》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四、教学难点:1. 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写作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六、课文解析七、人物分析八、情节解读九、北平文化特色探讨十、教学评价与反思六、课文解析1. 解析课文《动人的北平》的结构,分析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各部分的作用。
2.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七、人物分析1. 分析课文《动人的北平》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2. 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文中的表现,如动作、语言、神态等。
八、情节解读1. 解读课文《动人的北平》中的主要情节,分析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 探讨课文中的转折点和冲突,以及它们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九、北平文化特色探讨1. 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如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
2. 探讨北平的文化特色,如风俗习惯、建筑风格、文艺作品等。
十、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评价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
2.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动人的北平》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动人的北平》,让学生了解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2.能够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纠葛;3.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2.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梳理;3.人物分析和情感解读;4.主题探讨和文学价值评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第二步:阅读理解让学生分段阅读小说《动人的北平》,并进行情节梳理和主要人物的介绍。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做重点标注,并逐段讨论理解。
第三步:人物分析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小说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路历程,让学生掌握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和心理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主题。
第四步:情感解读让学生通过对人物的情感变化和纠葛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爱恨情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思考能力。
第五步:主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小说《动人的北平》的主题和文学价值,探讨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处境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第六步:展示分享让学生结合课上的学习和思考,进行展示分享和讨论,分享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和启发,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1.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分享对《动人的北平》的读后感和心得体会;2.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深入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展示对文学作品的独立见解和评价;3.考试或作业可以设置相关阅读和分析题目,考查学生对《动人的北平》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动人的北平》这部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动人的北平》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激发学生对北平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1. 介绍《动人的北平》的作者老舍及其作品特点。
2. 简要介绍北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北平。
教学步骤:1. 提问:同学们知道老舍吗?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2. 讲解:介绍老舍的生平和作品特点。
3. 提问:同学们对北平有什么了解?4. 讲解:简要介绍北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导入,希望同学们能够对《动人的北平》这篇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章: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1. 老舍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 《动人的北平》的创作背景。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法,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作者的生活环境和作品风格。
教学步骤:1. 讲述:介绍老舍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 展示: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老舍的生活环境和作品风格。
3. 讨论:同学们认为老舍的作品有哪些特点?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章: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并欣赏《动人的北平》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动人的北平》的语言特色。
2. 《动人的北平》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2. 利用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欣赏文本。
1. 讲述:分析《动人的北平》的语言特色。
2. 展示: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动人的北平》的语言特色。
3. 讨论:同学们认为《动人的北平》的语言特色有哪些?4. 讲述:分析《动人的北平》的表达技巧。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北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1)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2)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3)解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亮点和难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有关北平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1)教师按照课文顺序,逐段讲解课文内容;(2)针对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和练习;(3)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布置合作探讨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2)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3)邀请部分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及时纠正错误;(3)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
5. 创意写作:(1)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写作建议;(3)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和改正情况;3. 创意写作: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动人的北平》原文;2. 视频资料:有关北平的历史、文化、风光等视频资料;3. 练习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练习题;4. 写作评价标准:创意写作评价标准。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动人的北平》
心灵地栖息诗意地生活——赏析《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动人的北平》是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一单元第一篇。
本文是作者林语堂用博大、真切、幽默、闲适相融合的文风创作出的具有独特格调的小品散文。
作者将北平的景象,以一幅幅小画面呈现出来,不仅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而且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性,流露出了作者优雅的情怀和闲适的人生。
因此,本文富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品读法,感受北平的动人之处。
2通过探究法,把握作者优雅的情怀和闲适的人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诗意地生活。
三、教学重点:1筛选信息,把握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读体会北平的动人之处。
四、教学难点:把握作者优雅情怀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品读法、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关于北平,一个历史故事悠远绵长的地方,一个让许多文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曾用饱蘸情愫的文笔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神韵清绝的北国之秋图,老舍在《想北平》中用通俗质朴的语言倾诉到“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张恨水在《五月的北平》中更是肯定到,庄严典雅,充满生趣的北平是世界上最能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
看来,北平在文人的心中的确泛起了层层涟漪。
今天,我们再来拜读一篇精美散文《动人的北平》,让我们跟随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再次翻开历史的旧照,解读北平的风情,倾听作者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1请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介绍北平的概括性语句。
【明确】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
北平是个珠玉之城。
北平是个国王的梦境。
北平是饮食家的乐园。
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
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
北平是个住家的城市。
北平有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北平是个理想的居住城市。
(建筑格局、生活方式、常人心态)2明确本文的结构特点:先总后分(三)品读北平之美:(品文)1学生品读课文,然后找出自己认为动人之处来赏析。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人的北平》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北平的历史和文化。
1.2 教学内容教师简要介绍《动人的北平》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平的历史和文化。
学生分享他们对北平的了解和感受。
1.4 作业学生选择一张北平的图片或一段关于北平的描述,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二章:文学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2.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文章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2.4 作业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分析其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历史背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人的北平》文章所处的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北平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事件。
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平的历史背景。
学生分组讨论历史事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3.4 作业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写下对这个事件的理解和感受,并思考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四章:文化探索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平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北平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学生了解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平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4.4 作业学生选择一种文化特色或传统,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思考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创作中。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激发学生对北平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重要事件。
2. 引导学生了解北平的文化特点,包括建筑风格、艺术成就和人文景观。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平的风景和文化遗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北平的了解和印象。
3. 教师总结并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
第二章:文学作品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1. 选择一篇关于北平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或小说。
2.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化意象。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所选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注意语言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意象,如特定的地理景观、历史事件或人物形象。
第三章:北平的历史建筑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北平历史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2. 引导学生欣赏北平历史建筑的美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北平的一些著名历史建筑,如故宫、颐和园等。
2. 分析这些历史建筑的建筑特点和文化意义。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北平历史建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其建筑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历史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历史建筑的欣赏和感受。
第四章:北平的艺术成就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北平艺术成就的认识和理解。
2. 引导学生欣赏北平艺术作品的美感。
1. 介绍北平的一些著名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如齐白石的画作、梅兰芳的京剧表演等。
2. 分析这些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北平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其艺术特点。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提高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学习《动人的北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动人的北平》是一篇描述北平历史变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北平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
2.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作品内容。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 感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从作品中感悟到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5. 总结拓展: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北平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提升。
3. 学生感悟作者爱国情怀的表现。
五、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北平的历史文化,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2. 学习其他描述北平的文学作品,比较其写作特点和情感表达。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北平的历史图片和相关视频,增强学生对历史场景的直观感受。
2. 引入专家讲座或邀请历史学者进行guest lectures,以加深学生对北平历史文化的理解。
3.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故宫、天坛等历史遗迹,让学生亲身体验北平的文化魅力。
4. 开展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共同研究北平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特色,培养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动人的北平》文本。
2.北平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3.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
4.实地考察所需的相关安排和指导材料。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动人的北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老舍先生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老舍先生对北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1)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2. 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其深层含义。
(2)讲解老舍先生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动人的北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老舍先生的创作背景。
(2)感受作者对北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老舍先生及其作品《动人的北平》。
(2)激发学生对北平的兴趣,引发对家乡的热爱。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老舍先生对北平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深入理解老舍先生的创作背景。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激发学生对下节课的期待。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动人的北平》。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是否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北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动人的北平》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动人的北平》。
2. 介绍作者老舍及其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动人的北平》,提问学生对北平的了解。
2. 介绍作者老舍,包括他的背景和作品。
3. 简要介绍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朗读与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朗读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朗读文章。
2.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1. 引导学生朗读文章,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2.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提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朗读表现和理解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文本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文本特征。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文本特征,如句式、修辞手法等。
2.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文本特征,如句式、修辞手法等,提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提问学生对这些部分的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和理解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四章:小组讨论1.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帮助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提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 帮助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记录学生的讨论结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动人的北平》;(2)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感受北平的美景和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3)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动人的北平》;2. 课文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3. 生词学习: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如“秋高气爽”、“金碧辉煌”等;4.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的小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动人的北平》;(2)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3)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2)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感受北平的美景和魅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3. 写作法: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以及小作文的完成质量;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动人的北平》全文;2. 教学多媒体:相关的历史文化图片、视频等;3. 生词卡片: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的卡片;4. 写作纸张:为学生准备写作用的纸张和文具。
动人的北平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案第一篇:动人的北平教案《动人的北平》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单元第一篇,是一篇精读课。
为了更好领悟课文,提供了动人的北平的教案设计给大家,欢迎大家参考!一、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把握北平形象特点。
2、体味认识如何将抽象感觉形象化的写作手法,与作者产生精神共鸣。
二、教学重点:1、通过语段学习揣摩体验比喻和细节描写手法在形象化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作者具体描摹北平的风貌的写作手法进行个性化创作。
三、教学步骤:1、导入:有同学向老师抱怨说,语文是玄学,学语文无异于一群人坐在课室里参禅。
的确,很多时候,面对文本,老师一眼看出来的意蕴,学生会说“哇,这是你编的吧,我怎么看不出来?”举个例子,“动人”这种感觉无形无迹,徐志摩写少女“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我们想见这是动人的。
那么写一个人可以这样传神体贴,写一座城的风貌特点又是如何体现这座城特有的动人韵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林语堂先生的《动人的北平》,试试通过这篇优美的散文,去认识作者笔下北京城,去和林语堂先生沟通、共鸣,同时,也让我们一起来拨开“语文是玄学”的面纱,看看林语堂先生如何将无形深情化为有形实相,带给我们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精彩北平。
2、检查预习作业,请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提示,梳理出文章思路,完成学案的第一大题。
北平的形象:(1)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
(2)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
(3)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
(4)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
北平的特点:(1)北平是清静的(2)北平有多样性(3)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北平宜居的理由(1)北平的建筑宽阔(2)北平居民的生活方式舒适可爱,安详(3)北平的性格自由,兼容并包3、林语堂先生说北平的是“动人”的,但何谓“动人”,如何将这种抽象的感觉表现出来,让我们一起来鉴赏体味文章四个比喻句的含义和作用,认识北平“动人”的形象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城的品格。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新课【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的理解。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课文:《动人的北平》。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哪个城市?你们对这座城市有什么了解?2. 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北平。
3. 简介作者,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与北平的关系。
4.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课文进行简单的字词讲解。
5.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分析课文【教学目标】1. 通过分析课文,深入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的理解。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1. 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的理解。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对北平的描述,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5.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评价,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第三章:朗读感悟【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教学重点】1. 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
2. 学生情感素养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
2. 学生情感素养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课文:《动人的北平》。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动人的北平》。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老舍及其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平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感受作者对北平的深情厚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动人的北平》。
2. 生字词学习: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文章结构分析:学习课文的段落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4.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5. 情感体会:感受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北平的深情厚意。
(2)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老舍及其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对北平历史文化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生字词学习: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4. 文章结构分析:学习课文的段落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5.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6.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3)学会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对比分析,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和文化。
(3)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沟通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平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 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的介绍。
3. 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对北平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
3. 对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北平的历史和文化事件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动人的北平》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北平历史和文化的书籍、文章和图片。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北平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合作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和文化,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动人的北平》;(2)了解文章背景,理解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情感;(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与怀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学会珍惜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文章《动人的北平》;(2)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深入解读作者对北平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2)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批判性思考;(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文章背景,激发学生兴趣;(2)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大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思考文章主题。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4. 深入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5. 课堂小结:(2)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文章《动人的北平》;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理解文章《动人的北平》的情况;2. 学生对文章结构和作者情感表达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合作探讨和文学鉴赏方面的表现;4.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人的北平》高二语文教案5篇《动人的北平》写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写了当时北平种.种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各种景象,又写出了北平的独特“性格”和它的“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人的北平》高二语文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动人的北平》高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2、激发和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本国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教学难点: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方法: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一学期我们学过郁达夫的《古都的秋》,北平的确是动人的,林语堂笔下的北平又是一番什么模样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动人的北平》。
二、作者介绍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__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三、检查预习(学生分析自己画出的句子,集体讨论)四、把握课文内容1、梳理文章的思路。
(一)(1、2、3)概写北平老成的性格特点:豪爽、宽大、包容新旧两派。
(二)(4、5)北平是一棵老树:古老、深厚。
(三)(6)北平是一个朱玉之城:富贵高雅、风景优美之地。
(四)(7)北平是一个国王的梦境:政治、艺术文化、消闲之地。
(五)(8)北平是一个清静得城市:有院落、新鲜蔬果,悠闲自得。
(六)(9、10)北平有多样的人,多样的色彩。
——小结:前面的部分主要写了北平的古老深厚、宽大包容、自由闲适的特点。
(七)(11—22)北平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城市。
1、(11—15)是皇城,极其宽阔,舒适可爱。
2、(16)生活程度很低,生活颇富意味。
3、(17—20)兼容并包,自由闲适(消闲的去处很多)。
4、(21—22)北京平民容易满足、达观、爱调侃。
(淳朴、善良)——小结:交代北平是个理想的居住城市的理由。
2、提问:北平的动人之处在哪里?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自然风光动人。
(有很多游览的去处)二是城市景象动人。
(珠玉之城、消闲购物的天堂)三是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
四是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
五是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共融的文化气息)动人。
3、文章看似“散”,它是怎样整合起来的呢?文章写得很散,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北平的古老、多杂、包容;二是北平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城市。
但是这两个方面都体现了北平的“性格”──老成、豪爽、包容、守旧融新,尽管撒得开,但在精神上聚得拢,这正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五、品味语言(教师点拨,归类)1、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一种浓厚的诗意。
赏析:(1) “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 虽是散文语句,内在情感丰富,词句很工稳,像诗的语句一样有韵味。
(2) “那里的街道排列恰当,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更富有诗意,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一句,表达了一种优雅的审美情怀,令人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2、抒情的语句,表达优雅的审美情怀。
(1)“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
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巾的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这段文字着眼于饮食内容,落笔于饭馆的历史、招牌、堂倌等细节。
由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饭馆里的氛围很是浓郁,堂倌的形象、声音、动作等生动有趣,仿佛呼之欲出,北平饭馆那种特有的让人亲切、热情的感觉跃然纸上,作者对它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2)“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落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这段话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细节,又院落写到院内的陈设,院内栽培树木;又由树木写到院里种植的果木蔬菜。
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清静明亮,而且表现了他的丰富闲适,突出北平宜居的种.种好处。
总之,处处流露出对北平的喜爱欣赏。
(3)“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不具体写是怎么新鲜的,两个“就是”,让读者去尽想这种水果的形、色、味,作者的喜爱与自豪的感情也自然地流露出来,也感染了读者!3、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情感。
阅读文章第三段,请说说这一段的语言特点(1)“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有几个短句,有长句;还有一些对称句(开篇几句即是);有排比句,连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气势;有设问句,加重表达的语气,提示读者的注意。
(2)“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 结构一致,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尽”和“任”两个词,尽显随意、惬意、满意,最后一个反问句,更是透着无比的欢愉之情!4、多种变化的句式,文章摇曳多姿。
总结: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一种浓厚的诗意。
板书: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情感多种变化的句式,文章摇曳多姿六、拓展探究1、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中在也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在本文中就变得如此的美丽动人呢?(学生讨论作答,教师总结)明确: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都是审美的心境、心灵的镜像。
本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描写了身居北平所见景象,还在于写出了一种情怀、情调、情韵。
作者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故土与西方文化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具有多方面的优雅情怀,表现在文章中即有对本国历史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新旧事物的喜悦、对故都平民百姓的亲和。
可见他既不是一个全然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个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个保持中和的、包容的态度倾向的文化人。
不过从他细数故都风物时那么沉醉的情态看,他的故国故都故土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
最可称道的是作者的平民意识、平民倾向。
他的眼里不只有高耸的北京饭店、皇家宫殿花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馆、大学专校等,还有平民院落、城外村庄麦田;也不只有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还有着木屐的东北老妪、踢毽子的老人、裸体的儿童。
文章行将结束时写道:“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
”作者虽是文化人,可是心底对劳苦大众非常尊重、非常亲近。
2、与《故都的秋》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散文抒情的独特性,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完美结合。
明确:从选材、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进行对比进而明确本文“形”与“神”的完美结合的方法。
板书设计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一种浓厚的诗意抒情的语句--------表达优雅的情怀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情感多种变化的句式----------文章摇曳多姿《动人的北平》高二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欣赏大师笔下的北平独特的“性格”和“动人”之处过程与方法感受林语堂优雅的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教学重点本文所体现的民俗、人文价值教学难点新与旧、雅与俗相杂的表达方式教学关键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课型讲课教学方法反复朗读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总结练习作业一、导入新课关于“北平”和“北京”的来历林语堂的小故事放北京的著名景点二、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
散文家、小说家、学者。
林语堂和鲁迅的矛盾三、朗读课文四、分析课文。
回答问题归纳总结一下北平“动人”之处自然风光城市景象的动人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整个城市的文化气息动人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中在也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在本文中就变得如此的美丽动人呢?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都是审美的心境、心灵的镜像。
当代人阅读本文有什么意义?? 感受新旧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的优雅情怀? 对自然地理、人文风物的热爱? 感受中华文化、故都文化作业:阅读林语堂的作品《京华烟云》导入《动人的北平》高二语文教案3疏导归纳引导布置了解识记理解巩固完成板书设计动人的北平自然风光城市景象的动人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整个城市的文化气息动人《动人的北平》高二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散文风格,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提高分析文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及质疑思考,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文本的人文价值和作者的大爱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通过合作探究及质疑思考,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
教学难点:体悟文本的人文价值和作者的大爱情怀。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能不能分别用两句话形容一下自己的家乡和你现在所在城市天津?(学生发言)二、解决重点1、自主阅读要求:结合学案中关于作者的介绍和生字词阅读课文,同时思考问题“文章的结构是‘总-分’式还是‘总-分-总’式”?2、同学发言。
(设计说明: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文章内容充分理解的过程。
)3、让同学用四字格词语概括北平动人的因素。
(自然风光城市景象寻常百姓文化气息建筑格局生活方式常人心态等)4、文本赏析请同学畅谈本文最打动自己的是哪一段,读出来并谈原因。
三、突破难点1、质疑思考:对于文本,有没有你不理解或者不认同,或者觉得不能体现北平特色的地方,为什么?(预设:第4段在结构上的问题,第9段和17段的内容等) 2、同学发言。
3、教师结合林语堂的经历和写作风格,分析文本。
四、小结五、布置作业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进行赏析。
2、如果你认为文章结构完整,结尾充分请说明理由?如果认为文章还需要一个结尾,请续写一个结尾?六、板书设计一是自然风光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