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泉四海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精选4篇)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精选4篇)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精选4篇)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精选4篇)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篇1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标准解读:1、把秦汉时期定位为“统一国家的建立”有什么意义?统一国家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

它不仅仅是秦汉时期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甚至是中国文明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

换言之,把统一国家建立作为学习主题,是以整个中国古代时期统一国家发展的历史为背景和学习目标的,是把统一国家作为整个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或内容来学习的。

2、如何在统一国家建立的背景上“评价”古代帝王?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大一统”,这是古代人的说法。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借用了《公羊传》的说法,是用“春秋大一统”的观念,来表现当时加强集权的措施。

以此来评价汉武帝,可保证这个评价的基本方向是沿着统一国家建立的学习主题进行的。

同时也可说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顺应了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潮流,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的,因而这个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

3、单纯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能否提供评价的全部资料?但评价历史人物不应仅仅停留在这样的一个方向上,任务是复杂的,他的历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对历史的作用不是单纯的。

因此,除了在历史发展潮流的主流之外,还应考虑通过其他方面对历史任务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价。

比如汉武帝,增加些有关他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文学修养、过而能改、家庭不和、残酷杀戮等方面的小资料,可丰富其人物形象,有助于对他进行全面评价。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本课的讲授将与多媒体课件和历史小品有机结合,通过情景拟想、阅读概括、联系对比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思考。

并通过小论文的形式初步学习全面的评价历史人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

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通过教师讲解,知道“大一统”的含义;阅读教材,结合材料,经过分析,能够理解汉武帝继位初期政治、思想、经济上面临的问题,从而深刻理解汉武帝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并识记。

回顾所学知识,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

(重点、难点)目标3: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汉武帝,认识到重要历史人物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自主学习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自学检测“推恩令”实行背景:_____势力强大各霸一方和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导致_____混乱。

措施:(1)汉武帝采纳_____的“推恩”建议。

①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_____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变小。

②找各种借口_____、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2)建立_____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作用:_____的控制大大加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1)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_____的学说流行。

(2)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的建议。

(1)把_____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_____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在长安兴办_____,以儒家的《_____》《书》《_____》《易》《_____》作为教材,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影响:儒学居于主导地位,影响深远。

盐铁专卖背景:汉初,_____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控制了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学习目的】1.可以说出汉武帝为完成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影响2.学会评价汉武帝。

【活动方案】活动一 可以熟知汉武帝在政治上实施〝推恩令〞的缘由、内容及其影响。

资料一 金缕玉衣 资料二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气对比图表 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皇帝才可以享用的,在发现的汉朝墓葬中,可以看到诸侯王大多运用金缕玉衣,说明他们无视朝廷,〝拟同天子〞的史实。

资料三 情境对话汉武帝: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朕一样威风,他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不可胜数,比朕还有钱。

中央这样下去必会坚定朕的江山,朕想除此祸患,不知爱卿可有拙见?主父偃:皇上不用烦心,实行……可解此忧。

汉武帝:〔开怀大笑〕还是爱卿能替朕分忧啊!1、上述资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效果?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2、请结合以下图说说〝推恩令〞的详细做法和作用。

内容:作用:活动二 了解思想上推行〝免除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内容、影响。

1、 情境对话汉武帝:董爱卿,近来朕心中颇为烦闷,诸王门下的那些宾客又在批判朕的政策,指摘中央,唧唧歪歪,吵得朕七上八下,不知爱卿可有对策?董仲舒:皇上,您是天子,是代表天来统治人世的。

要完成思想的大一统,实行……,吾皇定能烦忧尽除。

汉武帝:董爱卿言之有理,即刻拟诏,告示天下。

效果1、请补全资料中省略的内容。

效果2、为了使儒家思想不得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采取了什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中央人口地方人口中央人口 封国人口 01020304050中央辖郡封国辖郡中央辖郡 封国辖郡〔人口单位:万〕么措施?请结合以下资料说说。

资料一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延聘拙劣的教员),以养天下之士〔来培育天下的士人〕。

——«汉书·董仲舒传»资料二史书记载:汉武帝办太学,最后只要5个教员,50个先生。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学案-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学案-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单元线索】【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发展国力强盛原因;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过程【重难点突破】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

难点:大一统概念的理解【概念解释——“大一统”】一方面是指国家的大统一,另一方面是指国家的统治权要一统于皇帝。

“大一统”是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知识梳理】一、削弱地方势力(政治上)1、背景: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势力强大,这两股势力成为统一国家的离心力量。

2、主要措施(1)“推恩令”(主父偃建议),汉武帝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后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镇压叛乱。

(2)下令将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离开故地,势力被削弱。

(3)建立刺史制度,分全国为12个州部,监察地方官吏豪强,严禁为非作歹。

二、加强经济管控(经济上)1、主要措施:(1)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使用新灌溉工具(耧车),手工业获得发展。

(2)①为加强朝廷对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②盐铁官营:在各地设置盐铁官,把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3)平抑物价:全国范围统一调配物资。

(4)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2、结果:这些措施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握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尊崇儒术(思想上)1、背景:汉初,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弛,人们的思想不统一。

2、目的:为稳固统治,统一思想。

3、措施(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府机构。

4、影响: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四、北击匈奴(军事上)1、背景:①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附学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附学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附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XXX“大一统”的政策、措施及其历史作用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理解大意→逻辑思维→得出结论(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XXX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教学重难点】XXX的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师:楚汉战争的最后结果如何?启发学生回答:XXX最终打败XXX,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XXX就是XXX。

)师:XXX为什么能够得到胜利?指导学生观看课文“导入框”,结合上一课知识回答:善于用人,爱惜百姓,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等。

)师:俗语说“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昔时XXX面对的也是这种情况。

请看课文“文景之治”的内容。

二、XXX的大一统1、XXX实现大一统的原因阅读文字”介绍了XXX哪一方面特点?这个特点与前面学过的哪些人物相似?A、XXX重视人才,善于用人。

B、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政、XXX等。

什么是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XXX时能实现大一统,决非偶然,如果没有从高祖“文景之治”,近半个世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XXX时平定七国之乱,奠定了巩固的政治基础,恐怕大一统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

大一统的局面出现,也和XXX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统治措施密切相关。

2、XXX大一统措施联合课文,由学生分组讨论归纳XXX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教师逐条和学生分析讨论。

1.原因客观:XXX后期的经济繁荣主观:XXX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政治: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头脑:免除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增强中心集权大一统2.措施3、XXX大一统意义XXX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精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学案【精品】.doc

【精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学案【精品】.doc

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预习导学1“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二、学习目标:1.理解大一统、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解七国之乱、漠北之战。

2.通过对“汉武帝的…推恩令‟有何高明之处”的问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资料培养学生敢于立论的创新品质和利用论据论证观点的思辨方法。

三、重难点:重点:汉武帝时期稳固大一统局面的努力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难点:如何正确、准确地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四、精讲释疑:(一)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原因1.西汉初,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与官府分庭抗礼,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无为而治”的政策,致使诸侯王对抗朝廷。

3.富商大臣控制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唯利是图。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主要措施:1.政治:采纳主父堰的“”建议,使诸侯王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建立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派刺使监察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影响: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2.思想文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在长安兴办以儒家的五书为教材。

版权所有影响:儒士进人各级政权机构,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3.经济: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实行专卖、官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影响: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五、引导点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六、反馈矫正:1.举世闻名的河西走廊在西汉时被开通,当时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宣帝D、汉武帝2.有一位古币收藏爱好者,进来得到一枚汉武帝时期的古币,这枚古币的名称是()A、刀币B、布币C、半两钱D、五铸钱3.到了汉武帝当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这主要是由于A、休养生息B、北击匈奴C、铸造钱币D、兴修水利4、儒家学说开始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是在()A、秦国B、秦朝C、西汉D、东汉5、汉武帝当政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有()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6.名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提出者是()A、霍去病B、卫青C、董仲舒D、陆贾7.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A、翰林院B太学C、国子监D、大学8.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建立和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而采取的共同做法有()①加强中央集权②加强对思想的控制③派兵北击匈奴④加强与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9.小明对汉武帝非常感兴趣,准备写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治国思想的小论文,他应该查找哪家思想的材料()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10.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天文算术之理B.法家治国之道C.儒家的经D.《孙子兵法》11.据中学历史在线网消息:2000年6月,江苏吴江出土五铢钱约8000枚,重30公斤。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等史实,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历史功绩。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作用,“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政策,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理解“大一统”;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一、“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西汉初,势力强大,地方发展起来,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内容:提出,规定诸侯王除以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3.影响: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1.背景: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 ”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2.措施(1)接受董仲舒“ ,”,把儒家学说立为,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汉武帝在长安兴办,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

3.影响: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1.背景: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措施(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2)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平抑物价;3.作用:使国家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四、北击匈奴1.汉初与匈奴关系(1)背景:匈奴首领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南下袭扰;汉初国力疲弱。

(2)关系:对匈奴实行“ ”。

2.汉武帝时北击匈奴(1)原因:西汉强盛起来,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导学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导学案】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发展国力强盛原因;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过程1.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通过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学习,知道儒学在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和影响。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立足家国情怀,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家国情怀)自主学习任务一削弱地方势力设问1:汉武帝为削弱地方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1、的实施(1)背景: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2)提出者:主父偃(3)推恩令的内容: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由皇帝制定封号。

(4)推恩令的作用:推恩令的实施,使得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维护了国家的。

2、建立制度(1)背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土地,聚敛财富,与官府分庭抗礼,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刺史权力:代表中央地方官员和豪强及子弟的不法行为(3)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易错点:是监察中央官员;刺史是监察地方官员和豪强。

自主学习任务二加强经济管控设问2: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经济上采取了那些措施?1、农业(1)朝廷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3、商业(1)背景: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他们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措施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④下令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4、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自主学习任务三尊崇儒术设问3:汉武帝在思想上有什么烦恼?如何解决?核心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七级历史上册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

七级历史上册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

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预习导学1“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二、学习目标:1.理解大一统、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解七国之乱、漠北之战。

2.通过对“汉武帝的…推恩令‟有何高明之处”的问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资料培养学生敢于立论的创新品质和利用论据论证观点的思辨方法。

三、重难点:重点:汉武帝时期稳固大一统局面的努力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难点:如何正确、准确地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四、精讲释疑:(一)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原因1.西汉初,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与官府分庭抗礼,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无为而治”的政策,致使诸侯王对抗朝廷。

3.富商大臣控制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唯利是图。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主要措施:1.政治:采纳主父堰的“”建议,使诸侯王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建立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派刺使监察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影响: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2.思想文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在长安兴办以儒家的五书为教材。

影响:儒士进人各级政权机构,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3.经济: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实行专卖、官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影响: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五、引导点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六、反馈矫正:1.举世闻名的河西走廊在西汉时被开通,当时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宣帝D、汉武帝2.有一位古币收藏爱好者,进来得到一枚汉武帝时期的古币,这枚古币的名称是()A、刀币B、布币C、半两钱D、五铸钱3.到了汉武帝当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这主要是由于A、休养生息B、北击匈奴C、铸造钱币D、兴修水利4、儒家学说开始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是在()A、秦国B、秦朝C、西汉D、东汉5、汉武帝当政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有()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6.名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提出者是()A、霍去病B、卫青C、董仲舒D、陆贾7.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A、翰林院B太学C、国子监D、大学8.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建立和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而采取的共同做法有()①加强中央集权②加强对思想的控制③派兵北击匈奴④加强与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9.小明对汉武帝非常感兴趣,准备写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治国思想的小论文,他应该查找哪家思想的材料()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10.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天文算术之理B.法家治国之道C.儒家的经D.《孙子兵法》11.据中学历史在线网消息:2000年6月,江苏吴江出土五铢钱约8000枚,重30公斤。

3.12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3.12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核心素养】1.研读图文史料,了解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史料实证)2.识读《西汉形势图》,认识西汉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国家之一(时空观念、家国情怀)3.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评价汉武帝(唯物史观)4.通过学习汉武帝大一统,认识到国家统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家国情怀)【知识梳理】一、削弱地方势力研读右栏史料,结合教材分析西汉初年中央面临着哪些问题。

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效果如何?1.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豪强兼并土地,这两股势力成为统一国家内部的离心力量。

2.措施:(1)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2)下令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打破其原有的社会关系。

3.效果: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二、推动经济的发展1.农业右图为汉代的新型农具,说出它的名称及作用。

除此以外,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发展农业的措施?(1)农具: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2)其他措施:重视兴修水利,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2.手工业: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3.结合汉武帝时期所铸造的货币,完善这一时期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回答这些政策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1)政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下令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2)作用: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尊崇儒术右图人物是谁?结合右图人物回答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这些举措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1.人物:儒家董仲舒。

2.举措:(1)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王朝》教案+导学案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王朝1教学分析【教学⽬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汉武帝的“⼤⼀统”教学难点: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2教学过程⼀、导⼊新课⾦缕⽟⾐是汉代规格最⾼的丧葬殓服。

这件⾦缕⽟⾐共⽤⽟2498⽚,⾦线1100克。

制作⼀件⽟⾐所需的费⽤相当于当时⼀百户中等⼈家的家产总和。

需要上百个⼯匠花两年多的时间完成。

耗费了⼤量的⼈⼒和物⼒。

这件⾦缕⽟⾐是在汉代诸侯王刘胜的墓中发掘的。

这说明诸侯王⽣活奢侈,经济实⼒强,他们享受着与天⼦同等的待遇,甚⾄凌驾于天⼦之上,这些诸侯王的存在,令谁最为担忧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王朝》。

⼆、新课讲授⽬标导学⼀:“推恩令”的实施1.展⽰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量对⽐2.教师讲述:图⽚说明在西汉初期诸侯王的势⼒依然很强⼤,这种尾⼤不掉的隐患,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到⽂景之时,诸侯王的势⼒急剧膨胀,公元前154年发⽣了以吴王刘濞为⾸的七个诸侯国对抗中央的叛乱,这使得中央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对这⼀问题,我们来看汉武帝是怎样做的!3.教师提问:汉武帝实⾏“推恩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提⽰: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4.教师讲述:通过“推恩”这种相对缓和⽽“富有⼈情味”的⽅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侯国,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归中央直接管辖的郡管理。

不费⼀兵⼀卒达到了削弱王国的⽬的,⽽得到封地的诸侯⼦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培养了侯国的忠诚。

5.教师提问:除了“推恩令”的措施外,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政府的管理?提⽰:设刺史,进⼀步削弱诸侯国的势⼒。

6.教师讲述: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名。

专门负责监察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强地主的不法⾏为。

那么,“推恩令”和“设刺史”的实施有怎样的影响?提⽰:中央对地⽅的控制⼤⼤加强。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含答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巩固措施2、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3、理解大一统的含义,正确评价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二、【重难点】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和影响难点:正确评价汉武帝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54-56,用笔划出关键词)1、概括汉武帝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巩固大一统措施有哪些?2、说说汉武帝推行这些巩固措施有何目的?产生了哪些作用和影响?3、请正确地评价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评价汉武帝?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2.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时,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3.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4.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A.锦衣卫B.刺史C.太尉D.节度使5.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播放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法家学说D.墨家学说6.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A.秦始皇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7.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半两钱B.五铢钱C.铲币D.刀币8.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食用盐的管理。

下列哪一位皇帝曾经把地方上盐的经营权收归中央( )A.秦始皇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9.“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导学案课题: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习目标:1. 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重要意义;2. 掌握汉武帝在政治、农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举措;3. 理解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

学习重点:1.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重要举措;2. 汉武帝在政治、农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学习难点:1. 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意义;2. 掌握汉武帝在政治、农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学习过程:一、导入(5分钟)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 你们知道汉武帝吗?他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什么角色?2. 你们知道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吗?请同学们先回答,然后老师进行回答和解析,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二、新课学习(30分钟)1. 大一统王朝的意义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君主,他在位时间长达54年。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实现了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他巩固了汉朝的地位,使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能够实现长久的和平与稳定。

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举措(1)改革行政制度汉武帝下令废黜了郡国的世袭制度,建立起郡国制度。

这一举措使得中央政府的权力更加集中,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王朝。

(2)加强农业生产汉武帝重视农业生产,在各地兴修水利,加强农田的灌溉和排水,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同时,他还实行均田制,保护农民的权益,有效地调节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3)推行赋税制度改革汉武帝改革赋税制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他减少了农民的赋税,鼓励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4)注重文化建设汉武帝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

他设立太学,提供教育机会给人民。

他还鼓励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三、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汉武帝加强了农业生产?(2)汉武帝推行的赋税制度改革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3)汉武帝的文化建设对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2. 小组展示,进行探讨和交流。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名师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名师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大一统的汉朝、结合本课的课件,通过三段史料,使学生接触几段简短易懂的古文史料,帮课前预习并做好知识梳理背景: 西汉初年,_____萧条,国家贫困文景之治 统治者吸取________教训措施: 轻徭薄赋,注重发展______生产,奖励耕作。

提倡______,并以身作则 重视“_________________” 客观:“_________”,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原因 主观:_______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 思想:“____________” 设______、推行______教育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军事:大规模反击匈奴对外: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题合作与思考(一)、课题导入复习: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西汉王朝的建立者是谁?定都哪里?(二)课题合作与思考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面对这种情况,西汉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出现了一种什么局面?2、阅读材料: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第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建议?(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大 一 统(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4)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有什么共同的目的?三、课后巩固练习:1、“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淮书》中的这段记载,为我们描述的是哪位皇帝统治初期的社会景象()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景帝2、西汉前期在位的皇帝,他们统治的先后顺序是()①汉武帝②汉景帝③汉高祖④汉文帝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②③①3、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始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清朝4、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材是( )A、儒家经典B、道家经典C、法家著作D、墨家著作5、下列帝王中,与汉武帝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汉高祖B、汉景帝C、秦始皇D、光武帝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河北省平泉四海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

河北省平泉四海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程标准: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2.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3.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价汉武帝。

【重点、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学指导】:1、课前预习:认真熟读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勾画在教材的相应位置。

2、小组要求:学习组长、历史学习组长认真负责,做好督促检查,确保共同提高。

【自主导学】:一、“推恩令”的实施1.原因:西汉初,________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

地方上的________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________”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汉武帝还建立________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西汉初,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__________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还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从此,________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三、盐铁专卖1.目的: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2.措施:汉武帝把_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

还在全国各地设________,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程标准: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
1 •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2. 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3 •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价汉武帝。

【重点、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学指导】:
1、课前预习:认真熟读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勾画在教材的相应位置。

2、小组要求:学习组长、历史学习组长认真负责,做好督促检查,确保共同提高。

【自主导学】:
一、“推恩令”的实施
1. 原因:西汉初,_______ 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

地方上的____________ 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 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__________ '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
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
来越小。

汉武帝还建立 _________ 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
非作歹。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原因:西汉初,统治者奉行“ ________ '的政策,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 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
儒家 __________ 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还在长安兴办 ______________ ,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 影响:从此,__________ 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三、盐铁专卖
1. 目的: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2. 措施:汉武帝把________ 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_________ 。

还在全国各地设_________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 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 _______ 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合作探究】
1 •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B •诸侯王和豪强地主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 D •诸侯王和宦官势力
2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时,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
器,多于京师”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
A.汉高祖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武帝
3. 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 .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4. 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A.锦衣卫B .刺史C .太尉D .节度使
5. 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A.剥夺王国的封地B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2016年秋季版)河北省平泉四海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C.分割王国的封地D •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6.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
封底分给其他子弟。

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A.削弱了王国势力 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8•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A.东周B .秦朝C .西汉D .东汉
9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半两钱
B.五铢钱C .铲币 D.刀币
10.秦始皇、汉武帝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B .外族骚扰C.中央集权D .儒家思想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夕卜,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

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一批儒生全部活埋。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1)根据以上材料,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以上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两人所采取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3)两人的做法在历史上一个被诋毁,一个被赞誉,这是为什么?
12.某校七年级(1)班在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课时,同学们对汉初的经济、政治、思
(2016年秋季版)河北省平泉四海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想等进行了探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汉初国策】
(1) 汉初采取了 __________ 政策,到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 ____________。

【捍卫皇权】
(2) 针对地方封国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主父偃为皇帝提出了怎样的
策略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效果怎样?
【实现一统】
(3)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是如何推进大一统格局的?
修改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