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创口不愈合原因分析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创口不愈合原因分析
维普资讯
浙江 创 伤 外 科 2 0 0 7年 1 第 1 第 6期 Z J J Ta m t , ee e 0 7, 1 2 N . 2月 2卷 H ru ai D cmbr20 Vo. , o6 c 1
・4 1 ・ 8

临床 研 究 .
患肢 。练 习活 动下肢 肌 肉, 减轻水 肿 。应用烤 灯照 可 射, 增加 局部 温度, 促进 足跟 部有效 血 循环 增加 , 可 促
1 术 前 准备 : 手 术 时 机 : 放 性 骨 折 6 8小 时 . 2 ① 开 ~
内急诊清 创 , 后平 均 7天 (~ O天 ) 行有 限 内 固 伤 02 进 定 , 组织 覆 盖充 分后 再行 适 当 内 固定 。软 组织 条 软 件 较 差 的 只能 进 行 有 限 内 固定 或 合 , 避免 早 期拆 线 , 间断拆 线 , 先 再拆 除余
线 可 防止切 口裂 开 。
针 。 钉或 钢丝 ) 软组 织床 破坏 严 重 的骨折 应 行 广 螺 ;
泛 清创 并立 即急诊 或亚 急诊 进 行软 组织 覆 盖 , 避免
1 结果 : . 5 随访 1 5年 。共 2 ~ 2例 2 3侧术 后 出现创
处 坠落, 常伴 有脊 柱 骨折 , 近来 随着 交通 业及 建筑 业
的发展 有 升高 的趋 势 , 严重 影 响生 活 和工 作 。跟 骨 骨折 治疗 方 法很 多 , 于 “ ad rm, 型 骨折 , 对 S n es I V” 现 多 主 张采用 足 跟外 侧 切 口、 开复 位及 钢 板 内 固定 切
缘 下行 至 外 踝 下 2 m弧 形 向前 延 伸 至 第 5跖 骨基 c
底 , 层切 开 , 到跟 骨表 面。游 离腓肠 神经 及腓骨 逐 直 长短 肌腱 , 骨膜 下分 离切 口两 侧皮 瓣, 把腓 肠神 经及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不愈合原因及对策分析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不愈合原因及对策分析
1 临 床 资 料
是 1 . % L 。T ne t 8 1 2 e nn 统计感染率达 到 2 % 。张传毅报道切 J 2
E感染率 1 . % 】 l 36 。原 因有 以下几 个方 面。①切 口选择 。跟 骨呈不规则几何形 , 外侧面较平整 , 面通常 以三个关节面与距 上 骨相关连 , 外侧皮肤血供 由后 向前分别 由跟外侧 动脉 、 腓动脉穿
12 手术 方法 : . 麻醉后上 止血带 , 采用跟 骨外侧 “ ” 切 口, L形 切 口尽量偏 向足跟的后 下 缘及 足底 , 转折处 以钝 角 弧形相 连 , 切 口上方至外踝 最隆突处水平 为宜 , 不可 过高 。手术 刀切开皮 肤
及皮下组 织时一次性 切 到贴 近跟 骨 骨皮质 , 下不 做分 离 , 皮 将
症 , d hfr Mu h a a 报道跟骨 骨折术后 切 口皮肤 感 染坏 死 的发生率 f
Ⅳ型多采用手术治疗 , 切开复 位 内固定术后 感染不 愈合 占有 较
高 比例 。我 院 白20 0 4年 8月至 2 0 08年 8月应 用切开复位解 剖 型跟骨钢板治疗 2 1例 ( 5侧 ) 2 移位 型关节 内跟 骨骨折 , 术后 出 现的切 口感染不 愈合 原因及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
20 0 9年 2月 第3 5卷 第 1期


临床医来自学 Fe . 0 9 b2 0 V0. 5 No 1 J3 .
J OUR NAL 0F MODERN I C CL NI AL MEDI NE CI
[ 文章编号] 63—15 (09 0 — 0 9— 2 17 57 20 ) 1 0 5 0
至 手术 时 间 为 2h至 1 。 0d
能损伤腓肠神经 营养血 管及 跟外侧 皮肤 主要供 血血管 , 对发生 切 口并发症 时的二期修 复造成影 响 ; 另外 , 跟骨后 侧皮肤血供主 要 由跟外侧 动脉供 给 , 跟外 侧动 脉主干 在跟 骨后 方也 呈“ ” L 形 走 向, 如切 口转折及水平方 向过高 , 则极 有可能 损伤该动 脉 , 皮 肤容易发生 缺血 坏死 , 因此手术切 口应“ 宁低勿高 ” 。②手术适 应证及时机 的选择 。对 于闭合性骨折 ,T显示关节内骨折移位 C 超过 2m 关节外骨折足后 跟部有 骨实 质的 内外翻 , m, 或明显 的 扁平 、 增宽及压缩畸形等 , 为恢复关 节面 的连续 性 , 减少远期创 伤性关节炎 的发 生率 , 复足 弓的 高度 , 考虑 手术 治疗 。但 恢 可 是 , 于污染重 的开放性跟 骨骨折 , 对 或并 发骨筋 膜室综合 征者 , 由于局部抗 感染 能力降低 , 感染可能性大及存 在截肢 可能 , 不宜

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分析

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分析

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查跟骨粉碎性骨折外侧L型切口术后切口皮肤愈合不良原因。

方法对41例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术后切口皮肤愈合不良的原因。

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5年,其中皮缘坏死4例,皮缘有渗出2例,切口不愈合率为14.6%;切口不愈合均在L型切口交界区;通过皮瓣转移手术2例,切口直接缝合2例,渗出2例通过换药瘢痕组织替代爬行愈合。

结论对跟骨区皮肤血运认识不足、手术时机选择不当、术后处理不及时、吸烟等都可能影响跟骨外侧L型切口愈合不良。

关键词跟骨粉碎性骨折;L型切口;切口愈合不良跟骨骨折目前治疗有撬拨复位及外侧L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两种[1],撬拨复位适用于简单舌形骨折,对于粉碎性骨折并累及关节面骨折治疗效果不佳,故外侧L型切口可充分暴露跟骨骨折断端,利于手术操作及复位,如果术前不重视足跟区软组织损伤评估,切口管理不佳,术后很容易发生切口愈合不良。

本文对本院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41例患者进行分析,寻找切口愈合不良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其中2例双侧),女12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3.5岁;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9例,Ⅲ型17例,Ⅳ型15例。

1. 2 方法患者入院后,抬高患肢,予以甘露醇125 ml,2次/d消肿,待出现皮纹、肿胀消退时行手术处理,平均10.5 d;跟骨外侧L型切口,下肢加压止血带后,切口自外踝尖上3 cm左右,与跟腱平行向下延长致外踝尖2 cm 左右,即足外侧正常皮肤与跖底皮肤交界区向第5跖骨基底部延伸;拐角处直角,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小心保护皮缘,建议使用钩镊,避免使用电刀;沿骨膜下向上剥离至跟骨角处,需切断跟腓韧带,建议将腓骨长短肌腱保留皮瓣内;直视下恢复跟骨关节面,恢复跟骨角(Bohler’s),建议使用髂骨取骨咬碎后将跟骨缺损区植骨,解剖性钢板固定后,皮瓣下置入负压引流管,推荐Allgower-Donati法缝合,与传统外翻缝合类似,但是创口一侧缝线不穿出表皮;术后建议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切口,消除死腔,术后根据引流量决定是否拔除,一般来说,术后48 h引流量≤25 ml/d,可拔出引流管,建议继续加压包扎2~3 d。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o t h e r 4 2 c a s e s we r e h e l a we l 1 . Wo u n d n e c r o s i s , s e e p a g e , i n f e c t i o n a n d wo u n d ma lu n i o n w e r e n o t e d i n he t s t u d y . Co n c l u s i o n Co m—
t u r e . Me t h o d s I n t h e s t u d y , 4 8 p a i t e n t s ( 5 1 f e e t ) w i t h f r a c t u r e d c l a c a n e u s r e c e i v e d o p e n r e d u c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n a l f i x a t i o n f r o m
【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 内固定 ; 并发症
【 中图分类号】R 6 8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7 ( a ) 一 0 0 1 6 — 0 2

Ci n i c a l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o mp l i c a t i o n s a f t e r Op e n Re d u c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n a l
【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i f v e T o a n l a y z e t h e r i s k c a u s e s o f t l l e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a f t e r o p e n r e d u c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n l a i f x a i t o n o f c a l c a n e a l f r a c -

拔毒生肌散外用治疗跟骨骨折术后伤口不愈合临床观察

拔毒生肌散外用治疗跟骨骨折术后伤口不愈合临床观察
3 8
内蒙古 中医药
2 0 g 、 补骨脂 3 0 g 、 山药 2 0 g 、 五昧子 1 5 g 。④外感风热者 : 减桂枝 、 干 2 0 g 、 陈皮 1 2 g 、 红参 1 5 g 、 黄芪 3 0 g 、 桔梗 1 2 g 、 防风 1 5 g 、 荆芥 1 2 g 、 甘
姜、 细辛, 加桑叶 1 2 g 、 菊花 1 5 g 、 黄芩 1 0 g 、 杏仁 1 2 g 。 草6 g 。 二诊 : 畏寒 除 , 咳嗽 咳痰减 轻 , 续用上 方 4剂 。 上 药 有外 感时 武火 煎 开 5 m i n即可服 ,无外 感 时文 火 久煎 , 日 服药 3 剂。
4 病案 举例 显 加剧 。
典型 病例 , 患者 张某 某 , 女, 6 3 岁, 农民。 反复 发作 咳嗽 、 咳痰 8
慢性 支气 管炎 属 于 中医学 “ 咳嗽” 等范 畴。《 景岳 全书 ・ 咳嗽 篇》
年, 咳痰清 稀 、 早晚 咳甚 , 受 凉 反复 发作 , 经 用( 头 孢 曲松钠 、 复方 甘 指 出 : “ 咳嗽 之要 , 止惟 二证 , 何 为 二证 ?一 日外 感 , 一 日内伤 , 而 尽 草片、 氨茶碱等) 多种西药抗菌消炎 、 止咳化痰 、 对症治疗, 每次只 之 矣 。 ” 本 病 为 内伤 咳嗽 。 初 期多 因外感 六淫 邪气 致肺 失宣肃 , 反 复 能暂 时好 转 , 受凉 即发 。 近 因受 凉 复发加 重 , 咳嗽 阵作 , 白色 泡沫样 发 作 , 耗 伤脾 肺之 气 , 变生 痰饮 , 痰 饮伏 肺 , 肺失 宣肃 , 上 逆而 咳 ; 痰 痰, 背部 时有 恶寒 , 恶寒 流涕 , 舌淡苔 白腻 , 脉 浮滑 。 检查 : T : 3 7 . 4 ℃、 饮 是 一个 病 理产 物 , 也 是致 病 因 素 , 痰 饮 内伏 是 本 , 外 感寒 邪 是 诱 P : 1 8次/ v a i n 、 R: 9 0 次/ m i n , B P : 1 3 5 / 8 5 m m H g , 双肺 扣 诊清 音 , 双 肺下 发 因素 。外 寒引 动伏 饮 而发病 。在 治 疗上 应标 本兼 顾 , 宗“ 病痰 饮 部 闻及少 许 湿性 哕音 , X线胸 片示 : 慢 性支 气 管炎 。此 因患者 素 有 者 , 当 以温药 和之 ” 立方 。 方 用桂 枝 、 干姜 、 细 辛温 肺化 饮 骨折 术后伤 口不 愈合 临床 观察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不愈的原因分析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不愈的原因分析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不愈的原因分析目的分析闭合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

方法2009年5月~2013年5月间,我科有61例(78侧足)跟骨骨折患者行跟骨外侧L型切口,其中53例男性(67侧足),8例女性(11侧足),年龄21~57岁(平均39岁)。

56例(71足)是高处坠落伤,5例(7足)是交通伤。

手术时间为伤后3h~22d,平均9d。

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34足,Ⅲ型31足,Ⅳ型13足。

对这些患者的全身状况、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内固定物的选择、手术后处理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0.5~3年,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

结果有7例患者(9侧足)发生切口边缘坏死或裂开,占11.5%。

经相应治疗,均获得愈合。

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与患者全身状况、合并的基础疾病、跟骨的解剖特点、手术的时机选择、内固定物的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等多种因素相关。

标签:闭合性跟骨骨折;外侧“L”型切口;切口愈合不良跟骨骨折多由高处跌下、足跟遭受垂直撞击等原因所致,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65%,占全身骨折的2%,约75%为关节内骨折,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1]。

跟骨局部软组织覆盖少,血运差,且周围结构解剖复杂,故治疗困难,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后遗症多,预后较差。

其中切口愈合不良甚至继发感染是其重大并发症之一。

Leung等[1]报告跟骨骨折术后发生切口裂开可在4周后,多发生在切口拐角处。

Zwipp等[2]报告疗效差者占6.5%,表皮坏死率占8.3%,血肿2.5%,切口不愈合1.3%,感染占1.9%。

所以,术前必须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可能出现皮肤坏死情况,以减少患者及家属的误解。

2009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科对61例78足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9侧足出现切口愈合不良。

现通过随访及回顾性分析,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以有效预防其发生,现报道如下。

跟骨骨折外侧“L”切口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跟骨骨折外侧“L”切口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i t v e T o d i s c u s s a b o u t t h e c a u s e s o f u n h e a l e d i n c i s i o n a n d m e a s u r e s o f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a f t e r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u s i n g
临床和实验 医学杂志 2 0 1 5年 1 1 J 鼋 第1 4卷 第 2 2期
・1 8 9 5・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6 7 1— 4 6 9 5 . 2 0 1 5 . 2 2 . 0 2 1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4 6 9 5 ( 2 0 1 5 ) 2 2—1 8 9 5— 0 3
病、 跟骨的解剖特 点、 手术的 时机 选择 、 内固定物 的选择 、 手 术操 作及 术后 处理等 多种 因素相 关。结论 纠正全 身不 良 情况 , 提 高机体抗 手术打击能力 , 熟练掌握 跟骨及周 围软组织的解剖 , 选择好 手术 时机 、 保持 术 中操作 的规 范性 、 引流 充 分、 尽 量避 免对皮瓣血供的破坏是减 少跟 骨骨折 外侧 “ L ” 切1 3 ' 术后切 口愈 合不 良发生的有效措施 。
跟骨骨折外侧 “ L " 切 口术 后 伤 口愈 合 不 良
影 响 因素 的 临床 分 析 及 预 防措 施
金 虎 ( 江 苏省 苏州 市立 医院骨科 江 苏 苏州 2 1 5 0 0 1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跟骨骨折外侧“ L ” 切 口切开复位钢板 内固定术后 皮缘 愈合不 良的影响 因素及 防治措施 。方法 选取 2 0 0 4年 9月至 2 0 1 4年 9月采用外侧“ L ” 切 口切开复位钢板 内固定治疗的 1 5 3例跟 骨骨折病例 , 对 患者进行跟踪

跟骨骨折时发生切口不愈合的临床分析

跟骨骨折时发生切口不愈合的临床分析

为 19.4% ,外侧横切 I=I能够 明显减少切 口不 愈合率 。两组数 据的 比较有统计 学意义(P< O.05)。外侧横切 口的愈合时间 及 骨折 的愈合时 间明显优 于外侧 “L”形延 长切 口组 ,两组 愈 合时间 的比较有统计 学意义(.P<O.05)。 , 表 2 两组术后伤口及骨折愈合况比较(i土s)
综上所述 ,跟骨外侧 横切 口相对 于传 统 的外侧“L”形 延 长切 口来说 ,组织 损伤 小 ,显 露充分 ,手术 入路便 于掌握 ,对 于减少跟骨术后切 口不愈 合的发生 是显而 易见的 ,值得 临床
Es-sex-Lopresti分 型 ,均 为关 节 内骨 折 ,其 中舌 形 骨折 合并
移 位 26足,关 节压 缩骨 折 42足 ;Sanders分 型 :Ⅱ型 13足 ,
Ⅲ型 1O足 ,Ⅳ型 45足 。采 取外 侧 “L”形 延长 切 口 31足 ,跟 骨外侧 横切 口 37足 ;手术 时间 :伤后 4~ 12d,平均 6.5d。两 组病人在年 龄 、致伤原 因 、骨折分 型、手术 切 I=1选择 及手术 时 机等 比较无 显著性差异 (P>O.05),具有可 比性 。 1.2 手术方 法 采用 腰硬联 合麻 醉 ,均在 止血 带控制 下手 术 ,外侧延长 的“L”型切 口:即在 外 踝 上 3~ 5cm 跟 腱 与外 踝 、外踝与足底 间 1/2,跟骨的侧壁 做一 L形 的切 口,向前至 第五趾 骨基底 近侧 1.Ocm,保护腓肠 神经 ,剥离 跟腓 韧带 ,将 软组织瓣包括腓 骨肌腱及其支持带 在内一并 向前上方掀起 , 显露骨折 。外侧 横切 口:外踝下 方约 1.5cm 向前达跟骨前方 跟骰关节处 ,向后指 向跟 骨结节 方前 的短 横形切 口长约 6~ 8cm,其下方刚好与距下关 节面相对应 ,术 中小心将 腓肠 神经 皮支及 随行血管 牵向一 侧 ,分离 腓骨 长短肌 腱 (根 据术 中情 况 向上或 向下提起 ,以便更好地暴露 距下关 节),沿骨膜 向上 及 向下锐性剥离 ,显露距下关节 、跟骰关 节及跟骨结 节 ,骨折 复位 ,依术 中情况选择是否植骨 ,以跟 骨解剖型钛板 内固定 。 严密缝合切 口,皮 下置 橡皮 引流 条 ,弹力绷 带加 压包扎 。术 后预防性应用抗 生素并 严格无菌换药 。 1.3 统计学方面 应 用 SPS.S6.0进行 统计学 处理 ,计量 资 料 以均数 ±标准差 ±s)表示 ,组间均数 比较用 t检验 ,组间 率 的比较采用 Y。检测 ,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切口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原因,探讨避免跟骨术后切口皮瓣愈合不良的策略。

方法2010年3月—2014年11月,该院共收治跟骨骨折患者53例,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时间7~14 d,均采取跟骨外侧入路,跟骨解剖钛板固定,术后12号硅胶引流管经足背戳孔置入并负压引流,切口无需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结果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并发症,为切口皮瓣坏死,发病率为 1.9%。

经清创换药后皮肤缺损并内固定物外露,再次手术行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闭合创面。

结论选择合适手术时间窗、手术操作规范轻柔、充分引流是有效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关键。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incision skin flap necrosis after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 surgery and explore th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healing of incision skin flap after calcaneal fracture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53 cases with calcaneal fracture admit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March 2010 to November 2014 were given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plate. Timing of surgery 7-14 days.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lateral approach to calcaneus and titanium plate fixation,postoperativ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via the No. 12 silicone drainage tube inserted in the dorsal puncture,and the incision without elastic bandage.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such as incision skin flap necrosis occurred in 1 case after surgery,with the incidence was 1.9%. After debridement and dressing,the skin appeared defect and the internal fixator exposed,but the wound was closed after the second surgery of sural nerve reverse island skin flap repairing. Conclusion The appropriate time for operation,gentle surgical practices,and adequate drainage are the key to reducing the wound complications.[Key words] Calcaneal fracture;Surgical method;Wound complications跟骨关节内骨折十分常见,占跟骨骨折的70%,伤者多为青壮年,严重损伤时易致残。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不愈合原因分析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不愈合原因分析

侧臂在足跟上方从小腿下端后正中线开始纵行向下, 在足跟内侧
与远侧臂切口相交, 两者交角约成10 。 0 。 切口远侧臂上下方皮肤软 组织分属两套供血系统, 上方 由腓动脉穿支及跗外侧动脉供给, 下方跖部 的皮肤由来自胫 后动脉的足底 外侧动脉供给。 口部位 切 皮肤软组织血循环 较差 , 术后易 引起创口边缘皮肤坏 死或继发感 染, 导致创口不愈合的发生 。 此外, 足外侧方血供系 由腓动脉及其
缘 失 活组 织 , 新 缝 合 后 愈合 。 外 l 为 切 口浅 表 感 染 。 现 为 重 另 足 表
切口拆线后, 局部反复破溃渗液迁延不愈。 积液排除后 自 愈合。
起皮瓣暴露跟骨的过程 中容易损伤跟外侧动脉, 因此 , 此处切 口
只能从远侧获取血供 , 局部血运差 , 抗感 染能力降低。 而足跟 部皮肤增厚 , 口远 侧介 于跟骨与皮肤之 间是 丰富的弹性脂肪 切 组织, 如果切开皮肤后即行皮下游离 , 容易发生脂肪 液化坏 死, 是造成感染 的因素之一。 如果手术粗暴操作 , 则这种情况发生 的 可能性 大大增加 。 5伤 口感染 。 () 术前、 术中、 术后各个 环节操作 护理 不当, 口感染 , 响愈合。 6其它。患者营养状况 差如糖 伤 影 () 尿病 , 人物 的反应和伤 口引流不 畅等均可影响组织愈合, 植 导致 创 口不 愈合 。 当然做好如下几点会大大 的降低切 口不愈合率 。1 () 严格手术 适应证和手术时间, 对于不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和虽然涉及 关节面 但移位较小的患者, 能够保守治疗 的, 不采用手术办法; 对于严重 的跟骨骨折, 应该进行手术治疗. 但围手术期应作好充分 的准备。 对闭合性骨折, 控制血糖 , 术前应用脱水药物 3 天消除足部肿 ~5 胀 , 待全身情况好转尤其逐步肿胀明显消退后最适宜手术, 时 此 出血少, 视野清晰, 闭合创 口容易。 目手术必然增加皮肤不愈合 盲

跟骨外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跟骨外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跟骨外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目的回顾外侧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早期切口并发症,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间采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59足,对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疗效等进行分析,探讨引起外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 ~18个月。

共出现切口愈合不良3足。

其中浅表感染2足,换药后创面愈合。

1例患者出现深部感染,内固定外露,给予皮瓣手术覆盖创面。

结论合适的手术时机,适当的手术入路,术中轻柔操作,避免损伤皮瓣血运,术后注意切口引流,积极治疗合并症,都是降低跟骨外侧切口愈合不良几率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切口愈合不良【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154-02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to poor healing for lateral incision of calcaneal fracturesXIA Bo WANG Yan-mei XU Xian-lun Zhao Qia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nd Traumatology, Ji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Jining 27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perational manner and early wound complications of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calcaneal fractures through lateral approach and to study the reason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poor healing of incision.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8 to August 2013 , 59 feet with calcaneal fractures were fixed with locking plates through the lateral approach. The reason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poor healing of incis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operative procedure, periprocedural management and postoperativeeffect. Results Follow-up ranged from 4 to 18 months. Incision dehiscence occured in three cases, in which two cases had superficial wound infection and the incision was healed bv dressing , one case which had deep wound infe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was exposed was healed by covering the wound surface with flap surgery. Conclusion Appropriate surgical timing and incision, gentle operation, blood supply protection of flap, wound drainage and positive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might b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ate of poor healing of incision of calcaneal fractures through lateral approach.【Key words】 Calcaneal fractures Internal fixation Poor incision healing跟骨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70%[1]。

两种手术切口在治疗跟骨骨折时发生切口不愈合的临床分析

两种手术切口在治疗跟骨骨折时发生切口不愈合的临床分析

两种手术切口在治疗跟骨骨折时发生切口不愈合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切口在治疗跟骨骨折时与切口不愈合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将我院自2010至2013年收治的68例跟骨骨折病人,均进行手术治疗,采取两种手术切口,即外侧“L”形延长切口和外侧横切口,对两种切口在跟骨骨折术后发生切口不愈合的情况进行比较,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外侧横切口较外侧“L”形延长切口,切口不愈合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后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外侧横切口在治疗跟骨骨折时,手术操作简便,能够明显减少切口不愈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跟骨骨折外侧横切口外侧“L”形延长切口切口不愈合【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108-02跟骨骨折为骨科常见病,多为粉碎性骨折,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发生切口不愈合为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也是较为头痛的。

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与跟骨自身情况有关,诸如解剖因素:即跟骨位于皮下,跟骨外侧软组织血运较差,以及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程度有关外,另外与手术时机、手术切口及手术方法的选择也对其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68例跟骨骨折病人的手术切口选择,与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相关性进行比较观察,采取跟骨外侧横切口,大大降低了术后切口不愈合情况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0至2013年收治的68例跟骨骨折病人,其中男性56例、女性12例;年龄18-67岁,平均41.5岁;交通事故11例,高处坠落伤57例;根据Es-sex-Lopresti分型,均为关节内骨折,其中舌形骨折合并移位26足,关节压缩骨折49足;Sanders分型:Ⅱ型13足,Ⅲ型足,Ⅳ型足。

采取外侧“L”形延长切口34足,跟骨外侧横切口41足;手术时间:伤后4-12天,平均6.5天。

两组病人在患者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手术切口选择及手术时机因素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

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
■ 嘧回国窝凰
改善患者的预后 。
参 考 文献
切口。切开皮肤 、 筋膜 , 骨膜下剥离 。将皮瓣 连同腓骨肌腱和腓 肠神经一起掀起 , 暴露跟骨外侧壁 。复位 , 自体髂骨植骨 。术 取
中 c臂机监测跟 骨 Bhe 角 、 i ae角 、rdn位 x线 片 , rl r Gs n s Bo e 观
( 收稿 日期 :0 8 0 — 6 20 - 8 1 )
行石膏托外 固定 4周。根据 骨愈合情况 1 2周 一 6周后逐渐完 1
全负重 。
2 结 果
跟骨关节 内骨折术后切 口愈合 不 良的临床 分 析
李 勇 王卫华 贺培盛 胡佳鹏 常 亮
( 长治钢铁公司总医院, 山西 长治 0 6 3 ) 4 0 1
11 一般资料 .
本组病 例共 5 3例 6 3足 , 4 男 4例 5 2足 ,
女 9例 1 足。年龄 2 岁 一7岁 , 1 1 5 平均年龄 3 岁 。单侧跟骨骨 9
折 4 例; 3 双侧跟 骨骨折 l 0例。闭合 性骨折 5 , 8足 开放性骨折
愈合 ; ④术中不 能过度反折皮瓣 , 牵拉 、 搓伤皮瓣 。为减少牵拉
皮瓣 可用克 氏针插入距骨牵开皮瓣 ;⑤术 中避免使用电刀 , 以
免热烧伤 , 加重 皮瓣 血供危机 ; ⑥术 中内 固定物宜 选择较薄的 可塑型跟骨解剖钢板 , 螺钉选用配套 的小钉尾螺钉 。对于较厚 的重建钢板 , 它们 占用空 间较大 , 所引起切 口内张力较大 , 影响 皮肤切 口血运 , 增加切 口愈合不 良几率 ; ⑦术 中彻底止血 , 术毕
的可塑型跟骨解剖钢板 内固定。并发症 中 2足切 口发生浅表坏
死, 皮缘愈合不 良, 经换药、 抗炎、 高压氧治疗后愈合 。 足切 口愈 3 【 要 】目的 摘 探 讨跟骨骨折术后切 口愈合 不 良的原 因,

跟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不愈合原因及治疗策略分析

跟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不愈合原因及治疗策略分析

跟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不愈合原因及治疗策略分析跟骨是人体最大的附骨,跟骨骨折临床常见骨折。

由于其复杂的外形和特殊的局部解剖原因,骨折后处理较为复杂,对于有移位的关节内骨折,最好的选择是手术治疗。

而术后易于并发皮瓣坏死、腓肠神经损伤各足跟痛等并发症。

其中以皮瓣坏死发生率最高,占10.5%,后果也最为严重。

目前,很多学者主张采用足跟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但切口不愈合仍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是。

本院于1995年12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跟骨骨折病人302例,其中手术治疗约260例,术后共发生创口边缘皮肤坏死、创口感染导致创口不愈合22例,发生率为8.5%。

我们采用了术前充分准备、改进手术操作过程、皮片引流、抬高患肢、发现问题后及早间断折线等方法,对于皮瓣坏死、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标签:跟骨骨折骨折术后切口不愈合原因与治疗分析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

男16例,女6例;年龄22 - 65岁,平均34岁。

其中单侧跟骨骨折18例,双侧4例,共26侧。

跟骨关节的CT影像分型法,均为Ⅱ、Ⅲ型骨折。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7例1l侧,车祸伤15例15侧。

开放性5例,闭合性17例。

1.2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

开放性骨折6-8小时内急诊清创,伤后平均7天(0- 20天)进行有限内同定,软组织覆盖充分后再行适当内同定。

软组织条件较差的只能进行有限内同定或不同定(如克氏针,螺钉或钢丝);软组织床破坏严重的骨折应行广泛清创并立即急诊或亚急诊进行软组织覆盖,避免急诊骨折复位钢板内同定,应待软组织大部分存活后根据骨折同定牢同程度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闭合性骨折应充分准备后在l周左右肿胀明显消退、皮肤出现皱褶后手术。

若软组织高度肿胀或出现张力性水泡则延期至7- 14天手术。

此类病人,术前常规应用H‘露醇及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每天2次,并于术前半小时应用广谱抗生素。

跟骨骨折手术切口不愈合治疗方法

跟骨骨折手术切口不愈合治疗方法

跟骨骨折手术切口不愈合治疗方法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手术切口不愈合可能会导致感染和其他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介绍跟骨骨折手术切口不愈合的治疗方法。

1. 跟骨骨折手术切口不愈合的原因手术切口不愈合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感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切口张力过大•缝合不当等以上原因都可能导致手术切口不愈合,进而影响到跟骨骨折的康复。

2. 跟骨骨折手术切口不愈合的症状手术切口不愈合的症状取决于感染的程度、局部血液循环以及切口张力等因素。

常见的症状包括:•剧烈疼痛•剧烈发热•切口处红肿•流脓等如果发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

3. 跟骨骨折手术切口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手术切口不愈合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3.1. 药物治疗•消炎药:对于感染的手术切口,消炎药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措施。

消炎药能够有效控制感染扩散,防止感染进一步恶化。

•营养支持:跟骨骨折手术后,局部的血液循环通常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平时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食物,并可以适当补充营养素。

3.2. 手术治疗•切口再次缝合:对于一些情况较轻的手术切口不愈合,可以考虑再次将切口缝合,尽快闭合切口,避免感染扩散和切口再次开口。

•切口清创:对于感染比较严重的手术切口,需要及时清创,将感染部位进行彻底清除,重新缝合切口或者进行伤口三联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切口愈合期间,要注意休息,保持伤口干燥,避免切口处擦伤等操作。

此外,创伤骨科医生应在术前对手术切口进行评估,确保手术切口的张力适宜,缝合方式恰当,缝合线质量良好,从源头上预防手术切口不愈合的发生。

4. 结论手术切口不愈合对于跟骨骨折的康复影响极大,因此需要及时对手术切口不愈合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者皆可,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同时,在手术前后医生应仔细对手术切口进行评估,保证手术切口质量,减少手术切口不愈合的发生。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切口愈合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and evaluate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faulty union of incisions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calcaneal fractures.[Method]Fifty one cases of calcaneal fractures , of which 4 cases were bilateral fractures,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between Nov. 2003 and Jul. 2006 were discussed. Forty eight cases of 51 cases were followed up, and the following up time was between 6 months and 26 months, the mean following up time was 14 months.[Result]The postoperative function was evaluated with standard of AOFAS, the result was between 53 points to 98 points, the mean point was 84.8, the result was good. The rate of faulty union was 18.7%. Among 9 cases, partial necrosis of incision edge occured in 5 cases, sinus of incision edge occurred in 2 cases, partial necrosis of incision edge accompanying superficial infection occurred in 1 case, partial plate was exposed in 1 cases.[Conclusion]In order to get a good healing of incision, taking care of soft tissue of incision in pre, intra and post operation of open reduction of calcaneal fracture should be highly emphasized.Key words:calcaneus; fracture;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cision; union近几年来对于移位较重、形状变化较大的跟骨骨折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一般都能获得理想的疗效;但是如果不重视软组织的处理,很容易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术后的功能康复。

跟骨骨折术后创面愈合不佳的临床研究与体会-跟骨骨折愈合时间表

跟骨骨折术后创面愈合不佳的临床研究与体会-跟骨骨折愈合时间表

跟骨骨折术后创面愈合不佳的临床研究与体会|跟骨骨折愈合时间表【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跟骨骨折术后创面愈合不佳的临床处理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8月早期运用清创术并定期换药的跟骨骨折术后创面愈合不佳病例4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部病例经过1~24个月随访,创面愈合良好,无明显行动障碍,足踝感觉运动功能良好。

结论:早期清创术及积极定期的换药对跟骨骨折术后创面愈合不佳治疗效果好,清创彻底,保持创面新鲜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跟骨骨折创面愈合清创术换药Postoperative poor wound healing of calcaneal fractures : clinical research and experienceDing YurunWang Weili【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main points and attention of the postoperative poor wound healing of calcaneal fractures. Method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4 cases(postoperative poor wound healing of calcaneal fracture) from Apr. 2006 to Aug. 2008 in our hospital which treated early debridement and regular dressing. Results: Through 1~24 months follow-up, all the cases” wounds heal well, no obvious action obstacles with good feeling and movement. Conclusion: Early debridement and positive regular dressing forpostoperative poor wound healing of calcaneal fractures is effective. The key is thorough debridement and keep the wounds clean and fresh.【Key words】Calcaneal fractureWound healingDebridementDressing跟骨骨折是较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2%,现多采用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临床分析
作者:王跃辉邹士平程慧董辉朱小广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11期
【摘要】目的总结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方法统计分析行跟骨骨折手术416例(506足),出现跟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者36例(40足),切口愈合不良率7.9%。

结果 36例(40足)患者在术后12 d内发生创缘皮肤坏死,其中14例继发感染,导致创口不愈合。

创口不愈合在L形切口处的位置分布分别是:L形切口的远端13足,交角处27足。

所有创口经换药及二期处理后闭合,其中19足直接缝合, 12足植皮, 9足行皮瓣转移术进行治疗。

结论跟骨骨折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管理方面的工作将会减少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关键词】跟骨骨折;并发症;临床研究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1.038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骨科临床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减少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院2010年6月~2014年5月间,共行跟骨骨折手术416例(506足),出现跟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者36例(40足),切口愈合不良率
7.9% ,现将切口愈合不良的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4年5月间,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6例(40足),其中男28例(31足),女8例(9足);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8.5岁。

其中高空坠落伤26例,交通伤5例,其他伤5例。

术前常规进行跟骨侧位及轴位X 线检查,跟骨CT平扫加三维重建。

采用跟骨骨折分类方法进行分析, 36例均为关节压缩型骨折, Bohler角均
1. 2 治疗方法
1. 2. 1 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予以卧床制动、抬高患肢并同时应用冷敷配合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减轻足部肿胀。

伤后6~11 d肿胀基本消退,皮肤皱纹试验(+),于术前2 d开始备皮消毒。

全部病例均为择期手术。

1. 2. 2 手术操作方法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单侧跟骨骨折取健侧卧位,双侧骨折取俯卧位。

术前患肢大腿放置气压止血带,采用足部外侧L形切口,全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达跟骨外壁骨膜,紧贴跟骨外侧壁进行骨膜下剥离。

向上达距下关节水平,向前显露直视下显露跟骰关节。

跟骨后关节面粉碎较重时在复位过程中掀起跟骨外侧壁显露塌陷的关节面,全面了解骨折移位情况再进行撬拨复位,恢复Gissane角;跟骨结节处穿1枚斯氏针向下牵
引,恢复Bohler角,术中运用C臂透视后确认关节间隙及 Bohler角恢复正常后用手法挤压尽量恢复跟骨宽度[1]。

对于骨缺损较严重者,缺损>2 cm3者[2],考虑进行植骨。

复位满意后放置适合的跟骨解剖型钢板进行内固定。

术后放松止血带,逐层缝合切口,在切口拐角处放置橡皮条引流。

1. 2. 3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抬高患肢,并进行常规抗炎及消肿治疗,及时换药,换药后对伤口适当加压包扎。

术后2周常规拆线。

如果出现愈合不良等情况,及时予以相应处理,并随时记录伤口愈合情况。

伤口愈合标准按照传统的甲、乙、丙、丁级愈合标准判断,甲级: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乙级:指愈合处有炎症反应,但未化脓;丙级:化脓、大血肿,需作切开引流等处理;丁级:伤口裂开。

2 结果
36例(40足)患者在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创面在切口处的位置分布是:切口的远端13足,交角处27足。

所有创口经换药及二期处理后闭合,其中19足直接缝合, 12足植皮,9足行皮瓣转移术进行治疗。

3 讨论
跟骨骨折,尤其是涉及跟骨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往往导致跟骨高度和宽度的丢失以及关节面的不平整,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现在多采用切开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

但手术处理不当也同时带来跟骨骨折术后切口皮缘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据相关文献报道,切口愈合不良率在10%左右[3],本院本组病例的不良率控制在8%左右,低于国内文献报道。

近年来,本院经过临床探索和总结,有效降低了不良率的发生,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3. 1 手术时机的选择跟骨骨皮质较薄,松质骨丰富,骨折后容易出血形成周围软组织肿胀,一期手术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周以内,因此,手术的时机非常关键。

术前必须严格制动并采用冷敷配合脱水药物减轻足部肿胀,并指导患者进行脚趾的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练。

并密切观察肿胀情况及末梢循环,在发现原肿胀的皮肤开始出现皱褶时表明静脉回流及淋巴回流逐渐通畅,在此时手术效果最佳。

3. 2 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通过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分析,通过总结认为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如下:①手术的L形切口选择应该按照相关解剖标志进行准确定位,足底皮肤和足背皮肤的血液供应是两组不同的供血系统,应仔细辨别足底和足背皮肤交界线“红白线”,最佳的切口位置应位于腓动脉与胫后动脉两个血供区的交界处,以确保切口的两侧都能得到较好的血液供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②术中应全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达跟骨外壁骨膜,避免皮瓣和深筋膜的分离,因分离过多会加重组织破坏,并影响皮瓣的血供,直接影响切口愈合;③术中注意“No-touch”技术的应用,避免因为术区显露,过度牵拉皮瓣,搓伤皮瓣[4],以“No-touch”技术维持皮瓣牵开,既可保护皮瓣血供,又可避免腓骨
肌腱腱鞘炎等并发症;④术中内固定物的选择宜用较薄的跟骨解剖钢板,解剖钢板既能维持复位,占用空间又小,又能避免因内固定所引起切口内张力较大,影响皮肤切口血运,增加切口愈合不良率;⑤术后注意彻底止血,术中应严密缝合皮下、皮肤两层组织,并保证引流通畅。

否则会引起皮瓣下积血、积液,增加皮肤张力及感染率;⑥对于骨缺损较严重的跟骨骨折,应考虑植骨,自体骨移植具有组织相容性好、骨诱导能力好等优点,但因来源有限,手术取骨将增加额外的创伤并残留供骨区并发症等缺点。

同种异体骨是常用的骨移植材料,
主要用于填充骨缺损,以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

但同种异体骨的存在会产生排异反应,影响伤口的愈合[5],本组病例中有4例因同种异体骨的植入出现排异反应引起切口愈合不良;⑦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因跟骨骨折需应用止血带,手术时间过长,不但影响组织的血液供应,还可引起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并增加切口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切口不良患者有5例因骨折粉碎程度较重,手术时间持续较长,增加了切口愈合不良率的发生。

造成跟骨骨折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通过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精细操作,术后细致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才会减少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Swanson SA, Clare MP, Sanders RW. Management of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s. Foot Ankle Clin, 2008, 13(4):659-678.
[2] Sanders R, Fortin P, DiPasquale T, et al. Operative treatment in 120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Results using a prognostic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classification.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3(290): 87-95.
[3] 黄洪斌,鲍丰,张根福,等. 跟骨骨折术后创口不愈合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 7(3):294-295.
[4] 俞光荣,赵宏谋. 重视新鲜跟骨骨折的处理.中国骨伤, 2010, 23(11):801-803.
[5] 杨辉,唐三元,李远辉,等.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初步分析.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 27(2):170-171.
[收稿日期:2015-1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