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战场联合搜救体系现状
国外搜救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搜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国外搜救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其特点、经验与不足,以期为我国搜救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国外搜救工作特点1. 组织体系完善国外搜救工作通常由政府、军队、警察、消防、医疗、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
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搜救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搜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资源配置合理国外搜救工作资源配置合理,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各个方面。
各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搜救设备的研发、购置和更新,提高搜救效率。
同时,国际社会也积极提供援助,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在搜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技术手段先进国外搜救工作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创新,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搜救设备和技术。
如无人机、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生命探测仪等,大大提高了搜救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4. 人员素质高国外搜救工作注重人才培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搜救队伍。
搜救人员具备丰富的救援经验和专业技能,能够迅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5. 国际合作紧密搜救工作具有跨国性,各国之间在搜救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各国搜救队伍会迅速集结,共同开展救援行动。
三、国外搜救工作经验1. 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国外搜救工作高度重视法律法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与搜救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搜救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国政府加大投入,完善搜救基础设施,提高搜救能力。
如建设搜救基地、购置先进设备、培训搜救人员等。
3.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国外搜救工作注重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行动。
4. 深化国际合作各国搜救部门积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交流、培训、联合演习等方式,提高搜救水平。
5. 注重科普宣传国外搜救工作注重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使更多人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远海航空搜救问题研究
远海航空搜救问题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远海搜救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了远海航空搜救特点,梳理了当前我国远海搜救力量建设存在的不足,从构建远海联合搜救指挥体系、加强固定翼飞机的投送能力、打造军地联合远海搜救力量、建立远海搜救直升机起降点等几个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远海搜救;指挥机制;搜救飞机1 远海航空搜救特点分析远海航空搜救是针对远海落入海中遇险人员的一种包含搜索救援、精准定位、海上救治、伤员后送和后勤保障等要素的复杂联合行动,远海搜救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1 搜救空间广虽然我国海上搜救中心先后在北海、南海、东海成立了救助队,并划分了相应的救援责任区,但覆盖的海域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远海,当风流因素导致偏移不能精确确定遇险人员的位置时,需要不断地扩大搜救空间和搜救海域,也需要及时调整搜救海域的位置和范围。
1.2 搜救时间紧遇险人员在海水中极有可能处于受伤或昏迷状态,加上长时间在海水中浸泡,极易发生淹溺、低温、淡水缺乏等问题,致使遇险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尤其当遇险人员掉入深海远海海域中,远海海域海水冰冷,人体机能很容易紊乱,血液也流动不畅,造成缺氧,人会进入昏迷状态,因此搜救行动的成功与否也与落水人员在海水中的生存时间息息相关。
1.3 目标定位难由于海域范围广,遇险人员一旦落入海水中,尤其在远海时,搜救行动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比大海捞针更困难的是,完全不能确定飞行员落水海域,搜索工作会异常困难,其搜索范围太大,搜索区域难以精准判定,且远海海况不好,受风和潮流影响,搜救目标一直处于动态变换过程[1]。
2 美国远海航空搜救现状分析美军的远海航空搜救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经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实践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远海搜救机制,并先后4次经过美国国会审议修订,以法律条令的形式颁布实施,确保了远海航空搜救建设的落实,在历次战争中为搜救遇险人员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战场搜救战术战法关键技术研究
战场搜救战术战法关键技术研究摘要:战场搜救战法战术的创新,必须借助先进的战争理念和前沿的科技成果。
文章分别从指挥控制、搜救行动、搜救装备等几个方面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战场搜救战术战法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战场搜救;战术战法;关键技术1.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关键技术1.1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架构技术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架构技术,指的是在统一的技术体制上,灵活集成各军兵种的专业功能模块,实现基于统一平台的联合指控。
传统的战场搜救指挥控制系统大多是围绕搜救部队本级指挥机构所定制设计的,系统内耦合性强,系统间异构性较强。
面向联合作战的需求,采用“架桥”的方式实现系统键的互联互通,但集成程度较低,系统互操作能力弱。
联合作战条件下的战场搜救需要多军兵种共同配合,所以真正的一体化战场搜救指挥控制系统应当在指挥控制业务功能层面上消除军兵种的差异,只在具体的模型计算上体现军兵种的不同。
基于一套通用的指挥控制框架软件完成搜救指挥控制业务流程,在涉及不同军兵种指挥控制对象如战斗机、搜救直升机、地面侦察部队、海上舰艇的调度、计算、表现等处理时,可动态加载相应的模型、数据、算法模块。
这样一套机制是一体化的,能够在联合搜救中心指挥平台上实现跨军兵种的筹划、指挥、评估作业,相比现有系统将显著提升联合作战搜救指挥能力。
1.2战场态势实时推演预测技术战场态势实时推演预测技术指的是通过建立平行仿真推演系统,实现在作战实施过程中对下一步可能的态势变化进行实时预测和动态分析的技术。
战场态势预测如果主要是在搜救行动筹划阶段展开,由于战争迷雾这种预测的准确度很低。
而战场搜救具体实施过程中,动态预测未来较短时期内可能的态势变化相对更加有用,能够提前告诉搜救指挥员下一步可能会发生什么,应当提前做好什么样的应对。
美国大力发展的“深绿”计划中,就包含了这种技术,其通过“仿真之路”提供的推演能力,动态预测未来可能的态势变化空间,分析每种态势变化的可能性,以帮助指挥所提前做准备。
国外军地联合应急救援的实践和思考
警卫任务 , 确保 了 2 0 0 3年 冬季奥运 会等重 大活动 中公众 聚集 场所的安全 。2 0 0 5年 , 美 国遭 受卡 特 里娜 飓 风袭 击 , 损 失 惨 重 。有专家分析 , 美 国在 此次灾 害 中的应 对不利 , 是 由于大批
3 我 国军地联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
规模 灾害事件 , 势必要动用综合医 院的医疗人员 。国内众 多综
合医院虽有各 自的灾害救 援应急预案 , 但 多留于形式 , 与预 案
承担了重要的救灾任务 。 日 本新制定 的《 防卫 计划大 纲》 中明 确要求 , E t 本 自卫 队要 成 为一支 “ 多 功能 、 灵活 ” 的力量 , 具 有 打击恐怖主义 的能力及大规模灾害 , 包括核生化灾害的救援能
2 军 民一体化的灾害医学救援模式的推进
日本是个地震 、 海啸等 自然 灾害频发 的 国家 , 其 自卫 队的 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应对“ 大 规模 灾害等各 种事 态” 。在 阪神一 淡路大地震 、 东 京地 铁沙林毒气 事件 等突发事 件 中, 自卫 队都
当前各地 区急救 中心是 灾害医疗救援 的主体 , 如果发生大
1 国外 军队在灾难 、 自然灾害 中发挥的作用
N I M S的重要保障环节。包括交 通 、 通讯 、 建筑 工程 、 消防、 F E - M A信息 和预 案 中心 、 美 国红 十 字会 、 物 资储 备 、 卫 生 应 急服
务、 F E MA搜救 中心 、 危险品 处理部 门 、 食 品保 障 、 能源部 门十 二个 职能部 门, 共 同保 障灾 害救 援 的顺 利 完 成 。综 上 所 述 , N R P的流程如下 : 灾害发生后 , 首先 由地方 政府发 出警 报 , 根
外军战场联合搜救力量建设与运用(上)
外军战场联合搜救力量建设与运用(上)场联合搜救能力是现代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凝聚军心、提振士气、激发战斗精神的重要保证,更是打赢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军战场联合搜救力量体系正处于探索起步、摸索构建的阶段,研究分析外军搜救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实践经验和特点规律,对于我军建设符合未来战场需要的联合搜救力量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美军搜救力量建设情况美军的战斗搜索与救援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经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实践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搜索与救援机制,并先后4次经过美国国会审议修订,以法律条令的形式颁布实施,确保了战斗搜索与救援的落实,在历次战争中为搜救遇险人员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美军的搜救体系由四大部分组成:一是美国陆军、海军、空军、国民警卫队、海岸警卫队等军兵种部队和地方政府都建立了自成体系的独立搜救组织;二是按地理区域划分搜救协调责任区;三是各责任区都建立有救援协调中心;四是各责任区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搜救任务组织。
从搜救力量类型上看,可将其分为航空搜救力量、海上搜救力量和伤病员后送力量。
1、航空搜救力量建设情况美国空军是美军搜索与救援组织力量最大、专业最强的军种。
美国空军在本土共编制有5个救援联队、1个救援大队,海外责任区编有3个救援中队,共装备各类救援飞机130余架。
在各类救援飞机中,搜救直升机用于现场救援,包括MH-60G“铺路鹰”和“速度鹰”两种型号,装备有卫星定位系统、导航系统、红外系统、救生绞车、吊架、挂梯、救生艇等设备;C-130系列固定翼救援飞机用于救援现场指挥、通信中继等任务,装备有搜索雷达、照相设备、导航系统和救援空投设备等。
此外,在联合搜救行动中,还有预警机、电子战飞机、武装直升机等,分别担负空中指挥控制、电子掩护、战斗压制掩护等战斗支援和保障任务。
2、海上搜救力量建设情况美国海岸警卫队配有巡航搜救飞机68架、直升机136架。
国外应急救援体系
国外应急救援体系国外应急救援体系是各国政府为应对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紧急情况而建立的一套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的集合。
它的目标是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及时、有效的紧急援助。
国外应急救援体系通常由政府专门机构、救援队伍和各种应急设施组成。
本文将介绍几个国家的应急救援体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美国应急救援体系美国应急救援体系以联邦应急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为核心,负责协调和管理整个国家的应急救援工作。
FEMA通过各级政府、民间组织以及志愿者网络,参与各种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美国的应急救援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制定完善的应急计划: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根据地理位置和灾害风险,制定了详细的应急计划。
这些计划包括预警措施、疏散和避难指南、资源调配等。
2.多元化的救援力量:美国的救援力量由政府救援队伍、军事力量、民间组织以及企业组织共同组成。
各方协同作战,提供全方位的援助和支持。
3.紧急援助的快速响应:美国应急救援体系注重快速响应和决策,确保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向灾区派遣救援人员和物资。
二、日本应急救援体系日本应急救援体系由政府组织和自卫队、救援队伍、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构成。
日本的应急救援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地方自治的原则:日本政府将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下放给各个地方自治单位,使得应急救援更加地域性和接地气。
2.强大的救援队伍:日本拥有庞大的自卫队和救援队伍,这些队伍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应对各种灾难的能力。
3.科技创新的支持:日本在应急救援方面,积极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无人机、机器人等,提高搜救和救援效率。
三、德国应急救援体系德国应急救援体系由联邦和地方政府的机构、救援组织和志愿者网络构成。
德国的应急救援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的政府协同机制:德国政府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协同机制,不同机构之间能够快速合作,共同应对灾害。
2.重视民众参与:德国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通过培训、社区组织等方式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外军战场联合搜救力量建设与运用(下)
外军战场联合搜救力量建设与运用(下)河北译普赛斯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译普赛斯技术咨询团队编译三、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情况意大利空军第15联队担负着整个意大利的搜救和战斗搜救职责,该联队驻扎在乔治基地,位于塞尔维亚一桑河。
联队分为4个中心,战略性地分布于全国,保持全年24小时执勤。
搜救中心不仅负责搜救在国内外失事的军用飞机飞行员,而且会应召救援在作战中处于危险的其他军事人员。
为执行这些任务,战斗搜救中心自主运行,或者与其他陆地、空中和海上资产一起作为联合搜救小队的一部分。
搜救中心主要配备HH-139和HH-3F“鹈鹕”直升机。
近几年,HH-3F直升机进行了数项改进,重大改进包括新的天气/搜索雷达、改进的航空电子系统,并引进了头盔显示系统,可直接通过安装在头盔上的该系统在昼间和夜间显示座舱系统信息。
新加坡在1866年开始进行水上执勤,同时建立了流动警察所,自此海警巡逻船开始在周围水域巡逻并随时准备开展搜救工作。
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印尼等国也都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了专业性海上搜救力量建设。
马来西亚海军搜救队、印尼专业搜救队、新西兰的皇家海岸警备队等都配备专业的搜救装备,具有较强的海上搜救能力。
“岁月号”沉船事件后,韩国宣布将海洋警察厅的搜查和情报职能交给警察厅,海洋搜救、海洋警备职能交给国家安全处,采购了8架AW159型“野猫”海上救援直升机,部署在韩国海军未来实验护卫舰上,并列装“超级山猫300”多用途直升机,用于升级海上救援力量。
法军航空后送运输力量主要使用加改装后的FalCon50、FalCon90、空客A310、空客A340、波音707等27架战略后送飞机,以及C-130、C-160、CN235等15架战术后送飞机,实施伤病员后送。
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是致力于海上和空中运输安全的联合国组织,制定和提出重要的标准和建议是其主要职责之一。
在搜寻救助方面,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旨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搜寻救助系统,该系统需要以各国政府建立本国的搜寻救助系统为基础,通过将各国的搜寻救助服务同其他国家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覆盖全球的搜寻救助服务。
联合搜救机制方案
联合搜救机制方案背景自然灾害、事故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救援行动也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救援行动中,情况往往复杂危险,需要多个部门、机构和人员协同救援。
因此,建立一套高效的联合搜救机制至关重要。
现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多部门联合搜救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然而,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各救援部门间协调不够、信息共享不畅,导致救援效率低下;各部门的培训和训练水平存在差异,影响了协同救援的能力。
机制方案为优化联合搜救机制,提高救援效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确定救援主体为了确保联合搜救行动的高效性,建议选择实力显著、协调能力强的救援主体作为主导方。
主导方需在救援现场大堆指挥,各部门需根据主导方的指令协同行动。
制定规范标准拥有一套统一规范的操作标准和职责分工,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建立联合搜救机制时,应该制定出明确的规范标准,涉及到各个救援部门的操作流程,具体职责和分工等等。
同时,各救援部门要推进救援人员的交叉培训,为跨部门协同救援打好基础。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是实现联合搜救效率的重要因素。
建议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包含实时视频监控、现场图片、气象预报、地图定位等多种信息,并且开放给各救援部门使用。
同时,为保障信息安全,对数据和信息共享进行技术保护。
健全预案机制建立起联合搜救机制是第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应对一切场所。
各救援部门还需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危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并开展救援行动。
同时,为应对各种不可预见情况,在预案中要设计多种不同方案,确保可应付各种复杂情况。
结论联合搜救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救援机构和专家精心设计和不断探索。
综合考虑实际情况,确定救援主体、制定规范标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健全预案机制是建立联合搜救机制的重点和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救援行动的效率,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能进行搜救行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美国城市搜索与救援体系的组成及运作模式概述
美国城市搜索与救援体系的组成及运作模式概述顾建华;张洪由;彭晋川【摘要】美国城市搜索与救援体系是世界上最完善的体系之一, 多年来在城市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减轻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文章概述了美国城市搜索与救援体系的组成、任务、运作原则和管理机构及支援机构.【期刊名称】《国际地震动态》【年(卷),期】2003(000)012【总页数】6页(P11-16)【关键词】城市搜索与救援;反应行动;持续行动;美国【作者】顾建华;张洪由;彭晋川【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四川省地震局,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8前言美国实行统一的、全方位的搜索与救援体制,并设立了一个搜索与救援跨部门委员会(Interagency Committee On Search and Rescue, ICSAR)。
搜索与救援跨部门委员会是一个联邦常设的委员会,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检查监督《国家搜索与救援计划》的执行,并协调搜索与救援事务和制定跨部门政策;二是与国家其他与紧急事务有关的部门保持联系;三是为提高搜索与救援行动效能,提供协调发展一致的程序和装备的论坛。
其主要成员有国防部、内政部、商务部、交通部、联邦通信委员会、国家宇航局、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美国空军救援协调中心、国家公园管理局、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救援卫星中心等,“9·11”后增加国土安全部。
该委员会下设若干工作组,分别负责政策、协调、检查监督、装备与技术等。
所谓全方位的救援是指对海上、空中、野外、地下、火灾、建筑物倒塌、工业意外事故、有害物质泄漏事故以及核事故等进行救援与疏散,救援的范围大到全球,小到社区。
对于不同的救援由不同的机构牵头组织并负责制定搜索与救援计划,其他部门提供支援。
美国搜索与救援体系最高一层的是《国家搜索与救援计划》,其他如《国家城市搜索与救援反应体系》处于第二层次。
美国的应急救援体系简介
美国的应急救援体系简介美国的应急救援体系简介引言:随着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应急救援体系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美国作为国际上一支强大的力量,其应急救援体系得到了高度重视和不断完善。
本文将对美国的应急救援体系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协同合作机制以及应急救援技术等方面。
一、组织机构美国的应急救援体系由多个机构组成,主要包括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国家应急行动中心(NEOC)、美国医疗援助队(DMAT)、洪水和灾害消除管理局(FHWA)等。
这些机构在应急救援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联邦应急管理局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应急部门,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灾害进行响应、恢复和预防。
FEMA负责协调、规划和实施各类紧急情况下的行动,包括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等。
2. 国家应急行动中心(NEOC):国家应急行动中心是美国联邦政府负责应对紧急情况和危机事件的主要机构之一。
它负责收集、分析和传递相关信息,并协调各类救援行动。
该机构与各州和地方政府、军队、医疗机构以及其他国家组织合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一致。
3. 美国医疗援助队(DMAT):美国医疗援助队是由医疗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医疗援助。
他们配备有专业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并随时行动,为灾区的受伤和疾病患者提供紧急医疗救援。
4. 洪水和灾害消除管理局(FHWA):洪水和灾害消除管理局负责规划和实施洪水预防、水资源管理和相关灾害管理工作。
该机构与各州和地方政府合作,制定相应的预警系统和紧急响应计划,减少和管理各种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二、人员组成美国的应急救援体系人员由各级政府、军队、医疗机构、志愿者组成。
他们的角色和职责包括灾害管理、紧急救援、医疗援助、后勤保障等。
1. 政府人员:美国联邦政府、各州和地方政府均设有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制定和实施各类应急救援计划。
美军的战场搜索与救援系统
"#" $%&’ 的单兵无线电台 $#%& 的单兵无线电台 "()*+ ’ 见
图 , $ 重 量 只 有 -./ 01 " 携 带 方 便 " 可 以 连续工作 ,’ 天 " 可 靠 性 高 " 有 很 强 的 防 水性能 & 被击落的飞行员可利用该仪器 将 2+ 种 特 征 信 号 立 即 发 送 到 搜 救 中 心 & 中心收到求救信息并识别后 " 在 3 4 之内就可将失事响应信息发送到持有 者手上的无线电台 &
A<B 精确定位 )
’!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 年第 ! 期
图# 无线电信标机 $%&’()*+",
"#! 超高频卫星基站
超高频卫星基站 $ 见图 1 % 的作用是
储藏温度 !>?,9: ;S039:
!""# 年第 ! 期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
$%%&
技
术
论
坛
综
述
! 耐水 !!" 英尺 " ! 基站响应时间 ! 不超过 ! #$%" ! 外形尺寸!&’( )#*+(’+ )#*!’+ )#" ! 重量 !"’&! ,- " ! 人员落水指示系统
!"# 定位位置 " 还 有 高 度 加 密 的 数 字 化
信 息 通 讯 (全 频 无 线 电 (兼 容 已 有 战 地
图!
单兵无线电台 "#$%&
"()*+ 主要特点是 ) ! 适合在全球任何位置
国外应急救援体系
国外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是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国外各国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模式。
本文将以美国和德国为例,介绍国外应急救援体系的特点和运作方式,并探讨其对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应急救援体系美国应急救援体系是全球最为完善的之一,其具有以下特点:1. 多级责任体系:美国的应急救援体系分为联邦、州和地方三级,各级负有不同的责任。
联邦层面负责协调各州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资源和支援;州层面负责制定应急救援政策和计划,并指导地方工作;地方层面负责具体的应急救援行动。
2. 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美国应急响应体系高度灵活,能够迅速应对各类紧急情况。
在灾害发生后,联邦、州和地方之间的合作配合紧密,能够快速调动资源和人员,展开救援工作。
3. 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美国应急救援体系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救援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灾害预警系统、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等设备都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工作中,提供实时信息和精确定位。
二、德国应急救援体系德国应急救援体系在欧洲也有着较高的影响力,其主要特点如下:1. 综合性救援网络:德国应急救援体系由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志愿者等各方共同组成,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救援网络。
各方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紧密合作,共同开展救援行动。
2. 高度专业化救援队伍:德国拥有一支高度专业化的救援队伍,包括消防员、医疗团队、搜救队等。
这些队伍接受严格的培训,具备应对各类紧急情况的能力。
3. 国际合作与支援:德国应急救援体系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灾害发生时,德国会积极提供援助和支持,同时也从国际社会获取资源和经验。
三、对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启示借鉴国外应急救援体系的成功经验,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1. 加强多级责任体系建设:我国应急救援工作仍然存在中央化倾向严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地方和基层的应急救援能力。
战场搜救的研究现状与方向
例数
19 5 4 3 2 2 2 1
13 5 4 1 1 1 1
11 10
1 7 6 1 5 3 1 1 4 3 1
% 3212
2210
1816 1119 815 618
2 原因分析
造成少数身体不合格新兵应征入伍的原因是多
附表 某战区 59 名身体不合格新兵所患疾病分布
科别与病种
内科 癔病 心脏病 癫 肿瘤 慢性浅表性胃炎 高血压病 急性肾炎 外科 重度腰腿痛 重度精索静脉曲张 手外伤 左肾结石 右斜疝 肛漏 传染科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肺结核 性病科 淋病 艾滋病抗体阳性 皮肤科 疥疮 重度腋臭 慢性湿疹 五官科 弱视 鼓膜穿孔
人民军医 2003 年第 46 卷第 1 期 (总第 518 期)
·5南海口 91653 部队 李迪克
战场搜救 ,包括生存求救和搜索营救 ,其水平的 高低反映出军队的兵员素质 、救生装备的性能 、搜索 营救系统的综合能力 ,对拯救遇险官兵的生命 ,保存 和恢复部队战斗力 ,鼓舞士气有着重大意义 。
我军对战场搜救的研究起步较晚 ,重点放在飞 行员上 ,对特种作战部队人员的战场搜救的研究也 在逐步开展 ,有些方面已取得了可喜进展 。随着我 国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我军的战场搜 救能力和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 ,并能满足现代高技 术战争的需要 。
2 研究方向
211 明确指导思想 在研究战场搜救的过程中 ,应 当根据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思想的要求 ,服从军队 建设的需要 ,服从和服务于战争的需要 。要立足现 实 ,着眼未来 ,认真吸取外军的先进经验 ,努力提高 我军的战场搜救水平和能力 。 212 确定重点搜救对象 经过几次高技术战争 ,人 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空中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战 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之一 ,它将作为首发阵容 ,担负夺 取制空权 、支援地面部队 、实施首次对敌攻击的重 任 ,其作战范围将覆盖整个战场 。因此 ,飞行员无疑 是战场搜救的重点 。特种作战部队成员执行侦察敌 情 、破坏敌方军事设施 、突袭敌方基地等特殊任务 , 常常容易深陷敌区 ,也是搜救的重点对象 。现在 ,各 国军队正把上述两类人员作为战场搜救的重点 。 213 建立搜救组织 战场搜救组织由搜救指挥部
美国空军伞降救援行动研究
美国空军伞降救援行动研究摘要:最近的几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几次成功的伞降救援行动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空军伞降救援行动的基本程序,伞降救援行动人员的选拨、训练,分析了美国空军执行伞降救援行动部队的编成及特点,总结提出了对我国空军伞降救援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空军;伞降救援;军事行动美国空军伞降救援队,简称PJ(Pararescue Jumper),隶属于美国空军特种部队,是美军中最训练有素的特种作战搜救专家,主要任务是营救在敌占区被击落幸存的美国飞行员。
最近的几次局部战争中,美国战区协同搜索救援技术,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几分钟内,伞降救援人员就可以快速撤离遇险飞行人员。
美军认为时间就是生命,救援时间越长,难度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惨重。
因此,美军伞降救援行动最基本要求就是缩短救援时间。
伞降救援队受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队员身兼战士、伞兵、军医、水上救生员、野外求生专家数职,毫无疑问是战场救援领域的专家。
战场搜救始终是美国空军伞降救援队的本职工作。
由于要在敌占区执行救援任务,所以美国空军对伞降救援队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具备特种部队水平的单兵和小组作战能力,掌握诸如滑雪、潜水、攀岩、跳伞、野外生存等特殊技能。
此外,由于被救者很多时候处于受伤状态,这还要求伞降救援队队员必须具备急救和医疗处置能力。
可以说,伞降救援队就是特种部队和战地医生的综合体,这样才能在危险重重的敌后保护飞行员的安全。
1 美国空军伞降救援行动基本程序一般情况下,遇险人员的搜索救援任务,由空军特种作战局统一组织,由伞降救援队与特种部队人员共同编组成搜索与救援突击队执行。
美国空军营救协调中心接收到飞行员求救信号后,发送给伞降救援队,确定飞行员准确位置后,直升机快速起飞,超低空飞行接近目标。
如果评估敌占区安全条件下,可以进行机降救援,伞降救援人员分工协作快速接近待救人员,实施救援。
在没有适合的降落区域时,选择低空投放滑降缆绳,伞降救援人员快速滑降进入该地城,在其他特种作战直升机的空中火力掩护下,使用绳索对人员和其他日标实施快速救援,以在最快速时间内完成任务。
美军战场联合搜救体系(上)
美军战场联合搜救体系(上)战场搜救包括生存求救和搜索营救,其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军队的兵员素质、救生装备的性能、搜索营救系统的综合能力。
随着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革命性变化,美军在战场联合搜救体系建设和技术装备上不断升级、发展迅速。
一、思想理念(一)战场搜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美军将军人视为最重要的武器系统和关键环节。
美军条令明确指出,当人员处于险境时,保护任何国防部组织机构工作人员的生命和福利,是美国政府部门的最高优先事项之一。
美陆军条令提出,陆军建立在“信任理念”(ethos of trust)之上,“信任”支撑着职业军人的关键特质(专业、荣誉、团队精神、令行禁止),而高效的人员搜救是践行“信任理念”的重要保障。
从近年来的几场战争来看,美国已经具备较强的战场搜救能力。
美空军要求从飞机失事到将失事人员救离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
现代战场上敌人装备日益先进,战斗组织更加周密,因此,美军认为在惟有尽可能缩短救援时间,才有可能将失事人员从敌包围圈中营救出来,时间拖得越久,救援难度越大,损失越惨重,因此,美军战场搜救的改革就是围绕着“如何缩短搜救时间”而展开的。
(二)战场搜救是联合作战的重要保障力量美军认为,成功救援待救人员是一种无形的、从战争的战术层面超越到战役和战略层面的力量倍增器,是维持己方部队士气、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项关键要素。
成功的人员搜救,断绝了敌人利用被俘人员的情报和宣传价值的机会,保存了关键战斗资源,可以影响到国家和国际政治进程。
美国空军参谋长诺顿·施瓦茨上将曾表示:“我们把战斗营救和人员救援视为空军的主要任务”。
美军认为,强大的搜救能力可以成为美军威慑对手的“利器”。
长期以来,美军一直自恃有强大的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装备,在全球频频炫耀武力、威慑对手,高效的战场搜救能力,可以大涨美军官兵的士气和自信,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恐吓和慑服对手。
(三)战场搜救能力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一直以来,美军动用其卫勤力量大力参与海外灾害救援与公共卫生事务,适时介入地区事务,有力支撑了美军的全球军事存在,进一步扩大自身的“软实力”影响。
美军的战场搜索与救援系统
美军的战场搜索与救援系统
孟宪林;张海永;林红吉
【期刊名称】《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战场搜索与救援系统通常由信息处理基站、卫星、信息接收系统和单兵携行装备等构成.其技术基础是全球卫星定位(GPS)。
利用该系统,可以对配备了搜救系统的作战人员和武器装备系统进行非常精确的全球定位.从而使搜救行动变得轻而易举。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孟宪林;张海永;林红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
【相关文献】
1.全球卫星搜索与救援系统的现状与未来
2.《联盟T—11》飞船的返回着陆和搜索救援系统
3.美军战场态势一致性对海战场态势图体系构建的启示
4.无人机搜索救援系统中机载探测器设计
5.卫星搜索与救援系统的应用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地海上联合搜救体系
Military and Local Maritime Joint Rescue System
美军战场联合搜救解析
搜救是对因灾难、意外事故、遇险事件等突发情况而导致的人员受困、受伤、失联或失踪的一种应急措施。
战场联合搜救(combat joint search and rescue,CSAR)是由专门组建的战斗单元执行搜索并援救存在或被认为存在生命危险的人员,其中包含搜救、转运、救治、后勤保障等要素,是一种集搜救、援助、保障于一体的联合行动[1,2]。
目前,我军的CSAR尚处在初步规划、设计、建设阶段,无论是搜救理念、力量组成、保障、装备配给还是能力经验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参考美军及北约的相关搜救指导纲要,分析研究国外先进军事集团的CSAR的做法经验,为探索建设我军特色的搜救体系、提升CSAR能力水平提供参考。
1 搜救程序战场搜救通常包含了响应、态势评估、任务计划和执行、任务结束等环节[3,4]。
通知和预警是整个人员搜救行动的开端,任何观察到遇险事件或与遇险人员取得联系或意识到潜在的遇险事件即将发生的战斗单元或个人,应立即通知其指挥部门。
一旦收到实际或潜在的遇险信息,搜救协调中心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通告,并会把情况立即上报给联合搜救中心。
搜救协调中心或联合搜救中心会通知各响应小组和搜救部队,做好搜救准备[3]。
与其他军事行动一样,战场的搜救行美军战场联合搜救解析常明涛,张连阳【摘要】搜救是对因灾难、意外事故、遇险事件等突发情况而导致的人员受困、受伤、失联或失踪的一种应急措施。
战场联合搜救(combat joint search and rescue,CSAR)是由专门组建的战斗单元执行搜索并援救存在或被认为存在生命危险的人员,其中包含搜救、转运、救治、后勤保障等要素,是一种集搜救、援助、保障于一体的联合行动。
我军的CSAR尚处在初步规划、设计、建设阶段,本文参考美军及北约的相关搜救指导纲要,系统阐述了美军CSAR的程序、定位、方法和力量构成等,为探索建设我军特色的搜救体系、提升CSAR能力水平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军在全球维护国家利益、打击恐怖主义等活动日益 救援,建立人员搜救的指挥关系,指派负责搜救的部队
频繁,各种突发性遇险事件也随之增多,实施联合搜救 和联合搜救部队指挥官。当战区指挥官明确并任命联合
的机会大大增加,例如 2001-04 南海搜救飞行员王伟、 搜救部队指挥官后,由后者具体负责搜救指挥和搜救计
2014-03 马航 MH370 搜救,但总体而言我军的搜救体 划执行,并设立搜救的协调、情报联络框架和联合人员
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简单介绍美军战场联 搜救中心(Joint Personnel Recovery Centre,JPRC)。该部
合搜救的做法经验,供同道参考。
门是联合搜救部队指挥官的行动协调中心,负责审核并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信作者:张连阳,E-mail:hpzhangly@
人员搜救协调小组(Personnel Recovery Coordination Cell, PRCC)[4],负责与情报部门、联合搜救中心及其他搜救 组成部队的协调小组保持通信,收集并反馈搜救中的各 种情报,对行动区域的遇险人员的联络、报告、搜救指导 等,并协调执行相同任务的其他搜救机构的救援活动。
【关键词】 战场联合搜救;美军;搜救体系 【中国图书分类号】 E14
The combat search and rescue system of US military: An introduction CHANG Mingtao and ZHANG Lianyang. Burns and Combined Injury Trauma Cente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auma)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Daping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Lianyang, E-mail: hpzhangly@
席 会 议 主 席(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CJCS) 术、程序和搜救所需的物资和装备,安排相关的医疗准
负责人员搜救行动准则和联合搜救作战条令的制订,联 备措施,通过指挥渠道或者其他途径来调控飞行设备和
合参谋部负责人员制订搜救的具体执行方案和人员搜 海面船舶,并将搜救活动与指定行动区域内的其他军事
230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 年 4 月 第 7 卷 第 4 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7, No.4, April, 2019
美军战场联合搜救体系现状
常明涛,张连阳
【摘要】 战场搜救是搜救、援助和保障的结合,由特定的作战单位实施,对处于或者被认为处于生命危险中的人员进行 搜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陆军的战斗搜救力量和能力已跻身世界前列,本文回顾了美国陆军战场搜救系统的组织、程 序、概念和后续伤病员治疗,以促进中国人民门组建的战斗单元执行,搜索并援救存在或被 划和救援需求,另外还负责制订联合人员搜救指南和相
认为存在生命危险的人员,其中包含搜救、后勤保障、 关搜救装备的定制研发,搜救任务完成后的材料整理、
转运、救治等要素,是一种集搜救、援助、保障于一体 评估和存储,安排人员搜救培训和演习等。在战区层 的联合行动 。 [1,2]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长, 面,由战区指挥官负责在其职责范围内规划和执行人员
【Key words】 combat joint search and rescue; US military; search and rescue system
战场联合搜救(combat joint search and rescue,CSAR) Recovery Agency,JPRA)[3],协助战区作战指挥官统筹规
救原则,其下则成立了联合人员搜救局(Joint Personnel 行动相结合。在搜救部队层面,部队指挥员通常会设立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9.04.012 基金项目:军队面上项目(CS317L015) 作者单位:400042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战创伤中心
1 组织指挥
完善搜救计划和上级的命令规划,协调和监测搜救任务, 制 订 搜 救 的 通 信 和 物 资 需 求,制 订 标 准 化 的 通 知 程 序
为有效实施战场人员搜救行动,美国军队层层分 (如通信或信号指令、数据发放方式、日常问题和密码、 工,责任明确(图 1)[1]。在整个军队层面,由参谋长联 近距离和远距离识别信号等),准备搜救所需的战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