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_博士论文_与恩格斯_谢林和启示_之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恩格斯诞辰19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日益成为国内马哲中青年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强调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本质上的一致,与强调两者本质上存在着差异(即对立),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在中青年学者中都有相当多的支持者。另一方面,随着《德意志意识形态》广松涉版中文版[1]、英国马克思学家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中文版[2]和诺曼·莱文《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中文版[3]的相继出版,青年马克思与青年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已成为马恩关系研究中的另一热点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案例即对青年马克思的代表性哲学文本《博士论文》和青年恩格斯的代表性哲学文本《谢林和启示》的对比研究,试图在青年马克思与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及其关系问题上得出新的结论。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与恩格斯《谢林和启示》
之大同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和恩格斯的《谢林和启示》都是纯哲学文本。但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没有受到学者应有的重视。比如科尔纽的《马克思恩格斯传》[4]354-35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5]93-95都只对《谢林和启示》作了简略的介绍和评述。一个例外是,诺曼·莱文2006年出版的《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深入考察了该文本,却给予了极为负面的评价。莱文把恩格斯《谢林和启示》中的哲学观点看作是幼稚和不成熟的,并认为它是恩格斯主义的发源地。本文在考察《谢林和启示》时,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莱文这本书的。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主要写于1840年下半年,1841年3月底完稿,此时马克思已满22岁;恩格斯的《谢林和启示》写于1842年1月至3月底之间,此时恩格斯21岁。虽然马克思与恩格斯尚未谋面,但青年黑格尔派博士俱乐部成为将二人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因此在考察马克思《博士论文》和恩格斯《谢林和启示》的关系时,青年黑格尔派就是不能忽视的历史语境,而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就成为青年马克思与青年恩格斯思想的重要交集。
关于《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与黑格尔以及鲍威尔的关系,学界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传统上认为此时马克思更接近黑格尔,如梅林就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完全保留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基础”,麦克莱伦在《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中说,《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从未超出黑格尔的观点,“并没有任何马克思特有的思想”。科尔纽和奥伊泽尔曼则持一种比较平衡的观点,他们一方面承认马克思此时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强烈影响,另一方面又强调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有重要批评,坚持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中的积极(合理)因素,但同时也批判和超越了黑格尔哲学。而罗森则明确提出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时正与鲍威尔一起创立自我意识哲学,已经完全离开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6]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10)05-0011-07
马克思《博士论文》与恩格斯《谢林和启示》之比较
□鲁克俭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北京100032)
摘要:《谢林和启示》时期的恩格斯与《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并不相识,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相继提出了唯物主义自我意识哲学,体现了二人令人惊异的共同之处;另一方面,《谢林和启示》与《博士论文》在思想上也存在一些细小的差别。总体来看,青年马克思与青年恩格斯在哲学思想方面是“大同小异”。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恩格斯《谢林和启示》;唯物主义自我意识哲学
收稿日期:2010-03-12
作者简介:鲁克俭(1968-),男,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
我们知道,青年马克思因不满于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而走向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而与此同时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因其无神论的宗教立场而退回到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思参与博士俱乐部的活动,接受或“参与制定”(用罗森的话说)自我意识哲学。像其他黑格尔派成员如施特劳斯、鲍威尔、费尔巴哈一样,马克思明确意识到“宗教的本质是人类学”,也就是说,他们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或者还原为“实体”即人的集体无意识(施特劳斯),或者还原为个人的自我意识(鲍威尔),或者还原为类本质(费尔巴哈)。因此马克思不可能在《博士论文》中再回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坚持的类似黑格尔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立场,实则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这里的要害在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抑或唯物主义?一般的看法(包括列宁)认为是唯心主义。奥伊泽尔曼说马克思选择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学说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选题,决不证明马克思这时已经接近了唯物主义思想,因为马克思在论文中的任何地方都没有把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称为唯物主义者,而且在1839~1841年马克思“还不了解哲学上存在两个对立的阵营——
—唯物主义阵营和唯心主义阵营”[5]48。福斯特明确提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础是唯物主义,他的根据是马克思1837年就研读过培根《论学术的尊严和进步》,深知伊壁鸠鲁对培根和启蒙运动特别是英法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还研究和阅读了费尔巴哈的《近代哲学史——
—培根到斯宾诺莎》(出版于1833年)等,因而对英法唯物主义很了解。[7]笔者这里再补充两点。首先,对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有直接影响的科本的小册子《弗里德里希大帝和他的敌人》(1840年),就把伊壁鸠鲁主义与近代法国唯物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其次,海涅的《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1834年)明确提出了唯物主义阵营和唯心主义阵营的对垒,马克思一定读过海涅的这本小册子,因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到的青年黑格尔派关于公开的黑格尔和秘密的黑格尔的说法,最早就来自海涅的这本小册子。不管是费尔巴哈、海涅或是科本,都是在法国1830年革命这一大的背景下来谈论法国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也必定会受这种学术潮流的影响。不仅如此,朴素的唯物主义其实一直是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底色基调,如他在1837年的一首讽刺短诗中就这样写
道:“康德和费希特喜欢在太空遨游,寻找一个遥远的未知国度;而我只求能真正领悟/在街头巷尾遇到的日常事物!”[8]736
因此,马克思《博士论文》并没有从鲍威尔的唯心主义自我意识哲学退回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而是前进到唯物主义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我意识哲学是他对伊壁鸠鲁哲学进行唯物主义自我意识哲学重建的必然结论。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哲学毫无疑问属于古希腊唯物主义传统,而黑格尔却有意抹杀伊壁鸠鲁哲学的唯物主义特征。在坚持原子的物质性这一点上,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是一致的。但马克思也像其他青年黑格尔派成员那样,接受了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关于伊壁鸠鲁哲学属于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哲学阶段的说法。于是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伊壁鸠鲁哲学的解读就是将伊壁鸠鲁哲学的唯物主义特征和其抽象个别的自我意识哲学的特点结合起来,把伊壁鸠鲁哲学重建为唯物主义自我意识哲学。
马克思所谓“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突出的主要是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唯物主义与伊壁鸠鲁以抽象个别的自我意识(自由)为绝对原则的唯物主义的差别。在德谟克利特那里,原子之间没有质的差别,原子的运动受必然性(决定论)支配,原子只有物质性,缺乏独立性和意识。德谟克利特关于现象自然界与本质自然界的划分,实际上分别对应于“感性世界”与“知性世界”。伊壁鸠鲁不同意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的物质一元论,在他那里,原子之间有质的差别,原子的运动受偶然性支配,具有独立性和意识,是质料与形式、存在和本质的统一。其中质料(或存在)对应于“感性”、“相对的定在”、“元素”、“欲望的力量和纯粹的自然力量”,而形式(或本质)对应于“非感性”、“观念”、“本原”、“抽象个别的自我意识”。总之,两者分别对应于“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但伊壁鸠鲁毕竟不同于后来的黑格尔,他没有以“理性世界”来统摄“感性世界”,坚决反对抽象个别的自我意识的实体化(天象),认为这将导致迷信和盲从(在黑格尔这里就是导致泛神论)。伊壁鸠鲁的原子是质料与形式、存在和本质之间矛盾的对象化,而非矛盾的解决,因此,伊壁鸠鲁哲学的实质是二元论的唯物主义自我意识哲学,它既区别于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也区别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或鲍威尔的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
当然,马克思并非完全赞同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自我意识哲学,最主要就是伊壁鸠鲁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