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及椎管内病变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 脊髓密度均匀性减低,外形不规则膨大
与正常脊髓分界欠清 可囊变,钙化少见 肿瘤实质部分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压迫椎管,可见椎管扩大
MRI
1 室管膜瘤可发生于脊髓任何部位,且累及几个节段 2 室管膜瘤常由实性和囊性部分组成 3 实性部分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较高信
号 4 肿瘤周围常有水肿,平扫所见异常信号大于肿瘤实
3、增强:肿瘤呈结节状不均匀强化,并有延迟增强现象, 有时可呈连续性多个节段增强
4、分化好的肿瘤在T1WI上可呈等信号,增强后无明显强 化
星形细胞瘤
颈 段 脊 髓 内 星 形 细 胞 瘤
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
--
颈 段 增脊 强髓 扫内 描星 形 细 胞 瘤
鉴别诊断
MRI表现:
室管膜瘤
髓移位情况
影像学表现
MRI
部位:神经鞘瘤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节段,常位于椎管 后外侧
形态:神经鞘瘤呈圆形或卵圆形, 哑铃形,有包膜,与脊 髓间界限清楚,邻近脊髓与硬膜囊受压变形移位
信号: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增强:肿瘤有明显强化
神 经 鞘 瘤
神经鞘瘤
神 经 鞘 瘤
MRI表现
脊髓水肿是急性的早期表现,受伤段脊髓增粗,多呈梭形 肿大,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
出血急性期T1WI呈等信号,T2WI低信号。亚急性期 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
脊髓横断是最严重的脊髓损伤,T1WI矢状面显示最佳,表 现为脊髓的连续性中断,同时可见椎体错位或成角畸形
起源: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及终丝等部位的室管膜残余物
部位:腰骶段、脊髓圆锥和终丝
特点:膨胀性生长,边界清,部分可有出血、囊变、种 植转移和脊髓空洞症。
临床:多见于30-70岁,男性略多,肿瘤生长缓慢、症
状轻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可无明显异常,椎管扩大,椎弓根间距宽
脊髓造影可见脊髓增粗 蛛网膜下腔部分或完全闭塞
内部可伴有灶性水肿区。 ➢ 弯曲:脊髓“S”形弯曲,脊髓前后缘的局限性压迹。 ➢ 横断:脊髓完全或不完全横断,均伴有髓内水肿及出血。 ➢ 萎缩:损伤后期导致脊髓萎缩,表现为脊髓变细,而髓内信号
正常。 脊髓信号改变:可见髓内水肿、出血及软化改变。水肿在伤后
3-6天达到高峰,若仅有水肿而无出血,预后良好。
MRI
部位:胸段或颈段椎管内,呈宽基底依附在硬脊膜上 信号:T1WI呈低或等信号, T2WI呈高信号,少数可
为低信号(与肿瘤易发生钙化有关) 增强:呈明显强化,可见硬膜尾征 邻近结构:椎体,椎板及椎弓根因受肿瘤长期压迫而出
现异常信号
脊 膜 瘤
脊膜瘤
脊膜瘤
脊膜瘤
脊膜瘤
脊膜瘤
脊膜瘤
后外侧 大小:肿瘤直径通常仅几厘米 生长特点:部分肿瘤可沿神经孔生椎管外而呈哑铃状。
肿瘤生长缓慢,脊髓长期受压,常有明显压迹,甚至 呈扁条状,伴有水肿软化等。较大易发生囊变,甚至 出血。
影像学表现
X线: 平片可见椎弓根骨质局限性吸收、破坏 椎管内病理性钙化
CT: 密度略高于脊髓 脊髓受压 增强均一强化 椎间孔扩大 呈哑铃状 CTM:阻塞蛛网膜下腔的部位、肿瘤与脊髓的分界以及脊
内见钙化,年龄越大,钙化率越高 临近结构:肿瘤压迫脊髓使之移位、变形,可出现水肿、
软化甚至囊变
大小及数目:以单发为主,直径在2-3.5cm
影像学表现
CT 常见于胸段蛛网膜下腔后方 邻近骨质有增生性改变 肿瘤为实性 圆形或椭圆形 密度略高于相应脊髓 不规则钙化 增强中等程度强化
影像学表现
脊髓和椎管内疾病
椎管内肿瘤
占神经系统肿瘤的15% 按生长部位可分为脊髓内、脊髓外硬膜内、硬膜外 平片诊断价值有限,主要靠CT和MRI,CT不如MRI MRI对椎管内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是最佳的影像学方法
髓外硬外
髓外硬内
髓内硬内
(一)室管膜瘤(ependymoma)
病理:最常见的髓内肿瘤
际大小 5 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 6 囊性部分由肿瘤坏死液化和脊髓继发性空洞两部分
组成
室管膜瘤
瘤体
脊髓空洞
瘤体
T1WI
T2WI
增强T1WI
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
(二)星形细胞瘤
病理: 占髓内肿瘤的40% 恶性程度较脑内星形细胞瘤低
发病部位:以胸颈段最多
膨胀性或浸润生长,表面粗大迂曲血管,界限不清、可 囊变,并发脊髓空洞症
脊 膜 瘤
(五)脊髓损伤
概述:
为联合性损伤,椎体脱位、碎骨片后移、外伤性椎间 盘突出或断裂,硬膜外血肿等造成对脊髓的压迫,引 起脊髓水肿、出血甚至横断
慢性脊髓损伤可导致脊髓软化灶形成
包括脊髓震荡、脊髓挫伤和脊髓受压。
MRI表现:
脊髓外形改变,包括4种情况: ➢ 肿胀:主要由脊髓水肿所致的脊髓肿胀,表现为脊髓梭形膨大,
临床:
多见于儿童,无性别差异
影像学表现
X线:脊髓造影和平片的表现同室管膜瘤 CT:平扫呈略低密度或等密度
边界不清 强化明显不均匀 囊变常见 CTM:蛛网膜下腔狭窄 可出现椎管扩大
影像学表现
MRI:
1、形态:脊髓呈梭形增粗,肿瘤由实性和囊性部分构成, 两端脊髓内常并发脊髓空洞
2、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且信号不均 匀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
(四Fra Baidu bibliotek脊膜瘤
发病率为椎管内肿瘤的第二位 起源于蛛网膜细胞 占25%,以30-70岁多发 女性明显多与男性。
病理
起源:起源于蛛网膜细胞 部位:胸段多见,颈段少见,腰1以下罕见,生长于髓
外硬膜内,通常发生在靠近神经根穿过的突起处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肿瘤基底较宽,与硬脊膜粘连较紧,
星形细胞瘤
多位于圆锥部及马尾神经 75%位于颈胸段
多位于脊髓中央
多呈偏心边界不清楚
容易合并出血
相对少见
发生种植性转移
相对少见
成年人
儿童
(三)神经鞘瘤
最常见的椎管内髓外肿瘤 起源于神经鞘膜的施万氏细胞 占椎管内肿瘤的29% 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节段,以颈胸段最多
病理
形状: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 数目:常单发,少数可多发 部位:常累及神经后根,故90%的神经鞘瘤位于椎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