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意义翻译解读方法论

合集下载

从词汇学研究走向词汇语义学研究

从词汇学研究走向词汇语义学研究

二、概览
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理论主要的是文本意义的产生和传播。他强调了语言符 号的层级性和互文性,认为文本的意义是在符号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他将文 本看作是一个由不同层次和不同部分的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符号在文本 中构成了一种“符号矩阵”。
三、创新性
格雷马斯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语义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将更 加突出。未来语义学研究可能会更多地将计算机技术和数据科学引入到研究中, 发展出更加精准和高效的语言处理和分析方法。另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 跨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和重要,语义学研究将在解决跨文化交流障碍方面发挥 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研究方向方面,词汇学、语义学和词汇语义学仍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 题。例如,如何建立更加精确的词义映射模型?如何实现语句的自动理解和生 成?如何将词汇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相结合,以更好地解释语言的意义和复杂 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为语言研究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参考内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英语词汇学研究给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启示
格雷马斯(Gérard Genette)是法国二十世纪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哲学家, 他的结构语义学理论在当代语言学、文学和哲学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次演示 将从背景介绍、概览、创新性、问题与争议、应用和未来展望等六个方面对格 雷马斯的这一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一、背景介绍
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一书于1972年,这一理论在当时的法国语言学和文 学研究中属于重要的创新。在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格雷马斯的理论从文本 内部结构出发,通过对语言符号的解析,探讨了语言、意义和交际之间的关系。
四、问题与争议
尽管格雷马斯的理论具有许多创新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在此基础上,执教芬兰的德国学者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她的学术观点集中体现在1984年发表的《翻译行为——理论与方法》一书中。这一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及参与者的角色予以细致的分析,主要包括:发起人/客户(the initiator/client)、委托人(the commissioner)、原文作者(the ST producer)、译者(the TT producer)、译本使用者(the TT user)及译本接受者(the TT receiver),他们并非参与每一个翻译过程,有时一个人可以同时担任几个不同的角色。翻译行为论和目的论有颇多相通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相融合。不过曼塔里的方法和概念模式显然比目的论更为激进,她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ori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将改编、编译、编辑和资料查询都包括在内,同时在理论中大量借鉴商业和管理学术语。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是德国翻译目的学派重要创始人,也是杰出的语言学家,熟谙十多种语言。他曾先后任德国美茵茨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翻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工作,著作等身。主要论著包括《翻译理论论文集》、《普通翻译理论原理》、《目的与翻译委任——论文集》、《翻译目的理论:正论与反论》(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Som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1996)等。弗米尔的目的论是在现代语言学(实用语言学、语言行为论、话语语言学)以及接受美学的启发和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他突破了莱斯功能对等研究的束缚,借鉴并完善霍茨—曼塔里的翻译行为论,积极回应各方对目的论的质疑,使该理论逐步深入、成熟。

论翻译中文本阐释的理性和尺度

论翻译中文本阐释的理性和尺度


传统 阐释和现 代阐释学 中“ 理解 ” 概念 的比照
在伽达默尔 之前 , 也就是传 统的 阐释学 中, 艺术作 品被 看成是认知客体 , 当然也 包括文 学作 品。对艺 术作 品 的 这 理解或研究被看成 是为了取得 内在于 客体 知识或作者原 意 的行为。在这里 , 原作品是静止不 动的客观存在 , 同绝对 它
第2 6卷
第6期
四川 教育学 院学报
21 0 0年 6月
V1 6 o 2 .
J U N LO IH A— 6 O R A FSC U NC 吐 EO‘ D C  ̄O … FE U A N
Jn u

ol
论 翻 译 中 文 本 阐 释 的 理 性 和 尺 度
周邵玲 , 贾德 江
d i1 .9 9 ji n 10 5 5 .0 0 0 .9 o :0 3 6/ . s .00— 77 2 1 .6 0 3 s
中图分 类号 : 0 9 H 5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0 0 7 7 2 1 ) 60 9 -3 10  ̄ 5 ( 0 0 0 -0 30
( 南华大学 外 国语 学院 , 湖南 衡 阳 4 10 ) 2 0 1 摘 要: 从语 言文字的 角度来说 , 翻译就是译 者首先作为读 者对 文本 进行 理解 、 阐释 , 再将 其 以 目的语 文字形
式传介给其他 目的语读者的过程 。现 代 阐释 学中, 理 解” “ 是与原作 品对等 的、 积极发 问和 主动探 索的过程 , 因而
色 。现代 阐释学 的理 解观 , 打破 了传 统 阐释学 中对原 作 品
“ 以一而终 ” 的格局 。伽达默 尔设定 原作 品为一个 作者 、 读 者 互相提问 、 发 、 流 的场 所 , 启 交 认为 原文 本是一 个开 放 的 未 知体 , 因而 “ 理解 ” 被提 到一 个前 所 未有 的高 度 , 不再 是 俯 首贻耳的聆听 , 而包含 解 释者积极 的发问 、 主观 的挖 掘。

纽马克、赖斯的文本分类及翻译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纽马克、赖斯的文本分类及翻译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纽马克、赖斯的文本分类及翻译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李治
【期刊名称】《未来与发展》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根据文本功能将翻译文本分为六种类型,虽然德国翻译理论家卡塔琳娜·赖斯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但其分类依据与纽马克相同.纽马克根据不同的侧噜重点共提出了八种翻译方法,而赖斯提出了三种.两人的翻译方法论的来源分别为"等效"论和"对等"论,而这两种理论的本质也是相同的.因此,本文通过将纽马克的翻译方法论与赖斯的翻译方法论进行了比较,旨在证明他们虽分属不同的翻译流派,但二人的翻译方法论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或者说是同源、同质、同理、同效的.
【总页数】5页(P106-109,91)
【作者】李治
【作者单位】开封大学,河南,开封,475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凯瑟林娜·赖斯的翻译批评观——评赖斯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 [J], 廖玉莲
2.凯瑟琳娜·赖斯翻译思想评介--评赖斯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 [J], 单丽雯
3.纽马克与莱斯翻译批评观的比较分析 [J], 裘白莲;占慧芳
4.纽马克的文本分类及其翻译方法探讨 [J], 李治
5.论纽马克与赖斯的文本分类比较研究 [J], 贾和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纽马克文本功能分类与翻译方法在翻译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

纽马克文本功能分类与翻译方法在翻译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

纽马克文本功能分类与翻译方法在翻译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韦兰芝
【期刊名称】《教育与教学研究》
【年(卷),期】2010(24)12
【摘要】彼得·纽马克借用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将文本按语言功能和交际目的分为不同的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提出不同的方法--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的方法,从而将语言功能、文本交际目的和翻译方法结合起来,被公认对翻译研究、翻译实践和教学有直接指导意义.
【总页数】4页(P91-94)
【作者】韦兰芝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H315.9
【相关文献】
1.纽马克、赖斯的文本分类及翻译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J], 李治
2.基于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科技英语翻译应用研究 [J], 蔚艳梅
3.纽马克的文本分类及其翻译方法探讨 [J], 李治
4.谈医学英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方法及在医学硕士研究生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J], 孙志楠
5.谈医学英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方法及在医学硕士研究生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J], 孙志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概述一、受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影响的结构主义翻译观结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原文有固定确切的意义,原文作者是原文的主体,因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仰视原文及其作者,将其作为翻译中的本原,把再现原文当做中心任务,以求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

二、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的代表人物:德里达本亚明韦努蒂三、解构主义思潮出现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

1、对结构主义和解释—接受理论的批判。

2、将解构主义引入翻译理论,形成了解构主义的翻译流派:1)主张用辨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2)原文意义只是在上下文中暂时被确定下来;3)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4)主张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3、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不是“求同”,而是要“存异”。

“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达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1、从方法论上批评了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论。

1)解构哲学的目标,就是要拆除“结构主义”所认为的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2)解构的方式是用“意义链”(a chain ofsignification)去取代“结构”,从而避免结构的先验同一性。

3)在德里达看来,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性整体性是建立在“在场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

他认为,这种关于“在场”的信念是限制人们理解世界的具体知识。

2、从本体论上批判了海德格尔寻求终极真理的形而上学观。

1)德里达认为,西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从本质上认定某一认识真理的方法优于另外一些方法,这使得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建立在一正一反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

2)德里达指出,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的二元项对立并非是平等并置,而且存在着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所证明的是二元对立的前一项优于或先于后一项,因而前项是首位的、本质的、中心的、本原的,而后项则是次要的、非本质的、边缘的、衍生的。

文本类型理论与诗歌翻译

文本类型理论与诗歌翻译

文本类型理论与诗歌翻译一、本文概述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由德国翻译理论家赖斯和英国翻译家纽马克提出,根据语言功能对文本进行功能划分。

根据这一理论,诗歌属于表达功能的文本,重点在于原语和原语作者,翻译时应尽量复制原文的美学特征和作者风格。

本文旨在探讨文本类型理论在中英诗歌翻译中的应用,解决诗歌翻译中的疑难问题,如直译与意译的选择等。

通过研究文本类型理论,可以为诗歌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以期提高诗歌翻译的质量,使目标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原诗的意境和美感。

二、文本类型理论概述文本类型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文本分类和功能的理论框架,起源于20世纪中叶,由德国学者尤利乌斯克罗嫩贝格(Julius Krollenberg)首次提出。

该理论主张,文本可以根据其语言特征、内容、目的和交际情境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文本类型理论对翻译实践,尤其是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信息性文本:这类文本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如新闻报道、科技论文等。

其语言特点是准确、客观、逻辑性强。

表达性文本:这类文本强调个人情感和观点的表达,如个人日记、诗歌等。

语言富有感情色彩,形式多样。

指令性文本:其目的是指导或影响读者的行为,如说明书、广告等。

语言直接、明确,具有说服力。

操作文本:这类文本主要用于日常交流,如电子邮件、短信等。

语言简洁、实用。

诗歌翻译是翻译实践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表达性的文本,其语言充满隐喻、象征和节奏感,传达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

在诗歌翻译中,译者需充分理解原诗的文本类型特征,从而在目标语言中再现其独特的艺术效果。

保留原诗的形式特征:诗歌的形式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律、节奏和分行等特征。

传达原诗的情感和意境:诗歌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情感的传递和意境的再现。

译者需深刻理解原诗的情感内涵和意境,力求在目标语言中达到情感和意境的共鸣。

从二元对立的解构走向主体间的和谐对话——后结构主义视域中翻译研究的思考

从二元对立的解构走向主体间的和谐对话——后结构主义视域中翻译研究的思考

从二元对立 的解构走 向主体 间的和谐对话
— —
后结构主义视域 中翻译研究 的思考
陈 宋 洪
( 莆田学 院 外语系 , 福建 莆田 3 5 1 1 0 0 )

要 :在结构 主义二元对立的思潮 中, 翻译被视 为从原语向译入语 等值转换 的科 学过程 , 翻译 中的人 文因素因此
被长期忽略。胡塞尔 、 德里达与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消解 了结构主义二元对立 的思想根 基 , 启发了对翻译 主体 因素的思 考。翻译是作者 、 译者 、 读者围绕文本展开 的多元对话过程 。在多元 对话的翻译模 式 中, 翻译 中的各 主客体 因素和谐共


二元对立与翻译中的等值思想
结构主义起源于语言学家索绪尔和雅各布森 的著作 , 后经列维 一 斯特劳斯的发展 , 成为了人类 学中一种文化分析的方法论。到二十世纪五十年 代, 结构主义思潮在法国发展到了顶峰 , 其影响也 逐 步深 入到社 会科 学 的各个领 域 。结构 主义 把握 世界的基本模式之一就是二元对立 。所谓二元对 立, 即是对项之间存在着鲜明的等级关系, 其中某 单项在价值 、 逻辑等方面统治着另一单项 , 绝无 两个对项之间和平共处的可能 J 。例如 , 从二元
2 0 1 3年 6月
第3 2卷第 3期
安庆 师范学 院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 o u n r a l o f A n q i n g T e a c h e m C o l l e g e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批 评 与挑 战 。这 些哲 学思 想消解 了结 构主 义二元 对立 的基 础 , 而 其 中关 于语 言 意 义 与主 体 性 的理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熊兵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翻译》2014(3)82-88摘要:本文对学界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基本概念上所存在的普遍的混淆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

在此基础上论文对这三个概念的定义、特性、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分类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混淆;定义;分类1.话题缘起在翻译研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即为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其中又尤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概念的混淆为甚。

一方面,学界对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讨论虽多如牛毛,但把它们作为一个方法论系统的关键要素进行综合研究,深入考察其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分类体系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当少见。

另一方面,学界在对这三个术语的认识和使用上普遍存在着定义不明、分类不当、概念混淆不清的问题。

例如,在一些翻译教材中中,“归化”与“异化”一方面被作为“翻译方法”加以讨论(如龚芬,2011:79—81),另一方面又被视为“翻译策略”进行阐述(同上:93—106)。

一些翻译论文把本应属于翻译技巧层面的增补型翻译(类似于增译)、浓缩型翻译(类似于减译)划归为“翻译策略”的类别(如李克兴,2004:66—67)。

在一些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为一谈的更是比比皆是。

甚至翻译专业的老师对此问题也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如把归化等同于意译,把异化等同于直译)。

国外学界对此也存在一些模糊或混淆(或未予严格区分。

比如Shuttleworth & Cowie (2004:44,59)一方面把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 称作是“strategy”,另一方面却又把free/literaltranslation也视为“strategy”(同上:63,96 )。

论《翻译美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特征——从审美意识看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

论《翻译美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特征——从审美意识看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

论《翻译美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特征——从审美意识看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上海翻译20o6No.3论《翻译美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特征——从审美意识看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曾利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广州510420)[摘要】本文从理论特征与方法论特征两方面对毛荣贵的新着《翻译美学》进行了评析,并从研读的角度对文学翻译中审美意识驱动下的译者主体性特征作了相应的讨论.[关键词】翻译美学;理论与方法论特征;审美意识;主体性[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06)o3—0007—05 1引言毛荣贵教授最近出版了他的新着《翻译美学》(2005).该书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论有评,有述有析,有感性认识和经验总结,也有理性认识和理论概括,继承与拓展并举.全书结构简约,分为主体篇,问美篇,朦胧篇,实践篇四大部分,主要从美学理论角度对翻译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互动性诸种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深入探讨.作者优美的笔调,隽秀的文字,丰富的例证,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国内出版的有关翻译美学的着作已有数种(傅仲选1993;刘宓庆1995;奚永吉2001,姜秋霞2002),《翻译美学》的特色则在于全书脉络清晰,主旨突出,注重实践,译例典型,分析精细,概括全面.作者在理论上吸收了中西方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成分,结合修辞学和文体学的部分内容,融合西方阐释学,接受美学及格式塔理论,将宏观理论认识和微观分析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体现出翻译美学研究的理论特色和内涵,而且拓展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空间.笔者对该书主要理论特征和方法论特征作一剖析,并结合审美意识探讨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的相关问题.2《翻译美学》的理论特征2.1对传统译学理论的继承与拓展性特征《翻译美学》所体现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论的美学思想和传统译论的美学特征一脉相承,但作者认识到传统译论的局限性:"我国传统译论所体现的思维模式固然有利于从宏观(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三者统一)的角度体察美的翻译艺术,但也有内在缺点:它是直觉地,综合地从总体上考察美的译品,虽然抽象地反映了美的翻译艺术,却没有对其中因素和复杂关系做多边探求和立体探讨".故作者在微观上进行了多维的阐发和论证,在宏观上进行了范畴化的理论拓展.从产生过程看,中国传统译论是从古代哲人或文论家的文艺美学观或艺术观演绎出来的,其理论形态具有高度简约性和概括性,如支谦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的"化境",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许渊冲的"三美"与"三化"等等.然而,翻译界倾向于将其视为翻译原则或标准,并围绕其概念内涵进行争议和修正,而不是从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层面对其进行学理性阐发,明确其理论性质与职能,给予相应的可阐释性,可证性, 可操作性的拓展.事实上,这些具有美学特征的翻译原则或标准尚不能做到对翻译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相应的解释和本质揭示,更难对译者的美学翻译理念产生积极影响,而这种影响应该能直接到达实践层面.在《翻译美学》中,作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阐释辅以事实依据,在语言文化思维比较中突出美学价值,对体现客体诸种文本特征的美学意义给予了系统分析,归纳,演绎和概括,其讨论涵盖了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与读者),审美客体(原文与译文),审美心理过程,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评价,审美标准以及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在全书讨论中,作者遵循了主体性(主体篇)一客体性(问美篇)一主,客互动性(朦胧篇+实践篇)这样一条清晰的主线,夹论夹析,夹评夹述,其着眼点在于唤起读者的审美意识,培养鉴赏能力以及最大限[收稿日期】2006-04-01[资助项目】本文受到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文学翻译主体性范畴化"资助.项目号:04JDXM75002.[作者简介】曾利涉(1953一),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篇一认知语言学,翻译学,翻译批评,翻译思维,应用翻译.7?度地发挥基于理性之上的翻译艺术创造的主体性,从而有助于在译者的主体性中增加一点美学翻译理念.作者在"朗读——培养翻译美感之捷径"中的论述及所做的对比试验更是体现出这一思想.2.2美学范畴体系理论特征翻译美学并非新的课题,研究者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就必须抓住翻译美学理论自身特点与要求予以建构,不应停留在传统的美学修辞层面,而应在美感形态或形式的理论范畴化上有所建树.若将《翻译美学》与其他四部相关着作相比,前者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对体现翻译美学特征的美感形态或形式的概念体系及美学意义的范畴化方面作出了较全面的理论概括.它"以(当代)感觉论美学为基础,适当吸收(传统)美论美学的某些传统,形成对审美现象的阐释框架".也就是说,作者在理论上没有囿于传统美学美论,而是将纯粹的以"美"为中心的美学研究"提升到文化,理性以及精神的层次",使人类生理体验的审美快感"带有社会文化及精神内涵的'美感"'.在这里,翻译美学研究的视野扩大了,以现代感觉论美学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将文本翻译中凡是能唤起人的感觉,感性或情感以及形象或景象有关的形式与内容都纳入美学范畴,成为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翻译美学范畴体系:文化美,语言文字美,句法篇章美,语体美,思维美,逻辑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形式美,音韵美,节奏美,口吻美,整饬美,朦胧美,灵感美,幽默美,和谐美,庄重美,丰腴美,含蓄美,反讽美,肃穆美,模糊美,精确美,婉约美,凝炼美,蕴籍美,涵隽美,简约美,创造美,活用美等等.这种将审美内容予以美感形态或形式化,并形成翻译美学意义范畴体系是该书的重要理论特征之一. 范畴是客观现实最一般存在形式的反映,在各门科学中具有最广泛的概括性和实用性.各门科学都有一个有其内在结构的概念体系,其骨干就是由一些统帅和联结其余概念的基本概念,即由范畴所组成(彭漪涟2000:2).列宁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第83页).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作为中介的概念体系,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既反映了主体的认识方式, 也赋予了客体可感知的美学理论形态或形式.2.3本体诠释论理论特征概言之,《翻译美学》结合典型实例讨论了两类具有美学特征的审美客体:一是有标记的,易于辨认8?的语言文字所体现的美学意义,如原作中那些可以量化的音位,词素,语词,语句形式或美学修辞(辞格)所体现出的静态审美特征;二是无标记的,貌似普通或平凡无奇的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美学特征,即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征,情感,关系等的刻画起重要作用的描述性文字,是一种动态审美特征的体现.第一类审美客体是显性的,静态的,在传统修辞和文体学中已经得到充分讨论,即使从翻译美学角度介入,在理论表征上已无多大新意;第二类审美客体是隐性的,动态的,其美学意义的生成是需要译(读)者的参与和构建,而对这种审美意义的动态建构过程正是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空间所在.作者引用了大量实例对此类审美客体进行了论述和解析,并借鉴综合了西方符号学美学,接受美学,阐释学及格式塔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将文本中的"意义空白","不定点","模糊","朦胧"等视为文学作品重要的审美特征,并从理解,分析,推理,阐释,演绎,抽象,综合等心理过程对这类美学意义的建构进行了阐述,体现了译者主体的审美意识及主客观互动的意义理解重构过程.从文学翻译活动过程看,这种美学意义理解.重构过程是一种"艺术再现" 和"艺术表现"的创造性过程(曾利沙2005a);从文本特征和接受思维看,则体现出本体诠释论的理论特征.在迦达默尔那里,理解是本体论的,理解揭示并表现真实;对胡塞尔来说,理解可以是指任何精神活动有其意向性的对象,而意向性则是主体的一种意义建构行为(韩震,孟鸣岐2002);成中英(2000)则认为,理解是对一个用以阐明或揭示真实的陈述,观念或思想的体系的需求.理解是对意义的把握,而解惑或释疑必定意指说明真实的一个观念体系.文本翻译的本体论就是意义本体论,对文本隐性意义的确证有着认识论或诠释学(阐释性)的属性."假如真实表现在一种看法或说法中,那么不理解真实,本体论(真实)也就不存在"(ibid.16).以该书第49页对DelicateWives(《纤若娇妻》)一段文字中的副词innocently的意义建构所做的阐释为例: WhenLesMillerheardabouttheevent,fromhiswife,Lisa,whowasbreathlesslyfreshfromasessionof gossipandwomen'StennisItseemsincredible,hewas stungbyjealousy:heandVeronicahadhadanaffairthe previoussummer,....Lisainnocendytoldher—husb—and,"thathereshe'Snearlythirtyandapparanfly hasneverbeenstungbefore,SOnobdyknewshewould reactthisway.…..''从词汇语义看,innocently派生于形容词,基本语义为knownothingofevilorwrong;foolishlysimple; 从句法功能看,其意为toldsbinallinnocentmanner.若据其基本语义和句法功能进行翻译,则为"莉莎天真无邪地告诉丈夫",此译显然不能产生"关联性语境融合"(曾利沙2005b),不能揭示特定事件与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就不能艺术地表现其触发的多维审美意义.作者在解析中指出:"此副词表面述实,实则写人.其丈夫和V eronica有染(hadan affair),到了难分难舍的地步,Lisa还蒙在鼓里,全然不知.一个innocently巧妙地向读者暗递了此信息. 同时Lisa的个性也由该词带出".这种多维视角体现出作者反复强调的翻译美学应多角度,多层次,立体性地把握原作的隐含"意义".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作者在对innocently的本体论(真实)意义的分析和阐述中,是将上文的(heandVeronicahadhadan affair)与innocently建立起认知关联性的;从意义的动态建构过程看,作者将affair当下的语境化内涵特征——男女私情——置人innocent的基本语义结构之中:Lisaknewnothingoftheaffairbetweenherhusband andV eronica,然后,译者主体通过对innocently基本语义结构成分进行语境化置换,从而建构出其阐释意义:"不知隐情的莉莎跟丈夫说".此解析说明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对那些隐性文本意义的理解与语际转换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是译者主体和客体之间互动共生的结果.针对此例,我们可以从本体诠释论出发演绎出意义本体论的存在形态,并上升到理性理论认识:当一个外延(指称)明晰,但内涵(意义)抽象或隐晦朦胧的语词进入文本时,它并非孤立存在着的,往往与某个(些)客观地存在着的语词构成一定的,潜在的认知关联性,这种认知关联性构建又往往能使语词抽象或隐晦朦胧的内涵意义得到凸显.但这种潜在关联性的构建必须通过主体的认知思维,并且取决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语词的抽象或隐晦朦胧的内涵意义在文本中得以凸显是主观与客观相互运作的结果.这就是伊瑟尔所谓的文本的"召唤结构"或尧斯所谓的"意义潜势"(朱立元1989).这种意义潜势在向读者召唤,以期读者能将这种意义潜势的能量释放出来,既满足读者阅读过程的审美需求,产生审美体验,也传达出相应的美学效果.对文学翻译而言,《翻译美学》中这种主客互动性的意义建构过程具有一定普遍性,而且是翻译美学研究中一种很重要的理论范畴.2.4价值论理论特征所谓的价值问题就是客体属性对主体的意义.价值来源于客体,取决于主体,产生于实践(形成于主客体的对象化关系之中).为了实现价值,主客体各自克服自己的片面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即客体人化,主体物化(李连科1999:2).同理,文学翻译的审美价值不仅取决于作品的客体性质,还取决于读者的主体需求性.离开了特定需求,作品还只能是没有价值化的纯客体,即潜在价值.这是读者及特定需求决定了文学审美价值的性质和取向,只有当客体的某种特性适应于,符合于,满足于读者的某种特定需求时,文学作品才具有这方面的特定价值.在《翻译美学》中,作者强调了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审美价值一价值发现一审美创造"的价值理论,即译者主体应从语感或表象中去发现或挖掘那些能起"画龙点睛"的美感要素,并予以艺术再现或表现. 作者正确地指出,当只有被译者主体所感知或发现的客体审美要素才具有审美价值,才能唤起译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创造性.如:Thedresssetoff toperfectiontheseventeen—inchwaist,thesmallestin threecounties,andtightlyfittingbasqueshowedbreasts —wellm—aturedforherforhersixteenyears.(参见第28页)将划线部分译为"a)......乳房却已十分成熟了//b)......乳房却长得非常成熟,......小马甲把乳房裹得格外显眼"本应是很贴近原作的译文,但作者指出a)译"显得拘谨",b)译"基本上停留在述实层次",认为在tightlyfittingbasque的参照下,应将wellmatured的潜在美感形态再现出来:..….年方十六的她,乳房已经十分丰满,那紧而贴身的小马甲,更使其跃然显露.这里,"丰满"与"跃然显露"所再现的姑娘形体美是青春的,活现的,凸显的,质感的,融人了译者主体审美意识的积极性和文字表达的能动性.作者对此的理论认识是:"所谓的美感差异,并非就是非此即彼,非'喜'即'忧'的两个极端,主要还是体现在程度上,视角上,情感上",因而作者指出,"美感有强弱,意象有显隐,措辞有雅俗".这反映出主体对客体审美要素的价值发现和审美创造的张力与可容度的问题.然而,作者并非一味地强调审美创造,对文学翻译审美创造过程中的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与主体性发挥的认识是理性的,辩证的.如作者批评Fletcher英译李白《静夜思》的过程中化原文的朦胧为译文的清朗就体现出这种认同和尊重原作审美特征的自律性价值观(第81页).在朦胧篇和实践篇中,作者强调在一定程度或条件下译者应保留原作的朦胧或晦涩度,而"不是牵强的释O?译,更不是糅合译者主观想象和猜度的演绎"(第369页).这反映了作者在翻译美学研究中的理性思想,正确把握住了主体的多维需要和客体价值属性表现"度"之间的辩证关系.3《翻译美学》的方法论特征方法总是对有目标的自觉的活动而言,其实质就是人们"从一定的角度,模型或框架出发把不能直接到达的总目标或最终目标化为一系列能直接达到的分目标或阶段目标(即分析),并按照一定程序或结构把各种直接达到目标的活动关联起来(即综合),以间接地达到不能直接达到的目标"(刘永福2002).就《翻译美学》的方法论特征而言,这种分析与综合的运用通过各种特殊方式体现出来.由于作者旨在从美学理论角度切人翻译实践,通过揭示翻译实践中各种审美客体的存在形态或形式及其内在联系,将其上升到理论感性和理论理性认识,以此唤起译者主体在翻译活动中的美学意识及其主观能动性,就必然要遵循"感性一理性一感性一理性"的理论思维方法,即微观层次的具体问题应在宏观理论层次得到阐发,而宏观理论认识也应在微观层次得到印证,因而就必然形成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层次的方法论特征.讨论如下:3.1宏观层次方法论特征3.1.1归纳.概括法与分类(范畴)化从科学研究的特点与层次看,有"感性一理性一感性一理性"的认识过程及其相应的"感性理性"和"理论理性"的认识方式.归纳.概括法是《翻译美学》的基本方法论特征之一.归纳.概括法是从个别到一般,即从实践感性到理论感性的中介方法,是实现从实践感性到理论理性的重要途径.作者在对诸种审美客体存在形态或形式进行概括时,基本上采用的是归纳.概括法.然而,归纳.概括法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有其特定的局限性,只能是对特定范围内事物或现象的本质认识和概括,因而,作者在此基础上运用了一种开放式的分类法(范畴化)来描写翻译活动中的美感形态或形式,以此揭示复杂的审美客体.这种分类或范畴化的归纳.概括法弥补了一般归纳.概括法的局限性,也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式.所谓的理论理性认识,其表现形式是概念,原理(包括定义,定律和规律)和体系,这在《翻译美学》中显而易见,作者在归纳.概括基础上,也力图给出了自己的概念,定义和翻译美感形态的范畴体系,尤其是在美感形态或形式的概念范畴10?方面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3.1.2本原比较法与差异比较法翻译实践必然涉及双语转换,翻译美学研究又必然涉及双语语言文字与思维的美学本原比较.《翻译美学》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字与思维美学特征的异同作了较详尽的本原比较,并且将重点放在对差异的比较分析之上.作者在讨论中没有简单地结合实例给予印象性的,概括性的比较说明,而是采用差异比较法.差异比较法又分简单比较法,递进式比较法,多维视角比较法,主体差异比较法等.简单比较法是指一对一的原文.译文的美学意义比较;递进式比较法是指多种可行的译文对应一个原文的比较方法,《翻译美学》采用了a—b,a—b—c,a—b—c —d,a—b—c—d—e几种形式.这种递进式比较法有助于读者认识到诸种可行性译文之间的差异递进度;多维视角比较法是指从不同审美视角考察审美客体而得出的不同译文,有助于读者进而认识到同一原文不同译文发生的思维原因;主体差异比较法是指从译者主体个体所具备或所缺乏的美学意识考察同一原文不同译文的差异度.《翻译美学》中所采用的这种差异比较法符合认知规律,值得借鉴.3.1.3意义本体论批评法与价值批评法《翻译美学》还具有意义本体论批评和价值批评的方法论特征.所谓意义本体论批评是指作者通过对原作文本"意义"存在方式的揭示而指出译文中相应"意义"的是与非,并找出原因,即通过分析而揭示原作文本"意义"在特定语境中存在形态(外延或内涵的)的种种关联性特征,并将其上升到一定普遍意义上作出规律性阐发.所谓的价值批评是指作者结合意义本体论对译文所体现出的选词用句的好与坏或优与劣作出审美意识或意识形态的价值评价,并以意义本体诠释为理论前提.这两种批评法尤其在"实践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不仅为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和艺术创造性提供了可证性的理论依据,也对翻译批评的发展具有理论与方法论参考价值.3.2微观层次方法论特征3.2.1逻辑论证法进行翻译美学理论探索和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而是为了实践,实施于技术,变革客体的具体形态及其属性,以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理论不结合实践,不能上升到理论感性,没有理论感性,就难以理性地变革客体,没有客体的变革性,也就无所谓译者主体性.原则或标准不是僵化的,机械的概念或原理,必须受到微观层次具体问题的反馈,并予以相应的调节.《翻译美学》突出了实践,采用了从下至上的感性.理性.感性研究方法,对众多典型实例作了细致的比较分析和相应的理论认识.为了向读者说明如何发现原作潜在的美感形态或形式, 作者突出了相应的逻辑论证,包括形象逻辑,情感逻辑,情景逻辑,经验逻辑,概念逻辑及社会文化语境融合等."因为争论,能辩论的只是逻辑,所以一切争论,一切辩论都必须化为逻辑问题才有意义"(刘永福2002:31).作者通过分析,判断,推理,演绎等,将翻译实践中美学意义的再现或表现的思维发生特征和认识方法逐步揭示出来,既具方法论意义, 又凸显了翻译实践的可操作性和理据性.3.2.2整体结构分析法+毫发剖析式不少讨论翻译美学的着作虽注重双语语言文字的可比较性,但在对实例的说明中,往往局限于语句或语段,且其说明大多流于印象或经验性概述,缺乏毫发剖析式的解析.《翻译美学》则突出了从语篇角度出发对各结构成分进行毫发剖析式的分析论证.如作者在"实践篇"中均采用语篇结构逐句分析法来说明局部翻译操作服从语篇主题而达到整饬美的美学思想,并且在局部词句分析中运用了层层剖析式的论证方式,如对but一词从口吻,语气及传递原句内涵逻辑关系等多角度进行的详尽阐释(第373 页),这为读者树立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Think Globally,ActI~ally)的多维翻译指导思想.4结语本文从研读角度对《翻译美学》的主要理论与方法论特征及美学意识对译者主体性的内在思维动因进行了评析,指出了作者在美感形态或形式理论范畴等方面的创新之处.体现了翻译美学自身的理论特征.笔者总的看法是:一是作者若能以此为主线,在讨论问题时以美感形态或形式导入,并将其贯彻至始终,这样就能凸显其概念体系,以便鲜明地区别于其他翻译美学着作,而不至于在有些体例编排上产生雷同;二是在对美感形态或形式的归纳,定性,概括及分类标准上还值得深入研究和拓展;三是若能对一些引文或译文注明出处,无疑能方便读者进一步查阅;四是若能在讨论翻译美学意识驱动下的译者主体的价值观及其主观能动性中结合传统翻译原则,标准与策略等,探讨之间的关联性,制约性,互动性,调节性,那么,该书对我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和创新就会做出大的贡献,而这又正是翻译方向研究生学科理论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中所亟需的.参考文献:[1]成中英.本体与诠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阐释学发展阶段的文本意义观

阐释学发展阶段的文本意义观

阐释学发展阶段的文本意义观一、引言当今译界在经历了语文学范式和结构主义范式的研究阶段后,进入了后结构主义范式的研究阶段,翻译也从作者中心论转移到了译者中心论。

译者走出了原文文本的小天地,走进更广阔的社会和文化。

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我们也看到在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否定原文意义,认为意义在读者理解中产生或由读者赋予的现象。

在译界,出现了翻译是改写、操纵或征服的看法。

翻译好像挣脱了原文的束缚,在译者的阐释里渐行渐远。

我们耳边也会响起这样的声音:"根本就不存在文本原义这样的东西 ","(文本)只是一次'野餐'会:作者带去语词,而由读者带去意义 . "那么,究竟有没有原文意义存在? 如果原文意义存在,是什么呢? 阐释学,这门关于意义的理解和阐释的学科应该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二、阐释学主要发展阶段的文本意义观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阐释学经历了四个阶段:传统阐释学,包括局部阐释学和一般阐释学;现代阐释学,包括哲学阐释学和后现代主义阐释学。

虽然不同发展阶段的阐释学理论都视理解为研究对象,但它们对作为理解对象的文本及文本意义的看法是不同的。

局部阐释学主要针对宗教和法律文本进行阐释,在阐释《圣经》时,认为意义就是神意。

一般阐释学的代表人物是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

施莱尔马赫把阐释学的对象拓展为一切文字文本,力图制定适用一切文本理解的一般方法论原则。

他认为把握文本意义意味着把握作者意图。

为此提出了两种释义方法:语法释义和心理释义。

他认识到由于时间距离,文本的词义发生变化,而且词义本身也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所以要用语法释义确定词语的真正含义。

他还提出了个别与整体的阐释学循环,认为文本中的个别词义要根据其周围词义来确定。

这一方法即使在当今也有其积极意义,不过相对于这种语法释义,施莱尔马赫更强调的是心理释义。

认为语词虽然传达思想,但由于语言自身的局限性,无法传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及潜意识的欲说之言。

视域融合:文本意义的译者主体性——以严复译著为例

视域融合:文本意义的译者主体性——以严复译著为例

切翻译就已经是解释, 我们甚至可以说 , 翻译始终是 俊, 0 : — 9 本文以伽达默尔解释学 的核心概念为基 2 22 2 ) 0 8
解释的过程, 是翻译者对先给与他 的语词所进行的解释过 础, 结合严复译著 , 出译者“ 检视 前见视域” 与文本意义“ 存 程。( ” 伽达默尔, 0 : ) 2 41 译者在解释文本过程中, 0 2 是否必须 在视域” 融合的关联性 , 以期能为把握翻译本质注入新的元 “ 对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既不可有所减损又 素。 不可有所增益, 而应当完全忠实地描述 出来” 洪汉鼎 , 20译者的前见视域 ?( .
文本意义普遍性与译者主体历史性之间的现实价值考量。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前见; 视域融合; 解释性关联 ; 批判性关联
中图分类号: 09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2 63 21 )4 140 H 5 A 1 - 4 (020 - 0- 02 0 610引言 .“ Nhomakorabea一
文化、 、 思想 意识形态环境里的改造、 变形或再创造” 吕 。(
时, 更有必要承认翻译是一种具有现实向度的实践活动, 而

种视域。……但是, 我们必须也把 自身一起带到这个其他
的处境中。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自我置人的意义。 ( ” 伽达默
不仅仅局限于该实践活动的对象本身或者翻译结果 ,只有 尔, 0: 4 而作为解读文本的主体, “ 2 43 ) 0 9 译者脱离其历史性 ,
义) 动态张力中实现的, 离开了翻译实践主体的文本意义永 “ 前见” p j i ) 一种判断, (r u c 是“ ede 它是在一切对于事情 具有决定性的要素被最后考察之前被给予的” 伽达默尔, 。(
远都不能实现其存在的当下意义。

阐释学翻译理论与史料文本翻译的解读

阐释学翻译理论与史料文本翻译的解读

阐释学翻译理论与史料文本翻译的解读作者:林范武金锦善来源:《牡丹》2016年第21期随着社会人文学科研究的不断进步,在历史研究等领域,开始力求还原历史背景,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进行解析研究。

有鉴于此,有必要翻译、解读大量的原始史料,为文学、历史等人文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有确切的理论规范我们的翻译实践,以使原始史料文本的解读更加可靠。

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为翻译工作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指导,将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应用在原始史料文本的解读中,可根据外文史料的文体特征和语言风格,准确使用术语,理解词义,从而使译文忠实可靠,成为历史研究的论据。

一、阐释学发展沿革及斯坦纳翻译理论阐释学作为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哲学体系、方法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

其相关研究可上溯到古希腊。

英语译为Hermeneutics源于词根Hermes,来自古希腊语,本义是“神之信息”,当时学者即把将隐晦的神意转化为可被人理解的语言的研究看作一门学问。

直至20世纪,形成了哲学学派分支,开始对阐释学进行理论研究,随之在二战后,阐释学对西方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又被称为“解释学”“诠释学”等。

纵观阐释学理论的发展变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阐释学理论研究发展至今历经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在古代,阐释学主要用于解释神学和法典等特定文本,因此在这一阶段,被称为释经学。

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卡西昂等哲学家在对天主教教义进行解释时,逐步出现了对阐释学的零散研究;16世纪的新教创始人马丁·路德进一步发展了阐释学理论,提出了直接理解圣经本文的原则与方法,推动了阐释学的发展。

近代以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提出了“作者中心论”观点,并打破了传统阐释学解释对象的限制,不再局限于神学领域,西方阐释学由此开始成为独立正式的学科领域,进入真正的发展时期,成为文本解释的普遍方法论。

语言逻各斯的本体论与方法论 ——哲学诠释学对史学及思想史研究的意义(一)

语言逻各斯的本体论与方法论 ——哲学诠释学对史学及思想史研究的意义(一)

语言逻各斯的本体论与方法论——哲学诠释学对史学及思想史研究的意义(一)摘要:诠释学从一门解释的技术逐渐发展为一种方法论和本体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现代诠释学在本质上是本体论,但其方法论的价值无法忽略。

语言作为诠释学的核心,其作用在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种“语言转向”在西方史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回应。

后现代史学的哲学基础最早可追溯至此。

历史研究,尤其是思想史的研究,应当合理地吸收哲学诠释学以及后现代史学的某些观点,以期在“真实”与“现实”之间达致平衡。

关键词:诠释学;语言转向;后现代史学;思想史一、作为方法论的诠释学和作为本体论的哲学诠释学诠释学(Hermeneutik)作为宣告、口译、阐明和解释的技术,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存在。

赫尔墨斯(Hermes)是上帝一位信使的名字,他给人们传递上帝的消息,解释上帝的指令,并将上帝的指令翻译成人间的语言,使凡人可以理解,因此诠释学引申而成为一种关于理解和解释的技艺学。

“诠释学”作为书名第一次出现是在1654年,作者为J.Dannhauer。

后来诠释学沿两条路线发展下去:神学的诠释学和语文学的诠释学。

神学诠释学是一种正确解释《圣经》的技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十分盛行。

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论基督教学说》是神学诠释学的代表著作之一。

在宗教改革时期,新教神学家们为了维护自己对《圣经》的理解,试图用诠释学工具对教会学说的独断传统展开批判,神学诠释学因此成为神学内一个不可缺少而具有漫长历史的学科。

语文诠释学也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当时的“批评法”就是一种简单的语文诠释学。

经过法国古典主义到德国古典主义时期沃尔夫、迈耶等人的开创性努力,语文诠释学在古代语法学和修辞学的基础上发展为一种关于解释和理解的方法学。

在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推动下,重新认识传统的要求呼声日起。

无论是神学的诠释学还是艺术领域内的语文诠释学都面临着同样的处境。

理解与翻译_从施莱尔马赫的方法论解释学看庞德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得失

理解与翻译_从施莱尔马赫的方法论解释学看庞德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得失

理解与翻译——从施莱尔马赫的方法论解释学看庞德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得失朱湘军,郑敏宇(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200433;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上海200083)摘 要:庞德作为英美文坛最有影响的代表之一,其创造性的翻译在译界褒贬不一。

本文从施莱尔马赫的语法和心理学的两套解释学法则具体探讨庞德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上的“得”与“失”。

关键词:施莱尔马赫;庞德;方法论解释学;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理解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03(2005)01-0052-03Abstract:Ezr a Po und,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men in the w ester n liter ature,receiv ed appr ov al almost as much as disappro val for his creat ive t ransla tio n.T his paper,fr om the per spectiv e of Schleier macher’s M ethodolog ical Her meneut ics,offer s a theo retical ex pla nat ion o f Po und’s“mistr anslating”a nd“inv ent ing”in his tr anslation o f Chinese cla ssic pomes.Key words:Schleiermacher;Ezra P ound;M ethodolog ical Hermeneutics;Chinese classic poems;t ransla tio n; understanding 斯泰纳(G or g e Steiner,1929-)在他的《通天塔之后》一书中所提出的“理解即翻译”(Steiner,2001:1)的观点,为翻译理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维度。

乔治斯坦纳的翻译理论

乔治斯坦纳的翻译理论

(4)restitution
第四个步骤是补偿,补偿是因为存在不平 衡。他认为翻译在过程的前段往往失去了平 衡,译者不是添油加醋掺和自己的意思,就 是偷工减料回避难点,所以真正的翻译应当 寻求平衡,翻译应当提供补偿。只有这样, 译者才能将“忠实”的精神落到实处,才能 完成让思想得到历时与共时的交流和保存的 任务。就语义交流而言,翻译应当是最彻底 的公平交换(同上,143)。
翻译补偿研究在中国
• 王恩冕是中国当代翻译研究中最早涉足补 偿领域的学者之一,其主要观点:补偿旨 在求得语义等值;语义等值要建立在语境 基础之上;补偿的前提是充分理解原文并 分析其全部语义;通过对比找出同语境中 语义相等的语言形式并补足语义空缺。他 提出了六种补偿方法:增词法;引申法; 拆译法;溶合法;替代法;转移法。(王 恩冕,1988:11)
生平简介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 乔治 斯坦纳 (1929-)是当代著名学者、 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哲学家、 小说家、 翻译理论家和教育家,精通英、法、德三种 语言,在英美多所大学任教,讲授语言学和 翻译理论。
• 他撰写了大量关于语言,文学与社会之间关 系,和大屠杀(the Holocaust)影响的文 章,并被称为当今文学界伟大的学者之一。
(3)吸收(incorporation)
第三个步骤就是吸收,也就是说前一个步 骤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原文的意思和形式必 须移植规划到译语之中,用译语完整的体现 原作所有的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在理解之后 的表达阶段,是翻译过程的重心所在。译者 在吸收阶段应当看到双语互动的正负作用这 一辩证关系,他应该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让 原作归化到译语里使读者仿佛不是在读译文 而是在读母语,两者神似如臻化境(同上, 143)。

论阐释学的翻译观

论阐释学的翻译观

阐释学(Hermeneutics)源自德国,基本意义是“解释的艺术”,是一种探究如何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理论。

现代阐释学由海德格尔(Heidegger)在20世纪开创。

海德格尔将阐释学由传统的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进一步升华为哲学解释学,并提出著名的“解释学循环”,被认为是奠定了现代阐释学的基础。

解释学循环认为,在对文本的解释中存在这样一种过程:解释者首先是利用被解释文本的各种细节来理解整体,而后解释者又会通过对整体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对细节的理解,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虽然阐释不一定非经过翻译, 不过翻译却不可避免地会借助阐释。

翻译者是原著的读者、阐释者, 而且还是至关重要的阐释者。

由于翻译中的阐释主要是心理上的、是溶汇于公认的“理解—表达”这两个环节之中的,译者不会经常自觉地感觉到其存在。

直观地看,阐释过程的确是不易同理解和表达过程截然分开的。

翻译中的阐释即是译者对出发语本文在理解基础之上做出的评判、解释, 是他在用归宿语诉诸书面表达之前所经历的心理历程, 是附着于理解和表达这两个环节的。

理解( +阐释)——( 阐释+ ) 表达。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斯坦纳于1975年发表代表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书中斯坦纳认为“解释即翻译”,语言永远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语言的产生及理解都是翻译的过程。

他的阐释学翻译理论最为核心的观点在于将翻译过程按顺序分为四个步骤,分别为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

它们分别代表了在全部翻译过程中译者从选择翻译对象、理解翻译文本、输出翻译信息再到完善翻译成果四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这四个步骤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信任是翻译活动中的第一步,是译者对原作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质量的信赖。

在选择文本的过程中,译者会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外部条件来进行选择,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得以显现。

译者认为所选文本本身具有价值且值得翻译,相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理解将原文本阐释出来,于是信任便建立起来了。

THE METHODS 方法论(纽马克《翻译教程》第五章)

THE METHODS 方法论(纽马克《翻译教程》第五章)

THE METHODS 方法论Word-for-word translation逐字翻译This is often demonstrated as interliner translation, with the TL immediately below the SL words. The SL word-order is preserved and the words translated singly by their most common meanings, out of context. Cultural words are translated literally. The main use of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is eith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c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or to construe a difficult text as a pre-translation process.其通常的表现形式为行间翻译,即将目的语直接标在源语的下方。

源语语序会予以保留,每个词译出其最常见的意思。

文化性词语只作字面翻译。

逐字翻译的主要作用或是帮助理解源语句子结构,或是作为翻译前的一个过程,用来分析解释一个较难的文本。

Literal translation直译The SL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are converted to their nearest TL equivalents but the lexical words are again translated singly, out of context. As a pre-translation process, this indicates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源语当中的语法结构会被转换成目的语中与之最接近的对等体,但是词汇的意义同样也是脱离上下文单独译出的。

论翻译学研究中的“文本”概念

论翻译学研究中的“文本”概念

论翻译学研究中的“文本”概念秦小红【摘要】Andrew Chesterman认为译学研究有三种模式:比较模式、过程模式和因果模式。

作为前理论性的准备,研究者采纳某种模式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研究方法,从而也影响着最终所形成的理论形态。

翻译研究中的文本概念经历了从历史文本、言语行为到概念关系网络的嬗变。

本文拟从文本角度出发,通过追溯译学研究中文本概念的嬗变,立足于目前的主流观点,在认知科学的背景下初步探讨翻译过程中文本处理层面的认知规律。

【期刊名称】《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0)002【总页数】4页(P104-107)【关键词】翻译研究;文本;语篇【作者】秦小红【作者单位】兰州文理学院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Andrew Chesterman认为译学研究有三种模式:比较模式、过程模式和因果模式。

作为前理论性的准备,研究者采纳某种模式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研究方法,从而也影响着最终所形成的理论形态[1]。

比较模式和因果模式主要通过对翻译语料的对比来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规律及诗学、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对语言现象的研究;而过程模式意在探索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认知规律,属于对语言系统的研究。

由于大脑语言系统的可及性程度很低,只能根据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构建假设模式对语言系统的某一方面进行描写,然后在通过模式的调整来逼近语言系统[2]。

本文拟从文本角度出发,通过追溯译学研究中文本概念的嬗变,立足于目前的主流观点,在认知科学的背景下对过程模式中的意义理解和表征问题进行探讨,初步揭示翻译过程中文本处理层面的认知规律。

语篇、话语两个相似概念之间的关系目前在学术界尚未有统一公认的标准得以区分,研究者常常是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做出相应的界定,仅在翻译领域就有许多不同的表述[3~5]。

例如Bell明确提出分别用“形式产品”和“交际事件”来将语篇、话语加以区分[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0 9 : 3 8 — 4 2 ) 。
文本 本身 其 实并无 任 何 意义 , 它 的 意义 呈 静 止 状
态隐含于语言文字之中, 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 读过程 中才能显 现, 它是与读者相互作用 的产物 , 因
切相关 , 卢金在描述文学文本 的特殊存在方式 时, 称 其为“ 一种特殊的意向性 客体, 其意义既不是全然明 确, 也并 非完 全 自主 , 它 只是 引 出一 种 意义 形 态 的 ‘ 图 式 化结构 ’ ’ ’ 。(  ̄ I y K H H 1 9 9 9 : 6 4 ) 这种 结构 一 般具 有 下 面 四个层 次 : 1 ) 图式 化 外观层 ; 2 )再 现 层 ; 3 )意 义层 ; 4 ) 语 音层 。其 中词 语 的声音 构 成 语 音层 , 词句 意 义构 成意义层 , 词语和句子投射 的客体、 相互观念物所构 成 的 世 界— — “ 再 现客 体” ( n p e  ̄ C T a B J I e H H b l f t o  ̄ % e K T ) 构成再现层 , 由确定和不确定的意义以及再现客体共 同构 成 图 式 化 外 观 层 ( C X e M a T H 3 H p O B a H H b I  ̄a C H e K T ) 。 其他 文本 往往 只在 第 一 、 第二层上生成( 即普 通 语 文 学所 理解 的 文 章音 义 ) , 比 如一 篇 产 品说 明文 就 是 将 产 品的外 观 、 功能、 特性说 明清 楚 , 论说 文 就 是 将 阐述 的论 点解 释 明 白。而 文 学 文 本 则 不 同 , 它在音、 义 构 成 的基 础 上 进 一 步 生 成 再 现 性 客 体 世 界 —— 艺 术 形 象, 即第 三层 包 含 的情 景 和形 象 , 其 中 词 句 的最 终 指 向并非词语本身的概念意义 , 而是再现某种类似形象 的客体世界 , 这种再现 的客体世界并非确定 的所 指, 其意义所指和再现 的客体隐含着诸多不确定点 ( Ⅱ 只 T 一
n e p B b  ̄p a 3 H e K p O B b B  ̄ O J I b H O
e " 1  ̄ K 2 1 8 ,Ho C ' B  ̄. T I a C , l C 2 I e -
隐喻等象征意味 。 文学文本具有的第三 、 第 四这两个层次包含着若 干 的意 义不 定点 , 使得 意 义 呈现 出一 种 疏 状性 。这 种 由词 、 句、 意 义之 问形 成 的意 义结 构 疏 状性 , 构 成 文 学 文本的意义确定 中蕴含着不确定性 , 使得文学文本 以 某 种 网络形 态 呈 现 出 未定 的意 义 空 白 。这 种 空 白作 为文学 语 言特有 的性 质 和技 巧 , 形成 了文 本 自身 独 特 的意义 运作 机 制 , 在 文本语 言 的结 构层 次 上 表 现为 以 下 三种 方式 : 2 . 1 语义 空 白 ( n p o 6 e a B c e M a H T H K e ) 语 义 空 白产 生 于 语 词 的多 义 共 生 性质 。文 学 语 言 的语 词绝 大 多数都 负 载多 重 含 义 , 在 突破语 言规 范 的基础上 , 使语词在表达字面意 义的同时又蕴含多重 含义 , 进 而形成 语 词含义 的空 白与未 定 。从 日常实 践 语 言 的语 词 多 义性 开始 , 文 学语 言 逐 步 发 展 出 双 关 、 比喻 、 暗喻、 暗示 、 借代 等语义 空 白, 彰显语词指涉 的 表意 功能 。俄 语 p a 6 o T  ̄ i r a的语义 是 “ p a 6 o 明I I I H 面 ,T p y —
* 本文为辽 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2 0 1 0年度项 目( L 1 O DY YO 】 1 ) 研究成果 。
1 3
2 0 1 3丘
中国俄语教 学
第 1期
H a H e 0 Ⅱ p e Ⅱ e Ⅱ H H O c T H ) , 即 图式 化 外 观 层 包 含 着 意 蕴 、
1 .文本 的概 念
此, 文 本 的意义 客观 上 总是呈 现 出未定 的形态 特征 。
2 .文本 的意义 结构

文 学文 本 的意 义 具 有 未 定 形 态 与 其 意 义 结 构 密
美 国学者乔治 ・ 格雷西亚在其《 文本性理 论 : 逻
辑 与认 识论 》 一书 中, 针 对 文 本 以 及 文 本 的 特 征 问题
2 0 1 3 年 0 2月
中国俄语教学
p yc c KI 4 f I ,  ̄3 b I K B I  ̄T A E
 ̄e s p a a b 2 0 1 3 r T . 3 2 № 1
第3 2卷
第1 期
文 本 意 义 翻 译解 读 方 法 论
辽宁大学 谢 云 才
提要: 文本意义具 有未 定性与其意义结 构形 态密 切相关 , 意义 的疏状 性结 构必 然导致 翻译 解读 的复杂性 和 多样
性 。本文借助文本 理论剖析文学文本 的意义 结构形态 , 从方 法论角度 分析 翻译 解读产 生异 同的主客 观原 因, 论证 文本
意义翻译解读应该具 有的正确方式 。 关键词 : 文本 、 意义结构 、 语 言性 、 文学性
[ 中图分类号]H3 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2 — 5 5 1 0 ( 2 0 1 3 ) 0 1 — 0 0 1 3 — 0 5
进行 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首先 , 他对文本和作 品这两 个概 念进 行 了严 格 的 区分 , 指 出文 学 文 本 与文 学 作 品 是两个不 同的概念 , 文本只有在与读者互相交融之后 才能成为文学作品。所谓文本 , 是指 尚未经过读者 阅 读 的 自然 语 言 形 态 , 换 言之 , 文 本 只是 由语 言 符 号 构 成 的语言 集 合 体 ; 所谓文学作 品 , 是 指 已经 经 过 读 者 阅读 并赋 予 了一 定 意 义 的 主 观 语 言 形 态 ( 格 雷 西 亚
文本 意义 的 未定性 是 其 意 义结 构 的疏 状 性使 然 , 这种 结构呈 现 图式化 的特点 , 其 中充满 着意义 空 白 点, 从而形成意义 理解 的召唤结构 。就翻译而言 , 它 使译者融人其 中, 在一种意义 的视域 融合 中建构新的 意义空间, 在不 同的视域 时空交错 中体 现一种新的意 象, 在语际解读 的翻译 中往往形成迥 然不 同的结果 。 究其原 因, 我们可以借助文本理论从 文本 的意义结构 特 征 和翻译 解 读方 法两 个 角度进 行 探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