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新批评 ,以艾略特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个性化
诗人的艺术愈完美,在他身上的两个
方面就会变得更加分离,即一方是感受 经验的个人,另一方就是进行创作的心 灵。心灵也就会变得能够更加完美地消 化和改造作为它的原料的那些激情。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创作观肯定文学传 统的存在,把传统视为创造力的唯一源泉。 那么是否意味着艺术家为了融入传统而完 全泯灭个人的天资?
文学和私人关系。
1915年初,在一个同学的介绍下,艾略特认识了舞蹈家薇薇安,他迅速的被迷 住了,两人于当年的六月结婚。艾略特的父母对此感到震惊,当他们知道了薇 薇安一长串感情史后更是深深的困扰,这场婚姻使整个家庭频于破裂,但也无 可置疑的开创了艾略特的英国生活。
婚后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要应付开支,艾略特承受着繁重 的工作量,他在一所学校担任讲师,又担任一本先锋杂志《自我主 义者》的助理编辑。1916年4月,艾略特完成博士论文,但由于他 拒绝回国而失去了学位。1917年春天,一位朋友为艾略特提供了一 份稳定的工作,在罗易德银行担任评估员。
非个性化
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
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 逃避个性。

“哪个是更完美的工具,可以让特殊的,或颇 多变化的各种情感能在其中自由组成新的组合”
非个性化

剩下要做的事就是对个性消灭的过程,以及对个性 消灭和传统意识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正是在个性 消灭这一点上才可以说艺术接近了科学。因此我请 求你们,作为一个启发性的比拟,考虑一下当一小 块拉成细丝的白金放入一个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硫的 箱内时所发生的事情。 上述两种气体,由于白金丝的存在,产生化合作用 形成硫酸。只有当白金存在时才能发生这种化合;然 而新化合物中却并不含有一点儿白金......诗人的心 灵就是那少量的白金。这个心灵可能部分地或全部 地在诗人本人的经验上进行操作。
可以看出玄学派诗人与后来浪漫派诗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在于他们的文学水准,而 在于一种更深层次的思想的差距.玄学派诗人的这种思想与感觉的统一,即使很 乱无序的经历在诗歌中达到完整有序,代表着艾略特孜孜追求的诗歌艺术创作的 最高境界。
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人
艾略特宗教观的转变
诗人生涯
——前期
《贵妇人画像》
英美新批评的发展概况

“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 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 。但这一 流派则发端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三 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 蔚成大势。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 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 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 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 响。
英美新批评
——以托马斯· 艾略特为例
13组:学号18,19,20
新批评产生的背景

在新批评崛起之前,19世纪末的西方文学批评 以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批评为主导。实 证主义只注重作家个人的生平与心理、社会历 史与政治方面的因素对文学的影响,而浪漫主 义则强调文学是作家主观情感的表现,热衷于 谈论灵感、激情、想象和个性。这两者都忽视 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而20世纪初,现代派 文学成为主流。现代派文学重象征,语言晦涩 玄奥,用原本的批评无法对付,批评家不得不 通过细读来探索它的含义,这也无形中促进了 新批评的崛起。
假若传统或传递的唯一形式只是跟随我们 前一代人的步伐,盲目地或胆怯地遵循他 们的成功诀窍,这样的“传统”肯定是应 该加以制止的。

客观对应物(意象)
1919年, 在论文《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 中, 艾略特 把 “客体对应物”理念借用到文学批评中。他认为 《哈姆雷特》其实是艺术上的失败,原因是哈姆雷 特的恐惧和厌恶等情感在剧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 换句话说,就是哈姆莱特没有找到“客观对应物” 来表达情感。


第三章:火诫
表现伦敦这现代荒原上庸俗、肮脏、罪恶的生活: 圣洁的教堂赞歌中,世界重复着铁卢的兽行;明亮 的月光下,母女登俩干着卖淫行径;昏黄的浓雾中, 商人为金钱而奔走;精神空虚的青年男女在苟合中 打发光阴;人们寻欢作乐后留下的浊物漂浮在昔日 诗意盎然的泰晤土河。在诗人看来,情欲之火毁灭 了人性也毁灭了大自然,造成了这个“乌有和乌有 联结在一起的现实”。他向佛陀吁请,要让焚烧物 的火来扫尽情欲,拯救人类:“烧啊烧啊烧啊烧啊 /主啊你把我从火中抽出来吧”。

第二章:对弈
首先用莎士比亚剧作《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中的华贵场景引出三个女性的命运:克莉奥佩特 拉、迦太基女王狄多、菲洛米尔。 战争给丽儿和她退伍的丈夫带来不幸,夫妻之间 毫无爱情,只剩下形同交易的肉欲。其中的酒馆 催促客人离去的声音,象征着生活将要走到尽头 的死亡时刻。 结尾引用的《哈姆莱特》中莪菲莉亚临死前说的 话“明天见,太太们,明天见”则象征着这些女 人,不论富贵还是贫贱,同样地被情欲和空虚所 困扰,并一步步走向死亡。

第三代批评家
维姆萨特(1907-1975), 提出两个“谬误”论(意图 谬误和情感谬误)。 韦勒克(1903-1995)出生 于维也纳,生前任教于耶鲁 大学,是新批评理论的集大 成者。倡导“内部研究”, 并将新批评方法成功运用于 文学史批评。

T. S. Eliot
“新”人
跨大西洋 欧洲文明代表者 评论家兼诗人、剧作家
新批评早期代表人物
艾略特(1888-1965) 美-英诗人、文学批 评家,新批评的思想 先驱。主要提出“去 个性化”观点。 瑞查兹(1893-1980) 英国文论家。主要进 行了“文学语言与科 学语言”的区分。
பைடு நூலகம்
新批评第二代评论家
燕卜荪(1906-1984)英国 文论家,瑞恰兹的学生。提 出“含混”理论。 兰色姆(1888-1974)美国 新批评的领军人物。提出 “本体批评”概念。 退特(1888-1979),兰色 姆的学生。提出“张力论”。 布鲁克斯(1906-1994), 兰色姆的学生,提出“悖论” 和“反讽”理论。
1927年,艾略特加入了英籍。艾略特的第一次婚姻失败,薇薇安因为精神上的 原因住进疗养院。1933年,身心疲惫的艾略特与妻子正式分居。1956年,艾 略特娶了第二任妻子弗岚切,这场婚姻十分幸福。
1932年,艾略特在17年以后第一次重返美国,赴哈佛大学担任教授, 完成工作之后他又回到伦敦。在此后35年中,他获得了许多荣誉, 包括诺贝尔文学奖、不列颠荣誉勋章和自由奖章。 艾略特于1965年1月4日在伦敦逝世,骨灰埋在撤莫塞特郡东库克村 的英国国教教堂。
巧用典故
《荒原》题词
“有一次我亲眼看见库米的女巫被关在吊着的笼子
里,孩子们用希腊话问她, ‘女巫,你想要什么?’
她也用希腊话回答说,‘我只要死亡’。”
第一章:葬仪
共76行,主要是写荒原和荒原人的意象。本章又可分为4 节。

第1节有18行,开场惊人,首先出现了春天与“残忍”的 并置场面“四月这残酷的季节”;接下来出现了那些淹没 在回忆和欲望里的人。第2节(19到42行)描写了荒原上 枯石遍布、干涸死寂的景象和现代人沉溺于欲望,无力自 拔的情景。 第3节,43到59行,女相士及其所带的一套恶毒的纸牌进 一步刻画了荒原人的形象。第4节(60到76行)以伦敦这 座城市的特写来展示荒原的全貌。诗人受到了波德莱尔的 影响,将伦敦描写成一个阴森恐怖充斥了死人的场所,同 时也巧妙征引了但丁的《地狱》篇中的句子。
生平履历
1888年9月26日,托马斯· 斯托姆· 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 易斯城,是新英格兰一个名门的后裔,他的祖父威廉· 格林利夫· 艾略 特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始人。 1906年,艾略特进入哈佛大学专修哲学,同时也为《哈佛拥护者》写 稿。他三年完成了本科课程,然后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索 邦大学、牛津大学莫顿学院深造。 1914年来到欧洲时,艾略特遇到了埃兹拉· 庞德,并与他建立了亲密的
《哈姆雷特与他的问题》 《玄学派诗人》
“历史意识” “非个性化” “客观对应物”


历史意识
传统是一个具有很广阔意义的东西。首先, 它包括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包括 一种感觉,即不仅感觉到过去的过去性, 而且也感觉到它的现在性。这种历史意识 迫使一个人在写作时不仅对他自己那一代 了若指掌,而且感觉到从荷马开始的全部 欧洲文学,以及在这个大范围中他自己国 家的全部文学,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整体, 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体系。
影响
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之前瑞典皇家
学院特洛姆说:“作为一个诗人, 艾略特先生你对你同时代人和年轻 的同行所起的影响,也许要比我们 时代任何一个人都要深远。”
艾略特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欧美诗人, 自从20世纪2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后,对中国新诗也 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在诗学理论的认同上,还表 现在具体的诗歌创作实践。 通过译介和模仿, 艾略特诗学前后影响了新月派、 现代派、九叶派。直至80年代间接影响着朦胧派和 之后的一些当代新诗人。他引导了中国新诗从浪漫 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向。 特别是艾略特的诗歌理论 直接影响到叶公超和徐志摩等新月派诗人、何其芳 和卞之琳等现代派、辛笛和穆旦等九叶派诗人的理 论和创作。 在批评上,他的传统观等诗学主张也促使中国新诗 批评家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探索新诗现代 化道路上的系列问题。
《序曲》
《风夜狂想曲》 《阿尔弗雷德· 普鲁弗洛克的 情歌》 《斯威尼系列》
开创了英语现代派 诗歌的先河。
《小老头》
《荒原》
西方文明的衰落
后期
《空心人》 《圣灰星期三》 《四个四重奏》 (《烧毁的诺顿》《东柯克》《干涸的萨尔 维奇斯》《小吉丁》)

艾略特归附传统的“非个人化”创 作观

《传统与个人才能》
影响艾略特诗歌创作的因素:
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求教老师)

在《玄学派诗人》一文中明确表示了他对约翰唐、乔治赫伯特这些前辈 们的崇敬之情。他把他们和后来的丁尼生、勃朗宁做了比较,认为前者 更具有一种“对思想的直觉感受,或思想与感觉的融合。”用他本人的 话讲:“丁尼生和勃朗宁是诗人,他们会思考;但他们对思想的感受不如 对玫瑰芳香的感受来得直接。对唐来说,一个思想就是一次经历;它磨砺 了他的感受能力。当一个诗人的头脑具有了这种能力,它就能不断地把 破碎的经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而常人的经历则是支离破碎和杂乱无章 的。”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

这一章很短,只有10行。死在水中是边 远民族的一种死亡祭仪,也是全诗的一 个简短的纽结点。水是欲望的象征,但 也可以净化人的灵魂。荒原缺乏的正是 后一种意义上的水。
第五章:《雷霆的话》
重新回到欧洲是一片干旱的荒原这一主题。诗的起 首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来象征信仰、理想、崇 高的精神追求在欧洲大地上消失,诗人认为,从此 欧洲便成了一片可怖的荒原。人们渴望着活命的水, 盼望着救世主的出现,盼望着世界的复苏,灵魂的 再造。他用《圣经》的典故写了耶稣复活后的身影。 然而基督并未重临,却听见了惊天动地的声巨响 ―――革命的象征。艾略特把社会主义革命视为人 类的一场灾难。最后,诗人借雷霆的话告诫人们: 要施舍、同情、克制、皈依宗教,这样大地才会复 苏,人们才分摆脱不死不活的处境获得永久的宁静。
他说: “用艺术形式表达情感的惟一方法是找到客体 对应物。”
《荒原》的非个人化艺术特色
1922年,德国现代哲学家 斯宾格勒发表了《西方的 没落》第二卷,同年10月, 艾略特的《荒原》在《标 准》杂志创刊号上亮相。 这也许是一种巧合, 但是正如斯宾格勒在《西 方的没落》中所预言的那 样,西方文化必将走向精 神的荒原,艾略特这部长 诗,似乎是对斯宾格勒的 回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