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新古典主义
〔材料〕18世纪下半叶,随着启蒙主义思想的深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法国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在这个新的时代,娇柔纤细的罗可可艺术已同时代氛围格格不入,人们呼唤能与新时代相吻合的新艺术的出现。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欧洲始终存在着对古代文化的偏爱,18世纪中叶在启蒙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推动下,欧洲的考古工作大大发展起来,意大利和其他地中海沿岸的古城一个个被发掘出来,尤其是18世纪中叶罗马庞贝古城的发掘,使古代艺术重新展现出它的魅力,让人们看到了带有理性严谨特点和倡导英雄主义精神的新的艺术样式。正是由于时代的需要,理论的推动和考古发掘几个方面的促进,18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掀起了学习和研究古代艺术的热潮,出现了一场新的复古运动,这个运动在艺术史中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源流是古代罗马艺术、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艺术和17世纪以来的古典主义。这些艺术都体现出一种宁静、典雅和理性主义的精神,立足于维护传统艺术的庄严风格。新古典主义之所以在古典之前冠以“新”字,是由于它不同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是大革命之前宣扬共和以及为祖国而战的一种新的时代风尚和审美倾向的体现,同时它又同过去的古典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许多相似和共同之处。
──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解读】本段材料介绍了什么是新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产生的背景。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现实社会基础的艺术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面对社会巨大的变革,人们需要的是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艺术作品,需要的是能反映社会剧变的艺术作品。嫁接在古典主义之上的艺术作品在紧握时代脉搏的大师笔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新古典主义美学方面呈现出的特征有:第一,以自然为原型,按照确定的美的理念去再现自然。这一点同传统古典主义相一致,因为古典主义都尊重自然,强调客观描写。但它并不按照自然对象的原样描写对象,而是让对象服从于既有的优美典雅和古典主义的美学模式,将对象理想化,完美化。第二,崇尚理性和共性,将艺术纳入规范和有序之中。新古典主义同古典主义相似,夸大理性作用,抹杀情感和个性,在内容、技巧和构图上都遵循既有的规范和秩序。第三,以希腊罗马英雄事迹及当代生活为题材,艺术创作带有更多个人风格的追求和时代印迹。
2.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
〔材料〕本雅明认为艺术创造和物质生产一样是一个生产的过程,把艺术创造过程看成是一个由生产—产品—消费组成的动态流程。它们同样也是由生产与消费、生产者、产品与消费者等要素构成。艺术生产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同样也要受到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制约。在他看来,在艺术生产过程中,艺术家就是生产者,艺术品就是商品或产品,观众或读者是消费者;艺术创作是生产,艺术欣赏是消费,艺术创作技巧构成了艺术生产力。一定的创作技巧代表了一定的艺术发展水平。艺术生产者(艺术家)和艺术消费者(读者或观众)之间的关系组成艺术生产关系。本雅明认为艺术生产也有生产力(艺术技巧)与生产关系(即艺术生产者与接受者通过艺术形成的社
会关系)的矛盾。当一定的技术所体现的艺术生产力与原有的艺术生产关系发生矛盾时,就会发生艺术的革命──不仅是艺术生产力的革命,而且还是艺术的生产关系的革命,进而把艺术推向前进。
──姜哲军、刘峰《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与美学理论批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解读】本雅明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以及艺术作为“精神生产”的论述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用来解决现代艺术和革命艺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艺术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思考。把马克思在经济学领域里的成就扩展到艺术与美学的领域。本雅明所提出的艺术生产理论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仅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理解艺术的局限。它从艺术生产角度去把握艺术的本体,这对于发展马克思的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是有意义的,对我们今天理解艺术作品有着很大的启迪和借鉴的作用。
【注释】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是德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和美学家。
3.马拉之死
〔材料〕马拉是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人民之友》报的主编,他以犀利的文笔猛烈抨击法国封建王朝,宣扬共和思想,遭到王党的忌恨。一天,保皇党女刺客谎称自己是一位共和党人的遗孀、五个孩子的母亲,请求马拉接见并给予帮助。正当马拉阅读她递上的纸条时,凶狠的女刺客用匕首刺进了马拉的胸膛,他倒在了血泊之中,马拉被害的消息一时震动了巴黎城。大卫是马拉的朋友,当他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亲眼目睹了马拉被害的惨象,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件作品。
这幅图的画面非常简洁,背景那片毫无修饰的墙面,仅有光线的些微变化,马拉靠在一个浴缸里,他一只手无力地垂落在缸外,另一只手拿着字条,头后仰,面部带着平静的表情,就像工作劳累后闭目小憩一样,鲜血从他的胸膛流出,马拉由于患有皮肤病。不得不每天数小时浸泡在药水中治疗。他常一边治病一边处理公务。大卫便把马拉表现为在浴缸里工作而突然遇刺身亡。
整个画面平静、庄重,省略了一切无关大局的细节,力求简单质朴,既无纷繁的色彩,也无复杂的透视和道具。尽管表现的是可怕的暗杀,画家丝毫没有渲染血腥和恐怖,而是着意刻画马拉之死的崇高和宁静。由此可见画家在他的创作中始终遵循古典艺术的原则,力图保持更多的理性。
──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
【解读】大卫是一位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投身大革命的艺术家,他将艺术同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大卫18岁进入艺术学院学习,接受一整套学院派理论和技巧的训练。经过艰难而痛苦的努力,他终于获得当时学院的最高奖──去罗马学习的奖学金,于1774年去意大利。在那儿他学习和研究了大师们的作品,逐步形成了他的新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1781年回国,这段时期他又创作了一系列以古代英雄主义精神为题材的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苏格拉底之死》(1781)、《处决自己儿子的布鲁特斯》(1789)等油画,歌颂共和,鼓吹革命,还亲身积极投入到当时的革命运动中。后来大卫成为拿破仑一世的宫廷画师,创作了不少颂扬拿破仑功绩的作品。在这个时期,新古典主义运动在大卫领导下甚至波及到法国的生活方式,连头发式样和外套都是希腊罗马式的,妇女不再束腰,男人丢掉了假发,家具和室内陈设也尽量简洁大方。这一复古的影响延续了几十年之久。波旁王朝复辟后,大卫作为审判路易十六的参加者而被剥夺了公民权和财产,并被迫离开祖国定居布鲁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