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
• 保姆和雇主之间的合同关系,保姆甲和雇主之间 订立合同(不论书面还是口头),约定甲对雇主 家的小孩负有照看的义务。一天,雇主上班了, 家中只有保姆甲和刚二三岁的小孩。甲是个电视 迷,只顾看电视,结果忘了照看小孩。孩子自己 一个人在家门口玩,掉进门口旁一池塘里淹死了。 那么甲对小孩的死是否应负责?
• 【例】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 选项是错误的?(2008年试卷二第1题) • 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 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 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 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 成严重后果
【例4】
• 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张三喜欢游泳。一天,邻居家 的小孩(9岁)小刚,非要跟着他一块去学游泳, 小刚的父亲就将小刚托给了张三,张三满口答应, 一定保证他的安全。在河里游的时候,张三发现 小刚很笨,教了半天还不会,于是就让小刚自己 在河边浅水区一个人玩,自己一个人好好游一回。 结果小刚自己在河边不小心掉到深水处,淹死了。 在本案里,张三对邻居家9岁的小刚的死亡应不 应该负刑事责任呢?
【例1】
• 某甲有一个80多岁的老母亲,某甲自己生活富 足,但他对老母亲却不管不问,后来老母亲因冻 饿而亡。对于他母亲的死亡,某甲没有任何的积 极的动作,既没有打骂,也没有积极的伤害举动, 那么甲该不该负责呢?
• 上例中,某乙是某甲的邻居,某乙作为邻居显然 也知道该老太太如果没有人积极赡养,照料生活, 她非冻死、饿死不可。某乙同某甲一样对该老太 太的死亡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救助、赡养等举动 那么某乙也构成该不作为犯罪吗?
• D 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社会所不容许的风险 • 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导致了某种法益处于危险状态, 没有及时排除危险状态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危害结果, 此时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不作为应否单独构成犯罪? • 1、刑法就加重结果已经做了特别规定的,依照刑 法的规定——有规定依规定 • 2、刑法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如果先行行为导 致危险状态后,不履行排除危险的义务而导致重结 果的,成立重结果的故意犯。 • E 自愿救助行为产生的义务
一、概念与特征:
• 1、犯罪客观方面——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 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 实特征。
2、特征: A 为刑法规定而具有法定性 B 以客观事实特征为内容 C 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有所侵犯的 客观事实特征 • D 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核心因素行为中心 论——无行为即无犯罪 • • • •
• • • • •
2、危害结果的特征: A 危害结果的客观性 B 危害结果的因果性 C 危害结果的侵害性 D 危害结果的多样性
源自文库
• • • • • • •
二、危害结果的种类 1、构成结果与非构成结果 2、物质性结果与非物质性结果 3、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 三、危害结果的地位 1、危害结果一般不是故意犯罪的构成要件 2、危害结果是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
•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 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 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 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 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 【答案】A。
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 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案 例
• 被告人高建生,男,24岁,某市建筑工人。 • 1985年7月16日上午,高将所骑的摩托车停放在 本市城区中山南路民用电器贸易中心门前的便道 上。此时恰逢三轮车工人康桂泉(男,66岁)为 该贸易中心拉货至该贸易中心门前。康认为摩托 车“碍事”,将车挪开。高建生不让动。争执中, 摩托车被碰倒,高建生便用右手打了康左胸一拳。 康仰面摔倒在马路沿儿下,当即“伸胳膊,蹬腿, 张嘴”。在群众的协助下,高将康送往医院,经 抢救无效死亡。
•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 • 1、包括——行为、结果、时间、地点、方法 (手段)、对象 • 2、必要要件——行为 • 3、选择要件——其他 • 三、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第二节 危害行为
案例
• 被告人邹某,女,31岁,某县幼儿教师。 • 1985年5月25日上午10时,被告人邹某带领4名幼儿 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一个幼儿李某(男,5岁半) 失足掉入路旁粪池。邹见状惊慌失措,但不肯跳入粪 池中救人,只向行人大声呼救。此时,有一中学生田 某(男,16岁)路过此处,闻声后立刻跑到粪池边观 看,并同邹在附近找到一根小竹竿,探测粪池深浅, 测得粪水深约75公分(半人深),但邹、田二人均 不肯跳入粪池内救幼儿,只是一起高呼求救。最后, 农民范某闻声赶来跳下粪池抢救,但为时已晚,幼儿 被救上来时,已经停止呼吸。
【例9】
• 甲因家中停电而点燃蜡烛时,意识到蜡烛没有放稳,有可 能倾倒引起火灾,但想到如果就此引起火灾,反而可以获 得高额的保险赔偿,于是外出吃饭,后来果然引起火灾, 并将邻居家的房屋烧毁。甲以失火为由向保险公司索赔, 获得赔偿。对于此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8 年延期考试试卷二第13题) • A.就放火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 • B.就放火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 C.就保险诈骗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 • D.就保险诈骗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作为与不作为的结 合 • 【答案】A。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 学习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犯罪客体的概念和分类; 理解不同分类的犯罪客体的作用;掌握犯罪客体 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展开讨论犯罪行为对刑法所 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 • 重 点: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危害行为 危害 结果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 1、行 为——人的心理态度支配下的身体活动。 • 2、危害行为——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 社会的身体动静 • A 危害行为在客观上是人的身体动静 • 排除单纯的动物活动
• B 危害行为在主观上是由行为人的意志支配下 的身体动静 • ——下列行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 (1)人在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 • (2)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 (3)人在身体受到强制情况下的行为 • C、危害行为在法律上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身体动 静 • 3、言论能否治罪的问题?
【例2】
• 某甲是某医院的医生,一天晚上值夜班的时候,送来 一个病重的患者,要求必须进行及时抢救,否则危及 生命。某甲对护士打了个招呼,让护士值夜班照看一 下,自己等会儿再来。原来某甲是足球迷,当晚有一 场重要的足球比赛,某甲已盼了好几天了。于是他就 开始坐在电视旁看球赛,90分钟双方踢成0:0,又 看了半个小时的加时赛,还是0:0,最后又看了近 半个小时的点球大战。两三个小时过去之后,突然想 起还有一个需要处理的急症病人,但此时因为延误了 抢救时间,病人已经死亡。则此时甲对病人的死亡是 否应承担刑事责任?
第三节 危害结果
一、危害结果的概念和特征
• 1、危害结果的概念 • A 广义——由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 害事实——直接结果,间接结果;属于构成要件 的结果,不属于构成要件的结果 • B 狭义——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也就是对 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事实 • C 司法——物质性的危害结果——伤害 • 非物质性危害结果——名誉
二、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 (一)作为 • 1、作为——行为人以积极身体活动实施的违反禁止性
规范的危害行为
• 2、作为——“不当为而为” • 3、作为的实施方式:利用自己身体/物质性工具/ 自然力/动物/他人实施的行为 • 4、大多数犯罪必须由作为完成,也有的犯罪可 以既由作为完成,也可以由不作为完成
【例6】
• 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 的?(2006年试卷二第4题) •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 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 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 也未救助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甲 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 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
6、不作为犯罪的理论分类 A 纯正不作为犯—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 B 不纯正不作为犯—故意杀人罪 7、不作为犯罪的危害性并不必然低于作为犯罪 8、不作为犯罪并不等于就是过失犯罪,也可能 是故意犯罪 • 9、 持有型犯罪——作为?不作为? • 三、危害行为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 • • • •
• (二)不作为 • 1、不作为——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 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 • 2、不作为——“当为而不为” • 3、不作为——应当履行(义务) • 能够履行(能力) • 没有履行(结果)
• • • • • • • •
4、不作为的表现形式 A 身体的静止、消极,但这并不绝对的 B 某些不作为犯罪中也存在积极作为 5、不作为的义务来源形式 A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B 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C 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 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某日,甲携 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 乙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 的,于是离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 罪
• 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 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 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 桶冲入下水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 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 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 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 【答案】C。
【例7】
• 梁某与好友强某深夜在酒吧喝酒。强某醉酒后,钱包 从裤袋里掉到地上,梁某拾后见钱包里有 5000 元 现金就将其隐匿。强某要梁某送其回家,梁某怕钱包 之事被发现,托辞拒绝。强某在回家途中醉倒在地 , 被人发现时已冻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 的?(2007年试卷二第52题) • A.梁某占有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 B.梁某占有财物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 C.梁某对强某的死亡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 D.梁某对强某的死亡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 【答案】AD。
【例5】
• 被告人黄某,男,43岁,渔民。1999年11月27日, 黄某在长江上捕鱼,突然一条用于摆渡的小船因载人 过多而倾翻,小船上的人员尽数落水。由于落水的人 员当中有一部分不会游泳,故生命处于极度危险状态。 这时参与抢救的人们纷纷要求黄某驾船参加抢救行为, 黄却笃信封建迷信,认为参加抢救落水的人会给自己 带来灾难,因而坚决拒绝参加抢救行为,也不许其他 人使用他的船去救人。由于抢救工具不够,最终有4 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溺水身亡。事后应群众强烈要求, 检察机关以不作为犯罪对黄某提起公诉,要求人民法 院予以严惩。问黄某是否构成犯罪?
【例10】
• 下列哪些选项成立不作为犯罪?(2008年延期考试试卷 二第52题) • A.过路人甲看见某公寓发生火灾而不报警,导致公寓 全部被烧毁 • B.成年人乙带邻居小孩出去游玩,小孩溺水,乙发现 后能够救助而不及时抢救,致使小孩被淹死 • C.丙重男轻女,认为女儿不能延续香火,将年仅1岁的 女儿抱到火车站,放在长椅上后匆匆离开。因为天冷,等 警察发现女孩将其送到医院时,女孩已经死亡 • D.司机丁意外撞倒负完全责任的行人刘某后,没有立 即将刘某送往医院,刘某死亡。事后查明,即使司机丁将 刘某送往医院,也不可能挽救刘某的生命 • 【答案】BC。
【例8】
• 关于不作为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试卷二 第59题) • A.刑法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 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该罪以不 报告为成立条件, 属于不作为犯罪 • B.偷税罪是一种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只能由不作为构 成 • C.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 • D.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 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 属于不作为犯罪 • 【答案】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