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新闻采访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利于增强记者的现场感受,获得切身体会,是新闻报道具有真情 实感。
3)有利于采写“视觉新闻”,克服新闻“假大空”的弊病。 4)有利于鉴别新闻事实的真伪,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5)有利于缩短采访的认识过程,利于记者用通俗、形象的语言报道深
奥、抽象的专业领域的复杂知识。 6)用眼睛进行观察,是记者不可剥夺的“采访武器”。
1、突发**件采访:(对事前没有任何预兆、突然发生的采访)。,记 者要求
(1) 反应快,作风敏捷
(2) 在事件现场要冷静,当机立断,迅速确定采访的重点所在。 2、预发**件采访(记者对事件的发生事前已有所闻,在有准备的情况
下所进行的采访 (1) 不要停留在事件中的程序性材料的采集于选用上,而应着力采集、
明采访的目的采访活动。 b 优点:真实可信,不会由于记者的采访改变客观事物本来的面目。 c 缺点:靠记者本人的独立活动,得不到采访对象的支持和协作,有时
受记者视野所限,可能把某些事实弄错。 d 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1)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进行检验性采访。 2)对那些不善于、不愿意与记者打交道或不愿意谈自己情况的人,运 用隐性采访方式,可以消除对方的紧张心理,获得所需材料。3)揭露 性或者批评性的报道,为了防止对方弄虚作假,把事情或问题搞个水落 石出,必要时也可使用隐性采访。4)记者深入敌军,敌对分子或者不 法分子之中,为第方采访对象对记者造成危害,只能采用隐性采访。 5)为了全面透彻的了解某种社会现象,某种社会弊病,记者混入其中
以为是,发号施令。5)把召开座谈会和进行个别采访结合起来。 4 蹲点调查:
a 概念:指记者选择某一地点,针对某个重大题材而进行的较长时间的 定点采访。
b 优点:1)能掌握大量生动的第一手材料。2)是记者深入基层、深入 生活、培养社会活动能力,改进采访作风的有效方法。 5 交叉采访:
a 概念:指记者在一段时间里同时对两个以上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的活 动方式。
(二)对象专Leabharlann Baidu归属分类 1.政治类新闻采访
含义:指对有关国家、政党、社团以及人民群众日常政治生活 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 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讲究“时机”,注重“宣传”效果。
采访的面十分宽泛,但重点又很明确 2.经济类新闻采访 含义:
指对有关国民经济、生产建设、流通领域以及人民群众日常 经济生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
成为暂时一员,亲自体验,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生动的感受。 e 进行隐性采访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隐性采访往往用于批评性、揭 露性的报道的采访,甚至要深入到不法分子或敌对分子之中,带有一定 的风险性。因此,要争取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支持与协助。2)对一些有 争议的敏感问题或事件进行暗访时,如果条件许可,记者可以进行笔记 或用隐蔽的微型录音机进行记录,以防日后可能发生的新闻诉讼。3 隐 性采访不暴露身份,没有热情接待,没有前呼后拥,全靠记者采取单兵 作战的战术,单枪匹马的进行采访,因此记者要有吃苦的精神。4)最
笔、墨水、录音设备等) 六、新闻采访的类型
(一)新闻采访内容的形态特征分类 A.事件性新闻采访
定义:报道那些有一个明显的起止时间,有一个有形的发生、发展和结 局界限的相对独立的时间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1采访对象信息量集中、清晰、易传通 2、采访内容直观性强、可受度高。 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样式及运作要求:
五、采访准备(新闻采访的准备) 新闻准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日常准备,属于战略性的准备;一是临
时准备,属于战术性的准备。 (一) 采访准备的意义: 1 缩短双方距离。 2 避免工作盲目。 3 有利于采访的深入。 4 提高采访能力。 (二) 采访的日常准备:
1 概念:又称采访的平时准备,是指记者在日常生活中根据新闻采访工 作的需要而进行的长期的、经常性的准备工作。
件的新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1、采访对象的新闻价值在于其社会的启迪于警示意义上。2、新
闻的内容繁杂、时间跨度大 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样式及运作要求: 1、告知型的非事件性新闻采访(注意: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注意
发现新闻根据) 2、调查型非事件性新闻采访(概念:公开披露社会问题的真相及其症结
所在的一种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1) 调查要确保准确、全面、有力 (2) 采访要有钻劲、韧劲,要善于采用多种采访手段与技巧。 3、思辩型非事件性新闻采访(通过解释、评述的手法,重在揭示事实内 在因果关系与发展趋势的一种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样式。注意: (1) 采访选题不要回避矛盾,敢抓热点、和难点。 (2) 深入新闻事实的内部,挖掘新闻的深层价值。 (3) 让事实经过理信过滤,加深报道的思辩色彩。
三、新闻采访的方法 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 1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是指记者为完成采集新闻的任务所采取的手段 及其表现出来的形式。
2 个别采访: a 概念:指记者选准某个具体的采访对象进行相互交谈从而获得新闻素
材的采访。 b 优点:1)采访方式十分灵活方便,只要被采访对象合作,随时随地 可以进行采访,时间上也可长可短,比较自由。2)一次采访不成功, 还可以进行重复采访或者补充采访,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找不到某知 情人,还可以设法采访另一知情人。3)记者可以根据采访的需要和可 能,与被采访者建立经常的联系,随时随地观察,了解被采访对象,掌 握比较生动、具体的材料。4)个别采访在没有第三者参加的情况下倾 谈,能敞得开,谈得细。记者如能获得对方信任,谈话就能够比较深
选用事件中“含金量”高的新闻性材料。 (2) 不要与新闻本身找新闻,要拓宽视野和思路,多方位、多角度的从
事件的联系点上去发现新闻。 (3) 不要局限事件的动态性材料的采集与选用,要注意静态性材料的采
集 (4) 不要按部就班采访,要抓时间,超前工作。
B、 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定义:报道那些没有明显的起止日期,也不是一个相对完整、有形的事
在采访报道的指导思想上,涉及到的具体政策和规定繁杂多 样,其内在关系又错综复杂。
在采访对象上,涉及到具体业务工作、活动等往往呈程序性、 重复性。
在采访内容上,涉及到的具体数字多,数量性强。 市场条件下经济类采访报道的运作方式: 新闻价值的取向定位,应由“指令传递型”转变为“信息传
导型”。 采访报道的范围,应由“生产封闭型”转变为“市场开放
b 优点:有利于记者充分、合理的利用安排时间,四面出击,多处新 闻、快出新闻的有效办法。适应于大型运动会和重要会议的采访。
6 立体采访: a 概念:也称全方位采访,指记者围绕某个事物展开多角度、多侧面的
采访。 b 优点:突破了一点一线的平面采访模式,对事物进行上下左右古今前 后的多方面的挖掘,从而可以获得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材料,从中互相参 照印证,寻根究底,能比较全面、深刻、准确的反映某一复杂的社会现
我整理的<新闻采访>与大家共享!!!
有采访注意事项\核实\,广播\电视特点要求没找到,望与大家交 流.
新闻采访 一、新闻采访的内涵:新闻记者为了新闻报道而进行的采集分析新闻事
实性材料的职业性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性质: 1、采访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与变化 2、采访的发展与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分不开 3、采访的发展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社会阶级性
2 内容:a 明确报道思想。b 掌握全局情况。c 汲取百科知识。d 积累 各种资料。e 训练业务能力。 (三) 采访的临时准备:
1 概念:指记者在明确新闻线索之后,与采访对象正式接触之前,在材 料上和采访的安排的部署上所作的一系列准备性工作。
2 内容:a 研究采访对象。b 搜集相关材料。c 制定采访计划:1)选 定采访对象,2)选择采访角度,3)考虑采访的方式方法。4)确定报 道的范围、重点、步骤、周期、初步考虑报道的体裁、字数、截稿时 间。5)作好疏通采访渠道的准备。d 设计采访提纲。要求:1)要根据 已经掌握的材料来准备问题;2)要根据采访任务和写作体裁来设计提 纲;3)要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联系设计提纲。e 作好物质准备(纸、
入。 c 难点:要能抓住关键和要害的问题 d 要求:在采访之前作大量的、细致的准备工作
3 现场观察: a 概念:指记者亲临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通过过观察获得新闻素材的 采访。个别采访主要通过口头提问,现场采访则主要依靠眼睛观察。
b 优点:1)有利于获得第一手材料,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第一手材料指直接来自原始来源,不经过中间环节得来的材料。
整印象。 9 集体采访: a 概念:指一家新闻单位两名以上记者或两家以上新闻单位的多名记者 对某人、某事、某单位的共同采访。 b 类型:1)合成采访,指一家新闻单位派出多名记者组成记者组 (团),围绕某个问题或事件分头采访。2)联合采访:指多家新闻单 位联合组成一个记者组,围绕某个重大问题或事件分头进行采访。3) 新闻发布会:又称记者招待会,指新闻发布者在同一场合,统一时间里 接受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采访的方式。参加记者招待会要注意的问题: 1)参加之前应尽量作好充分准备。2)要勇于抢机会,善于提出关键性 的、重要的问题。4)全景采访:指一家新闻单位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 为记者对同一事件的各种活动和反应同时进行采访。5)现场会采访: 指不同新闻单位的记者同时来到某一现场,对某个事件进行采访。 10 电话采访: a 概念:指通过记者打电话的方式,找到被采访的对象,了解所需要的 新闻材料的采访方式。 b 适用范围:1)收集资料,核对事实,征询意见,补充情况等,作为 采访活动的辅助手段。2)一般简单事情的采访。3)记者和采访对象空 间距离太远,由于采访时限性的要求,只能用电话跟对方交谈。4)在 某些特殊场合下,记者一时无法挤进现场,用电话可以强行突破时空限 制,迅速接近难采访到的人。 c 注意事项:1)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2)要注意倾听,不但要记下对 方最生动、最具表现力的话语,而且要善于听出对方谈话中的“弦外之 音”,体会对方的情感。3)注意电话采访的口气和语调,保持谦虚平 和的态度。 11 巡回采访:指记者沿着一定的线路进行的采访考察活动。 12 易地采访:指常驻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方去采访。有利于 记者接触新鲜事物,开阔眼界。 13 跨行业采访:一般是对专业记者而言。 四、新闻采访的作用(即采访决定写作) 1、反映在活动程序上,先有采访,后有写作。 2、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3、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 4、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
象,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适应于重大题材的采访。 c 立体采访方法的综合运用:1)上下结合;2)点面结合;3)今昔结
合;4)横向采访;5)纵横结合;6 多面发掘。 7 #隐性采访:
a 概念: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显性采访就是公开采访,指记者找 到被采访对象后,出示证件或名片,公开记者身份,说明采访意图,谋 求对方支持与合作。隐性采访指由于特殊原因而不公开记者身份,不表
4 召开座谈会: a 概念:指记者通过座谈的形式,同时向多个人了解情况,搜集和核实
新闻材料的一种采访方式。 b 优点:1)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搜集到来自各 方面的资料。2)可以同时听取正反两个方面的不同意见,有利于记者 比较准确的分析事实材料。3)座谈会把不同的人召集在一起,你一
言,我一语,互相启发,共同回忆,有利于把事实真相弄清楚。 c 召开座谈会的注意事项:1)根据采访任务的需要确定参加会议的人 选和人数。2)会前要做好准备,拟好座谈的提纲。3)要善于启发引 导,牢牢抓住会议的“缰绳”。4)记者要有虚心求教的态度,不能自
好把隐性采访和显性采访结合起来,争取采访对象的支持。 8 突击采访:
a 概念:指对那些没有预兆,突发的重大事件的采访。 b 要求:1)对突发事件的采访要求记者闻风而动,雷厉风行,有快速 作战的能力。2)记者进入现场后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要心慌意乱,在 现场面前手足无措。3)采访突发事件,记者要注意根据事件的性质, 判断是作公开报道还是做内参反映,如不能公开,就要遵守规定,以免 引起不良后果。4)记者对事件的发展过程要进行追踪报道,给读者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