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
16
.
临床表现
2.呕吐:阵发性哭吵开始后不久即出现,早期为 反射性呕吐,奶汁及乳块或其他食物,以后转为 胆汁样物,1-2天后转为带臭味的肠内容物,为 梗阻性呕吐。
3.果酱样便血:多在发病后6-12小时排血便,常 见肛门排出带稀薄粘液果酱色血便。
4.腊肠样肿块:患儿安静时多数在上腹部或右上 腹部肝下可触及腊肠形,弹力性硬,稍活动,轻 压痛的肿块。右下腹部触诊空虚感。
急性肠套叠
1
.
课程介绍
本课程介绍肠套叠的概念、病因、临床 表现、诊断、治疗与护理,掌握肠套叠 临床表现、术前术后护理知识,应用于 临床护理工作。
2
.
概念
急性肠套叠指某一段肠管及相应肠系膜 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 期最常见的急腹症。
3源自文库
.
4
.
5
.
发病率
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偶见成人 和新生儿,1岁以内最多见,尤其4-10月婴儿 更多见,此期是发病高峰,男女之比为2-3: 1,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7
.
病因
2.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 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婴儿 90%回盲瓣呈唇状凸入盲肠,加上该区淋巴组 织丰富,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 肿,肥厚,肠蠕动易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 拉肠管形成套叠。
8
.
病因
3.病毒感染:肠套叠与肠道内腺病毒,轮状病 毒感染有关
然烦躁不安,阵发性哭吵,腹部包块仍存,应 怀疑再次发生肠套叠,报告医生。
23
.
治疗
2.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失败者,以及已出现 腹膜炎、肠坏死的晚期病例。 手术方法:单纯手法复位、肠切除吻合术、 腹腔引流术等。
24
.
25
.
单纯手法复位 将套入部顶端向近端捏挤
26
.
提出盲肠,用手指将套入部的顶端推出
3回回结型:回肠先套入远端回肠内,然后一并再套入 结肠内,形成复套。此型占总数的10%左右。
4小肠型:小肠套入小肠。此型较少见。
5结肠型:结肠套入结肠。此型也少见。
6多发肠套叠:同时存在两个以上不同部位的套叠,如
13
回结套和小肠套,或小肠有两处套叠,此型极少见。 .
14
.
临床表现
1.阵发性腹痛,最早症状,表现为突然性阵发 性哭闹,一般安静5-10分钟或更长时间有出现 哭闹不安,持续10-20分钟,反复发作。哭闹 时伴有手足乱动,惊慌,面色苍白,拒食,异 常痛苦,间歇期如健康小儿。但那些体质软弱 有肠炎,痢疾等疾病时,哭闹不明显,表现烦 躁不安。
17
.
诊断
阵发性有规律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及 腊肠样肿块即可确定诊断。
直肠指检直肠内有血性黏液便。
对不全具备四大特征的非典型病例,借助影 像学检查确诊,常用方法:
1.钡剂灌肠:在X线透视下,由肛门缓慢注入 钡剂,如见杯状阴影,钳状阴影,细长的条 状阴影即可确定诊断。
18
.
诊断
2.空气灌肠:经肛门注气压力为8-10.7kpa, 可见在套叠顶端有致密软组织,肿块呈半圆 形,向充气之结肠内突出,气栓前端形成明 显杯口影,当气体到达回盲部时,可见巨大 息肉状肿块,阴影向充气的盲、升结肠内突 出,一边诊断也在进行灌肠复位治疗。此种 空气灌肠诊断及治疗在全国已普遍应用,效 果良好
10
.
病理
由于鞘层肠管的持续痉挛,挤压套入肠管,牵 拉和压迫肠系膜,致使肠壁静脉回流受阻,套 入肠管淤血、水肿,肠壁增厚,颜色变紫,血 性液体渗出及腺体黏液分泌增加,进入肠腔, 产生果酱样血便。随着肠壁水肿、静脉回流障 碍加重,动脉血运受阻,导致肠管缺血性坏死,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最终导致肠穿孔,腹膜炎。
11
.
12
.
类型
根据肠套叠发生部位不同分为6型:
1回盲型:回盲瓣是肠套叠的头部,带领回肠末端进入 升结肠、盲肠、阑尾也随之翻入结肠内。此型多见,占 总数50-60%。
2回结型:回肠从距回盲瓣几厘米到数厘米处开始,套 入回肠最末段,穿过回盲瓣进入结肠鞘内,盲肠、阑尾 一般不入结肠内。此型约占总数的30%。
并发症;肠穿孔。
22
.
行空气灌肠复位的患儿护理措施
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患儿表现: 1肛管拔出后肛门排气,排出黄色大便,或许
有少许血便,继而变为黄色。 2患儿安静入睡,不再哭闹,停止呕吐。 3腹部肿块消失。 4立即口服活性碳末,6-8小时可见大便内碳
末排出。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有无复发症状,如患儿仍
27
.
手指扩张紧缩环
28
.
肠套叠鞘部切开复位术
29
.
复位后缝合肠壁
30
.
护理问题
1.体温升高:与肠道内有害物质吸收入血有关
2.疼痛:与阵发性肠蠕动增加及血管痉挛有关
3.体液不足:与呕吐,肠腔积液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与呕吐有关
5.有病情恶化的可能:与非手术治疗无效有关
6.有感染的危险:与术后抵抗力降低有关
4.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因素:由于各种食物,炎 症,腹泻,细菌或寄生虫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 痉挛,使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或逆蠕动而引起 肠套叠。
5.遗传因素:近年来有人报导肠套叠有家族发 病史。
9
.
病理
通常随着肠蠕动的方向,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腔内,并 逐渐向远端推进,套入肠管也不断增长,套入的肠管称 套入部,刚套入的肠壁称颈部,套入顶端称头部,外层 肠壁称鞘部。
19
.
空气灌肠
20
.
回回结肠套—大包块
21
.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空气灌肠为首选方法。
发病24小时之内,全身情况良好,无腹胀,腹壁柔 软者最佳适应证;发病24-48小时,全身情况良好,腹 胀较轻,无高热、中毒症状者相对适应证。
禁忌证:病程48小时以上,伴高热、脱水等中毒症 状者;腹胀明显,有腹膜刺激症状或疑有肠坏死者;套 叠部位已达结肠远端或直肠者;空气灌肠加压,套叠阴 影不变,不移动,套叠肿块不缩小者。
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3-5 月份)发病率最多,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淋 巴腺病毒感染有关。
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有发病,我国小儿急性肠 套叠发病率较欧美高。
6
.
病因
发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改变:婴儿在出生后4-10个月,正是
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 高峰期。由于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 物的刺激,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导致一段肠管 套入另一段肠腔内引起肠套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