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沈英森积聚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痹病
推拿按摩手法介绍
推拿按摩原理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体 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 病理状况,达到治疗痹病的目的 。
常用手法
推拿按摩常用手法包括按、摩、 推、拿、揉、捏、颤、打等,需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 手法组合。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利用罐内负压,吸附于 患者体表特定部位,以达到通经 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
阴冷的环境中。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痹病的概念、分类及发病原因
痹病的辨证施治
详细阐述了痹病的定义、分类,以及风、 寒、湿等外邪和正气不足在痹病发病中的 作用。
重点讲解了痹病的辨证方法,包括辨病位 、辨病性、辨虚实等,以及相应的施治原 则和方法。
经典方剂的学习与应用
强调医患沟通,关注患者的心 理需求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
的治疗信心和满意度。
03 痹病辨证施治原则及方法
辨证施治原则
辨病位
根据痹病所在部位,如 五体痹、五脏痹等进行
辨证施治。
辨病性
分清风寒湿痹与热痹的 不同,针对病因进行治
疗。
辨虚实
辨气血
辨别痹病的虚实属性, 实者宜祛邪,虚者宜扶
正。
根据气血运行状况,调 整气血平衡,以通为治。
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进行运动,如太极拳、 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气 血畅通,预防痹病。
康复锻炼建议
关节功能锻炼
按摩与针灸
针对痹病所在的关节,进行适当的功 能锻炼,如屈伸、旋转等,以增强关 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
中医内科学
与西医学相关病证的关系
本篇主要讨论内科的腹腔积聚病,属于 妇科的癥瘕及外科的瘿、瘤、瘰疬则不 为本篇讨论范围。
西医学诊断的肝脾肿大、腹腔肿瘤、多 囊肾、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肠梗阻、 肠扭转、肠套叠等疾病,出现类似积聚 的证候时,可参考本病证辨证论治。
气滞日久 血行不畅
瘀血内停 脉络受阻 结而成块
积证
2、饮食内伤,酿生痰浊
酒食不节 饥饱失宜
损伤 脾胃
湿浊痰饮 内聚阻 滞气机
聚证
气 滞 日 久
积证
气滞血瘀 脉络阻滞
3、邪毒稽留,胶结阻滞
寒湿热 诸邪
侵袭人体 留着不去
脏腑失和 痰浊内聚 痰食交阻
气机 阻滞
聚证
积证
病久入络 脉涩血凝 结为积块
4、它病转归,日久成积
斑。 脉象:弦。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1、气 滞 血 瘀
方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方解:方中川楝子行气舒肝,玄
胡索行气活血;五灵脂通利血脉, 蒲黄活血祛瘀;两方相合,用金 铃子散以行气,取失笑散以活血, 气畅血通,积块得消,疼痛自止。
1、气 滞 血 瘀
加减: 若见口苦者,加柴胡、黄芩以清肝火脘
鉴别诊断
2、与鼓胀相鉴别 积聚与鼓胀均有七情抑郁、酒食所伤而
致气滞血瘀的相同病机,其病变部位可 同在肝脾,皆有胀满、疼痛、包块等临 床表现,但鼓胀以肚腹胀大、脉络暴露 为临床特征,其病机变化复有水饮内停。 因而腹中有无水液停聚是积聚与鼓胀鉴 别之关键所在。
积聚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明辨积聚之异 积聚虽然合称,然病机、主症皆有不同。 聚证病在气分,多属于腑,病机以气机
中医内科学 积聚
【病证鉴别】
1.积聚与痞满 痞满是指脘腹部痞塞胀满,系自觉症状,而无块状物
可及。积聚则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不仅有自觉症状, 而且有结块可扪及。 2.癥积与瘕聚
癥就是积,癥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 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的时间较长,病情一般 较重;瘕即是聚,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 处,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史较短,病情一般较轻。
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理气力非轻。 六磨汤中入大黄,消食除胀效可偿。
(二)积证 1.气滯血阻证 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脉弦。
证机概要:气滞血瘀,脉络不和,积而成块。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療。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前方疏肝行气, 适用于肝郁气滞证;后方偏于活血止痛,适用于癥积气滞 血阻,疼痛不适者。 常用药:柴胡、青皮、川棟子行气止痛;丹参、延胡 索、蒲黄、五灵脂活血散瘀。诸药合用,有流通气血,止 痛消积的功用。 方歌: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间又往往交错夹杂,相互并见,然而,最终导致气滞血结 成积聚,故积聚病机主要是气机阻滞,瘀血内结。两者比 较,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证以血瘀为主。
病位主要在肝脾。肝主疏世,司藏血;脾主运化,司统 血。如肝气不畅,脾运失职, 肝脾失调,气血涩滞,壅塞 不通,形成腹内结块,导致积聚。
【诊断依据】 1.腹腔内有可扪及的包块 2.常有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等症状 3.常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邪或黄疸、胁痛、 虫毒、久疟、久泻、久痢等病史。
积聚的辨证必须根据病史长短、邪正盛衰以 及伴随症状,辨其虚实之主次。聚证多实证。积 证初起,正气未虚,以邪实为主;中期,积块较硬, 正气渐伤,邪实正虚;后期日久,瘀结不去,则以正 虚为主。
【治疗原则】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内伤发热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对于湿郁发热
历代医家多有论及,而以清代薛雪、吴鞠通贡 献最大。
薛雪 《湿热条辨》指出其病位在脾、胃、三焦 与肝,并从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诸 方面辨证用药,对后世治湿郁内伤发热颇有启 示。
吴鞠通之《温病条辨》虽以冶外感病为中心, 然其所创三仁汤等诸方及藿香正气散加减诸法, 对内伤湿郁发热作出重要贡献。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内伤发热病因病机示意图
忧思过度
劳倦过度一脾胃气虚
饮食不节
气脏
久病失血
血腑
脾虚化生乏源 -血虚失养 阴 功
热病、郁病伤阴一阴虚内热 阳 能
房劳过度一阴亏阳衰
亏失
情志不遂一肝失条达
虚调
跌仆损伤一瘀血内结
脾虚失运
饮食不节 - 痰湿内停
气虚发热— 中气下陷 虚火内生
血虚发热-阴血亏虚 无以敛阳
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可以是高热, 亦有少数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 温并不升高。
发热的同时,分别伴有气郁、血瘀、湿郁 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肝经郁热 2.瘀血阻滞 3.内湿停聚 4.中气不足 5.血虚失养 6.阴精亏耗 7·阳气虚衰
性的治法。 属实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当配
伍清热。 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除阴
虚发热可适当配伍清退虚热的药物外,其余均 应以补为主。 对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三、分证论治
1.气郁发热 症状: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
中医内科学——积证、聚证
中医内科学——积证、聚证1、积证的特征不包含A、结块有形可征B、痛有定处C、结块聚散⽆常D、多为脏病2、积证患者见到下列哪项病症不属病重A、黄疸B、吐⾎C、⽔⿎D、胁痛3、患者腹部结块,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苔薄脉弱,其诊断是A、积证属正虚瘀结B、积证属⽓滞⾎阻C、聚证属⾷滞痰阻D、聚证属肝⽓郁结4、病积聚之轻者,症见脘腹痞满,⾷少纳呆,⾆苔⽩腻,脉象弦缓。
治疗宜⽤A、⽊⾹顺⽓散B、四逆散C、柴胡疏肝散D、⾹苏散E、胃苓汤5、患者腹胀且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伏于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苔腻,其诊断是A、⽓结⾎瘀之积证B、肝⽓挟痰之聚证C、⾷滞痰阻之聚证D、肝郁⽓滞之聚证E、⽓郁⾎瘀之积证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积证和聚证的鉴别。
积证结块有形可征(A对),聚证腹内结块聚散⽆常(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积证痛有定处(B对),聚证痛⽆定处;积证多为脏病(D 对),聚证多为腑病。
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积聚⽇久,可发⽣严重变证,如湿热瘀结,胆汁泛溢,可出现黄疸(A对)。
⽓⾎瘀阻,⾎不循经导致出⾎,可见吐⾎(B对)。
⽓⾎⽔湿瘀阻,⽔湿泛滥,可出现⽔⿎(C对)。
胁痛并⾮积证⽇久导致的变证(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患者腹部结块,固定不移,辨为积证瘀⾎阻滞,⼜见胀痛不适,苔薄脉弱,多提⽰⽓滞之象,故诊为积证之⽓滞⾎阻证(B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以理⽓活⾎,消积散瘀。
积证属正虚瘀结(A错)多见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减,消瘦形脱,神倦乏⼒等虚象;聚证属⾷滞痰阻(C错)多见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便秘,纳呆之⾷阻中焦之象;聚证属肝⽓郁结(D错)多见腹中结块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胀闷不适,且常随情绪波动⽽起伏。
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题中症状⽆明显腹部积块,故为聚证之轻证;“脘腹痞满,⾷少纳呆,⾆苔⽩腻,脉象弦缓”为寒湿之邪侵袭,寒湿中阻,⽓机不畅所致;治宜温中散寒,⾏⽓化湿,⽅选疏肝⾏⽓、温中化湿的⽊⾹顺⽓散(A对)。
沈英森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关键 词 : 脾胃病; 名医经验; 沈英森
中图分类号:263 文献标识码: R54 1 0 0 1 0
沈英森为广东省 名中医。出身于 中医世 家, 幼秉家学 , 后出 宜清暑利湿 。在用药 方面 , 沈教授主张用药 勿杂 , 用量宜轻 , 温脾 科班 。至今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 三十余 年。具有 丰富 的临床经 阳防其 燥 , 补脾气 防其 壅滞 , 宜结合通 法并用 , 使补而不滞 , 中病 验 和很高的理论造诣 , 善治 中医 内科疑难 杂症。对肿瘤 、 消化系 即 止 。 统疾病 、 呼吸系统疾病 、 泌尿系统疾病 的治疗都有独到之处 。脾 12 治 胃宜 清热养 阴, . 消食 化浊 胃为 “ 谷之 海 ” 胃喜 润恶 水 , 胃病是 临床的多发病 , 包括发 生在食道 、 胃、 脾 肠道 的功能障碍。 燥 , 主受纳腐熟 , 胃气 降则 和” 其 腐熟 功能全 赖 胃阳之温 煦鼓 “ , 笔者有幸跟随沈多教授 门诊 , 现将其在脾 胃病临证 中的治疗经验 动 , 其通 降功能又赖胃阴之濡润 滋养 , 因此 胃中阴阳必须 协调平 衡 , 能维 持其 正 常的生 理功 能。沈教 授认 为 胃为多气 多血 之 才 作一介绍。
1 动 静 相 宜 。 降并 用 升 腑, 其病 多为实证 , 热证。临床上 胃病又表现 出胃阴不足 , 可见饥 脾胃共处 中焦 , 功能各异 。脾主运化水谷 , 胃主受 纳腐熟 , 脾 不欲食 , 口于唇燥 , 呕呃逆 , 于 大便 于燥 等症 。若食滞 胃肠 则可 见 嗳腐吞酸 , 恶心呕 吐 , 气味臭 秽 , 大便不爽 等症 。若 胃 主升清, 胃主降 浊, 一纳一化 , 一升一降 , 同完成饮食物 的消化 脘腹胀满 , 共 吸收 与分布 。而脾病多虚 , 有脾气虚 , 脾阳虚 , 脾易被湿困而失健 火炽盛 , 可有 口苦 , 口渴引饮 , 大便 秘结或恶 心 , 吐酸苦黄水等 呕 沈教 授认为治 胃宜清 胃不忘通腑 , 通 运; 胃病多实, 常为寒 热 , 饮食所 伤 , 易化燥伤 阴。沈教授 认为脾 症状 。结合 胃的生理特点 ,
中医内科学-胁痛、黄疸、积聚
二、病因病机
胁肋 疼痛
足厥阴肝经----布胁肋
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循胁 里;其直者,循胸过季胁
不通则痛
邪气阻滞
不荣而痛
正虚失养
气滞 瘀血 湿热
阴虚 失濡
情志 不遂, 跌仆 损伤, 饮食 所伤, 外感 湿热, 劳欲 久病。
三、【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2、疼痛性质可为刺痛、窜痛、胀痛或隐痛。 3、反复发作史,且有情志、饮食不节、感受外 邪等病史。 4、血象、肝功能、腹部“B”超、腹部CT等辅助 检查,有助于诊断。
脉弦 证机概要:气滞血瘀、脉络不和,积而成块。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中医内科学——肝疸病证
30
2、瘀血内结证
证状: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 隐痛或刺痛,形体销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 黧黑,面颈胸背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 不下,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等。
证机概要:瘀结不消,正气渐损,脾运不健
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代表方: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肝疸病证
31
3、正虚瘀结证
证状:久病体虚,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 减,肌肉瘦削,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 则面肢浮肿,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 弦细。
证机概要:癥吉日久,中虚失运,气血衰少。
四 分证论治 1、肝气郁结证
(1)辨证分析: ①主症:胁肋胀痛,痛行者皆,走窜不定,疼痛每因
情志喜怒而增减;——肝郁气滞,胁络失和。 ②兼次症:胸闷脘痞,饮食减少,嗳气频作,善太
息;——肝气和胃、嗳则气舒。 ③舌象:苔薄或薄白; ④脉象:脉弦。 (2)病机:肝气郁结,胁络失和。
沈英森教授:口腔溃疡名方,无论虚实都可用
沈英森教授:口腔溃疡名方,无论虚实都可用沈英森教授从中医学角度去认识本病,认为本病病位在口腔和舌,与心、脾相关,而其本在胃。
中医学认为,心开窍于舌,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所以,临床上通过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心的状况。
《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亦说明心和舌病理方面的关系。
而脾主肌肉,开窍于口,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灵枢·脉度》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味矣。
”《圣济总录》指出:“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
盖口属脾,舌属心,心者火,脾者土,心火积热,传之脾土,二脏具蓄热毒,不得发越,冲攻上焦,故令口舌之间生疮肿痛。
”所以说口疮的发生与心脾关系密切。
而口腔和舌为血脉丰富的肌性组织,有赖于气血的濡养和津液的滋润,而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腔的正常须依赖胃气功能的正常发挥。
而且足阳明胃经环口夹唇入上齿中。
此外,《伤寒指掌·察舌辨证法》还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
沈英森教授认为,本病宜分虚实两端。
《医宗金鉴·口部》云:“此证名曰口疮,有虚火实火之分。
虚火者,色淡红,满口白斑微点,甚者陷露龟纹,脉虚不渴……实火者,色艳红,满口烂斑,甚者腮舌具肿,脉实口干”。
沈英森教授根据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把口渴与不渴作为分辨实火虚火的辨证要点,即口渴者多属实火,口不渴者多属虚火。
《寿世保元·口舌》曰:“口疮,连年不愈者,属虚火”。
沈英森教授认为,临床上由于难治性口疮日久不愈,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即胃火过剩,胃阴相对不足。
因此,治疗当虚实兼顾,滋阴清热并举。
2三因制宜,针对病机依据上述病机,沈英森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创制了治疗口疮的经验效方——“玄冬口炎液”(方由生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黄、麦冬、黄柏、谷芽组成),临床辨证运用,治疗口疮每致佳效。
本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神农本草经》云:主“口干舌焦”,《药性论》载:“治唇口干焦”,清阳明有余之火而不损其阴,故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滋清兼备,不仅可助石膏清胃热,还可发挥益胃阴的作用,为臣药;玄参、生地黄、麦冬、赤芍润胃的同时尚可发挥清热之功,故为佐使。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腰痛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020/11/14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3
2.气滞血瘀
跌仆外伤,损伤经脉气血,或因 久病,气血运行不畅,或体位不 正,腰部用力不当,拼气闪挫, 导致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均可使 瘀血留着腰部而发生疼痛。
2020/11/14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4
3.肾亏体虚
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 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 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无以濡 养筋脉而发生腰痛。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9
《七松岩集·腰痛》
指出:“然痛有虚实之分,所谓 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 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
2020/11/14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10
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 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湿之所浸, 闪肭挫气之所碍,腰内空腔之中, 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当 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9
3.需排除腰部器质性病变。必要 时摄腰部X线平片,作有关实验 室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2020/11/14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30
【鉴别诊断】
1.肾着 虽有腰部沉重冷痛,但多 伴见身体沉重,腹重下坠等,是 一个独立的疾病,可相区别。
2020/11/14
2020/11/14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1
若湿邪侵袭,其性重着、粘滞、 下趋,滞碍气机,可使腰府经气 郁而不行,血络瘀而不畅,以致 肌肉筋脉拘急而发腰痛。
2020/11/14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2
感受热邪,其性升散,燔灼津血, 常与湿合,或湿蕴生热而滞于腰 府,造成经脉郁阻而生腰痛。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腰痛
兼有风象而见咽喉肿痛,脉浮数 者,加柴胡、黄芩、僵蚕以发散 风邪。
湿热日久兼有伤阴之象者,加二 至丸以滋阴补肾。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3.瘀血腰痛
症状: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 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 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 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质隐青 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病 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内经》在其他篇中还分别叙述 了腰痛的性质、部位与范围,并 提出病因以虚、寒、湿为主。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金匮要略》 以肾著、虚劳统论之,创立肾气
丸、甘姜苓术汤治疗。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诸病源候论》提出了外伤与劳 伤的病因,分为卒腰痛与久腰痛。
暨南大学 虽有腰部沉重冷痛,但多 伴见身体沉重,腹重下坠等,是 一个独立的疾病,可相区别。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腰软 指腰部软弱无力为主证 的病证。少有腰部酸痛,但多伴 见发育迟缓,而表现为弱、手足 瘫痿,甚则鸡胸龟背等,多发生 在青少年人。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治法: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 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方药:偏阳虚者以右归丸为主方 温养命门之火。
熟地、山药、山茱萸肉、枸杞子 培补肾精,是为阴中求阳之用。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杜仲强腰益精,菟丝子补益肝肾; 当归补血行血,诸药合用,共奏
温肾壮腰之功。 偏阴虚者以左归丸为主方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中用地黄、枸杞、山茱萸肉、龟 版胶以填补肾阴;配菟丝子、鹿 角胶、牛膝以温肾壮腰。若虚火 甚者,可酌加大补阴丸送服。
沈英森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介绍
握患者的双足踝部 向上牵引 , 使腰部呈波浪式抖动
3— 5次 。
222 侧卧位 ( ) .. 1 腰部斜 扳法 : 患者侧卧位 , 右 侧躯体在下 , 左侧躯体在上 , 右下肢伸直 , 左下肢屈 曲, 术者 立 于 患 者 背 侧 , 手 掌 放 在 患 者 左 肩 的前 右 缘, 左手掌放在左髂骨的后外缘 , 双手作相反方 向的 斜 扳 , 时施 于 对 侧 , 右 各 1次 。 ( ) 腿 后 伸 同 左 2 单
有扩张血管, 减少血小板及红细胞凝集性 , 降低血液 粘稠度 , 善血管 通透性 及循 环 消除炎 症 , 善局 部 改 改 营养状况 , 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 有利于骨关节及周 围软组 织 、 神经 的恢 复 。
腰 椎 间 隙 的最 长牵 引距 离 平 均 可达 3— m。 5m 故腰部 牵抖 法可 解决 容 积 问 题 , 善椎 管 内和 椎 间 改
l 2 0— 0次 。
孔内的血液循环 , 使脊柱周 围组织和马尾神经的血 液循环得以恢复 , 有利于神经、 肉组织水肿和炎症 肌 的吸收。震颤按压 , 后伸摇腰, 可使椎间盘外压力增 加, 促使突出物还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的位置 ; 屈腰 抬臀可使脊柱屈曲旋转位时 , 使处在曲线 凸面的椎 间盘在 纵 向压力 和旋 转 力 的 作 用下 变 位 ; 部 斜 扳 腰
沈英森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介绍
★ 胡志成
徐 云生 ( 暨南 大学 医学 院 中医系 广州 50 3 ) 162
摘要 : 沈英森教授从 事 中医临床几十年 , 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治疗眩晕 紧扣病机 , 积 严谨组方 , 灵活用药, 故临床疗效显著。 临
证 常以酸枣仁 汤为主 养血调肝 治疗虚 劳眩晕, 以龙胆 泻肝 汤为主清泻肝胆 治疗肝 火眩晕, 以半夏 白术天麻 汤为主化痰熄风 治
沈英森治疗杂病验案3则_许青青
亦易一药”,可见经方处方辨证的严谨性。
笔者将仲景经方治疗郁病的经方进行分类整理,并介绍临床中运用仲景经方治疗郁病的临床治疗体会,强调治疗的个体化。
笔者还认为郁病的发病初期病位在肝,多是情志因素引起,治疗以疏肝解郁为法,随着疾病的进展,郁久化热,热为阳邪,易伤肝血,“肝肾同源”、“精血同源”,后期多表现为肝肾精血亏虚,治疗应该注重补肝肾精血,在辨证谨守经方的基础上酌情加补肝肾收稿日期:2014-03-21作者简介:许青青(1987-),女,海南万宁人,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老年病。
通讯作者:张荣华(1964-),男,河南南阳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病,防治老年疾病的中药研究,中药药理学及现代中医研究等。
精血药,如菟丝子、鸡血藤、芍药等,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1]邓青秀,彭延娟,彭成,等.四逆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胃肠组织细胞形态及胃肠激素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6):33-36.[2]佀雪,丛慧芳,王虹.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43-44.[3]赵仕奇,朱莉,赵鹏,等.加味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8):731-733.[4]田建超,陈建荣,季颖.半夏厚朴汤加味对抑郁型小鼠碳廓清指数及胸腺淋巴细胞增值活性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0,30(1):78-79.[5]李海龙,高淑怡,高英,等.百合知母总皂苷镇静催眠的药效学研究[J].北方药学,2012,9(10):34-35.DOIʒ10.13192/j.issn.1000-1719.2014.09.083沈英森治疗杂病验案3则许青青1,徐娅2,张荣华3(1.海南农垦三亚医院,海南三亚572000;2.广州番禺区石楼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14000;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沈英森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临床辨治杂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中医内科学》第七节积聚
《中医内科学》第七节积聚第七节积聚积聚是由于体虚复感外邪,情志饮食所伤,以及它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的,以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为基本病机,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积聚是涉及腹腔脏器多种疾病,而在临床又比较常见的一类病证。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学对积聚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认识,尤其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治疗思想及有关的一系列方药,对减轻甚至治愈积聚病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
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
”《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
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一般的指导作用。
《难经》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并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疟疾引起的症瘕称为疟母,并以鳖甲煎丸治之。
《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证治准绳·积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张。
《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
《医宗必读·积聚》把攻补两大治法与积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受后世医家的重视。
《医林改错》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对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
中医文献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气、息贲等疾病,皆属积聚的范畴。
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痹病
治法:补肾祛寒为主,佐以活血 通络之品。
方药:补肾祛寒治尪汤。
方解:
川续断、补骨脂补肾壮筋骨 制附片补肾阳除寒邪 熟地填精补血滋养肝肾
骨碎补、淫羊藿温补肝肾强壮筋 骨
桂枝、独活、威灵仙搜散筋骨风 寒湿邪
白芍养血缓急舒筋为辅药
加减:
肢体关节刺痛,屈伸不利,多个 关节漫胀,重则关节肿大,顽麻 顽痛,久而不除,舌质红赤,两 侧有瘀斑,治以通经活络化瘀为 主,方以宣痹化瘀涤痰汤加减。
活动困难,渐见痿瘦,而与痿病 相似。
鉴别的关键在于痿病表现为肢体 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 至瘫软于床榻,但肢体关节多无 疼痛,而痹病却以疼痛突出。
临床上也有既有肢体肌肉萎缩无 力,又伴有肌肉关节疼痛者,是 为痿痹并病,可按其病因病机特 点,辨其孰轻孰重进行论治。
其他
如风湿热、膝眼风、痛风等病证, 虽亦可见关节肌肉疼痛,但疼痛 部位、性质及伴发症状,有各自 的证候学特点,临床辨证论治时 要注意鉴别。
经络闭阻,脉络失养是为病机之 根本所在。
故治疗时以祛邪活络、缓急止痛 为其大法。
对风胜的行痹,当宣痹通经祛风, 但风药中病即止,以防风燥耗气 燥血之过。
寒胜的痛痹,当温经散寒,应结 合助阳之味,使阳气充足,则寒 散血活滞通而诸症愈。
湿胜的着痹,宜渗湿通经,佐以 健脾之味,使其脾旺能胜湿,气 足无顽麻。
痛甚者,可用《医学心悟》蠲痹 汤治之。
4.热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焮红 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稍舒, 筋脉拘急,日轻夜重。患者多兼 有发热、口渴、心烦、喜冷恶热、 烦闷不安等症状,舌质红,苔黄 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通络,佐以疏风 之品。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
方解:
白虎汤清热除烦,养胃生津 桂枝疏风通络
沈英森辨治肾炎水肿经验
沈英森辨治肾炎水肿经验杨倩;唐泽永;孙升云【期刊名称】《河南中医》【年(卷),期】2017(37)2【摘要】沈英森强调,岭南之人多湿热体质,湿热壅滞三焦,气化失司,为岭南地区肾炎水肿的重要病机之一。
水肿病人常见本虚标实,临床兼症复杂,加之病人病程长短不同,体质壮弱不同,需整体考量。
临床常见由于肺卫受邪致肾炎水肿加重,外邪袭人,往往首先犯肺,急慢性肾炎发病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体炎感染后发病,病因多为风热、湿毒之邪从皮毛内归于肺脾,下伤及肾,从而导致肺热气壅。
此类病人常见发热恶风、恶寒,头痛鼻塞,咳嗽咽痛,头面眼睑浮肿,或初起浮肿不显继则面目双下肢肿甚,治疗应及时清热解毒、肃降肺气,在风药基础上加银花藤、连翘、牛蒡子、土牛膝、板蓝根、浙贝母、芦根、大黄等。
临床中常见病人虚实错杂,上热下寒之证,例如既可见四肢浮肿、腰膝酸软、疲倦乏力的脾肾阳虚寒之证,又见口干鼻燥、咽喉疼痛、甚至鼻涕中带有血丝的肺气壅热之证,如何使药物具有补而不滞、利而不伐的作用,治疗中既可扶正以温补脾肾,又可祛邪以宣达肺气,是临床上经常考虑的问题。
遇此类错杂情形,沈老经验为在温阳补益药物中加入银花藤30 g,同时给予银翘解毒丸,嘱早晚各服一丸,可使上述症状消失。
沈老在治疗上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医理与实践相结合,辨证准确对症下药,强调"标本结合,以本为主"的基本原则;同时突出"本虚标实、攻补兼施"的治疗方针;灵活运用"标本兼治、分清主次"的个体方案。
在对肾炎水肿的治疗中着眼于变化无穷之证,三因制宜巧设处方,值得后学之人认真参酌体会。
【总页数】3页(P221-223)【关键词】水肿;肾炎;沈英森【作者】杨倩;唐泽永;孙升云【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51【相关文献】1.柴浩然对慢性肾炎水肿的辨治体会 [J], 柴瑞霁2.慢性肾炎水肿的辨治经验 [J], 李学勇3.沈英森因地制宜辨治慢性咽炎经验 [J], 金玲;孙升云4.沈英森教授治疗肾病水肿的经验 [J], 李恩庆5.肾炎水肿的辨治要点 [J], 焦英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病程较长,病情较重。
腹内病变的同时,常出现饮食减 少,倦怠乏力,病情较重者甚至 面色萎黄,形体日渐消瘦。
聚证则表现为腹中气聚,攻窜胀 痛,时聚时散,或有如条状物聚 起在腹部。
一般病程较短,全身症状亦不如 积证明显。
【病因病机】
一、病因 l.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2.酒食内伤,滋生痰浊 3.邪毒侵袭,留着不去 4.它痛转归,日久成积
明代
《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 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 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 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
清代
《医林改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 机中的重要作用,其活血化瘀方 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
清代《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 诀·积聚难证》以胃气的强弱作 为可攻与否的标准。
“积聚牢固不动,坚硬不软,则 病深矣。胃弱食少,大便溏泻, 不堪攻矣。”
说:“积聚之病,非独痰、食、 气、血,即风寒外感,亦能成之, 然痰、食、气、血,非得风寒, 未必成积。风寒之邪,不遇痰、 食、气、血,亦未必成积”。
积聚辨证论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 “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 者攻之”等原则。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疟病》 认为疟久不解,“结为癓瘕,名 为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一直为后世所宗。
金元时期
罗天益《卫生宝鉴·腹中积聚》 共收集治疗积聚之方17首,其 中理气导滞、活血消积的药物在 处方中占较大比重,尤以三棱、 莪术为代表。
朱丹溪对于积聚的治疗
立方“用醋煮海石、醋煮三棱、 莪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 附之类为丸,石碱、白术汤吞 下。”(《丹溪心法·积聚痞块》) 丹溪汇逐瘀、化痰、健脾之药为 一炉,以逐瘀、行死血为主,辅 以化痰健脾以为佐使。
“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 血而成也。”认为积块的产生, 由痰与食积死血兼夹而成。
清代王清任
强调瘀血与积聚形成的关系
认为“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 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 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医 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 目》)。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清代尤怡《金匮翼·积聚统论》
积聚之名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 谟·积聚》
“盖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 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 常者也。
由此言之,是坚硬不移者,本有 形也,故有形者曰积;
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 者曰聚。”
历代医家对积聚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病因 《内经》言及寒邪外侵及内伤忧
怒,以致“血气稽留”、“津液 涩渗”,着而不去,渐而成积。
【目的要求】
1.熟悉积聚的证候特征。 2.了解积聚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及气、
血、津液运行失常的关系。 3.熟悉积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掌握积聚的治疗原则及各证型的
辨证论治。 5.了解积聚的转归及预后。
【定义】
积聚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 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致, 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 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中藏经》则指出:“积聚癥瘕 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 邪气并,遂乃生焉。”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
积聚主要由于正虚感邪所致,有 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
“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 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 为也……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 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元代《丹溪心法·积聚痞块》
4.它病转归,日久成积
黄疸 湿邪留恋 阻滞气血 久疟不愈 湿痰凝滞 脉络痹阻 感染血吸虫 虫阻脉道
积聚
二、病机
l.发病 正气亏虚则是积聚发病 的内在因素,积聚的形成及演变, 均与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
《医宗必读·积聚》说:“积之成 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景岳全书·积聚》亦说:“脾肾 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 之病。”
【范围】
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 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 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肠 套叠、肠扭转、多囊肾等疾病。
【证候特征】
积聚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 要临床表现,但积和聚又分别有 不同的临床特征。
积证表现为腹内结块,固定不移, 并且结块大多由小渐大,由软渐 硬,初觉胀痛,继则疼痛逐渐加 剧。
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 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
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 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
【医论】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 汇》“人之善病肠中积聚 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 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 邪气留止,积聚乃伤”。
《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 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 畴。
若失治误治,积聚之邪更损伤肝 脾,则病情加重,进而肝脾肾三 脏皆受损害,病情重笃。
5.病机转化 气滞 血瘀
气机阻滞或气滞湿阻
气血凝滞 结而成块
郁而化热 阳明腑实证
积聚病因病机示意图
情志抑郁 酒食内伤 邪毒侵袭 它病转归
l.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肝气不舒 脾郁 肝脾气机阻滞
气血瘀滞
聚 气机的运行
凝结成块 积
2.酒食内伤,滋生痰浊
饮酒过度 嗜食肥甘厚味 辛辣之品 损伤脾胃 湿浊内停 饮着不去
寒 湿 热
人体 脏腑失和 气血不畅 痰浊内生
气滞血瘀痰凝
积聚
2.病位
在腹腔内,肝、脾、胃、肠为主要病变部位, 而积聚的发生主要关系到肝、脾两脏。
3.病性
本病以气滞血瘀为主,初期多为 气血凝结,寒湿内阻之实证。若 气滞、寒凝、食阻、痰结、血瘀 相互裹结,郁而化热,耗伤气血, 损坏脏腑,则可成为邪实正虚之 证。
4.病势
初期以气血紊乱为主,继则肠胃 受累,病情尚为轻浅。
明代
王肯堂《证治准绳·积聚》在总 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 “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 的主张。
李中梓《医宗必读·积聚》集前 贤之大成初、中、末三期治疗法 则,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 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 受后世医家的重视。
“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 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 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 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 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 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