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测项目在糖代谢紊乱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糖代谢紊乱生物化学检验
多吃 多喝
多尿
体 重 减 轻
(一)糖尿病分型及特点
(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P119)
标准四:糖化血红蛋白≥6.5%
三、其他糖代谢紊乱
(一)低血糖症
1、概念:
低血糖症 是指血糖浓度低于参考值下限时临床出现一系
列因血糖浓度过低引起的症候群。 发病原因:来源 <去路 ①激素效应:升血糖激素缺乏,降血糖激素过剩。 ②肝病变:肝功严重损伤致肝糖原减少和糖异生严重障碍。 ③长期饥饿或剧烈运动时代谢率增加,血糖消耗过多。
半乳糖代谢紊乱 果糖代谢紊乱 戊糖代谢紊乱 糖原贮积症
第二节 糖代谢紊乱的检验
空腹血糖
胰岛素及C肽
餐后2小时血糖
胰岛素原
葡萄糖耐量试验
酮体
糖化血红蛋白
丙酮酸及乳酸
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 尿微量白蛋白 白蛋白
一、体液葡萄糖
➢ 空腹血糖(FPG):是在隔夜空腹(至少8-10h 未进任何食物)后,早餐前采血所测定的葡萄糖 浓度,为糖尿病最常检测的指标,反映胰岛B细 胞功能,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NGT) 2.FPG 6.1~7.0mmol/L,2h PG<7.8mmol/L为空腹血
糖受损(IFG) 3.FPG<7.0mmol/L,2h PG在7.8~11.1mmol/L为葡萄
糖耐量减退(IGT),临床上称为亚临床或无症状性糖尿 病
临床意义
① 诊断GDM ② 诊断IGT ③ 有无法解释的肾病、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本章学习要求
掌握糖尿病的概念、诊断标准及分型;血糖及 OGTT概念、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GHb 和GSP测定方法学特点、测定原理和临床应用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线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 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 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
诱发DKA的主要原因主要为感染、饮食或治疗不当及各种应激因素。 未经治疗、病情进展急剧的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儿童或青少年,DKA 可作为首发症就诊。
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 2~3周内平均血糖水 平,是糖尿病近期控 制的一个指标。
• 1.糖尿病诊断依据
糖尿病诊断标准: 1.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mmol/L+糖尿病症状 2.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 萄糖浓度≧11.1mmol/L
2021/6/17
• 2.糖尿病的分类分型
国际糖尿病学会推荐依据糖尿病病因 分成四类 ☆ 1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 ☆ 特殊类型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GDM)
2型糖尿病
2021/6/17
2.应做哪些实验室检测?
2021/6/17
3.患者出现双下肢麻木的原因是什么?
病人有双下肢麻木病史,这种感觉障碍的症状,是周围神经病变——多 发性神经炎的表现。
周围神经病变——可为对称,也可单发。 一般下肢较上肢重,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感觉肢体未端麻木,有
踏棉感、蚁爬感、或痛觉过敏等感觉异常。也可表现为酸疼、灼痛,针刺 痛等,当运动神经累及时,可有下肢软弱无力、行走困难等。
2021/6/17
讨论
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
➢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1型糖尿病
2021/6/17
2.应做哪些实验室检测?
血糖
21.3mmol/L
简述生物化学检验项目在脂代谢紊乱诊治中的应用。
简述生物化学检验项目在脂代谢紊乱诊治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检验项目在脂代谢紊乱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中包括血脂类指标的检测,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血糖类指标的检测,如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以及炎症类指标的检测,如超敏C反应蛋白等。
这些检验项目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诊治方案。
例如,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胆固醇水平;在糖尿病患者中,可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和饮食习惯来改善患者的病情;在炎症反应明显的患者中,可通过抗炎治疗来缓解症状。
总之,生物化学检验项目在脂代谢紊乱的诊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1 -。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生理作用
❖ IGFⅠ具有类似于胰岛素的代谢作用和促进生 长作用。
❖ IGFⅡ的生理作用尚不清楚。
2. 升高血糖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
❖ 胰高血糖素(glucagon)是胰腺胰岛α细胞分泌的 一种多肽类激素。是体内升高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
❖ 生理作用是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加细胞内 cAMP的浓度,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使肝 糖原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抑制糖原合成,使血 糖升高。
肾上腺素
❖ 肾上腺素(epinephrine,E)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儿茶酚胺类激素。
❖ 肾上腺素生理作用是使肝糖利用, 使血糖升高。
3. 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
生长激素、皮质醇、生长抑制素、甲状腺激素 也具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
生长激素:促进糖异生和脂肪分解,抑制组织
临床生化检测项目 在糖代谢紊乱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掌握: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的检验指标(空腹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蛋白、尿清蛋白排泄试验、 胰岛素、C-肽、酮体、胰岛自身抗体)及其临床应用, 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原理及方法学评 价。
❖ 熟悉:血糖的来源及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糖尿病分 型与诊断标淮,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原、乳酸和丙酮酸、 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应用。
1. 降低血糖的激素
(1)胰 岛 素
❖ 胰岛素(insulin,INS)是由胰腺的胰岛β 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激素。
❖ 人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5808, 由A、B两条链通过两个链间二硫键连接而 成。
胰岛素的合成
❖ 首先在胰岛β细胞粗面内质网上合成102个氨基酸残 基的前胰岛素原,进入内质网后被酶切去信号肽, 生成86个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原(PI),PI在高尔基 体内,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生成具有活性的51个 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和无活性的31个氨基酸残基的 C肽等摩尔数分泌入血。
生物化学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生物化学检验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糖耐量试验确诊,先后对患者进行常规尿液检验和生物化学检验,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
结果生物化学检验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尿液检验,漏诊率显著低于常规尿液检验,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生物化学检验手段进行糖尿病诊断,诊断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生物化学检验;常规尿液检验;糖尿病;敏感性;漏诊率糖尿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呈进行性发展,疾病随病程延长不断加重,血糖水平持续偏高,还会对患者其他组织和器官造成影响,易引发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对患者影响重大[1]。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一定的趋势,但糖尿病不可治愈,只能通过饮食调节和长期服药进行控制,及早诊断,及早干预,对保证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越来重视糖尿病的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研究,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本研究针对生物化学检验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实践价值进行探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确诊糖尿病患者122例,均为本院收治患者,对象筛选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其中,男67例,女55例,年龄47~79岁,平均(62.14±5.23)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6.12±1.35)年,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未合并全身即满胸感染疾病,未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未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泌尿系统疾病,排除肿瘤患者,排除临床用药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患者。
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者知情同意,有关证明文书由患者亲自签署。
1.2方法糖耐量试验:试验前禁食10~14h,试验当日晨起抽取空腹静脉血2ml,采集血样5min内,患者饮300ml糖水(内溶75g葡萄糖),饮水后0.5h、1h及2h的节点,分别抽取2ml静脉血并进行测定,试验全程,禁饮食及吸烟,避免剧烈运动,最好静坐等待。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15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教学目标与要求糖尿病的检测指标: 空腹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化血红蛋白、 尿血清蛋白排泄试验、 胰岛素、 C-肽、 胰岛素抵抗、 酮体的测定原理 及方法评价。
血糖的的来源及去路; 血糖的调节; 糖尿病的定义、 诊断与分型;糖尿病检验指标的临床应用。
代谢综合征、 低血糖症、 先天性糖代谢异常的分类及常见病因; 胰高血糖及胰岛素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与临床应用。
)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细胞对葡萄糖通透性,使血糖容易进入细胞内(肝、脑除外) 。
2.促进肝葡萄糖激酶活性 , 使血糖易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
3.促进糖氧化分解。
4.促进糖转变成脂肪。
5.抑制糖异生。
)1.促进肝糖原酵解: 通过cAMP-PK系统 , 激活肝细胞的磷酸化酶 , 加速糖原分解。
2.促进糖异生。
Ⅰ通过胰岛素受体发挥作用1.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血糖 。
2.促进 糖异生。
早期有胰岛素样作用 1.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生成氨基酸。
2.促进肝内糖异生。
晚期有抗胰岛素样作用抗胰岛素作用神经系统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自主神经系统调控激素分泌() 当血糖值高于空腹血糖水平上限6.1mmol/L 时即为高血糖症 (hyperglycemia) 。
如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 >8.88 mmol/L) ,则出现尿糖(urine glucose) 。
高血糖可分为生理性高血糖和病理性高血糖。
空腹血糖受损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糖耐量减低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病理性高血糖()糖尿病 (DM) 是一组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 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典型DM常表现的症状是 “三多一少 ”, 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DM的发病率呈逐年升 高的趋势, 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糖代谢紊乱是指人体内糖代谢异常,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或降低
糖代谢紊乱可能由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引起
糖代谢紊乱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糖代谢紊乱包括糖尿病、低血糖症等疾病
糖代谢紊乱的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糖尿病史
环境因素: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
血糖升高: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
尿糖阳性: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过正常范围
03
生物化学检验在糖代谢紊乱诊断中的应用
血糖检测
血糖检测是糖代谢紊乱诊断的重要手段
血糖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调整药物剂量
血糖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判断糖代谢紊乱的程度
生物化学检验可以帮助医生预测糖代谢紊乱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生物化学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糖代谢紊乱患者的预后情况
健康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检测糖代谢相关指标,了解糖代谢紊乱情况
健康大数据分析: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糖代谢紊乱的规律和特点
挖掘潜在风险: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糖代谢紊乱的潜在风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胰岛素和C肽检测
胰岛素和C肽是糖代谢的重要激素
胰岛素检测可以评估胰岛素分泌情况
C肽检测可以评估胰岛素生物活性
胰岛素和C肽检测可以辅助诊断糖代谢紊乱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原理: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注意事项: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等影响因素
吸烟人群:吸烟人群
生物化学检验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生物化学检验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和发展与机体内糖代谢紊乱有关。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偏高会对各种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
及早诊断和有效管理糖尿病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诊断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利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可以对糖尿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管理,并且具有病程监测和疗效评价的重要价值。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物化学检验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一、血糖测定血糖测定是糖尿病诊断的关键指标。
常用的血糖测定方法包括静脉血和指尖血测定,其优点是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并且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刺激小。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2013年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静脉血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可以诊断糖尿病。
而对于高危人群,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也可以根据其空腹血糖水平来进行诊断。
血糖测定不仅可以对糖尿病进行早期诊断,还可以监测疗效和动态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通过定期监测血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将糖与血红蛋白结合而生成的血糖平均水平的指标。
它是一种长期血糖控制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成为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
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减少及时发现患者是否达标,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存在相关性,因此能够帮助医生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并指导治疗。
三、血清胰岛素和C肽测定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重要激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并调节血糖水平。
《生理学》第七章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练习题及答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体液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蛋白质的常规测定方法的原理、方法学评价和生理意义;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具体步骤和结果判断;胰岛素和胰岛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评价。
2.熟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在糖代谢紊乱诊治中的应用。
3.了解:血糖浓度的调节;糖尿病的分型及其病因。
二、习题(一)名词解释1.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2.随机血糖(random blood sugar,RBS)3.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4.葡萄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GTT)5.酮体(ketone bodies)6.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7.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 GA)8.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二)填空题1.糖尿病分为、、和四种。
2.常用的血糖酶法检测包括、和。
3.糖尿病的诊断界值为:空腹血糖,或OGTT2小时血糖。
4.主要的糖化蛋白质包括、和等几种。
5.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依据包括糖化血红蛋白分子性质上的和。
6.糖尿病的早期筛查指标包括、、和基因类标志物等。
7.利用糖化血红蛋白的电荷差异,可以采用、等技术进行分离检测。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影响胰岛素分泌和释放的最主要因素是A.外界因素刺激B.儿茶酚胺释放增加C.血脂水平升高D.血糖水平升高E.血氨基酸水平升高2.胰岛素是由何种细胞分泌的A.胰岛α和β细胞B.胰岛α细胞C.胰岛β细胞D.胰岛γ细胞E.胰腺δ细胞3.正常成人的空腹血糖浓度是A.2.8~7.8mmol/LB.3.89 ~ 6.11mmol/LC.6.1~7.0mmol/LD.7.0 ~11.1mmol/LE.8.9~10mmol/L4.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作用是A.促进糖异生,抑制糖原分解B.抑制糖异生,促进糖原分解C.促进糖异生和糖原分解D.抑制糖异生和糖原分解E.促进糖的有氧氧化5.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是降低合成代谢的激素B.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原转变而来C.胰岛素与胰岛素原都有生物活性D.胰岛素与C肽以2:1的摩尔比释放人血E.胰岛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触发细胞内特异性信号转导,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6.下列关于1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害引起B.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C.是多基因遗传病D.存在多种自身抗体E.存在胰岛素抵抗7.下列关于2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见于青少年B.存在胰岛素抵抗C.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D.患者多数肥胖E.起病较慢8.下列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B.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C.各种原因引起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是其诱因D.血酮体常> 5mmol/LE.表现为广泛的功能紊乱9. 2010年美国ADA新增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A.HbA1c ≤6.5% B.HbA1c≥6.5% C.HbA1c≤7.0%D.HbA1c ≥7.0% E.HbA1c≥5.7%10.关于低血糖症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糖水平≤3. 89mmol/L即可诊断B.经典的诊断试验是72小时禁食试验C.临床症状主要是与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相关D.由多种因素引发E.糖尿病患者发生的概率较高11.高血糖症的判断标准是空腹血糖浓度A.8.9~10mmol/LB.≥11.1mmol/LC.≥6.0mmol/LD.≥7.0mmol/LE.≥8.9mmol/L12.空腹血糖损伤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浓度值为A.8.9~10mmol/LB.≥11.1mmol/LC.6.1~7.0mmol/LD.≥7.0mmol/LE.≥8.9mmol/L13.目前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是A.邻甲苯胺法B.Folin-吴法C.葡萄糖脱氢酶法D.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E.葡萄糖氧化酶-氧电极法14.反映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指标是A.血胰岛素测定B.糖化蛋白测定C.尿白蛋白测定D.葡萄糖胰岛素钳夹技术E.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15.用于糖尿病诊断和筛查的指标是A.尿白蛋白B.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C.葡萄糖胰岛素钳夹技术D.血和尿酮体测定E.血乳酸和丙酮酸测定16.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代谢状况的指标是A.尿白蛋白B.血浆胰岛素浓度C.葡萄糖胰岛素钳夹技术D.血浆C肽浓度E.血乳酸和丙酮酸测定17.反映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是A.血胰岛素测定B.糖化蛋白测定C.尿白蛋白D.葡萄糖胰岛素钳夹技术E.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18.诊断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指标是A.尿白蛋白B.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C.葡萄糖胰岛素钳夹技术D.血和尿酮体测定E.血浆C肽浓度19.要了解胰岛β细胞的储备能力,应检测的指标是A.空腹血糖B.餐后2小时血糖C.尿白蛋白D.糖化血红蛋白E.尿酮20.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认为糖尿病病情控制较好A.HbAlc ≤6.5% B.HbAlc≥6.5%C.HbAlc ≤7.0% D.HbAlc≥7.0% E.HbAlc≥5.7%21.关于C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没有生物活性B.C肽和胰岛素等摩尔数分泌人血C.主要从肾脏排泄D.C肽的半寿期比胰岛素更短E.禁食后血浆C肽浓度比血胰岛素浓度高22.C肽测定的意义不包括A.评估空腹低血糖B.评价患者胰岛素分泌状况C.鉴别糖尿病类型D.监测胰腺手术后效果E.诊断糖尿病并发症23.下列关于胰岛素原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胰岛素的前体和主要储存形式B.生物活性很弱C.肝脏对其清除能力很强D.其半寿期比胰岛素长E.其血浓度升高可见于胰岛β细胞肿瘤24.有关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蛋白质合成B.抑制蛋白质分解C.促进糖异生D.促进葡萄糖转变为糖原或脂肪E.促进肝脏对葡萄糖的摄取25.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不包括A.肾上腺素B.甲状旁腺激素C.胰高血糖素D.胰岛素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6.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参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稳定B.机体结构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脂肪、甘油等的来源之一D.人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E.维持机体的代谢平衡27.不需要进行OGTT筛查的人群是A.体重≥120%标准体重者B.存在与糖尿病发病高度相关的因素C.所有年满30岁的人群D.高血压症患者E.生育过> 9kg体重的胎儿的妇女28.下列关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形成是一个缓慢的、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过程B.糖基化可发生在血红蛋白的α链或β链上C.测定采用动脉血标本D.可根据其所带电荷不同而将其分离E.反映的是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浓度29.下列关于糖化白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B.是血清果糖胺的主要成分C.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D.可替代糖化血红蛋白E.当患者有急性全身性疾病时,能更准确地反映短期内平均血糖的变化30.测定血胰岛素水平的用途,不包括A.对餐后低血糖进行评估B.确认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C.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状况D.结合胰岛素抗体分析胰岛素抵抗机制E.鉴别糖尿病类型31.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耦联法B.葡萄糖氧化酶-氧电极法C.葡萄糖脱氢酶法D.己糖激酶法E.邻甲苯胺法32.餐后2小时血糖值的临床意义,不包括A.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能力B.监控FPG已控制良好但仍未达到治疗目标的糖尿病患者C.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是HbAlc的主要决定者E.可大样本量筛查糖尿病患者33.关于血糖测定,正确的是A.动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静脉血糖B.血糖测定受饮食影响,但不受取血部位影响C.全血血糖不受红细胞比容影响D.血糖测定不受检测方法影响E.测定血浆或血清血糖与全血血糖一样可靠34.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时,不会影响测定结果的物质是A.尿酸B.氟化钠C.谷胱甘肽D.胆红素E.维生素C35.下列关于尿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时能导致糖尿B.反映了机体即时的糖含量C.尿糖的测定是快速、便宜、非侵入性的D.能用于大量样本的筛选E.尿糖浓度能较灵敏、特异地反映血糖的水平B型题(1~3题共用备选答案)A.邻甲苯胺法B.己糖激酶法C.葡萄糖氧化酶法D.葡萄糖脱氢酶法E.同位素稀释-质谱法1.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是B2.可用于葡萄糖干化学检测的方法是C3.不适合尿液样本检测的方法是C(4~6题共用备选答案)A.血浆白蛋白B.尿酮体C.全血乳酸D.IAAE.餐后2小时血糖4.怀疑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时需检测C5.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需检测B6.TIDM可伴有哪一项指标阳性D(7~10题共用备选答案)A.FPG <6.1mmol/L,2小时PG<7.8mmol/LB.FPG介于6.1~7.0mmol/L之间,2小时PG<7.8mmol/LC.FPG <7.0mmol/L,2小时PG介于7.8~11. 1mmol/LD.FPG≥7.0mmol/L,和(或)2小时PG≥11.1mmol/LE.FPG<6.1mmol/L,2小时PG介于7.8~11.1mmol/L7.正常糖耐量A8.空腹血糖受损B9.糖耐量损害C10.糖尿病D(11~ 14题共用备选答案)A.HbAlc 介于5.7%~6.4% B.HbAlc介于4%~6%C.HbAlc 介于6%~7% D.HbAlc介于7%~8% E.HbAlc介于8%~9%11.糖尿病前期A12.血糖控制较差E13.血糖控制一般D14.血糖控制较理想C(15~18题共用备选答案)A.空腹血糖B.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C.糖化白蛋白D.HbAlcE.空腹胰岛素15.反映机体即时葡萄糖水平的是A16.反映机体2~3周前血糖平均水平的是C17.反映机体6~8周前血糖平均水平的是D18.反映机体长期血糖平均水平的是B(19~ 20题共用备选答案)A.ICAB.FPGC.IAAD.GADAE.IA-2A19.胰岛素抵抗时可能与哪个有关C20.从T2DM中鉴别成人隐匿性免疫性糖尿病的是D(四)简答题1..简述OGTT试验及其意义。
生物化学在医药中的应用有哪些
生物化学在医药中的应用有哪些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科学,它与医药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为医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使得医药领域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一、生物化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生物标志物检测生物化学中的许多物质,如蛋白质、酶、激素、代谢产物等,在疾病发生时其含量或活性会发生特异性的变化。
通过检测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早期诊断疾病。
例如,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内的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会释放入血,检测血液中这些标志物的水平有助于快速诊断心肌梗死。
又如,肝癌患者血液中甲胎蛋白的水平会显著升高,是肝癌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2、基因诊断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诊断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序列,分析是否存在基因突变、缺失、插入等异常,可以诊断遗传性疾病、肿瘤等疾病。
例如,通过检测 BRCA1 和 BRCA2 基因的突变情况,可以评估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3、代谢组学分析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代谢产物的一门学科。
通过分析患者血液、尿液等体液中的代谢产物谱,可以发现疾病相关的代谢变化,为疾病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产物,可以诊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二、生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药物靶点的发现生物化学的研究有助于发现药物作用的靶点。
药物靶点通常是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酶、受体等。
通过研究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确定关键的靶点分子,为药物研发提供方向。
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靶点,基于对ACE 作用机制的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降压药物。
2、药物筛选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可以建立高效的药物筛选模型。
例如,基于酶活性的筛选模型,可以筛选出能够抑制特定酶活性的化合物;基于细胞培养的筛选模型,可以筛选出对细胞增殖、凋亡等过程有影响的药物。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光学测定等手段,对人体内生化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技术。
其应用广泛,包括医学、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1.1 代谢疾病的检测与诊断代谢疾病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类型。
它是由于人体内代谢物质的合成、降解、运送等方面出现异常导致的疾病。
代谢性疾病常常会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高血糖、高胆固醇、肝功能异常等。
因此,对人体内代谢产物的检测与定量分析,成为代谢性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
现代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代谢疾病检测技术是质谱分析技术。
1.2 肿瘤检测与治疗肿瘤是现代医学中最为严重和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是生物化学检测技术日益重视的领域。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的肿瘤标志物来判断是否患有肿瘤。
常用的肿瘤检测技术包括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核酸检测等。
1.3 感染疾病的检测与诊断感染疾病是指由病原体进入人体,引起人体组织损伤,发生特异性临床表现的疾病。
在疾病检测和治疗方面,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已成为最为重要的检测手段之一。
二、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治中的未来发展2.1 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生物化学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智能化检测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化学检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化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检测的精度和准确性,而且可以实现实时数据分析,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2.2 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生物芯片技术是指将生物分子和微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领域。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减少或消失是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特征性表现。
03
影像学检查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肝内胆管扩张、胆囊肿大等胆汁淤积的表
现。
肝硬化和肝癌风险评估指标
肝纤维化四项
包括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这些指标可 以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对肝硬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甲胎蛋白(AFP)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目 录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概述 • 血糖及其相关指标临床意义 • 血脂与脂蛋白代谢紊乱相关指标临床意义 • 肝功能异常相关指标临床意义 • 肾功能异常相关指标临床意义 • 电解质平衡紊乱相关指标临床意义 • 酸碱平衡失调相关指标临床意义
0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概述
定义与目的
04 肝功能异常相关指标临床 意义
肝细胞损伤标志物介绍及应用价值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肝细胞损伤时,ALT和AST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升高,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灵 敏指标。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
ALP和GGT在肝胆系统疾病时均可升高,尤其在胆汁淤积性黄疸和恶性肿瘤时更为显著。
针对不同风险人群,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如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以降低患病 风险。
药物治疗监测与效果评价
01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定期监测血脂相关指标是 必要的。
02
通过药物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对比,可以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
根据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减
03
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由于酸性物质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引起 ,以血浆HCO3-浓度降低为特征,表现为 呼吸加深加快、腹痛腹泻呕吐等。
3糖代谢紊乱检验
%
4~5%
4
3.2 % 3
2
1 0.6 %
0 1980
1996
2002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Renal failure
Amputation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Diabetes
Blindness
Nerve damage
中国糖尿病流行的现状
(一)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的分类分型
国际糖尿病学会推荐依据糖尿病病因分成四类 ☆ 1型糖尿病
5—10%
☆ 2型糖尿病
90—95%
☆ 特殊类型糖尿病(SDM) ☆ 妊娠期糖尿病(GDM)
糖尿病分型一4大类(1997ADA)
①1型糖尿病
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包括自 身免疫性、特发性两个亚型
体液糖的测定项目:
①血糖浓度测定 ②口服糖耐量试验 ③糖化血红蛋白试验 ④糖化血清白蛋白测定 ⑤胰岛素测定 ⑥C-肽测定等
糖是自然界含量最为丰富的一大类有机化 合物,其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 生物或多聚物。植物含量最多约为85%-95%。 糖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和碳源。 人体所需能量的50%—70%来自于糖。人体内 的糖主要指葡萄糖、糖原。
激素调节
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① 胰岛素(INS) ②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
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
① 胰高血糖素 ② 肾上腺素 ③ 生长激素 ④ 皮质醇 ⑤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结构:51个aa的蛋白类激素
胰岛β细胞 前胰岛素原
胰岛素 有活性
等摩尔
C肽 无活性
二、糖尿病及其代谢紊乱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科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医学领域中,生物化学的原理和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了解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案例一:糖尿病的生物化学机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的异常升高。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缺陷密切相关。
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当我们进食后,血糖水平升高,这会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或者将其用于能量代谢。
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
在糖尿病患者中,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即胰岛素抵抗。
这使得血糖无法被有效地摄取和利用,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途径也会发生紊乱。
例如,在正常情况下,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
但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的缺乏或抵抗,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受到抑制,导致能量产生不足。
同时,过多的葡萄糖会通过其他途径代谢,如多元醇途径和糖基化终末产物途径,产生一系列有害的代谢产物,进一步损伤细胞和组织。
为了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检测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也是基于生物化学原理来发挥作用的。
胰岛素直接补充了体内缺乏的胰岛素,而二甲双胍则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等途径来降低血糖。
案例二:镰状细胞贫血的分子机制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其主要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异常。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负责运输氧气。
正常的血红蛋白由四条多肽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条链都结合着一个血红素分子。
第三节糖代谢紊乱主要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建议进行OGTT或FPG筛查的人群(表3-8)
1.所有年满45周岁的人群,每三年进行一次筛查。 2.对于较年青的人群,如有以下情况,应进行筛查: (1)肥胖个体,体重≥120%标准体重或者BMI*≥27kg/m2 (2)存在与糖尿病发病高度相关的因素 (3)糖尿病发病的高危种族(如非裔、亚裔、土著美国人、 西班牙裔和太平洋岛屿居民) (4)已确诊GDM或者生育过>9kg体重的胎儿 (5)高血压患者 (6)HDL胆固醇水平≤0.90mmol/L (35mg/dl)或TG水平 ≥2.82mmol/L 250mg/dl) (7)曾经有IGT或者IFG的个体
• 确诊:乳酸/丙酮酸比值>10并除外其他酸中
毒原因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实验室监测指标: ①血糖与尿糖 ②糖化蛋白(包括GHb及GA等) ③尿蛋白(微量白蛋白尿与临床蛋白尿) ④其他并发症评估指标,如肌酐、胆固醇、 甘油三酯等
⑤胰腺移植效果评估指标如C肽和胰岛素等
五、病例分析
【病史】男性,62岁,因“烦渴、多饮、多食1个月,加 重一周”入院治疗。每日饮水量可达3000mL左右,伴有 明显乏力。 患者疑似清晰,精神尚可,口中无烂苹果味;体温 36.5℃,心率78次/分,律齐;呼吸18次/分,无深大呼吸,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BP130/82mmHg;身 高175cm,体重113kg,BMI36.9kg/m2,双下肢无水肿,双 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既往史无特殊。 FPG15.5mmol/L, 餐后2hPG27.8mmol/L,HbA1c 8.7%;尿Rt:尿糖(-),酮体(-),空腹血清C肽 901.2pmol/L,空腹血清胰岛素289.2pmol/L;胰岛素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酪氨酸磷酸酶抗体 均为阴性,尿24小时总蛋白、尿24小时白蛋白、白蛋白/ 肌酐正常。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PPT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昏迷(lactic acidosis diabetic a)
由于胰岛素得绝对和相对不足,机体组织不能有效地利用血糖,丙 酮酸大量还原为乳酸,使体内乳酸堆积增多。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chronic plication of diabetes )
长期得高血糖使蛋白质发生非酶促糖基化反应,糖基化蛋白质分子与未 被糖化得分子互相结合交联,使分子不断加大,进一步形成大分子得糖化 产物。
合成
分解
血糖
转换
非糖物质 糖异生
转换
大于肾阈
CO2、H2O、能量 肝(肌糖原)
其他糖类衍生物 其他非糖物质 尿糖
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得精细调节
升高血糖得激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生长激素 糖皮质激素
血糖
降低血糖得激素 胰岛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二、糖尿病及其代谢紊乱
空腹血糖浓度超过超过7、0 mmol/L时称为 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
相对不足,导致糖尿病得发生。
1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病,与HLA有很强关联性。 自身免疫:T细胞介导得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存在
多种自身抗体。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对胰岛细胞得破坏。
2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明显得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 环境因素:包括年龄、营养因素、肥胖、体力活动缺
乏、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 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 病机制得2个主要环节。
线粒体糖尿病
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将本病列为β细胞遗传缺陷性 糖尿病。属于母系遗传,也可散发,人群中发病率为0、5%~1、5 %,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最常见得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诊断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其中,生物化学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生物化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探讨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一、生物化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生物化学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检测人体内各种生物化学物质的含量、代谢状态和反应性,从而来判断人体内是否存在疾病或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一种技术手段。
生物化学物质包括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
在生物化学检测技术中使用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光度计、电化学分析仪、质谱仪等。
这些仪器设备的原理都是利用生物化学产生的光、电、质谱等性质来判断所检测的生物化学物质。
二、生物化学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2.1 代谢疾病诊断代谢性疾病是指机体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如糖尿病、肝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可以针对代谢反应的损伤程度,来诊断代谢性疾病。
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会升高,便可以通过血糖检测来帮助诊断糖尿病。
2.2 肿瘤筛查和监测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可以检测人体内不同蛋白质、酶、代谢产物等的含量和活性,从而帮助诊断可能的肿瘤。
例如,白细胞计数可以帮助发现引起白血病的异常白细胞,同时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许多癌症的诊断也可以通过测量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来实现。
2.3 疾病治疗监测生物化学检测技术能够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进行监测和评估。
当病人接受治疗后,检测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掌握疾病恢复情况,对标志物的变化进行监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康复时间。
例如,对于脑血栓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就可以帮助判断疾病的恢复情况。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成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经尝试把这项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中。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多样性也会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也会变得越来越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6
小 结
1.糖尿病时体内代谢紊乱的特点是什么? 2.糖尿病并发症时体内代谢紊乱的特点是什么? 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4.什么是OGTT,其用途是什么?
2016-9-23
177
学习交流
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及比对: 1、罗氏血糖仪 2、强生血糖仪
2016-9-23
178
•2016-9-23
第三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测项目 在糖代谢紊乱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2016-9-23
160
教学目的
掌握糖代谢紊乱相关生化检测指标的临床诊断、 治疗及监测中的应用
2016-9-23
161
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
2016-9-23
162
(一)DM早期筛查指标
Step 1 HLA基因型
2016-9-23
172
病例分析
【病史】男性,62岁,因“烦渴、多饮、多食1个月,加重1周”入院治 疗。 每日饮水量可达3000ml左右,伴明显乏力。 患者意识清晰、精神尚可,口中无烂苹果味;体温36.5℃心率78次/ 分,律齐;呼吸18次/分,无深大呼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 音;血压130/82mmHg;身高175cm,体重113kg,BMI36.9kg/m2。双下肢 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无肝炎、结核病史。 患者姐姐患糖尿病。 空腹血糖15.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7.8mmol/L,HbA1c8.7%;尿常 规:尿糖(-)、酮体(-);空腹血清C肽901.2pmol/L,空腹血清胰岛素 289.2pmol/L;胰岛素抗体、胰岛素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酪 氨酸磷酸酶抗体均为阴性;尿24小时总蛋白、尿24小时白蛋白、白蛋白 /肌酐正常。
2016-9-23 164
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的筛查和 诊断是公共卫生的大问题
2016-9-23
165
无症状患者中筛查糖尿病 见书119页表7-8
糖尿病高危人群确定标准 见书119页表7-9
糖尿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2016-9-23
167
1 2 3 4 5
2016-9-23
HbA1c≥6.5%
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浆葡萄糖 (2h-PG)≥11.1mmol/L 有高血糖典型症状或高血糖危象的患者,随机 血糖浓度≥11.1mmol/L(200mg/dl) 无糖尿病症状者,应重复检测以确诊
168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 见书119页表7-11
2016-9-23
•2016-9-23
174
• • • •
血糖正常,GHB升高,意义如何? GHB正常,血糖升高,意义如何? 空腹血糖升高,餐后不高? 餐后血糖升高,空腹不高?
2016-9-23
175
时间
是否空腹
抗凝剂的选 择 无 草酸碱/氟 化钠 草酸碱/氟 化钠 草酸碱/氟 化钠 无 无
样本稳定
2016-9-23
•2016-9-23
173
【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 【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 老年男性、口干多饮多食1个月,发病时无酮症。 2.查体 体重偏高,BMI值超过27kg/m2。 3.家族中其姐姐患有糖尿病。 4.实验室依据 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HbA1c>6.5%。 5.胰岛素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等均为阴性,同时患者发病年 龄大,且发病时无酮症,提示非1型糖尿病。 6. HbA1c为8.7%,提示2-3个月以来平均血糖浓度高。 空腹胰岛素与空腹C肽均高于正常,提示胰岛细胞功能正 常,糖尿病的 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7.尿24小时总蛋白与白蛋白正常,提示微血管未被累及,肾 脏功能正常。 心率、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心血管功能无异常。
重复性
尿糖 随机血糖 空腹血糖 OGTT 糖化血清蛋 白 糖化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 白 2016-9-23
几小时后 取样时 取样时 取样时 2-3周 2-3周 1-2个月
否 否 是 是/否 否 否 否
几小时 几小时 几小时 几小时 几天 几天
差 差 差 差 可以 可以 很好
EDTA,肝素, 两周以上 草酸碱/氟 化钠
2016-9-23
169
1 2 3
HbA1c为5.7%-6.4%
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在5.6-6.9mmol/L 糖耐量减低(IG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浆葡萄 糖(2h-PG)7.8-11.1mmol/L
4
2016-9-23
IGT和IFG并存
170
(三)糖尿病治疗效果评价
1.胰岛素分泌
血糖 自身抗体 空腹分泌、脉冲分泌、葡萄糖 刺激分泌
DM早 期筛选
2.血糖
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退
胰岛素 分泌
•2016-9-23
•163
免疫学标志物的应用: 1.DM2出现了自身抗体并发展为依赖胰岛素者 2.准备捐赠肾脏或部分胰腺用于移植的非糖尿 病家族成员 3.评估妊娠期糖尿病妇女演变为DM1的风险 4.从儿童DM中鉴别DM1
• • • • DM必须进行长期监控 HbA1c、GA联合测定可鉴别高血糖是糖尿病 还是单纯的应激状态 GA浓度变化快,能很好的评价降糖的效果 ①可推断无症状低血糖,近期是否频发低血糖 ②结合空腹血糖,判断降糖药的用量是否合适
2016-9-23
171
(四)糖尿病并发症的生物化学诊断
1.急性并发症的鉴别 2.慢性并发症的实验室监测指标 ①血糖和尿糖 ②糖化蛋白 ③尿蛋白 ④肾功、血脂指标 ⑤胰岛素和C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