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摘要:针对当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太苦、太累,产生厌学情绪,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事实,探索如何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老师能够快乐地教书,让教学活动变成快乐之旅。我认为教师要用自身的知识素养,去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现自身优点,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并减少作业负担,从而变“苦学、不学”为“乐学、愿学”。

关键词:乐教;乐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099-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像一场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悄然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而语文教育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受评价机制的影响,一张试卷最终评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语文教学片面的强调实用功能,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做了多少题,考了多少分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课堂缺少生机、活力,学生对学习厌倦,萎靡不振。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孩子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教育来决定,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如何才能从机械训练的教学中出来?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并以快乐的心态去学习呢?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敬业、乐业。用自己的知识、才情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教好今天的学生,教师的“一桶水”已远远不够,而是要不断地给自己注入新知,只有一个学习型的老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在于情感。语文老师应该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才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每一节课上,无论生活中遇到了多大的痛苦与挫折,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自己对课文内容,对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自己的语言、眼神、动作传递给学生,期待收获他们更丰富的感受。这样的课堂就成为了师生之间心与心交流的“快乐驿站”!学生怎能不喜欢呢?“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遵守时间,信守诺言,堂堂正正地做人,勤勤恳恳做学问。老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默默的效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学生怎么会不喜欢他教的课?

二、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尊重学生的需要,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快乐学习的基础。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切忌灌输,重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比一比,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我在教郭沫若的《雷电颂》这一课时,郭沫若那充满激情的内心独白,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力量。但郭沫若所处的时代,所面临的危机及他内心的情感,作为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是不容易接受的,假如让老师支离破碎地分析,讲解,学生就觉得索然无味。怎么办呢?我先让大家了解郭沫若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的主要经历,然后放手让学生去朗读,在朗读中体味人物情感,再通过读体现出来。接下来,进行朗读比赛。要求参赛同学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下面听的同学负责评价并打分。最终选出优胜者,同学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结果同学们朗读和分析异彩纷呈,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我在教《诗经两首》中《在水一方》时,首先教大家唱电视连续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歌,同学们被这首歌凄美的意境和舒缓的旋律深深吸引,然后追本溯源再学习此文,很快就能理解诗歌的原意,并当堂背诵。激发学生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可见,要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就要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可怜的“听众”,凡学生可以完成的事,老师就不要包办。有一次,练习题上有这样一道题:简介

以下六位作者:李白、杜甫、白居易、温庭筠、陆游、岑参的生平经历,艺术成就和主要作品。好多学生都没做,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做,他们说:“不会,忘了。”本来老师可以给他们讲解,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查资料、去整理。我就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查找两位作家的资料,第二天上课时汇报,同学们积极地通过网络,资料书查找。在上课时把自己搜集的材料展示给大家,资源共享。这样做,既锻炼了搜集资料的能力,又丰富了知识储备,还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三、善于激励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一个对学习厌倦的学生,必然在学习上尝试了太多的失败,总是被老师和家长指责,慢慢地他就对学习丧失了信心。由于人的智力水平千差万别,人的发展不可能“齐步走”,我们的教学要求不能整齐划一。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快,他们才会倾注全部的热情,聪明才智,争取更大的成功。我今年带的班上有个学生,他性格内向,表达和理解能力较差,语文考试很少及格过,憨头憨脑的常常成为同学们的笑料。有一次,学习《爱莲说》这一课,学完后我要求同学们当堂背诵,大家都在大声地诵读,只有他呆呆地坐在那儿,我问他:“你怎么不出声读呢?背下了吗?”“背下了,老师”。他回答,我半信半疑,让他立即合上书给我背一遍,他竟然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我感到非常震惊。于是,我又让他走上讲台,在全班同学面前背了一遍。同学们听完后,先

是几秒钟的沉默,接下来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第一次发现了他的记忆力超群,期末复习阶段,是他第一个把全册书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口气背下来,率先完成了背诵任务,考试成绩也上升了。课堂上,多点激励的语言,多点和蔼的笑容,用一颗细致公平的爱心去对待他们每一个人,让每个学生感到“我能行”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学习就不再是件“苦差使”,而是快乐之旅了。

四、减少作业负担,精讲精炼

为了片面追求高分,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让学生挣扎在“题海”之中,这种做法实在太累。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重检查,重落实,重质量,做作业就是要巩固知识,提高能力,那么就要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不能让他们承受过重的负担,招致他们的逆反心理,就得不偿失了。同类的习题,学生做两个就会了,为什么要做五个?如果这个习题学生会分析,会做,就让学生去讲析,老师只需适时给予评价和点拨。

总之,学习语文应当成为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如果我们的教学过程充满了快乐和智慧,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的学习,兴趣盎然地读书思考,积极主动地合作探究,大胆坦诚地交流读书后的感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我就感到无比欣慰了。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

[3]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