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中的辅助设备

合集下载

制冷空调基本原理及配件

制冷空调基本原理及配件

中国驰名商标
节流元件
热力膨胀阀
电子膨胀阀
33
中国驰名商标
各种节流元件的对比
毛细管/孔板 制冷剂与阀的选择是否 相关 制冷剂流量调节范围 流量调节机构 调节控制信号 调节方法 对蒸发器过热度控制偏 差 流量调节特性补偿 调节的过渡过程特性 允许负荷波动 流量前馈调节 价格 无关 小 毛细管流动阻力 过冷度 回热循环,降低毛细 管出口段温度 大 困难 不好 很小 困难 便宜 热力膨胀阀 由感温包充注的制冷 剂决定 较大 调节阀开度 蒸发器出口过热度 检测出口过热度,控 制调节阀开度 较小, 4~7°C,但 蒸发温度低时大 困难 较好 较大,但不适合于能 量可调节系统 困难 较高 无关 大 调节阀开度 蒸发器出口过热度 检测出口过热度,控 制调节阀开度 很小, 1~2°C 可以 优 很大,适合于能量可 调节系统 可以 高
42
中国驰名商标
b.风系统 风机,常见的形式有轴流式和离心式。根据不同的风量、压头选择使用, 一般室外机使用轴流式的较多,离心式主要用在室内机中。
轴流风机
离心风机
43
中国驰名商标
c.水系统
1、微压差开关 :通过检测换热器进出水压差并与动作流量的相
应压差值进行比较,输出开关信号,从而准确控制水流量。
螺杆压缩机
单机容量40HP~400HP,主要用于商用中央空调和其他较大型设备。 特点: a.结构简单,易损件较少
b.较大压力差下,排气温度低
c.有良好的输气调节性能 缺点:体积大,重量大,价格贵。
22
中国驰名商标
蒸发器(基本同冷凝器) 换热器 风冷式 翅片式 板换式 水冷式 套管式 壳管式
冷凝器
23
51
中国驰名商标

制冷原理小结

制冷原理小结

制冷原理小结1.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基本组成有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和蒸发器。

2.压缩机作用: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硅堆气态制冷剂。

3.冷凝器作用: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放热冷凝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

4、节流机构作用:对冷凝后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

5、蒸发器作用:节流机构向蒸发器供液,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从被冷却介质吸热汽化,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而被冷却介质在此实现制冷目的。

理想制冷循环小结1.理想制冷循环是逆卡诺循环,在实际过程中是不存在的。

2.理想制冷制冷循环组成:等熵压缩、定温冷凝、等熵膨胀、定温蒸发制冷。

3.制冷系数是衡量制冷循环经济性的指标。

4.理想制冷循环制冷系数只与冷却介质和被冷却介质的温度有关,为最大制冷系数。

5.热力完善度是衡量实际制冷循环接近理想制冷循环程度的指标。

理论制冷循环小节1.理论制冷循环是假设条件下的制冷循环,虽比理想制冷循环接近实际情况,在工程中仍难以实现。

2.理论制冷循环组成:等熵压缩、等压冷凝、等焓节流、等压蒸发制冷。

3.理论制冷循环势力计算参数包括4.其用途: q0、、Q0-------------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压缩机及其匹配电机;制冷剂流量;制冷系统体积;制冷系统经济性。

实际制冷循环小结1.带液体过冷是为了提高制冷系数,在理论制冷循环基础上增加一个等压放热过程。

2.带蒸气过热是为了安全运行,是在理论制冷循环基础上增加一个等压吸热过程。

3.回热循环是液体过冷和蒸气过热是一个换热器中同时完成,但使用受限。

4.实际压缩过程不是等熵过程,而是一个多变过程,能量损耗可通过压缩机效率表示。

5.实际制冷循环热力计算要考虑压缩功率损耗、输气量损耗、工质流动阻力、液化过冷、蒸气过热、传热温差等众多实际因素影响。

影响制冷循环效率的因素小结1.压缩机的性能系数COP和能效比EER都是衡量制冷压缩机经济性的指标。

制冷系统避震管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避震管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中的避震管是一种用于减少制冷系统中的振动和噪音的装置。

它通常由柔软的管道和弹簧组成。

避震管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减震:当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或其他设备运行时,会产生振动。

这些振动会通过管道传递给建筑物的结构,导致噪音和不稳定。

避震管的柔软管道可以吸收和减少这些振动,从而减少噪音和保护建筑物的结构。

2. 缓冲:避震管中的弹簧可以提供额外的缓冲效果。

当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或其他设备启动或停止时,会产生冲击力。

避震管中的弹簧可以吸收这些冲击力,减少对管道和设备的损坏。

3. 弹性:避震管的柔软管道和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

当制冷系统中的设备运行时,它们可以扩展和收缩,以适应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这种弹性可以减少管道的应力和应变,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总之,避震管通过吸收和减少制冷系统中的振动和冲击力,减少噪音和保护设备和建筑物的结构。

它是制冷系统中重要的辅助装置。

冰箱制冷系统

冰箱制冷系统

冰箱制冷系统冰箱制冷系统冰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电之一,其核心部件就是制冷系统。

冰箱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

它们相互协作,通过循环作用,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外部环境,实现冷藏和冷冻的目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冰箱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冰箱制冷系统采用了制冷循环过程,通过改变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来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循环的基本过程是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制冷循环的第一步是压缩,制冷剂从蒸发器进入压缩机中,由于压缩机的工作,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都会上升。

随后,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此时外界的空气通过冷凝器,使制冷剂的温度下降并散发热量。

此时的制冷剂为高温高压气体。

接下来,在膨胀阀的作用下,制冷剂经过膨胀过程,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

这时的制冷剂为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内,制冷剂吸取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其降温。

同时,制冷剂蒸发为低温低压蒸汽。

这一过程中,制冷剂从液态转化为气态时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因此室内空气的温度得到了降低。

以上就是冰箱制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但要保证冰箱的制冷效果,制冷系统的设计和选用的制冷剂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制冷系统的设计中,压缩机是核心设备。

压缩机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压力将制冷剂推送到冷凝器中,并保持一定的循环速度。

压缩机的选择要考虑制冷剂的种类、制冷量、工作温度等因素。

一般常用的压缩机有往复式压缩机、转子式压缩机等。

此外,冷凝器也是冰箱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制冷剂中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

冷凝器的工作效率与散热面积和制冷剂之间的传热效果密切相关。

我们常见的冷凝器有空气冷凝器和水冷凝器两种。

膨胀阀的作用是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起到降温的作用。

膨胀阀的选择要根据制冷系统的需求确定,一般常用的有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

最后,蒸发器是制冷过程中吸取热量的关键部件。

蒸发器的设计要求能够与室内空气充分接触,以保证室内空气的降温效果。

第十一章制冷系统辅助设备

第十一章制冷系统辅助设备
2014-9-23 29
工作原理:混合气体进入空气 分离器后,氨气在套管内的空间中 冷却凝结,空气等不凝性气体则被 分离出来,凝结的氨液通过器外支 管路节流后回收部分冷量,冷凝混 合气体,分离出来的空气与其他不 凝性气体由空气分离器筒体上的放 空气管通过盛水容器放入大气 ,蒸 发出的氨气进入制冷系统的回气管 路。
2014-9-23 18
位置:一般位于冷凝器之后, 安装必须保证冷凝器内液体能借其 液位差流入高压储液器中。 结构: 氨系统使用; 氟系统使用。
容器装有安全阀。
2014-9-23
19
氨用
2014-9-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对于只有一个蒸发器的小型制冷 装置,特别是氟利昂制冷装置,因气密 性较好,高压储液器容量可选择得较小, 或者不采用高压储液器,仅在冷凝器下 部储存少量液体。
2014-9-23
6
2014-9-23
7
三、填料式油分离器 填料式氨油分离器中,由特殊 导流片作用,高压氨气中的油在离 心力作用下初步分离后,通过不锈 钢填料层,使油得到进一步分离。 气体在分离器内经过填料层不 断改变流动方向,且流速减慢,使 油滴分离出来,存于容器底部。
2014-9-23
8
2014-9-23
9
四、过滤式油分离器
是干式 油分离器的 一种,用于 小型氟利昂 系统,分油 效果较好。
2014-9-23
10
五、集油器 作用:是氨制冷系统中收集从油分 离器、冷凝器、储液器、中间冷却器、 蒸发器和排液桶等设备放出的润滑油的 设备;并使润滑油在低压状态下排放至 油处理系统,同时减少氨的损耗。 结构:由容器钢板筒体及封头组 焊接而成的一种储存设备,其上设有 进油口、放油口、抽汽口及压力表。

制冷培训二--制冷机及辅助设备

制冷培训二--制冷机及辅助设备
入,提高压力后,经梳片式(精)滤油器(见下图)滤去杂质后分成两路:一路去后主轴承座,润滑主 轴颈,并通过主轴颈内的油道去相邻的一个曲柄销润滑该曲柄销上的连杆大头轴瓦,再通过连杆体中的 油孔输送到连杆小头衬套,润滑活塞销。这一路在后轴承座上设有油压调节阀,一部分油经过油压调节 阀旁通流回到曲轴箱;另一路进入轴封箱,润滑和冷却轴封摩擦面并形成油封,然后进入前主轴承,润 滑主轴颈及相邻曲柄销;此外再从轴封箱引出一路,供给卸载装置的油分配阀,作为能量调节机构的液 压动力。
须做动平衡试验方可使用。主动转子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直联,并带动从动转子旋转。
2022/2/19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主轴承(见左下图)一般采用滑动轴承,又叫主轴瓦,是支撑转子、承担径向力。主轴承内表面衬 有一层耐磨合金,磨损较大或拉毛、拉伤时应更换。主轴承在工作中靠润滑油润滑,各油路必须通畅。 更换新轴承时要采取“刮花”处理 。
2022/2/19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3)连杆部件(见下图) 连杆是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往复运动的中间连接体,把动力传给活塞对蒸气作功。 连杆结构一般可分为三部分:连杆小头、连杆身、连杆大头。 连杆小头一般都是整体式结构,内摩擦面装配轴承衬套(小头轴瓦见下图),衬套材料一般采用磷
青铜。小头轴承的润滑一般是靠从连杆体内钻孔输送过来的润滑油进行压力润滑。高压级汽缸的压力比 较大,连杆小头常采用滚针轴承结构,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为减小耗油量,润滑方式也采用飞溅润滑。
止推轴承:每个转子上一般装有一对止推轴承,而且是经过游隙测定后相反方向安装。止推轴承是 克服转子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排气端压向吸气端),并保持转子端面与吸、排气端座保持一定的间隙。 转子排气端面与排气端座的间隙..\测量排气端间隙(见右下图)是靠调整垫(见中下图)的厚度来调 整的。如果测量排气端间隙大,则磨薄调整垫;如果测量排气端间隙小,则更换调整垫或增加一个调整 垫。止推轴承的内圈是通过圆螺母及防松垫片(俗称王八垫)固定在转子上,外圈是通过轴承压盖压紧 在排气端座上。装配轴承压盖时要注意用力均匀,并随时盘动转子检查是否盘车过紧。把紧轴承压盖后, 要测量转子的轴向和径向的串动量。此时,转子的轴向串动量应为0,径向串动量应小于0.005mm。

制冷机的其它辅助设备及管道

制冷机的其它辅助设备及管道

制冷机的其它辅助设备及管道制冷机是一种能够降低空间内温度的设备,主要通过循环制冷剂进行制冷操作。

除了制冷剂系统本身,还有一些辅助设备和管道在制冷机的正常运行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制冷机的其它辅助设备及管道,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等。

冷凝器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主要用于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却成液体。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气体通过散热器散发热量,冷却后变成液体。

冷凝器通常安装在制冷机的外部,与蒸发器相对应,一起构成了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机械环”。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另一个关键部件,主要用于将制冷剂液体蒸发成气态。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吸收外界热量,蒸发后变成气体。

蒸发器通常安装在制冷机的内部,与冷凝器相对应。

在制冷过程中,蒸发器起到吸热的作用,从而使制冷效果得以实现。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负责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通过不断地压缩和排放,压缩机将制冷剂气体推送到冷凝器中进行冷却,形成制冷循环。

压缩机种类繁多,有活塞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等各种形式。

膨胀阀膨胀阀是控制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流动的关键部件,主要负责调节制冷剂的压力和流量。

膨胀阀在制冷系统中起到限制制冷剂流量、降低压力、实现制冷过程的调节等作用。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膨胀阀,如节流式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等。

管道系统制冷机的管道系统是将各个辅助设备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管道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管道、润滑油管道、冷却水管道等各种管道。

合理设计和布置管道系统,可以确保制冷机运行平稳、制冷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制冷机的其它辅助设备及管道在制冷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以及管道系统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稳定的制冷循环系统。

在使用制冷机时,务必要重视这些辅助设备及管道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制冷机的长期稳定运行。

制冷工考试试题-3——【制冷工真题】

制冷工考试试题-3——【制冷工真题】

旗开得胜制冷工考试试题46、R11是制冷剂的统称。

47、经压缩机出口排出的制冷剂为低温、低压液体。

48、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辅助装置。

49、对于闭口系统,工质可以发生状态变化,但其热量恒定不变。

50、氟利昂R11 、R21 、R113、R114属于高温高压制冷剂。

51、制冷剂R134a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部分为34.52、轴承温度过高会导致爆轴。

53、螺杆式压缩机启动时载荷可以不为零。

54、螺杆式压缩机连锁启动时必须先进行连锁复位。

55、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启动前应关闭机体冷却阀。

56、微机控制启动时所有设备控制开关都应打到自动状态。

57、制冷压缩机油氮分离设备是将油从液氮中分离出去。

58、油分离器是与压缩机出口相连的装置。

1旗开得胜59、冷凝器是制冷机发生相变的装置。

60、蒸发器的出口与高压罐相连。

61、冷凝器和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两个原理相反的装置。

62、排液桶的作用是回收制冷系统中由制冷剂带入系统的油。

63、低温下应不分解、不燃烧、不爆炸是制冷剂的特性之一。

64、卧式低压循环储液器内液面不应超过其高度的1/4.65、制冷剂R11是具有温室效应的制冷剂。

66、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指的是载冷剂。

67、冷冻机油的性能要求有极好高温流动性。

68、冷冻机油的黏度指标应不受温度影响。

69、不需要对制冷系统运行设备进行检查巡查。

70、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润滑系统正常运行时油温应等量增加。

71、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应比蒸发温度高。

72、活塞压缩机正常运转时声音应较平稳,不应有异常声响。

73、不凝气的存在导致冷凝温度降低。

174、发生湿冲程后要立即关闭供液阀,关小吸气截止阀。

75、自动放空气器的控制形式有温度控制和液位控制。

76、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正常运转时排气压力应缓慢降低。

77、氨制冷压缩机收氨时应从低压罐开始收氨。

78、氨制冷压缩机收氨时应关闭高压罐与系统相连的所有阀门。

79、低压罐收氨时应关闭蒸发器回流阀。

80、氨压机制冷系统加油时可以在正常运行时加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油分离器的形式和结构目前常见的油分离器有以下几种:洗涤式、离心式、过滤式、及填料式等四种结构型式,下面分述它们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洗涤式油分离器:洗涤式油分离器适用于氨系统,它的主体是钢板卷焊而成的圆筒,两端焊有钢板压制的筒盖和筒底。

进汽管由筒盖中心处伸入至筒下部的氨液之内。

进气管的下端焊有底板,管端四周开有出气孔,以免高压蒸气直接冲击筒底,使已沉淀的润滑油搅动浮起。

筒内进气管的中部(位于液面之上)管壁上还开有平衡孔,其作用是当压缩机停车时平衡排气管路、油分离器、冷凝器三者之间的压力,特别是在压缩机发生事故时,可以防止因冷凝器的高压将油分离器中的氨液压回压缩机,造成更大事故。

在进气管的外侧上部还装有多孔伞形挡板,作分离液滴之用。

筒体下部侧面设有放油管接头,与集油器相连。

伞形挡板之上的筒体侧面设有出气管接头,并使出汽管伸入筒内有一定的长度,且引出口是朝上开的,其目的是使氨汽在排出分离器以前再折流一次,有助于提高分离效果。

洗涤式油分离器在工作时主要是利用混合气体在氨液中
被洗涤和冷却来分离油,同时还利用降低气流速度与改变气流运动方向,油滴自然沉降的分离作用。

其中洗涤和冷却作
剂蒸气的流速不大于0.5m/s。

此外填料式油分离器的金属丝网一般采用不锈钢丝网,价格较贵。

3、离心式油分离器离心式油分离器的油分离效果较好,适用于大型制冷系统。

压缩机的排气经油分离器进气管沿切线方向进入筒内,随即沿螺旋导向叶片高速旋转并自上而下流动。

借离心力的作用将排气中密度较大的油滴抛在筒壁上分离出来,沿壁流下,沉积在筒底部。

蒸气经筒体中心的出气管内多孔板引出。

筒侧装有浮球阀,当油面上升到上限位时,润滑油通过浮球阀打开阀芯,自动向压缩机曲轴箱或集油器排油。

有的在油分离器外部还设有冷却水套,使混合汽体在其中又受到冷却水的冷却并通过降低流速和改变流向
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分离。

4、过滤式油分离器过滤式油分离器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常称为氟利昂油分离器。

当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气体进入分离器后,由于过流截面较大,气体流速突然降低并改变方向,加上进气时几层金属丝网的过滤作用,即将混入气体制冷剂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并下滴落聚集在容器底部。

当聚集的润滑油量达一定高度后,则通过自动回油阀,回到压缩机曲轴箱。

在正常运行时,由于浮球阀的断续工作,使得回油管时冷时热,回油时管子热,不回油时管子就冷。

如果回油管一直冷或一直热,
这说明浮球阀已经失灵,必须进行检修,检修时可使用手动回油阀进行回油。

这种油分离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应用普遍,但分油效果不及填料式。

(四)油分离器的计算:油分离器的计算就是确定其筒体直径的大小。

油分离器筒体直径的大小,是根据压缩机的排气量和油分离器的流量相同这一连续方程及油分离器中气流
速度必须降为υ≤0.8~1m/s的工作条件推导出来。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油分离器筒体直径,[m]。

Vh——压缩机的理论排汽量,[m3/h]。

λ——压缩机的输气系数,无因次。

υ——油分离器内蒸气的流速,[m/s)。

对于填料式油分离器取υ=0.3~0.5m/s,其它形式油分离器取υ≤0.8m/ s。

例:某冷库分三个系统,设双级和单级机排汽合用一台油分离器,已知—15℃系统输气系数λ=0.66,Vh=285m 3/s,—28℃系统输气系数λ=0.77,低压级Vh=142.5 m3/s,—33℃系统输气系数λ=0.72,低压级Vh=285 m3/s,若采用洗涤式油分离器,试求所需的油分离器直径。

空气分离器的型式不同结构也不同,常用的空气分离器有两种结构型式:一种是立式空气分离器,另一种是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

立式空气分离器是目前在氨制冷系统中应用比较多空气分离器。

它的壳体由无缝钢管制成,在两端加封的壳体中设有一组冷却盘管,下端与进液管相通,上端与回气管相接。

壳体的中部侧面和上部侧面分别焊接混合气体入口管接头和放空气管接头。

混合气体进入壳体中即与盘管表面进行热交换,冷凝下来的制冷剂由壳体的下封头引出,经节流阀后与进液管接通。

分离下来的不凝性气体由上部的放空气口放至存水的筒中。

壳体顶部设有温度计套管。

整个空气分离器的外面用隔热材料隔热。

立式空气分离器与卧式空气分离器比较,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装上自控元件后即可实现自动操作。

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是由四根直径不同的无缝钢管焊接而成,它的第一夹层(即最外夹层)与第三夹层相通,第二夹层与第四夹层相通,从贮液器来的氨液经节流阀节流后进入内管,然后再进入第二夹层,来自贮流器和冷凝器的混合气体进入第一夹层和第三夹层,低温的氨液经传热管壁吸收混合气的热量而蒸发,蒸发的气体经回气管去氨液分离器或低压循环筒。

混合气体则在较高的冷凝压力和较低的蒸发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